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5 10:39:01

●在报告会上,两位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老英雄回顾讲述了当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协同作战、勇攀高峰的事迹,激起全场师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耸立在青年公园的原子城纪念碑,碑体上铭刻着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十二个烫金大字,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他饱含深情说:“我童年时就在这里,张爱萍、李觉等将军们都住过这样的帐篷,把新建的房子让给了科技人员。”

● 发扬光大

清华大学宏扬两弹一星精神

1999年9月20日,也就是中央召开表彰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的第二天,教育部党组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组织教育战线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进行以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

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部门以“两弹一星”研制工作和科技人员的先进事迹为教材,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深入学习、大力弘扬他们热爱祖国、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战斗精神,团结协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科学精神的教育。

教育部还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把学习、宣传、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同当时教育战线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结合起来,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当天举行座谈会,学习、讨论江泽民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回忆老一代科学家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和取得的丰功伟绩,师生们决心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做出贡献。

11月5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桓武和“两弹一星”功臣、中国核武器研究院首任院长李觉将军当天来到清华大学,为1100多名师生作了一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报告会。

在报告会上,两位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老英雄,回顾讲述了当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协同作战、勇攀高峰的事迹,激起全场师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落实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划,清华大学党委做出了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学习教育活动的决定,计划教职工用3个月、学生用1年左右的时间深入学习“两弹一星”精神。

校党委采取校系结合的办法,在教工党员中安排各支部学习会和生活会等一系列的学习教育活动,并组织参观航空城、观看电视片等,引导教工党员学习“两弹一星”科技功臣的崇高精神,注意克服胸无大志、贪图安逸、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为把清华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努力拼搏。

学生系统开展“我的事业在中国”的主题教育活动,以“记住历史、思考今天、选择事业”作为教育活动的三个阶段,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

清华大学书记贺美英说:“为了建设一流大学,国家三年中为清华投资18个亿,这个强度在国内已经是史无前例。但是如果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比如哈佛大学一年的经费就是十几亿美元。所以光靠钱的话我们再努力也很难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这使我们想到当初研制“两弹一星”时,我们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也有很大差距,甚至比现在的差距还要大,可是我们搞成了。为什么?因为除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还有一种体现了民族志气的精神。”

有人说:“这次‘两弹一星’受勋的23人中,清华校友占了14人,但下次受勋还能有多少清华人呢?”如果在国家经济、科研、国防等最需要的地方没有我们清华的毕业生,我们能算什么一流大学呢?

大家深深感到,建设一流大学需要一种精神,一种为国家、民族奉献的精神。而“两弹一星”精神就是这种精神最集中的体现。改善教学、科研条件非常重要,提高教师待遇也非常重要,但所有这些都不能代替崇高精神的作用。

“可是怎么能让师生听得进去呢?我把问题指向了操作层面。”新闻中心副主任孙哲老师说:清华进行“两弹一星”精神的教育有得天独厚的资源,除了14位功勋校友,清华的工物系、计算机系、力学系当年就是为配合两弹一星的研制而建立的。那些参加过研制的老教师大部分还在,他们身上那种不计个人得失忘我工作的精神,周围师生耳濡目染。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往往比单纯说教有着更大的渗透力。

身为学校团委副书记的束为博士看来对学生的心态更熟悉,他说:“清华还有一批出类拔萃的年轻校友,他们是老一辈‘两弹一星’精神的继承人。从以往的经验看,用他们大有作为的事实来开展教育,同学们一点都不反感。比如我校1989届毕业的硕士郭谦、于缨夫妇,去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如今郭谦当了一汽的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于缨也做了中层干部。在他们的带动下,几年中清华又去了三四十位毕业生。又比如我校1983届毕业生刘国治,毕业后去了西安的21研究所,后来回校读硕士、博士,之后又返回西安。由于他在科研方面的突出贡献,被破格提拔为中校,并当了所长。他多次出席国际会议,在国外遇到许多同学,刘国治深有感触地说:我代表我的国家参加学术交流,他们在为老板打工。贺老师常对我们说:刘国治选择的是一条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强盛联系在一起的道路,在为国奉献的同时,他自己也得到了发展。现在,那儿又有了几位年轻的清华校友。”

谈到清华大量出国留学的问题,贺美英坦然地说:“我们认为提倡‘两弹一星’精神和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并不矛盾。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专家中22位都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关键是要帮助学生懂得什么是崇高的人生信念。”

航天与国防发扬两弹一星精神

1999年9月2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京组织召开座谈会,组织曾为我国“两弹一星”立下功劳的航天科技人员回顾我国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历史,畅谈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决心加快航天事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国有特大型独资企业。这次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8位来自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在座谈会上,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杨嘉墀、王希季、孙家栋等回顾了我国第一枚导弹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情况,以及航天事业所走过的辉煌发展历史。

2000年4月24日,首都各界举行纪念“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30周年大会。

国防科工委主任刘积斌在讲话时宣布: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决定,将“两弹一星”精神作为行业精神,推动国防科技工业的跨世纪改革和发展,在全系统掀起了学习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高潮,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到振兴国防科技工业的伟大事业中,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促进各项目标的早日实现。

刘积斌介绍说,“两弹一星”精神是在我国经济落后、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力量薄弱条件下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英明领导、亲切关怀和悉心培育下形成的丰硕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形成的优良作风与遵循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严肃态度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30多年来,“两弹一星”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国防科技工业干部职工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而不懈努力。在国防科技工业迈向新世纪伟大进程中,“两弹一星”精神必将继续激励我们全面完成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改革、调整和振兴的任务。

刘积斌强调,要完成国防科技工业所肩负的各项重要任务,就必须在全行业认真学习和贯彻“两弹一星”精神,把这种精神凝聚到振兴国防科技工业的伟大实践中,贯穿到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生产第一线,才能使我们深刻地认清形势,明确我们肩上的责任,把准前进的方向,增强必胜的信心,焕发坚定的斗志,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抓住机遇,知难而进,励精图治,开拓奋进;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快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和发展,不断提高国防科技工业整体素质和水平,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空间综合电子技术研究室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研究室领导深刻认识到从事航天领域的科研工作,需要自力更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拼搏进取,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

空间综合电子技术研究室非常重视创新文化的建设,在这里,“两弹一星”精神在传承。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党中央根据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着眼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的“两弹一星”。

空间综合电子技术研究室从1992年起承担了应用系统在飞船上的总体系统,即有效载荷公用系统的研制工作,任务异常艰巨也异常光荣。

多少年来,研究室的全体研究人员,从零起步,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工程建设的重大突破,研制成功了具有现代水平的有效载荷支持系统,为在飞船上开展我国尖端和前沿领域的科学实验做出了突出贡献。

多少年来,研究室的全体研究人员不懈努力,不懈追求,付出了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在实验室里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形成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队伍。

研究室的科研条件虽然比10几年前好多了,但科研人员仍不忘艰苦奋斗,在研制工作中尽量降低成本,节约开支。

1994年研究室积累了近百万元的科研发展基金,有的同志看到别的研究室有汽车,也建议室里买辆汽车,使工作更方便。研究室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工作需求,认为买车要比依靠社会交通服务花费大,因而就没有买车。而当年载人航天研究中计划拨款偏少,严重影响了研制进度,研究室毅然拿出了多年积累的科研发展基金几十万元,购买了示波器等急需的科研设备,按时完成了当年的科研任务。

航天工程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相互协作才能取得成功。在研究室里,每个人都尽量把困难留给自己,方便让给别人。年轻同志缺乏航天经验,老同志总是尽其所能进行指导。谁在研制过程中遇到困难,其他同志都热心出谋划策。由于航天产品都要求做实验,一做就是一个多月。而这时年轻同志也总是自觉照顾老同志,男同志照顾女同志,承担晚上值夜班的任务。

空间综合电子技术研究室在工作中取得了众多成绩。后来,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先后成功发射并实现回收,并成功实现了太空行走。

这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他们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保证了飞船上全部设备的运转正常,圆满完成了载人飞船的科研任务。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建成并开馆

激情岁月稠,同铸中华魂。2009年5月20日,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落成典礼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举行。

青海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旅游局以及海北州等相关方面参加了典礼。主体建筑纪念馆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长李晓军在致辞中说,40多年前,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这一彪炳共和国史册的壮举,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特别是国防实力,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

在这一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孕育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

这一精神生动地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是激励中华儿女不断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以其深刻凝重的内容和生动鲜活的形式,展现着那段不凡的历史,传承着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是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

青海原子城项目总投资7248万元、占地12�2公顷的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于2007年4月3日开工建设。

项目分为纪念馆和纪念园区两个子项。纪念馆占地1公顷,建筑面积9615平方米,框架结构,高度16米,由1至5号展厅、序厅、多功能放映厅等部分组成;纪念园按照园区场地南低北高差较大的地形特点,构成一条贯穿南北的景观参观线路,分别由纪念广场、纪念馆、“596”之路、和平纪念园、原子城铸就者纪念馆、纪念碑等景观组成。

那是1958年11月,代号为221的中国核武器工程在正式启动,大批建设者、科研工作者和解放军战士等,怀着对党和国家的无比忠诚,从祖国四面八方会集到这里。他们从三顶帐篷起家,用自己的智慧、青春和热血,先后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为维护我国及世界和平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该基地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1995年基地退役后整体交给青海省,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主动退役核武器研制基地。退役后,此地被誉为“原子城”。

2001年,青海原子城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11月,又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示范基地。

耸立在青年公园的原子城纪念碑,碑体上铭刻着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十二个烫金大字,显得格外庄严肃穆。纪念碑高16�15米,象征着原子弹爆炸的时间,1964年10月16日15时。

纪念碑的外形像一颗火箭,两侧是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时的蘑菇云浮雕,碑顶上端银白色的对体是1比1的原子弹模型,并有一个盾牌,意喻我国进行核工业的研究只是为了防御和自卫。

往前在三株树的围拢之中,有一座古铜色的雕塑,这是纪念广场最醒目的标志,即主题雕塑《聚》竖立于入口东侧,以鲜明的主题表现历史。

《聚》代表了核聚变的写实,也代表了聚合全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凝聚力。

“两弹一星”的研制基地,即221厂坐落在西海镇金银滩草原深处,这里四面环山,草地平坦。1957年,李觉将军带着10几位二机部九局的科学家考察了甘肃、四川、青海等七处地点后,最终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定在了青海的金银滩草原。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人民日报》发表了“号外”和“喜报”,在“号外”和“喜报”中,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了“中国进行必要的核试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庄严承诺。

中国人民自从成功的试验了“两弹一星”后,在全世界的独立地位更加坚固。

在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里,一幅幅珍贵的资料图片,一件件见证历史的实物、设备,一个个再现艰苦奋斗的场景模型,尤其是第二展厅的那一幕场景:风雪苍茫,远山肃穆,三顶墨绿色的帐篷扎在苍茫的草原深处,白雪压塌了篷布,帐篷门前的两只藏獒,站立在寒风中,仿佛是在等待着主人归来。它真实的再现了1958年第一批建设者挺进海拔3000多米的金银滩草原,开始基础建设的艰苦情景。

三顶帐篷起家,这是221厂建设者写在金银滩草原上的不朽传奇。他们30多年的艰苦创业,记录了一代开拓着美好的情操和理想追求,30多年的辉煌历程,见证了我国核武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巨大变化。

在原子城纪念馆的第二展厅,在一处用实物及声、光、电模拟出来的风雪交加的金银滩草原上的那“三顶帐篷”前,曾在矿区度过童年的中国核工业建筑集团公司总经理穆占英,他饱含深情说:“我童年时就在这里,张爱萍、李觉等将军们都住过这样的帐篷,把新建的房子让给了科技人员。”

在“共和国记忆”这个展厅,可以看到王淦昌、刘光、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和曾经为共和国核物理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无名英雄。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打破美国的核讹诈、核威胁,他们远离亲人卧薪尝胆,悄然打造了一把旷世奇剑。他们用青春、柔情和浪漫,决绝和悲壮在金银滩上谱写了一曲永不消逝的长歌,他们的精神让感到震撼,给所有的参观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时年78岁的叶钧道老人,应邀前来参加开馆仪式,

他是当年在罗布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前负责插雷管的人员之一。在第四展厅的“蘑菇云”图片前,他颤声说道:“建设这个纪念馆,把我们这一代人做的事情,树立的精神展现出来,太好了!我虽然身体不好,家里人也劝我这次不要来,但我一定要来,今天站在这里,我感觉就两个字:很好。”

时年73岁的原221厂试验部科研人员董庆东,应邀前来参加开馆仪式,他带着他的老伴,专程从四川绵阳赶来。他说:“我们这一代人年轻的时候抱着振兴中华的理想,在这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事业。我为此而感到自豪!希望新一代年轻人继承‘两弹一星’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信他们会做得更好!”

尽管开馆仪式只有短短一上午,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将激励中华儿女不断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

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请历史记住他们》科学时报社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创造奇迹的人们》柏万良著湖北教育出版社

《科学发明故事》颜煦之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李少元赵北志主编金盾出版社

《时代楷模》朱新民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

《共和国的记忆》李庄主编人民出版社

《光辉的榜样》本书编写组中国文史出版社

《青年的榜样》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出版

三、发扬光大

●在报告会上,两位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老英雄回顾讲述了当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协同作战、勇攀高峰的事迹,激起全场师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耸立在青年公园的原子城纪念碑,碑体上铭刻着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十二个烫金大字,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他饱含深情说:“我童年时就在这里,张爱萍、李觉等将军们都住过这样的帐篷,把新建的房子让给了科技人员。”

● 发扬光大

清华大学宏扬两弹一星精神

1999年9月20日,也就是中央召开表彰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的第二天,教育部党组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组织教育战线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进行以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

教育部要求各级教育部门以“两弹一星”研制工作和科技人员的先进事迹为教材,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深入学习、大力弘扬他们热爱祖国、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战斗精神,团结协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科学精神的教育。

教育部还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把学习、宣传、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同当时教育战线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结合起来,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当天举行座谈会,学习、讨论江泽民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回忆老一代科学家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和取得的丰功伟绩,师生们决心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做出贡献。

11月5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桓武和“两弹一星”功臣、中国核武器研究院首任院长李觉将军当天来到清华大学,为1100多名师生作了一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报告会。

在报告会上,两位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老英雄,回顾讲述了当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协同作战、勇攀高峰的事迹,激起全场师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落实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划,清华大学党委做出了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学习教育活动的决定,计划教职工用3个月、学生用1年左右的时间深入学习“两弹一星”精神。

校党委采取校系结合的办法,在教工党员中安排各支部学习会和生活会等一系列的学习教育活动,并组织参观航空城、观看电视片等,引导教工党员学习“两弹一星”科技功臣的崇高精神,注意克服胸无大志、贪图安逸、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为把清华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努力拼搏。

学生系统开展“我的事业在中国”的主题教育活动,以“记住历史、思考今天、选择事业”作为教育活动的三个阶段,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

清华大学书记贺美英说:“为了建设一流大学,国家三年中为清华投资18个亿,这个强度在国内已经是史无前例。但是如果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比如哈佛大学一年的经费就是十几亿美元。所以光靠钱的话我们再努力也很难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这使我们想到当初研制“两弹一星”时,我们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也有很大差距,甚至比现在的差距还要大,可是我们搞成了。为什么?因为除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还有一种体现了民族志气的精神。”

有人说:“这次‘两弹一星’受勋的23人中,清华校友占了14人,但下次受勋还能有多少清华人呢?”如果在国家经济、科研、国防等最需要的地方没有我们清华的毕业生,我们能算什么一流大学呢?

大家深深感到,建设一流大学需要一种精神,一种为国家、民族奉献的精神。而“两弹一星”精神就是这种精神最集中的体现。改善教学、科研条件非常重要,提高教师待遇也非常重要,但所有这些都不能代替崇高精神的作用。

“可是怎么能让师生听得进去呢?我把问题指向了操作层面。”新闻中心副主任孙哲老师说:清华进行“两弹一星”精神的教育有得天独厚的资源,除了14位功勋校友,清华的工物系、计算机系、力学系当年就是为配合两弹一星的研制而建立的。那些参加过研制的老教师大部分还在,他们身上那种不计个人得失忘我工作的精神,周围师生耳濡目染。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往往比单纯说教有着更大的渗透力。

身为学校团委副书记的束为博士看来对学生的心态更熟悉,他说:“清华还有一批出类拔萃的年轻校友,他们是老一辈‘两弹一星’精神的继承人。从以往的经验看,用他们大有作为的事实来开展教育,同学们一点都不反感。比如我校1989届毕业的硕士郭谦、于缨夫妇,去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如今郭谦当了一汽的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于缨也做了中层干部。在他们的带动下,几年中清华又去了三四十位毕业生。又比如我校1983届毕业生刘国治,毕业后去了西安的21研究所,后来回校读硕士、博士,之后又返回西安。由于他在科研方面的突出贡献,被破格提拔为中校,并当了所长。他多次出席国际会议,在国外遇到许多同学,刘国治深有感触地说:我代表我的国家参加学术交流,他们在为老板打工。贺老师常对我们说:刘国治选择的是一条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强盛联系在一起的道路,在为国奉献的同时,他自己也得到了发展。现在,那儿又有了几位年轻的清华校友。”

谈到清华大量出国留学的问题,贺美英坦然地说:“我们认为提倡‘两弹一星’精神和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并不矛盾。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专家中22位都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关键是要帮助学生懂得什么是崇高的人生信念。”

航天与国防发扬两弹一星精神

1999年9月2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京组织召开座谈会,组织曾为我国“两弹一星”立下功劳的航天科技人员回顾我国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历史,畅谈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决心加快航天事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国有特大型独资企业。这次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8位来自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在座谈会上,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杨嘉墀、王希季、孙家栋等回顾了我国第一枚导弹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情况,以及航天事业所走过的辉煌发展历史。

2000年4月24日,首都各界举行纪念“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30周年大会。

国防科工委主任刘积斌在讲话时宣布: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决定,将“两弹一星”精神作为行业精神,推动国防科技工业的跨世纪改革和发展,在全系统掀起了学习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高潮,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到振兴国防科技工业的伟大事业中,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促进各项目标的早日实现。

刘积斌介绍说,“两弹一星”精神是在我国经济落后、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力量薄弱条件下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英明领导、亲切关怀和悉心培育下形成的丰硕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形成的优良作风与遵循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严肃态度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30多年来,“两弹一星”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国防科技工业干部职工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而不懈努力。在国防科技工业迈向新世纪伟大进程中,“两弹一星”精神必将继续激励我们全面完成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改革、调整和振兴的任务。

刘积斌强调,要完成国防科技工业所肩负的各项重要任务,就必须在全行业认真学习和贯彻“两弹一星”精神,把这种精神凝聚到振兴国防科技工业的伟大实践中,贯穿到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生产第一线,才能使我们深刻地认清形势,明确我们肩上的责任,把准前进的方向,增强必胜的信心,焕发坚定的斗志,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抓住机遇,知难而进,励精图治,开拓奋进;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快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和发展,不断提高国防科技工业整体素质和水平,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空间综合电子技术研究室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研究室领导深刻认识到从事航天领域的科研工作,需要自力更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拼搏进取,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

空间综合电子技术研究室非常重视创新文化的建设,在这里,“两弹一星”精神在传承。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党中央根据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着眼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的“两弹一星”。

空间综合电子技术研究室从1992年起承担了应用系统在飞船上的总体系统,即有效载荷公用系统的研制工作,任务异常艰巨也异常光荣。

多少年来,研究室的全体研究人员,从零起步,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工程建设的重大突破,研制成功了具有现代水平的有效载荷支持系统,为在飞船上开展我国尖端和前沿领域的科学实验做出了突出贡献。

多少年来,研究室的全体研究人员不懈努力,不懈追求,付出了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在实验室里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形成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队伍。

研究室的科研条件虽然比10几年前好多了,但科研人员仍不忘艰苦奋斗,在研制工作中尽量降低成本,节约开支。

1994年研究室积累了近百万元的科研发展基金,有的同志看到别的研究室有汽车,也建议室里买辆汽车,使工作更方便。研究室仔细分析了当时的工作需求,认为买车要比依靠社会交通服务花费大,因而就没有买车。而当年载人航天研究中计划拨款偏少,严重影响了研制进度,研究室毅然拿出了多年积累的科研发展基金几十万元,购买了示波器等急需的科研设备,按时完成了当年的科研任务。

航天工程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相互协作才能取得成功。在研究室里,每个人都尽量把困难留给自己,方便让给别人。年轻同志缺乏航天经验,老同志总是尽其所能进行指导。谁在研制过程中遇到困难,其他同志都热心出谋划策。由于航天产品都要求做实验,一做就是一个多月。而这时年轻同志也总是自觉照顾老同志,男同志照顾女同志,承担晚上值夜班的任务。

空间综合电子技术研究室在工作中取得了众多成绩。后来,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先后成功发射并实现回收,并成功实现了太空行走。

这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他们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保证了飞船上全部设备的运转正常,圆满完成了载人飞船的科研任务。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建成并开馆

激情岁月稠,同铸中华魂。2009年5月20日,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落成典礼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举行。

青海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旅游局以及海北州等相关方面参加了典礼。主体建筑纪念馆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长李晓军在致辞中说,40多年前,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这一彪炳共和国史册的壮举,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特别是国防实力,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

在这一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孕育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

这一精神生动地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是激励中华儿女不断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青海原子城纪念馆以其深刻凝重的内容和生动鲜活的形式,展现着那段不凡的历史,传承着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是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

青海原子城项目总投资7248万元、占地12�2公顷的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于2007年4月3日开工建设。

项目分为纪念馆和纪念园区两个子项。纪念馆占地1公顷,建筑面积9615平方米,框架结构,高度16米,由1至5号展厅、序厅、多功能放映厅等部分组成;纪念园按照园区场地南低北高差较大的地形特点,构成一条贯穿南北的景观参观线路,分别由纪念广场、纪念馆、“596”之路、和平纪念园、原子城铸就者纪念馆、纪念碑等景观组成。

那是1958年11月,代号为221的中国核武器工程在正式启动,大批建设者、科研工作者和解放军战士等,怀着对党和国家的无比忠诚,从祖国四面八方会集到这里。他们从三顶帐篷起家,用自己的智慧、青春和热血,先后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为维护我国及世界和平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该基地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1995年基地退役后整体交给青海省,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主动退役核武器研制基地。退役后,此地被誉为“原子城”。

2001年,青海原子城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11月,又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示范基地。

耸立在青年公园的原子城纪念碑,碑体上铭刻着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十二个烫金大字,显得格外庄严肃穆。纪念碑高16�15米,象征着原子弹爆炸的时间,1964年10月16日15时。

纪念碑的外形像一颗火箭,两侧是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时的蘑菇云浮雕,碑顶上端银白色的对体是1比1的原子弹模型,并有一个盾牌,意喻我国进行核工业的研究只是为了防御和自卫。

往前在三株树的围拢之中,有一座古铜色的雕塑,这是纪念广场最醒目的标志,即主题雕塑《聚》竖立于入口东侧,以鲜明的主题表现历史。

《聚》代表了核聚变的写实,也代表了聚合全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凝聚力。

“两弹一星”的研制基地,即221厂坐落在西海镇金银滩草原深处,这里四面环山,草地平坦。1957年,李觉将军带着10几位二机部九局的科学家考察了甘肃、四川、青海等七处地点后,最终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定在了青海的金银滩草原。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人民日报》发表了“号外”和“喜报”,在“号外”和“喜报”中,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做出了“中国进行必要的核试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庄严承诺。

中国人民自从成功的试验了“两弹一星”后,在全世界的独立地位更加坚固。

在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里,一幅幅珍贵的资料图片,一件件见证历史的实物、设备,一个个再现艰苦奋斗的场景模型,尤其是第二展厅的那一幕场景:风雪苍茫,远山肃穆,三顶墨绿色的帐篷扎在苍茫的草原深处,白雪压塌了篷布,帐篷门前的两只藏獒,站立在寒风中,仿佛是在等待着主人归来。它真实的再现了1958年第一批建设者挺进海拔3000多米的金银滩草原,开始基础建设的艰苦情景。

三顶帐篷起家,这是221厂建设者写在金银滩草原上的不朽传奇。他们30多年的艰苦创业,记录了一代开拓着美好的情操和理想追求,30多年的辉煌历程,见证了我国核武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巨大变化。

在原子城纪念馆的第二展厅,在一处用实物及声、光、电模拟出来的风雪交加的金银滩草原上的那“三顶帐篷”前,曾在矿区度过童年的中国核工业建筑集团公司总经理穆占英,他饱含深情说:“我童年时就在这里,张爱萍、李觉等将军们都住过这样的帐篷,把新建的房子让给了科技人员。”

在“共和国记忆”这个展厅,可以看到王淦昌、刘光、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和曾经为共和国核物理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无名英雄。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打破美国的核讹诈、核威胁,他们远离亲人卧薪尝胆,悄然打造了一把旷世奇剑。他们用青春、柔情和浪漫,决绝和悲壮在金银滩上谱写了一曲永不消逝的长歌,他们的精神让感到震撼,给所有的参观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时年78岁的叶钧道老人,应邀前来参加开馆仪式,

他是当年在罗布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前负责插雷管的人员之一。在第四展厅的“蘑菇云”图片前,他颤声说道:“建设这个纪念馆,把我们这一代人做的事情,树立的精神展现出来,太好了!我虽然身体不好,家里人也劝我这次不要来,但我一定要来,今天站在这里,我感觉就两个字:很好。”

时年73岁的原221厂试验部科研人员董庆东,应邀前来参加开馆仪式,他带着他的老伴,专程从四川绵阳赶来。他说:“我们这一代人年轻的时候抱着振兴中华的理想,在这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事业。我为此而感到自豪!希望新一代年轻人继承‘两弹一星’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信他们会做得更好!”

尽管开馆仪式只有短短一上午,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将激励中华儿女不断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

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请历史记住他们》科学时报社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创造奇迹的人们》柏万良著湖北教育出版社

《科学发明故事》颜煦之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李少元赵北志主编金盾出版社

《时代楷模》朱新民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

《共和国的记忆》李庄主编人民出版社

《光辉的榜样》本书编写组中国文史出版社

《青年的榜样》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出版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