2019-05-23 19:14:11

●刘少奇用地道的宁乡腔恳求道:“我给大家行个鞠躬礼,敬请大家对我讲点真话,反映点真实情况好不好?”

●周恩来听了很受感动,说:“二廷,你是我下来遇到的第一个敢讲真话的人。你们批评很对,我很难过。上边不了解情况,下边乱指挥,搞得你们减了产,生活困难,怎么不难过?”

●朱德在信中说:“食堂办不好,生产队受影响;领导还叫干,群众有意见。”

● 深入调查刘少奇在湖南家乡调查

在毛泽东的带动下,中共中央其他负责人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先后深入农村社队进行调查研究。

1961年3月,广州会议一结束,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刘少奇就带领工作组,在湖南长沙、湘潭、宁乡等县农村作了44天的调查。

在此期间,刘少奇连续召开各种座谈会,找人个别谈话,了解几年来农村的真实情况。

刘少奇先是在长沙、宁乡,听取中央调查组的汇报,听的情况虽比在北京多了一些,但仍是真真假假。

于是,刘少奇又亲自来到长沙县当时树立的一个典型大队作实地调查。哪知这个大队被人统一了口径,前来参加会的人,都异口同声,歌功诵德地说假话。

在会场上,人们数着人民公社、公共食堂这样好、那样好。群众说着,刘少奇听着。

可这和看到的并不一样,在来湖南的路上,目光所及,是荒凉的田野,饥饿的人群,妇女们在田地里挖野菜,老人孩子在树下采树叶。会场上却又听到这个大队的干部、党员言不由衷,睁着眼睛说假话,刘少奇心里非常的不是滋味。

刘少奇从桌边站起来,摘下青呢帽,露出满头银发,恭恭敬敬地向大家鞠了一个躬,用地道的宁乡腔恳求道:“我给大家行个鞠躬礼,敬请大家对我讲点真话,反映点真实情况好不好?”

会场霎时静下来,大家面面相覷,眼里盈满泪水,却不知所措。尽管这是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的礼,可在那样的年代里,没有人敢说出更多的不是。面对人民,他感到了惆怅,更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带着疑虑的刘少奇,于5月初回到了阔别40年的家乡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他没有惊动区社干部和邻里乡亲,就在自己出生的房间里,搭起了一个临时床铺,把一张陈列用的旧木桌,收拾了一下,当办公桌。

第二天,刘少奇让随从人员请来了老朋友成二爷和黄老伯等一些乡亲,让他们谈谈家乡情况,说说心里话,

这一天,在炭子冲刘少奇旧居的堂屋中,坐满了男女老少一屋子人。他们是当地的农民和基层干部。刘少奇把乡亲们迎进屋,给他们让座、递烟。问道:“田里忙不忙?”

几个农民答:“正在插秧。”

刘少奇说:“我将近40年没有回家乡了,很想回来看看。回来了,看到乡亲们的生活很苦。我们工作做得不好,对不起你们。”

讲到这里,刘少奇停了一下,又接着说道:“乡亲们谈谈看,社员的生活比1957年是好了还是差了呢?不是好,是差了吧?生产比以前降低了!是这样,就承认这个现实。”

农民一致说道:“生产是降低了,生活差了。”

刘少奇说:“什么原因呢?为什么生产降低了,生活差了?有人说是天不好,去年遭了旱灾,恐怕旱有一点影响,但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工作中犯了错误,工作做得不好。是不是完全怪生产大队干部呢?也不能完全由他们负责,上边要负主要责任。根子还在中央。”

刘少奇又问:“你们食堂散没散?”

农民们回答:“散的多。”

刘少奇说:“食堂情况,以前我们也不清楚,讲食堂有优越性,可以节省劳力,解放妇女等。下来一看,不是那么回事。食堂没有优越性,不节省劳动力,不节省烧柴。这样的食堂要散,勉强维持下去没有好处。已经浪费几年了,不能再浪费下去了。食堂一散,有些社员有困难,没有锅子、铲子、坛坛罐罐,回家做饭怎么办?要赶快生产这些东西。”

农民们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散食堂,是不是就分田到户?”

刘少奇说:“食堂是食堂,田是田,食堂可以散,分田到户不行。有些零星生产可以包产到户,如田膛,可以包产到户。”

刘少奇问农民们:“荒地是不是可以包产到户?”

农民说:“包产到户要好些。”

刘少奇说:“收入要交一点给生产队,剩下的是自己的,社员有了就好。”

谈话中,农民们流露了对房子的关心。刘少奇非常体谅地说道:“一个屋场住那么多户,没地方打灶。房子不确定,社员的很多事情不能定,自留地不能定,养猪喂鸡也难办,厕所也不好定,生产就不放心。有一些是公家占用的房子,如银行、供销社、学校、公社和大队办公室、工厂、猪场等,都要挤一下,把多占用的房子退出来给社员住。

我的旧居纪念馆,我几次写信说不要搞,结果还是搞了。这个房子应该退出来,分几户到这里来住,我家的亲属不要来住。”

刘少奇还谈了农民十分关心的退赔问题。

刘少奇说:

关于退赔问题,《十二条》讲了,到底退赔得怎样?我看一般是差得很远。听说你们有一条规定,丢失的东西要有证明才准登记。搞乱了,哪里去找证明呢?这个账要一户一户地结。这个账要记住。赔清以后,立块碑,或写一个大单子,挂在公社里。不要半途而废,马马虎虎了事,要扎扎实实算一回账,算得疼一点,疼几年。这次教训很深刻,要子子孙孙传下去,以后再也不要犯这个错误。

刘少奇还问道:“大队有没有管理委员会?”

农民回答说:“有。”

刘少奇又问:“主要是支部管事还是管理委员会管事?开过管理委员会吗?”

农民回答:“开过。”

刘少奇说:“两个都要管事,办事要讲民主,我同几个人谈过话,看来他们不大敢讲话,不知是什么原因。整人,这个风气不好。人都不敢讲话,那怎么能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呢?

要实行真正民主,就要社员当家做主。干部是社员的勤务员,应该好好为社员办事。要记住,多数社员认为不能办的事,就不要办。”

接着,5月8日,刘少奇从炭子冲老家步行10多公里,来到了赵家冲看望大姐刘绍德。

刘少奇只有这一个姐姐。有一次,她给刘少奇写信说:“我在塘边,一边打水一边想,我弟弟在北京做大官,可是我在这里打水。”

刘少奇在回信中说:“看到你的信,知道你在打水,在劳动,靠劳动生活,我感到光荣。”

这次来到姐姐家,看到姐姐的生活也不如意,但他还是鼓励姐姐作一个劳动者。

刘少奇在姐姐住的赵家冲,遍访了那个屋场所有社员的家庭。他看到农民家中的油盐罐里只有盐没有油。他在小山坡上特意用脚搓开路旁一摊已经风干的人粪,看看里面究竟是些什么,发现里头很多是粗纤维,这是粮食吃得少、野菜吃得多的结果。

他调查旱情,询问他年轻时熟悉的一些水塘一年来水位的高低,和过去比,知道旱情并不严重。他听说许多社员因办食堂、养猪场而多次搬家。很感慨地说:群众连个安定的住处也没有,这怎么行呢?我们是共产党啊!周恩来到河北邯郸调查

1961年4月年下旬,周恩来来到河北省邯郸专区农村调查。周恩来原先曾多次到过邯郸,但此次邯郸之行却是他心情最沉重的一次。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部。1961年春天的邯郸,比想像的还要贫穷得多,连路边的树都只有树枝,没有树叶。

在邯郸专区武安县的伯延公社,周恩来问:“树叶哪儿去了?”

陪同的干部担心总理操心太多,不忍实话实说,就说:“被羊吃了。”

正巧这话被路边一位放羊的女孩儿听到了。女孩儿反驳:“羊能上树吗?”

无需再说什么了,周恩来没有批评陪同的干部。三年自然灾害对于一个建国10年、百业待建的大国而言,无疑于雪上加霜。

其间,中共中央有规定,在经济状况没有好转之前,领导人带头不吃肉、蛋、禽,武安的公社干部们不敢破这个规定。但总理来了,他们一是不忍心让总理喝玉米面糊糊,另一方面又担心挨批评。于是公社食堂拿出最好的粮食招待总理:午餐桌上有馒头、红薯和面条,另有几个素菜。这样的待遇在当时来说是丰盛的了。

周恩来心中有数,第二天他要求到一个大队的食堂去吃饭,由于公社干部事先打了招呼,等周恩来他们去时,社员们全都提前打了饭走了。结果大队这顿饭吃的和公社一样。

第三天周恩来又换了一个食堂,干部们在没准备的情况下,把总理带到先锋街大队的第六食堂,在同食堂的炊事员聊天的过程中,周恩来掀开锅盖一看,只有一点吃剩的玉米面糊糊。于是周恩来盛了玉米面糊糊就着咸菜吃了起来。

5月4日下午,周恩来召开了由先锋、胜利两个大队干部及部分小队干部和社员代表参加的座谈会。

当时,社员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食堂。开座谈会时,社员们不敢说食堂不好,不少人都违心地说食堂好,因为当时把食堂说成是社会主义的标志,谁说食堂不好,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角。

周恩来看到这种情形时说:“我叫周恩来,你们看跟墙上挂的像一样吧?这次来就是要听你们的心里话,有话只管说,有问题只管提,错了也不要紧的。”

周恩来问坐在一边的张二廷:“你叫什么名字?怎么不说话?”

张二廷猛地站起来说:“总理,你叫说真话,还是说假话?”

“当然是说真话。”

“要说真话,那刚才说食堂好的那些话,都是假话。食堂好,食堂吃不饱。”

周恩来问:“为什么吃不饱?”

张二廷说:“总理你算算,一共几两指标,司务长、炊事员多吃点,他们的孩子老婆爹娘老子多吃点,干部再多吃点,还能剩几两?最多剩三四两,还能吃饱?要是自己做,糠糠菜菜,汤汤水水就能糊弄饱。你别看我死了老婆,孩子们又多,我也愿意自己做着吃。”

周恩来对张二廷的话很赞赏。

座谈中群众谈到,吃不饱,不少人浮肿,劳动没有劲,牲畜瘦得风能刮倒,干部作风浮夸,生产搞得不好,周恩来细心地倾听。

张二廷对总理说:“总理,这样糊弄下去,你再迟两年不下来,连你也吃不上饭了。”

听了这话,周恩来好像受到很大刺激。他仰起头,好一会什么话也没讲,会场格外寂静,一声咳嗽都没有。

过了一阵,周恩来问二廷:“你为什么说再过两年不下来,我也没饭吃?”

二廷说:“我们吃不饱,干活没有劲,地里就不打粮食,长的那点粮食还不够俺生啃着吃,哪有粮食交国家?一年不交,国库有。两年不交,国库有。三年不交,国库也就没有了。国库没有了粮食,你还能不挨饿?”

周恩来听了很受感动,说:“二廷,你是我下来遇到的第一个敢讲真话的人。你们批评得很对,我很难过。上边不了解情况,下边乱指挥,搞得你们减了产,生活困难,怎么不难过。”

周恩来又说:“我周恩来走南闯北很少有人说住我,今天你算是说住我了。好,二廷,咱俩交个朋友吧。”

座谈会散后,有人对二廷说:“你的嘴没把门,乱放炮,总理在没事,总理走了,还不把你抓起来?”

二廷听了这些议论,心里很不自在,第二天早饭后躺在炕上,想心事。突然总理来了,他赶紧爬起来:“总理快请坐。”

周恩来坐在炕沿上,看了看躺在炕上的几个孩子,一边抚摸着孩子的头,一边问:“二廷,几个孩子?”

“4个”。

“大的大,小的小,够累的。”

二廷连声说:“不累,不累,总理管国家大事才累呢。”

“你又当爸,又当妈,顾不过来,这样吧,我给你带走个女儿,养大后再送回来。”

二廷忙说:“总理,哪能麻烦你,我养得过来。”说着说着,不由掉下泪来。

这天下午开座谈会,二廷上自留地栽红薯,去得晚了些。

周恩来说:“二廷,你来得晚,要好好说。”

二廷说:“我感冒带疲劳,让别人说吧。”

周恩来说:“你一不感冒,二不疲劳,我看你是有了糊涂思想啦。得先给你治治思想病,不然你不敢说了。”

二廷说:“是啊,总理光叫我说。你走了,区、公社干部还不给我小鞋穿?闹不好,还不去推磨(即劳改)?”

“那不行。”

“那怎么不行,他们不抓我现在说的话,抓别的事,也能整我。”

这时,周恩来面向公社书记韩玉林说:“我以后每年都要派人来,要是看不到二廷,就朝你要人。”

在5月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周恩来这么评价张二廷的话:

这段话对我教育很大,我很受感动,当时在场的地委干部听了以后说这个人是落后分子,我跟他们说,这个社员说得是真理!一个农民能把我们看做他自己的人才会说这样的话。这是一针见血!

周恩来调查中发现,不少社员对公社食堂很不满。

5月7日3时,周恩来在下榻处给在上海的毛泽东打电话汇报了调查的情况。周恩来在电话中说:

我到邯郸之后,听了3天汇报,就到武安县伯延公社,现在已经5天了(即总理从3日至6日在伯延4天,因打电话已是7日凌晨3时,故称5天),5天中,我找了公社、大队、小队的干部和社员群众谈了话,开了座谈会,现在有下面4个问题简要地向主席汇报一下。

1、食堂问题。大多数甚至全体社员,包括妇女和单身汉在内,都愿意回家做饭。我正在一个食堂搞试点,解决如何把食堂解散和如何安排好社员回家吃饭的问题。

2、社员不赞成供给制,只赞成把五保户包下来和照顾困难户的办法。现在社员正在展开讨论。

3、社员群众迫切要求恢复到高级社时评工记分的办法,但是要有发展。办法是:包产到小队,以产定分,包活到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因此,这个办法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4、邯郸专区旱灾严重,看来麦子产量很低,甚至有的颗粒不收,棉花和秋季作物还有希望。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恢复社员的体力和恢复畜力问题。

毛泽东当天就阅读了周恩来报告的电话记录,随即批示向各省、市、自治区转发。朱德在四省调查食堂问题

1961年3月24日,朱德积极响应中央开展调查研究的号召,不顾已是75岁的高龄,离开广州前往四川、陕西、河南、河北省视察,公共食堂问题再次成为他这次调查的重点。

朱德对办公共食堂一直很不赞成。

早在1959年2月,他到广东江门调查时,就对当地的负责同志说:“农村办公共食堂,都吃一样的饭菜,像军队一样,这有点生硬。军队都是年轻人,又是作战部队,可以这样办。社员生活如果长期这样搞下去,就成问题了。这是一个关系到几亿人口吃饭的大问题。”

同年6月16日,朱德在听取了中共吉林省委负责同志的汇报时,又对食堂问题发表了一些不同意见。

朱德说:

吃饭不要钱不行。要把粮食分给个人,由个人负责调剂,加点菜和薯。过去我们说食堂问题不大,是因为把粮食分到社员家里,自己掌握。一办食堂,就会造成很大浪费。不吃大锅饭,可以节省很多东西出口,换回来更多的钢铁、机器。只有生活资料归个人所有,归个人支配,才能调动社员的积极性。

朱德对几个省的第一书记,更是三番五次地讲这个道理。

7月9日,朱德对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说:“吃大锅饭,我一向就担心,这么多人的家是不好当的。如果去年不刮那么一股风,不知能出口多少东西。”

7月11日,朱德对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说:

“食堂若不退回去,就要改造,以自愿为原则。把粮食分到户和节约粮食结合起来。农民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去年试验了一下,他们知道在家吃饭比在公共食堂吃饭好,可以把粮食节约起来,把猪、鸡、鸭喂起来。这样看起来是保留了私有制,但实际上对公有制是个补充。”

“这两年我们只强调最好是消灭私有制。现在保留一点私有制,保留家庭副业,农民才愿意多生产一些东西来供应市场。”

“你不这么搞,他就不生产。去年吃大锅饭把东西吃掉了,这是个极大的教训。”

7月16日,朱德对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说:“参加农村食堂,还是要实行自愿原则。想回家吃饭的也要允许。对他们不要歧视,不要戴帽子。在家吃饭,有自留地,吃菜、吃薯、吃粮食的保险系数比公社包起来还大。即使食堂都垮了,也不影响公社的巩固。让农民自己建家和管家,老的、小的,都由他们自己管。靠公社管就下不了台。”

“在家吃饭还可以发展副业生产,烧炕取暖也方便。成立食堂靠党团员带头,退出去也要靠党团员带头。”

1959年7月23日,朱德在庐山会议小组的发言中,再次申明了自己关于食堂的看法。

朱德说:“去年农业是好收成,粮食为什么还紧?主要是吃大锅饭吃掉了。农民对私有制习惯了,分散消费可能节省一些。”

事隔两年,当朱德去农村调查时,对食堂问题更进一步作了深入地剖析,并在5月9日写给毛泽东的信中,专门反映了这个问题。

朱德写道:

我在成都时,四川省委对食堂问题还没有深入研究。就我们在农村看到的情况来说,那里的社员吃饭是“两道烟”。即在食堂做一道,社员打饭回家再加工一道,对人力物力浪费不小。

一到西安,陕西省委对食堂的反应就十分强烈了。据他们汇报,多数群众愿意回家自己做饭,群众说食堂有“五不好”:

1、社员吃不够标准;2、浪费时间;3、浪费劳动力;4、下雨天吃饭不方便;5、一年到头吃糊涂面。

干部反映食堂有“十一‘砸’”,即“整苦了”的意思:1、把眼熬砸了;2、把会开砸了;3、把批评挨砸了;4、把脸伤砸了;5、把上级哄砸了;6、把群众整砸了;7、把劳动力费砸了;8、把树砍砸了;9、把牲口草烧砸了;10、把锅打砸了;11、炊管人员把鬼日砸了。

朱德接着写道:

河南省委在荣阳县贾峪公社大彦滩生产队进行了调查。

大彦滩食堂是一个较好的食堂,曾得过县委的锦旗,公社还在这里开过几次现场会。这次经群众深入讨论,全村36户中,除2户“五保户”和2户单身汉愿在食堂吃包饭,其他32户都要求回家吃饭。他们认为食堂的问题是:

分散领导力量,大量占用劳动力,浪费工分,仅食堂所费工分即占生产队包产总工分的473%,使劳动工分值降低,社员收入减少。

对病人、老幼和来客照顾不到。贫农朱遂山说:“在食堂吃饭确实有许多不方便,像我们老年人,有的就吃不下,有时候有点小病或来了客人就没有办法。小孩子不到晌午,饿得光哭,看着心里怪不好受。”

对群众不方便。这个生产队在山区,居住分散,道路高低不平,一到刮风下雨,吃饭就更加困难。禹县干部反映,在食堂问题上,费了不少力,受了不少气,挨了不少骂,作了不少难。

朱德在信中最后说:

食堂办不好,生产队受影响;领导还叫干,群众有意见。

现在河南省委对食堂问题,是坚决按照群众意见办,即群众要办的坚决办好。群众愿意回家做饭的,将粮食发给群众,让群众回家做饭。对“五保户”和单身汉适当安置。据豫东地区调查,允许群众回家做饭不到一个月时间,浮肿病即下降40—50%。邓小平、邓子恢在地方调查

1961年4月到5月上旬,邓小平和彭真直接领导调查小组,到北京的顺义和怀柔县搞调查。

5月10日,邓小平和彭真联合写信向毛泽东报告了调查的情况。指出:

要进一步全面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就需要对供给制、粮食征购、余粮分配、三包一奖、评工记分、食堂、所有制等制度加以改进,有些政策要加以端正。三七开的供给制办法,带有平均主义性质,害处很多,干部群众都主张取消。

关于食堂问题,他们在信中说:

食堂问题在北京近郊比较复杂,居住分散的队不办,常年食堂一般主张不办。至于农忙食堂,群众意见很不一致。

北京市各县、区向群众宣布:吃食堂、不吃食堂完全根据自愿;吃食堂、不吃食堂都好,都光荣;吃食堂、不吃食堂都给以便利。结果远郊区的食堂大部分都解散了。

5月10日,毛泽东阅信后批示:此信给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供参考。

广州会议后,邓子恢到家乡福建漳州和龙岩作了一个多月调查。

1961年5月13日,邓子恢在写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信中说:

公共食堂是包括城乡全体人民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我一回到龙岩边境就有许多群众反映这个问题。当时龙岩县委已宣传了“六十条”,并允许某些老年人、病人、小孩多的户回家自炊,但绝大多数农民还要在食堂吃饭。

群众基本口粮从4月1日起,也比以前增加了一二两到三四两大米。但食堂实际上仍是干饭加工厂。群众从食堂领回干饭后,不仅要在家煮菜,还要自己加煮一点粮食,如大麦、地瓜之类;有的还要把从食堂领回来的干饭和菜混在一起煮虚饭来吃。因此,群众认为办食堂害多利少,甚至是有害无利。

报告中,邓子恢列举了公共食堂有害无利的理由:

办了食堂并未节约燃料,反而增加浪费。浪费劳力,一般100人的食堂要有六七个全半劳力为其服务,而每日三餐每户还要一个人负责做饭炒菜,并要到食堂去领取干饭,一天来回六趟,走了许多冤枉路。人数多的食堂则更不方便。增加了社员负担。一般食堂工作人员都由小队计工分,影响到本队劳动工分值降低,食堂煤炭也由社员分担;食堂种菜劳力也是从小队抽出的,种的菜并不好。

食堂工作人员和大小队干部普遍多吃多占。经过他们多吃多占,社员口粮普遍比定量要减少10%以上。社员说:“大官大贪,小官小贪。”这是最为群众所不满意的。食堂工作人员之所以克扣社员口粮,一是每个人的口粮标准都很低,多吃多占一点,在所难免;二是食堂工作人员怕粮食损耗,要扣留一点,以免亏垫。可是,所扣粮食在月底有剩余的,并未分给社员,而是由干部私分,或作了夜餐。

食堂不仅克扣社员口粮,而且克扣其他副食品和日用品,如油、酱、盐、鱼、海带、糖、火柴等。这些东西原由分销店供应,社员凭证凭票购买。办了食堂之后,取消了分销店,改由食堂供应。商业部门把这些物品按人口发给食堂,社员参加食堂者由食堂供应,实际上克扣了很多。不在食堂吃饭的则完全不供应,群众对此意见更多。

在调查中邓子恢发现,办食堂已成了妨碍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最大障碍,群众纷纷要求解散食堂,大小队干部也赞成停办食堂,但干部又不敢做主将食堂解散,主要的顾虑是怕犯右倾错误。

干部们说,郑州会议后,各地的食堂曾经停办过一段时间,但1959年冬的“反右倾”又把食堂恢复起来了。

这次“农业六十条”草案虽然提出了“自愿参加”的原则,但其中有一句“积极办好”,如果现在停办,将来上级会抓住这句话来责备。

也有的干部说,食堂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制度,如果不办好,岂不是反社会主义吗”

鉴于此,邓子恢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建议:

在目前口粮紧、副食品缺少的地方,食堂应该全部停办。当然大忙季节要办农忙食堂,群众也有此要求,但也应采用由各户自己拿米到食堂蒸煮的办法。至于单身汉和孤寡老人,平时也要办部分人食堂,但要重新改组,不能将现有食堂这批人马原封不动地留下,菜地也应该转归小队所有,作为商品菜地。食堂账目应该清算公布。陈云在农村调查实际问题

1961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陈云在上海青浦县小蒸人民公社进行农村调查。

陈云有一句名言:

我们做工作,要用90%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10%的时间决定政策。

陈云常说,所有正确的政策,都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分析而来的。有的同志却反过来,天天忙于决定这个、决定那个,很少调查研究实际情况,这种工作方法必须改变。片面性总是来自忙于决定政策而不研究实际情况。

陈云的调查别具特色,非常细致,这与他长期主持经济工作有关。他在调查中,听取了公社党委的汇报,就当时农村中重要的政策问题,召开了专题会,并亲自到农民中间了解情况。

青浦县原是个生活比较好的鱼米之乡,过去农民习惯每天吃三餐,农忙时加一餐。

陈云到一个大队去调查时,大队正在开饭,看到一大锅粥。胆子大的农民便愤愤地说:“农民吃不饱饭,把大队种的作为绿肥的红花草都吃光了。”

这种情形看起来很让人伤心,然而又是事实。

陈云在青浦调查之后,又到浙江、江苏农村进行调查。

陈云在青浦调查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养猪问题。

早在去青浦调查之前,陈云就对养猪问题十分关注。1958年秋的人民公社化时期,把一切都归了公,包括养猪,也完全归了公。到1959年春时,发现猪的存栏数下降很多,只好把猪发还给农民私养。

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又把猪收了上来,这一次导致猪大量死亡。

1960年年中开始,再次把一部分猪交还给农民养。这次交还给农民时,提出的政策方针是“公养为主、私养为辅、公养私养并举”,认为公社和生产大队养猪场子大,喂得多,既便于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又可以保证较高的商品率。

然而,陈云这时一直在考虑:养猪以公养为主,私养为辅,只允许私人养很少的猪,这是不是最好的养猪办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60年底,他专门召集一些具体部门的负责人座谈。

座谈会开了两个星期,对这个问题做了细致的研究。在座谈会上,陈云发言指出:“小猪刚生下来,除了喂奶以外,到什么时候该喂什么东西?长架子的时候该喂什么东西?架子长起来后,要育肥了,又该喂什么东西?一头猪从出生到出售,一共需要多少粮食?多少精饲料?”

陈云了解到,在集体养猪的时候,精饲料就只好粮食;在私养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有泔水,都有剩菜剩饭,只是到了架子成了,要催肥的时候,需要一些粮食。

陈云又问:“这么两相比较,国营养、集体养和私人养相差的粮食是多少?”

陈云与参加座谈的人一同算账:国营养、集体养,要这么多精饲料需要多少工,需要花多少钱。搜集这么多的精饲料需要花多少工,需要花多少钱;而私养需要花多少。经这么一算,私养显然要少得多。然后又算喂一头猪要烧多少柴,农民私养烧柴,大人小孩从地里回来顺便带一点就够了。而要大规模地集体养猪,就要专门供应烧柴,或者烧煤炭。从用工来说,集体养猪要有专门人来干,私人养猪就是老太太、小孩子,附带着就干了。

陈云还算了一笔账:私人养猪可以积肥,把这部分肥料卖给集体可以增加很多工分。陈云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最后说,看来我们的方针应当是“私养为主,公养为辅”。

后来,陈云根据这两个星期的调查,主持起草了关于养猪应以“私养为主,公私并举”的文件。

当时,毛泽东看了陈云主持起草的这个文件后说:“养猪问题,我赞成‘公私并举,以私为主’的方针。养猪今后可能会有多种形式,公有公养,私有私养,公私合养,公有私养。从猪的头数算起,私养还是主要的,现在公养的猪还是要巩固下来,不要又分散。人搬家三年穷,猪搬家会死的。”

1961年初,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文件,规定养猪方针是“私养为主、公私并举”。然而,“私养为主、公私并举”的养猪方针,主要是对公猪而言的。对母猪应当公养为主还是私养为主这个问题,当时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事实上,大部分母猪还是由公社、生产大队公养。

上海市明文规定,不准农民私养母猪。由于母猪只准公养,不准私养,不但产苗猪大大减少,而且公养母猪的饲养员远不如农民照顾细心,产苗猪少,苗猪死亡也多。因此,解决母猪私养问题,成为养猪能否迅速发展的关键。

正是在这个时候,陈云来到上海青浦。他把养猪问题作为这次青浦调查的一个重点,专门就母猪私养问题开了许多座谈会。

陈云依据了解到的事实,说明母猪私养养得好,产苗猪多,苗猪成活率高,无论母猪还是肉猪,私养比公养好处多。母猪不下放,就不能恢复和发展养猪业。他在调查的基础上,写了《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的调查报告。

在一次老农座谈会上,陈云问老农:“把你们的猪没收对,还是发还对?”

老农答:“上边说没收、发还都是对的。”

陈云又问:“你们现在敢不敢养猪?”

老农答:“还不大敢,说不定哪一天又是没收对了。”陈云说:“没收不对,发还才对,以后再不会没收了。”

老农听了喜出望外,当天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全村。

第二天是7月1日,党的生日,公社宣布放假一天。农民几乎家家都到别的公社抢购苗猪,掀起了一个养猪高潮。

陈云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党犯了错误,必须向农民承认,否则改正了,农民还不了解我们的正确政策。”

陈云青浦调查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青浦应当种双季稻和小麦呢?还是应当种单季稻和蚕豆?

青浦县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历史上只种单季稻,不种双季稻,小麦种得也较少。可是在“大跃进”运动中,一些领导主观地把“单改双”作为增产的主要措施,号召农民多种小麦,多种双季稻,并规定播种指标,搞强迫命令。

农民吃不饱饭,可公社还要逼迫他们种双季稻。再加上这里无霜期不够长,立秋前抢割早稻、抢种晚稻时,一昼夜弯腰干16个小时以上,所以,农民对种双季稻意见很大。

在调查中,陈云找他认识的老农算了一笔账,从中知道,种双季稻比单季稻每亩多收稻谷220斤,但是,种双季稻除了费劳动力外,还费种子、化肥等等,实际上并不能增产。

种双季稻的各项损失加在一起,折合310斤至330斤稻谷。两相比较,种双季稻显然得不偿失,实际收入还要减少。

在进一步调查的基础上,陈云指出:“作物安排必须因地制宜。历史上长期形成的耕作习惯,不要轻易变动。”

为了全面地了解情况,陈云又到种双季稻比较多的地区,了解到那里多种双季稻的原因是无霜期长,人均耕地少,劳力多,肥料足,且该地是半水稻、半棉麻地区,种水稻和种棉麻可以错开时间。

陈云由此得出结论说,种不种双季稻,种多少,主要决定于无霜期长短,以及人口及耕地的比例等因素。

在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地区,如果耕地每人不到一亩,可以种较多的双季稻;每人一亩半左右,就只能种少量的双季稻;如果每人二亩半左右,则不宜种双季稻。

青浦县小蒸地区的土质不适宜种小麦,历史上农民多种蚕豆,少种小麦。县委认为,种麦子农民不能吃,而种蚕豆,农民补了口粮就收不上来了。

陈云在调查中对有关领导说:“种蚕豆吃到农民肚里,肥水不落外人田。农民吃了蚕豆,就少吃些粮食,算总账是一样的。蚕豆出口经济价值很高,豆箕还可作绿肥增加土地肥力,农民当然愿意多种蚕豆。”

陈云还说:

最近几年,由于多种小麦和双季稻,少种蚕豆和红花草,土地的肥力逐渐有减少趋势。虽然由于多施化肥,使粮食的产量有些增加,但土质已不如以前那样好。从长远看,必须下决心把这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迅速改变过来。

陈云青浦调查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给农民多少自留地的问题。

青浦县小蒸庄在高级农业社时期有自留地700多亩,占耕地的3%。人民公社时把自留地全部归公。

1959年春,在郑州会议后,分了300多亩给农民作自留地,但当年秋后又归公,自留地生产的粮食也折价归公。

1961年3月,《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下达后,又重新分给农民自留地726亩。

社队干部一方面认为,多给农民分点自留地可以补充口粮,便于养猪积肥,使农民手里有些零用钱;另一方面又担心这样会不会发展资本主义。

陈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极力主张给农民多分一些自留地。他认为农民自留地不仅不应比高级社时少,应当多一点。

针对农村干部的顾虑,陈云指出:

我国集体生产的耕地还占90%以上,决不会动摇社会主义的基础。在当前农民口粮不足的情况下,农民最关心的不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而是“吃饭还是吃粥”。多分一点自留地,可以使农民多得一点口粮,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

调查结束后,陈云写了《按中央规定留足自留地》的报告,列举了让农民多种一点自留地的好处。

8月8日,陈云写信给邓小平,谈他在青浦县农村的调查情况,并把3个调查报告附在后面。

陈云的这些调查报告受到中央的重视。后来的事实表明,实行母猪私养以后,养猪事业发展很快,市场上猪肉供应也明显好转。

陈云关于《种双季稻不如种蚕豆和单季稻》的主张,在当时推广双季稻的热浪中,无疑是一副适合时宜的清醒剂。

中央也正是考虑到陈云关于给农民留足自留地的意见,后来才决定,分给农民的自留地可以占耕地面积的5%至7%。

这个决定,对发展农业生产,稳定人心,克服当时存在的严重困难,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二、深入调查

●刘少奇用地道的宁乡腔恳求道:“我给大家行个鞠躬礼,敬请大家对我讲点真话,反映点真实情况好不好?”

●周恩来听了很受感动,说:“二廷,你是我下来遇到的第一个敢讲真话的人。你们批评很对,我很难过。上边不了解情况,下边乱指挥,搞得你们减了产,生活困难,怎么不难过?”

●朱德在信中说:“食堂办不好,生产队受影响;领导还叫干,群众有意见。”

● 深入调查刘少奇在湖南家乡调查

在毛泽东的带动下,中共中央其他负责人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先后深入农村社队进行调查研究。

1961年3月,广州会议一结束,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刘少奇就带领工作组,在湖南长沙、湘潭、宁乡等县农村作了44天的调查。

在此期间,刘少奇连续召开各种座谈会,找人个别谈话,了解几年来农村的真实情况。

刘少奇先是在长沙、宁乡,听取中央调查组的汇报,听的情况虽比在北京多了一些,但仍是真真假假。

于是,刘少奇又亲自来到长沙县当时树立的一个典型大队作实地调查。哪知这个大队被人统一了口径,前来参加会的人,都异口同声,歌功诵德地说假话。

在会场上,人们数着人民公社、公共食堂这样好、那样好。群众说着,刘少奇听着。

可这和看到的并不一样,在来湖南的路上,目光所及,是荒凉的田野,饥饿的人群,妇女们在田地里挖野菜,老人孩子在树下采树叶。会场上却又听到这个大队的干部、党员言不由衷,睁着眼睛说假话,刘少奇心里非常的不是滋味。

刘少奇从桌边站起来,摘下青呢帽,露出满头银发,恭恭敬敬地向大家鞠了一个躬,用地道的宁乡腔恳求道:“我给大家行个鞠躬礼,敬请大家对我讲点真话,反映点真实情况好不好?”

会场霎时静下来,大家面面相覷,眼里盈满泪水,却不知所措。尽管这是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的礼,可在那样的年代里,没有人敢说出更多的不是。面对人民,他感到了惆怅,更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带着疑虑的刘少奇,于5月初回到了阔别40年的家乡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他没有惊动区社干部和邻里乡亲,就在自己出生的房间里,搭起了一个临时床铺,把一张陈列用的旧木桌,收拾了一下,当办公桌。

第二天,刘少奇让随从人员请来了老朋友成二爷和黄老伯等一些乡亲,让他们谈谈家乡情况,说说心里话,

这一天,在炭子冲刘少奇旧居的堂屋中,坐满了男女老少一屋子人。他们是当地的农民和基层干部。刘少奇把乡亲们迎进屋,给他们让座、递烟。问道:“田里忙不忙?”

几个农民答:“正在插秧。”

刘少奇说:“我将近40年没有回家乡了,很想回来看看。回来了,看到乡亲们的生活很苦。我们工作做得不好,对不起你们。”

讲到这里,刘少奇停了一下,又接着说道:“乡亲们谈谈看,社员的生活比1957年是好了还是差了呢?不是好,是差了吧?生产比以前降低了!是这样,就承认这个现实。”

农民一致说道:“生产是降低了,生活差了。”

刘少奇说:“什么原因呢?为什么生产降低了,生活差了?有人说是天不好,去年遭了旱灾,恐怕旱有一点影响,但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工作中犯了错误,工作做得不好。是不是完全怪生产大队干部呢?也不能完全由他们负责,上边要负主要责任。根子还在中央。”

刘少奇又问:“你们食堂散没散?”

农民们回答:“散的多。”

刘少奇说:“食堂情况,以前我们也不清楚,讲食堂有优越性,可以节省劳力,解放妇女等。下来一看,不是那么回事。食堂没有优越性,不节省劳动力,不节省烧柴。这样的食堂要散,勉强维持下去没有好处。已经浪费几年了,不能再浪费下去了。食堂一散,有些社员有困难,没有锅子、铲子、坛坛罐罐,回家做饭怎么办?要赶快生产这些东西。”

农民们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散食堂,是不是就分田到户?”

刘少奇说:“食堂是食堂,田是田,食堂可以散,分田到户不行。有些零星生产可以包产到户,如田膛,可以包产到户。”

刘少奇问农民们:“荒地是不是可以包产到户?”

农民说:“包产到户要好些。”

刘少奇说:“收入要交一点给生产队,剩下的是自己的,社员有了就好。”

谈话中,农民们流露了对房子的关心。刘少奇非常体谅地说道:“一个屋场住那么多户,没地方打灶。房子不确定,社员的很多事情不能定,自留地不能定,养猪喂鸡也难办,厕所也不好定,生产就不放心。有一些是公家占用的房子,如银行、供销社、学校、公社和大队办公室、工厂、猪场等,都要挤一下,把多占用的房子退出来给社员住。

我的旧居纪念馆,我几次写信说不要搞,结果还是搞了。这个房子应该退出来,分几户到这里来住,我家的亲属不要来住。”

刘少奇还谈了农民十分关心的退赔问题。

刘少奇说:

关于退赔问题,《十二条》讲了,到底退赔得怎样?我看一般是差得很远。听说你们有一条规定,丢失的东西要有证明才准登记。搞乱了,哪里去找证明呢?这个账要一户一户地结。这个账要记住。赔清以后,立块碑,或写一个大单子,挂在公社里。不要半途而废,马马虎虎了事,要扎扎实实算一回账,算得疼一点,疼几年。这次教训很深刻,要子子孙孙传下去,以后再也不要犯这个错误。

刘少奇还问道:“大队有没有管理委员会?”

农民回答说:“有。”

刘少奇又问:“主要是支部管事还是管理委员会管事?开过管理委员会吗?”

农民回答:“开过。”

刘少奇说:“两个都要管事,办事要讲民主,我同几个人谈过话,看来他们不大敢讲话,不知是什么原因。整人,这个风气不好。人都不敢讲话,那怎么能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呢?

要实行真正民主,就要社员当家做主。干部是社员的勤务员,应该好好为社员办事。要记住,多数社员认为不能办的事,就不要办。”

接着,5月8日,刘少奇从炭子冲老家步行10多公里,来到了赵家冲看望大姐刘绍德。

刘少奇只有这一个姐姐。有一次,她给刘少奇写信说:“我在塘边,一边打水一边想,我弟弟在北京做大官,可是我在这里打水。”

刘少奇在回信中说:“看到你的信,知道你在打水,在劳动,靠劳动生活,我感到光荣。”

这次来到姐姐家,看到姐姐的生活也不如意,但他还是鼓励姐姐作一个劳动者。

刘少奇在姐姐住的赵家冲,遍访了那个屋场所有社员的家庭。他看到农民家中的油盐罐里只有盐没有油。他在小山坡上特意用脚搓开路旁一摊已经风干的人粪,看看里面究竟是些什么,发现里头很多是粗纤维,这是粮食吃得少、野菜吃得多的结果。

他调查旱情,询问他年轻时熟悉的一些水塘一年来水位的高低,和过去比,知道旱情并不严重。他听说许多社员因办食堂、养猪场而多次搬家。很感慨地说:群众连个安定的住处也没有,这怎么行呢?我们是共产党啊!周恩来到河北邯郸调查

1961年4月年下旬,周恩来来到河北省邯郸专区农村调查。周恩来原先曾多次到过邯郸,但此次邯郸之行却是他心情最沉重的一次。

邯郸位于河北省南部。1961年春天的邯郸,比想像的还要贫穷得多,连路边的树都只有树枝,没有树叶。

在邯郸专区武安县的伯延公社,周恩来问:“树叶哪儿去了?”

陪同的干部担心总理操心太多,不忍实话实说,就说:“被羊吃了。”

正巧这话被路边一位放羊的女孩儿听到了。女孩儿反驳:“羊能上树吗?”

无需再说什么了,周恩来没有批评陪同的干部。三年自然灾害对于一个建国10年、百业待建的大国而言,无疑于雪上加霜。

其间,中共中央有规定,在经济状况没有好转之前,领导人带头不吃肉、蛋、禽,武安的公社干部们不敢破这个规定。但总理来了,他们一是不忍心让总理喝玉米面糊糊,另一方面又担心挨批评。于是公社食堂拿出最好的粮食招待总理:午餐桌上有馒头、红薯和面条,另有几个素菜。这样的待遇在当时来说是丰盛的了。

周恩来心中有数,第二天他要求到一个大队的食堂去吃饭,由于公社干部事先打了招呼,等周恩来他们去时,社员们全都提前打了饭走了。结果大队这顿饭吃的和公社一样。

第三天周恩来又换了一个食堂,干部们在没准备的情况下,把总理带到先锋街大队的第六食堂,在同食堂的炊事员聊天的过程中,周恩来掀开锅盖一看,只有一点吃剩的玉米面糊糊。于是周恩来盛了玉米面糊糊就着咸菜吃了起来。

5月4日下午,周恩来召开了由先锋、胜利两个大队干部及部分小队干部和社员代表参加的座谈会。

当时,社员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食堂。开座谈会时,社员们不敢说食堂不好,不少人都违心地说食堂好,因为当时把食堂说成是社会主义的标志,谁说食堂不好,就是挖社会主义墙角。

周恩来看到这种情形时说:“我叫周恩来,你们看跟墙上挂的像一样吧?这次来就是要听你们的心里话,有话只管说,有问题只管提,错了也不要紧的。”

周恩来问坐在一边的张二廷:“你叫什么名字?怎么不说话?”

张二廷猛地站起来说:“总理,你叫说真话,还是说假话?”

“当然是说真话。”

“要说真话,那刚才说食堂好的那些话,都是假话。食堂好,食堂吃不饱。”

周恩来问:“为什么吃不饱?”

张二廷说:“总理你算算,一共几两指标,司务长、炊事员多吃点,他们的孩子老婆爹娘老子多吃点,干部再多吃点,还能剩几两?最多剩三四两,还能吃饱?要是自己做,糠糠菜菜,汤汤水水就能糊弄饱。你别看我死了老婆,孩子们又多,我也愿意自己做着吃。”

周恩来对张二廷的话很赞赏。

座谈中群众谈到,吃不饱,不少人浮肿,劳动没有劲,牲畜瘦得风能刮倒,干部作风浮夸,生产搞得不好,周恩来细心地倾听。

张二廷对总理说:“总理,这样糊弄下去,你再迟两年不下来,连你也吃不上饭了。”

听了这话,周恩来好像受到很大刺激。他仰起头,好一会什么话也没讲,会场格外寂静,一声咳嗽都没有。

过了一阵,周恩来问二廷:“你为什么说再过两年不下来,我也没饭吃?”

二廷说:“我们吃不饱,干活没有劲,地里就不打粮食,长的那点粮食还不够俺生啃着吃,哪有粮食交国家?一年不交,国库有。两年不交,国库有。三年不交,国库也就没有了。国库没有了粮食,你还能不挨饿?”

周恩来听了很受感动,说:“二廷,你是我下来遇到的第一个敢讲真话的人。你们批评得很对,我很难过。上边不了解情况,下边乱指挥,搞得你们减了产,生活困难,怎么不难过。”

周恩来又说:“我周恩来走南闯北很少有人说住我,今天你算是说住我了。好,二廷,咱俩交个朋友吧。”

座谈会散后,有人对二廷说:“你的嘴没把门,乱放炮,总理在没事,总理走了,还不把你抓起来?”

二廷听了这些议论,心里很不自在,第二天早饭后躺在炕上,想心事。突然总理来了,他赶紧爬起来:“总理快请坐。”

周恩来坐在炕沿上,看了看躺在炕上的几个孩子,一边抚摸着孩子的头,一边问:“二廷,几个孩子?”

“4个”。

“大的大,小的小,够累的。”

二廷连声说:“不累,不累,总理管国家大事才累呢。”

“你又当爸,又当妈,顾不过来,这样吧,我给你带走个女儿,养大后再送回来。”

二廷忙说:“总理,哪能麻烦你,我养得过来。”说着说着,不由掉下泪来。

这天下午开座谈会,二廷上自留地栽红薯,去得晚了些。

周恩来说:“二廷,你来得晚,要好好说。”

二廷说:“我感冒带疲劳,让别人说吧。”

周恩来说:“你一不感冒,二不疲劳,我看你是有了糊涂思想啦。得先给你治治思想病,不然你不敢说了。”

二廷说:“是啊,总理光叫我说。你走了,区、公社干部还不给我小鞋穿?闹不好,还不去推磨(即劳改)?”

“那不行。”

“那怎么不行,他们不抓我现在说的话,抓别的事,也能整我。”

这时,周恩来面向公社书记韩玉林说:“我以后每年都要派人来,要是看不到二廷,就朝你要人。”

在5月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周恩来这么评价张二廷的话:

这段话对我教育很大,我很受感动,当时在场的地委干部听了以后说这个人是落后分子,我跟他们说,这个社员说得是真理!一个农民能把我们看做他自己的人才会说这样的话。这是一针见血!

周恩来调查中发现,不少社员对公社食堂很不满。

5月7日3时,周恩来在下榻处给在上海的毛泽东打电话汇报了调查的情况。周恩来在电话中说:

我到邯郸之后,听了3天汇报,就到武安县伯延公社,现在已经5天了(即总理从3日至6日在伯延4天,因打电话已是7日凌晨3时,故称5天),5天中,我找了公社、大队、小队的干部和社员群众谈了话,开了座谈会,现在有下面4个问题简要地向主席汇报一下。

1、食堂问题。大多数甚至全体社员,包括妇女和单身汉在内,都愿意回家做饭。我正在一个食堂搞试点,解决如何把食堂解散和如何安排好社员回家吃饭的问题。

2、社员不赞成供给制,只赞成把五保户包下来和照顾困难户的办法。现在社员正在展开讨论。

3、社员群众迫切要求恢复到高级社时评工记分的办法,但是要有发展。办法是:包产到小队,以产定分,包活到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因此,这个办法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4、邯郸专区旱灾严重,看来麦子产量很低,甚至有的颗粒不收,棉花和秋季作物还有希望。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恢复社员的体力和恢复畜力问题。

毛泽东当天就阅读了周恩来报告的电话记录,随即批示向各省、市、自治区转发。朱德在四省调查食堂问题

1961年3月24日,朱德积极响应中央开展调查研究的号召,不顾已是75岁的高龄,离开广州前往四川、陕西、河南、河北省视察,公共食堂问题再次成为他这次调查的重点。

朱德对办公共食堂一直很不赞成。

早在1959年2月,他到广东江门调查时,就对当地的负责同志说:“农村办公共食堂,都吃一样的饭菜,像军队一样,这有点生硬。军队都是年轻人,又是作战部队,可以这样办。社员生活如果长期这样搞下去,就成问题了。这是一个关系到几亿人口吃饭的大问题。”

同年6月16日,朱德在听取了中共吉林省委负责同志的汇报时,又对食堂问题发表了一些不同意见。

朱德说:

吃饭不要钱不行。要把粮食分给个人,由个人负责调剂,加点菜和薯。过去我们说食堂问题不大,是因为把粮食分到社员家里,自己掌握。一办食堂,就会造成很大浪费。不吃大锅饭,可以节省很多东西出口,换回来更多的钢铁、机器。只有生活资料归个人所有,归个人支配,才能调动社员的积极性。

朱德对几个省的第一书记,更是三番五次地讲这个道理。

7月9日,朱德对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说:“吃大锅饭,我一向就担心,这么多人的家是不好当的。如果去年不刮那么一股风,不知能出口多少东西。”

7月11日,朱德对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说:

“食堂若不退回去,就要改造,以自愿为原则。把粮食分到户和节约粮食结合起来。农民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去年试验了一下,他们知道在家吃饭比在公共食堂吃饭好,可以把粮食节约起来,把猪、鸡、鸭喂起来。这样看起来是保留了私有制,但实际上对公有制是个补充。”

“这两年我们只强调最好是消灭私有制。现在保留一点私有制,保留家庭副业,农民才愿意多生产一些东西来供应市场。”

“你不这么搞,他就不生产。去年吃大锅饭把东西吃掉了,这是个极大的教训。”

7月16日,朱德对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说:“参加农村食堂,还是要实行自愿原则。想回家吃饭的也要允许。对他们不要歧视,不要戴帽子。在家吃饭,有自留地,吃菜、吃薯、吃粮食的保险系数比公社包起来还大。即使食堂都垮了,也不影响公社的巩固。让农民自己建家和管家,老的、小的,都由他们自己管。靠公社管就下不了台。”

“在家吃饭还可以发展副业生产,烧炕取暖也方便。成立食堂靠党团员带头,退出去也要靠党团员带头。”

1959年7月23日,朱德在庐山会议小组的发言中,再次申明了自己关于食堂的看法。

朱德说:“去年农业是好收成,粮食为什么还紧?主要是吃大锅饭吃掉了。农民对私有制习惯了,分散消费可能节省一些。”

事隔两年,当朱德去农村调查时,对食堂问题更进一步作了深入地剖析,并在5月9日写给毛泽东的信中,专门反映了这个问题。

朱德写道:

我在成都时,四川省委对食堂问题还没有深入研究。就我们在农村看到的情况来说,那里的社员吃饭是“两道烟”。即在食堂做一道,社员打饭回家再加工一道,对人力物力浪费不小。

一到西安,陕西省委对食堂的反应就十分强烈了。据他们汇报,多数群众愿意回家自己做饭,群众说食堂有“五不好”:

1、社员吃不够标准;2、浪费时间;3、浪费劳动力;4、下雨天吃饭不方便;5、一年到头吃糊涂面。

干部反映食堂有“十一‘砸’”,即“整苦了”的意思:1、把眼熬砸了;2、把会开砸了;3、把批评挨砸了;4、把脸伤砸了;5、把上级哄砸了;6、把群众整砸了;7、把劳动力费砸了;8、把树砍砸了;9、把牲口草烧砸了;10、把锅打砸了;11、炊管人员把鬼日砸了。

朱德接着写道:

河南省委在荣阳县贾峪公社大彦滩生产队进行了调查。

大彦滩食堂是一个较好的食堂,曾得过县委的锦旗,公社还在这里开过几次现场会。这次经群众深入讨论,全村36户中,除2户“五保户”和2户单身汉愿在食堂吃包饭,其他32户都要求回家吃饭。他们认为食堂的问题是:

分散领导力量,大量占用劳动力,浪费工分,仅食堂所费工分即占生产队包产总工分的473%,使劳动工分值降低,社员收入减少。

对病人、老幼和来客照顾不到。贫农朱遂山说:“在食堂吃饭确实有许多不方便,像我们老年人,有的就吃不下,有时候有点小病或来了客人就没有办法。小孩子不到晌午,饿得光哭,看着心里怪不好受。”

对群众不方便。这个生产队在山区,居住分散,道路高低不平,一到刮风下雨,吃饭就更加困难。禹县干部反映,在食堂问题上,费了不少力,受了不少气,挨了不少骂,作了不少难。

朱德在信中最后说:

食堂办不好,生产队受影响;领导还叫干,群众有意见。

现在河南省委对食堂问题,是坚决按照群众意见办,即群众要办的坚决办好。群众愿意回家做饭的,将粮食发给群众,让群众回家做饭。对“五保户”和单身汉适当安置。据豫东地区调查,允许群众回家做饭不到一个月时间,浮肿病即下降40—50%。邓小平、邓子恢在地方调查

1961年4月到5月上旬,邓小平和彭真直接领导调查小组,到北京的顺义和怀柔县搞调查。

5月10日,邓小平和彭真联合写信向毛泽东报告了调查的情况。指出:

要进一步全面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就需要对供给制、粮食征购、余粮分配、三包一奖、评工记分、食堂、所有制等制度加以改进,有些政策要加以端正。三七开的供给制办法,带有平均主义性质,害处很多,干部群众都主张取消。

关于食堂问题,他们在信中说:

食堂问题在北京近郊比较复杂,居住分散的队不办,常年食堂一般主张不办。至于农忙食堂,群众意见很不一致。

北京市各县、区向群众宣布:吃食堂、不吃食堂完全根据自愿;吃食堂、不吃食堂都好,都光荣;吃食堂、不吃食堂都给以便利。结果远郊区的食堂大部分都解散了。

5月10日,毛泽东阅信后批示:此信给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供参考。

广州会议后,邓子恢到家乡福建漳州和龙岩作了一个多月调查。

1961年5月13日,邓子恢在写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信中说:

公共食堂是包括城乡全体人民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我一回到龙岩边境就有许多群众反映这个问题。当时龙岩县委已宣传了“六十条”,并允许某些老年人、病人、小孩多的户回家自炊,但绝大多数农民还要在食堂吃饭。

群众基本口粮从4月1日起,也比以前增加了一二两到三四两大米。但食堂实际上仍是干饭加工厂。群众从食堂领回干饭后,不仅要在家煮菜,还要自己加煮一点粮食,如大麦、地瓜之类;有的还要把从食堂领回来的干饭和菜混在一起煮虚饭来吃。因此,群众认为办食堂害多利少,甚至是有害无利。

报告中,邓子恢列举了公共食堂有害无利的理由:

办了食堂并未节约燃料,反而增加浪费。浪费劳力,一般100人的食堂要有六七个全半劳力为其服务,而每日三餐每户还要一个人负责做饭炒菜,并要到食堂去领取干饭,一天来回六趟,走了许多冤枉路。人数多的食堂则更不方便。增加了社员负担。一般食堂工作人员都由小队计工分,影响到本队劳动工分值降低,食堂煤炭也由社员分担;食堂种菜劳力也是从小队抽出的,种的菜并不好。

食堂工作人员和大小队干部普遍多吃多占。经过他们多吃多占,社员口粮普遍比定量要减少10%以上。社员说:“大官大贪,小官小贪。”这是最为群众所不满意的。食堂工作人员之所以克扣社员口粮,一是每个人的口粮标准都很低,多吃多占一点,在所难免;二是食堂工作人员怕粮食损耗,要扣留一点,以免亏垫。可是,所扣粮食在月底有剩余的,并未分给社员,而是由干部私分,或作了夜餐。

食堂不仅克扣社员口粮,而且克扣其他副食品和日用品,如油、酱、盐、鱼、海带、糖、火柴等。这些东西原由分销店供应,社员凭证凭票购买。办了食堂之后,取消了分销店,改由食堂供应。商业部门把这些物品按人口发给食堂,社员参加食堂者由食堂供应,实际上克扣了很多。不在食堂吃饭的则完全不供应,群众对此意见更多。

在调查中邓子恢发现,办食堂已成了妨碍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最大障碍,群众纷纷要求解散食堂,大小队干部也赞成停办食堂,但干部又不敢做主将食堂解散,主要的顾虑是怕犯右倾错误。

干部们说,郑州会议后,各地的食堂曾经停办过一段时间,但1959年冬的“反右倾”又把食堂恢复起来了。

这次“农业六十条”草案虽然提出了“自愿参加”的原则,但其中有一句“积极办好”,如果现在停办,将来上级会抓住这句话来责备。

也有的干部说,食堂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制度,如果不办好,岂不是反社会主义吗”

鉴于此,邓子恢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建议:

在目前口粮紧、副食品缺少的地方,食堂应该全部停办。当然大忙季节要办农忙食堂,群众也有此要求,但也应采用由各户自己拿米到食堂蒸煮的办法。至于单身汉和孤寡老人,平时也要办部分人食堂,但要重新改组,不能将现有食堂这批人马原封不动地留下,菜地也应该转归小队所有,作为商品菜地。食堂账目应该清算公布。陈云在农村调查实际问题

1961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陈云在上海青浦县小蒸人民公社进行农村调查。

陈云有一句名言:

我们做工作,要用90%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10%的时间决定政策。

陈云常说,所有正确的政策,都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分析而来的。有的同志却反过来,天天忙于决定这个、决定那个,很少调查研究实际情况,这种工作方法必须改变。片面性总是来自忙于决定政策而不研究实际情况。

陈云的调查别具特色,非常细致,这与他长期主持经济工作有关。他在调查中,听取了公社党委的汇报,就当时农村中重要的政策问题,召开了专题会,并亲自到农民中间了解情况。

青浦县原是个生活比较好的鱼米之乡,过去农民习惯每天吃三餐,农忙时加一餐。

陈云到一个大队去调查时,大队正在开饭,看到一大锅粥。胆子大的农民便愤愤地说:“农民吃不饱饭,把大队种的作为绿肥的红花草都吃光了。”

这种情形看起来很让人伤心,然而又是事实。

陈云在青浦调查之后,又到浙江、江苏农村进行调查。

陈云在青浦调查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养猪问题。

早在去青浦调查之前,陈云就对养猪问题十分关注。1958年秋的人民公社化时期,把一切都归了公,包括养猪,也完全归了公。到1959年春时,发现猪的存栏数下降很多,只好把猪发还给农民私养。

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又把猪收了上来,这一次导致猪大量死亡。

1960年年中开始,再次把一部分猪交还给农民养。这次交还给农民时,提出的政策方针是“公养为主、私养为辅、公养私养并举”,认为公社和生产大队养猪场子大,喂得多,既便于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又可以保证较高的商品率。

然而,陈云这时一直在考虑:养猪以公养为主,私养为辅,只允许私人养很少的猪,这是不是最好的养猪办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60年底,他专门召集一些具体部门的负责人座谈。

座谈会开了两个星期,对这个问题做了细致的研究。在座谈会上,陈云发言指出:“小猪刚生下来,除了喂奶以外,到什么时候该喂什么东西?长架子的时候该喂什么东西?架子长起来后,要育肥了,又该喂什么东西?一头猪从出生到出售,一共需要多少粮食?多少精饲料?”

陈云了解到,在集体养猪的时候,精饲料就只好粮食;在私养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有泔水,都有剩菜剩饭,只是到了架子成了,要催肥的时候,需要一些粮食。

陈云又问:“这么两相比较,国营养、集体养和私人养相差的粮食是多少?”

陈云与参加座谈的人一同算账:国营养、集体养,要这么多精饲料需要多少工,需要花多少钱。搜集这么多的精饲料需要花多少工,需要花多少钱;而私养需要花多少。经这么一算,私养显然要少得多。然后又算喂一头猪要烧多少柴,农民私养烧柴,大人小孩从地里回来顺便带一点就够了。而要大规模地集体养猪,就要专门供应烧柴,或者烧煤炭。从用工来说,集体养猪要有专门人来干,私人养猪就是老太太、小孩子,附带着就干了。

陈云还算了一笔账:私人养猪可以积肥,把这部分肥料卖给集体可以增加很多工分。陈云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最后说,看来我们的方针应当是“私养为主,公养为辅”。

后来,陈云根据这两个星期的调查,主持起草了关于养猪应以“私养为主,公私并举”的文件。

当时,毛泽东看了陈云主持起草的这个文件后说:“养猪问题,我赞成‘公私并举,以私为主’的方针。养猪今后可能会有多种形式,公有公养,私有私养,公私合养,公有私养。从猪的头数算起,私养还是主要的,现在公养的猪还是要巩固下来,不要又分散。人搬家三年穷,猪搬家会死的。”

1961年初,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文件,规定养猪方针是“私养为主、公私并举”。然而,“私养为主、公私并举”的养猪方针,主要是对公猪而言的。对母猪应当公养为主还是私养为主这个问题,当时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事实上,大部分母猪还是由公社、生产大队公养。

上海市明文规定,不准农民私养母猪。由于母猪只准公养,不准私养,不但产苗猪大大减少,而且公养母猪的饲养员远不如农民照顾细心,产苗猪少,苗猪死亡也多。因此,解决母猪私养问题,成为养猪能否迅速发展的关键。

正是在这个时候,陈云来到上海青浦。他把养猪问题作为这次青浦调查的一个重点,专门就母猪私养问题开了许多座谈会。

陈云依据了解到的事实,说明母猪私养养得好,产苗猪多,苗猪成活率高,无论母猪还是肉猪,私养比公养好处多。母猪不下放,就不能恢复和发展养猪业。他在调查的基础上,写了《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的调查报告。

在一次老农座谈会上,陈云问老农:“把你们的猪没收对,还是发还对?”

老农答:“上边说没收、发还都是对的。”

陈云又问:“你们现在敢不敢养猪?”

老农答:“还不大敢,说不定哪一天又是没收对了。”陈云说:“没收不对,发还才对,以后再不会没收了。”

老农听了喜出望外,当天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全村。

第二天是7月1日,党的生日,公社宣布放假一天。农民几乎家家都到别的公社抢购苗猪,掀起了一个养猪高潮。

陈云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党犯了错误,必须向农民承认,否则改正了,农民还不了解我们的正确政策。”

陈云青浦调查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青浦应当种双季稻和小麦呢?还是应当种单季稻和蚕豆?

青浦县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历史上只种单季稻,不种双季稻,小麦种得也较少。可是在“大跃进”运动中,一些领导主观地把“单改双”作为增产的主要措施,号召农民多种小麦,多种双季稻,并规定播种指标,搞强迫命令。

农民吃不饱饭,可公社还要逼迫他们种双季稻。再加上这里无霜期不够长,立秋前抢割早稻、抢种晚稻时,一昼夜弯腰干16个小时以上,所以,农民对种双季稻意见很大。

在调查中,陈云找他认识的老农算了一笔账,从中知道,种双季稻比单季稻每亩多收稻谷220斤,但是,种双季稻除了费劳动力外,还费种子、化肥等等,实际上并不能增产。

种双季稻的各项损失加在一起,折合310斤至330斤稻谷。两相比较,种双季稻显然得不偿失,实际收入还要减少。

在进一步调查的基础上,陈云指出:“作物安排必须因地制宜。历史上长期形成的耕作习惯,不要轻易变动。”

为了全面地了解情况,陈云又到种双季稻比较多的地区,了解到那里多种双季稻的原因是无霜期长,人均耕地少,劳力多,肥料足,且该地是半水稻、半棉麻地区,种水稻和种棉麻可以错开时间。

陈云由此得出结论说,种不种双季稻,种多少,主要决定于无霜期长短,以及人口及耕地的比例等因素。

在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地区,如果耕地每人不到一亩,可以种较多的双季稻;每人一亩半左右,就只能种少量的双季稻;如果每人二亩半左右,则不宜种双季稻。

青浦县小蒸地区的土质不适宜种小麦,历史上农民多种蚕豆,少种小麦。县委认为,种麦子农民不能吃,而种蚕豆,农民补了口粮就收不上来了。

陈云在调查中对有关领导说:“种蚕豆吃到农民肚里,肥水不落外人田。农民吃了蚕豆,就少吃些粮食,算总账是一样的。蚕豆出口经济价值很高,豆箕还可作绿肥增加土地肥力,农民当然愿意多种蚕豆。”

陈云还说:

最近几年,由于多种小麦和双季稻,少种蚕豆和红花草,土地的肥力逐渐有减少趋势。虽然由于多施化肥,使粮食的产量有些增加,但土质已不如以前那样好。从长远看,必须下决心把这种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迅速改变过来。

陈云青浦调查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给农民多少自留地的问题。

青浦县小蒸庄在高级农业社时期有自留地700多亩,占耕地的3%。人民公社时把自留地全部归公。

1959年春,在郑州会议后,分了300多亩给农民作自留地,但当年秋后又归公,自留地生产的粮食也折价归公。

1961年3月,《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下达后,又重新分给农民自留地726亩。

社队干部一方面认为,多给农民分点自留地可以补充口粮,便于养猪积肥,使农民手里有些零用钱;另一方面又担心这样会不会发展资本主义。

陈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极力主张给农民多分一些自留地。他认为农民自留地不仅不应比高级社时少,应当多一点。

针对农村干部的顾虑,陈云指出:

我国集体生产的耕地还占90%以上,决不会动摇社会主义的基础。在当前农民口粮不足的情况下,农民最关心的不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而是“吃饭还是吃粥”。多分一点自留地,可以使农民多得一点口粮,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

调查结束后,陈云写了《按中央规定留足自留地》的报告,列举了让农民多种一点自留地的好处。

8月8日,陈云写信给邓小平,谈他在青浦县农村的调查情况,并把3个调查报告附在后面。

陈云的这些调查报告受到中央的重视。后来的事实表明,实行母猪私养以后,养猪事业发展很快,市场上猪肉供应也明显好转。

陈云关于《种双季稻不如种蚕豆和单季稻》的主张,在当时推广双季稻的热浪中,无疑是一副适合时宜的清醒剂。

中央也正是考虑到陈云关于给农民留足自留地的意见,后来才决定,分给农民的自留地可以占耕地面积的5%至7%。

这个决定,对发展农业生产,稳定人心,克服当时存在的严重困难,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