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4 09:28:05

●褚光宇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多处提到鼓励非公有经济发展,提倡先富带后富,你甩开膀子好好干!”

●黎福根却淡淡地一笑说:“我最大的愿望,是让乡亲们早日致富。”

●陈绍模说:“咱是共产党员,现在党号召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咱就要带个好头,带领大伙致富奔小康。”

● 付诸行动黑龙江实施饮水解困计划

“有了这么好的水,得想法多活几年,不然白瞎了这水了。”改水了,黑龙江省尚志市长寿乡永庆村的几位老人,真是太激动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生活在新时代的农民,不仅兜里要有钱,还要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便利的交通,健康的保障和丰富的文化生活。

黑龙江省是全国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重点省份之一。由于受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制约,加上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到1999年底,全省仍有一万个村屯、533万人存在饮水困难。

其中,水源性饮水困难村屯6010个、313万人;水质性饮水困难村屯4230个、220万人。

自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把握国债投资机遇,加快实施农村饮水解困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02年底,全省已完成找井2881眼,占总计划的91%,已有13981万人解决了饮水困难,占计划总需解困人数的921%。其中,有761个村屯、4509万人喝上了自来水,占已解困人口的约32%。

饮水工程建成后,群众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增加生产上。

齐齐哈尔、绥化等市的许多地方,由于水源有了保证,于是,纷纷围井,建成了经济区,围井养牛、养羊、建苗圃、手工作坊和小型加工厂等,养殖业和庭院经济迅速发展。

经济发展的同时,群众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许多地方建成了自来水工程,一些村民在家中安上了淋浴器和浴盆,购置了洗衣机。

群众说:“如今,咱农村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克东县民富村过去群众吃水靠土井,水质极差,村民大多患有克山病、肠炎,因水差而搬走。

在2001年,省水利厅投资30万元,为这个村新打了一眼深336米的机井,饮水条件改善了,搬走的群众又陆续搬了回来。

饮水解困工程的建设,在增加供水量的同时,也杜绝了水源的污染,从而大大地减少了群众因饮水染上疾病的发生。

黑龙江省更多的农民,开始过上了更加舒心健康的生活。白族旅游村实现小康梦

从云南省鹤庆县城往丽江,在距县城2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杨柳依依、清泉环绕的小村,这里就是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俗文化村”的新华白族旅游村。

新华村是滇西北远近闻名的民族工艺村,家家户户都有从事金、银、铜工艺品加工制作的能工巧匠。大至上吨重的铜像,小至漂亮的首饰,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令人爱不释手。

新华村共有1100多户5000余人,人均只有8分地,单靠发展种植业,仅能解决村民的吃饭问题。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中,村党总支下决心,依靠民族传统工艺,帮助村民致富奔小康。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村党总支先后帮助村民,从信用社和农业银行,获得2000多万元贷款。

同时,与工商、税务、外贸等部门协调,从政策上为发展民族手工艺品,打开方便之门。

为落实销路和市场,村党总支成员带头走出村寨,到西藏、四川、青海开拓市场。9名长期在拉萨、四川等地做活的党员,也经常给村里打电话,提供市场信息,成为新华村在外的市场信息员。

民间工艺师寸发标,是村党总支重点扶持的大户。在寸发标的家里,可以看到满院子堆放着各式各样的工艺品。

寸发标的生意已经遍及全国,不少国外公司也发来订单,全家人整天忙个不停。

寸发标说,自己有今天的规模和名气,首先靠的是村党总支一班人在政策、资金、市场方面的协调和帮助。

寸发标发自肺腑地说:“没有他们,我一个人搞不出这么大的规模。”

村党总支书记杨海清说,就是有了像寸发标这样的人,整个村子才活起来了。

如今,新华村常年从事手工艺品加工的村民,已发展到878户、1200多人。不但年轻小伙子是能工巧匠,连姑娘们也凭灵巧的双手,打造出一件件漂亮的首饰。这些精美的工艺品飘洋过海,远销到了东南亚和欧美各地。

在2001年,新华村以工艺品加工为主的个私经济,收入1746万元,全村年人均纯收入2868元。村民们真正圆了自己的小康梦。依靠科技带领村民致富

王银香是山东省曹县曹城镇党委副书记、五里墩行政村党支部书记。

在王银香的名下,有一大串令人称羡的荣誉称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农民科技女状元”等,但是最让王银香感到自豪的,还是“党支部书记”的头衔。

经过多年的努力,王银香把一个贫困村带上了小康之路。在200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家家户户建起了新瓦房。

五里墩村在多年前是出了名的落后村。当时,年仅26岁的王银香,有一个年进万金的商品门市部。但是,王银香却扔掉金饭碗,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扛起了脱贫致富的领路旗。

王银香把兴办企业,作为脱贫的突破口。王银香劝说丈夫辞去承包县砖瓦厂挣钱的工作,回村建起了五里墩砖瓦厂。

刚开始,厂里产品比较单一。王银香想,要想真正致富,还得走科技这条路。

王银香原有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是,她凭着顽强的毅力,认真学习新知识,引进了先进的制砖生产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尝到了科技甜头的王银香,带领全村继续走科技致富的路子。

曹县饲养优质黄牛的条件,得天独厚。村里成立的公司,先后承担了两个国家级、两个省级重大科研攻关课题。

当时,该公司拥有我国唯一的盖洛威种牛群,建立了全国最重要的良种肉牛、肉羊基因库。

与此同时,1200亩高科技农业示范园,也很快建立,重点发展大田园艺和设施园艺,实现了种养业的一体化开发。吕梁农民制定发展规划

2002年11月14日,在吕梁山腹地的山西省孝义市柱濮镇旺家原村的村办公室里,赶来收看党的“十六大”专题新闻的20多名党员和村民,正谈得兴高采烈。

身材魁梧的村支书冯礼正高兴地说:“党的‘十六大’,开到了我们山里人的心坎上。这些天,村里上上下下,都在琢磨怎样加快步伐奔小康呢。”

灯光下,村民们的脸上荡漾着欢乐。他们说,吕梁山区是久负盛名的革命老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党的富民政策,给老区人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旺家原村党支部带领群众,铺设3000多米地下水管,翻修了5000多米绕山公路,彻底解决了山区人畜饮水和行路难两大痼疾。

村民们从河北引进赞皇金丝大枣和优质矮化核桃,使昔日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一片片果林。人均收入由原来的不到300元,增加到2600多元。山里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村民王得广大声地说:“前些年,我一家7口人住在山腰的一个窑洞里,日子过得苦巴巴的。村支部帮我筹了5000元,在镇里开了一个服装加工店,生意越做越大。如今盖起了6间新房,买了摩托车,安上了电话,今天的好日子,全亏了党和政府啊!”

王得广的话音刚落,村委会副主任冯世耀,便接上了茬:“现在大伙儿温饱解决了,但不能满足,要照党中央说的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出大山谋发展。”

冯世耀拿出一张刚刚制好的旺家原村发展规划图,他说:“下一步,我们已合计好了,把山里的土路全部铺上柏油路面,修一座小水库。再多引进几个果树品种,发展果品深加工,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商标。村小学明年一开春,就开办多媒体电话教室,让山里娃娃也享受现代教育;我们还要多种树、多种草,改善山区自然环境,建立绿色生态农业……”

夜已渐深,但是吕梁山区的村民们,仍在讨论着未来的美好前景。滕头人把家变成旅游景点

滕头村位于宁波南30公里,被国家旅游局首批评定为4A级景点。在2001年,旅游人次达55万,收入500多万元。

滕头村给人的突出印象是,这里是一个城乡合一的现代田园。村口迎宾路两侧栽有上百种橘树,成方连片的梨园,姹紫嫣红的花房,还有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错落其间。

滕头农民按时上班,老人领退休金,享受少有教、病有医、老有靠、户户有保险的福利保障,村庄变成一个温馨的社区。家家小别墅,垃圾用袋装。

滕头村还有高标准的学校、图书馆、天文台、科技馆、文化馆,还有宾馆、音乐喷泉广场,俨然一座乡村都市。

时任村党委书记傅企平,道出了滕头村的“五抓五不忘”。

抓物质文明,不忘精神文明。滕头人说,钱袋富不算富,“脑袋”与“钱袋”一起富,才是真富。

村民讨论制订了滕头人形象八条标准,村里年年评选好党员、好职工、好村民,大街小巷不见废纸果皮、随地吐痰。

抓工业,不忘农业。滕头经济靠企业腾飞,但农业的戏也唱得红红火火,相继迈上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台阶。

抓先富,不忘共富。“发家致富靠个人,社会保障靠集体”。滕头村既靠机制,鼓励个人充分施展才能,又保护弱势群体,实现正视人的差距和维护社会公平的统一。

村里60岁以上老人,可按月领取360元到720元的养老金。

抓改革开放,不忘党的建设。滕头村有党员70多名,40%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村里每半年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一次,事事时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滕头人抓发展,不忘保护生态环境。在20世纪90年代初,这里就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村级环保机构。

有位外商打算投资1000万元,在滕头办一家年利润100万元的造纸厂。在谈判即将告竣之时,却被村民组成的环委会一票否决。滕头曾否决了多个希望落户而有污染的项目。

因为穷,滕头很早就出名了。贫瘠土地上的乡亲们的苦日子,何时才到头?以付嘉良为首的共产党员,此时站了出来。

历时15个春秋,村里投工43万个,把1200多块高低悬殊、布局零乱、洪涝连年的低产田,改造成大小划一、沟渠纵横、排灌便捷的粮田。

小康不小康,首先看住房。因为没有固定的安乐窝,有个村民曾搬了13次家。为此,村支书寝食难安,两次大造屋,用自己的建筑队,盖起32栋排列有序、宽敞实用的农家楼。后来又按宽裕小康标准,盖起了别墅楼。

滕头村靠壮大集体经济、以村富带民富的路子,闯出一条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民文明化的路子。

2001年,滕头村人均总产值达150余万元,实现利税1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1万元。

滕头村村干部执政的准则是:“领导出风头群众吃苦头的事,坚决不干”。调整农产品结构的关头,滕头顶着“农民不种粮,叫啥农民”的怀疑目光,变种粮食为种橘树,加工出口橘子罐头。

科学的态度,孕育出滕头人独特的发展观,这就是执著挖掘自身资源。

当经营城市的理念风行,滕头人早已像经营企业那样,经营起村庄,把农田改造成观光农业,把破烂的村庄改造成园林公园,把家变成了景点。庄浪生态农业致富一方

甘肃省庄浪县,曾是甘肃省“苦瘠甲天下”的18个干旱县之一,也是有名的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曾以“吃救济粮,穿破衣裳”闻名全省。

面对穷山恶水,面对贫困饥饿,庄浪人认为,怨天尤人无济于事,苦干实干才有出路。庄浪人要生存,庄浪县要发展,就必须从头收拾旧河山,创造一片新天地,改善生态,秀美山川,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这一方养不起人的水土,养得活、养得好这一方人!

几十年寒来暑往,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不懈,艰苦创业,使全县生态面貌焕然一新。

当今的庄浪,看山山青,看地地平,看路路通,看村村新,看户粮丰。曾饱受饥寒的庄浪人,再也不为吃穿犯愁了,他们所想的,是如何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庄浪县生态建设的历程,是艰苦奋斗的历程,更是科技进步的历程。这其中,几代奉献在庄浪的科技工作者,功不可没。

王宝绪是北京人,1971年从北京林学院毕业,来到了庄浪县通边林场,潜心研究干旱地区落叶松育苗技术。

王宝绪采用各种办法,提高出苗率。经过好几年的实验,终于掌握了种子消毒浸泡法和锯末覆被育苗技术,使落叶松在干旱地区育苗成功。

王宝绪还成功地在干旱林缘区,推广了落叶松的种植,奠定了庄浪关山生态林建设的基础。

县林业局副局长苏仰忠工程师,是1977年毕业的本地大学生。

为了让农民早点掌握林业科学技术,早点富裕起来,苏仰忠带领全县的林业科技人员,大搞果园技术承包。他把苹果由原先的“3211”树形,改为“321”树形,使果树的挂果率提高了五倍以上,亩产由200公斤提高到1050公斤,个别甚至高达2000公斤。

这项技术,引起了省内外专家的重视,一致认为,这种树形在干旱地区,非常具有推广价值。

由于群众崇尚科学,行动踊跃,很快掌握了果园管理技术,使果树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有的村在几年之内,由原来的50亩果园,扩大到1000亩果园。

在苏仰忠的带动下,全县的林业科技人员承包的经济林示范点,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根据庄浪县的地形特点,苏仰忠提出了“山、峁、沟分类经营,酥梨、苹果、花椒全面发展”的生态建设思路,既解决了困难立地造林的问题,又发展了区域经济,提高了农民收入。

这一举措,使全县的水果产量,由1971年的年产29万公斤,提高到1990年的年产15362万公斤。

罗秀文是半脱产林业员。1984年,庄浪县发生了大面积的柳尖胸沫蝉危害,县境内的柳树全部受了虫灾。

为了防治这种害虫,罗秀文一个人就搬到大庄林业站的院子里,在平凉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的指导下,开始进行防治研究。

经过5年的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消灭害虫的办法,并在第六年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治措施,基本消灭了柳尖胸沫蝉的危害。

这项研究成果,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罗秀文被评为“甘肃省森防先进工作者”。

在林业科技人员的带动下,庄浪县出现了一大批农民技术人员。这些农民技术员,是庄浪林业科技推广应用的“先遣军”,也是庄浪农民致富的领路人。

曾经生活贫困的张润芽,在学会生态综合治理技术后,不再只盯着吃饱肚子。他把78亩梯田变成了果园,地头建猪舍,次果喂猪,猪粪肥地,搞起了“生态农业”。5年来,张润芽的果园,年产果品一万余公斤,年均收入上万元。

庄浪县山地果园,已达16万多亩,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一条新路子。锦州市委书记成荣誉村民

在2002年11月20日,在村民们热烈的掌声中,党的“十六大”代表、辽宁省锦州市市委书记褚光宇,再一次来到了义县九道岭镇边门子村。

边门子村是辽宁省有名的“精神文明进家庭”示范村。为了让村民发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的优秀美德,多年来,边门子村组织了尊老敬老、计划生育等多个话题进行研讨。

男女老幼、左邻右舍积极参与。通过讨论,重男轻女、不赡养老人、邻里纠纷等一个个棘手问题,纷纷迎刃而解。

这项由村民自发开展的“道德评议进家庭活动”,推动了全村家庭道德观念的提升,这种庄稼院里的“实话实说”,给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带来生机和活力。

村民们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道德建设给村里带来的实惠,生产发展了,生活充实了。

褚光宇曾多次来到边门子村,为村民们发家致富、创建精神文明,出了很多好主意。

这天,一到村里,褚光宇就和村民们唠起嗑来。

褚光宇说:“你们这儿变化挺快呀!一年工夫,村前铺上了柏油路,乡亲们穿得也光鲜了。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中央非常关心农民的问题。咱们边门子村精神文明搞得好,腰包还得鼓起来,大伙要加油啊!”

妇女主任快人快语,说道:“俺们老百姓就盼过上好日子。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俺们指明了路子,大伙吃了定心丸。”

褚光宇又问:“义县连续几年大旱,你们抗旱救灾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结构调整是个啥情况?”

村支书接过话茬说:“我们3900亩地,搭建了800亩大棚,种上了韭菜和西葫芦,尽管今年旱得厉害,全村靠大棚菜人均增收800元。”

村民王维玉经营着一个种兔场,辐射9个乡镇,带动280多户养殖户。

王维玉说,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他准备上两条兔肉加工生产线,争取带领更多的人致富。

褚光宇说: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多处提到鼓励非公有经济发展,提倡先富带后富,你甩开膀子好好干!

走进一个大棚,绿油油的韭菜长势喜人。

褚光宇关切地问:“化肥农药用得多吗?现在很多人吃韭菜,都担心农药残留超标。”

菜农自豪地说:“俺们这儿保证没问题。咱大棚里尽是绿色食品!”

此时,棚外寒意袭人,棚内暖意融融,乡亲们谈兴正浓。

这时,村支书说:“这几年,边门子村的面貌一年一个样,全靠党的政策好,和各级领导关心支持。大伙商定,聘请褚光宇书记,做边门子村的荣誉村民。希望褚书记能以‘村民’的身份,为边门子村的发展出谋划策。”

褚光宇接过大红聘书,高兴地说:

我得过很多证书和奖状,唯有这份聘书最珍贵。乡亲们的信任就是最高奖赏!回龙村脱贫变成小康村

张荣锁是一名退伍军人,在当上河南辉县市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后,回龙村摘掉了“穷山沟”的帽子,变成了“小康村”。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靠着党的好政策和个人的勤劳苦干,张荣锁成为了拥有近200万元资产的当地首富。

而被隔离在深山里的回龙村的乡亲们,却仍过着运输靠人背、吃水靠肩挑、磨面靠石碾、照明靠油灯的贫困生活。

一人富不算富,共产党员的责任就是要带领群众一起富。

在1993年10月,张荣锁不顾亲友的反对,毅然回村,挑起了党支部书记的重担。

在认真分析村情的基础上,张荣锁和支部其他成员,带领群众苦战3年,治理了8座荒坡,硬是在荆棘乱石中,掏出了1500亩梯田,种植了10万多株果树。

同时,又相继办起了食用菌场和石材加工厂,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不少村民成了万元户。

然而,张荣锁心里并不轻松。因为一道15公里长、200多米高的悬崖,把回龙村一分为二。道路不通,山上的资源无法开发,崖下的群众富起来了,可崖上的380多口人,依然过着苦日子。

张荣锁常说:“当干部就跟那牛拉犁、马拉车一样,群众最需要什么,我们就应该帮助他们解决什么。”

于是,在1997年冬,张荣锁带领150多名党员群众,开始长达3年多的修路工程。他们背着背包,拉着锅碗瓢盆,挖地穴、倚斜石,在岩缝里打地铺。

遇到危险的打眼放炮,张荣锁总以“筑路敢死队”队长的名义,第一个冲上去。

因回龙村的集体积累有限,为修路,张荣锁把自己做生意积攒的72万元现金,全部贴进去,还低价卖掉了自己的本田轿车、门面房和石材厂。

张荣锁忠实地实践着自己的诺言:

共产党员讲奉献不能只挂在嘴上,关键时刻要为群众做出牺牲。村支书带领村民奔小康

在2002年的初冬时节,湖南省浏阳市达浒镇丰田村的村党支部书记黎福根,与村民绘制起新的村级公路蓝图。

早在1975年,24岁的黎福根退伍回乡时,村里一不通电、二不通路,村民们过着“上山砍柴兑油盐”的日子。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盼望致富的年轻人聚到黎福根的家里,说道:“黎排长,领我们干点事吧!”

望着一双双信任、期待的目光,黎福根坐不住了。他领着3个退伍军人,贷款3000元,办起了丰田村第一家企业,即烟花材料厂。

黎福根曾于1982年送货,到陕西宝鸡市,被该市有色金属加工厂旁一团五彩缤纷的火花所吸引。走近一看,原来是几个工人师傅,在烧一堆金属屑。

攀谈中,黎福根得知这种金属叫钛,钛屑的处理成了厂里的一大难题。

“如果将钛屑磨成粉,掺入烟花中,是否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呢?”黎福根马上找到厂领导,谈了这个想法。

厂领导很是爽快,当场送给黎福根300公斤钛屑,并说:“如果你将这些废物有效利用了,我们厂还要给你发奖金呢!”

从宝鸡归来,黎福根将海绵状的废钛屑,用铁锤敲、碎石机轧、磨子碾,折腾了好几天,得到了30公斤的钛粉。

随后,黎福根背着这点“宝”,向一家家花炮厂推销。试验结果,无论从色彩、亮度,还是燃放时间上,都大大优于传统花炮品种。

掺了钛粉的烟花材料,在花炮生产领域一炮打响,烟花材料厂当年就收入9万多元。第二年翻了一番,到1987年,该厂产值突破300万元,实现利润60多万元。

黎福根利用废钛,赚了大钱,很多人前来取经。此时,有专家劝黎福根申请专利。

而黎福根却淡淡地一笑说:

我最大的愿望,是让乡亲们早日致富。

1986年,黎福根鼓励与他一道创业的黎茂辉,创办村里的化工厂,并由他担保,向银行贷了4万元流动资金。村里很多人认为黎福根树了一个竞争对手,对此很是不理解。

黎福根解释说:“只要有能力另起炉灶,我就支持!”

在黎福根的鼓励和帮助下,村里一下冒出了20多家以钛屑为原料的加工厂,丰田村成了废钛集散中心。

绝大部分村民都进厂挣工资了,新颖别致的农家住宅,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此时,黎福根却毅然退出了钛屑加工行列。他心里想:“只给村民找出路,不跟大伙争利益。”

在1988年5月,黎福根在旅途中,从一家媒体上看到一条消息:市场前景广阔的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生产项目,正待研制开发。

回到家里,黎福根立即召集大伙商议,决定投资开发。黎福根前往沈阳、重庆等地,请了10多位专家,投资200多万元,终于在1991年研制成功。

经权威机构检测,丰田蓄电池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投产后,产品供不应求,公司实力迅速壮大。

紧接着,公司又投资开发出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列、不间断电源等高、精、尖科技产品。

1995年,黎福根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肩上的责任给了他更大的前进动力。

黎福根扩大了企业规模,为更多村民提供就业机会,还投资30万元,建起了丰田村第一个福利工厂。

他又投资在浏阳市城区,办了一家竹胶板厂,安排80多个残疾人就业。

黎福根还先后投资修筑了20多公里高标准乡村公路,架设了20公里电线,安装了闭路电视、有线电话,资助16位家庭贫困的大、中专学生上学。

在黎福根带领下,丰田村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跨越。

全村已有企业32家,覆盖电气、电源、冶炼、化工、有色金属、竹木加工等行业,从业人员862名,人均纯收入比1980年增长了70倍。村民中资产超10万元的近百户,超百万元的有10多户,82%的家庭装上了电话。

丰田村正在进行着全面建设小康的第三次跨越。

而在2002年的12月,虽正值冬闲时节。但是,在四川省广汉市新平镇的一心村,却很少能见到清闲的村民们。

村党支部书记邓启珍,指着大片绿油油的庄稼说:“党的‘十六大’闭幕后,乡亲们嘴里叨念的都是‘小康’。这不,地里的活计忙完了,外面的生意可正紧呢!种花种草的、喂鸡喂鹅的,都在忙着找市场。”

随后,邓启珍走进养鸡大户陈绍模的养鸡棚里,只见一排排鸡笼里,数千只的“罗曼蛋鸡”,正在埋头吃着属于自己的美食。

陈绍模说,他在10年前就开始养鸡,现在已经发展到每年养商品鸡两万多只、蛋鸡2000多只,年产值30多万元。

说起党的“十六大”,有多年党龄的陈绍模说:

咱是共产党员,现在党号召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咱就要带个好头,带领大伙致富奔小康。

陈绍模说,现在村里已经有10多户村民,养了鸡,收益好,也不愁市场。

走进村民活动室,只见一个木架上,悬挂着工整抄写的歌词。

邓启珍说:“我们把党的‘十六大’的有关精神,编成了歌,教村民们唱。一边教,一边向大伙介绍‘十六大’有关精神,村民们爱听。晚上,这里可热闹啦!”

生产致富要有路,得学科学和技术。

党中央发号令,“三个代表”指航程。

调整结构土变金,党群关系日日新。

……

这些泛着泥土般淳朴气息的诗句,表达了农民朋友们立志踏上小康之路的决心与信心。灵台农民赶着牛羊奔小康

走进甘肃省灵台县,一股清风扑面而来。一件件新鲜事,让人感到又惊又喜。

灵台县什字塬,方圆600公里。千百年来,这里的农民以种麦为生,他们把粮食看成是自己的命根子。

店子村的潘军喜老汉,祖孙三代7口人,种了21亩地,到头来,还是和乡亲们一样,粮食满囤,但是手里却没有钱花。

随着党的政策放开后,潘军喜在2001年开始养牛。饲草不够,于是,潘军喜盘算着把麦苗割了喂牛。

种一亩麦子,纯收入不过百元,割了苗喂一头牛,纯收入最少也有1200元。而且,割麦喂牛,不但牛膘色好、上膘快,而且,春天小麦返青之后,还能割第二茬苗。

在2002年,潘军喜种了7亩小麦,给4头牛预备了两亩,其余的地全种上了苜蓿草。

在2001年时,刚给牛吃青麦的时候,一些老农说,祖祖辈辈哪听说过牛吃麦哩,老潘种了半辈子地,如今是种糊涂了!

后来,村里人眼看着潘军喜拿麦苗养出了好牛,也都跟着割麦喂牛了。

坐在敞亮的屋子里,潘军喜乐呵呵地对客人说:“你看,这电视机、新家具,都是拿牛换来的。就连儿媳妇,也是靠养牛,娶进家门的呢!”

说起牛吃青麦,村民柳兆奇算了一笔账:2001年,他用一亩青麦喂牛,精饲料用得少了,成本低了,牛还不生病。

2002年,柳兆奇家出栏两头牛,收入4000多元,供儿子上大学的钱也够了。

现在的什字塬上,四邻八乡的养牛户,都开始割麦喂牛了。他们说,牛多了,粪也多了,种地也就不用化肥了;牛吃了没有化肥、农药的麦子,还正经是个绿色产品哩!

什字塬的农家院落,多是四合院,上房高大宽敞,是老人和尊贵客人的住处,东偏房一般是用来养牲口用的。

吊街乡庙背村青年农民巩晓亮,用上房养羊,也成了当时灵台的一大新闻。

已经在兰州开店,娶妻立业的巩晓亮,毅然卖掉了城里的房子,回到了家乡。随后,巩晓亮从山东买回了96只小尾寒羊,干起了畜牧业。

家里的东偏房窄小,容不下这么多羊。小两口合计,眼下这价值7万多元的羊,可是金贵。于是,人就搬到了东偏房,让羊住进了上房和西偏房。

邻里们看到后,私下里说:“这娃没斯文哩,上房咋能给牲畜住呢!”

秋天,小尾寒羊产羔了,巩晓亮以低价卖给乡亲们。不到半年,大伙儿都发了“羊”财。

村民薛海平,在2001年,用130元买回的一只羊羔,2002年,羊的身价就提到了900元。薛海平还舍不得出手了。

吊街乡党委书记曹亚平,得知巩晓亮在上房养羊的事后,协调农户,给他兑换出16亩地。

巩晓亮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16间温棚羊舍,48间温棚牛舍,巩晓亮的羊,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又成立了种业公司,繁育良种,带动农民致富。

新集乡是灵台县最偏远的纯山区乡,生产、生活条件艰苦,许多农民早在几年前,就迁到了塬上。

在灵台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赶着牛羊奔小康”的口号后,“牛经济”闹得红红火火。

种惯了粮食的农民,开始把目光转向新集乡,当起了“草农”。

朝那镇的农民边志城,前几年就离开了塬上的粮地,到新集乡柴朝村,承包了42亩山地种草,养了13头“平凉红牛”,每年都收入8000多元。

2001年,边志城又把弟弟从塬上叫到山里,和他一起干。

2002年春天,饲草短缺,边志城组织大伙,卖给陕西18吨苜蓿草,效益比种粮好得多。

草多了,牛也多了。时任乡党委书记冯纯禄说:

现在乡里是牛比人多。全乡3138口人,养牛126万头,年出栏3700多头;农民靠养牛换回了“铁牛”,在塬上买了商品房,让娃娃到条件好的地方去上学。

“牛经济”改变了灵台县农民,几千年来“种地为吃粮、养牛为耕地”的传统观念,激发了农民调整结构,奔小康的积极性。田阳县走建设小康新路

2002年初,在广西田阳县尚兴村,获得全国扶贫状元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村党支部书记莫文珍,刚刚率村民代表,从江苏省华西村参观学习回来。

莫文珍说:“跟华西村比,尚兴村差距太大了!我们要不甘落后,不断创造新业绩。”

尚兴村原是坐落在大石山中的特困村,为生存和发展,部分村民几年前在莫文珍的率领下,迁到右江河谷边上的丘陵地带,搞异地开发。

凭着自己的一双手,不花国家一分钱,不避艰辛建新村,大种芒果、甘蔗等经济作物,走出了一条异地开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早在1997年3月,李鹏来到尚兴村视察,他走进芒果园,对村民们敢为人先、异地开发所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鼓励村民们要巩固好扶贫成果,争取更快发展。

多年来,尚兴村群众牢记嘱托,艰苦创业,在大量种植芒果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甘蔗、荔枝、龙眼、木薯等多种经济作物。

同时,大搞地头水柜建设和家庭沼气池建设,实现了“生产不愁水,煮饭不用柴”,形成良好的生态立体种养互动发展的格局。

200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40元,成为全区和全国异地开发脱贫致富的典型。

时值春耕大忙季节,而龙河村的村民,却不是在忙种,而是在高兴地忙着收获:翠绿的青椒、鲜红的西红柿……

这是龙河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出现的新景象。

龙河村的村民,忘不了朱镕基总理视察这里的情景。多年来,村民们依靠科技进步,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出部分良田,种植优质高产秋冬菜,抢占市场空间,取得了明显效益。

200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08元,成为百色地区的30个首富村之一,获得自治区和地、县“文明示范村”、“小康村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村党支部书记、自治区劳动模范覃剑征说,龙河村要继续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全县高效农业的发展。

龙河村的园田化建设、节水喷灌工程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等,成效喜人。

在龙河充满丰收喜悦的田野里,满眼都是连片待收的各类优质蔬菜,掩映其中的是建起的新农村。

琴华村地处僻远的田阳县南部石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

早在1993年,李瑞环来到该村视察,提醒该村要创出一条生态建设与扶贫攻坚相结合的新路来。

多年来,琴华村群众以兴建村公路为契机,大力发展甘蔗生产,全村种植甘蔗面积达1100亩,成了村民增收的重要产业,逐步摆脱了贫困。

到2001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83元;贫困发生率由8年前的95%,下降到4%,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全村基本实现了屯屯通自来水、通电、通路,有了闭路电视,新建楼房1169栋,建有生态地头水柜92座,生态沼气池83个。琴华村正在走出贫困,开始向小康生活迈进。

时任田阳县委书记于开林和县长张良,笑着说:

再过三五年,整个田阳县,一定会变得更美、更富、更文明!羌族农民带富羌族山寨

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的大山深处,有个名叫刘永光的羌族农民。

多年来,刘永光靠把握市场脉搏,来调整自家地里的农产品结构,不但全家过上了小康生活,而且还带富了左邻右舍的乡亲。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茂县偏远的大山沟,靠做小生意起家的刘永光,一下子承包了本村130亩荒坡地。

刘永光到县城内外市场,考察了一番之后,打消了按传统方式种植的念头,回到家里,勾画出种植苹果树的蓝图。

在迎新春的鞭炮声中,刘永光带领全家老小,并率200余名民工,上山挖树坑,齐刷刷地种了几千株苹果树。

为了保证果树的肥料供给,刘永光随后办起了饲养场,养猪数量从80年代初的30头,发展到90年代后期的330头。

苹果从挂果那年开始,一连7年,每年现金收入不低于10万元。

刘永光种苹果,声名鹊起,但是他却喜中有忧。看到市场上的苹果一年比一年多起来,刘永光断定,用不了几年,苹果市场就会饱和。

于是,刘永光把家人召到一起,说:“现在种地要看兆头,走一步看三步。”于是,刘永光又向村里承包了140亩荒地,开始发展多个果树品种。

阿坝州农科所的技术人员,早已注意到了刘永光。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送品种、送技术上门,把国外的樱桃树、李子树等优良品种,推荐给刘永光,请他进行试种。

刘永光为了掌握栽种新技术,天天跑县农技站,还乘车到雅安四川农业大学,拜师学艺。

刘永光善于根据当地气候,嫁接国外大樱桃,头一年,嫁接38万株,成活一万株。第二年,嫁接7万株,成活5万株。

刘永光善于观察市场风云,获得的新思路,终于派上了大用场。在了1999年,当地出现了苹果滞销的现象。

这时,刘永光毅然决然地砍掉130亩苹果树,全部种上在新承包地里嫁接好的国外大樱桃,当年就使樱桃树发展到220亩,其他果树50亩。

刘永光种的樱桃,不仅色泽诱人,口味宜人,而且个头挺大,平均一个12克,头年上市就成了抢手货,价格连续两年直线上涨。

在2001年,樱桃每500克卖到20元,刘永光一家老小,乐得合不拢嘴。

刘永光成了当地的水果种植大户,还办起了种苗基地,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附近农民。对有的购买户,刘永光还包教栽种技术。

茂县凤仪镇,现已成了有名的樱桃生产基地,产品畅销成都、重庆、广州等城市。

刘永光成了方圆几十公里羌寨的知名人士,在他的带领下,茂县的乡亲们走上了小康之路。南疆军区开展扶贫显成效

疏勒县尤卡克可其其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自然条件艰苦,经济文化落后。全村400多户人家,年人均收入只有55元钱。

在20世纪90年代初,驻地某部按照南疆军区开展的“百部百村”扶贫帮困计划,与一墙之隔的尤卡克可其其村,结成了共建对子。

土地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风沙肆虐,土地沙化,多少年来一直困扰着尤卡克可其其村人。

为防风固沙、整治盐碱、改良土壤,官兵们利用冬春训练间隙,帮助村里进行挖渠引水排碱、造林防沙等10多项农田基础工程建设。

在春寒料峭的戈壁滩上,官兵们铁臂挥舞,汗流浃背,有的手上磨出了血泡,有的被石头划伤了手脚,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乡亲们都被官兵们的行动感动了,纷纷送来热乎乎的煮鸡蛋、香喷喷的奶茶和烤馕,慰问官兵们。可是,大家一个也不肯接收。

村支书乌斯曼急了,一次次地从渠头跑到渠尾,焦急地吼道:“解放军同志,休息一下,吃一点吧!你们再不吃我们的东西,我就让村民把你们赶走!”

3载春秋寒暑,该部队先后投入兵力4500多人次,帮助村里挖出一条5公里长的主干渠和35公里长的支渠,种植沙枣树4万多棵,培育经济林65亩,新垦良田450亩,形成了一条纵横长达10公里的防护林带。使全村的绿化覆盖率,由过去的8%提高到了65%,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经济生态环境。

棉花是尤卡克可其其村的经济支柱,但以前的棉花亩产只有40多公斤。部队领导从《新疆日报》上,看到地膜植棉的经验后,准备在该村推广。

然而,当官兵们请来农技员,到村里推广这项新技术时,全村却没有一个人响应。

“把地膜盖在地上不透气,咋能长出苗来?”不少人听了直摇头。无奈,部队向村里承包了40亩棉田,搞试验。

为消除疑虑,部队还与村里达成协议:在试验田旁边,由村民按老方法种两行,看谁的棉苗出得快,长得好,就留谁的。

半个月过去了,试验田里的棉苗已长出了两片嫩叶,而按老方法种的还不见苗影儿。

村民们终于认输了,纷纷拜官兵们为老师,给自己的棉田也盖上地膜,当年就创亩产皮棉100多公斤的纪录,成为全县种棉模范村。

乡亲们的日子富了,观念也变了。在官兵们的帮助下,村里建起了文化夜校,村民们逐步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

养殖专业户、皮毛加工厂、机械修理厂、民族服装厂等村办和个体企业,相继发展起来。

村民阿不都,以前是村里的“特困户”,官兵们帮他建起了养牛厂。几年时间,阿不都就成了有名的养牛专业户。

如今,村里像阿不都一样存款20万元以上的,就有40多户,全村人均收入达2850元。

尤卡克可其其村,先后被喀什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表彰为“奔小康示范村”。滨湖村抓林业促进小康

江都市真武镇滨湖村,地处渌洋湖畔,与高邮市八桥镇隔河相望。

自1984年以来,滨湖村坚持因地制宜,把林业作为一项产业来抓,充分利用滩涂、防洪民圩、村民老宅基地、京沪高速两侧、八边隙地等资源,全面发动村民植树,先后共植树1200亩,人均植树05亩以上,其中成片林750亩。

在林木管理上,滨湖村订标准、订责任、订报酬,全面落实管护措施,促进了村内林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滨湖村植树造林,既重视生态效益,又重视经济效益。该村积极调整林业结构,在单一水杉树种的基础上,引进栽植意杨新树种,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进一步提高了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

滨湖村先后通过间伐林木的方式,获得资金300万元。在2006年底,一次性拍卖林木,获得资金120万元。在2007年,间伐收入100万元。在2008年,又间伐80多万元。

滨湖村按照小康村创建的6大类19项指标要求,先后实施了农田节水、安全用水、道路建设、卫生服务设施、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绿化美化亮化、村部建设、卫生户厕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等9大工程,极大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

滨湖村负责人说,当前,全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硬质化公路实现户户通,农田节水渠覆盖率100%;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98%,电话普及率96%以上,宽带互联网入户103户,村办列统企业职业社会养老保险达96%,适龄劳动力基本保险达50%,全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100%。

与此同时,滨湖村还实施了惠民“四免”工程,即免除农民大病合作医疗费、农田水电费、两工费和涉农负担等。仅此项工程,滨湖村每年就投入资金达10多万元。

村民徐正栋说:

过去“七架梁、斗字墙”,就算是好房子了。如今,我们农民也住上了别墅。

五保户秦来喜说:

我的房子是村里给砌的,自来水费、电费全由村里负担,正常生活费用也有了着落。

感谢村里对我这个孤寡老人的关怀,让我也过上了小康生活!

村民殷有梅十分高兴地说:

村里娱乐有设施、活动有场所、学习有书屋、休闲有去处,这日子越过越精神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涵之一,就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滨湖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滩涂、空闲隙地,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把植树造林作为一项富民产业来抓,栽下一棵棵树苗,播撒一片片绿色,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描绘了一幅秀美的新农村画卷。老练村实施云岭先锋工程

云南省景东县文井镇老练村,地处川河腹地,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是名符其实的“粮仓糖库”。

自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以来,老练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党支部一班人结合村情,以“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总目标,以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为突破口,建制度、强措施、抓载体、树典型、求实效,积极带领党员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全村形成了以粮、蔗、茶为传统产业,以蚕桑、蔬菜、亚麻为新兴产业的新格局,全村呈现了争先恐后调整产业,你追我赶比发展的勃勃生机。

新当选的村“两委”,又雄心勃勃的制定了千亩甘蔗,千亩蚕桑,千亩亚麻的产业大调整规划。

尽管村干部费尽了口舌,村民们硬是不买账,竟然出现了白天种下的桑苗,晚上便不翼而飞。几个新兴的产业,就这样无声无息的夭折了。

2004年8月,“云岭先锋”工程在老练村启动,村党支部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和“五好五带头”的大讨论。

大讨论认真热烈,他们联系思想,联系实际,找出了本支部存在几个共性的问题:

一是群众中有“党员不党员,区别两角钱”的评价,说明了党员带领致富能力弱,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二是人们常说勤劳致富,我们勤劳了为什么不致富,说明了传统观念太深,科技意识淡薄。

三是村“两委”一心谋发展,喊破嗓子调整产业,群众就是不买帐,说明了群众思想有顾虑,强扭的爪就是不甜。

党支部专门为全村党员逐一分析排队,结果有四分之一的党员生活,低于全村平均水平。

通过大讨论,内外对比,促使了党员大觉醒,从而增强了危机感、时代感和责任感。

随后,党支部趁热打铁,以更新观念为突破口,以提高党员素质为切入点,相继成立了蔬菜瓜果和蚕桑种养两个研究会。配置了电教设备,请来技术人员,认真对党员和村组干部,进行科技培训。

村“两委”切实转变领导方法,变指挥型为服务型,变给我干为跟我干,积极营造带头干事谋发展的氛围。

时任党支部副书记、村主任王和振,带头种桑16亩,当年取得了亩收入1600元的好效益。

以后,王和振不断摸索种养新技术,收入一年比一年提高,2007年亩收入达4800元,创下景东蚕桑单产之最。

党员张邦祥,种桑4亩,2007年亩收入3800元,被聘为村蚕桑辅导员。

党员沈海波,全家4人,他和父亲是残疾人,长期处于贫困之中。

党支部根据沈海波身残志不残的决心和毅力,为他提供技术和信息,帮助他建立了两个蔬菜大棚。沈海波每年仅出售蔬菜,收入就一万余元,人均纯收入2500元。

2006年,沈海波又新植蚕桑3亩,年收入5000多元。通过科技培训,沈海波从贫困户,一跃为致富带头人,在2007年村支部换届中,沈海波被选为支部委员。

党员们在支委的率领下,一个个在种桑养蚕的实践中,获得了成功。由此,带动了全村蚕桑产业的迅速发展。

村“两委”还根据村民土地分散,难于统一种植的现状,积极引导土地流转。

到2006年底,全村流转土地1000余亩,由福泉糖业公司种植甘蔗,村民们又转过来为公司打工,既消除了风险,又赚了钱,实现了公司农户的双赢。

由于党员带了好头,村民尝到了甜头,全村出现了争先恐后调整结构,你追我赶大干产业的新风气。

千亩甘蔗,千亩蚕桑,千亩亚麻,千亩茶园的计划,终于变成了现实。

84名党员,除8名年老体弱者外,生活均高于全村平均水平,成为科学致富的带头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人。

老练村党员们自豪地说:

党员不党员,请看我的示范田,党员不党员,致富路上走在前。

广大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但要确保每户村民增产增收,取得真正实效,这是摆在党支部面前的首要工作。

为此,党支部把提高村民科技素质,作为常抓不懈的一件大事,认真落实。

他们借助蚕桑养殖和蔬菜协会的成立,在会员中进行相互交流,认真探讨,共同提高,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把着力点放在党员、团员和村组干部队伍的培训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措施,对他们进行致富能力培训,提高他们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根据产业发展重点,他们每年举办三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专门聘请县、镇农牧技术人员讲课,实地指导。

通过几年的强化培训,凡55岁以下的党员,都基本上掌握了两门种养殖技术,从而增强了带头致富的本领。

着力培养广大团员青年的创业热情,充分发挥他们有文化、有技术、年轻力壮的优势,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热情。鼓励有技术的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

他们还认真实施“三培养”,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为村组干部。

党支部在村组换届选举中,重点培养、引导年轻的致富能手成为村组干部。

在2003年到2008年期间,老练村共发展党员16名,其中14名为35岁以下的青年致富能手。

正因为借助了科技这把金钥匙,打开了老练村产业调整止步不前的新窍门,促使几大产业根深叶茂,健康发展。

通过构建一件件民心工程,老练村社会和谐,治安良好,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村党支部和全体党员,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拥护。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李君如等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云南小康村模式比较研究》宣宜等著中国书籍出版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陈跃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学习读本》本书编写组编新华出版社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伟大号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正式确立陈秀伶编写00

三、付诸行动

●褚光宇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多处提到鼓励非公有经济发展,提倡先富带后富,你甩开膀子好好干!”

●黎福根却淡淡地一笑说:“我最大的愿望,是让乡亲们早日致富。”

●陈绍模说:“咱是共产党员,现在党号召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咱就要带个好头,带领大伙致富奔小康。”

● 付诸行动黑龙江实施饮水解困计划

“有了这么好的水,得想法多活几年,不然白瞎了这水了。”改水了,黑龙江省尚志市长寿乡永庆村的几位老人,真是太激动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生活在新时代的农民,不仅兜里要有钱,还要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便利的交通,健康的保障和丰富的文化生活。

黑龙江省是全国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重点省份之一。由于受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制约,加上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到1999年底,全省仍有一万个村屯、533万人存在饮水困难。

其中,水源性饮水困难村屯6010个、313万人;水质性饮水困难村屯4230个、220万人。

自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把握国债投资机遇,加快实施农村饮水解困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02年底,全省已完成找井2881眼,占总计划的91%,已有13981万人解决了饮水困难,占计划总需解困人数的921%。其中,有761个村屯、4509万人喝上了自来水,占已解困人口的约32%。

饮水工程建成后,群众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增加生产上。

齐齐哈尔、绥化等市的许多地方,由于水源有了保证,于是,纷纷围井,建成了经济区,围井养牛、养羊、建苗圃、手工作坊和小型加工厂等,养殖业和庭院经济迅速发展。

经济发展的同时,群众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许多地方建成了自来水工程,一些村民在家中安上了淋浴器和浴盆,购置了洗衣机。

群众说:“如今,咱农村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克东县民富村过去群众吃水靠土井,水质极差,村民大多患有克山病、肠炎,因水差而搬走。

在2001年,省水利厅投资30万元,为这个村新打了一眼深336米的机井,饮水条件改善了,搬走的群众又陆续搬了回来。

饮水解困工程的建设,在增加供水量的同时,也杜绝了水源的污染,从而大大地减少了群众因饮水染上疾病的发生。

黑龙江省更多的农民,开始过上了更加舒心健康的生活。白族旅游村实现小康梦

从云南省鹤庆县城往丽江,在距县城2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杨柳依依、清泉环绕的小村,这里就是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俗文化村”的新华白族旅游村。

新华村是滇西北远近闻名的民族工艺村,家家户户都有从事金、银、铜工艺品加工制作的能工巧匠。大至上吨重的铜像,小至漂亮的首饰,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令人爱不释手。

新华村共有1100多户5000余人,人均只有8分地,单靠发展种植业,仅能解决村民的吃饭问题。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中,村党总支下决心,依靠民族传统工艺,帮助村民致富奔小康。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村党总支先后帮助村民,从信用社和农业银行,获得2000多万元贷款。

同时,与工商、税务、外贸等部门协调,从政策上为发展民族手工艺品,打开方便之门。

为落实销路和市场,村党总支成员带头走出村寨,到西藏、四川、青海开拓市场。9名长期在拉萨、四川等地做活的党员,也经常给村里打电话,提供市场信息,成为新华村在外的市场信息员。

民间工艺师寸发标,是村党总支重点扶持的大户。在寸发标的家里,可以看到满院子堆放着各式各样的工艺品。

寸发标的生意已经遍及全国,不少国外公司也发来订单,全家人整天忙个不停。

寸发标说,自己有今天的规模和名气,首先靠的是村党总支一班人在政策、资金、市场方面的协调和帮助。

寸发标发自肺腑地说:“没有他们,我一个人搞不出这么大的规模。”

村党总支书记杨海清说,就是有了像寸发标这样的人,整个村子才活起来了。

如今,新华村常年从事手工艺品加工的村民,已发展到878户、1200多人。不但年轻小伙子是能工巧匠,连姑娘们也凭灵巧的双手,打造出一件件漂亮的首饰。这些精美的工艺品飘洋过海,远销到了东南亚和欧美各地。

在2001年,新华村以工艺品加工为主的个私经济,收入1746万元,全村年人均纯收入2868元。村民们真正圆了自己的小康梦。依靠科技带领村民致富

王银香是山东省曹县曹城镇党委副书记、五里墩行政村党支部书记。

在王银香的名下,有一大串令人称羡的荣誉称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农民科技女状元”等,但是最让王银香感到自豪的,还是“党支部书记”的头衔。

经过多年的努力,王银香把一个贫困村带上了小康之路。在200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家家户户建起了新瓦房。

五里墩村在多年前是出了名的落后村。当时,年仅26岁的王银香,有一个年进万金的商品门市部。但是,王银香却扔掉金饭碗,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扛起了脱贫致富的领路旗。

王银香把兴办企业,作为脱贫的突破口。王银香劝说丈夫辞去承包县砖瓦厂挣钱的工作,回村建起了五里墩砖瓦厂。

刚开始,厂里产品比较单一。王银香想,要想真正致富,还得走科技这条路。

王银香原有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是,她凭着顽强的毅力,认真学习新知识,引进了先进的制砖生产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尝到了科技甜头的王银香,带领全村继续走科技致富的路子。

曹县饲养优质黄牛的条件,得天独厚。村里成立的公司,先后承担了两个国家级、两个省级重大科研攻关课题。

当时,该公司拥有我国唯一的盖洛威种牛群,建立了全国最重要的良种肉牛、肉羊基因库。

与此同时,1200亩高科技农业示范园,也很快建立,重点发展大田园艺和设施园艺,实现了种养业的一体化开发。吕梁农民制定发展规划

2002年11月14日,在吕梁山腹地的山西省孝义市柱濮镇旺家原村的村办公室里,赶来收看党的“十六大”专题新闻的20多名党员和村民,正谈得兴高采烈。

身材魁梧的村支书冯礼正高兴地说:“党的‘十六大’,开到了我们山里人的心坎上。这些天,村里上上下下,都在琢磨怎样加快步伐奔小康呢。”

灯光下,村民们的脸上荡漾着欢乐。他们说,吕梁山区是久负盛名的革命老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党的富民政策,给老区人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旺家原村党支部带领群众,铺设3000多米地下水管,翻修了5000多米绕山公路,彻底解决了山区人畜饮水和行路难两大痼疾。

村民们从河北引进赞皇金丝大枣和优质矮化核桃,使昔日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一片片果林。人均收入由原来的不到300元,增加到2600多元。山里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村民王得广大声地说:“前些年,我一家7口人住在山腰的一个窑洞里,日子过得苦巴巴的。村支部帮我筹了5000元,在镇里开了一个服装加工店,生意越做越大。如今盖起了6间新房,买了摩托车,安上了电话,今天的好日子,全亏了党和政府啊!”

王得广的话音刚落,村委会副主任冯世耀,便接上了茬:“现在大伙儿温饱解决了,但不能满足,要照党中央说的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出大山谋发展。”

冯世耀拿出一张刚刚制好的旺家原村发展规划图,他说:“下一步,我们已合计好了,把山里的土路全部铺上柏油路面,修一座小水库。再多引进几个果树品种,发展果品深加工,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商标。村小学明年一开春,就开办多媒体电话教室,让山里娃娃也享受现代教育;我们还要多种树、多种草,改善山区自然环境,建立绿色生态农业……”

夜已渐深,但是吕梁山区的村民们,仍在讨论着未来的美好前景。滕头人把家变成旅游景点

滕头村位于宁波南30公里,被国家旅游局首批评定为4A级景点。在2001年,旅游人次达55万,收入500多万元。

滕头村给人的突出印象是,这里是一个城乡合一的现代田园。村口迎宾路两侧栽有上百种橘树,成方连片的梨园,姹紫嫣红的花房,还有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错落其间。

滕头农民按时上班,老人领退休金,享受少有教、病有医、老有靠、户户有保险的福利保障,村庄变成一个温馨的社区。家家小别墅,垃圾用袋装。

滕头村还有高标准的学校、图书馆、天文台、科技馆、文化馆,还有宾馆、音乐喷泉广场,俨然一座乡村都市。

时任村党委书记傅企平,道出了滕头村的“五抓五不忘”。

抓物质文明,不忘精神文明。滕头人说,钱袋富不算富,“脑袋”与“钱袋”一起富,才是真富。

村民讨论制订了滕头人形象八条标准,村里年年评选好党员、好职工、好村民,大街小巷不见废纸果皮、随地吐痰。

抓工业,不忘农业。滕头经济靠企业腾飞,但农业的戏也唱得红红火火,相继迈上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台阶。

抓先富,不忘共富。“发家致富靠个人,社会保障靠集体”。滕头村既靠机制,鼓励个人充分施展才能,又保护弱势群体,实现正视人的差距和维护社会公平的统一。

村里60岁以上老人,可按月领取360元到720元的养老金。

抓改革开放,不忘党的建设。滕头村有党员70多名,40%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村里每半年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一次,事事时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滕头人抓发展,不忘保护生态环境。在20世纪90年代初,这里就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村级环保机构。

有位外商打算投资1000万元,在滕头办一家年利润100万元的造纸厂。在谈判即将告竣之时,却被村民组成的环委会一票否决。滕头曾否决了多个希望落户而有污染的项目。

因为穷,滕头很早就出名了。贫瘠土地上的乡亲们的苦日子,何时才到头?以付嘉良为首的共产党员,此时站了出来。

历时15个春秋,村里投工43万个,把1200多块高低悬殊、布局零乱、洪涝连年的低产田,改造成大小划一、沟渠纵横、排灌便捷的粮田。

小康不小康,首先看住房。因为没有固定的安乐窝,有个村民曾搬了13次家。为此,村支书寝食难安,两次大造屋,用自己的建筑队,盖起32栋排列有序、宽敞实用的农家楼。后来又按宽裕小康标准,盖起了别墅楼。

滕头村靠壮大集体经济、以村富带民富的路子,闯出一条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民文明化的路子。

2001年,滕头村人均总产值达150余万元,实现利税1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1万元。

滕头村村干部执政的准则是:“领导出风头群众吃苦头的事,坚决不干”。调整农产品结构的关头,滕头顶着“农民不种粮,叫啥农民”的怀疑目光,变种粮食为种橘树,加工出口橘子罐头。

科学的态度,孕育出滕头人独特的发展观,这就是执著挖掘自身资源。

当经营城市的理念风行,滕头人早已像经营企业那样,经营起村庄,把农田改造成观光农业,把破烂的村庄改造成园林公园,把家变成了景点。庄浪生态农业致富一方

甘肃省庄浪县,曾是甘肃省“苦瘠甲天下”的18个干旱县之一,也是有名的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曾以“吃救济粮,穿破衣裳”闻名全省。

面对穷山恶水,面对贫困饥饿,庄浪人认为,怨天尤人无济于事,苦干实干才有出路。庄浪人要生存,庄浪县要发展,就必须从头收拾旧河山,创造一片新天地,改善生态,秀美山川,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这一方养不起人的水土,养得活、养得好这一方人!

几十年寒来暑往,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不懈,艰苦创业,使全县生态面貌焕然一新。

当今的庄浪,看山山青,看地地平,看路路通,看村村新,看户粮丰。曾饱受饥寒的庄浪人,再也不为吃穿犯愁了,他们所想的,是如何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庄浪县生态建设的历程,是艰苦奋斗的历程,更是科技进步的历程。这其中,几代奉献在庄浪的科技工作者,功不可没。

王宝绪是北京人,1971年从北京林学院毕业,来到了庄浪县通边林场,潜心研究干旱地区落叶松育苗技术。

王宝绪采用各种办法,提高出苗率。经过好几年的实验,终于掌握了种子消毒浸泡法和锯末覆被育苗技术,使落叶松在干旱地区育苗成功。

王宝绪还成功地在干旱林缘区,推广了落叶松的种植,奠定了庄浪关山生态林建设的基础。

县林业局副局长苏仰忠工程师,是1977年毕业的本地大学生。

为了让农民早点掌握林业科学技术,早点富裕起来,苏仰忠带领全县的林业科技人员,大搞果园技术承包。他把苹果由原先的“3211”树形,改为“321”树形,使果树的挂果率提高了五倍以上,亩产由200公斤提高到1050公斤,个别甚至高达2000公斤。

这项技术,引起了省内外专家的重视,一致认为,这种树形在干旱地区,非常具有推广价值。

由于群众崇尚科学,行动踊跃,很快掌握了果园管理技术,使果树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有的村在几年之内,由原来的50亩果园,扩大到1000亩果园。

在苏仰忠的带动下,全县的林业科技人员承包的经济林示范点,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根据庄浪县的地形特点,苏仰忠提出了“山、峁、沟分类经营,酥梨、苹果、花椒全面发展”的生态建设思路,既解决了困难立地造林的问题,又发展了区域经济,提高了农民收入。

这一举措,使全县的水果产量,由1971年的年产29万公斤,提高到1990年的年产15362万公斤。

罗秀文是半脱产林业员。1984年,庄浪县发生了大面积的柳尖胸沫蝉危害,县境内的柳树全部受了虫灾。

为了防治这种害虫,罗秀文一个人就搬到大庄林业站的院子里,在平凉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的指导下,开始进行防治研究。

经过5年的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消灭害虫的办法,并在第六年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治措施,基本消灭了柳尖胸沫蝉的危害。

这项研究成果,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罗秀文被评为“甘肃省森防先进工作者”。

在林业科技人员的带动下,庄浪县出现了一大批农民技术人员。这些农民技术员,是庄浪林业科技推广应用的“先遣军”,也是庄浪农民致富的领路人。

曾经生活贫困的张润芽,在学会生态综合治理技术后,不再只盯着吃饱肚子。他把78亩梯田变成了果园,地头建猪舍,次果喂猪,猪粪肥地,搞起了“生态农业”。5年来,张润芽的果园,年产果品一万余公斤,年均收入上万元。

庄浪县山地果园,已达16万多亩,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一条新路子。锦州市委书记成荣誉村民

在2002年11月20日,在村民们热烈的掌声中,党的“十六大”代表、辽宁省锦州市市委书记褚光宇,再一次来到了义县九道岭镇边门子村。

边门子村是辽宁省有名的“精神文明进家庭”示范村。为了让村民发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的优秀美德,多年来,边门子村组织了尊老敬老、计划生育等多个话题进行研讨。

男女老幼、左邻右舍积极参与。通过讨论,重男轻女、不赡养老人、邻里纠纷等一个个棘手问题,纷纷迎刃而解。

这项由村民自发开展的“道德评议进家庭活动”,推动了全村家庭道德观念的提升,这种庄稼院里的“实话实说”,给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带来生机和活力。

村民们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道德建设给村里带来的实惠,生产发展了,生活充实了。

褚光宇曾多次来到边门子村,为村民们发家致富、创建精神文明,出了很多好主意。

这天,一到村里,褚光宇就和村民们唠起嗑来。

褚光宇说:“你们这儿变化挺快呀!一年工夫,村前铺上了柏油路,乡亲们穿得也光鲜了。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中央非常关心农民的问题。咱们边门子村精神文明搞得好,腰包还得鼓起来,大伙要加油啊!”

妇女主任快人快语,说道:“俺们老百姓就盼过上好日子。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给俺们指明了路子,大伙吃了定心丸。”

褚光宇又问:“义县连续几年大旱,你们抗旱救灾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结构调整是个啥情况?”

村支书接过话茬说:“我们3900亩地,搭建了800亩大棚,种上了韭菜和西葫芦,尽管今年旱得厉害,全村靠大棚菜人均增收800元。”

村民王维玉经营着一个种兔场,辐射9个乡镇,带动280多户养殖户。

王维玉说,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他准备上两条兔肉加工生产线,争取带领更多的人致富。

褚光宇说: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多处提到鼓励非公有经济发展,提倡先富带后富,你甩开膀子好好干!

走进一个大棚,绿油油的韭菜长势喜人。

褚光宇关切地问:“化肥农药用得多吗?现在很多人吃韭菜,都担心农药残留超标。”

菜农自豪地说:“俺们这儿保证没问题。咱大棚里尽是绿色食品!”

此时,棚外寒意袭人,棚内暖意融融,乡亲们谈兴正浓。

这时,村支书说:“这几年,边门子村的面貌一年一个样,全靠党的政策好,和各级领导关心支持。大伙商定,聘请褚光宇书记,做边门子村的荣誉村民。希望褚书记能以‘村民’的身份,为边门子村的发展出谋划策。”

褚光宇接过大红聘书,高兴地说:

我得过很多证书和奖状,唯有这份聘书最珍贵。乡亲们的信任就是最高奖赏!回龙村脱贫变成小康村

张荣锁是一名退伍军人,在当上河南辉县市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后,回龙村摘掉了“穷山沟”的帽子,变成了“小康村”。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靠着党的好政策和个人的勤劳苦干,张荣锁成为了拥有近200万元资产的当地首富。

而被隔离在深山里的回龙村的乡亲们,却仍过着运输靠人背、吃水靠肩挑、磨面靠石碾、照明靠油灯的贫困生活。

一人富不算富,共产党员的责任就是要带领群众一起富。

在1993年10月,张荣锁不顾亲友的反对,毅然回村,挑起了党支部书记的重担。

在认真分析村情的基础上,张荣锁和支部其他成员,带领群众苦战3年,治理了8座荒坡,硬是在荆棘乱石中,掏出了1500亩梯田,种植了10万多株果树。

同时,又相继办起了食用菌场和石材加工厂,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不少村民成了万元户。

然而,张荣锁心里并不轻松。因为一道15公里长、200多米高的悬崖,把回龙村一分为二。道路不通,山上的资源无法开发,崖下的群众富起来了,可崖上的380多口人,依然过着苦日子。

张荣锁常说:“当干部就跟那牛拉犁、马拉车一样,群众最需要什么,我们就应该帮助他们解决什么。”

于是,在1997年冬,张荣锁带领150多名党员群众,开始长达3年多的修路工程。他们背着背包,拉着锅碗瓢盆,挖地穴、倚斜石,在岩缝里打地铺。

遇到危险的打眼放炮,张荣锁总以“筑路敢死队”队长的名义,第一个冲上去。

因回龙村的集体积累有限,为修路,张荣锁把自己做生意积攒的72万元现金,全部贴进去,还低价卖掉了自己的本田轿车、门面房和石材厂。

张荣锁忠实地实践着自己的诺言:

共产党员讲奉献不能只挂在嘴上,关键时刻要为群众做出牺牲。村支书带领村民奔小康

在2002年的初冬时节,湖南省浏阳市达浒镇丰田村的村党支部书记黎福根,与村民绘制起新的村级公路蓝图。

早在1975年,24岁的黎福根退伍回乡时,村里一不通电、二不通路,村民们过着“上山砍柴兑油盐”的日子。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盼望致富的年轻人聚到黎福根的家里,说道:“黎排长,领我们干点事吧!”

望着一双双信任、期待的目光,黎福根坐不住了。他领着3个退伍军人,贷款3000元,办起了丰田村第一家企业,即烟花材料厂。

黎福根曾于1982年送货,到陕西宝鸡市,被该市有色金属加工厂旁一团五彩缤纷的火花所吸引。走近一看,原来是几个工人师傅,在烧一堆金属屑。

攀谈中,黎福根得知这种金属叫钛,钛屑的处理成了厂里的一大难题。

“如果将钛屑磨成粉,掺入烟花中,是否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呢?”黎福根马上找到厂领导,谈了这个想法。

厂领导很是爽快,当场送给黎福根300公斤钛屑,并说:“如果你将这些废物有效利用了,我们厂还要给你发奖金呢!”

从宝鸡归来,黎福根将海绵状的废钛屑,用铁锤敲、碎石机轧、磨子碾,折腾了好几天,得到了30公斤的钛粉。

随后,黎福根背着这点“宝”,向一家家花炮厂推销。试验结果,无论从色彩、亮度,还是燃放时间上,都大大优于传统花炮品种。

掺了钛粉的烟花材料,在花炮生产领域一炮打响,烟花材料厂当年就收入9万多元。第二年翻了一番,到1987年,该厂产值突破300万元,实现利润60多万元。

黎福根利用废钛,赚了大钱,很多人前来取经。此时,有专家劝黎福根申请专利。

而黎福根却淡淡地一笑说:

我最大的愿望,是让乡亲们早日致富。

1986年,黎福根鼓励与他一道创业的黎茂辉,创办村里的化工厂,并由他担保,向银行贷了4万元流动资金。村里很多人认为黎福根树了一个竞争对手,对此很是不理解。

黎福根解释说:“只要有能力另起炉灶,我就支持!”

在黎福根的鼓励和帮助下,村里一下冒出了20多家以钛屑为原料的加工厂,丰田村成了废钛集散中心。

绝大部分村民都进厂挣工资了,新颖别致的农家住宅,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此时,黎福根却毅然退出了钛屑加工行列。他心里想:“只给村民找出路,不跟大伙争利益。”

在1988年5月,黎福根在旅途中,从一家媒体上看到一条消息:市场前景广阔的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生产项目,正待研制开发。

回到家里,黎福根立即召集大伙商议,决定投资开发。黎福根前往沈阳、重庆等地,请了10多位专家,投资200多万元,终于在1991年研制成功。

经权威机构检测,丰田蓄电池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投产后,产品供不应求,公司实力迅速壮大。

紧接着,公司又投资开发出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列、不间断电源等高、精、尖科技产品。

1995年,黎福根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肩上的责任给了他更大的前进动力。

黎福根扩大了企业规模,为更多村民提供就业机会,还投资30万元,建起了丰田村第一个福利工厂。

他又投资在浏阳市城区,办了一家竹胶板厂,安排80多个残疾人就业。

黎福根还先后投资修筑了20多公里高标准乡村公路,架设了20公里电线,安装了闭路电视、有线电话,资助16位家庭贫困的大、中专学生上学。

在黎福根带领下,丰田村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跨越。

全村已有企业32家,覆盖电气、电源、冶炼、化工、有色金属、竹木加工等行业,从业人员862名,人均纯收入比1980年增长了70倍。村民中资产超10万元的近百户,超百万元的有10多户,82%的家庭装上了电话。

丰田村正在进行着全面建设小康的第三次跨越。

而在2002年的12月,虽正值冬闲时节。但是,在四川省广汉市新平镇的一心村,却很少能见到清闲的村民们。

村党支部书记邓启珍,指着大片绿油油的庄稼说:“党的‘十六大’闭幕后,乡亲们嘴里叨念的都是‘小康’。这不,地里的活计忙完了,外面的生意可正紧呢!种花种草的、喂鸡喂鹅的,都在忙着找市场。”

随后,邓启珍走进养鸡大户陈绍模的养鸡棚里,只见一排排鸡笼里,数千只的“罗曼蛋鸡”,正在埋头吃着属于自己的美食。

陈绍模说,他在10年前就开始养鸡,现在已经发展到每年养商品鸡两万多只、蛋鸡2000多只,年产值30多万元。

说起党的“十六大”,有多年党龄的陈绍模说:

咱是共产党员,现在党号召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咱就要带个好头,带领大伙致富奔小康。

陈绍模说,现在村里已经有10多户村民,养了鸡,收益好,也不愁市场。

走进村民活动室,只见一个木架上,悬挂着工整抄写的歌词。

邓启珍说:“我们把党的‘十六大’的有关精神,编成了歌,教村民们唱。一边教,一边向大伙介绍‘十六大’有关精神,村民们爱听。晚上,这里可热闹啦!”

生产致富要有路,得学科学和技术。

党中央发号令,“三个代表”指航程。

调整结构土变金,党群关系日日新。

……

这些泛着泥土般淳朴气息的诗句,表达了农民朋友们立志踏上小康之路的决心与信心。灵台农民赶着牛羊奔小康

走进甘肃省灵台县,一股清风扑面而来。一件件新鲜事,让人感到又惊又喜。

灵台县什字塬,方圆600公里。千百年来,这里的农民以种麦为生,他们把粮食看成是自己的命根子。

店子村的潘军喜老汉,祖孙三代7口人,种了21亩地,到头来,还是和乡亲们一样,粮食满囤,但是手里却没有钱花。

随着党的政策放开后,潘军喜在2001年开始养牛。饲草不够,于是,潘军喜盘算着把麦苗割了喂牛。

种一亩麦子,纯收入不过百元,割了苗喂一头牛,纯收入最少也有1200元。而且,割麦喂牛,不但牛膘色好、上膘快,而且,春天小麦返青之后,还能割第二茬苗。

在2002年,潘军喜种了7亩小麦,给4头牛预备了两亩,其余的地全种上了苜蓿草。

在2001年时,刚给牛吃青麦的时候,一些老农说,祖祖辈辈哪听说过牛吃麦哩,老潘种了半辈子地,如今是种糊涂了!

后来,村里人眼看着潘军喜拿麦苗养出了好牛,也都跟着割麦喂牛了。

坐在敞亮的屋子里,潘军喜乐呵呵地对客人说:“你看,这电视机、新家具,都是拿牛换来的。就连儿媳妇,也是靠养牛,娶进家门的呢!”

说起牛吃青麦,村民柳兆奇算了一笔账:2001年,他用一亩青麦喂牛,精饲料用得少了,成本低了,牛还不生病。

2002年,柳兆奇家出栏两头牛,收入4000多元,供儿子上大学的钱也够了。

现在的什字塬上,四邻八乡的养牛户,都开始割麦喂牛了。他们说,牛多了,粪也多了,种地也就不用化肥了;牛吃了没有化肥、农药的麦子,还正经是个绿色产品哩!

什字塬的农家院落,多是四合院,上房高大宽敞,是老人和尊贵客人的住处,东偏房一般是用来养牲口用的。

吊街乡庙背村青年农民巩晓亮,用上房养羊,也成了当时灵台的一大新闻。

已经在兰州开店,娶妻立业的巩晓亮,毅然卖掉了城里的房子,回到了家乡。随后,巩晓亮从山东买回了96只小尾寒羊,干起了畜牧业。

家里的东偏房窄小,容不下这么多羊。小两口合计,眼下这价值7万多元的羊,可是金贵。于是,人就搬到了东偏房,让羊住进了上房和西偏房。

邻里们看到后,私下里说:“这娃没斯文哩,上房咋能给牲畜住呢!”

秋天,小尾寒羊产羔了,巩晓亮以低价卖给乡亲们。不到半年,大伙儿都发了“羊”财。

村民薛海平,在2001年,用130元买回的一只羊羔,2002年,羊的身价就提到了900元。薛海平还舍不得出手了。

吊街乡党委书记曹亚平,得知巩晓亮在上房养羊的事后,协调农户,给他兑换出16亩地。

巩晓亮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16间温棚羊舍,48间温棚牛舍,巩晓亮的羊,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又成立了种业公司,繁育良种,带动农民致富。

新集乡是灵台县最偏远的纯山区乡,生产、生活条件艰苦,许多农民早在几年前,就迁到了塬上。

在灵台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赶着牛羊奔小康”的口号后,“牛经济”闹得红红火火。

种惯了粮食的农民,开始把目光转向新集乡,当起了“草农”。

朝那镇的农民边志城,前几年就离开了塬上的粮地,到新集乡柴朝村,承包了42亩山地种草,养了13头“平凉红牛”,每年都收入8000多元。

2001年,边志城又把弟弟从塬上叫到山里,和他一起干。

2002年春天,饲草短缺,边志城组织大伙,卖给陕西18吨苜蓿草,效益比种粮好得多。

草多了,牛也多了。时任乡党委书记冯纯禄说:

现在乡里是牛比人多。全乡3138口人,养牛126万头,年出栏3700多头;农民靠养牛换回了“铁牛”,在塬上买了商品房,让娃娃到条件好的地方去上学。

“牛经济”改变了灵台县农民,几千年来“种地为吃粮、养牛为耕地”的传统观念,激发了农民调整结构,奔小康的积极性。田阳县走建设小康新路

2002年初,在广西田阳县尚兴村,获得全国扶贫状元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村党支部书记莫文珍,刚刚率村民代表,从江苏省华西村参观学习回来。

莫文珍说:“跟华西村比,尚兴村差距太大了!我们要不甘落后,不断创造新业绩。”

尚兴村原是坐落在大石山中的特困村,为生存和发展,部分村民几年前在莫文珍的率领下,迁到右江河谷边上的丘陵地带,搞异地开发。

凭着自己的一双手,不花国家一分钱,不避艰辛建新村,大种芒果、甘蔗等经济作物,走出了一条异地开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早在1997年3月,李鹏来到尚兴村视察,他走进芒果园,对村民们敢为人先、异地开发所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鼓励村民们要巩固好扶贫成果,争取更快发展。

多年来,尚兴村群众牢记嘱托,艰苦创业,在大量种植芒果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甘蔗、荔枝、龙眼、木薯等多种经济作物。

同时,大搞地头水柜建设和家庭沼气池建设,实现了“生产不愁水,煮饭不用柴”,形成良好的生态立体种养互动发展的格局。

200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40元,成为全区和全国异地开发脱贫致富的典型。

时值春耕大忙季节,而龙河村的村民,却不是在忙种,而是在高兴地忙着收获:翠绿的青椒、鲜红的西红柿……

这是龙河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出现的新景象。

龙河村的村民,忘不了朱镕基总理视察这里的情景。多年来,村民们依靠科技进步,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出部分良田,种植优质高产秋冬菜,抢占市场空间,取得了明显效益。

200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08元,成为百色地区的30个首富村之一,获得自治区和地、县“文明示范村”、“小康村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村党支部书记、自治区劳动模范覃剑征说,龙河村要继续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全县高效农业的发展。

龙河村的园田化建设、节水喷灌工程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等,成效喜人。

在龙河充满丰收喜悦的田野里,满眼都是连片待收的各类优质蔬菜,掩映其中的是建起的新农村。

琴华村地处僻远的田阳县南部石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

早在1993年,李瑞环来到该村视察,提醒该村要创出一条生态建设与扶贫攻坚相结合的新路来。

多年来,琴华村群众以兴建村公路为契机,大力发展甘蔗生产,全村种植甘蔗面积达1100亩,成了村民增收的重要产业,逐步摆脱了贫困。

到2001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83元;贫困发生率由8年前的95%,下降到4%,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全村基本实现了屯屯通自来水、通电、通路,有了闭路电视,新建楼房1169栋,建有生态地头水柜92座,生态沼气池83个。琴华村正在走出贫困,开始向小康生活迈进。

时任田阳县委书记于开林和县长张良,笑着说:

再过三五年,整个田阳县,一定会变得更美、更富、更文明!羌族农民带富羌族山寨

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的大山深处,有个名叫刘永光的羌族农民。

多年来,刘永光靠把握市场脉搏,来调整自家地里的农产品结构,不但全家过上了小康生活,而且还带富了左邻右舍的乡亲。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茂县偏远的大山沟,靠做小生意起家的刘永光,一下子承包了本村130亩荒坡地。

刘永光到县城内外市场,考察了一番之后,打消了按传统方式种植的念头,回到家里,勾画出种植苹果树的蓝图。

在迎新春的鞭炮声中,刘永光带领全家老小,并率200余名民工,上山挖树坑,齐刷刷地种了几千株苹果树。

为了保证果树的肥料供给,刘永光随后办起了饲养场,养猪数量从80年代初的30头,发展到90年代后期的330头。

苹果从挂果那年开始,一连7年,每年现金收入不低于10万元。

刘永光种苹果,声名鹊起,但是他却喜中有忧。看到市场上的苹果一年比一年多起来,刘永光断定,用不了几年,苹果市场就会饱和。

于是,刘永光把家人召到一起,说:“现在种地要看兆头,走一步看三步。”于是,刘永光又向村里承包了140亩荒地,开始发展多个果树品种。

阿坝州农科所的技术人员,早已注意到了刘永光。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送品种、送技术上门,把国外的樱桃树、李子树等优良品种,推荐给刘永光,请他进行试种。

刘永光为了掌握栽种新技术,天天跑县农技站,还乘车到雅安四川农业大学,拜师学艺。

刘永光善于根据当地气候,嫁接国外大樱桃,头一年,嫁接38万株,成活一万株。第二年,嫁接7万株,成活5万株。

刘永光善于观察市场风云,获得的新思路,终于派上了大用场。在了1999年,当地出现了苹果滞销的现象。

这时,刘永光毅然决然地砍掉130亩苹果树,全部种上在新承包地里嫁接好的国外大樱桃,当年就使樱桃树发展到220亩,其他果树50亩。

刘永光种的樱桃,不仅色泽诱人,口味宜人,而且个头挺大,平均一个12克,头年上市就成了抢手货,价格连续两年直线上涨。

在2001年,樱桃每500克卖到20元,刘永光一家老小,乐得合不拢嘴。

刘永光成了当地的水果种植大户,还办起了种苗基地,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附近农民。对有的购买户,刘永光还包教栽种技术。

茂县凤仪镇,现已成了有名的樱桃生产基地,产品畅销成都、重庆、广州等城市。

刘永光成了方圆几十公里羌寨的知名人士,在他的带领下,茂县的乡亲们走上了小康之路。南疆军区开展扶贫显成效

疏勒县尤卡克可其其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自然条件艰苦,经济文化落后。全村400多户人家,年人均收入只有55元钱。

在20世纪90年代初,驻地某部按照南疆军区开展的“百部百村”扶贫帮困计划,与一墙之隔的尤卡克可其其村,结成了共建对子。

土地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风沙肆虐,土地沙化,多少年来一直困扰着尤卡克可其其村人。

为防风固沙、整治盐碱、改良土壤,官兵们利用冬春训练间隙,帮助村里进行挖渠引水排碱、造林防沙等10多项农田基础工程建设。

在春寒料峭的戈壁滩上,官兵们铁臂挥舞,汗流浃背,有的手上磨出了血泡,有的被石头划伤了手脚,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乡亲们都被官兵们的行动感动了,纷纷送来热乎乎的煮鸡蛋、香喷喷的奶茶和烤馕,慰问官兵们。可是,大家一个也不肯接收。

村支书乌斯曼急了,一次次地从渠头跑到渠尾,焦急地吼道:“解放军同志,休息一下,吃一点吧!你们再不吃我们的东西,我就让村民把你们赶走!”

3载春秋寒暑,该部队先后投入兵力4500多人次,帮助村里挖出一条5公里长的主干渠和35公里长的支渠,种植沙枣树4万多棵,培育经济林65亩,新垦良田450亩,形成了一条纵横长达10公里的防护林带。使全村的绿化覆盖率,由过去的8%提高到了65%,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经济生态环境。

棉花是尤卡克可其其村的经济支柱,但以前的棉花亩产只有40多公斤。部队领导从《新疆日报》上,看到地膜植棉的经验后,准备在该村推广。

然而,当官兵们请来农技员,到村里推广这项新技术时,全村却没有一个人响应。

“把地膜盖在地上不透气,咋能长出苗来?”不少人听了直摇头。无奈,部队向村里承包了40亩棉田,搞试验。

为消除疑虑,部队还与村里达成协议:在试验田旁边,由村民按老方法种两行,看谁的棉苗出得快,长得好,就留谁的。

半个月过去了,试验田里的棉苗已长出了两片嫩叶,而按老方法种的还不见苗影儿。

村民们终于认输了,纷纷拜官兵们为老师,给自己的棉田也盖上地膜,当年就创亩产皮棉100多公斤的纪录,成为全县种棉模范村。

乡亲们的日子富了,观念也变了。在官兵们的帮助下,村里建起了文化夜校,村民们逐步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

养殖专业户、皮毛加工厂、机械修理厂、民族服装厂等村办和个体企业,相继发展起来。

村民阿不都,以前是村里的“特困户”,官兵们帮他建起了养牛厂。几年时间,阿不都就成了有名的养牛专业户。

如今,村里像阿不都一样存款20万元以上的,就有40多户,全村人均收入达2850元。

尤卡克可其其村,先后被喀什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表彰为“奔小康示范村”。滨湖村抓林业促进小康

江都市真武镇滨湖村,地处渌洋湖畔,与高邮市八桥镇隔河相望。

自1984年以来,滨湖村坚持因地制宜,把林业作为一项产业来抓,充分利用滩涂、防洪民圩、村民老宅基地、京沪高速两侧、八边隙地等资源,全面发动村民植树,先后共植树1200亩,人均植树05亩以上,其中成片林750亩。

在林木管理上,滨湖村订标准、订责任、订报酬,全面落实管护措施,促进了村内林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滨湖村植树造林,既重视生态效益,又重视经济效益。该村积极调整林业结构,在单一水杉树种的基础上,引进栽植意杨新树种,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进一步提高了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

滨湖村先后通过间伐林木的方式,获得资金300万元。在2006年底,一次性拍卖林木,获得资金120万元。在2007年,间伐收入100万元。在2008年,又间伐80多万元。

滨湖村按照小康村创建的6大类19项指标要求,先后实施了农田节水、安全用水、道路建设、卫生服务设施、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绿化美化亮化、村部建设、卫生户厕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等9大工程,极大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

滨湖村负责人说,当前,全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硬质化公路实现户户通,农田节水渠覆盖率100%;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98%,电话普及率96%以上,宽带互联网入户103户,村办列统企业职业社会养老保险达96%,适龄劳动力基本保险达50%,全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100%。

与此同时,滨湖村还实施了惠民“四免”工程,即免除农民大病合作医疗费、农田水电费、两工费和涉农负担等。仅此项工程,滨湖村每年就投入资金达10多万元。

村民徐正栋说:

过去“七架梁、斗字墙”,就算是好房子了。如今,我们农民也住上了别墅。

五保户秦来喜说:

我的房子是村里给砌的,自来水费、电费全由村里负担,正常生活费用也有了着落。

感谢村里对我这个孤寡老人的关怀,让我也过上了小康生活!

村民殷有梅十分高兴地说:

村里娱乐有设施、活动有场所、学习有书屋、休闲有去处,这日子越过越精神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内涵之一,就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滨湖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滩涂、空闲隙地,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把植树造林作为一项富民产业来抓,栽下一棵棵树苗,播撒一片片绿色,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描绘了一幅秀美的新农村画卷。老练村实施云岭先锋工程

云南省景东县文井镇老练村,地处川河腹地,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是名符其实的“粮仓糖库”。

自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以来,老练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党支部一班人结合村情,以“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总目标,以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为突破口,建制度、强措施、抓载体、树典型、求实效,积极带领党员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全村形成了以粮、蔗、茶为传统产业,以蚕桑、蔬菜、亚麻为新兴产业的新格局,全村呈现了争先恐后调整产业,你追我赶比发展的勃勃生机。

新当选的村“两委”,又雄心勃勃的制定了千亩甘蔗,千亩蚕桑,千亩亚麻的产业大调整规划。

尽管村干部费尽了口舌,村民们硬是不买账,竟然出现了白天种下的桑苗,晚上便不翼而飞。几个新兴的产业,就这样无声无息的夭折了。

2004年8月,“云岭先锋”工程在老练村启动,村党支部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和“五好五带头”的大讨论。

大讨论认真热烈,他们联系思想,联系实际,找出了本支部存在几个共性的问题:

一是群众中有“党员不党员,区别两角钱”的评价,说明了党员带领致富能力弱,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二是人们常说勤劳致富,我们勤劳了为什么不致富,说明了传统观念太深,科技意识淡薄。

三是村“两委”一心谋发展,喊破嗓子调整产业,群众就是不买帐,说明了群众思想有顾虑,强扭的爪就是不甜。

党支部专门为全村党员逐一分析排队,结果有四分之一的党员生活,低于全村平均水平。

通过大讨论,内外对比,促使了党员大觉醒,从而增强了危机感、时代感和责任感。

随后,党支部趁热打铁,以更新观念为突破口,以提高党员素质为切入点,相继成立了蔬菜瓜果和蚕桑种养两个研究会。配置了电教设备,请来技术人员,认真对党员和村组干部,进行科技培训。

村“两委”切实转变领导方法,变指挥型为服务型,变给我干为跟我干,积极营造带头干事谋发展的氛围。

时任党支部副书记、村主任王和振,带头种桑16亩,当年取得了亩收入1600元的好效益。

以后,王和振不断摸索种养新技术,收入一年比一年提高,2007年亩收入达4800元,创下景东蚕桑单产之最。

党员张邦祥,种桑4亩,2007年亩收入3800元,被聘为村蚕桑辅导员。

党员沈海波,全家4人,他和父亲是残疾人,长期处于贫困之中。

党支部根据沈海波身残志不残的决心和毅力,为他提供技术和信息,帮助他建立了两个蔬菜大棚。沈海波每年仅出售蔬菜,收入就一万余元,人均纯收入2500元。

2006年,沈海波又新植蚕桑3亩,年收入5000多元。通过科技培训,沈海波从贫困户,一跃为致富带头人,在2007年村支部换届中,沈海波被选为支部委员。

党员们在支委的率领下,一个个在种桑养蚕的实践中,获得了成功。由此,带动了全村蚕桑产业的迅速发展。

村“两委”还根据村民土地分散,难于统一种植的现状,积极引导土地流转。

到2006年底,全村流转土地1000余亩,由福泉糖业公司种植甘蔗,村民们又转过来为公司打工,既消除了风险,又赚了钱,实现了公司农户的双赢。

由于党员带了好头,村民尝到了甜头,全村出现了争先恐后调整结构,你追我赶大干产业的新风气。

千亩甘蔗,千亩蚕桑,千亩亚麻,千亩茶园的计划,终于变成了现实。

84名党员,除8名年老体弱者外,生活均高于全村平均水平,成为科学致富的带头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人。

老练村党员们自豪地说:

党员不党员,请看我的示范田,党员不党员,致富路上走在前。

广大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但要确保每户村民增产增收,取得真正实效,这是摆在党支部面前的首要工作。

为此,党支部把提高村民科技素质,作为常抓不懈的一件大事,认真落实。

他们借助蚕桑养殖和蔬菜协会的成立,在会员中进行相互交流,认真探讨,共同提高,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把着力点放在党员、团员和村组干部队伍的培训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措施,对他们进行致富能力培训,提高他们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根据产业发展重点,他们每年举办三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专门聘请县、镇农牧技术人员讲课,实地指导。

通过几年的强化培训,凡55岁以下的党员,都基本上掌握了两门种养殖技术,从而增强了带头致富的本领。

着力培养广大团员青年的创业热情,充分发挥他们有文化、有技术、年轻力壮的优势,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热情。鼓励有技术的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

他们还认真实施“三培养”,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为村组干部。

党支部在村组换届选举中,重点培养、引导年轻的致富能手成为村组干部。

在2003年到2008年期间,老练村共发展党员16名,其中14名为35岁以下的青年致富能手。

正因为借助了科技这把金钥匙,打开了老练村产业调整止步不前的新窍门,促使几大产业根深叶茂,健康发展。

通过构建一件件民心工程,老练村社会和谐,治安良好,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村党支部和全体党员,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拥护。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李君如等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云南小康村模式比较研究》宣宜等著中国书籍出版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陈跃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学习读本》本书编写组编新华出版社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伟大号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正式确立陈秀伶编写00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