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5 10:41:25

●陈景润说:“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个猜想得到证实,就会大大丰富人们对整数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陈景润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周恩来,仿佛要把周恩来的形象牢牢地记在心里。

●陈景润立即跨上一步,他激动地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邓小平的手。

● 受到中央表彰

毛泽东关心陈景润

顾迈南的两份内参引起中央对陈景润的关注。

中央领导看到顾迈南写的内参以后,要求科学院“写一份较为详细的摘要”,并将陈景润的论文一起送往中央。

1973年4月16日,数学所将有关材料备齐,20日送到中央有关部门。

在此期间,新华社发表了一条陈景润患严重腹膜结核,病情危险,急需抢救的消息。

在北京中南海菊香书屋里,毛泽东认真地阅读着关于陈景润的材料。

毛泽东崇尚科学,十分尊重和爱护那些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此刻,毛泽东毫不犹豫地在文件“要抢救”3个字上,画了一个圆圈,并退给当时负责科研文教的姚文元办。

两篇内参迅速送达了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

不久,顾迈南奉命走进陈景润的宿舍,她再次震惊了。顾迈南后来回忆说:

这是一间大约只有6平方米的小屋,靠墙放着一张单人床,床前放着一张三屉桌,桌上床上到处堆着书籍、资料;窗台上、地上,放着破饭碗、药瓶子,碗里还有干了的酱油……

当时,有人解释说:“为了节约生活费,陈景润平时不吃菜,只用酱油泡水喝。”

据武衡后来回忆:

一天半夜,已是12时多了,我接电话,说是陈景润病危,毛主席批了应立即抢救。

可是,我前两天还见到他,并不像他所说的那样严重,但也很难说,天有不测风云么,而且是毛主席亲自批的,怎能延误?

我当即乘车到中关村陈景润的宿舍看望。

大约两点多钟,我打开陈的房门,看到他正在稿纸上书写进行数学研究呢。

陈景润不知我的来意,连忙表示是在听英语新闻广播,表示他关心政治,并非搞数学研究。他之所以如此惊恐,是因为对他‘不问政治’的错误进行过严厉的批判,他曾表示今后不再搞业务了。他以为我是半夜来检查的。

当我说明来意后,请他随我去清华大学为他检查病情,他才释然。我们到清华大学时已是黎明,协和医院的结核病专家张孝骞教授已在那里等着了……

陈景润来到清华大学以后,几名专家立即对陈景润进行会诊。

会诊的结果是:陈景润患有慢性腹部结膜炎。

长期的伏案劳作,超负荷的科研攻关,加上严重缺乏营养,使得陈景润的健康状况很差。

数学所的人们都知道,陈景润穿衣服,整整要比别人提前一个季节。9月,北京正是金秋,不少人还穿衬衫,而陈景润已经套上棉衣了。

经过这场冲击哥德巴赫猜想的苦战,陈景润更是疲惫不堪,极端怕冷,他的脸上时常浮起阵阵潮红,大概是病久了,也苦久了,陈景润丝毫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

此时,依照毛泽东的指示,陈景润住院了。

陈景润心中对毛泽东充满感激之情,他想说:“谢谢毛主席。”但是,他的喉咙里仿佛被什么东西哽住了。陈景润眼眶红了,泪水夺眶而出。

记者钟巨治曾经采访过陈景润,他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

当我们来到一幢宿舍前,陪同的同志用手一指,那就是陈景润。

我们看见一个穿着褪了色的蓝布长大衣,戴着帽子的瘦小男人正在宿舍门前徘徊。

当他听说我们是新华社记者,立即邀我们上楼,到他屋里去坐一坐。

我们进了陈景润的小屋,见有一床一桌,床上铺着白床单,下面是一床棉絮作褥子。床旁有两个纸箱,大概是作存放衣服书籍之用。屋子虽然不大,但却显得整齐干净,也许是他知道这两天一定会有人来访,刻意收拾了一番。

陈景润刚开始和钟巨治谈话的时候,显得比较拘谨,当谈起哥德巴赫猜想时,他的话明显多了起来。

钟巨治问陈景润:“景润同志,你为什么要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谦虚地笑了笑,说: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个猜想得到证实,就会大大丰富人们对整数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在理论上比较有意义。

至于它的实用价值,我也说不太好,反正美国的空军部海军部都用高薪聘请人来研究这个问题,想必有它重要的作用吧。

钟巨治又十分好奇地问:“论证哥德巴赫猜想为什么这样困难呢?”

陈景润说:

乍一看哥德巴赫猜想是挺容易的,因为任何偶数均可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一般不是搞数学研究的人也能计算出来,偶数就是双数,比如,2、4、6、8等等,素数就是大于1的整数,除了互和它本身之外,它不能被任何整数除尽,如,2、3、5、7等,那么,18是个偶数,它是7和11两个素数之和,这是最简单的一个例证。

但是,偶数和素数是无穷无尽的,在100以内的素数还比较多,而100以外的素数就越来越少,这样只从少数小的偶数来验证还不难,但是到几千、几万,甚至几万亿的大偶数,就不那么简单了,它需要一些数学基础理论。

1974年,周恩来南下广州,得知了陈景润的情况,他立即从广州给有关部门打电话,请陈景润当四届人大代表。

这个消息顿时在中关村引起轰动,中关村几乎所有的人都注视着陈景润。

陈景润是否适宜当选四届人大代表,外界为此争论得热火朝天,陈景润却始终泰然处之。

陈景润的兴趣在于科研,在于数学。但是,当他接到去参加全国四届人大的会议通知时,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庄严之情油然而生。

第二天,陈景润很早就起床,整理好自己的行李,包括被子、脸盆、洗刷用具,一应全部带齐。

陈景润认为凡去开会,都是需要自己带生活用品。

当陈景润带着他的全部装备出现在北京一家高级豪华宾馆面前的时候,负责担任接待任务的工作人员全部忍不住笑了,他们告诉陈景润:开会不必带行李。陈景润惊愕地瞪大了眼睛。

在此之前,陈景润从来没有上过宾馆。

1975年1月13日,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

周恩来登上主席台,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这是陈景润第一次亲眼看到周恩来。

陈景润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周恩来,仿佛要把周恩来的形象牢牢地记在心里。

会议期间,周恩来勉励陈景润:“陈景润同志,你还要学好外文,将来我们国家总是要同英、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往来的。”

周恩来的话让陈景润深受鼓舞,他对周恩来充满了敬爱之情。

当陈景润得知周恩来身患重病的消息时,他心里难受极了。

后来,陈景润后来回忆说:

会上,得知周总理已患重病时,我悲恸地哭了,几夜睡不着觉……

走出人民大会堂,陈景润的脚步更坚实有力了。

此后,陈景润逢人就说:“总理让我学外文,党让我搞科研。”

邓小平和陈景润握手

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邓小平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全面整顿工作。

此时,尽管陈景润已是声名远扬,多数人不得不赞叹他的战绩和刻苦攻关的精神,但他的生活条件并没有什么改变,仍然住在那间6平方米的小屋中,仍然过着苦行僧似的清苦的生活。

陈景润已经攻克哥德巴赫猜想(1+2),距离(1+1)只是一步之遥。

熟悉数论的人们都清楚,那好比是攀登珠穆朗玛峰,越是接近峰顶,便越是艰难,每跨出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陈景润原来用的改进后的筛法,已不适宜用于来攻克(1+1),要夺取最后的胜利,必须另辟蹊径。

陈景润正沉浸在深深的思索之中。

陈景润为了从事研究,需要一个清静的环境,因此,他宁可一个人住在那间简陋的小屋里。

陈景润的住房问题,最后是由邓小平同志亲自抓才解决的。

邓小平是真正走近陈景润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一直关心着陈景润的各方面情况。当他得知陈景润的困难以后,就果断地下达这样的指示:

一周之内,请给陈景润解决3个问题:住房、爱人的调动和配备一个秘书。

在邓小平的亲切关怀下,陈景润住进了四房二厅的居室,分居的爱人由昆也由武汉调入北京,李小凝当了陈景润的秘书。

来自中南海的春风,吹进陈景润的心里,也吹绿了神州大地。

祖国给予陈景润亲切的关怀,陈景润也以赤子之心真诚地爱恋着自己的祖国。

陈景润成了国际知名的大数学家,深受人们的敬重。但他总是把功劳都归于祖国和人民。为了维护祖国的利益,他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名利。

1977年的一天,陈景润收到一封国外来信,是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写给他的,邀请他出席国际数学家大会。

这次大会有3000人参加,参加大会的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

大会共指定了10位数学家作学术报告,陈景润就是其中之一。这对一位数学家而言,是一种难得的殊荣,对提高陈景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大有好处。

陈景润收到信件以后,却没有擅作主张,而是立即向研究所党支部作了汇报,请求党的指示。

党支部把这一情况又上报到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的党组织对这个问题比较慎重,因为当时中国在国际数学家联合会的席位,一直被台湾占据着。

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对陈景润说:“你是数学家,党组织尊重你个人的意见,你可以自己给他们回信。”

陈景润经过慎重考虑,最后决定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他在答复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信中写到:

我们国家历来是重视跟世界各国发展学术交流与友好关系的,我个人非常感谢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邀请。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唯一能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目前台湾占据着国际数学家联合会我国的席位,所以我不能出席。

如果中国只有一个代表的话,我是可以考虑参加这次会议的。

为了维护祖国母亲的尊严,陈景润毫不犹豫地牺牲了个人的利益,表现出知识分子高尚的爱国精神。

陈景润乔迁新居以后,仍然像以往一样,终日伏案操劳。他仍然在数论之海中遨游,搏击风浪。他希望把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研究得更为完美,要向那更为诱人的(1+1)发起最后的冲击。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陈景润应邀出席大会。

这次大会盛况空前。

陈景润第一次看到了邓小平,他兴奋得像个孩子,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主席台上那熟悉的面孔,聚精会神地聆听邓小平在开幕式上的讲话。

邓小平在报告中说:

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说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陈景润高兴得拼命鼓掌。他那张平日总是苍白的脸,此时变得绯红。他研究的经典数论中包括哥德巴赫猜想等一系列理论难题,得到邓小平的高度肯定,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他感到十分高兴。

邓小平同志的报告结束以后,他特地接见了一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陈景润幸运地被列在其中。

邓小平健步向陈景润走来,他面带微笑,向陈景润伸出双手。

陈景润立即跨上一步,他激动地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邓小平的手。

邓小平亲切地嘱咐陈景润,要注意身体健康。并且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要尽量给陈景润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陈景润高兴地听着,脸上露出笑容。

这是科学大会上最动人的一幕。在场的许多科学家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我和邓小平同志握手啦!”陈景润当天就把喜讯告诉了数学所的所有同事。

这是陈景润一生中最为幸福的一天。

成为亿万人民的榜样

1978年,著名作家徐迟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著名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这篇文章在全国引起极大的轰动。

20世纪70年代末,在全国科学大会即将召开,科学的春天即将到来,《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同志们深受鼓舞,他们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如果《人民文学》能在此时组织一篇反映科学领域的报告文学,读者一定爱看,同时也可以借此推动思想解放的大潮。

然而,写谁好呢?又请谁来写呢?

编辑们都在苦苦地思索着。

据时任《人民文学》常务副主编的周明后来回忆说:

突然间,我们想起了社会上流传的一个民间故事:有个外国代表团来华访问,提出要见中国的大数学家陈景润教授。我国有关方面千方百计寻找,终于在中科院数学所发现了这位数学家。然而同时,也传出他的许多不食人间烟火的“笑话”,人们说他是一个“科学怪人”。

编辑部的同志们商议之后一致认为,就写陈景润!

至于作者,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著名作家徐迟。他虽是一位诗人,但写过不少通讯特写,特别是他比较熟悉知识分子,估计能写得很好……

几天后,徐迟风尘仆仆地从扬子江边带着滚滚的涛声赶来了。

周明接着回忆说:

一个艳阳高照的秋日里,我陪同徐迟到了北京西郊中关村的中科院数学研究所。

接待我们的是数学所党支部书记李尚杰同志。这是一位深受科学家爱戴的转业干部,陈景润对他更是百倍信赖,什么心里话都对他述说,李尚杰对陈景润也是倍加爱护和支持。这是很难得的。

老李动情地向我们讲述着“小陈”钻研科学的故事。

不一会儿,进来一个个头儿不高、面颊红扑扑、身着一套旧蓝制服的年轻人。

他就是陈景润,一个十分朴素的数学家。

李尚杰向陈景润说明我们的身份和来意后,我又特意向他介绍说:我们特约徐迟同志来采访,写一篇你如何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难关,登攀科学高峰事迹的报告文学,准备在《人民文学》上发表。

陈景润紧紧握住徐迟的手说:“徐迟,噢,诗人,我中学时读过你的诗。哎呀,徐老,你可别写我,我没有什么好写的。你写写工农兵吧!写写老前辈科学家吧!”

徐迟笑了,告诉他说:“我来看看你,不是写你,我是来写科学界的,来写四个现代化的,你放心好了。”

陈景润笑了,天真地说:“那好,那好,我一定给你提供材料……”

为了写好这篇报告文学,徐迟进行了深入采访和大量调查研究。他反复斟酌,几番修改,终于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这部杰出的报告文学。

很快,《人民文学》以醒目的标题,在头篇位置发表。

《哥德巴赫猜想》一经问世,立即引起极其热烈的反响!各地报纸、广播电台纷纷全文转载和连续广播。包括党政军领导干部在内的全国各界读者,喜欢文学的和平时不太关心文学的,都找来一遍又一遍阅读,有的人甚至能够背诵出来。

一时间,《哥德巴赫猜想》飞扬神州大地,陈景润几乎家喻户晓,天天都有大量读者来信飞往中科院数学所……

陈景润开拓了数论研究中一个崭新的时代。他那瘦弱的身影,几乎凝聚了全世界所有数学家关注倾慕的目光。

自负的日本人,对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称道两位数学奇才:一位是祖冲之,一位便是陈景润。他们由衷地在这两位中华俊杰面前顶礼膜拜。

陈景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中引起强烈的共鸣,陈景润因而走到人民的心中,成为一代人学习的楷模。

“学习陈景润,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攀登科学高峰”,成为亿万青年的心声,它产生的激励和鼓舞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报纸、刊物也纷纷请陈景润写文章,青年报约请陈景润“与青年人谈理想”;体育刊物约请陈景润谈“做一个科学家要身体好”;省报约请陈景润“与青年同志们谈学习”……

小学请陈景润去做校外辅导员;中学请他去给中学生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

还有全国各地寄给陈景润的信件等着他拆看,许多青年从外地赶来要面见陈景润,要跟他学数学,跟他探讨“哥德巴赫猜想”问题。

除了卓越的贡献外,陈景润最让人怀念与感动的是他的精神。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俊芝说:

读过《哥德巴赫猜想》的人都熟悉这样一种场景:在一个6平方米的小屋中,陈景润坐在小板凳上,把床当做书桌,完成了中国数学界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当他的事迹发表出来,几代人受到这种精神的感召,立志向数学、向科学的高峰进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志明说:

“陈景润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非常之大,我们当时对他的崇拜比现在的追星族还深刻。”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数学家王友德说:

“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不知道哪个大学的数学好,只知道陈景润是厦门大学毕业的,我就报了厦门大学。”

中科院数学所所长周向宇到数学所做研究生时,陈景润已经生病了,当时考托福出国的风气影响很大,他看到陈景润在盛名之下,依然带病工作、继续努力,明白做数学还有许多可以努力的方向,就没有报考托福。

安微省合肥市小学生段铮一在读《读陈景润治学三字经有感》这篇作文中写道:

陈景润说学习要有“三心”:一是信心,二是决心,三是恒心。

没错。学习必须要有这“三心”。

信心,是做好每件事最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要时刻对说,我能行,我能成功。千万不要小看自己,不要自卑,要提高我们的信心,才能做好每件事;

决心,是进入成功大门的第二门坎,心中有了目标,就要下决心去完成。只要有了决心,成功就不会离我们太远了;

恒心,是成功大门的第三门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坚持就是胜利,持之以恒,以长久不变的意志坚持去做好每件事情。

俗话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要做好事情,就必须得具有信心,决心,恒心。

在陈景润精神的鼓舞下,中国的科学家以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崭新姿态,出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

陈景润为中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他成为炎黄子孙的骄傲。

但是,成功以后的陈景润,依旧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他把鲜花和荣誉看得十分平淡。

陈景润对别人说:

在科学的道路上我只是翻过了一个小山包,真正的高峰还没有攀上去,还要继续努力。

此时的陈景润,和从前相比,在他身上似乎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陈景润仍然穿着已经褪色的蓝大褂,看到同事,他仍是闪在一旁,率先问好,或表示谢意。

陈景润仍然节俭得让人感到过分。唯一奢侈的是,不忘记在竹壳热水瓶中放下几把最便宜的参须。

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每逢数学所、中科院评先、评奖,陈景润总是坐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默不作声,听到有人提到他的名字,他立即站起来,给这个人敬个礼,连声地说:“谢谢,谢谢!我就免了,免了……”说完,他真诚地看着大家,目光里流露出恳求之情。

陈景润有时也会开开玩笑。

第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奖进行评奖的时候,人们把我国数学界有特殊贡献的陈景润、王元、潘承洞,还有杨乐和张广厚都提上去了。

陈景润笑着:“还有维诺格拉多夫!”引起了大家一片笑声。

不久,在第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奖的颁奖大会上,陈景润和王元、潘承洞一起荣获一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候选人应当是每项重大科学发现的主要论文或者专著的主要作者,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提出总体学术思想、研究方案;

发现重要科学现象、特性和规律,并阐明科学理论和学说;

提出研究方法和手段,解决关键性学术疑难问题或者实验技术难点,以及对重要基础数据进行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

能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对于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说,是一种无上的光荣。祖国和人民给了陈景润巨大的荣誉。

此后,陈景润仍然每天出没在图书馆,或者,一头钻进那间6平方米的小屋。

出于好奇的人们,看了徐迟的报告文学,特地到数学所来看他,尤其是记者,更是络绎不绝,真亏了好心书记李尚杰,为了不至于过分干扰陈景润,能挡驾的他尽量挡了。

有时,李尚杰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让人们去看陈景润那间“刀把形”的房间。一架单人床,四片暖气片,靠墙一张小方桌,屋子里,最多的是铺天盖地的草稿纸……

陈景润的全部心思,仍然扑在哥德巴赫猜想上,那令人朝思暮想的数论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1),恰似珠穆朗玛峰巅,时时都在呼唤他。

陈景润一直盼望能亲手攻克(1+1),完成几代数学家的宿愿。

陈景润仿佛有一种预感,时间对于他,实在是太珍贵了。他仍是那么匆忙,走路时,低着头,急急地赶路。他的生活仍是像以前一样简朴。几个馒头,一点咸菜,便可以了却一餐。

当名人并非易事。各种应酬,往往应接不暇,能够推辞的,陈景润总是尽量地推辞,但有一件事情,陈景润是很乐意前往的,就是给北京的中小学生开讲座。

陈景润喜欢孩子们的天真、纯洁,更寄希望于他们。

只要时间允许,陈景润一定应约。他的讲座是很认真的,他既讲数学,也讲祖国对青少年的期望。

他平时不善言辞,但是一到孩子们中间,他就变得年轻活泼,说话也琅琅上口,北京的不少学生和老师都很喜爱陈景润,他们认为陈景润一点也不怪,一点也不傻,说的话还句句在理。

1981年4月,陈景润回到久别的母校厦门大学,参加厦大建校60周年校庆。他和老同学林群同居一室。

林群后来深情地回忆起这段难忘的日子,他说:

陈景润睡得很少,每天晚上,大约十二点钟以后,才能入睡。

令我惊奇的是,他入睡很快。有时鞋没脱,衣服也不脱,就躺下了。不久,就传来了轻轻的鼾声。

到凌晨三点,他就醒了,他怕影响我休息,动作很轻,然后,轻手轻脚地到会客厅,打开灯,开始伏案工作。

我睡意浅,醒了,问他:“你去干什么?”

陈景润见惊醒了我,十分过意不去,连忙道歉,说道:“真对不起,对不起,我去干一会儿活。”说完,便走出门去……

林群说:“事后,陈景润告诉我,他一直在做冲击哥德巴赫猜想(1+1)的“搭梯子”工作。”

私下里,陈景润也曾叹息着对林群说:“原来用于攻克(1+2)的筛法已经不适宜用于攻克(1+1)了,必须另外找一条路,路在何方呢?可能根本没有路,只有搭梯子才能爬上去。”

在聚会期间,陈景润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生命之旅的短促。

1966年,陈景润最初攻下哥德巴赫猜想(1+2),到1973年进一步完善它,共花去8年。

从1973年到现在,陈景润对自己的这项结果作了很有意义的改进,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内外同行学者的高度赞扬,并在数论的其他领域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然而,陈景润的攻克(1+1)的宿愿,仍然没有实现。陈景润对此深感焦虑。

经历过无数个不眠之夜之后,陈景润依旧没有获得重大突破。

陈景润期待自己能够亲手摘下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为祖国争光,为中国人争气。

陈景润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不禁心急如焚,他恨不得把一天当作两天用。

陈景润的儿子欢欢说:

每天,我爸爸总是很晚很晚了还不睡觉,问他忙什么,他说,做作业。也就是做数学题。他经常做到第二天三四点钟还不睡觉。

有一回,我妈妈生气了,和爸爸吵了起来,爸爸才磨磨蹭蹭地去睡觉……

在美国进行科学研究

1979年1月,北京国际机场。

正是严冬。树叶落尽了。挺拔伟岸的桦树,默默地酝酿着春天的抒情诗。雪,纷纷扬扬地下着,漫天一片柔和的洁白。

候机室还是暖和的。值班的边防武警正在一丝不苟地检查出国人员的证件。

“你,你是陈景润?”边防武警有些吃惊地打量着站在他面前的陌生旅客:他外面套着一件破旧的蓝色大衣,里面却是崭新的笔挺的西装。

头上戴着护耳的旧棉帽,而脚下的皮鞋,却铮亮照人。陈景润的衣着打扮,实在是太不协调了。

“对,我是陈景润。”陈景润脸上浮上谦恭的笑意,忙向边防武警解释。

威严的武警笑了,他很有礼貌地点了点头,放陈景润过关。

陈景润是应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沃尔夫博士的盛情邀请,首次出访美国。

陈景润从来都没穿过西装,这一回出国,经过领导说服,才穿上时髦高贵的礼服。他不会系领带,开始也不系,经同行人员的解释,才终于让人替他打上领带。

与陈景润同行的还有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吴文俊夫妇和翻译朱世学同志。

临出门前,天就飘雪了,陈景润怕冷,于是,他在西装外面套了他的那件宝贝棉衣,头上戴了那顶护耳棉帽,弄得颇为滑稽。

第一次走出国门,一切是那么新鲜,那么令人振奋!。

多情的美国朋友密切关注着中国的变化,他们伸出手臂,热情地拥抱来自神秘东方的数学家们,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攻关方面的杰出贡献,更是令他们赞叹不已。

美国朋友特地在普林斯顿给陈景润安排了一套三室一厅的住房,里面铺着灰色的地毯,简朴,大方,透过宽敞明亮的玻璃大窗,一眼就可以看到一片绿漾漾的针叶林。

陈景润是应邀到这里来从事研究的,没有教学任务。然而,他的到来,仍是引起了不少轰动。

美国的《纽约时报》很快刊登了陈景润到美国的消息,并登了一幅他的照片。

普林斯顿大学立即邀请陈景润去做学术报告。

第一次走上国际学术讲台的陈景润,一身整洁的西装,头发新理过了,淡淡地烫了烫,领带是同行的朱世学替他系上的,皮鞋也是新擦过的,显得容光焕发,风度翩翩。

闻讯而来的学者、专家把教室挤得水泄不通。不少人是看到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后,驾车从上百公里以外的地方专程赶来的。

陈景润用英语讲演,游刃有余,侃侃而谈。他那精深博识的谈吐,使所有的到会者如痴如醉。前来听他演讲的美国人没有一个人提早退场,他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崇高的敬意。

演讲十分成功。陈景润在美国的工作,主要是从事研究。

这里藏书极为丰富,几乎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研究的资料、信息,通晓英语的陈景润发现遍地皆是珍奇,他恨不得把每一分钟的时间都留住,用于学习和研究。

美国风光,诱惑着多少为之神往的人们,而到了美国的陈景润,什么地方都不去游玩,整天就是泡在书房、办公室、图书馆中。

为了节省时间,陈景润通常只是吃牛奶煮面条再加上鸡蛋。简单,快捷,而又营养丰富。

从驻地乘半个小时的车,就是超级市场,有班车前往。陈景润买了一大桶的牛奶,整箱面条,还有鸡蛋,几乎成天吃他的“陈氏传统饭”。

陈景润一忙起来,就忘了仪表打扮。西装是常穿的,但往往不系领带,他嫌系领带麻烦。皮鞋很久没擦了,他不擦,也不让别人轻易给他擦。

随行的朱世学时时照顾陈景润,陈景润却害怕耽误时间,往往极礼貌地鞠个躬,说声:“谢谢老朱!谢谢老朱!”转身就走,生怕被老朱抓住整容。

陈景润身在异国,懂得要保持中国人的尊严,那件破棉衣,却是从来不曾穿过,旧棉帽,也藏起来了。

在普林斯顿,陈景润依旧按照老习惯,每天定时要听收音机,收听英语广播,几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

普林斯顿研究所的条件非常好,陈景润为了充分利用这样好的条件,他挤出一切可以节省的时间,拼命工作,连中午饭也不回住处去吃。

在美国,陈景润依旧保持着在国内时的节俭作风。他每个月从研究所可获得2000美金的报酬,可以说是比较丰厚的了。

但是,每天中午,他从不去研究所的餐厅就餐,那里比较讲究,他完全可以享受一下的,但他都是吃自己带去的干粮和水果。

有时候,陈景润外出参加会议,旅馆里比较嘈杂,他便躲进卫生间里,继续进行研究工作。

在美国短短的5个月里,除了开会、讲学之外,陈景润还完成了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一下子把最小素数从原来的80推进到16。

这一研究成果,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受到许多美国数学家的好评。

很快,有人上门来找陈景润,希望能在美国发表他的论文,陈景润却十分认真地说:“谢谢,谢谢。我是中国人,那里有发表的园地。”

来人走后,陈景润十分仔细地把自己的论文包好,在上面端端正正地写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大字,然后把它投到邮局。

有一次,一个美国人让陈景润谈谈他对美国的看法。

陈景润稍加思考,很有礼貌地回答:“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它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这个美国人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趁机劝说陈景润:“美国有世界上第一流的科研条件,有科学家成长的最好土壤。如果先生愿意的话,您可以留在美国工作。”

陈景润沉默了,他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亵渎,但他没有发火,只是十分坚定地回答:“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我的祖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决心为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陈景润去美国,国内有人谣传,美国条件那么好,陈景润肯定不回来了。

其实,陈景润在美国期间,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祖国,思念自己的家乡,还有自己的亲人。

陈景润一直认为,美国虽然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有高度发达的经济,但它毕竟是异国他乡,他在美国只是一个过客。他这个游子只有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

这位数学家是祖国忠诚的赤子。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了4个月之后,就飞回北京。

在美国生活4个月,除去房租、水电花去1800美元外,陈景润的伙食费仅花了700美元。

陈景润回国时,共节余7500美元。

这是一笔巨款。许多人都认为陈景润会把它留给自己,陈景润却主动把这笔钱全部上交给国家。他十分诚恳地说:“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我不能只想着自己享乐。”

在病中的顽强追求

1984年,一位美国数学家到中国访问,主动要求拜访陈景润。陈景润在数学所接待了他。

当时,盛传苏联人已经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的(1+1),陈景润得到这一消息,很是伤感。

座谈中,谈及这个问题时,美国数学家告诉陈景润:这是误传。

这位美国客人礼貌而谦恭地解释说:“这是不可能的,世界上如果能算出(1+1),第一个应当是你。”

后来,经过有关部门核实,这一消息确系误传,陈景润的心情这才稍稍平静了一些。

陈景润证明(1+2)以后,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数学家,都把前进的标尺定在(1+1)。

已在这一领域中遥遥领先的陈景润,自然希望能够继续攻克(1+1),为祖国争光。

其实,从70年代初期开始,陈景润就横下一条心,要尽全力拼搏,争取为这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跨世纪之战,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陈景润时时关注着世界数学界的动态。

陈景润知道强手如林,世界如此之大,不知道哪一天会从一个并不出名的地方,突然杀出一匹黑马,令所有的数学大家们都目瞪口呆,利索地把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摘走。

正因为如此,陈景润知道自己必须赶快做,只有这样,才有希望抢在洋人的前面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才能够为祖国争光……

可是,转眼十多年过去了,陈景润度过了三千多个废寝忘食的日日夜夜,却依旧没能实现自己的心愿。他回首往昔,自然十分伤感。

正在这时,命运之神又无情地给了陈景润一个沉重的打击。

1984年4月27日,陈景润上街去魏公村一家书店寻找近期的有关资料。

大街上熙熙攘攘,广告林立,令人眼花缭乱。陈景润却无心去浏览身边的街景。他低着头,一边走路,一边思考。

一个小伙子骑着一辆自行车,从远处急驰而来。他太自信自己的骑术了,以至于没有把手按在紧急刹车把上。当他看到前面有人时,已经来不及刹车了。

只听“啊――”的一声惨叫,一个衣着朴素带着眼镜的中年人,已经倒在这个小伙子的车前。

车轮还在旋转。被撞倒的人却完全昏过去了。

这个小伙子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吓得双手颤抖起来,他急忙去扶被他撞倒的人。

这个被撞倒的人,就是陈景润。

此时,陈景润身受重作,他后脑勺着地,头上有血,隆起一片肿块,脸色苍白。

“你是谁,什么单位的?”小伙子语无伦次地问陈景润。

陈景润无力地说:“我是……陈……景……润。”

陈景润刚说完这句话,就又昏了过去。

小伙子惊呆了。

陈景润被送到医院时,头上冒虚汗,处于半昏迷状态之中。经医生初步确诊:后脑严重撞伤、严重的脑震荡。

陈景润被撞伤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中关村,传遍了北京城。

成千上万的人们都在为陈景润的健康和生命忧虑,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遭此意外而感到悲伤。慰问信、慰问电话像雪片一样飞向中关村。

这次车祸,是对陈景润的健康一次致命性的损伤。陈景润的大脑受到严重的损伤。

但陈景润并没有被这次打击击跨,他用顽强乐观的精神与命运之神进行殊死的搏斗。

在医院里,陈景润有时会哼唱《小草》这首歌曲,歌中深情地唱道:

没有花香,

没有树高,

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从不寂寞,从不烦恼,

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

春风啊春风你把我吹绿,

阳光啊阳光你把我拥抱,

河流啊山川你哺育了我,

大地啊母亲把我紧紧拥抱

……

《小草》这首歌曲是战士们在战场上最爱传唱的歌曲,病中的陈景润也用这首歌曲鼓舞自己。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陈景润出院了。他本来就多病的身体,经受这次严重损伤,犹如雪上加霜,更显得瘦弱了。但陈景润的眼睛里,依然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身体本来就不大好的陈景润,受到了几乎致命的创伤。他从医院里出来,苍白的脸上,有时泛着让人忧郁的青灰色……

这年夏天,一位德国的数学家访问中国,他慕名找到陈景润。

陈景润的英语水平不错,不必借助翻译,他和这个外国数学家谈得十分投机。

当这位德国数学家和陈景润谈到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问题时,陈景润哭了,而且哭得很伤心。

来访的外国朋友并不感到突然和意外,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他十分理解陈景润此时的心情。

陈景润的助手李小凝也端坐一旁。这是他第一次看到陈景润流眼泪,听到陈景润那令人心碎的哭声。

此后,陈景润仍然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进数学所那被称为“二层半”的资料室,他坐的位置是固定的,靠窗桌子前的第一个位子,即使他没有来,人们也很少去坐。只是人们已经深深了解他的习惯,一钻进资料堆中,就舍不得出来。每到下班时分,值班的同志都要细心地去搜寻一遍,以免重演把陈景润反锁进资料室中过夜的事情。

陈景润在加快速度,他用自己生命的最后力量,顽强地在科学的险峰上攀登着……

1985年后,陈景润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太好。经医生检查,陈景润身患帕金森氏综合症。

此时,陈景润全身僵直,手脚颤抖,吞咽困难,只有头脑还是很清醒。

陈景润并没有因为身患恶疾而停止工作。他时常靠在病床上,指导他的学生,或者用生命的余力,思虑着数学中的问题。

病魔无情地折磨着陈景润,但只要一到孩子们中间,他就感到充满着活力。

陈景润在刻苦钻研的同时,还对中国的下一代寄予厚望。他希望这些孩子将来能够实现他此生无法实现的心愿。

陈景润的时间十分宝贵,无法满足更多学校的要求,于是,他开始挤出时间撰写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有关数学的科普读物,他希望更多的孩子热爱数学、了解数学,成为中国数学界的接班人。

陈景润经过艰苦的劳动,终于写出4本书。

这4本书的选题和内容,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安排的。其中第一本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这本书,是陈景润花费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才终于完成的。在它上面,凝聚着陈景润的心血和希望。

当年,陈景润是听到沈元教授介绍哥德巴赫猜想,才萌生了献生数学的伟大志向。如今,陈景润同样在播种,他把满腔的希望播撒在亿万青少年的心中。

陈景润决心让祖国的下一代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因此,他在写这本书时,一直十分谨慎,尽量避免使用让人费解的专业术语。

在这本书中,陈景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哥德巴赫猜想这个世界性的数学难题,勾画得栩栩如生。

对于冲击(1+1)的问题,陈景润尽量用通俗的语言做出解释,他在书中意味深长地说:

愈逼近极限,难度愈大。

虽然全世界许多数学家都在努力摘取这项桂冠,但用传统的数学方法证明(1+1)已行不通,关键要找到一种全新的方法,这就好比,用肉眼无法观测外星球,用电子望远镜才可能办到。可是,至今尚未有人找到类似电子望远镜的新手段……

此时,陈景润已经深深地感受到,攻克这最后的难关,不仅需要他继续拼搏,更需要有亿万的后来者去冲锋陷阵。因此,他通过自己写的书,把热爱数学、勇于探索的种子播撒在无数青少年的心田里。

陈景润相信,总有一天,他付出的心血会带来丰硕的成果。

人民永远怀念陈景润

1996年3月19日,下午13时10分,陈景润溘然去世。

中国数学界的一颗巨星殒落了。

在生命的后期,陈景润身上的肌肉开始萎缩,他的眼晴无法睁开,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按摩,才能勉强地睁开一点。

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陈景润的手上,还是紧紧地握着一本数学书籍,他还是不肯放弃最后冲击哥德巴赫猜想顶峰(1+1)的拼搏,就像战士至死也不肯放下手中的钢枪一样。

王元看到陈景润一边和病魔拼搏,一边仍然在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而奋斗不息,不禁深受感动。他十分担心陈景润的身体,就劝说陈景润:“你就放弃哥德巴赫猜想吧,你所取得的成就,至少在本世纪无人能望其项背!”

陈景润摇了摇头,用缓慢然而坚决地回答:“不!”

如今,陈景润带着未能彻底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深深遗憾,离开了人世……

潘承洞后来回忆说:

3月19日晚,王元同志电告我这一噩耗时,我感到十分地悲痛与震惊。新中国自己培养的一代青年、中年知识分子最杰出的代表永远地离开我们了……

中科院系统研究所研究员林群最了解陈景润,他们同是福州人,又同在厦门大学读书,毕业后又先后来到中科院数学所工作。

林群后来深情地回忆说:

当时,我们同住一个单身宿舍,我每天夜间起床小解时,都会看到陈景润坐在门厅的地上,上身靠墙,在那里算着。

如果哪天夜里看不到,一定是他住进了医院。

林群说:“景润不善交际,要说他有朋友,我就是屈指可数的一个。”

接着,林群又回忆起一些陈景润刻苦钻研的往事,他说:

60年代初,我和陈景润一起住中科院数学所集体宿舍。那时的陈景润就是个多病的病号。他和另外几个人住的是病号房。

院里规定,病号房必须晚上22时熄灯。但当时20多岁的陈景润总在22时过后独自悄悄走出病号房,一手拿纸和笔,一手提瓶热水,到楼内厕所隔壁的洗手间,旁若无人地席地而坐,埋头计算题目,通宵达旦是常有事。

有一次,他突然消失了7天7夜!

在我的印象中,他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常年累月怎么吃得消。

有一回,我问他:“景润,你睡那点觉,还那么精神,可我常失眠,就怕缺觉,睡的比你多,精神没你足,这是怎么回事?”

陈景润想了想,很认真地回答我:“失眠说明不缺觉,应该起来工作。”

80年代的陈景润,已是大红大紫,环境变了,可他还是“执迷不悟”。

那年,我和陈景润一起去厦门出差,住的是宾馆。

晚上23时,陈景润就要睡觉了。我很奇怪,景润也开始保养身体了?

没想到,后半夜2时,他摇醒我,问:“我现在工作影响你吗?”不问也罢,这一摇,我又失眠了……

中国科学报的《院士心迹》专栏介绍的第一个院士就是林群。

在“你最敬佩的人是谁?”一栏中,林群说:“当时,我毫不犹豫地写上了陈景润,因为在我接触的人中,还没有看到一个比他更有毅力。”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同志充满感情地说:

在数学王国里,陈景润是一位思维清晰、逻辑严谨、勤奋至极的耕耘者。对数学的如醉如痴,使他很少与别人交往,言行难免有不为人理解或者不合时宜之处。这便有了关于他的怪僻的不少传闻。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朴素正直、谦虚谨慎、受人尊敬的人。

陈景润的谦虚谨慎,深为学界称道。他一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发表50多篇论文、4本著作,但他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的工作达到了多高的水平,从来没有去争什么奖项……

陈景润的妻子由昆说:

(1+1)的外围工作,先生一直都在做,其实说实在的,他特别想,这个题在他的手里做出来。

如果给他10年,或者是时间更长一点,当然很难,因为在他走后这么多年世界各国的数学家也都在做,但是他也最遗憾的是对这个,没有做出来就走了。

如果做出来再走的话,我想他会轻轻松松地走。

他当时走的时候,应该说他特别特别不情愿,他的眼睛一直是半睁着,最后还是我给他抹下去的。

陈景润的不幸去世,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有关部门按照副部长级的待遇,安排陈景润的丧事。

人们把最美的鲜花送给陈景润。有人在文章中饱含深情地写道:

我们把一束洁白的玫瑰捧到陈景润的遗像前,63朵白玫瑰,用以缅怀他63年全力以赴的生命。

照片安放在陈家的客厅,小小的客厅已经被布置成灵堂。

前来慰问和悼念的人络绎不绝,有老领导,有陈景润多年的中科院数学所的同事,有刚刚从福建老家赶来的他的亲人,还有许多敬仰他的晚辈。

窗外春雨绵绵,遗像中的陈景润微笑着面对大家,此刻,他可以安息了……

李尚杰深情地回忆起这样一件事情:

1991年,北京电视台“祝你成功”节目组采访陈景润一家,当时我在拍摄现场。

记者问陈景润:“您的人生目的是什么?”

陈景润想了想,说:“人生的目的是奉献,而不是索取!”

李尚杰充满感情地说:“奇特的陈景润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他虽然没有享受什么荣华富贵,也未曾尝遍山珍海味,但他的英名永在,那是用金字镌刻在数学史上的。他为共和国争得的国际领先地位已保持30年了,那是无形的丰碑,将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中。”

王元与陈景润共事40年,他说:“陈景润还作了许多很好的数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1+2)的证明只是其中一个。”

王元还充满敬意地说:

陈景润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第一条就是他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一心一意做数学的精神;第二条是他不爱名利,我与他同事几十年,在10多年的时间里,我的级别都比他高一个档次,我是副研究员,他是助理研究员,应该说,他做得并不比我差,他也绝对不会认为他的深度不如我,但他对这件事完全不在意。

记者宁可在《陈景润留给我们的财富》一文中深情地写道:

陈景润的一生,是摒弃物质享受,而呕心沥血地在艰辛的科学道路上跋涉的一生。

他的过早逝世,实在是因为他多年积劳成疾、为事业透支了生命的结果。

他是这个世界上距离哥德巴赫猜想这颗璀璨明珠最近的人。他走了,没能最终摘取这颗明珠,这实在令人扼腕痛惜。

但他以奋斗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启迪我们对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追求进行审视和思考。

宁可还说:“陈景润离开了我们,在他的身后,留下了对科学发展的杰出贡献,留下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光荣与自豪……”

对于陈景润的贡献,中国的数学家们有过这样一句表述:

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

邓小平在谈到陈景润的时候,他曾经这样意味深长地告诉人们:

中国有1000个陈景润就不得了,对他应爱护,赞扬。

陈景润以令全世界数学界折服的辉煌,论证了一个伟人的预言:

中国人民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陈景润用生命编织了昨日历史的辉煌,它牵起了今天的绚烂,明天的幽远,它流过无数炎黄子孙的心田,也流过祖国大地的春夏秋冬。

踏着陈景润脚印勇敢前进的,是一支浩浩荡荡的中国科学大军。

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国史全鉴》本书编委会编团结出版社

《共和国要事珍闻》郑毅李冬梅李梦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彭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皇冠上的明珠》林玉树周文斌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走近陈景润》旭翔选编厦门大学出版社

《陈景润》沈世豪著厦门大学出版社

《陈景润传》王丽丽李小凝著新华出版社

《科学发明故事》颜煦之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李少元赵北志主编金盾出版社

《时代楷模》朱新民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

《共和国的记忆》李庄主编人民出版社

《光辉的榜样》本书编写组中国文史出版社

《青年的榜样》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

三、受到中央表彰

●陈景润说:“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个猜想得到证实,就会大大丰富人们对整数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陈景润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周恩来,仿佛要把周恩来的形象牢牢地记在心里。

●陈景润立即跨上一步,他激动地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邓小平的手。

● 受到中央表彰

毛泽东关心陈景润

顾迈南的两份内参引起中央对陈景润的关注。

中央领导看到顾迈南写的内参以后,要求科学院“写一份较为详细的摘要”,并将陈景润的论文一起送往中央。

1973年4月16日,数学所将有关材料备齐,20日送到中央有关部门。

在此期间,新华社发表了一条陈景润患严重腹膜结核,病情危险,急需抢救的消息。

在北京中南海菊香书屋里,毛泽东认真地阅读着关于陈景润的材料。

毛泽东崇尚科学,十分尊重和爱护那些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此刻,毛泽东毫不犹豫地在文件“要抢救”3个字上,画了一个圆圈,并退给当时负责科研文教的姚文元办。

两篇内参迅速送达了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

不久,顾迈南奉命走进陈景润的宿舍,她再次震惊了。顾迈南后来回忆说:

这是一间大约只有6平方米的小屋,靠墙放着一张单人床,床前放着一张三屉桌,桌上床上到处堆着书籍、资料;窗台上、地上,放着破饭碗、药瓶子,碗里还有干了的酱油……

当时,有人解释说:“为了节约生活费,陈景润平时不吃菜,只用酱油泡水喝。”

据武衡后来回忆:

一天半夜,已是12时多了,我接电话,说是陈景润病危,毛主席批了应立即抢救。

可是,我前两天还见到他,并不像他所说的那样严重,但也很难说,天有不测风云么,而且是毛主席亲自批的,怎能延误?

我当即乘车到中关村陈景润的宿舍看望。

大约两点多钟,我打开陈的房门,看到他正在稿纸上书写进行数学研究呢。

陈景润不知我的来意,连忙表示是在听英语新闻广播,表示他关心政治,并非搞数学研究。他之所以如此惊恐,是因为对他‘不问政治’的错误进行过严厉的批判,他曾表示今后不再搞业务了。他以为我是半夜来检查的。

当我说明来意后,请他随我去清华大学为他检查病情,他才释然。我们到清华大学时已是黎明,协和医院的结核病专家张孝骞教授已在那里等着了……

陈景润来到清华大学以后,几名专家立即对陈景润进行会诊。

会诊的结果是:陈景润患有慢性腹部结膜炎。

长期的伏案劳作,超负荷的科研攻关,加上严重缺乏营养,使得陈景润的健康状况很差。

数学所的人们都知道,陈景润穿衣服,整整要比别人提前一个季节。9月,北京正是金秋,不少人还穿衬衫,而陈景润已经套上棉衣了。

经过这场冲击哥德巴赫猜想的苦战,陈景润更是疲惫不堪,极端怕冷,他的脸上时常浮起阵阵潮红,大概是病久了,也苦久了,陈景润丝毫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

此时,依照毛泽东的指示,陈景润住院了。

陈景润心中对毛泽东充满感激之情,他想说:“谢谢毛主席。”但是,他的喉咙里仿佛被什么东西哽住了。陈景润眼眶红了,泪水夺眶而出。

记者钟巨治曾经采访过陈景润,他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

当我们来到一幢宿舍前,陪同的同志用手一指,那就是陈景润。

我们看见一个穿着褪了色的蓝布长大衣,戴着帽子的瘦小男人正在宿舍门前徘徊。

当他听说我们是新华社记者,立即邀我们上楼,到他屋里去坐一坐。

我们进了陈景润的小屋,见有一床一桌,床上铺着白床单,下面是一床棉絮作褥子。床旁有两个纸箱,大概是作存放衣服书籍之用。屋子虽然不大,但却显得整齐干净,也许是他知道这两天一定会有人来访,刻意收拾了一番。

陈景润刚开始和钟巨治谈话的时候,显得比较拘谨,当谈起哥德巴赫猜想时,他的话明显多了起来。

钟巨治问陈景润:“景润同志,你为什么要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谦虚地笑了笑,说: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个猜想得到证实,就会大大丰富人们对整数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在理论上比较有意义。

至于它的实用价值,我也说不太好,反正美国的空军部海军部都用高薪聘请人来研究这个问题,想必有它重要的作用吧。

钟巨治又十分好奇地问:“论证哥德巴赫猜想为什么这样困难呢?”

陈景润说:

乍一看哥德巴赫猜想是挺容易的,因为任何偶数均可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一般不是搞数学研究的人也能计算出来,偶数就是双数,比如,2、4、6、8等等,素数就是大于1的整数,除了互和它本身之外,它不能被任何整数除尽,如,2、3、5、7等,那么,18是个偶数,它是7和11两个素数之和,这是最简单的一个例证。

但是,偶数和素数是无穷无尽的,在100以内的素数还比较多,而100以外的素数就越来越少,这样只从少数小的偶数来验证还不难,但是到几千、几万,甚至几万亿的大偶数,就不那么简单了,它需要一些数学基础理论。

1974年,周恩来南下广州,得知了陈景润的情况,他立即从广州给有关部门打电话,请陈景润当四届人大代表。

这个消息顿时在中关村引起轰动,中关村几乎所有的人都注视着陈景润。

陈景润是否适宜当选四届人大代表,外界为此争论得热火朝天,陈景润却始终泰然处之。

陈景润的兴趣在于科研,在于数学。但是,当他接到去参加全国四届人大的会议通知时,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庄严之情油然而生。

第二天,陈景润很早就起床,整理好自己的行李,包括被子、脸盆、洗刷用具,一应全部带齐。

陈景润认为凡去开会,都是需要自己带生活用品。

当陈景润带着他的全部装备出现在北京一家高级豪华宾馆面前的时候,负责担任接待任务的工作人员全部忍不住笑了,他们告诉陈景润:开会不必带行李。陈景润惊愕地瞪大了眼睛。

在此之前,陈景润从来没有上过宾馆。

1975年1月13日,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

周恩来登上主席台,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这是陈景润第一次亲眼看到周恩来。

陈景润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周恩来,仿佛要把周恩来的形象牢牢地记在心里。

会议期间,周恩来勉励陈景润:“陈景润同志,你还要学好外文,将来我们国家总是要同英、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往来的。”

周恩来的话让陈景润深受鼓舞,他对周恩来充满了敬爱之情。

当陈景润得知周恩来身患重病的消息时,他心里难受极了。

后来,陈景润后来回忆说:

会上,得知周总理已患重病时,我悲恸地哭了,几夜睡不着觉……

走出人民大会堂,陈景润的脚步更坚实有力了。

此后,陈景润逢人就说:“总理让我学外文,党让我搞科研。”

邓小平和陈景润握手

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邓小平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全面整顿工作。

此时,尽管陈景润已是声名远扬,多数人不得不赞叹他的战绩和刻苦攻关的精神,但他的生活条件并没有什么改变,仍然住在那间6平方米的小屋中,仍然过着苦行僧似的清苦的生活。

陈景润已经攻克哥德巴赫猜想(1+2),距离(1+1)只是一步之遥。

熟悉数论的人们都清楚,那好比是攀登珠穆朗玛峰,越是接近峰顶,便越是艰难,每跨出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陈景润原来用的改进后的筛法,已不适宜用于来攻克(1+1),要夺取最后的胜利,必须另辟蹊径。

陈景润正沉浸在深深的思索之中。

陈景润为了从事研究,需要一个清静的环境,因此,他宁可一个人住在那间简陋的小屋里。

陈景润的住房问题,最后是由邓小平同志亲自抓才解决的。

邓小平是真正走近陈景润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一直关心着陈景润的各方面情况。当他得知陈景润的困难以后,就果断地下达这样的指示:

一周之内,请给陈景润解决3个问题:住房、爱人的调动和配备一个秘书。

在邓小平的亲切关怀下,陈景润住进了四房二厅的居室,分居的爱人由昆也由武汉调入北京,李小凝当了陈景润的秘书。

来自中南海的春风,吹进陈景润的心里,也吹绿了神州大地。

祖国给予陈景润亲切的关怀,陈景润也以赤子之心真诚地爱恋着自己的祖国。

陈景润成了国际知名的大数学家,深受人们的敬重。但他总是把功劳都归于祖国和人民。为了维护祖国的利益,他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名利。

1977年的一天,陈景润收到一封国外来信,是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写给他的,邀请他出席国际数学家大会。

这次大会有3000人参加,参加大会的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

大会共指定了10位数学家作学术报告,陈景润就是其中之一。这对一位数学家而言,是一种难得的殊荣,对提高陈景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大有好处。

陈景润收到信件以后,却没有擅作主张,而是立即向研究所党支部作了汇报,请求党的指示。

党支部把这一情况又上报到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的党组织对这个问题比较慎重,因为当时中国在国际数学家联合会的席位,一直被台湾占据着。

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对陈景润说:“你是数学家,党组织尊重你个人的意见,你可以自己给他们回信。”

陈景润经过慎重考虑,最后决定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他在答复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信中写到:

我们国家历来是重视跟世界各国发展学术交流与友好关系的,我个人非常感谢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邀请。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唯一能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目前台湾占据着国际数学家联合会我国的席位,所以我不能出席。

如果中国只有一个代表的话,我是可以考虑参加这次会议的。

为了维护祖国母亲的尊严,陈景润毫不犹豫地牺牲了个人的利益,表现出知识分子高尚的爱国精神。

陈景润乔迁新居以后,仍然像以往一样,终日伏案操劳。他仍然在数论之海中遨游,搏击风浪。他希望把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研究得更为完美,要向那更为诱人的(1+1)发起最后的冲击。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陈景润应邀出席大会。

这次大会盛况空前。

陈景润第一次看到了邓小平,他兴奋得像个孩子,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主席台上那熟悉的面孔,聚精会神地聆听邓小平在开幕式上的讲话。

邓小平在报告中说:

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说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陈景润高兴得拼命鼓掌。他那张平日总是苍白的脸,此时变得绯红。他研究的经典数论中包括哥德巴赫猜想等一系列理论难题,得到邓小平的高度肯定,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他感到十分高兴。

邓小平同志的报告结束以后,他特地接见了一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陈景润幸运地被列在其中。

邓小平健步向陈景润走来,他面带微笑,向陈景润伸出双手。

陈景润立即跨上一步,他激动地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邓小平的手。

邓小平亲切地嘱咐陈景润,要注意身体健康。并且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要尽量给陈景润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陈景润高兴地听着,脸上露出笑容。

这是科学大会上最动人的一幕。在场的许多科学家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我和邓小平同志握手啦!”陈景润当天就把喜讯告诉了数学所的所有同事。

这是陈景润一生中最为幸福的一天。

成为亿万人民的榜样

1978年,著名作家徐迟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著名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这篇文章在全国引起极大的轰动。

20世纪70年代末,在全国科学大会即将召开,科学的春天即将到来,《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同志们深受鼓舞,他们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如果《人民文学》能在此时组织一篇反映科学领域的报告文学,读者一定爱看,同时也可以借此推动思想解放的大潮。

然而,写谁好呢?又请谁来写呢?

编辑们都在苦苦地思索着。

据时任《人民文学》常务副主编的周明后来回忆说:

突然间,我们想起了社会上流传的一个民间故事:有个外国代表团来华访问,提出要见中国的大数学家陈景润教授。我国有关方面千方百计寻找,终于在中科院数学所发现了这位数学家。然而同时,也传出他的许多不食人间烟火的“笑话”,人们说他是一个“科学怪人”。

编辑部的同志们商议之后一致认为,就写陈景润!

至于作者,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著名作家徐迟。他虽是一位诗人,但写过不少通讯特写,特别是他比较熟悉知识分子,估计能写得很好……

几天后,徐迟风尘仆仆地从扬子江边带着滚滚的涛声赶来了。

周明接着回忆说:

一个艳阳高照的秋日里,我陪同徐迟到了北京西郊中关村的中科院数学研究所。

接待我们的是数学所党支部书记李尚杰同志。这是一位深受科学家爱戴的转业干部,陈景润对他更是百倍信赖,什么心里话都对他述说,李尚杰对陈景润也是倍加爱护和支持。这是很难得的。

老李动情地向我们讲述着“小陈”钻研科学的故事。

不一会儿,进来一个个头儿不高、面颊红扑扑、身着一套旧蓝制服的年轻人。

他就是陈景润,一个十分朴素的数学家。

李尚杰向陈景润说明我们的身份和来意后,我又特意向他介绍说:我们特约徐迟同志来采访,写一篇你如何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难关,登攀科学高峰事迹的报告文学,准备在《人民文学》上发表。

陈景润紧紧握住徐迟的手说:“徐迟,噢,诗人,我中学时读过你的诗。哎呀,徐老,你可别写我,我没有什么好写的。你写写工农兵吧!写写老前辈科学家吧!”

徐迟笑了,告诉他说:“我来看看你,不是写你,我是来写科学界的,来写四个现代化的,你放心好了。”

陈景润笑了,天真地说:“那好,那好,我一定给你提供材料……”

为了写好这篇报告文学,徐迟进行了深入采访和大量调查研究。他反复斟酌,几番修改,终于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这部杰出的报告文学。

很快,《人民文学》以醒目的标题,在头篇位置发表。

《哥德巴赫猜想》一经问世,立即引起极其热烈的反响!各地报纸、广播电台纷纷全文转载和连续广播。包括党政军领导干部在内的全国各界读者,喜欢文学的和平时不太关心文学的,都找来一遍又一遍阅读,有的人甚至能够背诵出来。

一时间,《哥德巴赫猜想》飞扬神州大地,陈景润几乎家喻户晓,天天都有大量读者来信飞往中科院数学所……

陈景润开拓了数论研究中一个崭新的时代。他那瘦弱的身影,几乎凝聚了全世界所有数学家关注倾慕的目光。

自负的日本人,对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称道两位数学奇才:一位是祖冲之,一位便是陈景润。他们由衷地在这两位中华俊杰面前顶礼膜拜。

陈景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中引起强烈的共鸣,陈景润因而走到人民的心中,成为一代人学习的楷模。

“学习陈景润,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攀登科学高峰”,成为亿万青年的心声,它产生的激励和鼓舞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报纸、刊物也纷纷请陈景润写文章,青年报约请陈景润“与青年人谈理想”;体育刊物约请陈景润谈“做一个科学家要身体好”;省报约请陈景润“与青年同志们谈学习”……

小学请陈景润去做校外辅导员;中学请他去给中学生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

还有全国各地寄给陈景润的信件等着他拆看,许多青年从外地赶来要面见陈景润,要跟他学数学,跟他探讨“哥德巴赫猜想”问题。

除了卓越的贡献外,陈景润最让人怀念与感动的是他的精神。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俊芝说:

读过《哥德巴赫猜想》的人都熟悉这样一种场景:在一个6平方米的小屋中,陈景润坐在小板凳上,把床当做书桌,完成了中国数学界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当他的事迹发表出来,几代人受到这种精神的感召,立志向数学、向科学的高峰进军。

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志明说:

“陈景润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非常之大,我们当时对他的崇拜比现在的追星族还深刻。”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数学家王友德说:

“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不知道哪个大学的数学好,只知道陈景润是厦门大学毕业的,我就报了厦门大学。”

中科院数学所所长周向宇到数学所做研究生时,陈景润已经生病了,当时考托福出国的风气影响很大,他看到陈景润在盛名之下,依然带病工作、继续努力,明白做数学还有许多可以努力的方向,就没有报考托福。

安微省合肥市小学生段铮一在读《读陈景润治学三字经有感》这篇作文中写道:

陈景润说学习要有“三心”:一是信心,二是决心,三是恒心。

没错。学习必须要有这“三心”。

信心,是做好每件事最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要时刻对说,我能行,我能成功。千万不要小看自己,不要自卑,要提高我们的信心,才能做好每件事;

决心,是进入成功大门的第二门坎,心中有了目标,就要下决心去完成。只要有了决心,成功就不会离我们太远了;

恒心,是成功大门的第三门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坚持就是胜利,持之以恒,以长久不变的意志坚持去做好每件事情。

俗话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要做好事情,就必须得具有信心,决心,恒心。

在陈景润精神的鼓舞下,中国的科学家以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崭新姿态,出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

陈景润为中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他成为炎黄子孙的骄傲。

但是,成功以后的陈景润,依旧保持着平和的心态,他把鲜花和荣誉看得十分平淡。

陈景润对别人说:

在科学的道路上我只是翻过了一个小山包,真正的高峰还没有攀上去,还要继续努力。

此时的陈景润,和从前相比,在他身上似乎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陈景润仍然穿着已经褪色的蓝大褂,看到同事,他仍是闪在一旁,率先问好,或表示谢意。

陈景润仍然节俭得让人感到过分。唯一奢侈的是,不忘记在竹壳热水瓶中放下几把最便宜的参须。

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每逢数学所、中科院评先、评奖,陈景润总是坐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默不作声,听到有人提到他的名字,他立即站起来,给这个人敬个礼,连声地说:“谢谢,谢谢!我就免了,免了……”说完,他真诚地看着大家,目光里流露出恳求之情。

陈景润有时也会开开玩笑。

第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奖进行评奖的时候,人们把我国数学界有特殊贡献的陈景润、王元、潘承洞,还有杨乐和张广厚都提上去了。

陈景润笑着:“还有维诺格拉多夫!”引起了大家一片笑声。

不久,在第二届国家自然科学奖的颁奖大会上,陈景润和王元、潘承洞一起荣获一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候选人应当是每项重大科学发现的主要论文或者专著的主要作者,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提出总体学术思想、研究方案;

发现重要科学现象、特性和规律,并阐明科学理论和学说;

提出研究方法和手段,解决关键性学术疑难问题或者实验技术难点,以及对重要基础数据进行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

能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对于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说,是一种无上的光荣。祖国和人民给了陈景润巨大的荣誉。

此后,陈景润仍然每天出没在图书馆,或者,一头钻进那间6平方米的小屋。

出于好奇的人们,看了徐迟的报告文学,特地到数学所来看他,尤其是记者,更是络绎不绝,真亏了好心书记李尚杰,为了不至于过分干扰陈景润,能挡驾的他尽量挡了。

有时,李尚杰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让人们去看陈景润那间“刀把形”的房间。一架单人床,四片暖气片,靠墙一张小方桌,屋子里,最多的是铺天盖地的草稿纸……

陈景润的全部心思,仍然扑在哥德巴赫猜想上,那令人朝思暮想的数论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1),恰似珠穆朗玛峰巅,时时都在呼唤他。

陈景润一直盼望能亲手攻克(1+1),完成几代数学家的宿愿。

陈景润仿佛有一种预感,时间对于他,实在是太珍贵了。他仍是那么匆忙,走路时,低着头,急急地赶路。他的生活仍是像以前一样简朴。几个馒头,一点咸菜,便可以了却一餐。

当名人并非易事。各种应酬,往往应接不暇,能够推辞的,陈景润总是尽量地推辞,但有一件事情,陈景润是很乐意前往的,就是给北京的中小学生开讲座。

陈景润喜欢孩子们的天真、纯洁,更寄希望于他们。

只要时间允许,陈景润一定应约。他的讲座是很认真的,他既讲数学,也讲祖国对青少年的期望。

他平时不善言辞,但是一到孩子们中间,他就变得年轻活泼,说话也琅琅上口,北京的不少学生和老师都很喜爱陈景润,他们认为陈景润一点也不怪,一点也不傻,说的话还句句在理。

1981年4月,陈景润回到久别的母校厦门大学,参加厦大建校60周年校庆。他和老同学林群同居一室。

林群后来深情地回忆起这段难忘的日子,他说:

陈景润睡得很少,每天晚上,大约十二点钟以后,才能入睡。

令我惊奇的是,他入睡很快。有时鞋没脱,衣服也不脱,就躺下了。不久,就传来了轻轻的鼾声。

到凌晨三点,他就醒了,他怕影响我休息,动作很轻,然后,轻手轻脚地到会客厅,打开灯,开始伏案工作。

我睡意浅,醒了,问他:“你去干什么?”

陈景润见惊醒了我,十分过意不去,连忙道歉,说道:“真对不起,对不起,我去干一会儿活。”说完,便走出门去……

林群说:“事后,陈景润告诉我,他一直在做冲击哥德巴赫猜想(1+1)的“搭梯子”工作。”

私下里,陈景润也曾叹息着对林群说:“原来用于攻克(1+2)的筛法已经不适宜用于攻克(1+1)了,必须另外找一条路,路在何方呢?可能根本没有路,只有搭梯子才能爬上去。”

在聚会期间,陈景润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生命之旅的短促。

1966年,陈景润最初攻下哥德巴赫猜想(1+2),到1973年进一步完善它,共花去8年。

从1973年到现在,陈景润对自己的这项结果作了很有意义的改进,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内外同行学者的高度赞扬,并在数论的其他领域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然而,陈景润的攻克(1+1)的宿愿,仍然没有实现。陈景润对此深感焦虑。

经历过无数个不眠之夜之后,陈景润依旧没有获得重大突破。

陈景润期待自己能够亲手摘下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为祖国争光,为中国人争气。

陈景润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不禁心急如焚,他恨不得把一天当作两天用。

陈景润的儿子欢欢说:

每天,我爸爸总是很晚很晚了还不睡觉,问他忙什么,他说,做作业。也就是做数学题。他经常做到第二天三四点钟还不睡觉。

有一回,我妈妈生气了,和爸爸吵了起来,爸爸才磨磨蹭蹭地去睡觉……

在美国进行科学研究

1979年1月,北京国际机场。

正是严冬。树叶落尽了。挺拔伟岸的桦树,默默地酝酿着春天的抒情诗。雪,纷纷扬扬地下着,漫天一片柔和的洁白。

候机室还是暖和的。值班的边防武警正在一丝不苟地检查出国人员的证件。

“你,你是陈景润?”边防武警有些吃惊地打量着站在他面前的陌生旅客:他外面套着一件破旧的蓝色大衣,里面却是崭新的笔挺的西装。

头上戴着护耳的旧棉帽,而脚下的皮鞋,却铮亮照人。陈景润的衣着打扮,实在是太不协调了。

“对,我是陈景润。”陈景润脸上浮上谦恭的笑意,忙向边防武警解释。

威严的武警笑了,他很有礼貌地点了点头,放陈景润过关。

陈景润是应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沃尔夫博士的盛情邀请,首次出访美国。

陈景润从来都没穿过西装,这一回出国,经过领导说服,才穿上时髦高贵的礼服。他不会系领带,开始也不系,经同行人员的解释,才终于让人替他打上领带。

与陈景润同行的还有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吴文俊夫妇和翻译朱世学同志。

临出门前,天就飘雪了,陈景润怕冷,于是,他在西装外面套了他的那件宝贝棉衣,头上戴了那顶护耳棉帽,弄得颇为滑稽。

第一次走出国门,一切是那么新鲜,那么令人振奋!。

多情的美国朋友密切关注着中国的变化,他们伸出手臂,热情地拥抱来自神秘东方的数学家们,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攻关方面的杰出贡献,更是令他们赞叹不已。

美国朋友特地在普林斯顿给陈景润安排了一套三室一厅的住房,里面铺着灰色的地毯,简朴,大方,透过宽敞明亮的玻璃大窗,一眼就可以看到一片绿漾漾的针叶林。

陈景润是应邀到这里来从事研究的,没有教学任务。然而,他的到来,仍是引起了不少轰动。

美国的《纽约时报》很快刊登了陈景润到美国的消息,并登了一幅他的照片。

普林斯顿大学立即邀请陈景润去做学术报告。

第一次走上国际学术讲台的陈景润,一身整洁的西装,头发新理过了,淡淡地烫了烫,领带是同行的朱世学替他系上的,皮鞋也是新擦过的,显得容光焕发,风度翩翩。

闻讯而来的学者、专家把教室挤得水泄不通。不少人是看到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后,驾车从上百公里以外的地方专程赶来的。

陈景润用英语讲演,游刃有余,侃侃而谈。他那精深博识的谈吐,使所有的到会者如痴如醉。前来听他演讲的美国人没有一个人提早退场,他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崇高的敬意。

演讲十分成功。陈景润在美国的工作,主要是从事研究。

这里藏书极为丰富,几乎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研究的资料、信息,通晓英语的陈景润发现遍地皆是珍奇,他恨不得把每一分钟的时间都留住,用于学习和研究。

美国风光,诱惑着多少为之神往的人们,而到了美国的陈景润,什么地方都不去游玩,整天就是泡在书房、办公室、图书馆中。

为了节省时间,陈景润通常只是吃牛奶煮面条再加上鸡蛋。简单,快捷,而又营养丰富。

从驻地乘半个小时的车,就是超级市场,有班车前往。陈景润买了一大桶的牛奶,整箱面条,还有鸡蛋,几乎成天吃他的“陈氏传统饭”。

陈景润一忙起来,就忘了仪表打扮。西装是常穿的,但往往不系领带,他嫌系领带麻烦。皮鞋很久没擦了,他不擦,也不让别人轻易给他擦。

随行的朱世学时时照顾陈景润,陈景润却害怕耽误时间,往往极礼貌地鞠个躬,说声:“谢谢老朱!谢谢老朱!”转身就走,生怕被老朱抓住整容。

陈景润身在异国,懂得要保持中国人的尊严,那件破棉衣,却是从来不曾穿过,旧棉帽,也藏起来了。

在普林斯顿,陈景润依旧按照老习惯,每天定时要听收音机,收听英语广播,几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

普林斯顿研究所的条件非常好,陈景润为了充分利用这样好的条件,他挤出一切可以节省的时间,拼命工作,连中午饭也不回住处去吃。

在美国,陈景润依旧保持着在国内时的节俭作风。他每个月从研究所可获得2000美金的报酬,可以说是比较丰厚的了。

但是,每天中午,他从不去研究所的餐厅就餐,那里比较讲究,他完全可以享受一下的,但他都是吃自己带去的干粮和水果。

有时候,陈景润外出参加会议,旅馆里比较嘈杂,他便躲进卫生间里,继续进行研究工作。

在美国短短的5个月里,除了开会、讲学之外,陈景润还完成了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一下子把最小素数从原来的80推进到16。

这一研究成果,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受到许多美国数学家的好评。

很快,有人上门来找陈景润,希望能在美国发表他的论文,陈景润却十分认真地说:“谢谢,谢谢。我是中国人,那里有发表的园地。”

来人走后,陈景润十分仔细地把自己的论文包好,在上面端端正正地写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大字,然后把它投到邮局。

有一次,一个美国人让陈景润谈谈他对美国的看法。

陈景润稍加思考,很有礼貌地回答:“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它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这个美国人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趁机劝说陈景润:“美国有世界上第一流的科研条件,有科学家成长的最好土壤。如果先生愿意的话,您可以留在美国工作。”

陈景润沉默了,他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亵渎,但他没有发火,只是十分坚定地回答:“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我的祖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决心为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陈景润去美国,国内有人谣传,美国条件那么好,陈景润肯定不回来了。

其实,陈景润在美国期间,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祖国,思念自己的家乡,还有自己的亲人。

陈景润一直认为,美国虽然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有高度发达的经济,但它毕竟是异国他乡,他在美国只是一个过客。他这个游子只有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

这位数学家是祖国忠诚的赤子。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了4个月之后,就飞回北京。

在美国生活4个月,除去房租、水电花去1800美元外,陈景润的伙食费仅花了700美元。

陈景润回国时,共节余7500美元。

这是一笔巨款。许多人都认为陈景润会把它留给自己,陈景润却主动把这笔钱全部上交给国家。他十分诚恳地说:“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我不能只想着自己享乐。”

在病中的顽强追求

1984年,一位美国数学家到中国访问,主动要求拜访陈景润。陈景润在数学所接待了他。

当时,盛传苏联人已经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的(1+1),陈景润得到这一消息,很是伤感。

座谈中,谈及这个问题时,美国数学家告诉陈景润:这是误传。

这位美国客人礼貌而谦恭地解释说:“这是不可能的,世界上如果能算出(1+1),第一个应当是你。”

后来,经过有关部门核实,这一消息确系误传,陈景润的心情这才稍稍平静了一些。

陈景润证明(1+2)以后,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数学家,都把前进的标尺定在(1+1)。

已在这一领域中遥遥领先的陈景润,自然希望能够继续攻克(1+1),为祖国争光。

其实,从70年代初期开始,陈景润就横下一条心,要尽全力拼搏,争取为这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跨世纪之战,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陈景润时时关注着世界数学界的动态。

陈景润知道强手如林,世界如此之大,不知道哪一天会从一个并不出名的地方,突然杀出一匹黑马,令所有的数学大家们都目瞪口呆,利索地把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摘走。

正因为如此,陈景润知道自己必须赶快做,只有这样,才有希望抢在洋人的前面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才能够为祖国争光……

可是,转眼十多年过去了,陈景润度过了三千多个废寝忘食的日日夜夜,却依旧没能实现自己的心愿。他回首往昔,自然十分伤感。

正在这时,命运之神又无情地给了陈景润一个沉重的打击。

1984年4月27日,陈景润上街去魏公村一家书店寻找近期的有关资料。

大街上熙熙攘攘,广告林立,令人眼花缭乱。陈景润却无心去浏览身边的街景。他低着头,一边走路,一边思考。

一个小伙子骑着一辆自行车,从远处急驰而来。他太自信自己的骑术了,以至于没有把手按在紧急刹车把上。当他看到前面有人时,已经来不及刹车了。

只听“啊――”的一声惨叫,一个衣着朴素带着眼镜的中年人,已经倒在这个小伙子的车前。

车轮还在旋转。被撞倒的人却完全昏过去了。

这个小伙子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吓得双手颤抖起来,他急忙去扶被他撞倒的人。

这个被撞倒的人,就是陈景润。

此时,陈景润身受重作,他后脑勺着地,头上有血,隆起一片肿块,脸色苍白。

“你是谁,什么单位的?”小伙子语无伦次地问陈景润。

陈景润无力地说:“我是……陈……景……润。”

陈景润刚说完这句话,就又昏了过去。

小伙子惊呆了。

陈景润被送到医院时,头上冒虚汗,处于半昏迷状态之中。经医生初步确诊:后脑严重撞伤、严重的脑震荡。

陈景润被撞伤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中关村,传遍了北京城。

成千上万的人们都在为陈景润的健康和生命忧虑,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遭此意外而感到悲伤。慰问信、慰问电话像雪片一样飞向中关村。

这次车祸,是对陈景润的健康一次致命性的损伤。陈景润的大脑受到严重的损伤。

但陈景润并没有被这次打击击跨,他用顽强乐观的精神与命运之神进行殊死的搏斗。

在医院里,陈景润有时会哼唱《小草》这首歌曲,歌中深情地唱道:

没有花香,

没有树高,

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从不寂寞,从不烦恼,

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

春风啊春风你把我吹绿,

阳光啊阳光你把我拥抱,

河流啊山川你哺育了我,

大地啊母亲把我紧紧拥抱

……

《小草》这首歌曲是战士们在战场上最爱传唱的歌曲,病中的陈景润也用这首歌曲鼓舞自己。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陈景润出院了。他本来就多病的身体,经受这次严重损伤,犹如雪上加霜,更显得瘦弱了。但陈景润的眼睛里,依然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身体本来就不大好的陈景润,受到了几乎致命的创伤。他从医院里出来,苍白的脸上,有时泛着让人忧郁的青灰色……

这年夏天,一位德国的数学家访问中国,他慕名找到陈景润。

陈景润的英语水平不错,不必借助翻译,他和这个外国数学家谈得十分投机。

当这位德国数学家和陈景润谈到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问题时,陈景润哭了,而且哭得很伤心。

来访的外国朋友并不感到突然和意外,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他十分理解陈景润此时的心情。

陈景润的助手李小凝也端坐一旁。这是他第一次看到陈景润流眼泪,听到陈景润那令人心碎的哭声。

此后,陈景润仍然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进数学所那被称为“二层半”的资料室,他坐的位置是固定的,靠窗桌子前的第一个位子,即使他没有来,人们也很少去坐。只是人们已经深深了解他的习惯,一钻进资料堆中,就舍不得出来。每到下班时分,值班的同志都要细心地去搜寻一遍,以免重演把陈景润反锁进资料室中过夜的事情。

陈景润在加快速度,他用自己生命的最后力量,顽强地在科学的险峰上攀登着……

1985年后,陈景润的身体状况已经不太好。经医生检查,陈景润身患帕金森氏综合症。

此时,陈景润全身僵直,手脚颤抖,吞咽困难,只有头脑还是很清醒。

陈景润并没有因为身患恶疾而停止工作。他时常靠在病床上,指导他的学生,或者用生命的余力,思虑着数学中的问题。

病魔无情地折磨着陈景润,但只要一到孩子们中间,他就感到充满着活力。

陈景润在刻苦钻研的同时,还对中国的下一代寄予厚望。他希望这些孩子将来能够实现他此生无法实现的心愿。

陈景润的时间十分宝贵,无法满足更多学校的要求,于是,他开始挤出时间撰写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有关数学的科普读物,他希望更多的孩子热爱数学、了解数学,成为中国数学界的接班人。

陈景润经过艰苦的劳动,终于写出4本书。

这4本书的选题和内容,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安排的。其中第一本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这本书,是陈景润花费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才终于完成的。在它上面,凝聚着陈景润的心血和希望。

当年,陈景润是听到沈元教授介绍哥德巴赫猜想,才萌生了献生数学的伟大志向。如今,陈景润同样在播种,他把满腔的希望播撒在亿万青少年的心中。

陈景润决心让祖国的下一代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因此,他在写这本书时,一直十分谨慎,尽量避免使用让人费解的专业术语。

在这本书中,陈景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哥德巴赫猜想这个世界性的数学难题,勾画得栩栩如生。

对于冲击(1+1)的问题,陈景润尽量用通俗的语言做出解释,他在书中意味深长地说:

愈逼近极限,难度愈大。

虽然全世界许多数学家都在努力摘取这项桂冠,但用传统的数学方法证明(1+1)已行不通,关键要找到一种全新的方法,这就好比,用肉眼无法观测外星球,用电子望远镜才可能办到。可是,至今尚未有人找到类似电子望远镜的新手段……

此时,陈景润已经深深地感受到,攻克这最后的难关,不仅需要他继续拼搏,更需要有亿万的后来者去冲锋陷阵。因此,他通过自己写的书,把热爱数学、勇于探索的种子播撒在无数青少年的心田里。

陈景润相信,总有一天,他付出的心血会带来丰硕的成果。

人民永远怀念陈景润

1996年3月19日,下午13时10分,陈景润溘然去世。

中国数学界的一颗巨星殒落了。

在生命的后期,陈景润身上的肌肉开始萎缩,他的眼晴无法睁开,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按摩,才能勉强地睁开一点。

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陈景润的手上,还是紧紧地握着一本数学书籍,他还是不肯放弃最后冲击哥德巴赫猜想顶峰(1+1)的拼搏,就像战士至死也不肯放下手中的钢枪一样。

王元看到陈景润一边和病魔拼搏,一边仍然在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而奋斗不息,不禁深受感动。他十分担心陈景润的身体,就劝说陈景润:“你就放弃哥德巴赫猜想吧,你所取得的成就,至少在本世纪无人能望其项背!”

陈景润摇了摇头,用缓慢然而坚决地回答:“不!”

如今,陈景润带着未能彻底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深深遗憾,离开了人世……

潘承洞后来回忆说:

3月19日晚,王元同志电告我这一噩耗时,我感到十分地悲痛与震惊。新中国自己培养的一代青年、中年知识分子最杰出的代表永远地离开我们了……

中科院系统研究所研究员林群最了解陈景润,他们同是福州人,又同在厦门大学读书,毕业后又先后来到中科院数学所工作。

林群后来深情地回忆说:

当时,我们同住一个单身宿舍,我每天夜间起床小解时,都会看到陈景润坐在门厅的地上,上身靠墙,在那里算着。

如果哪天夜里看不到,一定是他住进了医院。

林群说:“景润不善交际,要说他有朋友,我就是屈指可数的一个。”

接着,林群又回忆起一些陈景润刻苦钻研的往事,他说:

60年代初,我和陈景润一起住中科院数学所集体宿舍。那时的陈景润就是个多病的病号。他和另外几个人住的是病号房。

院里规定,病号房必须晚上22时熄灯。但当时20多岁的陈景润总在22时过后独自悄悄走出病号房,一手拿纸和笔,一手提瓶热水,到楼内厕所隔壁的洗手间,旁若无人地席地而坐,埋头计算题目,通宵达旦是常有事。

有一次,他突然消失了7天7夜!

在我的印象中,他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常年累月怎么吃得消。

有一回,我问他:“景润,你睡那点觉,还那么精神,可我常失眠,就怕缺觉,睡的比你多,精神没你足,这是怎么回事?”

陈景润想了想,很认真地回答我:“失眠说明不缺觉,应该起来工作。”

80年代的陈景润,已是大红大紫,环境变了,可他还是“执迷不悟”。

那年,我和陈景润一起去厦门出差,住的是宾馆。

晚上23时,陈景润就要睡觉了。我很奇怪,景润也开始保养身体了?

没想到,后半夜2时,他摇醒我,问:“我现在工作影响你吗?”不问也罢,这一摇,我又失眠了……

中国科学报的《院士心迹》专栏介绍的第一个院士就是林群。

在“你最敬佩的人是谁?”一栏中,林群说:“当时,我毫不犹豫地写上了陈景润,因为在我接触的人中,还没有看到一个比他更有毅力。”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同志充满感情地说:

在数学王国里,陈景润是一位思维清晰、逻辑严谨、勤奋至极的耕耘者。对数学的如醉如痴,使他很少与别人交往,言行难免有不为人理解或者不合时宜之处。这便有了关于他的怪僻的不少传闻。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朴素正直、谦虚谨慎、受人尊敬的人。

陈景润的谦虚谨慎,深为学界称道。他一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发表50多篇论文、4本著作,但他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的工作达到了多高的水平,从来没有去争什么奖项……

陈景润的妻子由昆说:

(1+1)的外围工作,先生一直都在做,其实说实在的,他特别想,这个题在他的手里做出来。

如果给他10年,或者是时间更长一点,当然很难,因为在他走后这么多年世界各国的数学家也都在做,但是他也最遗憾的是对这个,没有做出来就走了。

如果做出来再走的话,我想他会轻轻松松地走。

他当时走的时候,应该说他特别特别不情愿,他的眼睛一直是半睁着,最后还是我给他抹下去的。

陈景润的不幸去世,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有关部门按照副部长级的待遇,安排陈景润的丧事。

人们把最美的鲜花送给陈景润。有人在文章中饱含深情地写道:

我们把一束洁白的玫瑰捧到陈景润的遗像前,63朵白玫瑰,用以缅怀他63年全力以赴的生命。

照片安放在陈家的客厅,小小的客厅已经被布置成灵堂。

前来慰问和悼念的人络绎不绝,有老领导,有陈景润多年的中科院数学所的同事,有刚刚从福建老家赶来的他的亲人,还有许多敬仰他的晚辈。

窗外春雨绵绵,遗像中的陈景润微笑着面对大家,此刻,他可以安息了……

李尚杰深情地回忆起这样一件事情:

1991年,北京电视台“祝你成功”节目组采访陈景润一家,当时我在拍摄现场。

记者问陈景润:“您的人生目的是什么?”

陈景润想了想,说:“人生的目的是奉献,而不是索取!”

李尚杰充满感情地说:“奇特的陈景润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他虽然没有享受什么荣华富贵,也未曾尝遍山珍海味,但他的英名永在,那是用金字镌刻在数学史上的。他为共和国争得的国际领先地位已保持30年了,那是无形的丰碑,将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中。”

王元与陈景润共事40年,他说:“陈景润还作了许多很好的数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1+2)的证明只是其中一个。”

王元还充满敬意地说:

陈景润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第一条就是他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一心一意做数学的精神;第二条是他不爱名利,我与他同事几十年,在10多年的时间里,我的级别都比他高一个档次,我是副研究员,他是助理研究员,应该说,他做得并不比我差,他也绝对不会认为他的深度不如我,但他对这件事完全不在意。

记者宁可在《陈景润留给我们的财富》一文中深情地写道:

陈景润的一生,是摒弃物质享受,而呕心沥血地在艰辛的科学道路上跋涉的一生。

他的过早逝世,实在是因为他多年积劳成疾、为事业透支了生命的结果。

他是这个世界上距离哥德巴赫猜想这颗璀璨明珠最近的人。他走了,没能最终摘取这颗明珠,这实在令人扼腕痛惜。

但他以奋斗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启迪我们对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追求进行审视和思考。

宁可还说:“陈景润离开了我们,在他的身后,留下了对科学发展的杰出贡献,留下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光荣与自豪……”

对于陈景润的贡献,中国的数学家们有过这样一句表述:

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

邓小平在谈到陈景润的时候,他曾经这样意味深长地告诉人们:

中国有1000个陈景润就不得了,对他应爱护,赞扬。

陈景润以令全世界数学界折服的辉煌,论证了一个伟人的预言:

中国人民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陈景润用生命编织了昨日历史的辉煌,它牵起了今天的绚烂,明天的幽远,它流过无数炎黄子孙的心田,也流过祖国大地的春夏秋冬。

踏着陈景润脚印勇敢前进的,是一支浩浩荡荡的中国科学大军。

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国史全鉴》本书编委会编团结出版社

《共和国要事珍闻》郑毅李冬梅李梦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彭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皇冠上的明珠》林玉树周文斌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走近陈景润》旭翔选编厦门大学出版社

《陈景润》沈世豪著厦门大学出版社

《陈景润传》王丽丽李小凝著新华出版社

《科学发明故事》颜煦之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李少元赵北志主编金盾出版社

《时代楷模》朱新民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

《共和国的记忆》李庄主编人民出版社

《光辉的榜样》本书编写组中国文史出版社

《青年的榜样》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