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5 10:41:47

●临走时,费卡杜请求与医护人员合影留念,并向队员们竖起大拇指赞道:“中国军医的医术,是我所遇到的医生中最精湛的!”

●医疗队5辆车在雨季泥泞的道路上行驶近1小时后,来到了弗朗扎。这已经是中国维和医疗队第四次深入丛林部落为当地人送医送药了。

●执行任务期间,首批维和医疗队接诊2300多人次,接收住院人员250多人次,实施手术50多例,为中国军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 义诊送药顶高温抢建维和医院

2004年3月18日和4月3日,经过4个月的封闭式训练后,维和医疗分队先后分两批次,途经孟加拉国、阿联酋、苏丹、尼日利亚,经35个小时的航行,踏上了利比里亚这块战乱频发的土地。

医疗队员本以为一到异国,即可展开医疗工作。然而,一下飞机,就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怔住了。

机场破烂不堪,首都蒙罗维亚刚接受过战火的洗礼,道路、桥梁几乎全被破坏或炸断,被击毁的车辆遍地都是,还有全副武装的各派力量来回穿梭。

在联合国利比里亚问题特派团的安排下,直到4月21日,经过陆上和空中输送,他们才长途跋涉来到距首都500多公里的第四战区,即绥德鲁市。

队员们一走进营地,心顿时就凉了半截。参加利比里亚首批医疗分队的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口腔科的医生裘军后来回忆说:

公路坑坑洼洼,到处断壁残垣,桥梁东倒西歪,田野杂草丛生……战乱后的利比里亚物资匮乏,连日常用水都是限量供应。从泥潭里抽取的水,只是经过最简单的过滤、沉淀,并没有经过任何的漂白、消毒程序,所以水色特别黄。

可就连这种水,也不是想有就有的。好在营区里还有一口井,可以提供饮用水。

最初三个多月,大伙儿吃的都是自带的压缩饼干、方便面、罐头、脱水干菜等,身体素质明显下降,一个个体重都减轻了许多。

为了补充供给的不足,牙科医生裘军和队友们决定在营区的空地里开荒种菜。当吃上自己在异国他乡栽种的蔬菜时,大家有说不出的高兴,就连外国军人也挡不住中国军人种瓜种菜乐趣的诱惑,其中一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医生还伸手向裘军讨了几颗蔬菜种子。

利比里亚的蚂蚁特别多,而且还是咬人的那种,比普通蚂蚁大好几倍。初到利比里亚,我们住的是帐篷,被咬是常有的事。

战后的利比里亚,社会环境也十分复杂。我和队友们必须每天夜晚都轮值站岗,两人一岗,每岗二小时,有时睡得正香却被叫醒了,站完后又睡不着,第二天照常上班,可以说这9个多月里我们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当时,生活用房还没着落,医疗用房尚未完工,有的配套设施还没开工。

第四战区的军事和民事官一再向他们表示歉意,因为按照协议,早在医疗分队到达前,医疗设施就应该建设完成。

早一天把维和医院建成,就能早一天造福维和官兵。队领导决定:一不等二不靠,力争最短时间内靠自己的力量建立健全一座二级维和医院。

从这一天起,拿手术刀的医生成了“泥瓦匠”,纤弱的女护士成了一身尘土的“搬运工”,拔荒草、砍杂树、清垃圾,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大家每天4时起床,23时多才能休息,一边在40度的高温下如火如荼地劳动,一边描绘日后将在这里建起的美丽“家园”。

由于持续高温、生活艰苦,加上超负荷劳动,接二连三地有队员累病了,但自始至终没有一人离开工地。

那段日子,精通水电安装、人称“多面手”的三级士官、电工技师朱留臣常说:

咱们的进度得跟时间赛跑。

不曾想,朱留臣的体温也在跟当地气温赛跑,由于水土不适和连日劳累,朱留臣高烧39度不退。战友们强行把他送进帐篷输液,可朱留臣转眼又偷偷上了工地……

看到队员们里里外外的忙碌,参与施工的联合国雇员们都被感动了,他们也开始加班加点。

短短10天时间,一间间崭新、洁白的医疗板房拔地而起,每间房内都装有空调,造型别致,宽敞明亮,功能设置合理,在绥德鲁市所属的第四战区,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随后,300余吨医疗设备、药品耗材等装备全部靠人拉肩扛搬运到位。

有一次,裘军在扛设备时不小心,一脚踏到包装箱的铁钉上,血流如注,痛得直叫,半只鞋子被染红了。因为人手不够,裘军对伤口稍做处理后又接着干,就这样连续折腾了一个多月。

5月19日,二级医院正式开诊。

联利团最高文职卫生官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说:

中国维和二级医院比联合国要求的三级医院都好。白衣天使接受环境考验

绥德鲁位于赤道附近,酷暑几乎顶头高悬,白天的气温可以达到40多度,太阳紫外线之强烈,远远超出了队员们的想象。

站在室外,不到5分钟就汗流如洗;不到两个钟头,皮肤就会灼伤,随后变黑,继而脱皮。纵然用迷彩服将全身裹得严严实实,也无济于事。

他们有的被晒黑,有的被晒过敏,有的被晒出永久性斑疹。即便如此,和非洲的恶疾比较起来,酷暑还只是“小儿科”,忍一忍就过去了。

利比里亚是艾滋病的重灾区。在我国,人们“谈艾色变”。然而,对于利比里亚人民来说,艾滋病却是一种最常见不过的疾病。作为医护人员,队员们就需要面对一个相当大的威胁:艾滋病感染。

6月中旬,医疗队接诊了一例因极度疲乏、消瘦入院的患者。经检测,患者为高度疑诊艾滋病。

由于二级医院的条件及权限受限,医疗队决定将患者尽快送至位于首都蒙罗维亚的联合国三级医院进行确诊和治疗。

当医生林毅和一名战士用担架将患者抬上在简易机场等候的直升机时,虚弱的患者突然开始呕吐,污物将他的上身弄脏了一大片。

此时,林毅已脱下了手套,而机上众多外国维和官兵都在注视着他。虽然明知接触这种疑诊艾滋病患者呕吐物具有危险,但他还是顾不上返回救护车取手套,心一横,抓起一卷纸,就开始认真地为患者擦洗……

事后,虽然身体没有任何不适,但林毅还是好几天吃不香睡不好。

艾滋病是可怕的,但队员们渐渐发觉,在非洲这块令人永远也琢磨不透的土地上,“谈疟色变”其实远甚于“谈艾色变”,具有极强传染性的疟疾,总是令人们防不胜防。

出国前,权威专家就告诫队员们:在非洲呆1年以上的国人,不患疟疾的概率微乎甚微。

开始他们还有点不相信,可一到利比里亚,就发现这里传播恶性疟疾的蚊子非常了得。它们个头小,来无声,扎得狠,逃得快,极难察觉。加之收治的病人中患恶性疟疾的占80%,传染的几率大大增加。

据说,该病在非洲平均每30秒钟杀死一个5岁以下的儿童。为防范这一非洲最大杀手的肆虐,队员李津在队领导的支持下,采取消毒环境、队员定时吃药、改进伙食等方法,确保每一名队员的健康。

除了高温和恶疾,在局势动荡的利比里亚,生命安全更成了43名医疗队员所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特别是从2004年7月以来,根据联利团部署,医疗队所在的第四战区开始了解除武装、复员、重返社会和家庭团聚的计划,即解除武装、复员、重返和融入社会后,直到归国,他们每天都是在此起彼伏的枪声中度过的。

2004年7月8日,第四战区的解除武装、复员、重返社会和家庭团聚的计划正式开始,局势也骤然紧张起来。

由于第四战区是最后一个执行解除武装、复员、重返社会和家庭团聚的计划的战区,医疗队驻地绥德鲁市几乎集中了利全国还未缴武器的武装人员,他们携带武器成群结队上街聚众游行,一时间,绥德鲁市区枪声四起。

7月8日这天,仅中国医疗分队的二级医院就接诊了3名因枪伤而就诊的当地民众。

为确保维和医院及队员的人身安全,与中国二级医院营地毗邻的埃塞俄比亚维和分队在医院及营区周围增岗设哨。

队员们也相应加强了安全警戒,除原有的队值日外,白天另增加二人巡逻哨和观察哨,晚上则实行双人双哨。每天采供人员外出时,均全副武装,并由队领导带队,其他人员则一律严禁外出。

防弹衣、钢盔及战备包全部发到每个队员手中,并统一摆放,以备应急。

7月13日上午,就在解除武装行动取得很大进展的情况下,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由于等待缴武器的反政府武装人员情绪失控,出现了聚众冲击联利团有关组织驻地的现象。

为应对随时可能的突发事件,队领导决定在不影响医疗工作的情况下,利用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加紧构筑防御工事。

中午,太阳炙烤着大地。在40多度的高温下,队领导带领所有保障人员,人手一把小铁锹,来到医院前面10米开外的地方,争分夺秒地干了起来。

地上硬得有如石板,大伙没挖几下就累得直喘粗气,衣衫尽湿。但在战争面前,谁也顾不上休息。近3个小时后,一条战壕的雏形呈现在大家眼前。

晚饭后,顾不上喝口水,顾不上手上溃烂的血泡,中国医疗分队的队员们又迅速来到战壕前开始了紧张的奋战。到23时,一条长40米、深1米、宽1米的战壕终于挖成了。

望着这条仿佛回到久远年代的战壕,队员们鼻子其实都酸酸的。

此刻,他们对和平是如此渴望,以至一想起祖国和亲人,泪水就抑制不住地流了下来。他们无不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为生活在和平环境下的亲人们感到庆幸!

从此,这条战壕就成了官兵生命的守护神,当地局势一有风吹草动,队员们就全副武装随时做好进入战壕的准备。

利局势大有好转,战壕并未真正派上过用场,但它却成了队员们西非维和的最好纪念。中国军医的惊人医术

中国医疗分队43人,主要承担第四战区维和人员的医疗服务保障,虽然远离首都,在第四战区乃至整个利比里亚,但是一提起中国维和医疗分队,没有人不啧啧赞叹的。

每天,前来医院就诊的联利团官兵和当地民众络绎不绝,一些联利团官兵甚至从首都蒙罗维亚慕名赶来就诊,本来就不太宽敞的候诊室里有时挤得水泄不通。

一些患者告诉队员们,他们是冲着中国医院的显赫名声奔来的。

早在2004年1月的时候,埃塞俄比亚的维和士兵费卡杜参加利比里亚维和不到一个月,右膝关节内侧就出现了一个破溃的大脓肿,疼痛难忍,行路艰难。

很快,费卡杜被联合国直升机送到了位于首都蒙罗维亚的联合国三级医院治疗。

然而,在该院先后住院3次,时间长达5个多月,伤口却始终得不到痊愈,而右膝关节上方和右侧又同时出现两个新的大脓肿,右腿痛得彻底无法行走。

按照联合国有关规定,这种疑难病症需送到上一级的四级医院治疗或遣返回国,而四级医院远在另一个国家加纳。

这当口,前来看望费卡杜的战友告诉他,地处第四战区的中国二级医院医生技术高超,建议他去中国医院治疗。

“三级医院治不了的病,二级医院能行吗?”尽管费卡杜疑虑重重,但还是抱着一线希望,要求转院到中国维和二级医院继续治疗。

在费卡杜的坚持下,联利团有关部门随即与我二级医院协商。

6月22日,在经过长途跋涉后,费卡杜终于转院到我二级医院。

3天后,医护人员为费卡杜作了第一次手术。术中,医生发现费卡杜膝关节3个脓腔最大的竟宽达15�8厘米,深达6厘米,伤口周围组织全部坏死。

由于一次手术切开引流只能控制病情发展,不能完全祛除脓肿根源,队领导决定待病人身体条件好转后再次手术。

为改善费卡杜的身体状况,医院每天坚持对他进行大剂量抗生素抗炎治疗和清创换药,并在一些特殊药品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他输白蛋白增强体质。

经过七天的努力,费卡杜身体条件趋于稳定,医护人员又为他做了第二次手术。

奇迹终于出现了!

在我医护人员连续49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费卡杜的脓肿被彻底清除。

8月10日,费卡杜痊愈出院。

临走时,费卡杜请求与医护人员合影留念,并向队员们竖起大拇指赞道:

中国军医的医术,是我所遇到的医生中最精湛的!

从此,中国维和二级医院随着埃塞俄比亚士兵的神奇康复而名声大噪。

来到医疗队看病的人,各种毛病都有,治一位病人往往要花很多时间。还有语言不通,交流起来非常困难。

有一次,裘军在为刚送来的一位受伤的维和战士做检查时发现,他的下颌骨粉碎性骨折。

这已经超出了中国医疗分队的医疗条件范围。但由于利比里亚没有更好的医院,裘军不得不为他实施手术治疗。

因为缺少固定的医疗器材,裘军与队友们只好自己想办法,动手制做替代材料来为这位伤员进行手术。

经两个多月的精心治疗,这位战士的伤终于痊愈了。

还有一次,裘军接诊了一位当地黑人女子,她说牙痛得很厉害。经检查,必须为她拔掉几颗坏牙。

按常规,拔牙前患者要吃饭,当裘军问她有没有吃饭,她说吃了。于是裘军很快就给她打麻醉药,结果,她感到头昏眼花,这才知道她并没有吃过饭。

裘军急了,赶紧给她喂食品和喝葡萄糖水。

拔牙时,她又感到痛,一痛就哇哇叫。裘军又得细心劝慰她。就这样,裘军足足花了1个多小时才给她拔完牙。

时隔两天,这位人生第一次体验到有病可以找医生治疗的黑人女子,笑嘻嘻地前来医院向裘军道谢说:

中国医生,你们真神奇!医疗分队下乡义诊送药

10月10日,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又来到一个叫弗朗扎的小村庄,为这里的百姓义诊。

为了发扬中国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体现中国军人对利比里亚人民的真诚友谊,中国的医疗分队经常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走出营区,深入丛林部落,宣传健康知识,给当地周边的村民百姓和学校师生们义诊、送药。

几乎每个周日下午,队领导就会带领医疗队员深入乡村,为当地民众巡诊查体、送医送药。这对于“建设靠援助、吃饭靠上树、穿衣一块布”的绥德鲁人民来说,医疗队的到来是他们最幸福的事。

在利比里亚,充满野兽、蚊虫和疾病的非洲热带雨林曾被称为绿色沙漠。而坐落在绥德鲁附近的小村庄弗朗扎就藏在这一片绿色沙漠中。

医疗队的5辆车在雨季泥泞的道路上行驶近1小时后,来到了弗朗扎。这已经是中国维和医疗队第四次深入丛林部落为当地人送医送药了。

或许弗朗扎的村民也已通过某种当地人特有的传讯方式知道了这个消息,不一会儿,上百名当地人已将25名中国医疗队员团团围住。

村长噶迪并不知道中国,但看着这些身穿绿军装、戴着联合国蓝色徽章的医疗队员,他兴奋地说:“我知道他们是来帮助我们的。知道吗,从我生下来到现在,我们这个村子从没有医生来过,从来没有。”

几分钟内,医疗队员已摆开家当,而村民们则自动地排成长队。

眼科医生王云鹏为排在队伍最前面的村民检查了眼底。“你不要担心,你得的是红眼病,很容易治好,但以后要注意,不要和别人混用洗脸毛巾。”

王云鹏边说边把一盒眼药水放到他手里。在周围村民羡慕的眼神中,这个村民满脸欣喜地跑开了。

“这里老百姓缺医少药的情况非常严重,”医疗队副队长李晋对随队采访的记者说。

这时,在旁边,护士罗芳已经开始为一些妇女做心电图,内科医生王琳则握住一个满脸泥点、骨瘦如柴的孩子的手,询问着病情。

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队长、南京军区某医院副院长肖海对记者说:

“根据与联合国签署的备忘录,我们负责的是联合国工作人员和维和人员的医疗保障及联合国特许的当地急诊病人,但为当地老百姓送医送药是我们的传统。”

“我们还担负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利比里亚的老百姓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95岁的老太太哈尼亚已卧床5年多。对她仔细检查后,骨科医生吴成如长叹一口气说:“骨头没有问题,应该是大脑里负责运动协调的部分出了问题,对这个病我们没有办法,这是属于脑外科的范畴。”

根据与联合国的协议,中国医疗队是按二级医院的标准配置的,不负责脑外科疾病的医治。

吴成如医生说:“心里很无奈,也很复杂,这个病如果在中国,虽然因为年龄问题,我们不一定能让这位95岁的老人痊愈,但至少能帮她解决很多问题。”

与此同时,在村子最大的一所房子里,内科传染病医生李津已经展开一块白幕,用幻灯机为几十名村民介绍起关于疟疾的知识来。

村民约翰逊对记者说:“你知道吗,我们这个村子每年都有人死于疟疾,大多是小孩。”

王琳随后也走上简陋的讲台,开始介绍有关艾滋病和预防的知识,听众们更加专注了――利比里亚艾滋病的感染率高达30%。

“突、突、突”,村庄的宁静被打破了。原来,防疫医生谭伟龙打开了他的喷烟机,在村舍周围,向草丛里喷出白色的烟雾。

这种烟雾能有效杀死蚊子、舌蝇、蟑螂等害虫,起到预防疟疾、登革热、恙虫病和昏睡病的作用,在当地是非常必要的。

“太棒了!”了解情况后,村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村长噶迪脸上露出无法抑制的笑容,在村子的空地上高声喊道:

请大家安静一下!

我们要感谢来自中国的医生,你们为我们带来了健康。我们决心把从绥德鲁到我们村的路修好,这样你们就能经常来,任何时间我们都欢迎。现在,和我们一起来跳舞庆祝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吧!

鼓声响起,一个老妇人开始有节奏地晃动和跳跃,村长则顶着医疗队赠送的一大筐面包翩翩起舞,一大群孩子跟在他的后面欢呼雀跃。

村民泰雷激动地说:“在利比里亚,我们把医生叫做天使,这些中国医生就是我们的天使。”

中国维和医疗分队的到来,直接受益的还有当地学校的儿童。

“六一”儿童节那天,队员们第一次来到距营地20公里的一所小学,一踏进校门,队员们不由怔住了――

破烂不堪的校舍,墙壁上都是战乱时子弹留下的痕迹,走进教室,夕阳从布满密密麻麻弹孔的铁皮屋顶斜射下来。

地面摆放些小石块,大约二三十个,这就是学生们的凳子,墙上挂一块褪色的小黑板,除此外再也没有其他东西了。七拼八凑的课桌,还有因营养不良显得面黄肌瘦的孩子,这些景象让所有队员的心都被揪得紧紧的,感动十分难过。

忽然吹来一阵风,铁皮顶啪啪地响个不停,简直有些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发生危险,队员们的心也随之变得感伤。

饱受战乱洗礼的利比里亚啊,无论走到哪里都抹不去战乱给你留下的痕迹。

城市里,房屋墙壁弹痕累累;桥头上,广告牌千疮百孔;马路两侧的路灯也难逃此劫,歪在哪里犹如醉汉。在沙滩,在荒野,在房前屋后,稍微挖一下,你就可以看到很多的空弹壳,废子弹。

在乡村,一群群孩子光着脚丫衣不遮体,向人们流露出渴望的眼神。

他们的眼神里渴望和平,渴望安宁,同时也有无言的悲愤,无助的哀怨和力不从心的无奈,这一处处续写血的历史的弹痕,将成为他们一生抹不掉的痛苦记忆,他们太需要和平安宁了。

人之同情,无论是远在异域,也让队员们感到十分难受,一种怜悯之心油然而生。

队员们顾不上感叹,当即把从国内带来的圆珠笔、纸张和面包等食品送给孩子们,算是表达对他们的节日问候。

望着这些可怜的孩子,潘兴太等队员决定亲自动手,利用原来装医疗用品的木箱,为师生们制作一批课桌椅,好让孩子们能够读书。

一个星期后,当队员们将20多张像模像样的课桌椅送到该校时,180多名“黑孩子”和他们仅有的4位老师已早早地列队守候在校门口。

孩子们一接过队员们亲手制做的课桌和板凳,都高声呼喊着:

中国!

北京!

中国!

北京!进行国际接触和交流

当中国医疗分队初到绥德鲁时,不论是各国维和部队官兵,还是当地的民众,说的都是清一色的英语。

尽管队员们都经过英语突击培训,但口语能力还相对薄弱。因此,只要有外国人来到医院,每个队员都会有意识地用英语多和对方交流,为的就是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可不经意间,他们突然发现,前来住院治疗的维和官兵以及当地民众学习汉语的热情,比起他们学英语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天早晨,卫生员吴波在水池旁洗脸,正在这里住院治疗的一位孟加拉国维和上尉军官热情地向他打招呼。

吴波一愣,这声音多熟悉啊,可就是像英语又不像英语,像汉语又不全像汉语。因为用英语交流惯了,吴波一时没听懂他说啥。

见他没听明白,紧接着,这个上尉又重复着说了一句。

这回,吴波听得真真切切,是汉语,是带着浓重南亚口音的汉语――“早上好!”

上尉读出了他脸上的惊讶,俏皮地笑着。吴波也被他逗得乐开了怀。

对汉语兴趣最大的外国维和官兵,当属埃塞俄比亚维和士兵了。和他们打交道,给队员们的感受首先是一种历史友谊的生动传承。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毛泽东为首的我国第一代领导人就以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为队员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友谊遗产。因此,每个埃塞士兵都对我方队员们极为友善,互相见面,都要求教他们说汉语,并尽可能地用汉语和队员交流。

一名叫麦凯顿的埃塞士兵在住院一个星期后,就毫不掩饰地对医护人员说:“当我认识了你们这些中国军医,我就深深地爱上了中国。如有机会,我一定会到中国看看。”

外国人说汉语,对他们来说,与其说是一种学习,还不如说是被中国古老文化的强大魅力所吸引,特别是医疗队在绥德鲁的巨大影响所致。

许多维和官兵告诉队员们,他们都知道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四大发明,医术享誉全球,特别是军队纪律严明,素质很高。

然而,对每个队员来说,每每听到他们在用汉语和你交流时,大家都激动得难以言表。不用说大家也能感受,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

当地人民坦诚、热情。他们从不掩饰对中国的向往和热爱,队员们无论是到乡村巡诊还是到绥德鲁执行其他任务,常常相伴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其中最响亮的一句话,就是汉语――“中国,真棒!”

中国的医疗分队不但跟利比里亚当地人亲切相处,赢得了他们的好感和爱戴,而且还积极与来自世界各地的10多个国家的维和官兵有着广泛的交流与接触。

裘军深有体会地说,这种机会太难得了,在与各国官兵的交往中,不但能使语言“和谐化”,相互之间介绍各自的国情和生活习俗等,而且还大大增进了与各国维和官兵之间的友谊。

裘军后来回忆说:

在利比里亚近一年的时间里,医疗队的中国军人先后与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肯尼亚、赞比亚、瑞典等国家维和官兵进行过文化交流活动。

我还将自己带去的一些浙江的风光图片给各国维和官兵们看,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沿海发达城市日新月异的新风貌,宣传中国的民俗风情,从而使来自不同国家的维和官兵和当地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认识浙江。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赴利比里亚的维和部队圆满完成任务,回国前夕,记者对中国维和的官兵进行了采访。当时医疗分队的大队长肖海正在准备参加一项与埃及军人合办的文化交流活动。

肖海告诉记者:

“在利比里亚维和近一年的时间里,我维和官兵已经与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肯尼亚、赞比亚、瑞典等国家维和官兵进行过文化交流活动。”

“官兵们会用自己带去的资料和照片,宣传中国的民风民情和现代化建设成就,从而使这些国家的军人更多地了解中国。”

肖海还说,当他把上海的外滩照片给对方看时,他们无不为上海的美丽而欢呼。中国医疗分队载誉凯旋

2004年9月14日,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的授勋仪式,在利比里亚东部最大城市绥德鲁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分队的营院举行。

营院是用当地的足球场地搭建面成的,盛大阅兵台四周彩旗飘扬,红色地毯迎门伸来,又折向受阅方阵。

绿的草坪,红的地毯,醒目的标语,整齐而昂扬的方阵,把人带到那神圣而庄严时刻。

来自“联利团”副代表等官员、各国维和部队高官、利比里亚政府要员,从全国各地飞来。当地首领、平民百姓代表,满满地挤站在观礼台上。

左侧是一排洁白崭新的工程装备,右侧及对面是整齐而素洁的营房。草地中央,站立着我维和官兵的方阵,战士们头戴蓝色贝雷帽,脚穿军警鞋,手持先进的95步枪,精神饱满,意气昂扬。

这一天,阳光格外灿烂,联合国旗和中国的五星红旗在蓝天白云下迎风招展。中国500多名维和官兵,排成6个方队,整整齐齐地站立在绿茵场上,庄严地接受联合国授予的“和平荣誉勋章”。

在这6个方阵中,医疗分队的白衣天使们是任务区唯一的女兵,她们虽然只有几十人来到利比里亚,却负责整个二战区和联合国随时安排的紧急医疗救护任务。

授勋仪式在9时正式开始,“联利团”副代表赛雷达里安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中国维和部队在利比里亚任务的出色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并高度赞扬中国近年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赛雷达里安在讲话中说:

中国维和部队,是一支技术过硬、作风顽强的部队。作为一名指挥官,我为在利比里亚的维和部队中能够有中国部队而感到骄傲!

赛雷达里安在联合国旗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引导下检阅我维和部队,并庄重地为三支中国维和分队长官戴上“和平勋章”。

音乐响起,欢声响起。

运输分队由焦小兵领衔的6人表演“双节棍”,配以“中国功夫”曲,精妙绝伦;工兵分队五六十人表演的“擒敌拳”,气势恢弘。

由医疗分队护士姐妹们表演的歌舞“军中姐妹”,飒爽英姿,更是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

10月28日,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的副司令奥瓦尼比,为医疗分队43位成员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

12月24日23时许,福州长乐国际机场。

一架客机降落停机坪,中国首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队中,福州总院率先返榕的9位官兵,从赤日炎炎的非洲大陆,回归寒意袭人的福州。

执行任务期间,首批维和医疗队接诊2300多人次,接收住院人员250多人次,实施手术50多例,为中国军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在机场,中国医疗维和分队的队员们受到家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热情的迎接。

各家媒体也扛着“长枪短炮”,对这批远踏异国队员进行细致的采访,并作了详实的报道,这些报道里有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

例如,在媒体报道里,维和医疗分队队员罗芳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不能陪在你身边分享你的快乐实属无奈,妈妈远征是为了要让更多的小朋友像你一样有个幸福的童年,让他们也能像你一样无忧无虑地茁壮成长。

肖海队长的妻子张萌对记者说:“这几天,孩子总在台历上圈圈画画,计算着爸爸回来的日子。肖海刚走的那几个月,亲戚朋友都不能在孩子的面前提爸爸,每次提到她都要哭。”

在孤寂的陌生的国土上,战士们一边履行着国际主义义务,一边还要同深深的思乡之情抗争,一个维和队员曾经写下了一首名叫《月儿圆》的歌词:

圆圆月儿高高挂在天上,照得地上又明又亮,我手握钢枪,巡逻在基地营房的周围,认真探视每一个角落。凉凉风儿轻轻拂过脸庞,吹得心里思绪飞扬,我手握钢枪,保卫着利比里亚的和平,时刻牢记祖国的嘱托。

十五的月亮,我站在天空下仰望,不知一年后回到家乡,它是否依然明亮。十五的夜晚,没有花灯的观赏,没有元宵的品尝,心里却仍然想着祖国思念家乡。

医疗分队负责人之一李晋在长乐机场说:“在利比里亚的所见所闻,让我们觉得国家稳定很重要,我们所有的队员,经过维和之后,都有这个共同的感觉。”

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林松添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就我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工兵、运输、医疗3个分队以及我维和民事警察的表现进行了评价:

用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最高长官的话说,在参与联利团的58个国家派出的维和人员中,我运输、工兵、医疗和民警分队的工作表现,在各分队中都是最优秀、最突出的。

他们根据联利团的统一部署,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利比里亚的国家和平与重建,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密切两国关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树立了我国、我军的良好形象。

一句话,他们不辱使命。他们以优良的作风、精湛的技术、严明的纪律和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联利团和利比里亚政府的高度评价。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走向现代化的人民军队》黄宏程卫华主编人民出版社

《20世纪十大维和行动》李景龙田宇李长河著解放军出版社

《红与蓝》马继东著华艺出版社

《联合国及维和行动》贾永兴编译白山出版社

《跨世纪的辉煌》姜廷玉著党建读物出版社

《蓝剑出击――联合国维和行动大纪实》冯勇智曾芳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

四、义诊送药

●临走时,费卡杜请求与医护人员合影留念,并向队员们竖起大拇指赞道:“中国军医的医术,是我所遇到的医生中最精湛的!”

●医疗队5辆车在雨季泥泞的道路上行驶近1小时后,来到了弗朗扎。这已经是中国维和医疗队第四次深入丛林部落为当地人送医送药了。

●执行任务期间,首批维和医疗队接诊2300多人次,接收住院人员250多人次,实施手术50多例,为中国军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 义诊送药顶高温抢建维和医院

2004年3月18日和4月3日,经过4个月的封闭式训练后,维和医疗分队先后分两批次,途经孟加拉国、阿联酋、苏丹、尼日利亚,经35个小时的航行,踏上了利比里亚这块战乱频发的土地。

医疗队员本以为一到异国,即可展开医疗工作。然而,一下飞机,就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怔住了。

机场破烂不堪,首都蒙罗维亚刚接受过战火的洗礼,道路、桥梁几乎全被破坏或炸断,被击毁的车辆遍地都是,还有全副武装的各派力量来回穿梭。

在联合国利比里亚问题特派团的安排下,直到4月21日,经过陆上和空中输送,他们才长途跋涉来到距首都500多公里的第四战区,即绥德鲁市。

队员们一走进营地,心顿时就凉了半截。参加利比里亚首批医疗分队的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口腔科的医生裘军后来回忆说:

公路坑坑洼洼,到处断壁残垣,桥梁东倒西歪,田野杂草丛生……战乱后的利比里亚物资匮乏,连日常用水都是限量供应。从泥潭里抽取的水,只是经过最简单的过滤、沉淀,并没有经过任何的漂白、消毒程序,所以水色特别黄。

可就连这种水,也不是想有就有的。好在营区里还有一口井,可以提供饮用水。

最初三个多月,大伙儿吃的都是自带的压缩饼干、方便面、罐头、脱水干菜等,身体素质明显下降,一个个体重都减轻了许多。

为了补充供给的不足,牙科医生裘军和队友们决定在营区的空地里开荒种菜。当吃上自己在异国他乡栽种的蔬菜时,大家有说不出的高兴,就连外国军人也挡不住中国军人种瓜种菜乐趣的诱惑,其中一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医生还伸手向裘军讨了几颗蔬菜种子。

利比里亚的蚂蚁特别多,而且还是咬人的那种,比普通蚂蚁大好几倍。初到利比里亚,我们住的是帐篷,被咬是常有的事。

战后的利比里亚,社会环境也十分复杂。我和队友们必须每天夜晚都轮值站岗,两人一岗,每岗二小时,有时睡得正香却被叫醒了,站完后又睡不着,第二天照常上班,可以说这9个多月里我们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当时,生活用房还没着落,医疗用房尚未完工,有的配套设施还没开工。

第四战区的军事和民事官一再向他们表示歉意,因为按照协议,早在医疗分队到达前,医疗设施就应该建设完成。

早一天把维和医院建成,就能早一天造福维和官兵。队领导决定:一不等二不靠,力争最短时间内靠自己的力量建立健全一座二级维和医院。

从这一天起,拿手术刀的医生成了“泥瓦匠”,纤弱的女护士成了一身尘土的“搬运工”,拔荒草、砍杂树、清垃圾,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大家每天4时起床,23时多才能休息,一边在40度的高温下如火如荼地劳动,一边描绘日后将在这里建起的美丽“家园”。

由于持续高温、生活艰苦,加上超负荷劳动,接二连三地有队员累病了,但自始至终没有一人离开工地。

那段日子,精通水电安装、人称“多面手”的三级士官、电工技师朱留臣常说:

咱们的进度得跟时间赛跑。

不曾想,朱留臣的体温也在跟当地气温赛跑,由于水土不适和连日劳累,朱留臣高烧39度不退。战友们强行把他送进帐篷输液,可朱留臣转眼又偷偷上了工地……

看到队员们里里外外的忙碌,参与施工的联合国雇员们都被感动了,他们也开始加班加点。

短短10天时间,一间间崭新、洁白的医疗板房拔地而起,每间房内都装有空调,造型别致,宽敞明亮,功能设置合理,在绥德鲁市所属的第四战区,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随后,300余吨医疗设备、药品耗材等装备全部靠人拉肩扛搬运到位。

有一次,裘军在扛设备时不小心,一脚踏到包装箱的铁钉上,血流如注,痛得直叫,半只鞋子被染红了。因为人手不够,裘军对伤口稍做处理后又接着干,就这样连续折腾了一个多月。

5月19日,二级医院正式开诊。

联利团最高文职卫生官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说:

中国维和二级医院比联合国要求的三级医院都好。白衣天使接受环境考验

绥德鲁位于赤道附近,酷暑几乎顶头高悬,白天的气温可以达到40多度,太阳紫外线之强烈,远远超出了队员们的想象。

站在室外,不到5分钟就汗流如洗;不到两个钟头,皮肤就会灼伤,随后变黑,继而脱皮。纵然用迷彩服将全身裹得严严实实,也无济于事。

他们有的被晒黑,有的被晒过敏,有的被晒出永久性斑疹。即便如此,和非洲的恶疾比较起来,酷暑还只是“小儿科”,忍一忍就过去了。

利比里亚是艾滋病的重灾区。在我国,人们“谈艾色变”。然而,对于利比里亚人民来说,艾滋病却是一种最常见不过的疾病。作为医护人员,队员们就需要面对一个相当大的威胁:艾滋病感染。

6月中旬,医疗队接诊了一例因极度疲乏、消瘦入院的患者。经检测,患者为高度疑诊艾滋病。

由于二级医院的条件及权限受限,医疗队决定将患者尽快送至位于首都蒙罗维亚的联合国三级医院进行确诊和治疗。

当医生林毅和一名战士用担架将患者抬上在简易机场等候的直升机时,虚弱的患者突然开始呕吐,污物将他的上身弄脏了一大片。

此时,林毅已脱下了手套,而机上众多外国维和官兵都在注视着他。虽然明知接触这种疑诊艾滋病患者呕吐物具有危险,但他还是顾不上返回救护车取手套,心一横,抓起一卷纸,就开始认真地为患者擦洗……

事后,虽然身体没有任何不适,但林毅还是好几天吃不香睡不好。

艾滋病是可怕的,但队员们渐渐发觉,在非洲这块令人永远也琢磨不透的土地上,“谈疟色变”其实远甚于“谈艾色变”,具有极强传染性的疟疾,总是令人们防不胜防。

出国前,权威专家就告诫队员们:在非洲呆1年以上的国人,不患疟疾的概率微乎甚微。

开始他们还有点不相信,可一到利比里亚,就发现这里传播恶性疟疾的蚊子非常了得。它们个头小,来无声,扎得狠,逃得快,极难察觉。加之收治的病人中患恶性疟疾的占80%,传染的几率大大增加。

据说,该病在非洲平均每30秒钟杀死一个5岁以下的儿童。为防范这一非洲最大杀手的肆虐,队员李津在队领导的支持下,采取消毒环境、队员定时吃药、改进伙食等方法,确保每一名队员的健康。

除了高温和恶疾,在局势动荡的利比里亚,生命安全更成了43名医疗队员所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特别是从2004年7月以来,根据联利团部署,医疗队所在的第四战区开始了解除武装、复员、重返社会和家庭团聚的计划,即解除武装、复员、重返和融入社会后,直到归国,他们每天都是在此起彼伏的枪声中度过的。

2004年7月8日,第四战区的解除武装、复员、重返社会和家庭团聚的计划正式开始,局势也骤然紧张起来。

由于第四战区是最后一个执行解除武装、复员、重返社会和家庭团聚的计划的战区,医疗队驻地绥德鲁市几乎集中了利全国还未缴武器的武装人员,他们携带武器成群结队上街聚众游行,一时间,绥德鲁市区枪声四起。

7月8日这天,仅中国医疗分队的二级医院就接诊了3名因枪伤而就诊的当地民众。

为确保维和医院及队员的人身安全,与中国二级医院营地毗邻的埃塞俄比亚维和分队在医院及营区周围增岗设哨。

队员们也相应加强了安全警戒,除原有的队值日外,白天另增加二人巡逻哨和观察哨,晚上则实行双人双哨。每天采供人员外出时,均全副武装,并由队领导带队,其他人员则一律严禁外出。

防弹衣、钢盔及战备包全部发到每个队员手中,并统一摆放,以备应急。

7月13日上午,就在解除武装行动取得很大进展的情况下,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由于等待缴武器的反政府武装人员情绪失控,出现了聚众冲击联利团有关组织驻地的现象。

为应对随时可能的突发事件,队领导决定在不影响医疗工作的情况下,利用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加紧构筑防御工事。

中午,太阳炙烤着大地。在40多度的高温下,队领导带领所有保障人员,人手一把小铁锹,来到医院前面10米开外的地方,争分夺秒地干了起来。

地上硬得有如石板,大伙没挖几下就累得直喘粗气,衣衫尽湿。但在战争面前,谁也顾不上休息。近3个小时后,一条战壕的雏形呈现在大家眼前。

晚饭后,顾不上喝口水,顾不上手上溃烂的血泡,中国医疗分队的队员们又迅速来到战壕前开始了紧张的奋战。到23时,一条长40米、深1米、宽1米的战壕终于挖成了。

望着这条仿佛回到久远年代的战壕,队员们鼻子其实都酸酸的。

此刻,他们对和平是如此渴望,以至一想起祖国和亲人,泪水就抑制不住地流了下来。他们无不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为生活在和平环境下的亲人们感到庆幸!

从此,这条战壕就成了官兵生命的守护神,当地局势一有风吹草动,队员们就全副武装随时做好进入战壕的准备。

利局势大有好转,战壕并未真正派上过用场,但它却成了队员们西非维和的最好纪念。中国军医的惊人医术

中国医疗分队43人,主要承担第四战区维和人员的医疗服务保障,虽然远离首都,在第四战区乃至整个利比里亚,但是一提起中国维和医疗分队,没有人不啧啧赞叹的。

每天,前来医院就诊的联利团官兵和当地民众络绎不绝,一些联利团官兵甚至从首都蒙罗维亚慕名赶来就诊,本来就不太宽敞的候诊室里有时挤得水泄不通。

一些患者告诉队员们,他们是冲着中国医院的显赫名声奔来的。

早在2004年1月的时候,埃塞俄比亚的维和士兵费卡杜参加利比里亚维和不到一个月,右膝关节内侧就出现了一个破溃的大脓肿,疼痛难忍,行路艰难。

很快,费卡杜被联合国直升机送到了位于首都蒙罗维亚的联合国三级医院治疗。

然而,在该院先后住院3次,时间长达5个多月,伤口却始终得不到痊愈,而右膝关节上方和右侧又同时出现两个新的大脓肿,右腿痛得彻底无法行走。

按照联合国有关规定,这种疑难病症需送到上一级的四级医院治疗或遣返回国,而四级医院远在另一个国家加纳。

这当口,前来看望费卡杜的战友告诉他,地处第四战区的中国二级医院医生技术高超,建议他去中国医院治疗。

“三级医院治不了的病,二级医院能行吗?”尽管费卡杜疑虑重重,但还是抱着一线希望,要求转院到中国维和二级医院继续治疗。

在费卡杜的坚持下,联利团有关部门随即与我二级医院协商。

6月22日,在经过长途跋涉后,费卡杜终于转院到我二级医院。

3天后,医护人员为费卡杜作了第一次手术。术中,医生发现费卡杜膝关节3个脓腔最大的竟宽达15�8厘米,深达6厘米,伤口周围组织全部坏死。

由于一次手术切开引流只能控制病情发展,不能完全祛除脓肿根源,队领导决定待病人身体条件好转后再次手术。

为改善费卡杜的身体状况,医院每天坚持对他进行大剂量抗生素抗炎治疗和清创换药,并在一些特殊药品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他输白蛋白增强体质。

经过七天的努力,费卡杜身体条件趋于稳定,医护人员又为他做了第二次手术。

奇迹终于出现了!

在我医护人员连续49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费卡杜的脓肿被彻底清除。

8月10日,费卡杜痊愈出院。

临走时,费卡杜请求与医护人员合影留念,并向队员们竖起大拇指赞道:

中国军医的医术,是我所遇到的医生中最精湛的!

从此,中国维和二级医院随着埃塞俄比亚士兵的神奇康复而名声大噪。

来到医疗队看病的人,各种毛病都有,治一位病人往往要花很多时间。还有语言不通,交流起来非常困难。

有一次,裘军在为刚送来的一位受伤的维和战士做检查时发现,他的下颌骨粉碎性骨折。

这已经超出了中国医疗分队的医疗条件范围。但由于利比里亚没有更好的医院,裘军不得不为他实施手术治疗。

因为缺少固定的医疗器材,裘军与队友们只好自己想办法,动手制做替代材料来为这位伤员进行手术。

经两个多月的精心治疗,这位战士的伤终于痊愈了。

还有一次,裘军接诊了一位当地黑人女子,她说牙痛得很厉害。经检查,必须为她拔掉几颗坏牙。

按常规,拔牙前患者要吃饭,当裘军问她有没有吃饭,她说吃了。于是裘军很快就给她打麻醉药,结果,她感到头昏眼花,这才知道她并没有吃过饭。

裘军急了,赶紧给她喂食品和喝葡萄糖水。

拔牙时,她又感到痛,一痛就哇哇叫。裘军又得细心劝慰她。就这样,裘军足足花了1个多小时才给她拔完牙。

时隔两天,这位人生第一次体验到有病可以找医生治疗的黑人女子,笑嘻嘻地前来医院向裘军道谢说:

中国医生,你们真神奇!医疗分队下乡义诊送药

10月10日,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又来到一个叫弗朗扎的小村庄,为这里的百姓义诊。

为了发扬中国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体现中国军人对利比里亚人民的真诚友谊,中国的医疗分队经常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走出营区,深入丛林部落,宣传健康知识,给当地周边的村民百姓和学校师生们义诊、送药。

几乎每个周日下午,队领导就会带领医疗队员深入乡村,为当地民众巡诊查体、送医送药。这对于“建设靠援助、吃饭靠上树、穿衣一块布”的绥德鲁人民来说,医疗队的到来是他们最幸福的事。

在利比里亚,充满野兽、蚊虫和疾病的非洲热带雨林曾被称为绿色沙漠。而坐落在绥德鲁附近的小村庄弗朗扎就藏在这一片绿色沙漠中。

医疗队的5辆车在雨季泥泞的道路上行驶近1小时后,来到了弗朗扎。这已经是中国维和医疗队第四次深入丛林部落为当地人送医送药了。

或许弗朗扎的村民也已通过某种当地人特有的传讯方式知道了这个消息,不一会儿,上百名当地人已将25名中国医疗队员团团围住。

村长噶迪并不知道中国,但看着这些身穿绿军装、戴着联合国蓝色徽章的医疗队员,他兴奋地说:“我知道他们是来帮助我们的。知道吗,从我生下来到现在,我们这个村子从没有医生来过,从来没有。”

几分钟内,医疗队员已摆开家当,而村民们则自动地排成长队。

眼科医生王云鹏为排在队伍最前面的村民检查了眼底。“你不要担心,你得的是红眼病,很容易治好,但以后要注意,不要和别人混用洗脸毛巾。”

王云鹏边说边把一盒眼药水放到他手里。在周围村民羡慕的眼神中,这个村民满脸欣喜地跑开了。

“这里老百姓缺医少药的情况非常严重,”医疗队副队长李晋对随队采访的记者说。

这时,在旁边,护士罗芳已经开始为一些妇女做心电图,内科医生王琳则握住一个满脸泥点、骨瘦如柴的孩子的手,询问着病情。

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队长、南京军区某医院副院长肖海对记者说:

“根据与联合国签署的备忘录,我们负责的是联合国工作人员和维和人员的医疗保障及联合国特许的当地急诊病人,但为当地老百姓送医送药是我们的传统。”

“我们还担负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利比里亚的老百姓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95岁的老太太哈尼亚已卧床5年多。对她仔细检查后,骨科医生吴成如长叹一口气说:“骨头没有问题,应该是大脑里负责运动协调的部分出了问题,对这个病我们没有办法,这是属于脑外科的范畴。”

根据与联合国的协议,中国医疗队是按二级医院的标准配置的,不负责脑外科疾病的医治。

吴成如医生说:“心里很无奈,也很复杂,这个病如果在中国,虽然因为年龄问题,我们不一定能让这位95岁的老人痊愈,但至少能帮她解决很多问题。”

与此同时,在村子最大的一所房子里,内科传染病医生李津已经展开一块白幕,用幻灯机为几十名村民介绍起关于疟疾的知识来。

村民约翰逊对记者说:“你知道吗,我们这个村子每年都有人死于疟疾,大多是小孩。”

王琳随后也走上简陋的讲台,开始介绍有关艾滋病和预防的知识,听众们更加专注了――利比里亚艾滋病的感染率高达30%。

“突、突、突”,村庄的宁静被打破了。原来,防疫医生谭伟龙打开了他的喷烟机,在村舍周围,向草丛里喷出白色的烟雾。

这种烟雾能有效杀死蚊子、舌蝇、蟑螂等害虫,起到预防疟疾、登革热、恙虫病和昏睡病的作用,在当地是非常必要的。

“太棒了!”了解情况后,村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村长噶迪脸上露出无法抑制的笑容,在村子的空地上高声喊道:

请大家安静一下!

我们要感谢来自中国的医生,你们为我们带来了健康。我们决心把从绥德鲁到我们村的路修好,这样你们就能经常来,任何时间我们都欢迎。现在,和我们一起来跳舞庆祝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吧!

鼓声响起,一个老妇人开始有节奏地晃动和跳跃,村长则顶着医疗队赠送的一大筐面包翩翩起舞,一大群孩子跟在他的后面欢呼雀跃。

村民泰雷激动地说:“在利比里亚,我们把医生叫做天使,这些中国医生就是我们的天使。”

中国维和医疗分队的到来,直接受益的还有当地学校的儿童。

“六一”儿童节那天,队员们第一次来到距营地20公里的一所小学,一踏进校门,队员们不由怔住了――

破烂不堪的校舍,墙壁上都是战乱时子弹留下的痕迹,走进教室,夕阳从布满密密麻麻弹孔的铁皮屋顶斜射下来。

地面摆放些小石块,大约二三十个,这就是学生们的凳子,墙上挂一块褪色的小黑板,除此外再也没有其他东西了。七拼八凑的课桌,还有因营养不良显得面黄肌瘦的孩子,这些景象让所有队员的心都被揪得紧紧的,感动十分难过。

忽然吹来一阵风,铁皮顶啪啪地响个不停,简直有些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发生危险,队员们的心也随之变得感伤。

饱受战乱洗礼的利比里亚啊,无论走到哪里都抹不去战乱给你留下的痕迹。

城市里,房屋墙壁弹痕累累;桥头上,广告牌千疮百孔;马路两侧的路灯也难逃此劫,歪在哪里犹如醉汉。在沙滩,在荒野,在房前屋后,稍微挖一下,你就可以看到很多的空弹壳,废子弹。

在乡村,一群群孩子光着脚丫衣不遮体,向人们流露出渴望的眼神。

他们的眼神里渴望和平,渴望安宁,同时也有无言的悲愤,无助的哀怨和力不从心的无奈,这一处处续写血的历史的弹痕,将成为他们一生抹不掉的痛苦记忆,他们太需要和平安宁了。

人之同情,无论是远在异域,也让队员们感到十分难受,一种怜悯之心油然而生。

队员们顾不上感叹,当即把从国内带来的圆珠笔、纸张和面包等食品送给孩子们,算是表达对他们的节日问候。

望着这些可怜的孩子,潘兴太等队员决定亲自动手,利用原来装医疗用品的木箱,为师生们制作一批课桌椅,好让孩子们能够读书。

一个星期后,当队员们将20多张像模像样的课桌椅送到该校时,180多名“黑孩子”和他们仅有的4位老师已早早地列队守候在校门口。

孩子们一接过队员们亲手制做的课桌和板凳,都高声呼喊着:

中国!

北京!

中国!

北京!进行国际接触和交流

当中国医疗分队初到绥德鲁时,不论是各国维和部队官兵,还是当地的民众,说的都是清一色的英语。

尽管队员们都经过英语突击培训,但口语能力还相对薄弱。因此,只要有外国人来到医院,每个队员都会有意识地用英语多和对方交流,为的就是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可不经意间,他们突然发现,前来住院治疗的维和官兵以及当地民众学习汉语的热情,比起他们学英语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天早晨,卫生员吴波在水池旁洗脸,正在这里住院治疗的一位孟加拉国维和上尉军官热情地向他打招呼。

吴波一愣,这声音多熟悉啊,可就是像英语又不像英语,像汉语又不全像汉语。因为用英语交流惯了,吴波一时没听懂他说啥。

见他没听明白,紧接着,这个上尉又重复着说了一句。

这回,吴波听得真真切切,是汉语,是带着浓重南亚口音的汉语――“早上好!”

上尉读出了他脸上的惊讶,俏皮地笑着。吴波也被他逗得乐开了怀。

对汉语兴趣最大的外国维和官兵,当属埃塞俄比亚维和士兵了。和他们打交道,给队员们的感受首先是一种历史友谊的生动传承。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毛泽东为首的我国第一代领导人就以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为队员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友谊遗产。因此,每个埃塞士兵都对我方队员们极为友善,互相见面,都要求教他们说汉语,并尽可能地用汉语和队员交流。

一名叫麦凯顿的埃塞士兵在住院一个星期后,就毫不掩饰地对医护人员说:“当我认识了你们这些中国军医,我就深深地爱上了中国。如有机会,我一定会到中国看看。”

外国人说汉语,对他们来说,与其说是一种学习,还不如说是被中国古老文化的强大魅力所吸引,特别是医疗队在绥德鲁的巨大影响所致。

许多维和官兵告诉队员们,他们都知道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四大发明,医术享誉全球,特别是军队纪律严明,素质很高。

然而,对每个队员来说,每每听到他们在用汉语和你交流时,大家都激动得难以言表。不用说大家也能感受,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

当地人民坦诚、热情。他们从不掩饰对中国的向往和热爱,队员们无论是到乡村巡诊还是到绥德鲁执行其他任务,常常相伴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其中最响亮的一句话,就是汉语――“中国,真棒!”

中国的医疗分队不但跟利比里亚当地人亲切相处,赢得了他们的好感和爱戴,而且还积极与来自世界各地的10多个国家的维和官兵有着广泛的交流与接触。

裘军深有体会地说,这种机会太难得了,在与各国官兵的交往中,不但能使语言“和谐化”,相互之间介绍各自的国情和生活习俗等,而且还大大增进了与各国维和官兵之间的友谊。

裘军后来回忆说:

在利比里亚近一年的时间里,医疗队的中国军人先后与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肯尼亚、赞比亚、瑞典等国家维和官兵进行过文化交流活动。

我还将自己带去的一些浙江的风光图片给各国维和官兵们看,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沿海发达城市日新月异的新风貌,宣传中国的民俗风情,从而使来自不同国家的维和官兵和当地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认识浙江。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赴利比里亚的维和部队圆满完成任务,回国前夕,记者对中国维和的官兵进行了采访。当时医疗分队的大队长肖海正在准备参加一项与埃及军人合办的文化交流活动。

肖海告诉记者:

“在利比里亚维和近一年的时间里,我维和官兵已经与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肯尼亚、赞比亚、瑞典等国家维和官兵进行过文化交流活动。”

“官兵们会用自己带去的资料和照片,宣传中国的民风民情和现代化建设成就,从而使这些国家的军人更多地了解中国。”

肖海还说,当他把上海的外滩照片给对方看时,他们无不为上海的美丽而欢呼。中国医疗分队载誉凯旋

2004年9月14日,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的授勋仪式,在利比里亚东部最大城市绥德鲁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分队的营院举行。

营院是用当地的足球场地搭建面成的,盛大阅兵台四周彩旗飘扬,红色地毯迎门伸来,又折向受阅方阵。

绿的草坪,红的地毯,醒目的标语,整齐而昂扬的方阵,把人带到那神圣而庄严时刻。

来自“联利团”副代表等官员、各国维和部队高官、利比里亚政府要员,从全国各地飞来。当地首领、平民百姓代表,满满地挤站在观礼台上。

左侧是一排洁白崭新的工程装备,右侧及对面是整齐而素洁的营房。草地中央,站立着我维和官兵的方阵,战士们头戴蓝色贝雷帽,脚穿军警鞋,手持先进的95步枪,精神饱满,意气昂扬。

这一天,阳光格外灿烂,联合国旗和中国的五星红旗在蓝天白云下迎风招展。中国500多名维和官兵,排成6个方队,整整齐齐地站立在绿茵场上,庄严地接受联合国授予的“和平荣誉勋章”。

在这6个方阵中,医疗分队的白衣天使们是任务区唯一的女兵,她们虽然只有几十人来到利比里亚,却负责整个二战区和联合国随时安排的紧急医疗救护任务。

授勋仪式在9时正式开始,“联利团”副代表赛雷达里安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中国维和部队在利比里亚任务的出色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并高度赞扬中国近年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赛雷达里安在讲话中说:

中国维和部队,是一支技术过硬、作风顽强的部队。作为一名指挥官,我为在利比里亚的维和部队中能够有中国部队而感到骄傲!

赛雷达里安在联合国旗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引导下检阅我维和部队,并庄重地为三支中国维和分队长官戴上“和平勋章”。

音乐响起,欢声响起。

运输分队由焦小兵领衔的6人表演“双节棍”,配以“中国功夫”曲,精妙绝伦;工兵分队五六十人表演的“擒敌拳”,气势恢弘。

由医疗分队护士姐妹们表演的歌舞“军中姐妹”,飒爽英姿,更是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

10月28日,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的副司令奥瓦尼比,为医疗分队43位成员授予联合国和平勋章。

12月24日23时许,福州长乐国际机场。

一架客机降落停机坪,中国首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队中,福州总院率先返榕的9位官兵,从赤日炎炎的非洲大陆,回归寒意袭人的福州。

执行任务期间,首批维和医疗队接诊2300多人次,接收住院人员250多人次,实施手术50多例,为中国军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在机场,中国医疗维和分队的队员们受到家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热情的迎接。

各家媒体也扛着“长枪短炮”,对这批远踏异国队员进行细致的采访,并作了详实的报道,这些报道里有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

例如,在媒体报道里,维和医疗分队队员罗芳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不能陪在你身边分享你的快乐实属无奈,妈妈远征是为了要让更多的小朋友像你一样有个幸福的童年,让他们也能像你一样无忧无虑地茁壮成长。

肖海队长的妻子张萌对记者说:“这几天,孩子总在台历上圈圈画画,计算着爸爸回来的日子。肖海刚走的那几个月,亲戚朋友都不能在孩子的面前提爸爸,每次提到她都要哭。”

在孤寂的陌生的国土上,战士们一边履行着国际主义义务,一边还要同深深的思乡之情抗争,一个维和队员曾经写下了一首名叫《月儿圆》的歌词:

圆圆月儿高高挂在天上,照得地上又明又亮,我手握钢枪,巡逻在基地营房的周围,认真探视每一个角落。凉凉风儿轻轻拂过脸庞,吹得心里思绪飞扬,我手握钢枪,保卫着利比里亚的和平,时刻牢记祖国的嘱托。

十五的月亮,我站在天空下仰望,不知一年后回到家乡,它是否依然明亮。十五的夜晚,没有花灯的观赏,没有元宵的品尝,心里却仍然想着祖国思念家乡。

医疗分队负责人之一李晋在长乐机场说:“在利比里亚的所见所闻,让我们觉得国家稳定很重要,我们所有的队员,经过维和之后,都有这个共同的感觉。”

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林松添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就我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工兵、运输、医疗3个分队以及我维和民事警察的表现进行了评价:

用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最高长官的话说,在参与联利团的58个国家派出的维和人员中,我运输、工兵、医疗和民警分队的工作表现,在各分队中都是最优秀、最突出的。

他们根据联利团的统一部署,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利比里亚的国家和平与重建,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密切两国关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树立了我国、我军的良好形象。

一句话,他们不辱使命。他们以优良的作风、精湛的技术、严明的纪律和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联利团和利比里亚政府的高度评价。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走向现代化的人民军队》黄宏程卫华主编人民出版社

《20世纪十大维和行动》李景龙田宇李长河著解放军出版社

《红与蓝》马继东著华艺出版社

《联合国及维和行动》贾永兴编译白山出版社

《跨世纪的辉煌》姜廷玉著党建读物出版社

《蓝剑出击――联合国维和行动大纪实》冯勇智曾芳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