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5 10:38:52

●侦察兵仔细地记录着,并及时将情况向指挥部报告。凭战士的直觉,一场战斗马上就要打响……

●中国士兵一个个从树枝下,雪堆里出来,迅速抢占有利位置,将七五反坦克炮、四�火箭筒、机枪、冲锋枪一齐对准苏军。

●一些年轻的战士穿着背心裤头,使劲推着沉重的绞盘,一拨劲使完了,退下来休息,其他人接着上。

● 赶走入侵苏军肖全夫召开重要会议

1969年3月9日,沈阳军区副司令肖全夫,在前线指挥所内召开了一个重要会议,研究日益严峻的中苏边境冲突。

参加会议的有陆军第四十六军一三三师师长刘继昌、陆军第二十三军七十七师师长黄浩、一三三师侦察科长马宪则、一三三师师炮团团长胥善海、沈阳军区工程兵军务科副科长孙征民,军师两级的一些作战参谋也参加了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肖全夫在总结了3月2日作战的经验教训,之后,他又陈述了最新的情况。

他当时所讲的内容如下:

根据情报,对面苏军在最近几天内又得到新的加强。

坦克达到70辆,火炮380门,装甲车及自行火炮150辆,地面部队猛增至一千多人。已有迹象表明,苏军为了实现其扩张政策,挽回失败的面子,肯定会对我军江岸阵地发起进攻,同时重霸我国领土珍宝岛。军委首长指示我们:既要准备苏军小打,也要准备他们大打,既要准备他们打边界战,也要准备他们大举入侵,在我国领土上打全面战争。有了充分准备,就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毛主席最近指示说:“美帝是纸老虎,苏修也是纸老虎。”

上次作战,我们就捅了他一下嘛,实践证明,苏军也并非不可战胜。当然,战术上,我们要格外重视他。总的看,还是敌强我弱,苏军的装备、火力、单兵技术都超过我们。

……

这一仗怎么打,希望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中共中央“九大”召开在即,我们要用胜利的捷报,向“九大”献礼。

肖全夫的话刚刚讲完,下面的人就议论开来,都在下面小声谈自己的看法。

刘继昌师长站起来发言,他当时所讲的内容如下:

我认为,苏军此次作战,当然不排除其全面进攻的可能性。但从当前部队的配置来看,洗刷3月2日作战失败的耻辱的可能性更大些。

战斗伊始,敌人一定会对我守岛或巡逻部队进行突然袭击,利用坦克和装甲车的冲击力实行穿插、分割、包围,然后吃掉我边防巡逻部队。

因此,我认为:炮兵部队要集中使用,形成拳头,在主要方向上重创敌人。步兵作战部队应该继续加强工事,利用作战地区“塔头”较多的自然条件,构成较严密的交叉射击火力网,并且注意形成一定的纵深。预备队应该多保留一些,这样做一是作战区域狭窄,部队太密集容易增大伤亡,二是可根据战况发展及时加强薄弱方向。

刘继昌师长讲完后,一旁的黄浩师长也站了起来。他在会场环视了一圈,作了铿锵有力的发言。

他当时所讲的内容如下:

我同意刚才刘师长的意见。再补充几点,一是根据苏军作战历来以坦克导引步兵冲击的做法,应制定出更有效地打击坦克的办法。

从上一仗的经验教训中也可以看到,苏军T-62坦克有比较好的战斗技术性能,前钢板护甲近20厘米厚,我们的七五反坦克炮对他都没有太大的威胁,用重型火炮实施拦阻射击的做法亦难以奏效。

所以,可否发掘发扬一下军事民主,集中研究打坦克的问题,如何利用现有装备,将集扎手榴弹、反坦克炮、四�火箭筒、榴弹炮等远近不同的火力配套成龙,结合地形地貌,形成打敌坦克的有效套路。

根据以往敌坦克的冲击运动路线,预先设置一些布雷区,使敌坦克一侵入我国领土,就陷入处处挨打、寸步难行的境地……

对于刘继昌师长和黄浩师长的重要发言,肖全夫坐在那里认真听着,时而会点点头,并在记录本上写着什么。

之后,又有几位参谋人员分析了苏军的常用战术及我军火力配置的方案。马宪则介绍防冻经验

大家都讲完后,会场暂时平静了一会儿。

这个时候,肖全夫指着马宪则笑道:“马科长,你们已经在江边上泡了两冬了,为防止部队冻伤,控制大量战斗减员,你介绍介绍经验吧!”

会场上立刻响起一阵快乐的笑声,肖司令几句话使得大家的气氛又活跃起来了。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马宪则。

当时几个师的领导正为战士冻伤太多犯愁,听了肖全夫的话,一边笑,一边把合上的本子又都翻开,他们想把马宪则的防冻经验记录下来。

马宪则在大家的注视下显得很谦虚,他说:“我和师侦察分队的同志在这儿呆了两个冬天不假,战士也基本没有冻伤,但说经验确实没啥,我们编了段顺口溜,供大家参考吧!”

有个师长有点着急,就笑着说道:“老马,别卖关子了,有话快说吧!”

马宪则站起来对大家说:“好,顺口溜编的不好,大家别笑啊!”

大家一起说:“快讲吧,我们不笑你,你要是不讲我们不会放过你的!”

马宪则清清嗓子,说道:

耳戴套,脸戴帽,裤带扎棉袄,手往怀里抄,夜里值勤别偷懒,困了喝酒别睡觉。

马宪则把他的顺口溜讲完,就有人问:“老马呀!你这是啥经验?乱七八糟的。”

马宪则笑着说:“别急,先听我唠叨两句,这耳戴套,是说耳朵最容易冻伤,这疙瘩经常零下30多度,野外执勤,没耳套不成。”

他继续说:“第一年冬天,我们一个战士没戴耳套,结果耳朵冻得透了亮,都脆了,不小心摔了一跤,耳朵就摔下来了,这可不是吓唬你们。”

听马宪则这么说,都觉得很吃惊,觉得耳朵真有冻掉的话,那就坏了,没了耳朵,再剃个光头,岂不成了干瓢葫芦?

马宪则继续往下说:“这脸戴帽,是指夜间执勤的同志如果有条件,最好脸上再横戴一截绒帽,护住鼻子和脸,防止鼻子和脸部冻伤。上次战斗我们在珍宝岛上夜间潜伏了9个多小时,没那么多帽子戴,我们便提前每个人用栽绒做了个护脸。要不然啊,下了战场怕不掉鼻子也成花脸了。”

马宪则看了看大家惊奇的目光,接着说:“这后两句是说,如果腰带够长,最好把棉袄掖到棉裤里扎起来,这样走起路来不进风,趴下去不进雪。战士的手是最重要的,要抠扳机射击,拉弦扔手榴弹,一旦手冻僵了,仗可就没法打了,所以执勤时手要常往怀里揣。晚上值勤站岗是最要命的,千万不能偷懒、蹲着不动,要不停地来回遛达。不妨一个战士弄个小瓶,装点酒,冻得不行的时候,喝一点暖暖身子。”

旁边有个人问:“马科长的想法倒是很好,但喝醉了该咋办啊?”

会场里又响起一片笑声,但马宪则却认真地说:“所以要严格控制定量嘛!”

马宪则的话讲完后,大家在下面纷纷畅谈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对要不要喝酒没有一致的意见。战士们在雪地布雷

在大家为是否要喝酒而争论的时候,肖全夫敲敲桌子,站起来说:“别吵啦,马科长只是介绍了他们的一些做法,各部队可以回去研究一下,究竟怎么办,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可是有一条,哪个部队再有战士冻伤,我拿在座的各位是问!”

大家不再争论了,整个会场又恢复了平静,一双双眼睛看着肖全夫,等待着他的重要讲话。

等会场安静下来后,肖全夫继续说:“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儿,会上,大家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前线指挥部会根据这些意见,使战斗方案更完善,待最后决定后,经中央军委批准,立即下达。另外,由孙征民科长,老马,加工兵连的干部,组成一个布雷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一个方案,尽快实施。”

命令下达后,孙征民、马宪则就开始布雷工作了。

他们两个人来到江边,和工兵连范连长围坐在一起观察地形。

这个时候,3个人为如何在江面上布雷的事情进行研究。要是在雪地上布雷就很简单,即便地表冻得很硬,只要多下工夫,也能解决。

如今在要这光滑平坦的江面上布雷,这难度就大了。在冰面上没有什么掩盖,就算等到夜间摸黑作业,只要有什么响动,就会被对面苏军哨所发现,而雷区一旦暴露,也就失去了作用。

必须在冰面上刨坑直接布雷,因为这反坦克雷一个有小箩大,埋到雪里,平常看出什么异常,但如果刮起大风,反坦克雷就会暴露在对方面前。

正在3个人为布雷的事情伤透脑筋的时候,通讯员王玉民送来了热喷喷的饭食,午饭是包子,上面还冒着热气,闻起来香极了。

马宪则对其他两个人摆摆手,笑着说:“来,先垫垫肚子。”

饭兜打开后,香味四溢。3个人实在是太饿了,他们每人拿了一个就大口吃了起来。他们吃了一个又一个,但鼓囊囊的饭兜总不见瘪下去,马宪则的嘴巴突然停住了,望着饭兜仔细观察。

孙征民拍了拍发呆的马宪则,问道:“你怎么不吃了,发什么呆?”

马宪则兴奋地说:“太好了,我有个想法,你们看成不成:咱们把反坦克雷一个套上一个这样的白布兜,埋在雪里,即使江面上风大,把雪吹跑了,苏联士兵远远看见这玩意儿,只会当成是雪疙瘩,绝不会怀疑是反坦克雷。”

孙征民大叫一声,说:“成,我看成,这法子太巧了,想不到你老马还真有一手!”

3个人把包子大口大口地往嘴里送,他们又说又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一袋包子被他们吃得干干净净,吃完后继续工作。

3月14日21时,遵照原定计划,3个雷场同时开始布雷,江岸通道上的两个雷场由孙征民负责,工兵连负责埋雷工作。

某侦察排由排长于洪东率领,在岛西江汊上埋设反坦克地雷。江汊上的雷场既是阻拦苏军坦克的第一道防线,又可以卡住主要通道,使岛上的中国部队能挫败苏军分割和包围。

侦察排战士把需在江面上埋设的二十多颗反坦克雷,分别装进预先缝制好的白毛巾兜里,他们扳开压簧,利用岛上树丛、“塔头”的掩护,将伪装雷按照江汊上的自然地貌,拉开间隔布设,一般人很难发现的。

谁也不曾想到,正是这些反坦克雷,开战时发挥了极大威力。

后来一辆被炸毁的苏T-62坦克成了苏军推行扩张主义政策、妄图吞并中国领土珍宝岛的钢铁罪证,也成了中国谴责苏联的有力证据。

侦察排战士把雷场设置完成后,为了加强警戒,防止被苏军发现,更为掩护中国边防分队在第二天的正常巡逻,前线指挥部命令某侦察排排长于洪东率侦察四班留岛执行警戒任务。

这天晚上,一伙人快速掠过江汊,鬼鬼祟祟地上了珍宝岛。

于洪东等人以为是巡逻的人来了,但又发现不妙,就说:“不对,应该10人,怎么多了一个。”

为了弄个究竟,于洪东逐个细细观察,后来才发现师政治部干事杜永春也跟上来了。

于洪东走上前去,握着杜干事的手笑着说道:“杜干事,您怎么也来了呀!”

杜永春对侦察四班的人说:“咦?打仗嘛,我怎么不该来。”

于洪东带着自己的忧虑说:“可,这太危险了,您还是回去吧!”

杜永春笑了,就说:“是不是嫌我累赘啊!好了,权当你多个兵,快分配任务吧!”

于洪东感觉一股暖流滑过自己的身体,他感动于这伟大的友谊!于是,于洪东把全班分成3个组,由班长石荣庭一组,杜干事带一组,自己带一组,彼此相隔50米,在岛西侧无名高地潜伏下来。

于洪东又寻找了一个比较平坦,便于隐蔽的小山丘,把机枪手杨念全和贾玉明安置好。

天空漆黑一片,几颗孤零零的星星悬挂在高空,眨巴着眼睛看着这里即将发生的一切。周围都被白皑皑的世界所笼罩,时而从树林里袭来一阵凉凉的风,在远处,还能听见低沉的狗吠声。

与往常相比,周围的世界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每个人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而给苏军可乘之机。

在3月14日这天,苏军开始从镇江屯对面的“下米海洛夫卡”军事基地往珍宝岛进行频繁地军事调动。一辆辆军车、坦克、装甲车从苏联沿江的公路向珍宝岛开去,进行战前集结。

侦察兵仔细地记录着,并及时将情况向指挥部报告。

凭战士的直觉,一场战斗马上就要打响……肖全夫命令不放第一枪

3月15日3时左右,于洪东感觉珍宝岛对岸有异常,看来苏军要行动了,他立刻用抛石子做暗号,让大家保持警惕,注意观察。

过了一会儿,他们借着雪地的微光,发现有6辆苏军装甲运兵车开到乌苏里江河畔,之后从车上跳下三十多个苏联士兵,他们每个都拿着机枪,鬼鬼祟祟地朝珍宝岛摸来。

侦察四班的战士们奇怪地想:“苏军怎么这个时候来了?难道昨晚的埋雷行动被对方发现了,他们要来破坏雷场?还是侦察四班在岛上暴露了目标,引起了敌人的警觉呢?”

苏军的行动可疑,弄不好又要来侵占珍宝岛了,于洪东的心绷得紧紧的,眼睛紧紧地盯住苏军的一举一动。和大家商量后,他马上打开身边的报话机,用暗语向指挥部报告。

肖全夫当时和着衣服正在休息,突然被值班参谋叫醒,当听说苏军有异常举动时,立即想知道对方到底想干什么。

之后,值班参谋又跑来报告:“苏军距岛只有30米了,于排长请示是否开火,消灭他们?”

肖全夫站在那里镇静地说:“告诉他们,注意监视,敌人不放第一枪,我们绝不开火。”

没过多久,值班参谋又来报告说:“苏军小分队在岛岸中部登陆后,在东北部丛林中隐藏起来……”

苏军的行动越来越可疑了,肖全夫拍拍脑袋,猛然醒悟过来了,他对参谋说:“不好,这肯定是苏军悄悄楔进来的一颗钉子,他们企图在天亮时我巡逻队上岛,进行两面夹击,一口把我巡逻队吃掉!”

肖全夫看着参谋,命令说:

“天算不如人算!我军先走的这步棋,居然和苏军顶了板。通知于洪东,让他们在岛上注意隐蔽,千万不要暴露,有什么情况,及时报告。”

值班参谋站在肖全夫身旁,一边认真听,一边在保密手册上迅速地记录着。

这时,肖全夫的面容严峻,他用铿锵有力的声音继续说:“另通知边防站,天亮后,巡逻按原定时间推后一小时,巡逻路线由原来的由北往南,改为由南往北,如发现情况,迅速登岛与我潜伏部队汇合。”

值班参谋走后,肖全夫的睡意全无。一场将载入历史的珍宝岛战役即将开始。

肖全夫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腕,现在已经是3点53分,离开亮还有4个小时,他觉得肚子空空的,就拿出几块饼干就着热水吃起来,一边吃,一边思考着作战计划的每一个细节。

肖全夫认为,等到战斗一打响,首轮炮火要把岛上潜伏的苏军消灭掉,两个师炮群要严密封锁江岸,使苏军的坦克群无法冲过江面。此外,还应继续往珍宝岛增加力量,应立即把二十三军的一个火箭筒排调上去,必须用猛烈火力打击苏军的装甲运兵车……

肖全夫不想呆在屋子里,他披上大衣,对值班参谋说:“我要去七十七师指挥所。”

肖全夫叫上警卫员,他们踏着厚厚的积雪,朝七十七师指挥所的方向走去。于洪东下令准备战斗

苏军上岛后,就在东北部的丛林里悄悄隐藏起来,而于洪东等人也埋伏在对岸,他们监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并时刻向指挥部报告。

此刻,于洪东觉得双脚又麻又痛,仿佛失去了知觉一样,整个身体也快成了冻僵的石头,但他忍着寒冷,埋伏那里一动不动,精力高度集中。

于洪东用暗语向各小组发出了警告说:“千万不能暴露目标。”

在对面隐蔽的苏联小分队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们的不远处,也同样潜伏了一股勇敢的中国部队,而且中国部队已经在这里潜伏了近8个小时,比自己的潜伏时间长得很。

苏军的潜伏时间,是根据苏联科学家对人体耐寒试验提供的各种数据而确定的。可如今,这些苏军已经被冻得不行了,有的雪地上来回滚动,有的使劲往地上跺脚,并发出阵阵的呻吟声。

苏军没出息的样子,受到了指挥官的严厉斥责。但苏联士兵还是忍不住乱动,即使这样,仍有3名苏联士兵冻死在树林里。

3月15日8时整,中国巡逻分队开始执行巡逻。

孙玉国带领巡逻队12人,按照临时改变的路线,从南侧登岛,路过于洪东的设伏阵地时,就由南向北巡逻。

走到岛中部,快要进入苏军设伏的火力区了,孙玉国命令巡逻分队停了下来。

早有预谋的苏军打算等中国巡逻队全部进入火力区后再开火,但没想到中国军队不走了,尽管他们离苏联的火力区只有一步之遥。

孙玉国早就知道在远处埋伏着一伙丧心病狂的苏军,而他的巡逻队已经处于对方的枪口之下,他摸透了对方的心态,故意和苏军保持着在有限的距离内。之后,孙玉国命令巡逻分队回头折向西南。

苏军指挥官气得直跺脚,他们发现中国士兵根本就不上他们的当,可他们岂肯不休,于是无耻地打响了第一枪。

正是这一枪,再次成为苏联侵略者悍然发动武装挑衅的铁证,事端完全是苏联挑起的,中国面临威胁只能进行自卫反击。

苏军打响第一枪后,孙玉国带领着巡逻队迅速在预定位置隐蔽起来。

苏联指挥官列昂诺夫上校在指挥所里用望远镜看到这一切,气得直拍桌子。他恶狠狠地说:“命令,第一梯队按照第二方案,对岛上中国兵发起冲击,务必全歼!”

8时5分,苏军3辆装甲车引导步兵二十余人,沿着平坦的江面,向着孙玉国率领的巡逻队的气势汹汹地冲过来。

这群苏联侵略者恰恰把侧翼暴露给于洪东率领的潜伏队。埋伏多时的中国士兵早就期待着这一刻的来临,今天非要把苏军的装甲车打烂不可。

于洪东果断下达命令:“准备战斗!”

顷刻间,中国士兵一个个从树枝下,雪堆里出来,迅速抢占有利位置,将七五反坦克炮,四�火箭筒,机枪、冲锋枪一齐对准苏军。

50米,40米,35米……于洪东计算着苏军的距离,等苏军进入火力网后,他猛地大喊一声:“打!”

珍宝岛顿时硝烟弥漫。中国部队发起猛烈反击

战斗打响后,苏军被突然出现的中国潜伏部队打得猝不及防!

江面上没有可以依托的抵抗阵地,苏军在慌乱中只能躲在装甲车后拼命地射击。他们原本想袭击中国巡逻队,不料却中了中国士兵的伏击,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潜伏在对岸多时的那伙苏军,一看装甲车被中国部队的火力包围了,这些家伙只好露出真面目,用火力支援江面上的装甲车部队。

苏军增兵后,中国江岸上的两个炮群也开始发威了,密集的炮弹把苏军的潜伏阵地打得爆炸声连连,岸上的树木也燃起浓浓的黑烟,江面上的装甲车也被火炮击中,停在那里动弹不得。

潜伏在树林里的苏军实在呆不住了,他们像一群受惊吓的恶狗一样窜向江面。

双方打了将近一个小时,苏军的首次进攻被中国士兵击溃,江面上横躺着十几具苏军的尸体,那辆被击中的装甲车已经惨不忍睹。

肖全夫在报话机里命令:“于洪东,你们打得好,敌人第二次进攻马上就会开始,要做最坏的准备,有什么困难,马上报告。”

这时,杜永春爬过来说:“子弹、手榴弹不多了,火箭筒也太少。”

于洪东面带忧虑说:“肖司令,我们弹药消耗太快,急需补充。另外,战士们在雪地里趴了十多个小作了时了,能不能送点热汤喝喝,暖暖肚子。”

听着听着,肖全夫的眼睛湿润了,他为战士们的坚强意志而感动,因为从14日18时登岛到现在,战士们已经在冰雪里忍冻挨饿16个小时了!

苏军第一次进攻失败后,列昂诺夫并不甘心,对于岛上有中国的潜伏部队,他早有预料,此刻,他又露出狡黠的笑,看来他有新的打算。

列昂诺夫重新做了部署,他决定在正面由3辆坦克、3辆装甲车导引冲击,牵制中国军队的火力,并由杨辛中校率一个坦克中队4辆坦克,从岛南端侧后的江汊上穿插过去,妄图切断中国部队同岛上的联系。反击苏军第二次进攻

3月15日9时46分,苏军发起了更为猛烈的第二次进攻,一颗颗炮弹在小小的珍宝岛上爆炸,烟雾顿时笼罩了整个江面。

于洪东通过报话机向战士们命令:“各小组请注意,咱们要节省弹药,轻机枪打短点射,冲锋枪打单发,四�火箭简要瞄准装甲车的有效部位,把苏联兵放近打、看准打!”

苏军的大队人马向中国部队渐渐逼近。

孙玉国、周登国率领的巡逻组朝着苏军猛烈开火,将对方坦克后尾随的步兵打得不敢露头。

于洪东指挥着两支四�火箭筒和两挺机枪也朝苏军射击,子弹打在苏军坦克的钢板护甲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后面有1辆装甲车被四�火箭筒命中,冒起了黑烟,整个车子都熏黑了。

珍宝岛地势比较高,苏军坦克无法行驶到上面,导引的步兵又被中国部队打得无处藏身,进退两难,所以苏军坦克不再前进,停在了江面上。

过了一会儿,于洪东身旁的贾玉明喊道:“排长,敌人坦克从后面冲过来了。”

于洪东抬头看了看,在不远处,有4辆苏军坦克和两辆装甲车绕过了岛南端,从中国内河的岛西江汊上包抄过来。

于洪东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默默地想:“来得好,反坦克雷场该发挥威力了!”

他命令战士周锡金说:“用四�火箭筒,敲他两炮,把他们引过来。”

接到命令后,周锡金快速地装上射弹,瞄准第一辆坦克的侧甲板,就是一弹。

“嗵”地一声,火箭弹正好击中苏军坦克的腰部,虽然没被彻底摧毁,但也把苏军吓得够呛。

对方的杨辛中校疯狂地叫道:“包围他们,一个也不准跑掉。”

这个时候,坦克快要冲进雷场了,战士们的心怦怦跳动起来,这些反坦克雷究竟有多大威力,事先没有演练过,他们等着看苏军坦克过后会如何,当然,他们迫切希望把对方的坦克炸得稀巴烂。

四班长石荣庭带着一个战斗小组,灵活地滚动变换着阵地,用军帽吸引敌人的火力,发现目标后再准确射击,战果还不错,打得苏军士兵躲在坦克身后,不敢轻易暴露目标。

在另一处,杜永春带领的小组也正和苏军打得火热。四�火箭筒手负伤了,杜永春马上接过武器,连发两弹,将20米外的一辆装甲运兵车击毁。

这时,于洪东的眼睛紧紧盯着江面上的反坦克雷,钢铁的履带轰隆隆地驶过江面。进雷区了,碾上了,正在这时,江面上爆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坦克履带被炸断了。

这个30多吨的苏军坦克立刻不能再动弹了,里面的指挥官大声叫嚷,但无论士兵想尽什么办法,罪恶的坦克也开动不起来了。

于洪东又命令周锡中说:“快,火箭筒,给我打后面那辆装甲车,一定要击中。”

周锡中继续装弹对准目标,扳机一扣,一颗火箭弹又射了出去,苏军最后一辆装甲车也终结了他的侵略任务,瘫痪在江面上。

于洪东兴奋地喊:“好啊!这几辆乌龟壳给咱堵住了。大小家伙一齐上啊!”

顷刻间,中国部队的大小火炮、手榴弹,一齐向这3辆坦克纷纷射来,苏军坦克上的车灯、天线、履带护板被炸得不成样子。

苏军3辆苏军坦克前后受阻,由于江面太滑,他们就在江面上打转,最后终于将后面的装甲车碾碎,带着遍体鳞伤往回赶。

第一辆被中国部队打得不能动弹的坦克,见其他坦克跑了,就慌了手脚,坦克里一名上尉站了出来,拼命地往下跳,企图沿江岸逃跑。

见那家伙想跑,于洪东“砰”的一枪,对方头上的毡绒帽子打得掉在地上,那人终于见到了阎王爷。

之后,于洪东朝着坦克的方向快步奔了过去,敏捷地跳上坦克车,并拉开顶盖,迅速把一颗手榴弹塞进了罪恶坦克。

“轰隆”一声巨响,苏军的那辆坦克彻底报废了,成了一堆废铁,里面的人也顷刻间上了西天,有一位就是杨辛中校。

中国部队经过两个小时的反击,苏军第二次进攻又被击溃。

珍宝岛和江面上冰雪已被炮火熏黑,但战士们却露出了洁白的牙齿,他们笑了。边防部队击毙苏军上校

15时13分,苏军在两次进攻失败后,卷土重来,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

半个钟头后,24辆苏军坦克、装甲车,导引一个连的步兵,在其火力掩护下,向珍宝岛驶来。

更为激烈的战斗马上就要开始。

在双方打得火热的时候,解放军七十七师副营长冷鹏飞率领增援部队来了,他们穿过苏军炮火封锁区,冲到岛上来了。

中国七五反坦克炮手为了摧毁苏军的坦克,将两门反坦克炮推出了掩体,在不到100米的距离上对着苏军坦克一阵猛烈炮击,有效地压制了对方的火力。

这时,杜永春看到苏军一个指挥官在鬼鬼祟祟的走动,他对战士们大声喊道:“瞄准西边那个穿黑皮袄的家伙,狠狠地打!”

顷刻间,冲锋枪对着苏军指挥官就是一阵扫射,那家伙再也爬不起来了。

在苏军指挥所里,列昂诺夫看到进攻再次受挫,十分恼火,大骂自己的部队是一群笨蛋,这么多的先进武器居然成了中国部队的败将!

于是,丧心病狂的列昂诺夫又让七十余辆待命的坦克去支援珍宝岛上的苏军。

列昂诺夫正在发号施令的时候,一发炮弹准确地落在他的指挥所上面,指挥所塌了……列昂诺夫费了好大的劲儿才从土坑里爬了出来。

列昂诺夫拖着被砸伤的腿,还没有直起身子,一颗子弹又射过来,正好穿透了他的心脏,列昂诺夫上校重重地倒在了雪地上,他的一生就这么完蛋了。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看到了瘫痪在中国领土上的那辆坦克,而那辆坦克将成为苏联入侵中国无法抹掉的钢铁罪证。

战斗结束后,中国军队并不知道苏军一名上校和一名中校被击毙,事隔一个多月之后,苏联《红星报》上才披露了列昂诺夫和杨辛阵亡的细节。外交部向苏联发出抗议

3月15日16时,中国外交部紧急约见苏联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但遭到苏联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的拒绝。

为此,中国外交部向苏联驻华大使馆提交了一份抗议照会。

内容如下:

苏联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不断派兵侵犯中国领土珍宝岛,进行武装挑衅,现在又一手制造了新的流血事件。

苏联政府必须对由此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承担全部责任。

……

中国政府向苏联政府提出紧急的、强烈的抗议,苏联政府必须立即停止对中国的武装挑衅。

……

中国政府保留进一步提出要求的权利。

3月15日战斗结束,毛泽东听取汇报时,很高兴,对周围的人说:

让他打进来,就使我们动员起来了。大敌当前,动员准备一下有利。

我看,到此为止吧,不要打了。

就这样,珍宝岛的中国边防部队除了不让苏军拖走那辆被反坦克地雷炸毁的T-62坦克以外,在岛上只留了少量部队,让苏军前来收拾战场,没有再和苏军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

即使苏军随后一度出于报复的目的,对珍宝岛进行了狂轰滥炸,中方也没有进一步采取使对抗升级的步骤。

毛泽东当时在中央碰头会上讲:

对这次边界事件,我是比较乐观的。

3月2日的冲突,他们上边的人也不知道,政治局也没有讨论,同我们一样。就连珍宝岛在什么地方,许多人也不知道。

因此,“九大”政治报告对这次边界冲突,不要讲得那么严重。

可以看出,珍宝岛之战从中国方面来说,直接目的不过是想给苏方以教训,以使其收敛挑衅行动。其中既不包含任何准备与苏联开战的意图,也未有诱敌深入的意思。毛泽东所谓“不要打了”的说法,本身就显示出他不想扩大事态。

但奇怪的是,毛泽东在一面限制自卫反击战的规模、指示“不要打了”的同时,又对大家强调说,“要准备打仗”,要准备大打、早打、打核战争,甚至要准备让苏联打进来。

为此,毛泽东作出解释:

要准备打仗,是指无论哪一年,我们都要准备打仗。不管他来不来,我们(都)应该准备。而主要的,是要有精神上的准备。

周恩来在中央碰头会也明确要大家不要为战争而过分担心,他讲道:

苏联近期不可能发动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因为他的东部地区尚未开发,还没有建立起进攻的可靠基地。当然,通过珍宝岛的战斗,也暴露出苏联士兵不会近战夜战,炮兵的作用也不大。至于他在装甲车和坦克上的技术优势,在我反坦克手段加强后也不难被削弱。

两位领导人的言外之意就是,战争打不起来,就是打起来也不怕!

事实上,苏联并不甘心,在两天后他们又在珍宝岛进行了挑衅活动。挫败苏军的报复行径

3月17日凌晨,苏军不甘心失败又来报复,他们猛烈炮击中国边防部队的前沿阵地和纵深6公里的地域,一颗颗炮弹炸得弹片横飞。

过了一会儿,苏军又出动坦克、装甲车和步兵侵入珍宝岛,在岛上埋设一千余枚地雷,对方在布雷区预留了一条宽20米的通道,以便把被炸坏履带的那辆坦克拖回去。

中国边防部队为了粉碎苏军侵略阴谋,在忍耐、克制的情况下,进行了必要的反击,中国边防部队以炮火拦阻登岛的苏军。

傍晚时分,苏军停止炮击,中国部队也于5分钟后停上反击,这个时候,侵入珍宝岛的苏军开始施放烟幕弹,之后逃回境内。

为了排除苏军在珍宝岛埋设的地雷,中国边防部队派副科长孙征民率领工兵小分队上岛执行这个任务,3月20日,他在排雷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孙征民同志在整个珍宝岛战斗中,曾先后6次上岛排雷、埋雷,经他亲手排除的地雷有二百多枚,成为了战士们学习的楷模。

到21日傍晚,苏军改变了主意,打算派遣一个爆破组,沿着预留的雷区通路偷偷摸向在15日被炸坏履带的T-62坦克,企图炸毁、炸沉。

为此,苏军派出6个人组成的分队,他们携带一百多公斤炸药,乘着黑夜的掩护,悄悄摸过江来,实施破坏活动。

得到情报后,中国方面在这辆坦克的附近增派了看护人员,这天值哨的是陆军第一三八师三三七团三班的8个战士。

但由于多日来的战斗,使得三班战士很劳累,在6个苏军士兵来袭击的时候,他们却睡着了,这就给了对方可趁之机。可恶的苏军在打伤一个中国战士后就开始了他们的阴谋活动。

6个苏军士兵把带来的120公斤炸药塞进坦克驾驶舱内,装上雷管,正在接引爆导线的时候,被中国边防部队发现,一颗颗子弹射向了几个苏军士兵,吓得他们拔腿就跑。潜水员打捞落水坦克

1969年3月22日,肖全夫向中央军委拍加急电报,报告了苏军企图炸毁T-62坦克的事情。

当天,中央军委就发来回电:

T-62坦克是苏联的新型坦克,在构造上比旧式坦克有较大改进,战斗技术性能上有许多提高。务必保护完整,供军事科研单位进行研究。

中央军委

但后来,那辆留在江面上的T-62坦克,在苏军的重型大炮接连不断的猛轰中,缓缓地从震裂的江面沉入了江底……

事隔不久,海军旅顺基地防救船大队的潜水员们接到命令,要求派出优秀的潜水员,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珍宝岛前线,打捞那辆苏军弃留的坦克。

为此,大队召开了全体干部大会,宣布了党委的决定:由潜水中队副中队长隋传香带队,率熊建成、李学时、董振发组成小分队,赴珍宝岛前线执行打捞苏军坦克的任务。

当天,潜水小分队出发了。16时,一架只乘坐着4名潜水员的专机腾空而起,向北飞去,之后在沈阳降落。沈阳军区派车到抚顺拉来的20套轻潜装具,装上飞机后再次起飞。

军区首长接见了这些潜水员,对他们的到来感到很高兴。首长笑着对4名潜水员说:“全国人民、中央领导都在看着我们,等待着我们的消息。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把敌人的坦克捞上来!”

翌日清晨,奔波疲劳的潜水员被苏军炮火的轰炸声惊醒,在一位作战处长的带领下,潜水员们来到珍宝岛的四周察看地形。

苏军炮弹连续向珍宝岛我方对岸炮击,隔一会儿就铺天盖地地打上一阵,潜水员们只能走一会儿,再赶紧卧倒躲一会儿。

察看了地形后,潜水员们投入打捞行动。

天明的时候,苏军的火力太强,无法接近坦克沉没的地方;可夜晚太黑,潜水员行动起来不方便,苏军有夜视器材,能够看到对岸的一举一动,所以要打捞,必须到傍晚的时候。

当时的珍宝岛上一片白皑皑的世界,白天最低的温度都要零下30度,乌苏里江上结着足有两米厚的冰层,炮弹一次次炸开的江面,又一次次被冻上,使得江面凹凸不平。

在坦克沉没的地方,早就结下了厚厚的冰层,在这样的天气里,到水下打捞坦克是难以想象的,而且潜水员没有可以防寒的潜水服。

首先下水的是老潜水员熊建成。临下水之前,小分队队长隋传香帮熊建成装好氧气瓶,再三叮嘱道:“你一定要小心。不管摸到摸不到坦克,大约15分钟左右,必须出水。”

在大家的注视下,勇敢的熊建成下水了,其他人则在岸边焦急地等待。忽然,熊建成从碎冰中冒出了头,战友们赶紧跑了过去,就把他托了回来。

刚钻进掩体,轰隆隆的炮弹就落满了江面,四肢都冻得僵直的熊建成,打着寒战庆幸地感叹了一声:“好险啊!”

原来,熊建成被冰块划破了潜水服,冰水灌进了潜水服里,漫过他大腿,整个身体就像掉进冰窟一般,身体在那刺骨的寒冷中失去知觉,他的手上也被划出了血口子。

在熊建成之后,董振冒着苏军猛烈的炮火第二个跳到水下寻找落水的坦克,可是没过多久,他也从水钻了出来。

苏军的轰炸越来越猛烈了,为了保证潜水员的安全,领导要求他们要缩短水下工作的时间。

又过了一天,凿开下水的冰窟窿重新冻住了,所有的工作必须重新开始。工兵经过努力架起了浮桥、立起了绞盘。

这天傍晚,熊建成又一次潜到了江底,这次,终于找到了目标。当时,那辆沉入水底的坦克,在水下横着倾斜七十多度,大半都埋在泥里,尾部有两个挂钩,只有一个在水中,另一个也插入了泥中。

面对这种情况,熊建成忍着冰冷的江水把钢缆挂在了坦克尾部的挂钩上,兴奋地从水里爬了出来,在他的手里还攥着钢缆的一头。

正当大家准备把坦克拖出来的时候,一阵机枪声在对岸响了起来,紧接着便是猛烈的炮火,又一次地在冰面上爆炸。

站在绞盘边的李学时连忙往旁边一闪,就势滚进了一条干枯的水沟,其他同志也赶紧躲进了防空洞。

苏军的炮火惊天动地地轰了好大一阵子,才似乎要喘口气似的停了下来。

大家钻出了防空洞,再次准备绞缆。可等大家往江上一看时发现,好不容易拴上的钢缆,竟被苏军炸断了!

对岸的苏军士兵叫道:“我们知道你们是中国海军调来的潜水员。我们不会让你们把坦克捞上来的。你们就等着吃我们的炮弹吧!”

苏军嚣张的喊话,使得大家都憋足了劲,纷纷要求让自己再下水去。这时,苏军的炮火越打越密集,潜水员们不得不一次次出水隐蔽,水下作业的时间越来越短,备用的轻潜气瓶也越来越少。

为了尽快把坦克打捞上来,队长隋传香决定向前沿指挥所建议,让李学时返回部队去取重潜装具等器材。同时,向较近的黑龙江自来水公司紧急求援重潜装具,这样可能要比从部队再取来要节省几天的时间。

一个叫隋传香的潜水员穿戴好重潜装具准备下水,行动前他对战友说:“打炮时再拽我上来,别把我闷在水下就行!”

下水后,隋传香才真正体会到江水的冰冷。在水下他瞪着两眼却什么也看不到,只能张开两只手去摸,忽然,接近冻麻木的手碰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隋传香感觉那应该就是坦克,他高兴极了,赶忙用潜水电话向上面汇报:“找到了!找到了!”

上面的人询问:“坦克是否完整?”

隋传香围着坦克转仔细摸着,忽然,他在坦克的上方找到了一个大洞,马上对上面的人说:“顶上好象有个大窟窿,里面有一些齿轮。”

岸上的人对他命令:“你再在周围摸一摸,看看炮塔在不在?”

隋传香先把钢缆牢牢地拴在坦克上后,就迅速从水下钻出来。这一次,一切都顺利,不仅没费多少时间,而且从隋传香开始下水直到出水完成任务,对岸的苏军一直很老实

隋传香上岸之后,苏军依然没有往这边打炮,打捞人员抓紧了时机,从部队调来的四十多个官兵推着两个人工绞盘,拼命地转动着。

在绞盘前面,打捞人员用沙袋堆起了高高的护围,苏军一定想不到沙袋后面是什么,他们大概还以为是掩体工事呢!

为了分散苏军的注意力,打捞人员还在阵地前用拖拉机拖着根木头跑来跑去。

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一些年轻的战士穿着背心裤头,使劲推着沉重的绞盘,一拨劲使完了,退下来休息,其他人接着上。在当天晚上,坦克终于被拖出了江面,绞到了江边。

天明以后,打捞人员把钢缆、绞盘和坦克都掩蔽了起来,到了傍晚继续拖拉。

第三天,绞上了坦克,再绞炮塔,两台拖拉机就把坦克和炮塔快速拖进了树林,然后又用牵引车拖向后方,就这样完成了任务。

今天,这辆在珍宝岛被击沉的坦克还曾在北京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展出,这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苏联企图侵占珍宝岛的罪证。中央军委表扬反击战英雄

在珍宝岛战役纪实后,为了表彰边防部队保卫珍宝岛的英雄事迹,中央军委于7月30日发布命令,授予边防站站长孙玉国、政治干事杜永春、火箭筒手华玉杰、班长周登国、营长冷鹏飞、副科长孙征民烈士、班长杨林烈士、副连长陈绍光烈士、副连长王庆容烈士、战士于庆阳烈士10名官兵以“战斗英雄”称号。

同时,中央军委还给边防部队的侦察连、一连和公安边防站等10个单位记了集体一等功。

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有力地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领土主权的忠诚保卫者,他们的正义是不会被打倒的!

在这几场战役中,中国守卫珍宝岛的边防部队指战员,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面对着苏联边防军的坦克、飞机、大炮和装备精良的摩托化步兵,毫不畏惧,奋勇作战。

战士们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战胜了苏联入侵者,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祖国的领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珍宝岛作战的胜利,更是人民群众大力支援的结果。

在战斗打响以后,黑龙江省合江地区和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全力以赴,组织了1万余人的筑路队伍,抢修公路、桥梁,并出动车辆,为前线部队运送粮食和弹药,成为战胜苏军的强大力量。

在当时,战争中需要组织一个450人的支前担架营为部队运送伤员,当地群众要求参加的就有六千多人,出现了新婚妻子为丈夫报名、父母为儿子申请上前线的动人场面。

伤员转到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后,兵团家属不仅进行精心护理,还为伤员输血1�7万多毫升。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有力地保证了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

在珍宝岛事后,中国政府向苏联政府提出了严正抗议。经过中国方面的坚决斗争,使过去惯于对邻国和“兄弟国家”使用高压政策的苏联领导人感到处境不利,于是,开始试探采取一些缓和措施。

3月21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向中国方面提出,希望能和中国领导人通电话。

3月22日中国政府立即用外交备忘录写道:

从当前中苏两国关系来说,通过电话的方式进行联系,已不适用。如果苏联政府有什么话要说,请通过外交途径正式向中国政府提出。

3月29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一方面声称,中国侵犯了苏联的“达曼斯基岛”并已被“击退”,一面又表示愿意同中国恢复“协商”。

当时正值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中共中央、毛泽东在对苏政策方面未考虑作新的调整,因而对苏联的谈判建议,较长时间未予以答复。

与此同时,苏联大量增派军队到远东方向,并对中国进行战争威胁,中共中央、毛泽东也不愿意在武力威胁之下接受谈判。

珍宝岛事件后,苏联边防军又在中苏边界西段不断挑起事端。6月10日,数十名全副武装的苏联边防军先后侵入新疆裕民县的塔斯提地区,强行驱赶中国牧民的羊群,野蛮殴打、捆绑中国牧民,并开枪打死怀孕女牧工孙龙珍。

中国边防部队在对其发出多次警告而无效的情况下,被迫自卫还击。

随后,苏军出动坦克、装甲车侵入中国境内,企图挑起更大的武装冲突。

8月13日,苏联边防军出动直升机2架,坦克、装甲车数十辆和步兵三百余人,悍然侵入中国新疆铁列克提地区,突然袭击中国边防巡逻分队。

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忍无可忍,奋起还击。副连长杨政林指挥巡逻分队全体官兵浴血奋战4小时,打退了苏联边防军的3次冲击。

在此次事件中,苏联边防军还打死中国民兵3人,打伤前往增援的中国边防战士12人……

中国边防部队遵照中国政府关于与苏联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的一贯主张,对苏联边防军不断制造的新的武装挑衅事件,采取了顾全大局的态度,坚持自卫原则,据理斗争,尽量避免事态的扩大。

9月11日,中国总理周恩来趁苏联总理柯西金外访途经中国的机会,在北京机场与他进行了坦率的会谈。

在中国方面的提议下,达成了缓和边界冲突的临时措施,从此,苏联边防军逐渐停止了对中国境内的挑衅活动。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中苏战争秘闻》本书编委会编著国航杂志出版社

《中苏关系重大事件述实》何明著人民出版社

《共和国外交风云》李健著广播电视出版社

《百年中俄关系》杨闯高飞冯玉军著世界知识出版社

《和平之愿》马约生钱澄著南京出版社

《和平为上》宫力等著九州出版社

《共和国领袖的决策艺术》本书编委会著湖南人民出版社

《红墙大事》张树德著中央文献出版社

《新中国军旅大事纪实》张麟程秀龙著湖南人民出版社

《震撼人心的历史瞬间》樊易宇邓生斌著长征出版社

《解放军英雄传》本书编委会著解放军出版社

《五十年国事纪要》余雁著湖南人民出版社

《国史全鉴》本书编委会编著团结出版社

《共和国之战》李建著中国社会出版社

五、赶走入侵苏军

●侦察兵仔细地记录着,并及时将情况向指挥部报告。凭战士的直觉,一场战斗马上就要打响……

●中国士兵一个个从树枝下,雪堆里出来,迅速抢占有利位置,将七五反坦克炮、四�火箭筒、机枪、冲锋枪一齐对准苏军。

●一些年轻的战士穿着背心裤头,使劲推着沉重的绞盘,一拨劲使完了,退下来休息,其他人接着上。

● 赶走入侵苏军肖全夫召开重要会议

1969年3月9日,沈阳军区副司令肖全夫,在前线指挥所内召开了一个重要会议,研究日益严峻的中苏边境冲突。

参加会议的有陆军第四十六军一三三师师长刘继昌、陆军第二十三军七十七师师长黄浩、一三三师侦察科长马宪则、一三三师师炮团团长胥善海、沈阳军区工程兵军务科副科长孙征民,军师两级的一些作战参谋也参加了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肖全夫在总结了3月2日作战的经验教训,之后,他又陈述了最新的情况。

他当时所讲的内容如下:

根据情报,对面苏军在最近几天内又得到新的加强。

坦克达到70辆,火炮380门,装甲车及自行火炮150辆,地面部队猛增至一千多人。已有迹象表明,苏军为了实现其扩张政策,挽回失败的面子,肯定会对我军江岸阵地发起进攻,同时重霸我国领土珍宝岛。军委首长指示我们:既要准备苏军小打,也要准备他们大打,既要准备他们打边界战,也要准备他们大举入侵,在我国领土上打全面战争。有了充分准备,就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毛主席最近指示说:“美帝是纸老虎,苏修也是纸老虎。”

上次作战,我们就捅了他一下嘛,实践证明,苏军也并非不可战胜。当然,战术上,我们要格外重视他。总的看,还是敌强我弱,苏军的装备、火力、单兵技术都超过我们。

……

这一仗怎么打,希望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中共中央“九大”召开在即,我们要用胜利的捷报,向“九大”献礼。

肖全夫的话刚刚讲完,下面的人就议论开来,都在下面小声谈自己的看法。

刘继昌师长站起来发言,他当时所讲的内容如下:

我认为,苏军此次作战,当然不排除其全面进攻的可能性。但从当前部队的配置来看,洗刷3月2日作战失败的耻辱的可能性更大些。

战斗伊始,敌人一定会对我守岛或巡逻部队进行突然袭击,利用坦克和装甲车的冲击力实行穿插、分割、包围,然后吃掉我边防巡逻部队。

因此,我认为:炮兵部队要集中使用,形成拳头,在主要方向上重创敌人。步兵作战部队应该继续加强工事,利用作战地区“塔头”较多的自然条件,构成较严密的交叉射击火力网,并且注意形成一定的纵深。预备队应该多保留一些,这样做一是作战区域狭窄,部队太密集容易增大伤亡,二是可根据战况发展及时加强薄弱方向。

刘继昌师长讲完后,一旁的黄浩师长也站了起来。他在会场环视了一圈,作了铿锵有力的发言。

他当时所讲的内容如下:

我同意刚才刘师长的意见。再补充几点,一是根据苏军作战历来以坦克导引步兵冲击的做法,应制定出更有效地打击坦克的办法。

从上一仗的经验教训中也可以看到,苏军T-62坦克有比较好的战斗技术性能,前钢板护甲近20厘米厚,我们的七五反坦克炮对他都没有太大的威胁,用重型火炮实施拦阻射击的做法亦难以奏效。

所以,可否发掘发扬一下军事民主,集中研究打坦克的问题,如何利用现有装备,将集扎手榴弹、反坦克炮、四�火箭筒、榴弹炮等远近不同的火力配套成龙,结合地形地貌,形成打敌坦克的有效套路。

根据以往敌坦克的冲击运动路线,预先设置一些布雷区,使敌坦克一侵入我国领土,就陷入处处挨打、寸步难行的境地……

对于刘继昌师长和黄浩师长的重要发言,肖全夫坐在那里认真听着,时而会点点头,并在记录本上写着什么。

之后,又有几位参谋人员分析了苏军的常用战术及我军火力配置的方案。马宪则介绍防冻经验

大家都讲完后,会场暂时平静了一会儿。

这个时候,肖全夫指着马宪则笑道:“马科长,你们已经在江边上泡了两冬了,为防止部队冻伤,控制大量战斗减员,你介绍介绍经验吧!”

会场上立刻响起一阵快乐的笑声,肖司令几句话使得大家的气氛又活跃起来了。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马宪则。

当时几个师的领导正为战士冻伤太多犯愁,听了肖全夫的话,一边笑,一边把合上的本子又都翻开,他们想把马宪则的防冻经验记录下来。

马宪则在大家的注视下显得很谦虚,他说:“我和师侦察分队的同志在这儿呆了两个冬天不假,战士也基本没有冻伤,但说经验确实没啥,我们编了段顺口溜,供大家参考吧!”

有个师长有点着急,就笑着说道:“老马,别卖关子了,有话快说吧!”

马宪则站起来对大家说:“好,顺口溜编的不好,大家别笑啊!”

大家一起说:“快讲吧,我们不笑你,你要是不讲我们不会放过你的!”

马宪则清清嗓子,说道:

耳戴套,脸戴帽,裤带扎棉袄,手往怀里抄,夜里值勤别偷懒,困了喝酒别睡觉。

马宪则把他的顺口溜讲完,就有人问:“老马呀!你这是啥经验?乱七八糟的。”

马宪则笑着说:“别急,先听我唠叨两句,这耳戴套,是说耳朵最容易冻伤,这疙瘩经常零下30多度,野外执勤,没耳套不成。”

他继续说:“第一年冬天,我们一个战士没戴耳套,结果耳朵冻得透了亮,都脆了,不小心摔了一跤,耳朵就摔下来了,这可不是吓唬你们。”

听马宪则这么说,都觉得很吃惊,觉得耳朵真有冻掉的话,那就坏了,没了耳朵,再剃个光头,岂不成了干瓢葫芦?

马宪则继续往下说:“这脸戴帽,是指夜间执勤的同志如果有条件,最好脸上再横戴一截绒帽,护住鼻子和脸,防止鼻子和脸部冻伤。上次战斗我们在珍宝岛上夜间潜伏了9个多小时,没那么多帽子戴,我们便提前每个人用栽绒做了个护脸。要不然啊,下了战场怕不掉鼻子也成花脸了。”

马宪则看了看大家惊奇的目光,接着说:“这后两句是说,如果腰带够长,最好把棉袄掖到棉裤里扎起来,这样走起路来不进风,趴下去不进雪。战士的手是最重要的,要抠扳机射击,拉弦扔手榴弹,一旦手冻僵了,仗可就没法打了,所以执勤时手要常往怀里揣。晚上值勤站岗是最要命的,千万不能偷懒、蹲着不动,要不停地来回遛达。不妨一个战士弄个小瓶,装点酒,冻得不行的时候,喝一点暖暖身子。”

旁边有个人问:“马科长的想法倒是很好,但喝醉了该咋办啊?”

会场里又响起一片笑声,但马宪则却认真地说:“所以要严格控制定量嘛!”

马宪则的话讲完后,大家在下面纷纷畅谈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对要不要喝酒没有一致的意见。战士们在雪地布雷

在大家为是否要喝酒而争论的时候,肖全夫敲敲桌子,站起来说:“别吵啦,马科长只是介绍了他们的一些做法,各部队可以回去研究一下,究竟怎么办,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可是有一条,哪个部队再有战士冻伤,我拿在座的各位是问!”

大家不再争论了,整个会场又恢复了平静,一双双眼睛看着肖全夫,等待着他的重要讲话。

等会场安静下来后,肖全夫继续说:“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儿,会上,大家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前线指挥部会根据这些意见,使战斗方案更完善,待最后决定后,经中央军委批准,立即下达。另外,由孙征民科长,老马,加工兵连的干部,组成一个布雷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一个方案,尽快实施。”

命令下达后,孙征民、马宪则就开始布雷工作了。

他们两个人来到江边,和工兵连范连长围坐在一起观察地形。

这个时候,3个人为如何在江面上布雷的事情进行研究。要是在雪地上布雷就很简单,即便地表冻得很硬,只要多下工夫,也能解决。

如今在要这光滑平坦的江面上布雷,这难度就大了。在冰面上没有什么掩盖,就算等到夜间摸黑作业,只要有什么响动,就会被对面苏军哨所发现,而雷区一旦暴露,也就失去了作用。

必须在冰面上刨坑直接布雷,因为这反坦克雷一个有小箩大,埋到雪里,平常看出什么异常,但如果刮起大风,反坦克雷就会暴露在对方面前。

正在3个人为布雷的事情伤透脑筋的时候,通讯员王玉民送来了热喷喷的饭食,午饭是包子,上面还冒着热气,闻起来香极了。

马宪则对其他两个人摆摆手,笑着说:“来,先垫垫肚子。”

饭兜打开后,香味四溢。3个人实在是太饿了,他们每人拿了一个就大口吃了起来。他们吃了一个又一个,但鼓囊囊的饭兜总不见瘪下去,马宪则的嘴巴突然停住了,望着饭兜仔细观察。

孙征民拍了拍发呆的马宪则,问道:“你怎么不吃了,发什么呆?”

马宪则兴奋地说:“太好了,我有个想法,你们看成不成:咱们把反坦克雷一个套上一个这样的白布兜,埋在雪里,即使江面上风大,把雪吹跑了,苏联士兵远远看见这玩意儿,只会当成是雪疙瘩,绝不会怀疑是反坦克雷。”

孙征民大叫一声,说:“成,我看成,这法子太巧了,想不到你老马还真有一手!”

3个人把包子大口大口地往嘴里送,他们又说又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一袋包子被他们吃得干干净净,吃完后继续工作。

3月14日21时,遵照原定计划,3个雷场同时开始布雷,江岸通道上的两个雷场由孙征民负责,工兵连负责埋雷工作。

某侦察排由排长于洪东率领,在岛西江汊上埋设反坦克地雷。江汊上的雷场既是阻拦苏军坦克的第一道防线,又可以卡住主要通道,使岛上的中国部队能挫败苏军分割和包围。

侦察排战士把需在江面上埋设的二十多颗反坦克雷,分别装进预先缝制好的白毛巾兜里,他们扳开压簧,利用岛上树丛、“塔头”的掩护,将伪装雷按照江汊上的自然地貌,拉开间隔布设,一般人很难发现的。

谁也不曾想到,正是这些反坦克雷,开战时发挥了极大威力。

后来一辆被炸毁的苏T-62坦克成了苏军推行扩张主义政策、妄图吞并中国领土珍宝岛的钢铁罪证,也成了中国谴责苏联的有力证据。

侦察排战士把雷场设置完成后,为了加强警戒,防止被苏军发现,更为掩护中国边防分队在第二天的正常巡逻,前线指挥部命令某侦察排排长于洪东率侦察四班留岛执行警戒任务。

这天晚上,一伙人快速掠过江汊,鬼鬼祟祟地上了珍宝岛。

于洪东等人以为是巡逻的人来了,但又发现不妙,就说:“不对,应该10人,怎么多了一个。”

为了弄个究竟,于洪东逐个细细观察,后来才发现师政治部干事杜永春也跟上来了。

于洪东走上前去,握着杜干事的手笑着说道:“杜干事,您怎么也来了呀!”

杜永春对侦察四班的人说:“咦?打仗嘛,我怎么不该来。”

于洪东带着自己的忧虑说:“可,这太危险了,您还是回去吧!”

杜永春笑了,就说:“是不是嫌我累赘啊!好了,权当你多个兵,快分配任务吧!”

于洪东感觉一股暖流滑过自己的身体,他感动于这伟大的友谊!于是,于洪东把全班分成3个组,由班长石荣庭一组,杜干事带一组,自己带一组,彼此相隔50米,在岛西侧无名高地潜伏下来。

于洪东又寻找了一个比较平坦,便于隐蔽的小山丘,把机枪手杨念全和贾玉明安置好。

天空漆黑一片,几颗孤零零的星星悬挂在高空,眨巴着眼睛看着这里即将发生的一切。周围都被白皑皑的世界所笼罩,时而从树林里袭来一阵凉凉的风,在远处,还能听见低沉的狗吠声。

与往常相比,周围的世界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每个人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而给苏军可乘之机。

在3月14日这天,苏军开始从镇江屯对面的“下米海洛夫卡”军事基地往珍宝岛进行频繁地军事调动。一辆辆军车、坦克、装甲车从苏联沿江的公路向珍宝岛开去,进行战前集结。

侦察兵仔细地记录着,并及时将情况向指挥部报告。

凭战士的直觉,一场战斗马上就要打响……肖全夫命令不放第一枪

3月15日3时左右,于洪东感觉珍宝岛对岸有异常,看来苏军要行动了,他立刻用抛石子做暗号,让大家保持警惕,注意观察。

过了一会儿,他们借着雪地的微光,发现有6辆苏军装甲运兵车开到乌苏里江河畔,之后从车上跳下三十多个苏联士兵,他们每个都拿着机枪,鬼鬼祟祟地朝珍宝岛摸来。

侦察四班的战士们奇怪地想:“苏军怎么这个时候来了?难道昨晚的埋雷行动被对方发现了,他们要来破坏雷场?还是侦察四班在岛上暴露了目标,引起了敌人的警觉呢?”

苏军的行动可疑,弄不好又要来侵占珍宝岛了,于洪东的心绷得紧紧的,眼睛紧紧地盯住苏军的一举一动。和大家商量后,他马上打开身边的报话机,用暗语向指挥部报告。

肖全夫当时和着衣服正在休息,突然被值班参谋叫醒,当听说苏军有异常举动时,立即想知道对方到底想干什么。

之后,值班参谋又跑来报告:“苏军距岛只有30米了,于排长请示是否开火,消灭他们?”

肖全夫站在那里镇静地说:“告诉他们,注意监视,敌人不放第一枪,我们绝不开火。”

没过多久,值班参谋又来报告说:“苏军小分队在岛岸中部登陆后,在东北部丛林中隐藏起来……”

苏军的行动越来越可疑了,肖全夫拍拍脑袋,猛然醒悟过来了,他对参谋说:“不好,这肯定是苏军悄悄楔进来的一颗钉子,他们企图在天亮时我巡逻队上岛,进行两面夹击,一口把我巡逻队吃掉!”

肖全夫看着参谋,命令说:

“天算不如人算!我军先走的这步棋,居然和苏军顶了板。通知于洪东,让他们在岛上注意隐蔽,千万不要暴露,有什么情况,及时报告。”

值班参谋站在肖全夫身旁,一边认真听,一边在保密手册上迅速地记录着。

这时,肖全夫的面容严峻,他用铿锵有力的声音继续说:“另通知边防站,天亮后,巡逻按原定时间推后一小时,巡逻路线由原来的由北往南,改为由南往北,如发现情况,迅速登岛与我潜伏部队汇合。”

值班参谋走后,肖全夫的睡意全无。一场将载入历史的珍宝岛战役即将开始。

肖全夫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腕,现在已经是3点53分,离开亮还有4个小时,他觉得肚子空空的,就拿出几块饼干就着热水吃起来,一边吃,一边思考着作战计划的每一个细节。

肖全夫认为,等到战斗一打响,首轮炮火要把岛上潜伏的苏军消灭掉,两个师炮群要严密封锁江岸,使苏军的坦克群无法冲过江面。此外,还应继续往珍宝岛增加力量,应立即把二十三军的一个火箭筒排调上去,必须用猛烈火力打击苏军的装甲运兵车……

肖全夫不想呆在屋子里,他披上大衣,对值班参谋说:“我要去七十七师指挥所。”

肖全夫叫上警卫员,他们踏着厚厚的积雪,朝七十七师指挥所的方向走去。于洪东下令准备战斗

苏军上岛后,就在东北部的丛林里悄悄隐藏起来,而于洪东等人也埋伏在对岸,他们监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并时刻向指挥部报告。

此刻,于洪东觉得双脚又麻又痛,仿佛失去了知觉一样,整个身体也快成了冻僵的石头,但他忍着寒冷,埋伏那里一动不动,精力高度集中。

于洪东用暗语向各小组发出了警告说:“千万不能暴露目标。”

在对面隐蔽的苏联小分队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们的不远处,也同样潜伏了一股勇敢的中国部队,而且中国部队已经在这里潜伏了近8个小时,比自己的潜伏时间长得很。

苏军的潜伏时间,是根据苏联科学家对人体耐寒试验提供的各种数据而确定的。可如今,这些苏军已经被冻得不行了,有的雪地上来回滚动,有的使劲往地上跺脚,并发出阵阵的呻吟声。

苏军没出息的样子,受到了指挥官的严厉斥责。但苏联士兵还是忍不住乱动,即使这样,仍有3名苏联士兵冻死在树林里。

3月15日8时整,中国巡逻分队开始执行巡逻。

孙玉国带领巡逻队12人,按照临时改变的路线,从南侧登岛,路过于洪东的设伏阵地时,就由南向北巡逻。

走到岛中部,快要进入苏军设伏的火力区了,孙玉国命令巡逻分队停了下来。

早有预谋的苏军打算等中国巡逻队全部进入火力区后再开火,但没想到中国军队不走了,尽管他们离苏联的火力区只有一步之遥。

孙玉国早就知道在远处埋伏着一伙丧心病狂的苏军,而他的巡逻队已经处于对方的枪口之下,他摸透了对方的心态,故意和苏军保持着在有限的距离内。之后,孙玉国命令巡逻分队回头折向西南。

苏军指挥官气得直跺脚,他们发现中国士兵根本就不上他们的当,可他们岂肯不休,于是无耻地打响了第一枪。

正是这一枪,再次成为苏联侵略者悍然发动武装挑衅的铁证,事端完全是苏联挑起的,中国面临威胁只能进行自卫反击。

苏军打响第一枪后,孙玉国带领着巡逻队迅速在预定位置隐蔽起来。

苏联指挥官列昂诺夫上校在指挥所里用望远镜看到这一切,气得直拍桌子。他恶狠狠地说:“命令,第一梯队按照第二方案,对岛上中国兵发起冲击,务必全歼!”

8时5分,苏军3辆装甲车引导步兵二十余人,沿着平坦的江面,向着孙玉国率领的巡逻队的气势汹汹地冲过来。

这群苏联侵略者恰恰把侧翼暴露给于洪东率领的潜伏队。埋伏多时的中国士兵早就期待着这一刻的来临,今天非要把苏军的装甲车打烂不可。

于洪东果断下达命令:“准备战斗!”

顷刻间,中国士兵一个个从树枝下,雪堆里出来,迅速抢占有利位置,将七五反坦克炮,四�火箭筒,机枪、冲锋枪一齐对准苏军。

50米,40米,35米……于洪东计算着苏军的距离,等苏军进入火力网后,他猛地大喊一声:“打!”

珍宝岛顿时硝烟弥漫。中国部队发起猛烈反击

战斗打响后,苏军被突然出现的中国潜伏部队打得猝不及防!

江面上没有可以依托的抵抗阵地,苏军在慌乱中只能躲在装甲车后拼命地射击。他们原本想袭击中国巡逻队,不料却中了中国士兵的伏击,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潜伏在对岸多时的那伙苏军,一看装甲车被中国部队的火力包围了,这些家伙只好露出真面目,用火力支援江面上的装甲车部队。

苏军增兵后,中国江岸上的两个炮群也开始发威了,密集的炮弹把苏军的潜伏阵地打得爆炸声连连,岸上的树木也燃起浓浓的黑烟,江面上的装甲车也被火炮击中,停在那里动弹不得。

潜伏在树林里的苏军实在呆不住了,他们像一群受惊吓的恶狗一样窜向江面。

双方打了将近一个小时,苏军的首次进攻被中国士兵击溃,江面上横躺着十几具苏军的尸体,那辆被击中的装甲车已经惨不忍睹。

肖全夫在报话机里命令:“于洪东,你们打得好,敌人第二次进攻马上就会开始,要做最坏的准备,有什么困难,马上报告。”

这时,杜永春爬过来说:“子弹、手榴弹不多了,火箭筒也太少。”

于洪东面带忧虑说:“肖司令,我们弹药消耗太快,急需补充。另外,战士们在雪地里趴了十多个小作了时了,能不能送点热汤喝喝,暖暖肚子。”

听着听着,肖全夫的眼睛湿润了,他为战士们的坚强意志而感动,因为从14日18时登岛到现在,战士们已经在冰雪里忍冻挨饿16个小时了!

苏军第一次进攻失败后,列昂诺夫并不甘心,对于岛上有中国的潜伏部队,他早有预料,此刻,他又露出狡黠的笑,看来他有新的打算。

列昂诺夫重新做了部署,他决定在正面由3辆坦克、3辆装甲车导引冲击,牵制中国军队的火力,并由杨辛中校率一个坦克中队4辆坦克,从岛南端侧后的江汊上穿插过去,妄图切断中国部队同岛上的联系。反击苏军第二次进攻

3月15日9时46分,苏军发起了更为猛烈的第二次进攻,一颗颗炮弹在小小的珍宝岛上爆炸,烟雾顿时笼罩了整个江面。

于洪东通过报话机向战士们命令:“各小组请注意,咱们要节省弹药,轻机枪打短点射,冲锋枪打单发,四�火箭简要瞄准装甲车的有效部位,把苏联兵放近打、看准打!”

苏军的大队人马向中国部队渐渐逼近。

孙玉国、周登国率领的巡逻组朝着苏军猛烈开火,将对方坦克后尾随的步兵打得不敢露头。

于洪东指挥着两支四�火箭筒和两挺机枪也朝苏军射击,子弹打在苏军坦克的钢板护甲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后面有1辆装甲车被四�火箭筒命中,冒起了黑烟,整个车子都熏黑了。

珍宝岛地势比较高,苏军坦克无法行驶到上面,导引的步兵又被中国部队打得无处藏身,进退两难,所以苏军坦克不再前进,停在了江面上。

过了一会儿,于洪东身旁的贾玉明喊道:“排长,敌人坦克从后面冲过来了。”

于洪东抬头看了看,在不远处,有4辆苏军坦克和两辆装甲车绕过了岛南端,从中国内河的岛西江汊上包抄过来。

于洪东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默默地想:“来得好,反坦克雷场该发挥威力了!”

他命令战士周锡金说:“用四�火箭筒,敲他两炮,把他们引过来。”

接到命令后,周锡金快速地装上射弹,瞄准第一辆坦克的侧甲板,就是一弹。

“嗵”地一声,火箭弹正好击中苏军坦克的腰部,虽然没被彻底摧毁,但也把苏军吓得够呛。

对方的杨辛中校疯狂地叫道:“包围他们,一个也不准跑掉。”

这个时候,坦克快要冲进雷场了,战士们的心怦怦跳动起来,这些反坦克雷究竟有多大威力,事先没有演练过,他们等着看苏军坦克过后会如何,当然,他们迫切希望把对方的坦克炸得稀巴烂。

四班长石荣庭带着一个战斗小组,灵活地滚动变换着阵地,用军帽吸引敌人的火力,发现目标后再准确射击,战果还不错,打得苏军士兵躲在坦克身后,不敢轻易暴露目标。

在另一处,杜永春带领的小组也正和苏军打得火热。四�火箭筒手负伤了,杜永春马上接过武器,连发两弹,将20米外的一辆装甲运兵车击毁。

这时,于洪东的眼睛紧紧盯着江面上的反坦克雷,钢铁的履带轰隆隆地驶过江面。进雷区了,碾上了,正在这时,江面上爆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坦克履带被炸断了。

这个30多吨的苏军坦克立刻不能再动弹了,里面的指挥官大声叫嚷,但无论士兵想尽什么办法,罪恶的坦克也开动不起来了。

于洪东又命令周锡中说:“快,火箭筒,给我打后面那辆装甲车,一定要击中。”

周锡中继续装弹对准目标,扳机一扣,一颗火箭弹又射了出去,苏军最后一辆装甲车也终结了他的侵略任务,瘫痪在江面上。

于洪东兴奋地喊:“好啊!这几辆乌龟壳给咱堵住了。大小家伙一齐上啊!”

顷刻间,中国部队的大小火炮、手榴弹,一齐向这3辆坦克纷纷射来,苏军坦克上的车灯、天线、履带护板被炸得不成样子。

苏军3辆苏军坦克前后受阻,由于江面太滑,他们就在江面上打转,最后终于将后面的装甲车碾碎,带着遍体鳞伤往回赶。

第一辆被中国部队打得不能动弹的坦克,见其他坦克跑了,就慌了手脚,坦克里一名上尉站了出来,拼命地往下跳,企图沿江岸逃跑。

见那家伙想跑,于洪东“砰”的一枪,对方头上的毡绒帽子打得掉在地上,那人终于见到了阎王爷。

之后,于洪东朝着坦克的方向快步奔了过去,敏捷地跳上坦克车,并拉开顶盖,迅速把一颗手榴弹塞进了罪恶坦克。

“轰隆”一声巨响,苏军的那辆坦克彻底报废了,成了一堆废铁,里面的人也顷刻间上了西天,有一位就是杨辛中校。

中国部队经过两个小时的反击,苏军第二次进攻又被击溃。

珍宝岛和江面上冰雪已被炮火熏黑,但战士们却露出了洁白的牙齿,他们笑了。边防部队击毙苏军上校

15时13分,苏军在两次进攻失败后,卷土重来,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

半个钟头后,24辆苏军坦克、装甲车,导引一个连的步兵,在其火力掩护下,向珍宝岛驶来。

更为激烈的战斗马上就要开始。

在双方打得火热的时候,解放军七十七师副营长冷鹏飞率领增援部队来了,他们穿过苏军炮火封锁区,冲到岛上来了。

中国七五反坦克炮手为了摧毁苏军的坦克,将两门反坦克炮推出了掩体,在不到100米的距离上对着苏军坦克一阵猛烈炮击,有效地压制了对方的火力。

这时,杜永春看到苏军一个指挥官在鬼鬼祟祟的走动,他对战士们大声喊道:“瞄准西边那个穿黑皮袄的家伙,狠狠地打!”

顷刻间,冲锋枪对着苏军指挥官就是一阵扫射,那家伙再也爬不起来了。

在苏军指挥所里,列昂诺夫看到进攻再次受挫,十分恼火,大骂自己的部队是一群笨蛋,这么多的先进武器居然成了中国部队的败将!

于是,丧心病狂的列昂诺夫又让七十余辆待命的坦克去支援珍宝岛上的苏军。

列昂诺夫正在发号施令的时候,一发炮弹准确地落在他的指挥所上面,指挥所塌了……列昂诺夫费了好大的劲儿才从土坑里爬了出来。

列昂诺夫拖着被砸伤的腿,还没有直起身子,一颗子弹又射过来,正好穿透了他的心脏,列昂诺夫上校重重地倒在了雪地上,他的一生就这么完蛋了。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看到了瘫痪在中国领土上的那辆坦克,而那辆坦克将成为苏联入侵中国无法抹掉的钢铁罪证。

战斗结束后,中国军队并不知道苏军一名上校和一名中校被击毙,事隔一个多月之后,苏联《红星报》上才披露了列昂诺夫和杨辛阵亡的细节。外交部向苏联发出抗议

3月15日16时,中国外交部紧急约见苏联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但遭到苏联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的拒绝。

为此,中国外交部向苏联驻华大使馆提交了一份抗议照会。

内容如下:

苏联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不断派兵侵犯中国领土珍宝岛,进行武装挑衅,现在又一手制造了新的流血事件。

苏联政府必须对由此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承担全部责任。

……

中国政府向苏联政府提出紧急的、强烈的抗议,苏联政府必须立即停止对中国的武装挑衅。

……

中国政府保留进一步提出要求的权利。

3月15日战斗结束,毛泽东听取汇报时,很高兴,对周围的人说:

让他打进来,就使我们动员起来了。大敌当前,动员准备一下有利。

我看,到此为止吧,不要打了。

就这样,珍宝岛的中国边防部队除了不让苏军拖走那辆被反坦克地雷炸毁的T-62坦克以外,在岛上只留了少量部队,让苏军前来收拾战场,没有再和苏军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

即使苏军随后一度出于报复的目的,对珍宝岛进行了狂轰滥炸,中方也没有进一步采取使对抗升级的步骤。

毛泽东当时在中央碰头会上讲:

对这次边界事件,我是比较乐观的。

3月2日的冲突,他们上边的人也不知道,政治局也没有讨论,同我们一样。就连珍宝岛在什么地方,许多人也不知道。

因此,“九大”政治报告对这次边界冲突,不要讲得那么严重。

可以看出,珍宝岛之战从中国方面来说,直接目的不过是想给苏方以教训,以使其收敛挑衅行动。其中既不包含任何准备与苏联开战的意图,也未有诱敌深入的意思。毛泽东所谓“不要打了”的说法,本身就显示出他不想扩大事态。

但奇怪的是,毛泽东在一面限制自卫反击战的规模、指示“不要打了”的同时,又对大家强调说,“要准备打仗”,要准备大打、早打、打核战争,甚至要准备让苏联打进来。

为此,毛泽东作出解释:

要准备打仗,是指无论哪一年,我们都要准备打仗。不管他来不来,我们(都)应该准备。而主要的,是要有精神上的准备。

周恩来在中央碰头会也明确要大家不要为战争而过分担心,他讲道:

苏联近期不可能发动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因为他的东部地区尚未开发,还没有建立起进攻的可靠基地。当然,通过珍宝岛的战斗,也暴露出苏联士兵不会近战夜战,炮兵的作用也不大。至于他在装甲车和坦克上的技术优势,在我反坦克手段加强后也不难被削弱。

两位领导人的言外之意就是,战争打不起来,就是打起来也不怕!

事实上,苏联并不甘心,在两天后他们又在珍宝岛进行了挑衅活动。挫败苏军的报复行径

3月17日凌晨,苏军不甘心失败又来报复,他们猛烈炮击中国边防部队的前沿阵地和纵深6公里的地域,一颗颗炮弹炸得弹片横飞。

过了一会儿,苏军又出动坦克、装甲车和步兵侵入珍宝岛,在岛上埋设一千余枚地雷,对方在布雷区预留了一条宽20米的通道,以便把被炸坏履带的那辆坦克拖回去。

中国边防部队为了粉碎苏军侵略阴谋,在忍耐、克制的情况下,进行了必要的反击,中国边防部队以炮火拦阻登岛的苏军。

傍晚时分,苏军停止炮击,中国部队也于5分钟后停上反击,这个时候,侵入珍宝岛的苏军开始施放烟幕弹,之后逃回境内。

为了排除苏军在珍宝岛埋设的地雷,中国边防部队派副科长孙征民率领工兵小分队上岛执行这个任务,3月20日,他在排雷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孙征民同志在整个珍宝岛战斗中,曾先后6次上岛排雷、埋雷,经他亲手排除的地雷有二百多枚,成为了战士们学习的楷模。

到21日傍晚,苏军改变了主意,打算派遣一个爆破组,沿着预留的雷区通路偷偷摸向在15日被炸坏履带的T-62坦克,企图炸毁、炸沉。

为此,苏军派出6个人组成的分队,他们携带一百多公斤炸药,乘着黑夜的掩护,悄悄摸过江来,实施破坏活动。

得到情报后,中国方面在这辆坦克的附近增派了看护人员,这天值哨的是陆军第一三八师三三七团三班的8个战士。

但由于多日来的战斗,使得三班战士很劳累,在6个苏军士兵来袭击的时候,他们却睡着了,这就给了对方可趁之机。可恶的苏军在打伤一个中国战士后就开始了他们的阴谋活动。

6个苏军士兵把带来的120公斤炸药塞进坦克驾驶舱内,装上雷管,正在接引爆导线的时候,被中国边防部队发现,一颗颗子弹射向了几个苏军士兵,吓得他们拔腿就跑。潜水员打捞落水坦克

1969年3月22日,肖全夫向中央军委拍加急电报,报告了苏军企图炸毁T-62坦克的事情。

当天,中央军委就发来回电:

T-62坦克是苏联的新型坦克,在构造上比旧式坦克有较大改进,战斗技术性能上有许多提高。务必保护完整,供军事科研单位进行研究。

中央军委

但后来,那辆留在江面上的T-62坦克,在苏军的重型大炮接连不断的猛轰中,缓缓地从震裂的江面沉入了江底……

事隔不久,海军旅顺基地防救船大队的潜水员们接到命令,要求派出优秀的潜水员,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珍宝岛前线,打捞那辆苏军弃留的坦克。

为此,大队召开了全体干部大会,宣布了党委的决定:由潜水中队副中队长隋传香带队,率熊建成、李学时、董振发组成小分队,赴珍宝岛前线执行打捞苏军坦克的任务。

当天,潜水小分队出发了。16时,一架只乘坐着4名潜水员的专机腾空而起,向北飞去,之后在沈阳降落。沈阳军区派车到抚顺拉来的20套轻潜装具,装上飞机后再次起飞。

军区首长接见了这些潜水员,对他们的到来感到很高兴。首长笑着对4名潜水员说:“全国人民、中央领导都在看着我们,等待着我们的消息。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把敌人的坦克捞上来!”

翌日清晨,奔波疲劳的潜水员被苏军炮火的轰炸声惊醒,在一位作战处长的带领下,潜水员们来到珍宝岛的四周察看地形。

苏军炮弹连续向珍宝岛我方对岸炮击,隔一会儿就铺天盖地地打上一阵,潜水员们只能走一会儿,再赶紧卧倒躲一会儿。

察看了地形后,潜水员们投入打捞行动。

天明的时候,苏军的火力太强,无法接近坦克沉没的地方;可夜晚太黑,潜水员行动起来不方便,苏军有夜视器材,能够看到对岸的一举一动,所以要打捞,必须到傍晚的时候。

当时的珍宝岛上一片白皑皑的世界,白天最低的温度都要零下30度,乌苏里江上结着足有两米厚的冰层,炮弹一次次炸开的江面,又一次次被冻上,使得江面凹凸不平。

在坦克沉没的地方,早就结下了厚厚的冰层,在这样的天气里,到水下打捞坦克是难以想象的,而且潜水员没有可以防寒的潜水服。

首先下水的是老潜水员熊建成。临下水之前,小分队队长隋传香帮熊建成装好氧气瓶,再三叮嘱道:“你一定要小心。不管摸到摸不到坦克,大约15分钟左右,必须出水。”

在大家的注视下,勇敢的熊建成下水了,其他人则在岸边焦急地等待。忽然,熊建成从碎冰中冒出了头,战友们赶紧跑了过去,就把他托了回来。

刚钻进掩体,轰隆隆的炮弹就落满了江面,四肢都冻得僵直的熊建成,打着寒战庆幸地感叹了一声:“好险啊!”

原来,熊建成被冰块划破了潜水服,冰水灌进了潜水服里,漫过他大腿,整个身体就像掉进冰窟一般,身体在那刺骨的寒冷中失去知觉,他的手上也被划出了血口子。

在熊建成之后,董振冒着苏军猛烈的炮火第二个跳到水下寻找落水的坦克,可是没过多久,他也从水钻了出来。

苏军的轰炸越来越猛烈了,为了保证潜水员的安全,领导要求他们要缩短水下工作的时间。

又过了一天,凿开下水的冰窟窿重新冻住了,所有的工作必须重新开始。工兵经过努力架起了浮桥、立起了绞盘。

这天傍晚,熊建成又一次潜到了江底,这次,终于找到了目标。当时,那辆沉入水底的坦克,在水下横着倾斜七十多度,大半都埋在泥里,尾部有两个挂钩,只有一个在水中,另一个也插入了泥中。

面对这种情况,熊建成忍着冰冷的江水把钢缆挂在了坦克尾部的挂钩上,兴奋地从水里爬了出来,在他的手里还攥着钢缆的一头。

正当大家准备把坦克拖出来的时候,一阵机枪声在对岸响了起来,紧接着便是猛烈的炮火,又一次地在冰面上爆炸。

站在绞盘边的李学时连忙往旁边一闪,就势滚进了一条干枯的水沟,其他同志也赶紧躲进了防空洞。

苏军的炮火惊天动地地轰了好大一阵子,才似乎要喘口气似的停了下来。

大家钻出了防空洞,再次准备绞缆。可等大家往江上一看时发现,好不容易拴上的钢缆,竟被苏军炸断了!

对岸的苏军士兵叫道:“我们知道你们是中国海军调来的潜水员。我们不会让你们把坦克捞上来的。你们就等着吃我们的炮弹吧!”

苏军嚣张的喊话,使得大家都憋足了劲,纷纷要求让自己再下水去。这时,苏军的炮火越打越密集,潜水员们不得不一次次出水隐蔽,水下作业的时间越来越短,备用的轻潜气瓶也越来越少。

为了尽快把坦克打捞上来,队长隋传香决定向前沿指挥所建议,让李学时返回部队去取重潜装具等器材。同时,向较近的黑龙江自来水公司紧急求援重潜装具,这样可能要比从部队再取来要节省几天的时间。

一个叫隋传香的潜水员穿戴好重潜装具准备下水,行动前他对战友说:“打炮时再拽我上来,别把我闷在水下就行!”

下水后,隋传香才真正体会到江水的冰冷。在水下他瞪着两眼却什么也看不到,只能张开两只手去摸,忽然,接近冻麻木的手碰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隋传香感觉那应该就是坦克,他高兴极了,赶忙用潜水电话向上面汇报:“找到了!找到了!”

上面的人询问:“坦克是否完整?”

隋传香围着坦克转仔细摸着,忽然,他在坦克的上方找到了一个大洞,马上对上面的人说:“顶上好象有个大窟窿,里面有一些齿轮。”

岸上的人对他命令:“你再在周围摸一摸,看看炮塔在不在?”

隋传香先把钢缆牢牢地拴在坦克上后,就迅速从水下钻出来。这一次,一切都顺利,不仅没费多少时间,而且从隋传香开始下水直到出水完成任务,对岸的苏军一直很老实

隋传香上岸之后,苏军依然没有往这边打炮,打捞人员抓紧了时机,从部队调来的四十多个官兵推着两个人工绞盘,拼命地转动着。

在绞盘前面,打捞人员用沙袋堆起了高高的护围,苏军一定想不到沙袋后面是什么,他们大概还以为是掩体工事呢!

为了分散苏军的注意力,打捞人员还在阵地前用拖拉机拖着根木头跑来跑去。

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一些年轻的战士穿着背心裤头,使劲推着沉重的绞盘,一拨劲使完了,退下来休息,其他人接着上。在当天晚上,坦克终于被拖出了江面,绞到了江边。

天明以后,打捞人员把钢缆、绞盘和坦克都掩蔽了起来,到了傍晚继续拖拉。

第三天,绞上了坦克,再绞炮塔,两台拖拉机就把坦克和炮塔快速拖进了树林,然后又用牵引车拖向后方,就这样完成了任务。

今天,这辆在珍宝岛被击沉的坦克还曾在北京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展出,这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苏联企图侵占珍宝岛的罪证。中央军委表扬反击战英雄

在珍宝岛战役纪实后,为了表彰边防部队保卫珍宝岛的英雄事迹,中央军委于7月30日发布命令,授予边防站站长孙玉国、政治干事杜永春、火箭筒手华玉杰、班长周登国、营长冷鹏飞、副科长孙征民烈士、班长杨林烈士、副连长陈绍光烈士、副连长王庆容烈士、战士于庆阳烈士10名官兵以“战斗英雄”称号。

同时,中央军委还给边防部队的侦察连、一连和公安边防站等10个单位记了集体一等功。

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有力地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领土主权的忠诚保卫者,他们的正义是不会被打倒的!

在这几场战役中,中国守卫珍宝岛的边防部队指战员,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面对着苏联边防军的坦克、飞机、大炮和装备精良的摩托化步兵,毫不畏惧,奋勇作战。

战士们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战胜了苏联入侵者,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祖国的领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珍宝岛作战的胜利,更是人民群众大力支援的结果。

在战斗打响以后,黑龙江省合江地区和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全力以赴,组织了1万余人的筑路队伍,抢修公路、桥梁,并出动车辆,为前线部队运送粮食和弹药,成为战胜苏军的强大力量。

在当时,战争中需要组织一个450人的支前担架营为部队运送伤员,当地群众要求参加的就有六千多人,出现了新婚妻子为丈夫报名、父母为儿子申请上前线的动人场面。

伤员转到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后,兵团家属不仅进行精心护理,还为伤员输血1�7万多毫升。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有力地保证了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

在珍宝岛事后,中国政府向苏联政府提出了严正抗议。经过中国方面的坚决斗争,使过去惯于对邻国和“兄弟国家”使用高压政策的苏联领导人感到处境不利,于是,开始试探采取一些缓和措施。

3月21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向中国方面提出,希望能和中国领导人通电话。

3月22日中国政府立即用外交备忘录写道:

从当前中苏两国关系来说,通过电话的方式进行联系,已不适用。如果苏联政府有什么话要说,请通过外交途径正式向中国政府提出。

3月29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一方面声称,中国侵犯了苏联的“达曼斯基岛”并已被“击退”,一面又表示愿意同中国恢复“协商”。

当时正值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中共中央、毛泽东在对苏政策方面未考虑作新的调整,因而对苏联的谈判建议,较长时间未予以答复。

与此同时,苏联大量增派军队到远东方向,并对中国进行战争威胁,中共中央、毛泽东也不愿意在武力威胁之下接受谈判。

珍宝岛事件后,苏联边防军又在中苏边界西段不断挑起事端。6月10日,数十名全副武装的苏联边防军先后侵入新疆裕民县的塔斯提地区,强行驱赶中国牧民的羊群,野蛮殴打、捆绑中国牧民,并开枪打死怀孕女牧工孙龙珍。

中国边防部队在对其发出多次警告而无效的情况下,被迫自卫还击。

随后,苏军出动坦克、装甲车侵入中国境内,企图挑起更大的武装冲突。

8月13日,苏联边防军出动直升机2架,坦克、装甲车数十辆和步兵三百余人,悍然侵入中国新疆铁列克提地区,突然袭击中国边防巡逻分队。

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忍无可忍,奋起还击。副连长杨政林指挥巡逻分队全体官兵浴血奋战4小时,打退了苏联边防军的3次冲击。

在此次事件中,苏联边防军还打死中国民兵3人,打伤前往增援的中国边防战士12人……

中国边防部队遵照中国政府关于与苏联和平解决边界争端的一贯主张,对苏联边防军不断制造的新的武装挑衅事件,采取了顾全大局的态度,坚持自卫原则,据理斗争,尽量避免事态的扩大。

9月11日,中国总理周恩来趁苏联总理柯西金外访途经中国的机会,在北京机场与他进行了坦率的会谈。

在中国方面的提议下,达成了缓和边界冲突的临时措施,从此,苏联边防军逐渐停止了对中国境内的挑衅活动。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中苏战争秘闻》本书编委会编著国航杂志出版社

《中苏关系重大事件述实》何明著人民出版社

《共和国外交风云》李健著广播电视出版社

《百年中俄关系》杨闯高飞冯玉军著世界知识出版社

《和平之愿》马约生钱澄著南京出版社

《和平为上》宫力等著九州出版社

《共和国领袖的决策艺术》本书编委会著湖南人民出版社

《红墙大事》张树德著中央文献出版社

《新中国军旅大事纪实》张麟程秀龙著湖南人民出版社

《震撼人心的历史瞬间》樊易宇邓生斌著长征出版社

《解放军英雄传》本书编委会著解放军出版社

《五十年国事纪要》余雁著湖南人民出版社

《国史全鉴》本书编委会编著团结出版社

《共和国之战》李建著中国社会出版社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