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5 10:46:36

●王进喜知道自己的病情以后,很快镇定下来。他十分平静地说:“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这没啥了不起,我是共产党员。”

●王进喜知道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就恳切地对身边的医护人员说:“让我回大庆看看吧,我想念同志们,我想念我们的大油田……”

●周恩来饱含深情地说:“说到大庆,我们大家想一想王进喜同志。他的精神值得学习,是全国的一面旗帜,是值得纪念的一个同志!”

● 铁人精神千古长存大庆钻井队超过美国王牌队

1966年5月,正值春暖花开时节,一个巨大的喜讯在大庆油田传播开来:周恩来总理来到大庆了!

周恩来在大庆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钻井队、采油队和输油队。他还在油田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会战时打下的第一口井的井场。

井场上机器轰鸣,人们都在紧张而有序地工作着。“大庆会战第一口油井”的标牌在春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处醒目。

周恩来在井场上迈着坚实的步伐,目光炯炯有神。他带着满意的微笑,注视着油田的一切。

周恩来忽然转过身来,握住铁人的手,动情地说:“王进喜同志,我代表祖国和人民谢谢你呀!中国多少年来都是戴着贫油的帽子,一直都是靠洋油过日子。现在已经把贫油的帽子甩掉了,石油已经基本自给,这是你们用人拉肩扛的精神创造出来的,你们为人民立了大功呀!”

铁人听了周总理的话,鼻子一酸,眼中闪动着泪光。他觉得很惭愧,觉得自己做得还很不够。他想对周恩来说些什么,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周恩来面带笑容,轻轻地摇了摇铁人的手,亲切地说:“你是铁人,但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可不能把自己给累垮了!”

铁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眼泪如泉水般涌了出来。他使劲握住周恩来的手,一个劲地摇。过了好久,他才含着眼泪说:“总理,你放心吧……”

铁人平静下来以后,向周恩来汇报说:“我们现在超过了苏联的‘功勋队’,还没赶上美国的‘王牌队’,听说他们一年能打9万多米,我们正在计划赶超他们。”

周恩来充满期待地问铁人:“你有信心跟美国人打擂吗?”

铁人信心地说:“有!我们计划在上半年打出5万米,全年打井10万米。”

周恩来听了非常高兴,连连叫好。他说:“半年5万米,好啊!钻井工人有志气,敢攀世界高峰。”

周恩来说完,走到“大庆会战第一口井”的牌子下,伸手拍了拍牌子,大声说:“有了勇争第一的精神,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打赢这台擂!”

周恩来要走了,他对铁人说:“要是拿下了10万米,请给我发电报,我替你们向毛主席报喜!”

铁人使劲地点点头。

当铁人在大队干部会上宣布半年打5万米,一年打10万米的目标时,有人担心地说:“和外国人比赛,这是自个儿给自个儿身上压担子啊!”

铁人听到这句话,站起来,满怀深情地说:“没有油,咱们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分担这份压力。一般的压力不够分量,要承担100吨,1000吨的压力!”

铁人看了看大伙儿,又接着说:“咱们国家现在还没摆脱‘一穷二白’的局面,要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这副担子不能都压在领导人身上,我们大家都有压力啊!有压力就有干劲儿,有干劲儿就有办法。这压力是我们自学自愿加上的。这压力就是我们石油工人对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在场的人听了铁人的话,都被深深感动了。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说:“队长,听您的,咱们干!”

“好!”铁人举起胳膊,紧握拳头,猛力一击。

桌子上的茶壶和茶碗似乎也被他的激情感染,一齐跳起来。

铁人大声说:“咱们几个分头下去,现场办公,帮井队想办法,出主意,总结经验,一鼓作气拿下10万米!”

铁人以身作则。刚散会,他就把自己的铺盖背到1205队。

铁人白天和工人们一起干活,晚上就在灯下琢磨快速打井的好办法。

铁人房间里的那盏灯天天都亮到很晚。队员们心疼老队长,就时常往他屋里跑,帮他出主意。

这天晚上,工人们又来串门。铁人对大伙儿说:“打井得靠设备,外国人设备先进,咱们用的还是40年代的机器,老掉牙了。自会战以来,咱们打的井已有几百口了。有的井只用两三天,有的一口井却要七八天。我琢磨着除了设备的原因外,还有地层情况的影响。”

大家顿时议论纷纷,每个人都主动说出自己的意见。

有人说:“有复杂地形,软打没有用,硬打也不行。”

有人说:“有时候就像一个盲人,对地下情况不了解,只好闭着眼睛往里钻。”

铁人听到这些意见,意识到要跟外国人比赛,除了拼命干,还得讲科学。应该下功夫把油田的地质情况弄清楚。

第二天,铁人就带上两个工人到其他井队。他们到一个队就看地层标样,了解地质情况,请教打井经验。

铁人和两个工人用了10天时间,跑了10多个井场,记下了许多数据。他们又拿着这些资料去找油田的地质工程师,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制订出一份完整的油田地质情况示意图。

铁人回一井队,就带领工人们根据地质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边摸索边干,很快提出一套科学的快速打井方法,大大提高了打井队的工作效率。

这时候,铁人并没有满足,他想:“下一步应该挖设备的潜力了。”

铁人正在井架下沉思,忽然看到钻机停了下来。铁人知道是钻头坏了,不禁皱起眉头。他走上前去,指挥工人换钻头。

大伙儿忙了几个小时,才把钻头换好。有个年轻人累得喘不过气来,坐在钻杆堆上,气喘吁吁地说:“这该死的钻头,总是坏!”

铁人听到这句话,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他想:“要是能够改进钻头,做到少换或者不换,不就可以节省时间,不就可以提高钻井速度了吗?”

当天晚上,钻井队就向工人们发出“改进钻头,提高质量”的号召。

经过反复试验,王进喜领导的钻井队很快试制出十几种优质新型的钻头,大大提高了钻井速度。

这年年底,王进喜领导的1205队打井10万米,超过了美国的“王牌”钻井队。铁人为石油事业不断奋斗

当我国发现新油田的喜讯传来,王进喜意识到另一场石油会战就要开始,兴奋得彻夜难眠,恨不得立即带领队伍去摆开新的战场。

在大庆讨论支援新油田建设的会议上,王进喜激动地说:“快快拿下新油田,这是有关国家战略方针的大事,我们要选精兵强将,把最优秀的队伍开上去。我主张:给人,要给思想觉悟高的;给物,要给优质的;给设备,要给成套的。保证调出的队伍,开上去就能打硬仗,打胜仗。”

大家一致赞同铁人的意见,很快便组织了一支优秀的队伍,还把成套的先进设备送到新油田。

可是,紧着上级机关又在北京召开第二批支援新油田会战的会议。

这一次,大庆油田要担负的支援任务比第一次更繁重,对于大庆人来说是一件既光荣又艰苦的任务。有的同志扳起指头一算,大庆油田的人员设备在大量减少,而油田建设还要迅速扩大,这样有人就担心将来完不成任务,对于支援新油田会战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铁人王进喜却信心百倍,他毫不犹豫地鼓励大家说:“担子越重越光荣,困难越大越有闯头,有毛主席、党中央的领导,就是千斤重担也敢挑。我们要把建设大庆、开发新油田的任务都承担起来。”

1970年,王进喜受大庆领导机构的委派,率领代表团到新油田进行学习慰问。新油田丰富的资源和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让王进喜简直激动不已,他决心要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大庆油田的建设中。

王进喜抱病带领大家,不断深入到各个井队、车间、工地,开座谈会,找老工人谈心,征求他们对支援工作的意见,消除大家的情绪。

一次,王进喜在一个钻井队遇到一个老战友,他感到十分高兴。他脱下大衣,大步走上钻台,接过刹把就熟练地干了起来。

王进喜一边干活,还一边十分开心地对这位老战友说:“咱们中国的石油越来越多了,我们得开动脑筋,想想办法,用大钻机一个月在地球上钻它五个窟窿。说不定哪一天,打着打着,钻头‘咕咚’一声,掉进地下的大油海里去了……”铁人的话让井场上的人都高兴地笑起来。

慰问结束后,王进喜带领慰问团立即赶回大庆。中途经过北京,有个年轻工人建议顺便下去看看,王进喜没有答应。

这个年轻工人就发牢骚:“铁人也太不理解我们的心情了,路过北京,看一眼都不行!”

铁人笑着拍了一下这个年轻工人的肩膀,说:“小伙子,想看北京可不是坏事,这个心情我怎么能不理解?可眼下不是时候。我希望你理解一下我的心情,等新油田拿下来了,我专门陪你到北京,咱们也痛痛快快地逛个够!”

铁人一回到大庆,他就顾不上休息片刻,他就开始和指挥部的同志商量,如何带领大家开展下一步的工作,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油田的建设任务。铁人精神世代传承

1970年10月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国庆21周年庆祝活动,王进喜以中央委员的身份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就在此时,铁人王进喜的胃病突然发作。他早就有胃疼的毛病,但是会议期间胃疼得异常厉害,有时疼得铁人豆大的汗珠往下流。

经多方会诊,最后诊断王进喜患上了贲门癌,而且已经到晚期。

铁人不得不留在北京接受治疗。

医院把王进喜的病情及时报告中央领导同志。在周恩来的直接指示下,有关部门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医生为铁人会诊。

在动手术前,领导把病情如实地告诉王进喜。王进喜刚开始感到有些吃惊,但他很快镇定下来。他十分平静地说:“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这没啥了不起,我是共产党员。”

他又对医生说:“请放心大胆地治疗吧。治好了,我继续拼命干好我的石油,治不好,你们也会取得一些经验。”

手术以后,铁人的病情仍不见好转,他常常疼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但他一直尽力克制着,从来不叫疼。他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强迫自己吃饭,吃了又吐,吐了再吃。

铁人在医院总共住了7个月。他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心里仍然惦记着大庆油田。

有一天,他在病床上听说又发现了一处新油田,顿时兴奋起来,他说:“一定要抓紧时间勘探、开采,等我病好了,再去大干几十年!”

中央有关部门和大庆的领导同志去医院看望铁人,铁人又反复提到新油田的事,并且建议大庆回收队成立一个修理车间,把收回来的废旧钢材、井架和钻机都修复起来,大力支持地方搞石油工业。

王进喜说:“我们国家石油工业还不发达,我们要想办法多成立地质队、钻井队,把全国可能产油的地方都普查一遍,浅油层交给地方,深处油层由国家开采,这样上下一起办,大家都发挥积极性,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就更快了……”

医院里的医务人员和大庆来看望铁人的干部、工人们都说:铁人成天思念的,谈论的不是自己的病,而是国家的石油,大庆的生产,新油田的建设。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心也没有离开我国的石油工业。

同志们见他说话很吃力,劝告他安心养病,先别想这些事。他说:“我是共产党员,怎么能不想……”说着说着,眼睛湿润了。

在昏迷状态中,王进喜经常断断续续地自言自语,讲的都是有关大庆油田的事,好像他已经回到了大庆,依旧在井旁工作着,或者在和战友们亲切地交谈……

11月初,王进喜的病情恶化了,已经不能起床,他还恳切地对守候在他身旁的医护人员说:“让我回大庆看看吧,我想看看同志们,看看大庆油田。”

1970年11月15日夜,为我国石油工业奋战了一生的铁人王进喜,曾经鼓舞过无数中国人勇往直前的铁人王进喜与世长辞,年仅47岁。

王进喜曾经十分豪迈地说:“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北风当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

几天以后,周恩来在计委地质局“抓革命促生产会议”上讲话时又一次讲到了铁人王进喜。

周恩来饱含深情地说:

说到大庆,我们大家想一想王进喜同志。他的精神值得学习,是全国的一面旗帜,是值得纪念的一个同志!

铁人逝世的消息传到大庆,成千上万的大庆工人、干部、解放军指战员、职工家属和孩子们,无不万分悲痛。他们谁也不能相信这个曾经为开发大庆、建设大庆、保卫大庆而英勇战斗的铁人,会永远离开了他们。一连好多天,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们来到追悼铁人大会的会场,一次又一次含着眼泪向铁人告别。

王进喜去世后,无数人为此深感惋惜,大家认为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那就是铁人精神,将永远鼓舞着世世代代的人艰苦奋斗,奋勇进取。

一个忆铁人、学铁人的群众运动,迅速地在大庆开展起来,在全国开展起来。

王进喜去世后,大庆人强忍悲痛,继续坚守在大庆油田的工作岗位上。他们继承铁人王进喜的遗志,继续为大庆油田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庆油田的几代科技工作者不畏石油强国的技术封锁,坚持不懈地依靠自主创新,使油田开发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大庆油田连续27年原油年产量达5000万吨以上,创造了世界石油开发史上的一个“神话”。

直到今天,大庆油田在中国石油工业中仍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大庆油田生产台账上每一个数字的细微变化,都将牵动着中国石油经济,以及相关产业的“神经”。

后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王永春说:“大庆油田寄托着全国人民的希望,大庆人一定不辱使命,坚决打好这场‘新会战’。”

要实现新的稳产目标,科技创新仍是大庆油田最重要的支撑手段。

大庆油田依靠科技进步,自2004年以来连续4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按照油田制订的《持续稳产规划》和《科技发展规划》,未来10年计划提交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亿吨至12亿吨,为实现持续稳产奠定资源基础。

在铁人精神的鼓舞下,大庆职工前赴后继,为中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奋斗不息。

在大庆油田,处处都有铁人王进喜的足迹,处处都有铁人王进喜的影子。

铁人王进喜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但铁人精神将永远被大庆人传承。被每一个中国人牢记。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工业学大庆始末》宋连生著湖北人民出版社

《王进喜》王青云著团结出版社

《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

《刘少奇选集》刘少奇著人民出版社

《国史全鉴》本书编委会编团结出版社

《周恩来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红墙大事》张树德著中央文献出版社

《共和国五十年珍贵档案》中央档案馆编中国档案出版社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薄一波著中央党校出版社

《共和国开国岁月》张国星何明著中共党史出版社

《工业学大庆》工业学大庆办公室编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三代领导集体与共和国经济实录》王瑞璞著中国经济出版社

四、铁人精神千古长存

●王进喜知道自己的病情以后,很快镇定下来。他十分平静地说:“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这没啥了不起,我是共产党员。”

●王进喜知道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就恳切地对身边的医护人员说:“让我回大庆看看吧,我想念同志们,我想念我们的大油田……”

●周恩来饱含深情地说:“说到大庆,我们大家想一想王进喜同志。他的精神值得学习,是全国的一面旗帜,是值得纪念的一个同志!”

● 铁人精神千古长存大庆钻井队超过美国王牌队

1966年5月,正值春暖花开时节,一个巨大的喜讯在大庆油田传播开来:周恩来总理来到大庆了!

周恩来在大庆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钻井队、采油队和输油队。他还在油田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会战时打下的第一口井的井场。

井场上机器轰鸣,人们都在紧张而有序地工作着。“大庆会战第一口油井”的标牌在春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处醒目。

周恩来在井场上迈着坚实的步伐,目光炯炯有神。他带着满意的微笑,注视着油田的一切。

周恩来忽然转过身来,握住铁人的手,动情地说:“王进喜同志,我代表祖国和人民谢谢你呀!中国多少年来都是戴着贫油的帽子,一直都是靠洋油过日子。现在已经把贫油的帽子甩掉了,石油已经基本自给,这是你们用人拉肩扛的精神创造出来的,你们为人民立了大功呀!”

铁人听了周总理的话,鼻子一酸,眼中闪动着泪光。他觉得很惭愧,觉得自己做得还很不够。他想对周恩来说些什么,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周恩来面带笑容,轻轻地摇了摇铁人的手,亲切地说:“你是铁人,但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可不能把自己给累垮了!”

铁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眼泪如泉水般涌了出来。他使劲握住周恩来的手,一个劲地摇。过了好久,他才含着眼泪说:“总理,你放心吧……”

铁人平静下来以后,向周恩来汇报说:“我们现在超过了苏联的‘功勋队’,还没赶上美国的‘王牌队’,听说他们一年能打9万多米,我们正在计划赶超他们。”

周恩来充满期待地问铁人:“你有信心跟美国人打擂吗?”

铁人信心地说:“有!我们计划在上半年打出5万米,全年打井10万米。”

周恩来听了非常高兴,连连叫好。他说:“半年5万米,好啊!钻井工人有志气,敢攀世界高峰。”

周恩来说完,走到“大庆会战第一口井”的牌子下,伸手拍了拍牌子,大声说:“有了勇争第一的精神,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打赢这台擂!”

周恩来要走了,他对铁人说:“要是拿下了10万米,请给我发电报,我替你们向毛主席报喜!”

铁人使劲地点点头。

当铁人在大队干部会上宣布半年打5万米,一年打10万米的目标时,有人担心地说:“和外国人比赛,这是自个儿给自个儿身上压担子啊!”

铁人听到这句话,站起来,满怀深情地说:“没有油,咱们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分担这份压力。一般的压力不够分量,要承担100吨,1000吨的压力!”

铁人看了看大伙儿,又接着说:“咱们国家现在还没摆脱‘一穷二白’的局面,要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这副担子不能都压在领导人身上,我们大家都有压力啊!有压力就有干劲儿,有干劲儿就有办法。这压力是我们自学自愿加上的。这压力就是我们石油工人对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在场的人听了铁人的话,都被深深感动了。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说:“队长,听您的,咱们干!”

“好!”铁人举起胳膊,紧握拳头,猛力一击。

桌子上的茶壶和茶碗似乎也被他的激情感染,一齐跳起来。

铁人大声说:“咱们几个分头下去,现场办公,帮井队想办法,出主意,总结经验,一鼓作气拿下10万米!”

铁人以身作则。刚散会,他就把自己的铺盖背到1205队。

铁人白天和工人们一起干活,晚上就在灯下琢磨快速打井的好办法。

铁人房间里的那盏灯天天都亮到很晚。队员们心疼老队长,就时常往他屋里跑,帮他出主意。

这天晚上,工人们又来串门。铁人对大伙儿说:“打井得靠设备,外国人设备先进,咱们用的还是40年代的机器,老掉牙了。自会战以来,咱们打的井已有几百口了。有的井只用两三天,有的一口井却要七八天。我琢磨着除了设备的原因外,还有地层情况的影响。”

大家顿时议论纷纷,每个人都主动说出自己的意见。

有人说:“有复杂地形,软打没有用,硬打也不行。”

有人说:“有时候就像一个盲人,对地下情况不了解,只好闭着眼睛往里钻。”

铁人听到这些意见,意识到要跟外国人比赛,除了拼命干,还得讲科学。应该下功夫把油田的地质情况弄清楚。

第二天,铁人就带上两个工人到其他井队。他们到一个队就看地层标样,了解地质情况,请教打井经验。

铁人和两个工人用了10天时间,跑了10多个井场,记下了许多数据。他们又拿着这些资料去找油田的地质工程师,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制订出一份完整的油田地质情况示意图。

铁人回一井队,就带领工人们根据地质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边摸索边干,很快提出一套科学的快速打井方法,大大提高了打井队的工作效率。

这时候,铁人并没有满足,他想:“下一步应该挖设备的潜力了。”

铁人正在井架下沉思,忽然看到钻机停了下来。铁人知道是钻头坏了,不禁皱起眉头。他走上前去,指挥工人换钻头。

大伙儿忙了几个小时,才把钻头换好。有个年轻人累得喘不过气来,坐在钻杆堆上,气喘吁吁地说:“这该死的钻头,总是坏!”

铁人听到这句话,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他想:“要是能够改进钻头,做到少换或者不换,不就可以节省时间,不就可以提高钻井速度了吗?”

当天晚上,钻井队就向工人们发出“改进钻头,提高质量”的号召。

经过反复试验,王进喜领导的钻井队很快试制出十几种优质新型的钻头,大大提高了钻井速度。

这年年底,王进喜领导的1205队打井10万米,超过了美国的“王牌”钻井队。铁人为石油事业不断奋斗

当我国发现新油田的喜讯传来,王进喜意识到另一场石油会战就要开始,兴奋得彻夜难眠,恨不得立即带领队伍去摆开新的战场。

在大庆讨论支援新油田建设的会议上,王进喜激动地说:“快快拿下新油田,这是有关国家战略方针的大事,我们要选精兵强将,把最优秀的队伍开上去。我主张:给人,要给思想觉悟高的;给物,要给优质的;给设备,要给成套的。保证调出的队伍,开上去就能打硬仗,打胜仗。”

大家一致赞同铁人的意见,很快便组织了一支优秀的队伍,还把成套的先进设备送到新油田。

可是,紧着上级机关又在北京召开第二批支援新油田会战的会议。

这一次,大庆油田要担负的支援任务比第一次更繁重,对于大庆人来说是一件既光荣又艰苦的任务。有的同志扳起指头一算,大庆油田的人员设备在大量减少,而油田建设还要迅速扩大,这样有人就担心将来完不成任务,对于支援新油田会战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铁人王进喜却信心百倍,他毫不犹豫地鼓励大家说:“担子越重越光荣,困难越大越有闯头,有毛主席、党中央的领导,就是千斤重担也敢挑。我们要把建设大庆、开发新油田的任务都承担起来。”

1970年,王进喜受大庆领导机构的委派,率领代表团到新油田进行学习慰问。新油田丰富的资源和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让王进喜简直激动不已,他决心要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大庆油田的建设中。

王进喜抱病带领大家,不断深入到各个井队、车间、工地,开座谈会,找老工人谈心,征求他们对支援工作的意见,消除大家的情绪。

一次,王进喜在一个钻井队遇到一个老战友,他感到十分高兴。他脱下大衣,大步走上钻台,接过刹把就熟练地干了起来。

王进喜一边干活,还一边十分开心地对这位老战友说:“咱们中国的石油越来越多了,我们得开动脑筋,想想办法,用大钻机一个月在地球上钻它五个窟窿。说不定哪一天,打着打着,钻头‘咕咚’一声,掉进地下的大油海里去了……”铁人的话让井场上的人都高兴地笑起来。

慰问结束后,王进喜带领慰问团立即赶回大庆。中途经过北京,有个年轻工人建议顺便下去看看,王进喜没有答应。

这个年轻工人就发牢骚:“铁人也太不理解我们的心情了,路过北京,看一眼都不行!”

铁人笑着拍了一下这个年轻工人的肩膀,说:“小伙子,想看北京可不是坏事,这个心情我怎么能不理解?可眼下不是时候。我希望你理解一下我的心情,等新油田拿下来了,我专门陪你到北京,咱们也痛痛快快地逛个够!”

铁人一回到大庆,他就顾不上休息片刻,他就开始和指挥部的同志商量,如何带领大家开展下一步的工作,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油田的建设任务。铁人精神世代传承

1970年10月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国庆21周年庆祝活动,王进喜以中央委员的身份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就在此时,铁人王进喜的胃病突然发作。他早就有胃疼的毛病,但是会议期间胃疼得异常厉害,有时疼得铁人豆大的汗珠往下流。

经多方会诊,最后诊断王进喜患上了贲门癌,而且已经到晚期。

铁人不得不留在北京接受治疗。

医院把王进喜的病情及时报告中央领导同志。在周恩来的直接指示下,有关部门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医生为铁人会诊。

在动手术前,领导把病情如实地告诉王进喜。王进喜刚开始感到有些吃惊,但他很快镇定下来。他十分平静地说:“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这没啥了不起,我是共产党员。”

他又对医生说:“请放心大胆地治疗吧。治好了,我继续拼命干好我的石油,治不好,你们也会取得一些经验。”

手术以后,铁人的病情仍不见好转,他常常疼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但他一直尽力克制着,从来不叫疼。他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强迫自己吃饭,吃了又吐,吐了再吃。

铁人在医院总共住了7个月。他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心里仍然惦记着大庆油田。

有一天,他在病床上听说又发现了一处新油田,顿时兴奋起来,他说:“一定要抓紧时间勘探、开采,等我病好了,再去大干几十年!”

中央有关部门和大庆的领导同志去医院看望铁人,铁人又反复提到新油田的事,并且建议大庆回收队成立一个修理车间,把收回来的废旧钢材、井架和钻机都修复起来,大力支持地方搞石油工业。

王进喜说:“我们国家石油工业还不发达,我们要想办法多成立地质队、钻井队,把全国可能产油的地方都普查一遍,浅油层交给地方,深处油层由国家开采,这样上下一起办,大家都发挥积极性,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就更快了……”

医院里的医务人员和大庆来看望铁人的干部、工人们都说:铁人成天思念的,谈论的不是自己的病,而是国家的石油,大庆的生产,新油田的建设。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心也没有离开我国的石油工业。

同志们见他说话很吃力,劝告他安心养病,先别想这些事。他说:“我是共产党员,怎么能不想……”说着说着,眼睛湿润了。

在昏迷状态中,王进喜经常断断续续地自言自语,讲的都是有关大庆油田的事,好像他已经回到了大庆,依旧在井旁工作着,或者在和战友们亲切地交谈……

11月初,王进喜的病情恶化了,已经不能起床,他还恳切地对守候在他身旁的医护人员说:“让我回大庆看看吧,我想看看同志们,看看大庆油田。”

1970年11月15日夜,为我国石油工业奋战了一生的铁人王进喜,曾经鼓舞过无数中国人勇往直前的铁人王进喜与世长辞,年仅47岁。

王进喜曾经十分豪迈地说:“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北风当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

几天以后,周恩来在计委地质局“抓革命促生产会议”上讲话时又一次讲到了铁人王进喜。

周恩来饱含深情地说:

说到大庆,我们大家想一想王进喜同志。他的精神值得学习,是全国的一面旗帜,是值得纪念的一个同志!

铁人逝世的消息传到大庆,成千上万的大庆工人、干部、解放军指战员、职工家属和孩子们,无不万分悲痛。他们谁也不能相信这个曾经为开发大庆、建设大庆、保卫大庆而英勇战斗的铁人,会永远离开了他们。一连好多天,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们来到追悼铁人大会的会场,一次又一次含着眼泪向铁人告别。

王进喜去世后,无数人为此深感惋惜,大家认为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那就是铁人精神,将永远鼓舞着世世代代的人艰苦奋斗,奋勇进取。

一个忆铁人、学铁人的群众运动,迅速地在大庆开展起来,在全国开展起来。

王进喜去世后,大庆人强忍悲痛,继续坚守在大庆油田的工作岗位上。他们继承铁人王进喜的遗志,继续为大庆油田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庆油田的几代科技工作者不畏石油强国的技术封锁,坚持不懈地依靠自主创新,使油田开发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大庆油田连续27年原油年产量达5000万吨以上,创造了世界石油开发史上的一个“神话”。

直到今天,大庆油田在中国石油工业中仍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大庆油田生产台账上每一个数字的细微变化,都将牵动着中国石油经济,以及相关产业的“神经”。

后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王永春说:“大庆油田寄托着全国人民的希望,大庆人一定不辱使命,坚决打好这场‘新会战’。”

要实现新的稳产目标,科技创新仍是大庆油田最重要的支撑手段。

大庆油田依靠科技进步,自2004年以来连续4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按照油田制订的《持续稳产规划》和《科技发展规划》,未来10年计划提交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亿吨至12亿吨,为实现持续稳产奠定资源基础。

在铁人精神的鼓舞下,大庆职工前赴后继,为中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奋斗不息。

在大庆油田,处处都有铁人王进喜的足迹,处处都有铁人王进喜的影子。

铁人王进喜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但铁人精神将永远被大庆人传承。被每一个中国人牢记。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工业学大庆始末》宋连生著湖北人民出版社

《王进喜》王青云著团结出版社

《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著人民出版社

《刘少奇选集》刘少奇著人民出版社

《国史全鉴》本书编委会编团结出版社

《周恩来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红墙大事》张树德著中央文献出版社

《共和国五十年珍贵档案》中央档案馆编中国档案出版社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薄一波著中央党校出版社

《共和国开国岁月》张国星何明著中共党史出版社

《工业学大庆》工业学大庆办公室编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三代领导集体与共和国经济实录》王瑞璞著中国经济出版社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