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5 10:53:19

●瞄准手打动转轮,巨大的炮身“咯吱咯吱”地转动着,黑洞洞的炮口指向了目标。

●护航的美国军舰一见势头不妙,慌忙掉头驶离我领海线,惊魂不定地在外海游来游去。

●兄弟部队的观察所里也响起一阵热烈的欢呼:“好哇,同志们,敌人的旗杆被砍倒了!”

● 实战演练万炮齐鸣轰金门

1958年秋天,中东人民的解放斗争如火如荼。伊拉克封建王朝被推翻,黎巴嫩夏蒙集团统治被动摇。

美、英为维护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出兵海湾,企图将这场人民解放斗争扼杀在摇篮之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附近登陆,英国空降兵降落在约旦。

台湾海峡,国民党当局与美、英遥相呼应,连续组织海军部队演习,派高级将领亲临金门、马祖一带视察,在台湾海峡制造紧张空气。

为支援中东人民的正义斗争,同时警告台湾国民党集团,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召集军队高级干部,做出了打击金门、马祖国民党军队的决定。毛泽东说:

用地面炮兵打,打它几个月!

1958年夏末秋初,华东海军司令员陶勇找到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彭德清,对他说:“毛主席有指示,要炮击金门,惩罚蒋介石,打击金门、马祖地区国民党军队的气焰。海军要参战,并把任务交给了我们舰队。我的意见,你对这些地区、海域情况熟悉,由你指挥。你看,我们这些人往后恐怕就不会有什么仗可打了。”

彭德清听说要打仗,精神为之一振。“要我什么时候出发?”他急切地问。

“任务很急,明天是星期四,北京有飞机来,你随机去,接受任务,星期天可回来。其他的事由我们准备。”

第二天,彭德清乘飞机来到北京,见到了海军司令员肖劲光。

肖劲光向彭德清布置了海军的战斗任务。

肖劲光说:“我们海军参加这次作战的主要任务是,协同陆军、空军以海岸炮兵打击敌人的海上战斗舰艇和运输力量,水面舰艇在海岸火力掩护下相机出击。三军联合作战要牢牢控制制海、制空权,既在政治上打击敌人的阴谋,又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我们已决定海军兵力集中于厦门前线。”

彭德清领受任务后,立即赶往福建前线。在厦门,海军前线指挥部成立。云顶岩岸炮指挥所和东山、三都澳、镇海指挥所同时组成。

与此同时,旅顺的列车炮团、牵引车炮连隆隆南下,南海岸炮部队的战车隆隆北上……

海岸炮兵14个连的60门大口径海岸炮,虎踞围头、莲河、镇海、厦门,组成4个岸炮群,怒视金门。

炮击金门的消息传到部队驻地附近的村庄,村民们沸腾起来,“复仇的日子到了,帮助解放军打仗去!”

饱受金门国民党军侵害的当地居民怒吼着来到部队,把一封封请战书交到指挥员手中。某岸炮连接到了这样一封请战书:

从前,我们这里的农民们一年到头啃地瓜干挨日子,人们吃不饱,穿不暖,被迫到外地求活路。

共产党和解放军给我们带来好日子,穷村变天堂了。你们说,能让豺狼再来喝我们的血吗?

我们要坚决捍卫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幸福生活,捍卫社会主义,甚至付出我们的生命,也毫不惋惜……

连长正在看请战书,附近70多个年轻力壮的社员来到了岸炮连,领头的人激动地说:“你们打仗,可别把我们落下了。把我们也编到战斗部位去吧!我们虽然不会使炮,可会搬炮弹,会抬担架,我们也会使枪。连长,我们等你下命令!”

连长被感动了,当即把他们编入后勤部队。

为了首战得胜,各部队展开了战前训练。

这天夜里,当人们沉入梦乡的时候,“呜呜”的警报声突然响起,某海岸炮连的战前夜间演习拉开了序幕。

听到战斗警报,战士们从床上一跃而起,凭着连日来练就的硬功,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中迅速摸进各自的战位。

“战斗”开始了。

“距离××,方向××,射击,放!”

炮手们动作迅速、逼真,把第一批炮弹顺利地“发射”了出去。

“情况”接踵而至。

装填机“失效”!装填手立即把装换按钮拉到了人工装填位置,拿起推弹杆,开始人工装填。

发火机“失效”!操作员立即更换,10秒钟之后,火炮又继续“发射”。

射击手受伤!炮长果断命令:“副射手代替!”

火炮继续“怒吼”。

……

8月20日,毛泽东根据福建前线的形势,决定立即集中力量,对除马祖以外的金门国民党军队予以猛烈的打击,把它封锁起来。

根据毛泽东的决定,21日,中央军委命令福建前线部队于23日对大、小金门实施大规模炮击。

23日17时,指挥所传来命令:“准备射击!”

“呜――呜――”战斗警报打破了黄昏的宁静,在6个岸炮连的阵地上激荡。

战士们旋风一样跑进战位。

“噌噌噌”,绿色的伪装网被掀开;“当啷当啷当啷”,炮盾左右的瞄准窗被打开;炮口盖被取下;炮弹被推上膛;“哗啦”一声,射击手关上了炮闩。

瞄准手打动转轮,巨大的炮身“咯吱咯吱”地转动着,黑洞洞的炮口指向了目标。

岸炮一四九、一五�连瞄准了金门料罗湾里的敌舰;岸炮一�七、一六�、一五一、一�八连瞄准了大金门旧城、鹊山等地的敌155加农炮阵地。

17时30分,指挥所下达命令,“开炮!”

刹那间,海岸线亮起耀眼的火光,惊雷一样的巨响仿佛使海岸也抖动起来。数百吨的钢铁拖拽着数千道火龙飞越海面,直扑金门。

金门岛的料罗湾里,无数个水柱腾空而起。到处是爆炸的火光,到处是白色的烟雾。

“打得好!”观察所的炮镜里,中弹的敌舰带着浓烟四处逃窜。

“效力射击!”指挥所下达了新的命令。

“命中了!”观察哨所传来捷报。猛烈的炮火在敌舰的前后甲板上爆炸,敌舰的上层建筑几乎被炸平了。

“又命中了!”观察所再次传来兴奋的声音。

国民党军的155加农炮阵地上,顷刻间爆裂出无数耀眼的火球,火球的外围是浓黑的烟雾。敌军大炮的零件在火光中像狂风中的雪片一样纷飞。

海岸炮兵阵地上的射击信号连续响起。炮手们迅速、准确、熟练地装填、发射,一发发炮弹呼啸着砸向金门。

金门岛上一片火光,浓烟滚滚,工事被炸塌,地堡被掀开,青天白日旗被炸上了天。

大炮在怒吼,战斗在继续。

某岸炮连的一门火炮的射击电路被震坏了,抱病参加战斗的射击手穆春立即用手压住52号扳子,大炮又开始怒吼。打了五六发炮弹之后,52号扳子也不管用了。只能用手击发。但是,这样是十分危险的,动作稍微慢一点,火炮的后坐力就会把炮手击倒。

不能让火炮停止射击!穆春不顾生命危险,勇敢地冲上去,用手击发。

在另一个阵地上,三炮长王洪才看到炮弹上膛后,炮手没有把炮闩关好。为了火炮的安全,他不顾危险,抢上前去拍拴,被火炮后坐力撞出几米远,当即晕了过去。

醒来后,他咬紧牙关跳起来,一边指挥火炮射击,一边鼓励大家:“为祖国立功,用我们的火炮狠狠地惩罚敌人!”

这时,敌军为了掩护军舰逃跑,集中几个连的炮火向我炮阵地疯狂轰击。

围头阵地上硝烟弥漫,弹片横飞。

突然,一门火炮出现故障,不能发射了。在炮手们焦急万分的时候,岸炮一五�连连长尹大安果断下达了防炮命令。

炮手们都进了避弹室,尹大安却和射手、装填手留下来排除故障。正当他们更换机针时,一块弹片击中尹连长的腿,鲜血立刻流了下来。

尹连长立即转身看了看身边的射击手和装填手,看到他们都安然无恙,就悄悄地把卷着的裤腿放下,遮住伤口,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排除故障。

凭着娴熟的技术,他们仅用了平时所需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就排除了故障。

战斗越来越激烈。

突然,敌人的一发燃烧弹在炮后位的墙上爆炸,一快弹片飞到炮位旁的药包上。药包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尹连长回头一看,发现药包已经冒起一道白光。

药包一旦着火就无法扑灭。

尹连长急忙大喊:“暂停射击,马上散开!”

炮手们刷地散开了。

可是,运药手黄岩根因为耳朵被震聋了,没有听见炮长的命令,还站在岗位上,而药包已经呼呼地燃烧起来。

尹连长见了,不顾危险,冲上去拉着黄岩根一起冲出烈火。

不一会儿,大火熄灭了。参战的营政委看到尹连长两次负伤,主炮手也都被烧伤,就关切地对尹连长说:“如果不能坚持,就停止射击吧!”

“政委,我们的任务还没完成,只要我还能动,就要指挥全炮继续射击。”尹连长坚定地说。

“让我们继续打吧!这时候停止射击,敌人就跑了!”战士们也跟着大声喊起来。

政委不再说什么了,他从战士们眼睛里看到了不屈的斗志。

“准备射击!”尹连长大喊。

听到命令,战士们“哗“地回到战位,连被烈火烧的遍体鳞伤的安业民也摇摇晃晃地扑向战位进行瞄准。

装填手颜惠恩、林宝龙双腿已经不能伸直,他们依然坚持弓着腿装填炮弹。

尹连长把仪器迅速检查了一遍,然后举起拳头大声说:“党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为人民立功的时候到了!敌人打一发,我们要还他们10发!为了胜利,放!”

大炮又开始怒吼,成串的炮弹闪电一般飞向敌舰……

首次炮击持续了85分钟,共发射炮弹3万余发,其中海岸炮兵发射2600余发。金门敌人6个155加农炮阵地全被我海岸炮兵压制。

我军出其不意的炮击给敌军造成重大伤亡。炮击开始时,金门岛上正在宴请前去视察的“国防部长”俞大维。国民党“金门防卫部”中将副司令官赵家骧和“澎湖防部”中将副司令官吉星文被击毙,另有两名少将被击伤。

而我海岸炮兵部队仅两人负伤,一门火炮和一间营房受损。

24日,国民党“台生”、“中海”、“美乐”号等10多艘军舰停泊在料罗湾。

我军决定先以围头的岸炮一五�连和莲河的一四九连炮击“台生”、“中海”号。如敌舰外逃,就使用鱼雷艇攻击。

17时27分,海岸炮开始射击。“台生”、“中海”号当即中弹,争相逃命。其他军舰见势不妙,也纷纷仓惶逃窜。

在镇海隐蔽待机的鱼雷艇立即向作战海区出击。

当鱼雷艇编队通过敌占东碇岛时,岛上敌人用机关炮向我编队射击。我编队安全受到威胁。

这时,岸炮一六�连立即予以还击。第一次射击就命中目标,接着又连续射击两次,东碇岛立刻哑巴了。

我鱼雷艇编队顺利驶过东碇岛,追上逃跑的敌舰,击沉了“台生”号,击伤“中海”。

快艇和岸炮协同大显神威。

26日深夜,某岸炮连接到通报:增援金门的敌运输机一架将在金门降落。

岸炮再次怒吼。敌机刚刚降落,就迎来一阵弹雨,淹没在浓烟和烈火之中。

10分钟后,金门岛上的敌人用暗语在报话机里呼叫:“我的肚子很痛,不能起飞!”“我的肚子很痛,不能起飞!”

《人民海军》报战地记者漆剑影,当即写下了七律《炮击金门即景》:

炮声震荡入云端,

地动山摇涌浪翻。

云顶岩前火龙起,

料罗湾里恶鲨残。

三军怒气冲霄汉,

四海欢歌展笑颜。

独有白宫灯火暗,

群魔嚎叫乱成团。打跑美军护航军舰

1958年8月23日,我福建沿海炮兵奇袭金门,打得国民党守军伤亡惨重,打得美国坐立不安。

9月4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发表声明,声称美国国会决议授权艾森豪威尔总统,使用美国的武装部队确保台湾和金门、马祖的有关阵地。

我国政府针锋相对,同日发表公告,宣布12海里领海线。

9月6日,周恩来又发表了关于台湾海峡地区局势的声明,指出:

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美国的侵略行径。

9月7日,美国政府无视我国政府的声明,公然派出以重型巡洋舰“海纳伦”号为首的编队,为国民党运输船只护航。美国人真的来“搅局”了。

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把美国人打到谈判桌上;在台湾海峡,中国军人也决不是孬种。

随即,中央军委指示福建部队:

为取得政治上的主动,避免事态扩大,不首先向美舰开炮,但决不放弃打击国民党舰船的机会。

我海岸炮兵部队进入一级备战。巨大的炮身昂然挺立,黑洞洞的炮口怒视金门。

9月8日,天气晴朗。镇海角海军雷达站发现:美国海军6艘驱逐舰排成警戒队形,护卫着“海纳伦”号旗舰,再次进入金门海域。

不久,又发现台湾国民党海军副总司令黎玉望所率领的“阳”字号、“太”字号、“永”字号各一艘,“江”字号、“美”字号各两艘,在美国“海纳伦”号特混编队的掩护下,驶向料罗湾。

情报迅速发到云顶岩海军岸炮指挥所。海军上校耿佩伦、海军少校张继明、海军大尉张全福立即在坑道里展开射击平面图板,计算射击诸元。

今天这场战斗,将由他们负责指挥。

他们按照苏联专家所传授的“测量偏差法”进行试射,由从苏联学习回国的张全福副参谋长进行战术计算,修正弹着点偏差。

敌舰离我阵地达1�9万米至2�2万米,要在这样远的距离上只打蒋舰而不打美舰,是很难的。

计算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张全福立即打电话给围头角第三十八营参谋长李克顺和第四十四营营长任其涛,进行标定射击诸元,待命准备射击。

午后的海面上阳光灿烂,风平浪静。美国巡洋舰、驱逐舰与国民党海军的舰艇,在料罗湾以南海域游弋漂泊,上面的雷达天线不停地旋转着。

7日那天,有美国军舰壮胆,国民党海军恢复了白天直驶料罗海抢滩卸载,而且“中”字号大型登陆舰和“美”字号登陆舰同时参加运输。

为造成厦门地区炮兵观察、射击上的困难,国民党军舰在海上施放了烟幕,卸载点也移至隐蔽的后湖、盾里山一带。

美国护航编队一开始躲在国民党运输船只之后3海里左右掩护,后来发现我海军未向它开炮射击,便渐渐与国民党舰船混在一起。

此时,蒋舰和美舰显得很得意,也不施放烟幕了,在我军的炮口下怡然自得地行驶。

12时42分,指挥所发出命令:“准备射击!“距离××,方位××……”

“呜――呜――”战斗警报响彻阵地。

阵地上,炮长们大声地传诵着指挥所下达的射击诸元;炮手们以惊人的速度瞄准、装填……

指挥所电键声、口令声响成一片:“方位××,仰角××,放!”

海岸线上爆裂出一团团巨大的火球,炮声震撼长空。

敌舰队附近腾起一个个巨大的水柱,敌人舰船在波涛中起伏摇晃,舰炮转动着脑袋寻找目标。

“偏右××!”炮手们很快地求出诸元,修正了偏差,火炮继续射击。

“轰!轰!”蒋舰开始还击,弹片打在炮盾上。

炮位上再次响起指挥所的命令:“原距离,集火射!”

“用穿甲弹,急促射!”

一艘“美”字号敌舰一连中了5发炮弹,燃起了冲天大火,接着发出一阵连锁爆炸,舰身被炸成了两截,像折尺一样慢慢地沉下海去。

其余的蒋军舰船慌乱一团,纷纷窜向外海。

护航的美国军舰一见势头不妙,慌忙掉头驶离我领海线,惊魂不定地在外海游来游去。

蒋军上下怨声载道,“美国朋友真不够‘朋友’,炮一响,比谁跑得都快!”

“击沉敌舰一艘”的胜利消息迅速传遍阵地,岸炮阵地上一片欢腾。军帽被扔上了天,指挥员也被战士们抱起来抛上又抛下。

报务员王怀宽当即写下了这样一段“顺口溜”:

从台湾开来几个“铁王八”,

料罗湾里胡乱爬,

咱们早就发现了它,

颗颗炮弹送它回老家。

只听轰轰隆隆哗啦啦,

“王八”盖上冒火花,

滚的滚来爬的爬,

美字号连人带马回老家。

炮手们个个拍手笑哈哈,

蒋贼兵叫爸叫娘瞎喳喳!

封锁战打得美国进退两难。为摆脱困境,美国提出要求,要国民党减少沿海岛屿驻军,直至撤退。同时玩弄所谓“停火”阴谋,企图在金门、马祖脱身,换取侵占台湾的合法化。

针对美国的这一花招,我国政府采取了新的决策:

留住金门、马祖这根绞索,继续套住美国的脖子,粉碎其推行“两个中国”的阴谋,以利通盘解决台、澎、金、马问题。

10月6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对台湾宣布:

从10月6日起,暂以7天为期,停止炮击,你们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输送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

7天之后,国防部又发布命令:

炮击再停两星期,借以观察敌方动态,并使金门军民同胞得以充分补给,包括粮食和军事装备在内,以利他们固守。条件是:美国人不得护航,如有护航,立即开炮。

但是,敌人却认为我军在试探之后就害怕了。

美国人把脸丢到了全世界人民面前,恨得咬牙切齿。为了争回面子,缓和美蒋之间的矛盾,再一次冒险行动。

10月19日夜至20日晨,在国民党对金门补给时,美国又派出3艘驱逐舰护航,同时派出一艘登陆舰直接参加对金门的运输补给。

10月20日,我国防部下令恢复炮击。

15时58分。海山又一次摇撼,炮火比以往更加猛烈。我岸炮部队5个连参加炮击,料罗湾又一次变成了火海。

整个炮击持续一个半小时,击伤敌“中”字号坦克登陆舰3艘,击毁卸于滩头的物资一部。

美国军舰再次仓皇逃走。火力封锁东碇岛

1958年金门炮战期间,在我海岸炮兵连阵地的右前方,有一个方圆不过几百米的小岛,叫东碇岛。岛上盘踞着数十名蒋军,其中大多数是大陆解放时逃亡的地主恶霸。

几年来,这伙蒋军凭借这个小岛,抢劫渔船,窥伺我军阵地的动静,不断进行骚扰破坏活动,还利用岛上的灯塔给美蒋军舰指示航向。

前线指挥所决定,拔掉眼皮底下这个钉子。

战斗打响了。几轮炮击之后,敌人的一座营房被削掉了半边,围墙被打开了一个缺口,一个机枪工事也被摧毁。

那座钢筋水泥的灯塔,虽然没被炸毁,但也中了几发炮弹,被穿了好几个窟窿。从此,这座灯塔再也不亮了。每天晚上,东碇岛海面上,一片漆黑,死气沉沉。

9月16日上午,东碇岛上的敌人钻出工事,升起青天白日旗,继续向我军示威。

“打掉它!”指挥部下达命令。

在一万米的距离上打一个细长的旗杆,谈何容易。

但这难不倒海岸炮兵们。

连里的火炮开始轰击东碇岛了。观察兵卢庆荣两只眼睛紧贴在炮镜上,看着弹着点,计算着偏量。

“1秒、2秒、3秒……”他用秒表法计算着。一边计算,一边报出修正数据。

炮弹一群群、一堆堆在敌人的滩头阵地爆炸了。紧接着,那旗杆周围腾起一团浓烟,旗杆抖动了几下,猛地朝一旁倒了下去。卢庆荣高兴得叫了起来。

这时,兄弟部队的观察所里也响起一阵热烈的欢呼:“好哇,同志们,敌人的旗杆被砍倒了!”

9月18日9时许,连指挥所里,连长何丰林两眼紧贴在指挥镜上,在辽阔的海面上搜索。

当镜头转向金门方向的时候,两艘“江”字号敌舰夹着一条运输艇出现在镜头里。敌舰又企图运送军用物资增援东碇岛。

一个月来,东碇岛蒋军在我军炮火封锁下不敢露头,连大小便都在坑道里。很快,岛上弹尽粮绝,岛上的蒋军只好向金门求援。但数次增援都被我军打了回去。为保住这个前哨,金门蒋军不得不再次冒险给东碇岛补给。

“战斗警报!”何连长大喊。

战士们旋风一般跃入战位,大炮卸去炮衣,炮弹推上炮膛。

敌舰越驶越近,早已在我大炮射程之内了。何连长决定靠近了再打。

敌舰上的人都看清了。何连长果断地下达了命令:“集中火力打前面的‘丹江’号,咬掉它的脑袋!”

敌舰周围立刻掀起高高的水柱。

试射效果很好,应该马上钳住它!

何连长斩钉截铁地命令:“全连效力射!……放!”

敌舰见势不妙,立即拐了一个90度,转向外海,然后不断变换航向和航速,企图逃跑。

我军炮弹追着浪花跟了上去,在它的前后左右爆炸。又有几发炮弹命中舱面,海面的烟柱越升越高。敌舰侥幸逃出了我大炮的有效射程,“瘫”在外海不能动弹。

战斗刚停了一会儿,岸炮连又接到通报:

3艘“中”字号和一艘“太”字号敌舰,运载物资到金门,遭我兄弟炮兵的截击以后,妄想驶向东碇岛。

大炮又开始怒吼。

一炮长李伏明一手按住耳机,一手给炮手递送底火,大声地下达着口令,火炮以几秒钟一发的射速发射。

炮筒打得通红,炮闩上的气密垫受高热后也膨胀了,药包不容易一下装进去。

装药手何新典不顾自身危险,使出全身力气,把药包狠狠地装了进去。

炮膛的温度已经超过着火点,炮闩一关,药包就自动着火。炮弹“通”地一声发射出去了。

巨大的后坐力使炮尾猛一后退,何新典躲闪不及,被撞昏过去。

这时,指挥所继续下达着射击口令。

“马上降温!”炮长下达命令。

战士们拿出准备好的湿棉被卷在炮筒上,使它冷却;炮闩温度太高,战士们打一炮就迅速擦一次油,火炮继续发射了。

这次战斗,敌人的一艘“中”字号被击成重伤,其他军舰仓皇逃向外海。

敌人数次增援不成,于是改变战术。

这天,何连长正贴在炮镜上搜索海面,突然发现蒋军一艘登陆舰在我军火炮射程之外抛锚。然后,登陆舰打开前舱门,从里面开出一辆辆水陆两栖运输车。

这些运输车像小蚂蚁一样在海面上爬行,在波峰浪谷中忽隐忽现。

“大的易遭炮击,换小的了!”何连长笑了,“战斗警报!通知全连,瞄准了打,做好提前量。”

大炮慢吞吞地吐着火球,一个个水柱在运输船附近腾起。我军开始试射。

“修正!”何连长大喊。

又一群炮弹呼啸而出,一辆被击沉,一辆被击伤,顺流漂走了。其余的都抱头鼠窜,敌人增援东碇岛的“新招”成了泡影。

不久,前线开展“零炮”射击运动,炮手们就更活跃了。他们把东碇岛当作一座活靶,敌人探出头来观察,一炮!敌人取水、烧饭,一炮!

为了锻炼炮手们的射击技术,稳打几炮,机械修理后也揍它几炮。敌人寸步难行,只好天天缩在坑道里不敢露头。

东碇岛成了死岛。战士们高兴地写了一首诗:

死岛

海面有个小东碇,

窝藏蒋贼一小群,

天天刺探我情报,

夜夜窥伺我动静。

海防炮兵心头恨,

决心拔掉“眼中钉”,

摩拳擦掌开大炮,

发发炮弹不留情。

打得它稀里哗啦往下滚,

打得它顾得头来顾不了腚,

打得它一天到晚钻石缝,

打得它两脚朝天把命送。

别的出路一点也没有,

要想活命就得把枪缴!首战世界王牌空军

1965年,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悍然发动了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进攻,战火蔓延至我国边界。我国政府应越南政府的要求,派出高射炮兵等部队,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

我军部队入越后,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军委决定对一年来的作战经验进行总结。

1966年春末夏初,军委炮兵在京西宾馆召开会议,组织援越高炮部队交流作战经验。

海军各高炮团的领导参加了这次会议。海军组在讨论时纷纷要求参战。海军首长和总部领导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从1966年10月起,按照中央军委的统一安排,海军先后从各舰队抽调了3个高炮团26个高炮营、3个探照灯连和部分雷达分队,分别编入陆、空军高炮部队的战斗序列,入越作战。

10月初,海军高炮二团着越军服装,使用我军后勤部队代号,秘密越过友谊关,日夜兼程,悄悄进入阵地。

高炮二团三营进驻外苏,独立一营进驻克夫。

外苏和克夫是相邻的两个防区,位于河内到友谊关铁路的中段,都是援越物资列车必经之地,是美机的轰炸重点。

部队一进驻地,三营营长乔兴义便出去查看地形。

他登上一个山头,举目四望,但见铁路沿线两边多是山地和丘陵地,灌木丛生,仑河横贯,阻碍交通,不便于部队机动。但视野开阔,便于构筑阵地和伪装。

他举起望远镜,巡看了他们营保卫的几个目标,搜索了铁路西侧仑河两岸开阔的丘陵地。那里,隐藏着空军高炮兵部队的几十门火炮和多部探照灯。

乔营长走下山头,来到营地视察。

部队正在安营扎寨,一溜帐篷,一溜低矮的棚屋掩映在树林里的空地上。棚屋是用竹子、茅草和塑料布搭建的。虽然已经是夏末秋临,但帐篷和棚屋还是热得像个蒸笼。

乔营长每到一处都告诉人们,这里的毒蛇、毒蚁和蚊虫不少,睡觉时蚊帐四周要压得严严实实。

接着,他又走出棚屋,视察炊事班,告诉他们一定要挖好防空灶,千万别让炊烟把敌机给引来。

然后,他迈步向山顶上的远方对空观察哨走去,那里荒无人烟,古木野藤丛生,环境十分艰苦,需要去看一下……

1966年10月30日,尖利的防空警报声响起,指战员们刚进入战位,一架美军侦察机就大摇大摆地从上空飞过。

“侦察机,不要射击!”乔营长连忙命令。

侦察机飞走了,乔营长望着天空,想起出国前海军首长交待的一句话:“慎重初战,首战告捷。”

警报解除以后,乔营长指示部队:抓紧演练射击预案。部队在摩拳擦掌中等待着。

11月3日下午,晴朗的天空中突然响起战斗警报。

15时整,各连先后发现美军F-105战斗机4架,直扑外苏地区,接着又发现第二批F-105战斗机4架,也压了过来。

乔营长想起兄弟部队的介绍,美军飞机经常使用多批多路袭击的战术,于是命令各连,要同时加强其它方向监视。

果然,不一会儿就发现,又有一批4架F-4和4架F-105战斗机在附近策应配合。

根据美机各批次之间间隔距离较大的情况,乔营长毅然指挥各连首先对第一批美机集火射击。

立刻,猛烈的炮火在天空里炸开一朵朵浓黑的烟云,一个个火光在敌机航路上爆裂。

第一架美机被击中,变成一团火焰坠落在地。另两架敌机见势不妙,慌忙扔下炸弹,仓惶逃窜。

指战员们还没来得及高兴,在火力边缘佯动策应的那4架敌机,有两架突然从以1800米的高度急速俯冲下来,投掷子母弹压制高炮阵地火力。

子母弹在兄弟部队阵地爆炸。

三营阵地来不及构筑隐蔽工事和伪装,随时可能遭受攻击。指战员们不顾这些,各连以猛烈炮火从侧面拦截敌机。

这两架投掷子母弹的敌机,第一架俯冲时当即被击落,第二架被打得冒起一股黑烟逃跑了。

“又打中了!”战士们拥抱在一起,在阵地上又蹦又跳。

乔营长一看急了,立刻对着话筒大喊:“各连注意,不准离开战位,敌机还会来!”

果然,两分钟后,一架F-101战斗轰炸机从东北方向进入防区,侦察轰炸效果。

三营早在那里等候。敌机一露头就碰到一阵弹雨,被打得空中开花,满天都是闪亮的铝片。

与此同时,独立一营在克夫阵地上,协同兄弟部队一举击落敌机两架,也取得首战告捷的胜利。夜战美军舰载机

1967年4月20日下午,尖利战斗警报声响彻山谷,驻守在外苏的高炮二团三营指战员闻风而动,迅速跃进战位。

3个月前,三营官兵与兄弟部队配合,在外苏地区击落美军飞机两架,打得美军100多天不敢再来这里轰炸。这次,美军出动敌机28架,分成三批,打算轮番攻击外苏地区,妄图一次把车站、桥梁夷为平地。

敌机一架跟着一架,像一群苍蝇压了过来,轮番俯冲轰炸扫射。有的高速穿过火网,吸引我火力,有的趁我火力间隙猛扑下来投弹。

阵地上硝烟滚滚,炸声不断。

三营与兄弟部队猛烈射击,一发发炮弹在天空中爆炸,爆裂的弹片在天空中组成了一朵朵钢铁的云彩。

一架敌机被击中了,拖着黑烟怪叫着栽到山坡上。

敌人不甘心,又组织更为猛烈的轰炸。

我防空部队集中火力打击俯冲敌机,在敌机的航路上打出一层层火网。

又有两架敌机被击中,很快,一架企图轰炸的敌机也被击伤。其他敌机见势不妙,胡乱扔下炸弹逃跑了。

阵地上再次响起胜利的欢呼声。

天空安静下来,随着最后一抹夕阳散去,夜色渐渐笼罩了大地。

指挥所里,三营营长乔兴义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思考着今天的战斗。

敌机群白天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吃了大亏,会不会晚上来报复呢?美国空军夜航能力很强,雷达也很先进,完全不受黑夜限制。而我们白天胜利了,疲劳了,容易放松,这正是敌机钻空子的机会。

想到这里,乔营长立即拿起电话,通知各连连长,要求他们今夜格外警惕,睡觉不离开炮阵地,三分之一人员值班。

然后,乔营长来到探照灯连布置任务,要他们随时作好开灯准备。

午夜23时,敌机果然出动了。

这一回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舰载机A-6攻击机,它们采取单机连续跟进、间隔一分钟的队形,对外苏实施下滑投弹攻击。

雷达荧光屏上,敌机的回波在迅速逼近。很快,远方对空观察哨发出警报。

三营早已做好战斗准备。当美机临空时,正好进入高炮火力圈。

我军探照灯突然开灯,光柱像一把把利剑,一下子照住了两架敌机,强大的光柱刺得美机飞行员两眼发晕,看不清地面目标,晕头转向。

夜空中,敌机被照得雪亮。敌机疯狂地左摇右摆,想甩掉光柱。但是,那两道光柱就像是粘在飞机上一样,怎么也甩不掉。

营长乔兴义大声命令:“集火射!”

各连抓住探照灯照住的敌机猛打,“咚咚……”炮弹如流星一样钻进敌机的肚子,第一个齐射就把两架敌机打了个趔趄,紧接着起火,然后炸成两个大火球摔在山坡上。

这是海军高炮部队入越后第一次在探照灯配合下取得的夜战胜利。

阵地上一片欢腾。高炮八团首战告捷

1967年8月17日至23日,海军高炮八团在团长史文岭、政治委员田军的率领下,分四个梯队经友谊关先后入越。

部队入越时,遇到了阴雨天气。天空里浓云蔽日,细雨蒙蒙。经过伪装的车队沿小型公路缓缓行进。

入境不久,车队就进入丛林之中。道路两侧林深似海,古木参天,山路显得十分狭窄;加上雨后路滑,汽车行驶十分困难;尤其是入夜后,车队只能开一小灯和尾灯照明,稍有不慎就有滑下山坡的危险。

部队前进速度十分缓慢,一夜之间只行进了几公里。

经过艰苦行军,部队进入了阵地。

官兵们不顾疲劳,一下车就立即除荆棘、削灌木,挖掩体,修阵地,有的干着干着就晕倒了,有的拄着锹柄就睡着了。

天亮时,山头上丛生的灌木之中,已经伏下雄兵。

史文岭团长在简陋的指挥所里召开会议,研究如何打好入越第一仗。

作为一位骁勇善战的指挥员,史文岭非常懂得第一仗的分量。

史文岭团长是全国著名的战斗英雄。

在1946年至1949年中,他参加战斗数十次,负伤5次,立特等功1次,大功两次,小功4次,被评为特等战斗英雄,出席了全国青年代表会议。

他的故事很多。滑县战斗孤身坚守突破口,大别山负重伤不下火线,带领两个排占娄山关,带领一个排智俘敌人1500……

在会议上,史文岭再一次强调要“慎重待机,慎重初战”和掌握好“集火近战”的原则,要求各级指挥员熟悉敌情、熟悉作战方案,认真落实各项战备措施,务求“首战必胜”。

8月31日,敌机入侵八团驻防的寨高地区。

因敌机飞行高度在5000米以上,而且航路捷径较大,射击条件不够理想。同时,各炮连由于经验不足,发现目标时敌机已经临空,史团长果断地决定不打,隐蔽待机。

敌机走后,史团长抓住这次战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命令各连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团机关也重新计算了指示目标的提前修正量,集中解决远距离捕捉目标的问题。同时教育部队,不急不躁、沉着冷静、“慎重待机”。

战机“如约而至”。

9月2日,天气晴朗,天空只有少量薄云。

15时许,两架RF-101型侦察机飞临八团防区进行侦察飞行。

史文岭等团领导判断,侦察机是在打前站,敌轰炸机群很快就会飞来,便及时命令雷达开机搜索轰炸机群,并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争取此仗打好,首战告捷。

侦察机离去半小时后,由32架F-105和8架F-4组成的轰炸机群接踵而至。

团指挥员指挥各分队沉着应战。各连都在远距离上捕到了目标,很快就又稳又准地求出射击诸元。

指挥员要求部队控制节奏,适当压缩开火距离。

驻寨高和驻莫状的各连队按批次集火射击。只用3分钟,便取得单独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和协同兄弟部队击落敌机一架、击伤两架的胜利,我人员无一伤亡。

八团入越战绩实现首战告捷!近战大显火力神威

1967年4月24日,美军出动海军舰载机攻击高炮独立第一营驻防的克夫地区。

16时46分,两个对空观察哨相继报告:“F-4低空,航向克夫。”

营指挥员立即下令:“正东、东南方向搜索,注意低空。”

8架F-4型敌机采用了“山羊跳”的战术。

它们先低空隐蔽接近我保卫目标,紧接着爬高迂回,然后顺阳光方向折转下滑攻击,再拉起逃窜。

就在敌机下滑时,一营各连相继集火,对4架敌机进行了猛烈射击,协同兄弟部队共同击落敌机两架。其中一架空中开花,飞行员跳伞。

部队正在对敌机射击时,对空观察哨又报告:“大编队敌机,高度600米,临近。”

营指挥员下令:“不要恋战,停止射击,搜索后继目标。”

各连随即停火,又抓住了第二批敌机。

第二批敌机16架混合编队,分多层次袭来。

团、营指挥员下令:“第一架集火!”

各连相继开火,一架敌机被打得空中开花,飞行员跳伞。

这次战斗,由于各连主动集火,抓住时机多次射击,与兄弟部队一起共同击落敌机3架。

敌机匆忙发射的6枚火箭弹均未命中,我方无人员伤亡,被保卫目标无损。

战斗中,敌机两次被打得“空中开花”,飞行员跳伞,官兵个个欣喜若狂。

在这次战斗中,一营至始至终都贯彻了“集火近战”的作战原则。

集火近战是毛泽东关于“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歼灭战思想在高炮对空作战中的具体运用。

集火,是指集中一定范围内的火力,打击来袭敌机中的一架,打掉一架再打另一架。

近战,是指把要打击的敌机放进最有效的射程之内才开火。

这种战法对作战部队的战斗技术和心理素质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越南战场上的敌机往往是多批多方向进入,高炮战士身在阵地,常常感到四面受敌。这样,首先接敌的炮连就有个照顾全局的问题,不能因为自保而抢先单独作战。

而且,近战不是指一个班一个连而言,而是要求一定防区范围内的各连火炮有效地打击敌机。这就要求参战部队必须做好协同。

这对部队临战时的心理素质是个挑战。

而且,敌机速度快,越近越难打。在短兵相接时,要求部队必须迅速发现敌人,迅速选择目标,迅速开火,首发就中。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就很难达到这个要求。

面对这样从未遇到的困难,有的战士说:“集中打一架,另一架敌机投弹,我们伤亡就大,怎么办?”

也有的战士觉得,“我近敌也近,我准敌也准,敌伤我也伤,不如分人远战,炮自为战,打不掉也能轰跑。”

正因为在新的条件下对如何坚持集火近战原则在认识上不一致,所以有几次战斗打成了击溃战、消耗战。

根据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部队领导组织全体指战员从思想认识上、兵力部署上、战术技术上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切实的改进。

领导们告诉战士:“集中打击一架,另一架就不敢投弹,美国人也是父母养的,比我们怕死多了。而且,如果我们只把敌人打跑了,而不把敌人打下来,那么敌人就会认为我们是支就会放空炮的部队,就会更加猖狂地攻击我们。那我们还怎么完成任务呢?”

经过一番教育,各部队都能认真贯彻集火近战的原则,有效地打击敌人了。

1967年l月18日,刚刚入越参战的高炮独立第六营就迎来了一场恶仗。

8时51分,六营接到上级指挥所发出的一级战备命令,严阵以待的指战员们飞速就位。

雷达、指挥仪、指挥镜、测距仪、瞄准镜、望远镜等组成严密的观察网,全神贯注地监视着远方的天空。

“4号方向发现敌机!”观察所传来敌情。

不一会,只见16架美军F-105战机分成两批,4架F-4型战机一批,采取迂回、蛇形方式飞行,飞至我防区正面方向时爬高折转,由编队改为双机一组,鱼贯跟进,俯冲攻击沧河铁路桥。

“敌机俯冲,全营集火!”

顿时,炮火轰鸣,地面上好像飞起无数条火龙,火龙吐出一个个火球,扑向敌机。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

这时,敌机突然以6架F-105,低空偷袭我一连、三连阵地。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三连侦察员、入伍才5个月的车锁根,首先发现敌机朝阵地袭来。

车锁根临危不乱,果断、及时、准确地报出“2号方向敌机偷袭阵地!”

三连二排炮四、五班立即转移火力,向偷袭阵地的俯冲敌机猛烈开炮。

敌人妄图一举摧毁我一连、三连阵地,但经不住我炮火的猛烈打击,有的“空中开花”,有的慌乱中提前投弹,弹着点距三连阵地只有70到100米。

炸弹爆炸的弹片、掀起的石块、土块和投下的子母弹,纷纷洒落在一连、三连阵地上,部队开始出现伤亡。

三连指挥仪班二测手赵国贤头部中了子母弹,但仍坚持战斗,直至倒在战位上光荣牺牲。

三测手段家法腹部中了子母弹负伤,但坚决不下火线。他把急救包让给其他伤员先包扎,让其他伤员先上救护车,直至战斗结束。

到了医院,段家法又让其他伤员先动手术,三次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二班长王正德被炸弹掀起的大土块砸在左手腕上,手表带被打成四截儿。他忍着疼痛,仍坚持指挥全班战斗。

当第二批敌机向阵地俯冲时,一排长陈荣华跳出掩体,高喊:“同志们,毛主席在我们身边指挥战斗,对准敌机狠狠地打!”

他的行动极大地鼓舞了全连的士气,部队打得英勇顽强。

这一仗,六营与兄弟部队一起共击落敌机3架,击伤敌机一架,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击落无人侦察机

1967年6月2日下午,美空军飞机出动5批28架,对我克夫防区进行轰炸。

敌机的行动早在我军的意料之中。

驻防在这里的是海军高炮一团。随高炮一团入越的“老团长”孙毅,一进防区就爬遍周围的山头,观察敌机的行踪。

经过数天的观察,孙毅对敌机从哪个山口进来,哪个山口退出,在哪个地方转弯、哪个地方折转,都做到了了如指掌。

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孙毅判断敌机轰炸克夫后,将经过外苏地区。于是,孙毅指挥高炮一团事先调来两个营,在敌机过航时可能路过的地方设伏。

设伏期间,部队开展“预想”活动。指战员们预先想想敌人可能使用的战术手段、活动特点,可能进袭的规模、主要方向和攻击方法等,想想自己的对策、应该做的工作和注意事项等。

这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和主动性。部队耐心等待着战机。

敌机“如期而至”。这天16时27分,各营、连相继在4号方向抓住第一批8架F-4敌机,团长何金龙命令:“不准打,捕捉后续目标。”

这时,部队又捕捉到第二批12架F-105敌机,通过团火力边缘,直窜克夫防区。

何团长命令:“注意跟踪,防止敌机低空折转。”

不久,该机群攻击克夫后,低空退出,正如孙毅预想的那样通过该团上空。

34分50秒,十二连、十一连首先开火,其他各连相继开火。

35分30秒,何团长命令:“不要恋战,注意后续目标,贯彻集火近战!”

之后,各连又转移火力对第三批和第四批进行了射击。

战斗历时2分47秒,击落、击伤敌机各3架,我无损伤。战后受到总参谋部的通报表扬。

部队尝到了“甜头”,情绪十分高涨,要求再调两个营来。何团长却下令:“撤!”

部队有些想不通,孙毅和何金龙就耐心做工作。

孙毅说:“敌机从这里绕过去,是要避开克夫防区高炮的攻击,现在被我们打掉了几架,会意识到这个方向已有高炮部队,一定会来报复。”

“老团长”料敌如神,部队撤出后的第三天,敌机就报复来了。

11月20日,高炮一团贯彻“集火近战”的原则,击落了一架美军无人驾驶侦察机。

这天,来犯的是“火蜂”式无人驾驶侦察机。这种飞机机长只有6米,在远距离上不易被雷达发现;而且,它低空快速,目标在火力范围上空停留时间极为短促,若不集火近战,难以奏效。

9时4分,14号哨报告:“侦察机一架,航向宋化。”

何团长低头看了一下图纸,立即通报部队:“6号侦察机,可能是无人驾驶机,要注意低空观察、判断速度,贯彻集火近战。”

18分6秒,孙毅下令:“8号,集火!”

各连相继集火。当第二群炮弹打上去时,敌机中弹,“空中开花”,射击历时仅22秒。带着高炮打游击战

1967年9月26日,美军改变了攻击路线。以往敌机攻击克夫机场和转运站时,都是从东线进入,但从这天开始,敌机开始从西线进入实施侦察。

海军高炮八团团长史文岭判断:敌机可能从西线进入攻击,攻击方向很可能是正北或西北方向。

根据这一敌情变化,八团在报请师批准后,连夜调整了部署,加强了正北和西北方向火力。

在此之前,八团根据敌情变化,在一个多月里先后多次转移营、团指挥所和炮阵地,带着高炮翻山越岭,展开了“游击战”。

虽然始终没有打到敌人,但部队随时都能形成火力拳头,有效地打击敌人。

这次调整部署后,敌机仍于9月30日、10月1日、10月4日连续3次从东线进入,遭兄弟部队沉重打击。

八团还是没能打上仗,部队产生急躁情绪。各级领导及时加强了战备教育和政治思想工作。领导们告诉部队,不要患得患失,准备打大仗。

经过一番工作,部队保持了旺盛的斗志。

10月5日,一场漂亮的歼灭战终于打响。

这天上午,天气晴朗,8时许,美机两批32架果然改从西线进入,第一批12架F-105敌机攻击曲荣火车站,拉起后,通过了八团的寨高防区上空。

营指挥员当即命令:“第一架集火!”

六、七连即对其中的4架敌机进行了猛烈的集火射击,当即击落敌机两架。

这时,后续敌机20架分三批进入。

史文岭正确判断出敌人的企图,下达了“4架F-4是佯动机,注意搜索后续机群”的命令。

紧接着,后两批敌机攻击我目标后退出时,经过八团的莫状防区,八团部队立即进行了猛烈的集火射击。

三营九连在10公里外发现目标,3公里测出距离,一直压缩到2800米才开火,保证了全营集火。

强大的火网,使l架敌机“空中开花”,坠落在三营阵地附近,飞行员被活捉。

战斗不到半个小时,他们和兄弟部队共同一举击落敌机6架、击伤3架,我仅一战士轻伤。

担任临空指挥的史文岭,站在一棵大树上架起的木板上,看到各营、连战斗纷纷告捷,情不自禁地大喊:“打得好!打得好!”

竟忘记了自己是在树上,险些掉下来,幸亏被侦察员及时拉住。智斗反辐射导弹

1968年1月11日,海军高炮五团连夜冒雨进入安沛防区。

防区内的安沛机场是我国援建的现代化机场,是越南在西北地区最大的航空兵基地,也是美军重点轰炸目标之一。因此,这里的防空作战十分频繁,也十分激烈。

部队展开后,兄弟部队特意告诉他们:敌空军因为前期作战损失惨重,所以这一时期轰炸更加疯狂,战术手段也狡猾多变;在这个季节,美机常常以云层云块作掩护,或利用其他复杂气象,对保卫目标和高炮阵地实施突然攻击。

高炮五团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由团长任润民、政治委员刘震霆率领入越作战。这支部队对复杂气象条件上的作战并不陌生,所以,他们满怀信心地等待着首战告捷。

但是,他们不知道,首战迎来的是他们完全陌生的对手。

1月11日,天空中布满铅色的浓云,部队装备的光学瞄准器材失去了作用,只能靠装备有炮瞄雷达的57毫米和85毫米高炮用雷达诸元实施射击。

战斗警报拉响了,部队进入一级战备。

五团使用炮瞄雷达在远距离开机搜捕敌机。一连首先捕捉到了目标,刚刚打完第一个齐射,就听“轰”的一声巨响,炮瞄雷达被美机发射的导弹击中。

排长仇益友、操纵手郑必成壮烈牺牲,另两名战士负伤,炮瞄雷达被击毁。

美机发射的导弹非同一般,它是美军研制的世界上第一种专门对付防空雷达的反辐射导弹,名叫“百舌鸟”。

这种导弹的头部装有一部被动式雷达导引头,只接收敌军防空雷达辐射的电波,而本身并不发射电磁波。它可以根据防空雷达的方位和参数制导导弹飞行。

这种导弹专门捕捉炮瞄雷达发射的电波,并沿着电波波束,直奔雷达天线,摧毁炮瞄雷达,可以说是百发百中。

高炮五团入越第一仗就吃了这个亏,这在部队上下引起了震动。

12日、14日,连续发生了两次战斗。五团的指挥员们发现,一部分人员思想压力较大,有些炮手有“怕”的念头,在跟踪敌机到10公里左右时即精神紧张,手中转轮“三转两转”就把目标转丢了。

团里当即召开作战会议,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立即在部队中展开。

领导们带领战士们控诉美帝的滔天罪行,宣传部队中英雄人物的事迹,并普遍开展了以牺牲的战友和英雄人物为榜样,学习英雄争当英雄的活动。

很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声就响彻各个山头。

同时,各部队发扬军事民主,认真研究对付“百舌鸟”的办法。经过总结,他们发现了“百舌鸟”的特点:

一是利用炮瞄雷达开机加高压时产生的辐射波进行制导;

二是机身下滑瞄准发射;

三是通常发射导弹的距离为15到28公里。

根据这些特点,指挥员制定了“早开机、近升压、快捕、稳跟、快打”的一整套反、防“百舌鸟”导弹的战斗操作方法。

另外,部队同时加固了掩体工事。

一时间,压力成了动力,指战员们纷纷请战,要为烈士们报仇。部队求战情绪十分高昂。

l月18日这天,高炮五团一天里经历了两次战斗。

这一天,万里无云。中午时分,敌机临空,二连以85毫米高炮单连射击,仅用10发炮弹便击落敌机1架。

下午,敌机前来报复,多架敌机分批分方向地突袭。

在多批目标同时临空的情况下,团长任润民及时下达射击任务,营、连指挥员根据自己的位置,正确选择射击目标,积极实施指挥。部队只用3分钟,便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

一日两战,共击落敌机两架,击伤一架,我人员、武器器材无损。指战员们欢欣鼓舞。

7天以后,高炮五团又迎来了严峻的考验。

1月25日,天上铅云密布。

敌机经常利用这种天气,从云上入侵安沛,实施定点投弹。

遇到这种情况,能否打好仗主要靠炮瞄准雷达。只要炮瞄准雷达开机,就是敌人“百舌鸟”出击的好时机。

敌机似乎迫不及待,太阳刚刚露头,便飞扑过来。美F-105和F-4C战斗机两批12架成一路纵队临近安沛地区。

这样的天气,这样的队形,使团长任润民马上警惕地意识到:敌人企图引诱高炮炮瞄雷达集中在一个方向对其搜索跟踪,以便发射“百舌鸟”导弹。

任润民当即命令各连炮瞄雷达操纵手严格掌握升高压的时机,同时根据目标指示雷达通报的目标坐标,将炮瞄雷达天线始终对准来袭的机群,作好捕捉打击目标的一切准备。

这时敌机临空。它们没有发现我方雷达,就放开胆子开始轰炸。

他们先撒下金属干扰片,然后同时向4号方向迂回。当绕至4号方向距离40公里时即折转返回,向安沛机场直行临近。

7时58分,任团长下达命令:

“4号方向搜索目标!”

“集火第一批!”

待敌机进至距离25公里时,由于敌机交叉飞行前后错位,第二批已到了前面。

任团长根据敌机位置的变化,判断第二批为主攻机,即果断地更改命令:“集火第二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各连的炮瞄雷达操纵手都在耐心、沉着地等待着。

敌机越来越近。

25公里……

22公里……

就在与美机相距20公里时,各连炮瞄雷达同时升高压。

四营的3部炮瞄雷达5秒钟内全部捕到了目标,另一个营的3部炮瞄雷达也在3至7秒钟内全部抓住了目标。

这时,美机突然下滑,这是瞄准发射“百舌鸟”导弹的特征。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雷达操纵手毫无畏惧,灵活机智地操纵天线左右上下摇摆,使美机无法瞄准。美机几次下滑企图发射导弹都未能得逞。

这是分秒之间的较量。

就在炮瞄雷达捕捉到目标,继而转入自动跟踪之后,指挥仪迅速求出了射击诸元。

7时59分20秒,一连首先开火,随后各连相继开火。

其中十连、十二连在接到“集火第二批”的命令时已捕到了第一批,考虑转捕目标已来不及,就果断地对第一批目标进行了射击。

85毫米炮以4秒间隔发射,30秒的时间里打了101发炮弹,57毫米炮打了303发。

火力如此突然、猛烈,以致敌机根本没有时间躲避,当即击落敌机一架,击伤一架。

由于我炮瞄雷达天线摇摆不定,不断改变电波波束,美机在慌乱中发射的两枚“百舌鸟”导弹,方向均出现偏差,无一命中。

其中一枚在三连炮瞄雷达附近500米处爆炸,只留下一个深深的弹坑。

智斗“百舌鸟”取得的胜利,给所有高炮部队极大的鼓舞,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战士们兴奋地说:“反、防措施真有效,‘百舌鸟’变成了‘百死鸟’。”

美国后来承认:

北越不久就找到了怎样对付“百舌鸟”导弹的手段,减少了“百舌鸟”导弹以前所造成的威胁。大炮猛战敌机群

1967年6月7日,高炮独立六营一连被批准调往克夫防区,进入转运站东北400米处的“钉子阵地”。

克夫车站是比较大的一个援越物资转运站,美机对这个转运站的空袭极为猛烈。

美国侵越空军为了摧毁高炮阵地,搬出了武器库中除了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空军的炸弹中就包括气浪弹和子母弹。

气浪弹是以气化燃料爆炸后形成的超压来杀伤破坏目标的炸弹,有效杀伤面积为直径40米。

子母弹是由弹箱装进大量小型炸弹构成的集束炸弹,每个弹箱装300多个即炸和延时爆炸的小炸弹。弹壳表面嵌铸有许多珠形弹丸,炸碎后四散飞迸,能大面积杀伤有生力量。

这些新式武器颇具杀伤力,有时给我军造成较大伤亡。在克夫车站,美机使用了这两种炸弹。

驻守在这里的我军高炮部队尽管不时出现较大伤亡,但只要还有一门炮、一个人,就坚持血战到底。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称这个阵地是“钉子阵地”,各部队都以能调去守卫“钉子阵地”感到无尚光荣。

一连指战员有点儿喜出望外。就在不久前,他们刚刚遭受过一次挫折。在布下防区的一次战斗中,敌机发射的“百舌鸟”导弹击中了一连一排的阵地,指导员王德清、副指导员王宗保、一排长黄秋生,还有战士杨国兴、虞均通等5位同志壮烈牺牲,另有8位同志负伤。

这个时候让他们上“钉子阵地”,他们心情无比激动,决心化悲愤为力量,坚决守住这块“钉子阵地”,狠狠地打击敌人,为牺牲的战友报仇。

6月9日、10日两天,刚刚在“钉子阵地”上站稳脚跟的一连,连打两个胜仗,拉开了地空激战的序幕。接着,仗愈打愈大,战斗也越来越激烈。

6月11日上午,敌舰载机群黑压压一片蜂拥而至。这次敌人出动了是舰载36架“鬼怪式”飞机,分成4批,采取多方向、多层次的马蜂战术,以火箭、重磅炸弹对克夫转运站和机场进行轮番攻击。

独立六营各连相继开火。

敌机改变了以往空战直进直出速战速决的战法,一会儿以鱼贯跟进俯冲攻击,一会儿以强击低空进袭,一会儿以大角度俯冲攻击,一会儿以高低空同时进攻,一会儿以多方向同时攻击……

敌变我变,先变于敌。

我指战员面临敌机满天飞、炸弹遍地炸的情况,沉着果断,指挥部队按照打敌舰载机的作战预案,做到集火近战说打就打,准确选择目标,适时转移火力,基本方法射击与灵活自卫射击相结合,狠狠地打击一批又一批的敌机。

战斗异常激烈。炮位掩体内的弹药打完了,勤杂人员,还有前来援助的越南人民,以至有些炮手下炮位,一起到弹药库搬运弹药。

火炮的炮管因不停发射均已呈现紫红色。

激战时,一排炮位突然发生哑炮。为了保证火炮连续射击,5炮手乔学民立即打开炮闩退药包。

炮弹返膛后随时有爆炸的危险,威胁着全班安全,必须立即排除这枚哑弹。

炮手周玉贵一个箭步冲过去,大喊一声:“这危险,我来!”他抡起哑弹飞速冲出掩体,将哑弹扔进深坑。

险情排除了,但周玉贵的双手却被哑弹烫伤,他不顾疼痛,仍然继续参加战斗。

二排五班副班长朱德发胸部、腿部被滚烫的弹药筒烫伤,当场吐了两口鲜血,但还是坚持压了45发炮弹。

整个战斗历时36分钟,这是我军高炮作战中很少遇到的情况。

这次战斗仅57毫米炮弹便打了2509发,约合502箱,14�5毫米机枪弹打了9700发,数量之多是空前的。几千发炮弹、上万发机枪子弹在36分钟内搬运、装填、发射,战士们的体力消耗强度之大也是不多见的。

战斗结束时,有的炮手当即累瘫在地上。

这一仗,独立六营一连与兄弟部队一起共击落敌机4架,击伤敌机3架,有效地遏制了敌机对地面目标的攻击。而我方人员器材无大损失,是一个漂亮仗!

战斗结束后,因战场情况变化需要,上级决定再次调整兵力部署,将一连调到其他防区。一连指战员于6月17日晚暂时告别了英雄的“钉子阵地”。

在连遭我炮火打击的情况下,敌人改变了以往以攻击保卫目标为主的战术,转为攻击保卫目标与攻击高炮阵地并举,或以攻击摧毁高炮阵地为主,实施报复性攻击的战术。

为了更有力地打击敌人,就在8月1日这一天,上级决定调整作战部署,命令一连重返“钉子阵地”。

一连进入阵地后,立即整修阵地,构筑工事和进行射击准备。当晚,许多同志彻夜未眠。

8月4日下午,美国空军出动F-105战斗轰炸机,由正东方向飞来,前4架迂回佯攻,后16架直接飞临克夫,用爆破弹、气浪弹、子母弹对转运站和高炮阵地轮番攻击。

一连首先开火,前两批8架敌机被打得狼狈逃窜。

就在这时,东北方向第三批F-105轰炸机突然折转向一连阵地扑来。

面对敌机俯冲投弹,指战员们沉着应战,猛烈的炮火腾空而起,一架敌机当即被击中。

但就在敌机被击中的同时,炸弹也随之落地,两枚气浪弹在1、3炮位之间爆炸,另两枚气浪弹分别落在阵地入口处和山坡下的油机旁边。

气浪弹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立刻使阵地变成一片火海。炮身被压弯变形,人们的衣服、腰带被热气浪吹掉、烧毁,掀起的泥土把高炮掩体埋住。

阵地上出现了重大伤亡!

副指导员严善友从坍塌的掩体里爬出来,不顾自己已经负伤,仍坚持与指导员张耀宗一起,迅速组织现场抢救。团、营领导和卫生队的医务人员赶来了,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越南群众。

当人们把一排长宋德杰从掩体里挖出来时,发现他头部和胸部都负了重伤,都急着喊:“赶快抢救!”

宋德杰却摇摇手,示意抢救其他伤员;到了野战医院,昏迷中他还在连声喊:“打!打!”

炮手余国海数处负伤,血流满面。班长张宫永撕开急救包给他包扎,他却坚持让给其他伤员先包扎,张班长撕开第二个急救包要给他包扎,他又说:“不要管我,陈传喜负伤了,快给他包扎。”张班长打开第三个急救包,小余又让给了身负重伤的副班长张富魁。

四班长姜志魁、六班长陆德明虽然身负重伤,仍然连滚带爬地抢救其他伤员……

在炮三班掩体,人们不顾一切地挖着泥土。

当掩体被扒开时,一个无比壮烈的场面,呈现在天地之间。

只见三班的战士一个个都像活着一样,坚守在自己的战位上。班长郭振祥紧握手旗杆,指向美机来袭的方向,炮手王永明双手紧紧地握着方向转轮,一只脚踩着击发板;炮手茅张贵依然保持着装弹的姿势;炮手张安高举着右手,张着嘴巴,仿佛正在高呼战斗口号。掩体里只有炮手陈玉飞还剩下一口气,两手死死地抱着一夹炮弹。

当人们大声呼唤他的名字时,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烈士们虽死犹生,他们的英雄形象使赶来营救的越南群众无不痛哭失声,称赞中国派来的部队个个都是“毛主席的好战士”。

英雄的战士没有被敌人的几件新式武器所吓倒。

8月24日上午,一连与兄弟部队一起,与敌人出动的52架飞机,进行了又一次激战。

指战员奋不顾身,越战越勇,与兄弟部队一起击落、击伤敌机各两架。

这一战果,也是独立六营轮战回国前献给越南人民的告别礼。至此,独立六营在同美军飞机44次战斗中,和兄弟部队一起取得了击落敌机60架,击伤敌机46架的辉煌战果。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巍巍海岸》林道远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中国人民军队建设纵览》姚延进著国防大学出版社

《红墙大事》张树德著中央文献出版社

《志愿军援朝纪实》李庆山著中共党史出版社

《抗美援朝战争纪事》中国军事博物馆编著解放军出版社

《周恩来传》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海军回忆史料》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解放军出版社

《中南海三代领导集体与共和国军事实录》蒋建农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邓力群马洪武衡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

《聚焦红墙》文辉抗叶健主编叶健君王龙彪程波编湖南出版社

四、实战演练

●瞄准手打动转轮,巨大的炮身“咯吱咯吱”地转动着,黑洞洞的炮口指向了目标。

●护航的美国军舰一见势头不妙,慌忙掉头驶离我领海线,惊魂不定地在外海游来游去。

●兄弟部队的观察所里也响起一阵热烈的欢呼:“好哇,同志们,敌人的旗杆被砍倒了!”

● 实战演练万炮齐鸣轰金门

1958年秋天,中东人民的解放斗争如火如荼。伊拉克封建王朝被推翻,黎巴嫩夏蒙集团统治被动摇。

美、英为维护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出兵海湾,企图将这场人民解放斗争扼杀在摇篮之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附近登陆,英国空降兵降落在约旦。

台湾海峡,国民党当局与美、英遥相呼应,连续组织海军部队演习,派高级将领亲临金门、马祖一带视察,在台湾海峡制造紧张空气。

为支援中东人民的正义斗争,同时警告台湾国民党集团,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召集军队高级干部,做出了打击金门、马祖国民党军队的决定。毛泽东说:

用地面炮兵打,打它几个月!

1958年夏末秋初,华东海军司令员陶勇找到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彭德清,对他说:“毛主席有指示,要炮击金门,惩罚蒋介石,打击金门、马祖地区国民党军队的气焰。海军要参战,并把任务交给了我们舰队。我的意见,你对这些地区、海域情况熟悉,由你指挥。你看,我们这些人往后恐怕就不会有什么仗可打了。”

彭德清听说要打仗,精神为之一振。“要我什么时候出发?”他急切地问。

“任务很急,明天是星期四,北京有飞机来,你随机去,接受任务,星期天可回来。其他的事由我们准备。”

第二天,彭德清乘飞机来到北京,见到了海军司令员肖劲光。

肖劲光向彭德清布置了海军的战斗任务。

肖劲光说:“我们海军参加这次作战的主要任务是,协同陆军、空军以海岸炮兵打击敌人的海上战斗舰艇和运输力量,水面舰艇在海岸火力掩护下相机出击。三军联合作战要牢牢控制制海、制空权,既在政治上打击敌人的阴谋,又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我们已决定海军兵力集中于厦门前线。”

彭德清领受任务后,立即赶往福建前线。在厦门,海军前线指挥部成立。云顶岩岸炮指挥所和东山、三都澳、镇海指挥所同时组成。

与此同时,旅顺的列车炮团、牵引车炮连隆隆南下,南海岸炮部队的战车隆隆北上……

海岸炮兵14个连的60门大口径海岸炮,虎踞围头、莲河、镇海、厦门,组成4个岸炮群,怒视金门。

炮击金门的消息传到部队驻地附近的村庄,村民们沸腾起来,“复仇的日子到了,帮助解放军打仗去!”

饱受金门国民党军侵害的当地居民怒吼着来到部队,把一封封请战书交到指挥员手中。某岸炮连接到了这样一封请战书:

从前,我们这里的农民们一年到头啃地瓜干挨日子,人们吃不饱,穿不暖,被迫到外地求活路。

共产党和解放军给我们带来好日子,穷村变天堂了。你们说,能让豺狼再来喝我们的血吗?

我们要坚决捍卫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幸福生活,捍卫社会主义,甚至付出我们的生命,也毫不惋惜……

连长正在看请战书,附近70多个年轻力壮的社员来到了岸炮连,领头的人激动地说:“你们打仗,可别把我们落下了。把我们也编到战斗部位去吧!我们虽然不会使炮,可会搬炮弹,会抬担架,我们也会使枪。连长,我们等你下命令!”

连长被感动了,当即把他们编入后勤部队。

为了首战得胜,各部队展开了战前训练。

这天夜里,当人们沉入梦乡的时候,“呜呜”的警报声突然响起,某海岸炮连的战前夜间演习拉开了序幕。

听到战斗警报,战士们从床上一跃而起,凭着连日来练就的硬功,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中迅速摸进各自的战位。

“战斗”开始了。

“距离××,方向××,射击,放!”

炮手们动作迅速、逼真,把第一批炮弹顺利地“发射”了出去。

“情况”接踵而至。

装填机“失效”!装填手立即把装换按钮拉到了人工装填位置,拿起推弹杆,开始人工装填。

发火机“失效”!操作员立即更换,10秒钟之后,火炮又继续“发射”。

射击手受伤!炮长果断命令:“副射手代替!”

火炮继续“怒吼”。

……

8月20日,毛泽东根据福建前线的形势,决定立即集中力量,对除马祖以外的金门国民党军队予以猛烈的打击,把它封锁起来。

根据毛泽东的决定,21日,中央军委命令福建前线部队于23日对大、小金门实施大规模炮击。

23日17时,指挥所传来命令:“准备射击!”

“呜――呜――”战斗警报打破了黄昏的宁静,在6个岸炮连的阵地上激荡。

战士们旋风一样跑进战位。

“噌噌噌”,绿色的伪装网被掀开;“当啷当啷当啷”,炮盾左右的瞄准窗被打开;炮口盖被取下;炮弹被推上膛;“哗啦”一声,射击手关上了炮闩。

瞄准手打动转轮,巨大的炮身“咯吱咯吱”地转动着,黑洞洞的炮口指向了目标。

岸炮一四九、一五�连瞄准了金门料罗湾里的敌舰;岸炮一�七、一六�、一五一、一�八连瞄准了大金门旧城、鹊山等地的敌155加农炮阵地。

17时30分,指挥所下达命令,“开炮!”

刹那间,海岸线亮起耀眼的火光,惊雷一样的巨响仿佛使海岸也抖动起来。数百吨的钢铁拖拽着数千道火龙飞越海面,直扑金门。

金门岛的料罗湾里,无数个水柱腾空而起。到处是爆炸的火光,到处是白色的烟雾。

“打得好!”观察所的炮镜里,中弹的敌舰带着浓烟四处逃窜。

“效力射击!”指挥所下达了新的命令。

“命中了!”观察哨所传来捷报。猛烈的炮火在敌舰的前后甲板上爆炸,敌舰的上层建筑几乎被炸平了。

“又命中了!”观察所再次传来兴奋的声音。

国民党军的155加农炮阵地上,顷刻间爆裂出无数耀眼的火球,火球的外围是浓黑的烟雾。敌军大炮的零件在火光中像狂风中的雪片一样纷飞。

海岸炮兵阵地上的射击信号连续响起。炮手们迅速、准确、熟练地装填、发射,一发发炮弹呼啸着砸向金门。

金门岛上一片火光,浓烟滚滚,工事被炸塌,地堡被掀开,青天白日旗被炸上了天。

大炮在怒吼,战斗在继续。

某岸炮连的一门火炮的射击电路被震坏了,抱病参加战斗的射击手穆春立即用手压住52号扳子,大炮又开始怒吼。打了五六发炮弹之后,52号扳子也不管用了。只能用手击发。但是,这样是十分危险的,动作稍微慢一点,火炮的后坐力就会把炮手击倒。

不能让火炮停止射击!穆春不顾生命危险,勇敢地冲上去,用手击发。

在另一个阵地上,三炮长王洪才看到炮弹上膛后,炮手没有把炮闩关好。为了火炮的安全,他不顾危险,抢上前去拍拴,被火炮后坐力撞出几米远,当即晕了过去。

醒来后,他咬紧牙关跳起来,一边指挥火炮射击,一边鼓励大家:“为祖国立功,用我们的火炮狠狠地惩罚敌人!”

这时,敌军为了掩护军舰逃跑,集中几个连的炮火向我炮阵地疯狂轰击。

围头阵地上硝烟弥漫,弹片横飞。

突然,一门火炮出现故障,不能发射了。在炮手们焦急万分的时候,岸炮一五�连连长尹大安果断下达了防炮命令。

炮手们都进了避弹室,尹大安却和射手、装填手留下来排除故障。正当他们更换机针时,一块弹片击中尹连长的腿,鲜血立刻流了下来。

尹连长立即转身看了看身边的射击手和装填手,看到他们都安然无恙,就悄悄地把卷着的裤腿放下,遮住伤口,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排除故障。

凭着娴熟的技术,他们仅用了平时所需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就排除了故障。

战斗越来越激烈。

突然,敌人的一发燃烧弹在炮后位的墙上爆炸,一快弹片飞到炮位旁的药包上。药包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尹连长回头一看,发现药包已经冒起一道白光。

药包一旦着火就无法扑灭。

尹连长急忙大喊:“暂停射击,马上散开!”

炮手们刷地散开了。

可是,运药手黄岩根因为耳朵被震聋了,没有听见炮长的命令,还站在岗位上,而药包已经呼呼地燃烧起来。

尹连长见了,不顾危险,冲上去拉着黄岩根一起冲出烈火。

不一会儿,大火熄灭了。参战的营政委看到尹连长两次负伤,主炮手也都被烧伤,就关切地对尹连长说:“如果不能坚持,就停止射击吧!”

“政委,我们的任务还没完成,只要我还能动,就要指挥全炮继续射击。”尹连长坚定地说。

“让我们继续打吧!这时候停止射击,敌人就跑了!”战士们也跟着大声喊起来。

政委不再说什么了,他从战士们眼睛里看到了不屈的斗志。

“准备射击!”尹连长大喊。

听到命令,战士们“哗“地回到战位,连被烈火烧的遍体鳞伤的安业民也摇摇晃晃地扑向战位进行瞄准。

装填手颜惠恩、林宝龙双腿已经不能伸直,他们依然坚持弓着腿装填炮弹。

尹连长把仪器迅速检查了一遍,然后举起拳头大声说:“党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为人民立功的时候到了!敌人打一发,我们要还他们10发!为了胜利,放!”

大炮又开始怒吼,成串的炮弹闪电一般飞向敌舰……

首次炮击持续了85分钟,共发射炮弹3万余发,其中海岸炮兵发射2600余发。金门敌人6个155加农炮阵地全被我海岸炮兵压制。

我军出其不意的炮击给敌军造成重大伤亡。炮击开始时,金门岛上正在宴请前去视察的“国防部长”俞大维。国民党“金门防卫部”中将副司令官赵家骧和“澎湖防部”中将副司令官吉星文被击毙,另有两名少将被击伤。

而我海岸炮兵部队仅两人负伤,一门火炮和一间营房受损。

24日,国民党“台生”、“中海”、“美乐”号等10多艘军舰停泊在料罗湾。

我军决定先以围头的岸炮一五�连和莲河的一四九连炮击“台生”、“中海”号。如敌舰外逃,就使用鱼雷艇攻击。

17时27分,海岸炮开始射击。“台生”、“中海”号当即中弹,争相逃命。其他军舰见势不妙,也纷纷仓惶逃窜。

在镇海隐蔽待机的鱼雷艇立即向作战海区出击。

当鱼雷艇编队通过敌占东碇岛时,岛上敌人用机关炮向我编队射击。我编队安全受到威胁。

这时,岸炮一六�连立即予以还击。第一次射击就命中目标,接着又连续射击两次,东碇岛立刻哑巴了。

我鱼雷艇编队顺利驶过东碇岛,追上逃跑的敌舰,击沉了“台生”号,击伤“中海”。

快艇和岸炮协同大显神威。

26日深夜,某岸炮连接到通报:增援金门的敌运输机一架将在金门降落。

岸炮再次怒吼。敌机刚刚降落,就迎来一阵弹雨,淹没在浓烟和烈火之中。

10分钟后,金门岛上的敌人用暗语在报话机里呼叫:“我的肚子很痛,不能起飞!”“我的肚子很痛,不能起飞!”

《人民海军》报战地记者漆剑影,当即写下了七律《炮击金门即景》:

炮声震荡入云端,

地动山摇涌浪翻。

云顶岩前火龙起,

料罗湾里恶鲨残。

三军怒气冲霄汉,

四海欢歌展笑颜。

独有白宫灯火暗,

群魔嚎叫乱成团。打跑美军护航军舰

1958年8月23日,我福建沿海炮兵奇袭金门,打得国民党守军伤亡惨重,打得美国坐立不安。

9月4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发表声明,声称美国国会决议授权艾森豪威尔总统,使用美国的武装部队确保台湾和金门、马祖的有关阵地。

我国政府针锋相对,同日发表公告,宣布12海里领海线。

9月6日,周恩来又发表了关于台湾海峡地区局势的声明,指出:

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美国的侵略行径。

9月7日,美国政府无视我国政府的声明,公然派出以重型巡洋舰“海纳伦”号为首的编队,为国民党运输船只护航。美国人真的来“搅局”了。

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把美国人打到谈判桌上;在台湾海峡,中国军人也决不是孬种。

随即,中央军委指示福建部队:

为取得政治上的主动,避免事态扩大,不首先向美舰开炮,但决不放弃打击国民党舰船的机会。

我海岸炮兵部队进入一级备战。巨大的炮身昂然挺立,黑洞洞的炮口怒视金门。

9月8日,天气晴朗。镇海角海军雷达站发现:美国海军6艘驱逐舰排成警戒队形,护卫着“海纳伦”号旗舰,再次进入金门海域。

不久,又发现台湾国民党海军副总司令黎玉望所率领的“阳”字号、“太”字号、“永”字号各一艘,“江”字号、“美”字号各两艘,在美国“海纳伦”号特混编队的掩护下,驶向料罗湾。

情报迅速发到云顶岩海军岸炮指挥所。海军上校耿佩伦、海军少校张继明、海军大尉张全福立即在坑道里展开射击平面图板,计算射击诸元。

今天这场战斗,将由他们负责指挥。

他们按照苏联专家所传授的“测量偏差法”进行试射,由从苏联学习回国的张全福副参谋长进行战术计算,修正弹着点偏差。

敌舰离我阵地达1�9万米至2�2万米,要在这样远的距离上只打蒋舰而不打美舰,是很难的。

计算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张全福立即打电话给围头角第三十八营参谋长李克顺和第四十四营营长任其涛,进行标定射击诸元,待命准备射击。

午后的海面上阳光灿烂,风平浪静。美国巡洋舰、驱逐舰与国民党海军的舰艇,在料罗湾以南海域游弋漂泊,上面的雷达天线不停地旋转着。

7日那天,有美国军舰壮胆,国民党海军恢复了白天直驶料罗海抢滩卸载,而且“中”字号大型登陆舰和“美”字号登陆舰同时参加运输。

为造成厦门地区炮兵观察、射击上的困难,国民党军舰在海上施放了烟幕,卸载点也移至隐蔽的后湖、盾里山一带。

美国护航编队一开始躲在国民党运输船只之后3海里左右掩护,后来发现我海军未向它开炮射击,便渐渐与国民党舰船混在一起。

此时,蒋舰和美舰显得很得意,也不施放烟幕了,在我军的炮口下怡然自得地行驶。

12时42分,指挥所发出命令:“准备射击!“距离××,方位××……”

“呜――呜――”战斗警报响彻阵地。

阵地上,炮长们大声地传诵着指挥所下达的射击诸元;炮手们以惊人的速度瞄准、装填……

指挥所电键声、口令声响成一片:“方位××,仰角××,放!”

海岸线上爆裂出一团团巨大的火球,炮声震撼长空。

敌舰队附近腾起一个个巨大的水柱,敌人舰船在波涛中起伏摇晃,舰炮转动着脑袋寻找目标。

“偏右××!”炮手们很快地求出诸元,修正了偏差,火炮继续射击。

“轰!轰!”蒋舰开始还击,弹片打在炮盾上。

炮位上再次响起指挥所的命令:“原距离,集火射!”

“用穿甲弹,急促射!”

一艘“美”字号敌舰一连中了5发炮弹,燃起了冲天大火,接着发出一阵连锁爆炸,舰身被炸成了两截,像折尺一样慢慢地沉下海去。

其余的蒋军舰船慌乱一团,纷纷窜向外海。

护航的美国军舰一见势头不妙,慌忙掉头驶离我领海线,惊魂不定地在外海游来游去。

蒋军上下怨声载道,“美国朋友真不够‘朋友’,炮一响,比谁跑得都快!”

“击沉敌舰一艘”的胜利消息迅速传遍阵地,岸炮阵地上一片欢腾。军帽被扔上了天,指挥员也被战士们抱起来抛上又抛下。

报务员王怀宽当即写下了这样一段“顺口溜”:

从台湾开来几个“铁王八”,

料罗湾里胡乱爬,

咱们早就发现了它,

颗颗炮弹送它回老家。

只听轰轰隆隆哗啦啦,

“王八”盖上冒火花,

滚的滚来爬的爬,

美字号连人带马回老家。

炮手们个个拍手笑哈哈,

蒋贼兵叫爸叫娘瞎喳喳!

封锁战打得美国进退两难。为摆脱困境,美国提出要求,要国民党减少沿海岛屿驻军,直至撤退。同时玩弄所谓“停火”阴谋,企图在金门、马祖脱身,换取侵占台湾的合法化。

针对美国的这一花招,我国政府采取了新的决策:

留住金门、马祖这根绞索,继续套住美国的脖子,粉碎其推行“两个中国”的阴谋,以利通盘解决台、澎、金、马问题。

10月6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对台湾宣布:

从10月6日起,暂以7天为期,停止炮击,你们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输送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

7天之后,国防部又发布命令:

炮击再停两星期,借以观察敌方动态,并使金门军民同胞得以充分补给,包括粮食和军事装备在内,以利他们固守。条件是:美国人不得护航,如有护航,立即开炮。

但是,敌人却认为我军在试探之后就害怕了。

美国人把脸丢到了全世界人民面前,恨得咬牙切齿。为了争回面子,缓和美蒋之间的矛盾,再一次冒险行动。

10月19日夜至20日晨,在国民党对金门补给时,美国又派出3艘驱逐舰护航,同时派出一艘登陆舰直接参加对金门的运输补给。

10月20日,我国防部下令恢复炮击。

15时58分。海山又一次摇撼,炮火比以往更加猛烈。我岸炮部队5个连参加炮击,料罗湾又一次变成了火海。

整个炮击持续一个半小时,击伤敌“中”字号坦克登陆舰3艘,击毁卸于滩头的物资一部。

美国军舰再次仓皇逃走。火力封锁东碇岛

1958年金门炮战期间,在我海岸炮兵连阵地的右前方,有一个方圆不过几百米的小岛,叫东碇岛。岛上盘踞着数十名蒋军,其中大多数是大陆解放时逃亡的地主恶霸。

几年来,这伙蒋军凭借这个小岛,抢劫渔船,窥伺我军阵地的动静,不断进行骚扰破坏活动,还利用岛上的灯塔给美蒋军舰指示航向。

前线指挥所决定,拔掉眼皮底下这个钉子。

战斗打响了。几轮炮击之后,敌人的一座营房被削掉了半边,围墙被打开了一个缺口,一个机枪工事也被摧毁。

那座钢筋水泥的灯塔,虽然没被炸毁,但也中了几发炮弹,被穿了好几个窟窿。从此,这座灯塔再也不亮了。每天晚上,东碇岛海面上,一片漆黑,死气沉沉。

9月16日上午,东碇岛上的敌人钻出工事,升起青天白日旗,继续向我军示威。

“打掉它!”指挥部下达命令。

在一万米的距离上打一个细长的旗杆,谈何容易。

但这难不倒海岸炮兵们。

连里的火炮开始轰击东碇岛了。观察兵卢庆荣两只眼睛紧贴在炮镜上,看着弹着点,计算着偏量。

“1秒、2秒、3秒……”他用秒表法计算着。一边计算,一边报出修正数据。

炮弹一群群、一堆堆在敌人的滩头阵地爆炸了。紧接着,那旗杆周围腾起一团浓烟,旗杆抖动了几下,猛地朝一旁倒了下去。卢庆荣高兴得叫了起来。

这时,兄弟部队的观察所里也响起一阵热烈的欢呼:“好哇,同志们,敌人的旗杆被砍倒了!”

9月18日9时许,连指挥所里,连长何丰林两眼紧贴在指挥镜上,在辽阔的海面上搜索。

当镜头转向金门方向的时候,两艘“江”字号敌舰夹着一条运输艇出现在镜头里。敌舰又企图运送军用物资增援东碇岛。

一个月来,东碇岛蒋军在我军炮火封锁下不敢露头,连大小便都在坑道里。很快,岛上弹尽粮绝,岛上的蒋军只好向金门求援。但数次增援都被我军打了回去。为保住这个前哨,金门蒋军不得不再次冒险给东碇岛补给。

“战斗警报!”何连长大喊。

战士们旋风一般跃入战位,大炮卸去炮衣,炮弹推上炮膛。

敌舰越驶越近,早已在我大炮射程之内了。何连长决定靠近了再打。

敌舰上的人都看清了。何连长果断地下达了命令:“集中火力打前面的‘丹江’号,咬掉它的脑袋!”

敌舰周围立刻掀起高高的水柱。

试射效果很好,应该马上钳住它!

何连长斩钉截铁地命令:“全连效力射!……放!”

敌舰见势不妙,立即拐了一个90度,转向外海,然后不断变换航向和航速,企图逃跑。

我军炮弹追着浪花跟了上去,在它的前后左右爆炸。又有几发炮弹命中舱面,海面的烟柱越升越高。敌舰侥幸逃出了我大炮的有效射程,“瘫”在外海不能动弹。

战斗刚停了一会儿,岸炮连又接到通报:

3艘“中”字号和一艘“太”字号敌舰,运载物资到金门,遭我兄弟炮兵的截击以后,妄想驶向东碇岛。

大炮又开始怒吼。

一炮长李伏明一手按住耳机,一手给炮手递送底火,大声地下达着口令,火炮以几秒钟一发的射速发射。

炮筒打得通红,炮闩上的气密垫受高热后也膨胀了,药包不容易一下装进去。

装药手何新典不顾自身危险,使出全身力气,把药包狠狠地装了进去。

炮膛的温度已经超过着火点,炮闩一关,药包就自动着火。炮弹“通”地一声发射出去了。

巨大的后坐力使炮尾猛一后退,何新典躲闪不及,被撞昏过去。

这时,指挥所继续下达着射击口令。

“马上降温!”炮长下达命令。

战士们拿出准备好的湿棉被卷在炮筒上,使它冷却;炮闩温度太高,战士们打一炮就迅速擦一次油,火炮继续发射了。

这次战斗,敌人的一艘“中”字号被击成重伤,其他军舰仓皇逃向外海。

敌人数次增援不成,于是改变战术。

这天,何连长正贴在炮镜上搜索海面,突然发现蒋军一艘登陆舰在我军火炮射程之外抛锚。然后,登陆舰打开前舱门,从里面开出一辆辆水陆两栖运输车。

这些运输车像小蚂蚁一样在海面上爬行,在波峰浪谷中忽隐忽现。

“大的易遭炮击,换小的了!”何连长笑了,“战斗警报!通知全连,瞄准了打,做好提前量。”

大炮慢吞吞地吐着火球,一个个水柱在运输船附近腾起。我军开始试射。

“修正!”何连长大喊。

又一群炮弹呼啸而出,一辆被击沉,一辆被击伤,顺流漂走了。其余的都抱头鼠窜,敌人增援东碇岛的“新招”成了泡影。

不久,前线开展“零炮”射击运动,炮手们就更活跃了。他们把东碇岛当作一座活靶,敌人探出头来观察,一炮!敌人取水、烧饭,一炮!

为了锻炼炮手们的射击技术,稳打几炮,机械修理后也揍它几炮。敌人寸步难行,只好天天缩在坑道里不敢露头。

东碇岛成了死岛。战士们高兴地写了一首诗:

死岛

海面有个小东碇,

窝藏蒋贼一小群,

天天刺探我情报,

夜夜窥伺我动静。

海防炮兵心头恨,

决心拔掉“眼中钉”,

摩拳擦掌开大炮,

发发炮弹不留情。

打得它稀里哗啦往下滚,

打得它顾得头来顾不了腚,

打得它一天到晚钻石缝,

打得它两脚朝天把命送。

别的出路一点也没有,

要想活命就得把枪缴!首战世界王牌空军

1965年,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悍然发动了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进攻,战火蔓延至我国边界。我国政府应越南政府的要求,派出高射炮兵等部队,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

我军部队入越后,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军委决定对一年来的作战经验进行总结。

1966年春末夏初,军委炮兵在京西宾馆召开会议,组织援越高炮部队交流作战经验。

海军各高炮团的领导参加了这次会议。海军组在讨论时纷纷要求参战。海军首长和总部领导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从1966年10月起,按照中央军委的统一安排,海军先后从各舰队抽调了3个高炮团26个高炮营、3个探照灯连和部分雷达分队,分别编入陆、空军高炮部队的战斗序列,入越作战。

10月初,海军高炮二团着越军服装,使用我军后勤部队代号,秘密越过友谊关,日夜兼程,悄悄进入阵地。

高炮二团三营进驻外苏,独立一营进驻克夫。

外苏和克夫是相邻的两个防区,位于河内到友谊关铁路的中段,都是援越物资列车必经之地,是美机的轰炸重点。

部队一进驻地,三营营长乔兴义便出去查看地形。

他登上一个山头,举目四望,但见铁路沿线两边多是山地和丘陵地,灌木丛生,仑河横贯,阻碍交通,不便于部队机动。但视野开阔,便于构筑阵地和伪装。

他举起望远镜,巡看了他们营保卫的几个目标,搜索了铁路西侧仑河两岸开阔的丘陵地。那里,隐藏着空军高炮兵部队的几十门火炮和多部探照灯。

乔营长走下山头,来到营地视察。

部队正在安营扎寨,一溜帐篷,一溜低矮的棚屋掩映在树林里的空地上。棚屋是用竹子、茅草和塑料布搭建的。虽然已经是夏末秋临,但帐篷和棚屋还是热得像个蒸笼。

乔营长每到一处都告诉人们,这里的毒蛇、毒蚁和蚊虫不少,睡觉时蚊帐四周要压得严严实实。

接着,他又走出棚屋,视察炊事班,告诉他们一定要挖好防空灶,千万别让炊烟把敌机给引来。

然后,他迈步向山顶上的远方对空观察哨走去,那里荒无人烟,古木野藤丛生,环境十分艰苦,需要去看一下……

1966年10月30日,尖利的防空警报声响起,指战员们刚进入战位,一架美军侦察机就大摇大摆地从上空飞过。

“侦察机,不要射击!”乔营长连忙命令。

侦察机飞走了,乔营长望着天空,想起出国前海军首长交待的一句话:“慎重初战,首战告捷。”

警报解除以后,乔营长指示部队:抓紧演练射击预案。部队在摩拳擦掌中等待着。

11月3日下午,晴朗的天空中突然响起战斗警报。

15时整,各连先后发现美军F-105战斗机4架,直扑外苏地区,接着又发现第二批F-105战斗机4架,也压了过来。

乔营长想起兄弟部队的介绍,美军飞机经常使用多批多路袭击的战术,于是命令各连,要同时加强其它方向监视。

果然,不一会儿就发现,又有一批4架F-4和4架F-105战斗机在附近策应配合。

根据美机各批次之间间隔距离较大的情况,乔营长毅然指挥各连首先对第一批美机集火射击。

立刻,猛烈的炮火在天空里炸开一朵朵浓黑的烟云,一个个火光在敌机航路上爆裂。

第一架美机被击中,变成一团火焰坠落在地。另两架敌机见势不妙,慌忙扔下炸弹,仓惶逃窜。

指战员们还没来得及高兴,在火力边缘佯动策应的那4架敌机,有两架突然从以1800米的高度急速俯冲下来,投掷子母弹压制高炮阵地火力。

子母弹在兄弟部队阵地爆炸。

三营阵地来不及构筑隐蔽工事和伪装,随时可能遭受攻击。指战员们不顾这些,各连以猛烈炮火从侧面拦截敌机。

这两架投掷子母弹的敌机,第一架俯冲时当即被击落,第二架被打得冒起一股黑烟逃跑了。

“又打中了!”战士们拥抱在一起,在阵地上又蹦又跳。

乔营长一看急了,立刻对着话筒大喊:“各连注意,不准离开战位,敌机还会来!”

果然,两分钟后,一架F-101战斗轰炸机从东北方向进入防区,侦察轰炸效果。

三营早在那里等候。敌机一露头就碰到一阵弹雨,被打得空中开花,满天都是闪亮的铝片。

与此同时,独立一营在克夫阵地上,协同兄弟部队一举击落敌机两架,也取得首战告捷的胜利。夜战美军舰载机

1967年4月20日下午,尖利战斗警报声响彻山谷,驻守在外苏的高炮二团三营指战员闻风而动,迅速跃进战位。

3个月前,三营官兵与兄弟部队配合,在外苏地区击落美军飞机两架,打得美军100多天不敢再来这里轰炸。这次,美军出动敌机28架,分成三批,打算轮番攻击外苏地区,妄图一次把车站、桥梁夷为平地。

敌机一架跟着一架,像一群苍蝇压了过来,轮番俯冲轰炸扫射。有的高速穿过火网,吸引我火力,有的趁我火力间隙猛扑下来投弹。

阵地上硝烟滚滚,炸声不断。

三营与兄弟部队猛烈射击,一发发炮弹在天空中爆炸,爆裂的弹片在天空中组成了一朵朵钢铁的云彩。

一架敌机被击中了,拖着黑烟怪叫着栽到山坡上。

敌人不甘心,又组织更为猛烈的轰炸。

我防空部队集中火力打击俯冲敌机,在敌机的航路上打出一层层火网。

又有两架敌机被击中,很快,一架企图轰炸的敌机也被击伤。其他敌机见势不妙,胡乱扔下炸弹逃跑了。

阵地上再次响起胜利的欢呼声。

天空安静下来,随着最后一抹夕阳散去,夜色渐渐笼罩了大地。

指挥所里,三营营长乔兴义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思考着今天的战斗。

敌机群白天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吃了大亏,会不会晚上来报复呢?美国空军夜航能力很强,雷达也很先进,完全不受黑夜限制。而我们白天胜利了,疲劳了,容易放松,这正是敌机钻空子的机会。

想到这里,乔营长立即拿起电话,通知各连连长,要求他们今夜格外警惕,睡觉不离开炮阵地,三分之一人员值班。

然后,乔营长来到探照灯连布置任务,要他们随时作好开灯准备。

午夜23时,敌机果然出动了。

这一回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舰载机A-6攻击机,它们采取单机连续跟进、间隔一分钟的队形,对外苏实施下滑投弹攻击。

雷达荧光屏上,敌机的回波在迅速逼近。很快,远方对空观察哨发出警报。

三营早已做好战斗准备。当美机临空时,正好进入高炮火力圈。

我军探照灯突然开灯,光柱像一把把利剑,一下子照住了两架敌机,强大的光柱刺得美机飞行员两眼发晕,看不清地面目标,晕头转向。

夜空中,敌机被照得雪亮。敌机疯狂地左摇右摆,想甩掉光柱。但是,那两道光柱就像是粘在飞机上一样,怎么也甩不掉。

营长乔兴义大声命令:“集火射!”

各连抓住探照灯照住的敌机猛打,“咚咚……”炮弹如流星一样钻进敌机的肚子,第一个齐射就把两架敌机打了个趔趄,紧接着起火,然后炸成两个大火球摔在山坡上。

这是海军高炮部队入越后第一次在探照灯配合下取得的夜战胜利。

阵地上一片欢腾。高炮八团首战告捷

1967年8月17日至23日,海军高炮八团在团长史文岭、政治委员田军的率领下,分四个梯队经友谊关先后入越。

部队入越时,遇到了阴雨天气。天空里浓云蔽日,细雨蒙蒙。经过伪装的车队沿小型公路缓缓行进。

入境不久,车队就进入丛林之中。道路两侧林深似海,古木参天,山路显得十分狭窄;加上雨后路滑,汽车行驶十分困难;尤其是入夜后,车队只能开一小灯和尾灯照明,稍有不慎就有滑下山坡的危险。

部队前进速度十分缓慢,一夜之间只行进了几公里。

经过艰苦行军,部队进入了阵地。

官兵们不顾疲劳,一下车就立即除荆棘、削灌木,挖掩体,修阵地,有的干着干着就晕倒了,有的拄着锹柄就睡着了。

天亮时,山头上丛生的灌木之中,已经伏下雄兵。

史文岭团长在简陋的指挥所里召开会议,研究如何打好入越第一仗。

作为一位骁勇善战的指挥员,史文岭非常懂得第一仗的分量。

史文岭团长是全国著名的战斗英雄。

在1946年至1949年中,他参加战斗数十次,负伤5次,立特等功1次,大功两次,小功4次,被评为特等战斗英雄,出席了全国青年代表会议。

他的故事很多。滑县战斗孤身坚守突破口,大别山负重伤不下火线,带领两个排占娄山关,带领一个排智俘敌人1500……

在会议上,史文岭再一次强调要“慎重待机,慎重初战”和掌握好“集火近战”的原则,要求各级指挥员熟悉敌情、熟悉作战方案,认真落实各项战备措施,务求“首战必胜”。

8月31日,敌机入侵八团驻防的寨高地区。

因敌机飞行高度在5000米以上,而且航路捷径较大,射击条件不够理想。同时,各炮连由于经验不足,发现目标时敌机已经临空,史团长果断地决定不打,隐蔽待机。

敌机走后,史团长抓住这次战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命令各连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团机关也重新计算了指示目标的提前修正量,集中解决远距离捕捉目标的问题。同时教育部队,不急不躁、沉着冷静、“慎重待机”。

战机“如约而至”。

9月2日,天气晴朗,天空只有少量薄云。

15时许,两架RF-101型侦察机飞临八团防区进行侦察飞行。

史文岭等团领导判断,侦察机是在打前站,敌轰炸机群很快就会飞来,便及时命令雷达开机搜索轰炸机群,并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争取此仗打好,首战告捷。

侦察机离去半小时后,由32架F-105和8架F-4组成的轰炸机群接踵而至。

团指挥员指挥各分队沉着应战。各连都在远距离上捕到了目标,很快就又稳又准地求出射击诸元。

指挥员要求部队控制节奏,适当压缩开火距离。

驻寨高和驻莫状的各连队按批次集火射击。只用3分钟,便取得单独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和协同兄弟部队击落敌机一架、击伤两架的胜利,我人员无一伤亡。

八团入越战绩实现首战告捷!近战大显火力神威

1967年4月24日,美军出动海军舰载机攻击高炮独立第一营驻防的克夫地区。

16时46分,两个对空观察哨相继报告:“F-4低空,航向克夫。”

营指挥员立即下令:“正东、东南方向搜索,注意低空。”

8架F-4型敌机采用了“山羊跳”的战术。

它们先低空隐蔽接近我保卫目标,紧接着爬高迂回,然后顺阳光方向折转下滑攻击,再拉起逃窜。

就在敌机下滑时,一营各连相继集火,对4架敌机进行了猛烈射击,协同兄弟部队共同击落敌机两架。其中一架空中开花,飞行员跳伞。

部队正在对敌机射击时,对空观察哨又报告:“大编队敌机,高度600米,临近。”

营指挥员下令:“不要恋战,停止射击,搜索后继目标。”

各连随即停火,又抓住了第二批敌机。

第二批敌机16架混合编队,分多层次袭来。

团、营指挥员下令:“第一架集火!”

各连相继开火,一架敌机被打得空中开花,飞行员跳伞。

这次战斗,由于各连主动集火,抓住时机多次射击,与兄弟部队一起共同击落敌机3架。

敌机匆忙发射的6枚火箭弹均未命中,我方无人员伤亡,被保卫目标无损。

战斗中,敌机两次被打得“空中开花”,飞行员跳伞,官兵个个欣喜若狂。

在这次战斗中,一营至始至终都贯彻了“集火近战”的作战原则。

集火近战是毛泽东关于“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歼灭战思想在高炮对空作战中的具体运用。

集火,是指集中一定范围内的火力,打击来袭敌机中的一架,打掉一架再打另一架。

近战,是指把要打击的敌机放进最有效的射程之内才开火。

这种战法对作战部队的战斗技术和心理素质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越南战场上的敌机往往是多批多方向进入,高炮战士身在阵地,常常感到四面受敌。这样,首先接敌的炮连就有个照顾全局的问题,不能因为自保而抢先单独作战。

而且,近战不是指一个班一个连而言,而是要求一定防区范围内的各连火炮有效地打击敌机。这就要求参战部队必须做好协同。

这对部队临战时的心理素质是个挑战。

而且,敌机速度快,越近越难打。在短兵相接时,要求部队必须迅速发现敌人,迅速选择目标,迅速开火,首发就中。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就很难达到这个要求。

面对这样从未遇到的困难,有的战士说:“集中打一架,另一架敌机投弹,我们伤亡就大,怎么办?”

也有的战士觉得,“我近敌也近,我准敌也准,敌伤我也伤,不如分人远战,炮自为战,打不掉也能轰跑。”

正因为在新的条件下对如何坚持集火近战原则在认识上不一致,所以有几次战斗打成了击溃战、消耗战。

根据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部队领导组织全体指战员从思想认识上、兵力部署上、战术技术上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切实的改进。

领导们告诉战士:“集中打击一架,另一架就不敢投弹,美国人也是父母养的,比我们怕死多了。而且,如果我们只把敌人打跑了,而不把敌人打下来,那么敌人就会认为我们是支就会放空炮的部队,就会更加猖狂地攻击我们。那我们还怎么完成任务呢?”

经过一番教育,各部队都能认真贯彻集火近战的原则,有效地打击敌人了。

1967年l月18日,刚刚入越参战的高炮独立第六营就迎来了一场恶仗。

8时51分,六营接到上级指挥所发出的一级战备命令,严阵以待的指战员们飞速就位。

雷达、指挥仪、指挥镜、测距仪、瞄准镜、望远镜等组成严密的观察网,全神贯注地监视着远方的天空。

“4号方向发现敌机!”观察所传来敌情。

不一会,只见16架美军F-105战机分成两批,4架F-4型战机一批,采取迂回、蛇形方式飞行,飞至我防区正面方向时爬高折转,由编队改为双机一组,鱼贯跟进,俯冲攻击沧河铁路桥。

“敌机俯冲,全营集火!”

顿时,炮火轰鸣,地面上好像飞起无数条火龙,火龙吐出一个个火球,扑向敌机。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

这时,敌机突然以6架F-105,低空偷袭我一连、三连阵地。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三连侦察员、入伍才5个月的车锁根,首先发现敌机朝阵地袭来。

车锁根临危不乱,果断、及时、准确地报出“2号方向敌机偷袭阵地!”

三连二排炮四、五班立即转移火力,向偷袭阵地的俯冲敌机猛烈开炮。

敌人妄图一举摧毁我一连、三连阵地,但经不住我炮火的猛烈打击,有的“空中开花”,有的慌乱中提前投弹,弹着点距三连阵地只有70到100米。

炸弹爆炸的弹片、掀起的石块、土块和投下的子母弹,纷纷洒落在一连、三连阵地上,部队开始出现伤亡。

三连指挥仪班二测手赵国贤头部中了子母弹,但仍坚持战斗,直至倒在战位上光荣牺牲。

三测手段家法腹部中了子母弹负伤,但坚决不下火线。他把急救包让给其他伤员先包扎,让其他伤员先上救护车,直至战斗结束。

到了医院,段家法又让其他伤员先动手术,三次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二班长王正德被炸弹掀起的大土块砸在左手腕上,手表带被打成四截儿。他忍着疼痛,仍坚持指挥全班战斗。

当第二批敌机向阵地俯冲时,一排长陈荣华跳出掩体,高喊:“同志们,毛主席在我们身边指挥战斗,对准敌机狠狠地打!”

他的行动极大地鼓舞了全连的士气,部队打得英勇顽强。

这一仗,六营与兄弟部队一起共击落敌机3架,击伤敌机一架,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击落无人侦察机

1967年6月2日下午,美空军飞机出动5批28架,对我克夫防区进行轰炸。

敌机的行动早在我军的意料之中。

驻防在这里的是海军高炮一团。随高炮一团入越的“老团长”孙毅,一进防区就爬遍周围的山头,观察敌机的行踪。

经过数天的观察,孙毅对敌机从哪个山口进来,哪个山口退出,在哪个地方转弯、哪个地方折转,都做到了了如指掌。

根据已经掌握的资料,孙毅判断敌机轰炸克夫后,将经过外苏地区。于是,孙毅指挥高炮一团事先调来两个营,在敌机过航时可能路过的地方设伏。

设伏期间,部队开展“预想”活动。指战员们预先想想敌人可能使用的战术手段、活动特点,可能进袭的规模、主要方向和攻击方法等,想想自己的对策、应该做的工作和注意事项等。

这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和主动性。部队耐心等待着战机。

敌机“如期而至”。这天16时27分,各营、连相继在4号方向抓住第一批8架F-4敌机,团长何金龙命令:“不准打,捕捉后续目标。”

这时,部队又捕捉到第二批12架F-105敌机,通过团火力边缘,直窜克夫防区。

何团长命令:“注意跟踪,防止敌机低空折转。”

不久,该机群攻击克夫后,低空退出,正如孙毅预想的那样通过该团上空。

34分50秒,十二连、十一连首先开火,其他各连相继开火。

35分30秒,何团长命令:“不要恋战,注意后续目标,贯彻集火近战!”

之后,各连又转移火力对第三批和第四批进行了射击。

战斗历时2分47秒,击落、击伤敌机各3架,我无损伤。战后受到总参谋部的通报表扬。

部队尝到了“甜头”,情绪十分高涨,要求再调两个营来。何团长却下令:“撤!”

部队有些想不通,孙毅和何金龙就耐心做工作。

孙毅说:“敌机从这里绕过去,是要避开克夫防区高炮的攻击,现在被我们打掉了几架,会意识到这个方向已有高炮部队,一定会来报复。”

“老团长”料敌如神,部队撤出后的第三天,敌机就报复来了。

11月20日,高炮一团贯彻“集火近战”的原则,击落了一架美军无人驾驶侦察机。

这天,来犯的是“火蜂”式无人驾驶侦察机。这种飞机机长只有6米,在远距离上不易被雷达发现;而且,它低空快速,目标在火力范围上空停留时间极为短促,若不集火近战,难以奏效。

9时4分,14号哨报告:“侦察机一架,航向宋化。”

何团长低头看了一下图纸,立即通报部队:“6号侦察机,可能是无人驾驶机,要注意低空观察、判断速度,贯彻集火近战。”

18分6秒,孙毅下令:“8号,集火!”

各连相继集火。当第二群炮弹打上去时,敌机中弹,“空中开花”,射击历时仅22秒。带着高炮打游击战

1967年9月26日,美军改变了攻击路线。以往敌机攻击克夫机场和转运站时,都是从东线进入,但从这天开始,敌机开始从西线进入实施侦察。

海军高炮八团团长史文岭判断:敌机可能从西线进入攻击,攻击方向很可能是正北或西北方向。

根据这一敌情变化,八团在报请师批准后,连夜调整了部署,加强了正北和西北方向火力。

在此之前,八团根据敌情变化,在一个多月里先后多次转移营、团指挥所和炮阵地,带着高炮翻山越岭,展开了“游击战”。

虽然始终没有打到敌人,但部队随时都能形成火力拳头,有效地打击敌人。

这次调整部署后,敌机仍于9月30日、10月1日、10月4日连续3次从东线进入,遭兄弟部队沉重打击。

八团还是没能打上仗,部队产生急躁情绪。各级领导及时加强了战备教育和政治思想工作。领导们告诉部队,不要患得患失,准备打大仗。

经过一番工作,部队保持了旺盛的斗志。

10月5日,一场漂亮的歼灭战终于打响。

这天上午,天气晴朗,8时许,美机两批32架果然改从西线进入,第一批12架F-105敌机攻击曲荣火车站,拉起后,通过了八团的寨高防区上空。

营指挥员当即命令:“第一架集火!”

六、七连即对其中的4架敌机进行了猛烈的集火射击,当即击落敌机两架。

这时,后续敌机20架分三批进入。

史文岭正确判断出敌人的企图,下达了“4架F-4是佯动机,注意搜索后续机群”的命令。

紧接着,后两批敌机攻击我目标后退出时,经过八团的莫状防区,八团部队立即进行了猛烈的集火射击。

三营九连在10公里外发现目标,3公里测出距离,一直压缩到2800米才开火,保证了全营集火。

强大的火网,使l架敌机“空中开花”,坠落在三营阵地附近,飞行员被活捉。

战斗不到半个小时,他们和兄弟部队共同一举击落敌机6架、击伤3架,我仅一战士轻伤。

担任临空指挥的史文岭,站在一棵大树上架起的木板上,看到各营、连战斗纷纷告捷,情不自禁地大喊:“打得好!打得好!”

竟忘记了自己是在树上,险些掉下来,幸亏被侦察员及时拉住。智斗反辐射导弹

1968年1月11日,海军高炮五团连夜冒雨进入安沛防区。

防区内的安沛机场是我国援建的现代化机场,是越南在西北地区最大的航空兵基地,也是美军重点轰炸目标之一。因此,这里的防空作战十分频繁,也十分激烈。

部队展开后,兄弟部队特意告诉他们:敌空军因为前期作战损失惨重,所以这一时期轰炸更加疯狂,战术手段也狡猾多变;在这个季节,美机常常以云层云块作掩护,或利用其他复杂气象,对保卫目标和高炮阵地实施突然攻击。

高炮五团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由团长任润民、政治委员刘震霆率领入越作战。这支部队对复杂气象条件上的作战并不陌生,所以,他们满怀信心地等待着首战告捷。

但是,他们不知道,首战迎来的是他们完全陌生的对手。

1月11日,天空中布满铅色的浓云,部队装备的光学瞄准器材失去了作用,只能靠装备有炮瞄雷达的57毫米和85毫米高炮用雷达诸元实施射击。

战斗警报拉响了,部队进入一级战备。

五团使用炮瞄雷达在远距离开机搜捕敌机。一连首先捕捉到了目标,刚刚打完第一个齐射,就听“轰”的一声巨响,炮瞄雷达被美机发射的导弹击中。

排长仇益友、操纵手郑必成壮烈牺牲,另两名战士负伤,炮瞄雷达被击毁。

美机发射的导弹非同一般,它是美军研制的世界上第一种专门对付防空雷达的反辐射导弹,名叫“百舌鸟”。

这种导弹的头部装有一部被动式雷达导引头,只接收敌军防空雷达辐射的电波,而本身并不发射电磁波。它可以根据防空雷达的方位和参数制导导弹飞行。

这种导弹专门捕捉炮瞄雷达发射的电波,并沿着电波波束,直奔雷达天线,摧毁炮瞄雷达,可以说是百发百中。

高炮五团入越第一仗就吃了这个亏,这在部队上下引起了震动。

12日、14日,连续发生了两次战斗。五团的指挥员们发现,一部分人员思想压力较大,有些炮手有“怕”的念头,在跟踪敌机到10公里左右时即精神紧张,手中转轮“三转两转”就把目标转丢了。

团里当即召开作战会议,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立即在部队中展开。

领导们带领战士们控诉美帝的滔天罪行,宣传部队中英雄人物的事迹,并普遍开展了以牺牲的战友和英雄人物为榜样,学习英雄争当英雄的活动。

很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声就响彻各个山头。

同时,各部队发扬军事民主,认真研究对付“百舌鸟”的办法。经过总结,他们发现了“百舌鸟”的特点:

一是利用炮瞄雷达开机加高压时产生的辐射波进行制导;

二是机身下滑瞄准发射;

三是通常发射导弹的距离为15到28公里。

根据这些特点,指挥员制定了“早开机、近升压、快捕、稳跟、快打”的一整套反、防“百舌鸟”导弹的战斗操作方法。

另外,部队同时加固了掩体工事。

一时间,压力成了动力,指战员们纷纷请战,要为烈士们报仇。部队求战情绪十分高昂。

l月18日这天,高炮五团一天里经历了两次战斗。

这一天,万里无云。中午时分,敌机临空,二连以85毫米高炮单连射击,仅用10发炮弹便击落敌机1架。

下午,敌机前来报复,多架敌机分批分方向地突袭。

在多批目标同时临空的情况下,团长任润民及时下达射击任务,营、连指挥员根据自己的位置,正确选择射击目标,积极实施指挥。部队只用3分钟,便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

一日两战,共击落敌机两架,击伤一架,我人员、武器器材无损。指战员们欢欣鼓舞。

7天以后,高炮五团又迎来了严峻的考验。

1月25日,天上铅云密布。

敌机经常利用这种天气,从云上入侵安沛,实施定点投弹。

遇到这种情况,能否打好仗主要靠炮瞄准雷达。只要炮瞄准雷达开机,就是敌人“百舌鸟”出击的好时机。

敌机似乎迫不及待,太阳刚刚露头,便飞扑过来。美F-105和F-4C战斗机两批12架成一路纵队临近安沛地区。

这样的天气,这样的队形,使团长任润民马上警惕地意识到:敌人企图引诱高炮炮瞄雷达集中在一个方向对其搜索跟踪,以便发射“百舌鸟”导弹。

任润民当即命令各连炮瞄雷达操纵手严格掌握升高压的时机,同时根据目标指示雷达通报的目标坐标,将炮瞄雷达天线始终对准来袭的机群,作好捕捉打击目标的一切准备。

这时敌机临空。它们没有发现我方雷达,就放开胆子开始轰炸。

他们先撒下金属干扰片,然后同时向4号方向迂回。当绕至4号方向距离40公里时即折转返回,向安沛机场直行临近。

7时58分,任团长下达命令:

“4号方向搜索目标!”

“集火第一批!”

待敌机进至距离25公里时,由于敌机交叉飞行前后错位,第二批已到了前面。

任团长根据敌机位置的变化,判断第二批为主攻机,即果断地更改命令:“集火第二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各连的炮瞄雷达操纵手都在耐心、沉着地等待着。

敌机越来越近。

25公里……

22公里……

就在与美机相距20公里时,各连炮瞄雷达同时升高压。

四营的3部炮瞄雷达5秒钟内全部捕到了目标,另一个营的3部炮瞄雷达也在3至7秒钟内全部抓住了目标。

这时,美机突然下滑,这是瞄准发射“百舌鸟”导弹的特征。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雷达操纵手毫无畏惧,灵活机智地操纵天线左右上下摇摆,使美机无法瞄准。美机几次下滑企图发射导弹都未能得逞。

这是分秒之间的较量。

就在炮瞄雷达捕捉到目标,继而转入自动跟踪之后,指挥仪迅速求出了射击诸元。

7时59分20秒,一连首先开火,随后各连相继开火。

其中十连、十二连在接到“集火第二批”的命令时已捕到了第一批,考虑转捕目标已来不及,就果断地对第一批目标进行了射击。

85毫米炮以4秒间隔发射,30秒的时间里打了101发炮弹,57毫米炮打了303发。

火力如此突然、猛烈,以致敌机根本没有时间躲避,当即击落敌机一架,击伤一架。

由于我炮瞄雷达天线摇摆不定,不断改变电波波束,美机在慌乱中发射的两枚“百舌鸟”导弹,方向均出现偏差,无一命中。

其中一枚在三连炮瞄雷达附近500米处爆炸,只留下一个深深的弹坑。

智斗“百舌鸟”取得的胜利,给所有高炮部队极大的鼓舞,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战士们兴奋地说:“反、防措施真有效,‘百舌鸟’变成了‘百死鸟’。”

美国后来承认:

北越不久就找到了怎样对付“百舌鸟”导弹的手段,减少了“百舌鸟”导弹以前所造成的威胁。大炮猛战敌机群

1967年6月7日,高炮独立六营一连被批准调往克夫防区,进入转运站东北400米处的“钉子阵地”。

克夫车站是比较大的一个援越物资转运站,美机对这个转运站的空袭极为猛烈。

美国侵越空军为了摧毁高炮阵地,搬出了武器库中除了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空军的炸弹中就包括气浪弹和子母弹。

气浪弹是以气化燃料爆炸后形成的超压来杀伤破坏目标的炸弹,有效杀伤面积为直径40米。

子母弹是由弹箱装进大量小型炸弹构成的集束炸弹,每个弹箱装300多个即炸和延时爆炸的小炸弹。弹壳表面嵌铸有许多珠形弹丸,炸碎后四散飞迸,能大面积杀伤有生力量。

这些新式武器颇具杀伤力,有时给我军造成较大伤亡。在克夫车站,美机使用了这两种炸弹。

驻守在这里的我军高炮部队尽管不时出现较大伤亡,但只要还有一门炮、一个人,就坚持血战到底。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称这个阵地是“钉子阵地”,各部队都以能调去守卫“钉子阵地”感到无尚光荣。

一连指战员有点儿喜出望外。就在不久前,他们刚刚遭受过一次挫折。在布下防区的一次战斗中,敌机发射的“百舌鸟”导弹击中了一连一排的阵地,指导员王德清、副指导员王宗保、一排长黄秋生,还有战士杨国兴、虞均通等5位同志壮烈牺牲,另有8位同志负伤。

这个时候让他们上“钉子阵地”,他们心情无比激动,决心化悲愤为力量,坚决守住这块“钉子阵地”,狠狠地打击敌人,为牺牲的战友报仇。

6月9日、10日两天,刚刚在“钉子阵地”上站稳脚跟的一连,连打两个胜仗,拉开了地空激战的序幕。接着,仗愈打愈大,战斗也越来越激烈。

6月11日上午,敌舰载机群黑压压一片蜂拥而至。这次敌人出动了是舰载36架“鬼怪式”飞机,分成4批,采取多方向、多层次的马蜂战术,以火箭、重磅炸弹对克夫转运站和机场进行轮番攻击。

独立六营各连相继开火。

敌机改变了以往空战直进直出速战速决的战法,一会儿以鱼贯跟进俯冲攻击,一会儿以强击低空进袭,一会儿以大角度俯冲攻击,一会儿以高低空同时进攻,一会儿以多方向同时攻击……

敌变我变,先变于敌。

我指战员面临敌机满天飞、炸弹遍地炸的情况,沉着果断,指挥部队按照打敌舰载机的作战预案,做到集火近战说打就打,准确选择目标,适时转移火力,基本方法射击与灵活自卫射击相结合,狠狠地打击一批又一批的敌机。

战斗异常激烈。炮位掩体内的弹药打完了,勤杂人员,还有前来援助的越南人民,以至有些炮手下炮位,一起到弹药库搬运弹药。

火炮的炮管因不停发射均已呈现紫红色。

激战时,一排炮位突然发生哑炮。为了保证火炮连续射击,5炮手乔学民立即打开炮闩退药包。

炮弹返膛后随时有爆炸的危险,威胁着全班安全,必须立即排除这枚哑弹。

炮手周玉贵一个箭步冲过去,大喊一声:“这危险,我来!”他抡起哑弹飞速冲出掩体,将哑弹扔进深坑。

险情排除了,但周玉贵的双手却被哑弹烫伤,他不顾疼痛,仍然继续参加战斗。

二排五班副班长朱德发胸部、腿部被滚烫的弹药筒烫伤,当场吐了两口鲜血,但还是坚持压了45发炮弹。

整个战斗历时36分钟,这是我军高炮作战中很少遇到的情况。

这次战斗仅57毫米炮弹便打了2509发,约合502箱,14�5毫米机枪弹打了9700发,数量之多是空前的。几千发炮弹、上万发机枪子弹在36分钟内搬运、装填、发射,战士们的体力消耗强度之大也是不多见的。

战斗结束时,有的炮手当即累瘫在地上。

这一仗,独立六营一连与兄弟部队一起共击落敌机4架,击伤敌机3架,有效地遏制了敌机对地面目标的攻击。而我方人员器材无大损失,是一个漂亮仗!

战斗结束后,因战场情况变化需要,上级决定再次调整兵力部署,将一连调到其他防区。一连指战员于6月17日晚暂时告别了英雄的“钉子阵地”。

在连遭我炮火打击的情况下,敌人改变了以往以攻击保卫目标为主的战术,转为攻击保卫目标与攻击高炮阵地并举,或以攻击摧毁高炮阵地为主,实施报复性攻击的战术。

为了更有力地打击敌人,就在8月1日这一天,上级决定调整作战部署,命令一连重返“钉子阵地”。

一连进入阵地后,立即整修阵地,构筑工事和进行射击准备。当晚,许多同志彻夜未眠。

8月4日下午,美国空军出动F-105战斗轰炸机,由正东方向飞来,前4架迂回佯攻,后16架直接飞临克夫,用爆破弹、气浪弹、子母弹对转运站和高炮阵地轮番攻击。

一连首先开火,前两批8架敌机被打得狼狈逃窜。

就在这时,东北方向第三批F-105轰炸机突然折转向一连阵地扑来。

面对敌机俯冲投弹,指战员们沉着应战,猛烈的炮火腾空而起,一架敌机当即被击中。

但就在敌机被击中的同时,炸弹也随之落地,两枚气浪弹在1、3炮位之间爆炸,另两枚气浪弹分别落在阵地入口处和山坡下的油机旁边。

气浪弹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立刻使阵地变成一片火海。炮身被压弯变形,人们的衣服、腰带被热气浪吹掉、烧毁,掀起的泥土把高炮掩体埋住。

阵地上出现了重大伤亡!

副指导员严善友从坍塌的掩体里爬出来,不顾自己已经负伤,仍坚持与指导员张耀宗一起,迅速组织现场抢救。团、营领导和卫生队的医务人员赶来了,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越南群众。

当人们把一排长宋德杰从掩体里挖出来时,发现他头部和胸部都负了重伤,都急着喊:“赶快抢救!”

宋德杰却摇摇手,示意抢救其他伤员;到了野战医院,昏迷中他还在连声喊:“打!打!”

炮手余国海数处负伤,血流满面。班长张宫永撕开急救包给他包扎,他却坚持让给其他伤员先包扎,张班长撕开第二个急救包要给他包扎,他又说:“不要管我,陈传喜负伤了,快给他包扎。”张班长打开第三个急救包,小余又让给了身负重伤的副班长张富魁。

四班长姜志魁、六班长陆德明虽然身负重伤,仍然连滚带爬地抢救其他伤员……

在炮三班掩体,人们不顾一切地挖着泥土。

当掩体被扒开时,一个无比壮烈的场面,呈现在天地之间。

只见三班的战士一个个都像活着一样,坚守在自己的战位上。班长郭振祥紧握手旗杆,指向美机来袭的方向,炮手王永明双手紧紧地握着方向转轮,一只脚踩着击发板;炮手茅张贵依然保持着装弹的姿势;炮手张安高举着右手,张着嘴巴,仿佛正在高呼战斗口号。掩体里只有炮手陈玉飞还剩下一口气,两手死死地抱着一夹炮弹。

当人们大声呼唤他的名字时,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烈士们虽死犹生,他们的英雄形象使赶来营救的越南群众无不痛哭失声,称赞中国派来的部队个个都是“毛主席的好战士”。

英雄的战士没有被敌人的几件新式武器所吓倒。

8月24日上午,一连与兄弟部队一起,与敌人出动的52架飞机,进行了又一次激战。

指战员奋不顾身,越战越勇,与兄弟部队一起击落、击伤敌机各两架。

这一战果,也是独立六营轮战回国前献给越南人民的告别礼。至此,独立六营在同美军飞机44次战斗中,和兄弟部队一起取得了击落敌机60架,击伤敌机46架的辉煌战果。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巍巍海岸》林道远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中国人民军队建设纵览》姚延进著国防大学出版社

《红墙大事》张树德著中央文献出版社

《志愿军援朝纪实》李庆山著中共党史出版社

《抗美援朝战争纪事》中国军事博物馆编著解放军出版社

《周恩来传》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海军回忆史料》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解放军出版社

《中南海三代领导集体与共和国军事实录》蒋建农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邓力群马洪武衡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

《聚焦红墙》文辉抗叶健主编叶健君王龙彪程波编湖南出版社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