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5 11:01:35

●一位清污队员说:“这里曾经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我们坐着乌篷船进进出出,在清澈见底的小河里淘米、洗衣。”

●夜幕降临,村委会办公楼三层的讲堂里灯火通明,里面坐满了前来参加“周末开讲”活动的村民。

●大娘大爷们搬着小凳子、拉着小孙子,涌进俱乐部:“今天又看‘新农村快板儿’喽!”

● 新兴生活在新村镇建设中受益

2006年,在吉林省辽源市灯塔乡东孟村,到处可看到,整齐的院墙、干净的厕所、纯净的自来水、敞亮的塑钢窗。

东孟村是吉林省“新村镇”建设的受益者之一。东孟四组,是全村8个村屯最先进行改造的,改造过程中省里给了部分资金,农民只是筹集门窗、厕所、屋瓦等费用的20%,最多的一家也就是1000多元钱。

东孟村农民聂文说:“上级帮助我们把屯子里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还帮助我们建了56栋鸡舍,让村民发展养鸡业,全屯农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公主岭市朝阳镇大房身村农民辛安,指着院墙外路过的一辆公交车说:“我们这里自从修好路以后,每天有七八趟公交车路过我们村子,我们去城里半个小时就到了,原先我们去城里需要两个小时。自来水、有线电视也跟城里人一样,而且我们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辛安所在的村得到了政府的帮助。吉林省从道路建设、安全用水、电力供应、清洁能源、房屋改造等方面入手,进行村镇整治,使农民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

2006年,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许多农民,近来成为全国各地农村竞相聘请的“香饽饽”。

这些具有一定技术和专业特长的农民“技术员”,有的年薪已高达10万元,成为有名有实的“农村白领”。

每年春节后,大批农民工都要外出务工,挣份辛苦钱。而杨凌一些经过培训、获得过农民技术专业职称的“土专家”,却在为接受哪一家的“大红聘书”犯愁。

五泉镇华公村农民马增科,经过培训掌握了红枣的育苗、栽培和管理技术,并取得了杨凌农民技术专业职称,在家里建起了20多亩苗木园。他接受甘肃、新疆等省区农村的聘请,指导当地农民进行红枣种植,每年的收入都在10多万元以上。

李台乡西桥村“土专家”陈东顺,拜农科城著名核桃专家高绍棠为师,学得一身核桃树嫁接绝活,核桃树育苗温床嫁接成活率超过95%,他受聘的“工资”是以天计算,每日在200元以上。

据了解,杨凌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农科高校的教育资源,拿出专项资金,分批培训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许多人掌握了几门农业生产的技术和特长,外出当起了“白领”农民。农家俱乐部吹新风

2006年的一天,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瓜洲镇,村民们都匆匆朝村中心俱乐部走去。

原来,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瓜洲镇,农民自发组建的“农家俱乐部”,今天有演出。

一路上乡邻们不断打招呼:“今天演的哪一出戏呀?”

大娘大爷们搬着小凳子、拉着小孙子,涌进俱乐部:“今天又看‘新农村快板儿’喽!”

这个俱乐部已办了11年,当初就是几个老人聚在一起自拉自唱。每天锣鼓一响,村民们端着饭碗去看热闹。

后来正规点儿了,他们每天早上小聚会,编剧本、练台词,每周一次大聚会,排练节目,几年下来已经排练了40多个剧本。

新农村建设启动后,他们又根据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排练了《张大嫂盖新房》《田二哥当老板》《村支书搞规划》等一系列节目,给农民演出。

现在电视里啥节目都有,乡亲们咋还稀罕土得掉渣的农家戏呢?俱乐部的“团长”王宝云说,我们演的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戏文里说的不是前院的大妈,就是隔壁的大叔,另有一番乐趣。

俱乐部的26位骨干各有拿手绝活。他们既表演传统扬剧,也有自编自演的《扬州三把刀》。当镇里办冬训班,开表彰会时,他们就去表演《十唱朱快乐》《十唱建华村》。有商家庆典时,他们则跳起改版的《九九女儿红》。

俱乐部的黄玉遐老汉,竹板一打,出口成章:“瓜洲老街瘦而长,中间全是大洼塘,拖个板车回头望,招呼大叔帮个忙。新农村建设大变样,水泥马路真宽敞,街道整洁又漂亮,晚上灯火亮堂堂。活动中心吹拉弹唱,男女老少心花怒放。”

俱乐部最拿手的戏,莫过于扬剧表演唱《婆媳情》。它取材于运西的真实故事,说的是婆婆中风在医院昏迷,小姑子正愁没钱置办嫁妆,儿媳小琴把娘家陪嫁的金首饰塞给小姑子,又卖血为婆婆交住院费,日夜守候床前端茶熬药,终于唤醒了昏迷三天三夜的婆婆。

在戏中,二胡营造悲凉的氛围,演员眼里都噙着泪水,演出结束后,观众的眼圈哭红了,巴掌也拍红了。

村民陈玉妹说,这出戏她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以前她和婆婆不和睦,她不让婆婆住正屋,婆婆也不给她带小孩,两人从不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婆媳俩看了这出戏后,很受感动,两人聊到了半夜,最后哭成一团。从这以后,儿媳主动让出大房间给婆婆住,婆婆待她比女儿还亲,她上夜班婆婆去厂门口接她。

26位农民,几件简单的乐器,却牢牢拴住了乡亲们的心。11年间,他们天天搭台唱戏,吸引了十几万人次的观众,给新农村吹来清新持久的文明新风。恭城农民爱用沼气

2006年,在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使用沼气。

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恭城沼气建设迅速发展,当时全县农户使用沼气率已达到85%以上。“沼气热”是在恭城农民缺柴少电的情况下“逼”出来的。

在恭城最先大规模发展沼气的是平安乡黄岭村。

20世纪70年代末时,村民们都是靠上山砍柴,作为取暖、做饭的燃料。每天各家各户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山砍柴,山上的树越砍越少,他们不得不到更远的山上去砍柴,后来砍一担柴要跑到10里外的山上,来回需要一天时间。

据文字资料记载,1979年恭城林木蓄积量比1960年下降了44�6%,全县每年大约有24万立方米的薪柴被消耗。1979年以后,全县各大流域森林的砍伐以每年2至5公里的速度向深山推进。

植被破坏以后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频发,1984年至1986年恭城连续3年粮食减产。

村里的山秃了、树没了,山上的柴逐渐减少,经常洪水成灾,日子根本没法过下去,缺柴烧成了这个村的当务之急。

1983年,黄光林用片石修建了一个沼气池,容积接近20立方米。有了沼气池不用烧柴就可以做饭、照明,引起了村民的兴趣,许多人到她家取经,村里一下子建起了十几个沼气池。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岭村的沼气池引起了政府的关注。

1983年冬,恭城县开始组织力量有计划地抓沼气建设,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紧接着制定了农村能源发展的远期规划,要求在发展省柴灶、小水电及以煤代柴的基础上,逐步将农村能源发展的重点,放在沼气上,提出到1995年底要实现60%以上的农户用上沼气。

但是,没有想到,当初点起的一点星火成了燎原之势,恭城农民发展沼气已经“上了瘾”。

到1990年的时候,全县农村沼气入户率已经达到20%,到2004年全县农村沼气入户率超过了86%。沼气池开始了标准化建设,近几年又加入了自动排渣技术,发展沼气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恭城全县大规模的沼气建设,有效解决了农村缺柴少电的问题,引发了恭城农村能源革命。

在恭城县农村看到,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使用沼气,废液废渣又为果树种植创造了绝好的条件。

在村民叶荣家的小院,厨房、卫生间收拾得干干净净。她扭动沼气灶开关,一股蓝色的火苗瞬间腾起。叶荣说,她家以前烧柴的时候厨房里到处是柴草,四面墙壁都是黑的。用沼气灶既能煮饭、煮菜,还能做当地特色的油茶,配合液化气使用一年四季方便又卫生。

在黄岭村背后的山上,如今绿树葱茏。当地群众说,20世纪70年代末山上的树木一度被砍伐殆尽,后来连草都被割来烧光,以前每个屯还派专人负责看山,但是现在根本没人上山砍柴了。

村边远近山上郁郁葱葱,路边地头果树成林,农家的房前屋后到处是累累的�柑,农村发展处处生机勃勃,完全不是人们从前对西部农村的印象。

“恭城沼气建设引发的农村能源革命,有效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山绿了、水清了、村庄美了,恭城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农业县。现在看来,我们这条路子是走对了!”恭城县委书记说。

恭城瑶族自治县作为广西北部的一个山区县,20多年来,持之以恒发展沼气能源,引发了当地农村的能源革命,使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农业县。桅杆村村民重和谐

2006年3月29日,阳春三月的四川省射洪县瞿河乡桅杆村,麦苗青青,菜花金黄。

这个位于川中丘陵地带的村庄,共有502户、1784人,人均耕地不足0�8亩。制种、果树、养殖、劳务输出,是村民4个主要收入来源。200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460元。

在桅杆村,到处可以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气息。

桅杆村村委会办公室就建在村边,这里也是村里的科技书屋及文化活动室所在地。

村委会办公室旁边是一个敬老院,是由闲置的原村小改造而成的,里面住着24位老人,其中有18位五保户和孤寡老人,还有托养的6位子女在外务工的老人。

敬老院内有活动室、健身器材,老人们有的在下棋,有的在看电视,有的聚在一起晒太阳、摆“龙门阵”,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敬老院的院子里种着莴笋、油菜等蔬菜。84岁的五保户老人朱定能说,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种的,一来可以活动活动筋骨,二来种了自己吃。“这菜绝对不撒化肥和农药!”老人笑着说。

70岁的涂正国老人是“托养者”之一。他说:“儿女常年在外打工,自己在家没人照顾,也闷得慌。儿女们每月出300元钱把他托养在敬老院里,这里有吃喝有住,和老年人在一起也有话说,儿女们在外很放心。”

离敬老院不足50米的地方,就是桅杆村卫生站。3间房子分别为诊室、药房、治疗室,屋内屋外,干干净净。

诊室门上挂着“射洪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级定点机构”的牌子。行医已有20多年的村医邓锦钦说,村里96%的农户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小病可以不出村。

村卫生站房屋的外墙上“2006年桅杆村小额信贷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公示栏”内,户主名、信用等级、可贷款限额,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桅杆村党支部书记李林介绍说:“根据不同信用等级,村民可以在乡信用社贷款2000元至2万元,而且无需抵押和担保,只凭身份证及信用证就行。”

桅杆村约八成的农户都住进了楼房,一幢幢二层小楼坐落在青青田野上、掩映在茂林修竹间,分外醒目。

把各家各户连接在一起的,是一条条平整的乡村水泥路。

在做午饭时间,四处望去却看不到农村那最常见的袅袅炊烟。

在一户村民家,很快找到了答案。女主人正在厨房,她打开气阀、轻拨开关,沼气淡蓝色的火苗就燃了起来。

“我一家4口人,用沼气做饭足够了,既干净、又便宜,再不用像以前烧柴时那样烟熏火燎的了,还可以用来洗澡。”言语间,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家每年都要出栏10头以上肥猪,卫生厕所及猪圈的排污管通着沼气池,沼气用来做饭、洗澡、点灯,沼液用来肥田、种果树。现在有个时髦词叫‘循环经济’,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男主人插话说。

在另一户,一家5口人只有女主人一个人在家,其他人都经过培训后出去打工了。指着自家的小洋楼,女主人不无自豪地说:“这些年国家政策好,农民种田不交税,国家还倒给粮食补贴。村干部带领大伙修路、打井、建沼气池,家家户户水、电、气、光纤、电话……啥子都有了,跟城里人生活差不多。”

“老有所养,壮有所为,少有所教,困有所济,病有所医,村有水泥路,家有沼气池,户有卫生井。”这幅农房墙上的标语概括了桅杆村的现状。

桅杆村让人感受到了一个很温馨、很安定、很和谐的基层社会。余杭村民相约过周末

2006年4月10日,到周末了,在辛勤打工一个星期后,杭州市余杭区运河镇唐公村的村民们,正兴冲冲地往村子里赶。

作为村庄的主人,村民们主动相约周末,一起为村子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他们也知道,每到周末,村子里也有一些“好玩”的事情等着他们参与。

余杭区文明办副主任徐伟龙说,余杭区农村开展的“相约周末”活动,围绕周末开工、开演、开映、开赛、开讲、开班、开眼这七项主要活动内容,让农民“以我为主”破除陋习,培养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我为主”建设自己的家园,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周末开工,被唐公村村民评为“相约周末”系列活动中最有意思的一项内容。

在4月8日这个周末,唐公村村民要开的工,便是自发组织清污小分队,清理村内小河里淤积多年的垃圾。

在这支清污小分队中,一支由13位老年清洁队员组成的“银发分队”尤其引人注目,其中,甚至有两名80多岁的老人。

唐公村村委会主任说,每到周末,这些老人参加清污小分队的积极性最高,因为他们正是小河的历史见证人。

“银发分队”队员、61岁的王莲说:“这里曾经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我们坐着乌篷船进进出出,在清澈见底的小河里淘米、洗衣。”

王莲的一番话勾起了村民们记忆,也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

“以前村民没有文明意识,不知道要保护小河,顺手就把生活垃圾丢到了小河里。”

“经济发展了,大家都富了起来,有了摩托车,用上了自来水,就把小河当成了门前便利‘垃圾桶’。”

“近20年的垃圾沉积在河里,现在有2米深,臭气熏天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句诉说着小河的历史。

据介绍,唐公村将在2006年年底,基本完成对小河的清污工作,村委会也调动全村党团员和广大村民共同开展清洁家园和清理河道等公益活动。

为了重拾“江南水乡”的美好记忆,很多村民自发当起了“环卫兵”。

一位参加清污的村民,指着自家门前新垃圾桶说:“现在好了,大家都自觉把垃圾放在里面,区政府专门安排垃圾车负责处理我们的生活垃圾。我们也想要有美丽的家园,所以很乐意出力治理村里的小河,让她回到原来的模样。”

夜幕降临,村委会办公楼三层的讲堂里灯火通明,里面坐满了前来参加“周末开讲”活动的村民。

4月8日这一天,出现在讲堂里的大多数是带着孩子的妇女,因为讲座的专题是“妇女时尚与文明”。

主讲老师是区卫生局退休干部郑焕莲,她的幽默与亲切很快就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妇女。

起初妇女们还有些害羞,后来就很积极主动地配合郑老师的讲课,模仿郑老师教的如何接电话,如何给客人让座等礼仪。

一身大红色职业装的郑老师还给村民讲授如何穿衣搭配,如何选用首饰,如何保养皮肤等时尚话题。在场的妇女们听得兴趣盎然。

郑焕莲说,农村妇女同样需要时尚文明元素的熏陶,在这些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农村,农民的“素质教育”应该跟上时代步伐。

与此同时,村委会办公楼前的操场上摆上了凳子、拉起了电影投影布,“周末开映”活动也开始了。石家庄农民连年增收

2006年4月下旬,在北方小麦主产区河北省石家庄,燕赵大地万顷碧绿,小麦正处在孕穗期,长势喜人。

在河北省藁城市系井村的麦田里,农民老李喜滋滋地说:“我家种了6亩地,前些年每亩年纯收入不足300元。这些来,中央连续发了3个一号文件,又免又补又提高粮价,去年我家每亩地夏秋两季平均产量900多公斤,每亩年收入达到670元。”

据介绍,石家庄市2003年粮食种植面积1050万亩,到2005年已增加到1099万亩。全市小麦平均亩产自1995年突破400公斤大关以来,已连续11年稳定在400公斤以上。特别是2004年以来,小麦平均亩产分别达到445公斤和446公斤,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

在栾城县南石碑村,农民老王正在麦田里浇水。

他说:“过去浇地是大水漫灌,浇一亩地需要2个小时,用水140立方米,费水费电费时不说,弄不好还会跑水,造成浪费。现在好了,节水管道通到了每家的地里,1个小时就浇完了,只用水60立方米,又快又好又省钱。”

据介绍,石家庄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水资源短缺和发展经济的矛盾十分突出。

“十五”期间,全市农业基础建设总投入12�5亿元,建成节水灌溉面积153万亩。截至2005年,全市农业节水面积达451�25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8�5%,年节水4�96亿立方米,年减少支出4700万元,年增产粮食2�97亿公斤,农民因此人均年增加收入347元。

老王算了一笔账:

种一亩优质专用小麦,亩产一般可达520公斤左右,每公斤市场价是1�66元至1�8元,这样种一亩小麦纯收入可达400多元;再加上秋作物玉米,一亩粮田一年的纯收入在660元左右。

现在,从种到收都实现了机械化,一次喷洒即可灭虫、除草、施肥,一年也就是浇上几次水,老婆孩子捎带着就干了。壮劳力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干别的挣钱,况且现在种粮比干别的投入少、风险小,所以,农民都愿意种粮。

在正定县,荣获2004年全国十大种粮状元之一的农民张计申说,他承包了村里500多亩沙滩地,在2005年,仅种粮一项就收入12�5万元。村里还有400多亩沙滩地,他已请农业专家考察过,完全可以改造成粮田,来年装进兜里的票子恐怕要翻斤斗。

这些来,石家庄市还从农业里“生”出了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76个,形成了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市场的产业链,农业产业化率达到58%,带动了全市76万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达到460亿元。

2003年,石家庄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394元;2005年增加到4118元。

这些来,河北省石家庄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以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为着力点,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推进农工牧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出了建设新农村的路子。王兰庄村的大变化

2006年5月29日,在天津市西青区王兰庄村,村民郭先生感慨地说:“变化太大了!过去家里三间旧平房只有36平方米;现在我们只掏1�2万元就住进了135平方米的新房。我在集团公司做会计,丈夫在农贸市场当司机,月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我们的生活和城里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兰庄村地处天津市西南部,位于天津市中环线与外环线之间,全村620户、2000余人。

10多年前,王兰庄还是一个纯农业村,人均耕地不到0�4亩,解决吃饭问题都很困难,是出了名的穷村。

近几年,王兰庄村从实际出发,确立了发展都市城郊型经济的思路,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10多年来,村里创办了18家企业。2006年,全村经济总量达到7�02亿元,人均年收入9318元。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村集体纯收入2670万元。

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村里在投资1�3亿元为村民改善住房条件后,每年投入400万元,为村民办福利,让村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

2006年,全村劳动力中有624人在村办经济实体中就业,年工资多在1万元以上;全村所有到了退休年龄的老人每月从村委会领取300元至350元退休费;全村实行大病统筹,村民住院看病可报销60%;村里还每年定期给村民体检,定期组织老人旅游。

结合城市郊区群众思想活跃的特点,几年来,村里先后建成了藏书达2万多册的村级图书馆;建了群众健身中心、篮球场;投资680万元建设了容纳24个教学班的小学校。全村由过去十几年不出一个大学生到一年出10多个大学生。芜湖的农民话新村

2006年5月30日,在长江下游的安徽芜湖市,正在建设中的新村,到处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新气象。

初夏时节,从长江大堤进入三山区北部的圩口区,在这里,经国家拨款除险加固大堤,挡住了渗浸入圩的洪水。这里的水洼地整治出了5000多亩适宜种菜的肥土,四个穷村归并成一个联群村,既种菜,又搞特色养殖,开始过上了好日子。

在1500多户人家的村里,一排排新居之间,不时可见商店,还有集贸市场,简直就像一个小城镇。

村民梅战宝说:“过去种的是低产地,一亩年净收入不过200元。如今我每年种3季菜,一亩净收入有5000元。路都通到了田间地头,家家户户都有电瓶车,我家的地就在村边,电瓶车充一次电4角钱,可来回跑4趟哩。”

南陵县是芜湖有名的鱼米乡,粮食年产量达35万吨,约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一半。

在张桥居民点,村里的农民纷纷谈起让他们振奋的新农村建设事业。

谈起增收工程,村民黄从性干脆唱出他的高兴之情:“早稻撒(种)、晚稻抛(秧),收割不用刀,只带一捆装粮包。电瓶车一开到田头,万担归仓不用挑。感谢党的政策好,皇粮国税也不交,三提五统全取消,良种补贴到腰包。”

他把大家都唱得笑了起来,村民们七嘴八舌说,这个良种良法实在好。

黄从性家有8�2亩田,早稻是撒播,一天就完;晚稻用塑料软盘抛秧,一盘抛出去,就是10个平方米,花工不过两三天的时间。收割时请来收割机,一个多小时就收完。

村民舒士富说:“种田是机耕,收割机把谷草打成草灰还田肥田,道道环节省事,至少省了70%的工。你们别以为我们只知道种粮,种粮之余,还可以打工、做生意、搞多种经营。我除种7亩地外,省下的时间就搞养殖,做点粮食生意,去年靠这两项,就赚了2万多元。”

黄从性算了一下账,早、晚两季稻,生长期共有220多天,8�2亩田,只需35个工就够了,每亩净收入1000余元,总收入8000多元,平均每个工的收入有200多元,比打工强得太多了。

村民秦华家筹资买了一台收割机,大田一天收割100亩,小田一天收割四五十亩,一年要收几季,光这一项,年收入有10多万元,买收割机的钱,一年就收回了。

收入高了,农民盼望住房好一点,联群村移民建村的补偿款又不够,但村民可以先交首付款,剩下的再用增收款交。现在,除个别困难户外,95%以上的村民都交完了。张桥居民点的道路、排水、供电、路灯等配套设施正在完善,休闲娱乐区的建设也已开始。

芜湖市分管城乡建设的副市长洪建平说,市里规划将现有的1万多个自然村,逐步归并成2000个左右的社区,统一供水和道路等配套建设,形成城乡一体、组团式的发展格局。当年市里决定拿出3400万元反哺农村,其中1400万元用于村容整治,2000万元用于项目带动,实施“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

“现在关键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民的收入多了,再加上城市反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快了。”洪建平说。农民感谢合作医疗

2007年2月初,安徽省蒙城县的李瑞卿老汉紧揪多日的心终于松开了,心情也开朗好起来了。

原来是老伴住院18天,康复出院了;老两口参加了2007年度“新农合”,出院时从医院领取医药补偿费1370元。

老汉逢人便说:“参加新农合好哇!住院按标准给报销,是党和政府又给俺农民办的一件大好事。”

李瑞卿老汉系蒙城县乐土镇建明村李桥口人,儿女们都成家立业了,李瑞卿和老伴与儿女们分开另过,两个60多岁的老人相敬如宾,平时靠养羊、喂鸡鸭,省吃俭用积攒了一两万元,原指望留着年事高的时候防老。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12月26日,老伴突发脑血栓住进了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抢救,住院18天,花去医药费6000多元。

其中,2007年1月1号以后的医药费为3380元。因李瑞卿老两口都参加了2007年度新农合,按新农合补偿规定标准,李瑞卿老汉领取医药费补偿费1370元。

在2008年8月21日,46岁的安徽省无为县无城镇凤河村村民吴作舵感慨地说:“要不是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我恐怕活不到现在,新农合真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2001年,吴作舵在北京打工办理健康证时,被海淀区人民医院检查出得了肾功能不全症。在以后四五年的治病生涯中,吴作舵用去自己打工挣来的和向亲朋好友借来的30万元,但病情始终未见好转。

2005年5月,已处于昏迷状态的吴作舵,被北京地坛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全家人哭作一团。后经医院全力抢救,吴作舵终于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当时看到家里为给我治病,已经一贫如洗,我心里难受得要命,偷偷决定放弃治疗了。”回想起当时的困难境地,吴作舵泪流满面。

2006年11月底,凤河村委会主任邾立海的一个电话,让吴作舵重新燃起生的希望。

“邾主任对我说,无为县正准备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把参加新农合的好处和方法都告诉了我。”吴作舵说,他立即从北京赶回无为,12月份就办了新农合医疗就诊证。

吴作舵说:“去年以来,我用去医药费9�74万元,共报销了4�26万元,不但减轻了家庭负担,也让我更有信心继续治病了。”

2008年3月份,当无为县落实安徽省提高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和补偿待遇进行二次筹资时,全县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一下子比上一年增加了3520人。

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新农村建设之新农业》傅治平赵小艳著中国社会出版社

《新农村建设在广东》余甫功等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周谷编著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农村建设政策解读》古月等编著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农村建设之新农民》彭京宜著中国社会出版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常识与政策》宋世明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乡风文明:新农村文化建设》陈立旭潘捷军等著科学出版社

三、新兴生活

●一位清污队员说:“这里曾经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我们坐着乌篷船进进出出,在清澈见底的小河里淘米、洗衣。”

●夜幕降临,村委会办公楼三层的讲堂里灯火通明,里面坐满了前来参加“周末开讲”活动的村民。

●大娘大爷们搬着小凳子、拉着小孙子,涌进俱乐部:“今天又看‘新农村快板儿’喽!”

● 新兴生活在新村镇建设中受益

2006年,在吉林省辽源市灯塔乡东孟村,到处可看到,整齐的院墙、干净的厕所、纯净的自来水、敞亮的塑钢窗。

东孟村是吉林省“新村镇”建设的受益者之一。东孟四组,是全村8个村屯最先进行改造的,改造过程中省里给了部分资金,农民只是筹集门窗、厕所、屋瓦等费用的20%,最多的一家也就是1000多元钱。

东孟村农民聂文说:“上级帮助我们把屯子里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还帮助我们建了56栋鸡舍,让村民发展养鸡业,全屯农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公主岭市朝阳镇大房身村农民辛安,指着院墙外路过的一辆公交车说:“我们这里自从修好路以后,每天有七八趟公交车路过我们村子,我们去城里半个小时就到了,原先我们去城里需要两个小时。自来水、有线电视也跟城里人一样,而且我们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辛安所在的村得到了政府的帮助。吉林省从道路建设、安全用水、电力供应、清洁能源、房屋改造等方面入手,进行村镇整治,使农民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

2006年,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许多农民,近来成为全国各地农村竞相聘请的“香饽饽”。

这些具有一定技术和专业特长的农民“技术员”,有的年薪已高达10万元,成为有名有实的“农村白领”。

每年春节后,大批农民工都要外出务工,挣份辛苦钱。而杨凌一些经过培训、获得过农民技术专业职称的“土专家”,却在为接受哪一家的“大红聘书”犯愁。

五泉镇华公村农民马增科,经过培训掌握了红枣的育苗、栽培和管理技术,并取得了杨凌农民技术专业职称,在家里建起了20多亩苗木园。他接受甘肃、新疆等省区农村的聘请,指导当地农民进行红枣种植,每年的收入都在10多万元以上。

李台乡西桥村“土专家”陈东顺,拜农科城著名核桃专家高绍棠为师,学得一身核桃树嫁接绝活,核桃树育苗温床嫁接成活率超过95%,他受聘的“工资”是以天计算,每日在200元以上。

据了解,杨凌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农科高校的教育资源,拿出专项资金,分批培训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许多人掌握了几门农业生产的技术和特长,外出当起了“白领”农民。农家俱乐部吹新风

2006年的一天,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瓜洲镇,村民们都匆匆朝村中心俱乐部走去。

原来,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瓜洲镇,农民自发组建的“农家俱乐部”,今天有演出。

一路上乡邻们不断打招呼:“今天演的哪一出戏呀?”

大娘大爷们搬着小凳子、拉着小孙子,涌进俱乐部:“今天又看‘新农村快板儿’喽!”

这个俱乐部已办了11年,当初就是几个老人聚在一起自拉自唱。每天锣鼓一响,村民们端着饭碗去看热闹。

后来正规点儿了,他们每天早上小聚会,编剧本、练台词,每周一次大聚会,排练节目,几年下来已经排练了40多个剧本。

新农村建设启动后,他们又根据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排练了《张大嫂盖新房》《田二哥当老板》《村支书搞规划》等一系列节目,给农民演出。

现在电视里啥节目都有,乡亲们咋还稀罕土得掉渣的农家戏呢?俱乐部的“团长”王宝云说,我们演的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戏文里说的不是前院的大妈,就是隔壁的大叔,另有一番乐趣。

俱乐部的26位骨干各有拿手绝活。他们既表演传统扬剧,也有自编自演的《扬州三把刀》。当镇里办冬训班,开表彰会时,他们就去表演《十唱朱快乐》《十唱建华村》。有商家庆典时,他们则跳起改版的《九九女儿红》。

俱乐部的黄玉遐老汉,竹板一打,出口成章:“瓜洲老街瘦而长,中间全是大洼塘,拖个板车回头望,招呼大叔帮个忙。新农村建设大变样,水泥马路真宽敞,街道整洁又漂亮,晚上灯火亮堂堂。活动中心吹拉弹唱,男女老少心花怒放。”

俱乐部最拿手的戏,莫过于扬剧表演唱《婆媳情》。它取材于运西的真实故事,说的是婆婆中风在医院昏迷,小姑子正愁没钱置办嫁妆,儿媳小琴把娘家陪嫁的金首饰塞给小姑子,又卖血为婆婆交住院费,日夜守候床前端茶熬药,终于唤醒了昏迷三天三夜的婆婆。

在戏中,二胡营造悲凉的氛围,演员眼里都噙着泪水,演出结束后,观众的眼圈哭红了,巴掌也拍红了。

村民陈玉妹说,这出戏她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以前她和婆婆不和睦,她不让婆婆住正屋,婆婆也不给她带小孩,两人从不在一张桌子上吃饭。

婆媳俩看了这出戏后,很受感动,两人聊到了半夜,最后哭成一团。从这以后,儿媳主动让出大房间给婆婆住,婆婆待她比女儿还亲,她上夜班婆婆去厂门口接她。

26位农民,几件简单的乐器,却牢牢拴住了乡亲们的心。11年间,他们天天搭台唱戏,吸引了十几万人次的观众,给新农村吹来清新持久的文明新风。恭城农民爱用沼气

2006年,在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使用沼气。

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恭城沼气建设迅速发展,当时全县农户使用沼气率已达到85%以上。“沼气热”是在恭城农民缺柴少电的情况下“逼”出来的。

在恭城最先大规模发展沼气的是平安乡黄岭村。

20世纪70年代末时,村民们都是靠上山砍柴,作为取暖、做饭的燃料。每天各家各户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山砍柴,山上的树越砍越少,他们不得不到更远的山上去砍柴,后来砍一担柴要跑到10里外的山上,来回需要一天时间。

据文字资料记载,1979年恭城林木蓄积量比1960年下降了44�6%,全县每年大约有24万立方米的薪柴被消耗。1979年以后,全县各大流域森林的砍伐以每年2至5公里的速度向深山推进。

植被破坏以后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频发,1984年至1986年恭城连续3年粮食减产。

村里的山秃了、树没了,山上的柴逐渐减少,经常洪水成灾,日子根本没法过下去,缺柴烧成了这个村的当务之急。

1983年,黄光林用片石修建了一个沼气池,容积接近20立方米。有了沼气池不用烧柴就可以做饭、照明,引起了村民的兴趣,许多人到她家取经,村里一下子建起了十几个沼气池。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岭村的沼气池引起了政府的关注。

1983年冬,恭城县开始组织力量有计划地抓沼气建设,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紧接着制定了农村能源发展的远期规划,要求在发展省柴灶、小水电及以煤代柴的基础上,逐步将农村能源发展的重点,放在沼气上,提出到1995年底要实现60%以上的农户用上沼气。

但是,没有想到,当初点起的一点星火成了燎原之势,恭城农民发展沼气已经“上了瘾”。

到1990年的时候,全县农村沼气入户率已经达到20%,到2004年全县农村沼气入户率超过了86%。沼气池开始了标准化建设,近几年又加入了自动排渣技术,发展沼气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恭城全县大规模的沼气建设,有效解决了农村缺柴少电的问题,引发了恭城农村能源革命。

在恭城县农村看到,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使用沼气,废液废渣又为果树种植创造了绝好的条件。

在村民叶荣家的小院,厨房、卫生间收拾得干干净净。她扭动沼气灶开关,一股蓝色的火苗瞬间腾起。叶荣说,她家以前烧柴的时候厨房里到处是柴草,四面墙壁都是黑的。用沼气灶既能煮饭、煮菜,还能做当地特色的油茶,配合液化气使用一年四季方便又卫生。

在黄岭村背后的山上,如今绿树葱茏。当地群众说,20世纪70年代末山上的树木一度被砍伐殆尽,后来连草都被割来烧光,以前每个屯还派专人负责看山,但是现在根本没人上山砍柴了。

村边远近山上郁郁葱葱,路边地头果树成林,农家的房前屋后到处是累累的�柑,农村发展处处生机勃勃,完全不是人们从前对西部农村的印象。

“恭城沼气建设引发的农村能源革命,有效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山绿了、水清了、村庄美了,恭城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农业县。现在看来,我们这条路子是走对了!”恭城县委书记说。

恭城瑶族自治县作为广西北部的一个山区县,20多年来,持之以恒发展沼气能源,引发了当地农村的能源革命,使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农业县。桅杆村村民重和谐

2006年3月29日,阳春三月的四川省射洪县瞿河乡桅杆村,麦苗青青,菜花金黄。

这个位于川中丘陵地带的村庄,共有502户、1784人,人均耕地不足0�8亩。制种、果树、养殖、劳务输出,是村民4个主要收入来源。2005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460元。

在桅杆村,到处可以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气息。

桅杆村村委会办公室就建在村边,这里也是村里的科技书屋及文化活动室所在地。

村委会办公室旁边是一个敬老院,是由闲置的原村小改造而成的,里面住着24位老人,其中有18位五保户和孤寡老人,还有托养的6位子女在外务工的老人。

敬老院内有活动室、健身器材,老人们有的在下棋,有的在看电视,有的聚在一起晒太阳、摆“龙门阵”,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敬老院的院子里种着莴笋、油菜等蔬菜。84岁的五保户老人朱定能说,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种的,一来可以活动活动筋骨,二来种了自己吃。“这菜绝对不撒化肥和农药!”老人笑着说。

70岁的涂正国老人是“托养者”之一。他说:“儿女常年在外打工,自己在家没人照顾,也闷得慌。儿女们每月出300元钱把他托养在敬老院里,这里有吃喝有住,和老年人在一起也有话说,儿女们在外很放心。”

离敬老院不足50米的地方,就是桅杆村卫生站。3间房子分别为诊室、药房、治疗室,屋内屋外,干干净净。

诊室门上挂着“射洪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级定点机构”的牌子。行医已有20多年的村医邓锦钦说,村里96%的农户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小病可以不出村。

村卫生站房屋的外墙上“2006年桅杆村小额信贷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公示栏”内,户主名、信用等级、可贷款限额,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桅杆村党支部书记李林介绍说:“根据不同信用等级,村民可以在乡信用社贷款2000元至2万元,而且无需抵押和担保,只凭身份证及信用证就行。”

桅杆村约八成的农户都住进了楼房,一幢幢二层小楼坐落在青青田野上、掩映在茂林修竹间,分外醒目。

把各家各户连接在一起的,是一条条平整的乡村水泥路。

在做午饭时间,四处望去却看不到农村那最常见的袅袅炊烟。

在一户村民家,很快找到了答案。女主人正在厨房,她打开气阀、轻拨开关,沼气淡蓝色的火苗就燃了起来。

“我一家4口人,用沼气做饭足够了,既干净、又便宜,再不用像以前烧柴时那样烟熏火燎的了,还可以用来洗澡。”言语间,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家每年都要出栏10头以上肥猪,卫生厕所及猪圈的排污管通着沼气池,沼气用来做饭、洗澡、点灯,沼液用来肥田、种果树。现在有个时髦词叫‘循环经济’,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男主人插话说。

在另一户,一家5口人只有女主人一个人在家,其他人都经过培训后出去打工了。指着自家的小洋楼,女主人不无自豪地说:“这些年国家政策好,农民种田不交税,国家还倒给粮食补贴。村干部带领大伙修路、打井、建沼气池,家家户户水、电、气、光纤、电话……啥子都有了,跟城里人生活差不多。”

“老有所养,壮有所为,少有所教,困有所济,病有所医,村有水泥路,家有沼气池,户有卫生井。”这幅农房墙上的标语概括了桅杆村的现状。

桅杆村让人感受到了一个很温馨、很安定、很和谐的基层社会。余杭村民相约过周末

2006年4月10日,到周末了,在辛勤打工一个星期后,杭州市余杭区运河镇唐公村的村民们,正兴冲冲地往村子里赶。

作为村庄的主人,村民们主动相约周末,一起为村子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他们也知道,每到周末,村子里也有一些“好玩”的事情等着他们参与。

余杭区文明办副主任徐伟龙说,余杭区农村开展的“相约周末”活动,围绕周末开工、开演、开映、开赛、开讲、开班、开眼这七项主要活动内容,让农民“以我为主”破除陋习,培养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我为主”建设自己的家园,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周末开工,被唐公村村民评为“相约周末”系列活动中最有意思的一项内容。

在4月8日这个周末,唐公村村民要开的工,便是自发组织清污小分队,清理村内小河里淤积多年的垃圾。

在这支清污小分队中,一支由13位老年清洁队员组成的“银发分队”尤其引人注目,其中,甚至有两名80多岁的老人。

唐公村村委会主任说,每到周末,这些老人参加清污小分队的积极性最高,因为他们正是小河的历史见证人。

“银发分队”队员、61岁的王莲说:“这里曾经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我们坐着乌篷船进进出出,在清澈见底的小河里淘米、洗衣。”

王莲的一番话勾起了村民们记忆,也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

“以前村民没有文明意识,不知道要保护小河,顺手就把生活垃圾丢到了小河里。”

“经济发展了,大家都富了起来,有了摩托车,用上了自来水,就把小河当成了门前便利‘垃圾桶’。”

“近20年的垃圾沉积在河里,现在有2米深,臭气熏天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句诉说着小河的历史。

据介绍,唐公村将在2006年年底,基本完成对小河的清污工作,村委会也调动全村党团员和广大村民共同开展清洁家园和清理河道等公益活动。

为了重拾“江南水乡”的美好记忆,很多村民自发当起了“环卫兵”。

一位参加清污的村民,指着自家门前新垃圾桶说:“现在好了,大家都自觉把垃圾放在里面,区政府专门安排垃圾车负责处理我们的生活垃圾。我们也想要有美丽的家园,所以很乐意出力治理村里的小河,让她回到原来的模样。”

夜幕降临,村委会办公楼三层的讲堂里灯火通明,里面坐满了前来参加“周末开讲”活动的村民。

4月8日这一天,出现在讲堂里的大多数是带着孩子的妇女,因为讲座的专题是“妇女时尚与文明”。

主讲老师是区卫生局退休干部郑焕莲,她的幽默与亲切很快就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妇女。

起初妇女们还有些害羞,后来就很积极主动地配合郑老师的讲课,模仿郑老师教的如何接电话,如何给客人让座等礼仪。

一身大红色职业装的郑老师还给村民讲授如何穿衣搭配,如何选用首饰,如何保养皮肤等时尚话题。在场的妇女们听得兴趣盎然。

郑焕莲说,农村妇女同样需要时尚文明元素的熏陶,在这些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农村,农民的“素质教育”应该跟上时代步伐。

与此同时,村委会办公楼前的操场上摆上了凳子、拉起了电影投影布,“周末开映”活动也开始了。石家庄农民连年增收

2006年4月下旬,在北方小麦主产区河北省石家庄,燕赵大地万顷碧绿,小麦正处在孕穗期,长势喜人。

在河北省藁城市系井村的麦田里,农民老李喜滋滋地说:“我家种了6亩地,前些年每亩年纯收入不足300元。这些来,中央连续发了3个一号文件,又免又补又提高粮价,去年我家每亩地夏秋两季平均产量900多公斤,每亩年收入达到670元。”

据介绍,石家庄市2003年粮食种植面积1050万亩,到2005年已增加到1099万亩。全市小麦平均亩产自1995年突破400公斤大关以来,已连续11年稳定在400公斤以上。特别是2004年以来,小麦平均亩产分别达到445公斤和446公斤,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

在栾城县南石碑村,农民老王正在麦田里浇水。

他说:“过去浇地是大水漫灌,浇一亩地需要2个小时,用水140立方米,费水费电费时不说,弄不好还会跑水,造成浪费。现在好了,节水管道通到了每家的地里,1个小时就浇完了,只用水60立方米,又快又好又省钱。”

据介绍,石家庄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水资源短缺和发展经济的矛盾十分突出。

“十五”期间,全市农业基础建设总投入12�5亿元,建成节水灌溉面积153万亩。截至2005年,全市农业节水面积达451�25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8�5%,年节水4�96亿立方米,年减少支出4700万元,年增产粮食2�97亿公斤,农民因此人均年增加收入347元。

老王算了一笔账:

种一亩优质专用小麦,亩产一般可达520公斤左右,每公斤市场价是1�66元至1�8元,这样种一亩小麦纯收入可达400多元;再加上秋作物玉米,一亩粮田一年的纯收入在660元左右。

现在,从种到收都实现了机械化,一次喷洒即可灭虫、除草、施肥,一年也就是浇上几次水,老婆孩子捎带着就干了。壮劳力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干别的挣钱,况且现在种粮比干别的投入少、风险小,所以,农民都愿意种粮。

在正定县,荣获2004年全国十大种粮状元之一的农民张计申说,他承包了村里500多亩沙滩地,在2005年,仅种粮一项就收入12�5万元。村里还有400多亩沙滩地,他已请农业专家考察过,完全可以改造成粮田,来年装进兜里的票子恐怕要翻斤斗。

这些来,石家庄市还从农业里“生”出了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76个,形成了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市场的产业链,农业产业化率达到58%,带动了全市76万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达到460亿元。

2003年,石家庄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394元;2005年增加到4118元。

这些来,河北省石家庄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以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为着力点,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推进农工牧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出了建设新农村的路子。王兰庄村的大变化

2006年5月29日,在天津市西青区王兰庄村,村民郭先生感慨地说:“变化太大了!过去家里三间旧平房只有36平方米;现在我们只掏1�2万元就住进了135平方米的新房。我在集团公司做会计,丈夫在农贸市场当司机,月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我们的生活和城里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兰庄村地处天津市西南部,位于天津市中环线与外环线之间,全村620户、2000余人。

10多年前,王兰庄还是一个纯农业村,人均耕地不到0�4亩,解决吃饭问题都很困难,是出了名的穷村。

近几年,王兰庄村从实际出发,确立了发展都市城郊型经济的思路,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10多年来,村里创办了18家企业。2006年,全村经济总量达到7�02亿元,人均年收入9318元。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村集体纯收入2670万元。

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村里在投资1�3亿元为村民改善住房条件后,每年投入400万元,为村民办福利,让村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

2006年,全村劳动力中有624人在村办经济实体中就业,年工资多在1万元以上;全村所有到了退休年龄的老人每月从村委会领取300元至350元退休费;全村实行大病统筹,村民住院看病可报销60%;村里还每年定期给村民体检,定期组织老人旅游。

结合城市郊区群众思想活跃的特点,几年来,村里先后建成了藏书达2万多册的村级图书馆;建了群众健身中心、篮球场;投资680万元建设了容纳24个教学班的小学校。全村由过去十几年不出一个大学生到一年出10多个大学生。芜湖的农民话新村

2006年5月30日,在长江下游的安徽芜湖市,正在建设中的新村,到处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新气象。

初夏时节,从长江大堤进入三山区北部的圩口区,在这里,经国家拨款除险加固大堤,挡住了渗浸入圩的洪水。这里的水洼地整治出了5000多亩适宜种菜的肥土,四个穷村归并成一个联群村,既种菜,又搞特色养殖,开始过上了好日子。

在1500多户人家的村里,一排排新居之间,不时可见商店,还有集贸市场,简直就像一个小城镇。

村民梅战宝说:“过去种的是低产地,一亩年净收入不过200元。如今我每年种3季菜,一亩净收入有5000元。路都通到了田间地头,家家户户都有电瓶车,我家的地就在村边,电瓶车充一次电4角钱,可来回跑4趟哩。”

南陵县是芜湖有名的鱼米乡,粮食年产量达35万吨,约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一半。

在张桥居民点,村里的农民纷纷谈起让他们振奋的新农村建设事业。

谈起增收工程,村民黄从性干脆唱出他的高兴之情:“早稻撒(种)、晚稻抛(秧),收割不用刀,只带一捆装粮包。电瓶车一开到田头,万担归仓不用挑。感谢党的政策好,皇粮国税也不交,三提五统全取消,良种补贴到腰包。”

他把大家都唱得笑了起来,村民们七嘴八舌说,这个良种良法实在好。

黄从性家有8�2亩田,早稻是撒播,一天就完;晚稻用塑料软盘抛秧,一盘抛出去,就是10个平方米,花工不过两三天的时间。收割时请来收割机,一个多小时就收完。

村民舒士富说:“种田是机耕,收割机把谷草打成草灰还田肥田,道道环节省事,至少省了70%的工。你们别以为我们只知道种粮,种粮之余,还可以打工、做生意、搞多种经营。我除种7亩地外,省下的时间就搞养殖,做点粮食生意,去年靠这两项,就赚了2万多元。”

黄从性算了一下账,早、晚两季稻,生长期共有220多天,8�2亩田,只需35个工就够了,每亩净收入1000余元,总收入8000多元,平均每个工的收入有200多元,比打工强得太多了。

村民秦华家筹资买了一台收割机,大田一天收割100亩,小田一天收割四五十亩,一年要收几季,光这一项,年收入有10多万元,买收割机的钱,一年就收回了。

收入高了,农民盼望住房好一点,联群村移民建村的补偿款又不够,但村民可以先交首付款,剩下的再用增收款交。现在,除个别困难户外,95%以上的村民都交完了。张桥居民点的道路、排水、供电、路灯等配套设施正在完善,休闲娱乐区的建设也已开始。

芜湖市分管城乡建设的副市长洪建平说,市里规划将现有的1万多个自然村,逐步归并成2000个左右的社区,统一供水和道路等配套建设,形成城乡一体、组团式的发展格局。当年市里决定拿出3400万元反哺农村,其中1400万元用于村容整治,2000万元用于项目带动,实施“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

“现在关键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民的收入多了,再加上城市反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快了。”洪建平说。农民感谢合作医疗

2007年2月初,安徽省蒙城县的李瑞卿老汉紧揪多日的心终于松开了,心情也开朗好起来了。

原来是老伴住院18天,康复出院了;老两口参加了2007年度“新农合”,出院时从医院领取医药补偿费1370元。

老汉逢人便说:“参加新农合好哇!住院按标准给报销,是党和政府又给俺农民办的一件大好事。”

李瑞卿老汉系蒙城县乐土镇建明村李桥口人,儿女们都成家立业了,李瑞卿和老伴与儿女们分开另过,两个60多岁的老人相敬如宾,平时靠养羊、喂鸡鸭,省吃俭用积攒了一两万元,原指望留着年事高的时候防老。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12月26日,老伴突发脑血栓住进了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抢救,住院18天,花去医药费6000多元。

其中,2007年1月1号以后的医药费为3380元。因李瑞卿老两口都参加了2007年度新农合,按新农合补偿规定标准,李瑞卿老汉领取医药费补偿费1370元。

在2008年8月21日,46岁的安徽省无为县无城镇凤河村村民吴作舵感慨地说:“要不是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我恐怕活不到现在,新农合真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2001年,吴作舵在北京打工办理健康证时,被海淀区人民医院检查出得了肾功能不全症。在以后四五年的治病生涯中,吴作舵用去自己打工挣来的和向亲朋好友借来的30万元,但病情始终未见好转。

2005年5月,已处于昏迷状态的吴作舵,被北京地坛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全家人哭作一团。后经医院全力抢救,吴作舵终于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当时看到家里为给我治病,已经一贫如洗,我心里难受得要命,偷偷决定放弃治疗了。”回想起当时的困难境地,吴作舵泪流满面。

2006年11月底,凤河村委会主任邾立海的一个电话,让吴作舵重新燃起生的希望。

“邾主任对我说,无为县正准备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把参加新农合的好处和方法都告诉了我。”吴作舵说,他立即从北京赶回无为,12月份就办了新农合医疗就诊证。

吴作舵说:“去年以来,我用去医药费9�74万元,共报销了4�26万元,不但减轻了家庭负担,也让我更有信心继续治病了。”

2008年3月份,当无为县落实安徽省提高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和补偿待遇进行二次筹资时,全县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一下子比上一年增加了3520人。

本书主要参考资料

《新农村建设之新农业》傅治平赵小艳著中国社会出版社

《新农村建设在广东》余甫功等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周谷编著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农村建设政策解读》古月等编著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农村建设之新农民》彭京宜著中国社会出版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常识与政策》宋世明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乡风文明:新农村文化建设》陈立旭潘捷军等著科学出版社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