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1 09:04:03

我叫蓝周义,今年二十八岁,从小在屯里长大,人都叫我小义,我和大部分不争气在家混日子的同龄人不一样,上了一所三流大学,多读了几年书,所以见的世面也比他们多。前些年在外边工作也没混出个头儿,父母年纪渐长,见我混到这份上失望得很,天天唤我回家,没办法我只能回来,每天种种地养养鸡,虽说过得有些乏味但也清闲自在,原以为我这个大学生就这么白白浪费了,谁知接下来的事情,我这辈子也难以忘怀。

这一大早屯里就炸开了锅,都说隔壁家的姚婶一晚上没回家,怕是出了什么事,这大家伙也是闲着没事都跟着四处打听起来,我寻思着着姚婶也是个正经的妇道人家,这夜不归宿定是有什么事情给耽误了,或许出了意外也难说。而她唯一的家人还是个犯傻的弟弟,这想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很大可能是出去干农活,回来时候半路突发疾病昏在路边没人发现,当然这也只是我的猜测。

一群人忙活半天半个人影都没找着,这平日里一个个混得乏味,好不容易有点事做,大家伙倒是积极得很,可真正做事的也就两三个,其他都是围观着看热闹还不嫌事儿大,三两个坐在凉亭里开始八卦起来。

“你们说着姚婶不会外面有汉子吧,这夜不归宿还真是头一回听说”。

“可我看她平时也不像是那种人啊”。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你说她平日里都一个人到处跑,这看上什么隔壁老王也不是不可能”。

这几个老光棍一个个连自己都没个着落,还有心思数落别人,也难怪没人看上,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在农村这样的事情都是见怪不怪了,有点破事就传得人尽皆知,加上这些人闲言碎语,有的没的都传了出去。

正在大家都关注姚婶的时候,放牛的小鸿悄悄跑过来拉着我,神色慌张地说:“义哥,我家那只小牛走丢了一直不敢和家里人说起,怕他们打我,你能帮我出去找找吗?求你了,不然下学期我们上不起学了”。

这农村半小块地方,每天也就鸡鸭牛走丢那些破事,有时候为了找一头牛能招呼十来个人,不说别的,混上半根烟总比闲着没事抠脚指甲好。当然我倒不是那种帮别人就想混点好处的无聊之辈,就觉得邻里邻居的都是一些小事情,举手之劳帮一把当打发时间也好。

小鸿才九岁大的孩子,也是可怜人,五岁的时候他老爸患了绝症英年早逝,老妈第二年就改嫁,留下他还有一个比自己大两岁的姐姐在家里,两个年迈的爷爷奶奶把他们拉扯长大。他长得皮肤黝黑,瘦的跟猴子似的,家里穷得买不起肉,一天吃的都是一些外面挖来的野菜,生活过得很是拮据。

这大半年都吃不上肉的家庭,一头牛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大事,家里就那可怜干瘦的两头牛,其中一头还是老母牛,全家人就指望这头小牛大了卖出去,好歹也值个一两千,对于他们家来说,这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了,两小孩上学的费用都指望在这头牛身上。

这两老人家要是听说小牛丢了不得气坏了身子,小鸿也知道老人家的脾气,趁今天大家注意力都在姚婶身上的功夫,浑水摸鱼隐瞒了下来,可毕竟藏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等到天黑若是家里不见小牛回去,两老人不得拿鞭子抽自己屁股,被鞭子抽还算习以为常,若是上不了学还得在家干农活,那日子就没有盼头了。

我见这孩子已经急的快哭鼻子了,低头一看,他这脚上一双布鞋还是听说是他奶奶一针一线给他做的,鞋头已经破了好几个洞都没舍得换,看得我有些于心不忍。

要说为什么他会来找我帮忙,那不得不说我打小在屯里可是孩子王,那时候天不怕地不怕,也不知道为啥,打小我就懂得尊敬老人,还喜欢打抱不平,见不得比自己小的被欺负,还有些小孩对年迈的长辈不敬,经常是为了帮别人出头把另一个人打得满地找牙。

但我也不是傻到这样就跟别的小伙伴作对而孤立自己,这爬树偷果子的破事我也干过,平日里照样能跟这些人打成一片,但是欺负人这种事被我碰着我就一定会插手,打完大家还是兄弟,也许这就是我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吧,久而久之大家也就知道我的为人,很多人我都是既打过架但也帮过不少忙,大多都功大于过,大家对我也是有些佩服,比我小的那些都经常义哥义哥地叫我。

高中的时候我就去县城读书,只有周末才回家,大家后来也都渐渐长大,好多小伙伴也都出去读书了,再后来我毕业出了省外去工作,一年到头才回家。

虽说现在和我同龄的小伙伴有些已经成家立业,性子也改变了许多,但我依旧是那个喜欢打抱不平的义哥,只要我回老家,这些小弟小妹都喜欢跟在我后面,光城里那些破事我也能说得有声有色,听得他们哈喇直流,所以说一个人的见识很重要,见识多了哪怕说的一些家长里短,那别人听了也都像是奇闻趣事一样。

他们习惯了有难题都找我帮忙,一般小事情八成我都能帮得上,除非是一些难缠的家务事,我这个外人也是爱莫能助。

以我对屯里地形的了解,找头牛只要花点心思的话也不是难事,要说放牛这事儿,小时候家里养的可是四头牛,七八岁那会我就敢一个人带着它们上山,这几头牛虽说看起来比较多,但是它们都会有一个领头的,不管它们走到哪里都会在一起。若是母牛带着小牛那更不用说,这母牛要是见不着小牛了非得满山叫唤,于是我就问小鸿母牛在哪里,他说怕母牛也走丢偷偷栓在树下了,我俩悄悄跑到隔壁放牛的荒地,找到母牛后牵着它到处找小牛,以我的经验来看,母牛能更快发现自己小孩的动向。

我们大家伙一般养的都是金黄色的牛,这往绿色的山上一放,在远处的时候根据颜色就能发现它们的动向,可小鸿它们家那头小牛的颜色偏偏是深棕色的,远处看就一团黑,能跟山上的石头混成一团,这识别度瞬间就很低了。

这放牛的荒地在屯里的南边,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底下就是那条令人闻风丧胆的神秘暗河,这暗河的传说就像一部神话,时过境迁,已经很久没有人去触碰那地方了,我对此也是半信半疑,毕竟那些传说自己可从没亲眼见过。人都说路过暗河入口就经常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我好几次试着经过那里,却什么声音也没听到,所以我对暗河的传说充满了质疑。

这秋天的荒草地一片枯黄,这牛长期在这片区域食草,平地上已经没地方可以啃了,牛都往附近的山上跑。我和小鸿沿着周围的山脚一路叫唤,半天也没听到小牛的叫声,母牛边走边喘着粗气,不停地“么么”叫唤,这小孩子不懂母牛的急切心情,我作为一个见过世面的成年人来说感触却是很深,就像一个母亲丢了孩子的心情一样,我暗下决心要帮他们找到小牛。

这老母牛也是很有灵性,对这一带的路线倒是熟悉,跑得比我们还快,我看它哈喇直流,怕是大半天没喝水了,没多久就走不动了。可这附近连个水坑都找不到,这深秋季节基本上都是干旱得很,我身上也没带水,这可麻烦了,小牛没找着母牛也快走不动了,再这样下去怕是要呼救屯里的人了。

这好巧不巧我们刚好就路过暗河的入口,我乍一想就想到了暗河底下不就有水吗,这下去取点水应该不会有事,或许那些乱七八糟的传说就是骗小孩子害怕有人下去危险编出来的故事。我还真不信邪了,壮着胆子决定下去捞点水就上来,可是这入口的杂草长得密密麻麻,想下去还得下一番功夫。

第2章:姚婶失踪

我叫蓝周义,今年二十八岁,从小在屯里长大,人都叫我小义,我和大部分不争气在家混日子的同龄人不一样,上了一所三流大学,多读了几年书,所以见的世面也比他们多。前些年在外边工作也没混出个头儿,父母年纪渐长,见我混到这份上失望得很,天天唤我回家,没办法我只能回来,每天种种地养养鸡,虽说过得有些乏味但也清闲自在,原以为我这个大学生就这么白白浪费了,谁知接下来的事情,我这辈子也难以忘怀。

这一大早屯里就炸开了锅,都说隔壁家的姚婶一晚上没回家,怕是出了什么事,这大家伙也是闲着没事都跟着四处打听起来,我寻思着着姚婶也是个正经的妇道人家,这夜不归宿定是有什么事情给耽误了,或许出了意外也难说。而她唯一的家人还是个犯傻的弟弟,这想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很大可能是出去干农活,回来时候半路突发疾病昏在路边没人发现,当然这也只是我的猜测。

一群人忙活半天半个人影都没找着,这平日里一个个混得乏味,好不容易有点事做,大家伙倒是积极得很,可真正做事的也就两三个,其他都是围观着看热闹还不嫌事儿大,三两个坐在凉亭里开始八卦起来。

“你们说着姚婶不会外面有汉子吧,这夜不归宿还真是头一回听说”。

“可我看她平时也不像是那种人啊”。

“知人知面不知心啊,你说她平日里都一个人到处跑,这看上什么隔壁老王也不是不可能”。

这几个老光棍一个个连自己都没个着落,还有心思数落别人,也难怪没人看上,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在农村这样的事情都是见怪不怪了,有点破事就传得人尽皆知,加上这些人闲言碎语,有的没的都传了出去。

正在大家都关注姚婶的时候,放牛的小鸿悄悄跑过来拉着我,神色慌张地说:“义哥,我家那只小牛走丢了一直不敢和家里人说起,怕他们打我,你能帮我出去找找吗?求你了,不然下学期我们上不起学了”。

这农村半小块地方,每天也就鸡鸭牛走丢那些破事,有时候为了找一头牛能招呼十来个人,不说别的,混上半根烟总比闲着没事抠脚指甲好。当然我倒不是那种帮别人就想混点好处的无聊之辈,就觉得邻里邻居的都是一些小事情,举手之劳帮一把当打发时间也好。

小鸿才九岁大的孩子,也是可怜人,五岁的时候他老爸患了绝症英年早逝,老妈第二年就改嫁,留下他还有一个比自己大两岁的姐姐在家里,两个年迈的爷爷奶奶把他们拉扯长大。他长得皮肤黝黑,瘦的跟猴子似的,家里穷得买不起肉,一天吃的都是一些外面挖来的野菜,生活过得很是拮据。

这大半年都吃不上肉的家庭,一头牛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大事,家里就那可怜干瘦的两头牛,其中一头还是老母牛,全家人就指望这头小牛大了卖出去,好歹也值个一两千,对于他们家来说,这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了,两小孩上学的费用都指望在这头牛身上。

这两老人家要是听说小牛丢了不得气坏了身子,小鸿也知道老人家的脾气,趁今天大家注意力都在姚婶身上的功夫,浑水摸鱼隐瞒了下来,可毕竟藏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等到天黑若是家里不见小牛回去,两老人不得拿鞭子抽自己屁股,被鞭子抽还算习以为常,若是上不了学还得在家干农活,那日子就没有盼头了。

我见这孩子已经急的快哭鼻子了,低头一看,他这脚上一双布鞋还是听说是他奶奶一针一线给他做的,鞋头已经破了好几个洞都没舍得换,看得我有些于心不忍。

要说为什么他会来找我帮忙,那不得不说我打小在屯里可是孩子王,那时候天不怕地不怕,也不知道为啥,打小我就懂得尊敬老人,还喜欢打抱不平,见不得比自己小的被欺负,还有些小孩对年迈的长辈不敬,经常是为了帮别人出头把另一个人打得满地找牙。

但我也不是傻到这样就跟别的小伙伴作对而孤立自己,这爬树偷果子的破事我也干过,平日里照样能跟这些人打成一片,但是欺负人这种事被我碰着我就一定会插手,打完大家还是兄弟,也许这就是我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吧,久而久之大家也就知道我的为人,很多人我都是既打过架但也帮过不少忙,大多都功大于过,大家对我也是有些佩服,比我小的那些都经常义哥义哥地叫我。

高中的时候我就去县城读书,只有周末才回家,大家后来也都渐渐长大,好多小伙伴也都出去读书了,再后来我毕业出了省外去工作,一年到头才回家。

虽说现在和我同龄的小伙伴有些已经成家立业,性子也改变了许多,但我依旧是那个喜欢打抱不平的义哥,只要我回老家,这些小弟小妹都喜欢跟在我后面,光城里那些破事我也能说得有声有色,听得他们哈喇直流,所以说一个人的见识很重要,见识多了哪怕说的一些家长里短,那别人听了也都像是奇闻趣事一样。

他们习惯了有难题都找我帮忙,一般小事情八成我都能帮得上,除非是一些难缠的家务事,我这个外人也是爱莫能助。

以我对屯里地形的了解,找头牛只要花点心思的话也不是难事,要说放牛这事儿,小时候家里养的可是四头牛,七八岁那会我就敢一个人带着它们上山,这几头牛虽说看起来比较多,但是它们都会有一个领头的,不管它们走到哪里都会在一起。若是母牛带着小牛那更不用说,这母牛要是见不着小牛了非得满山叫唤,于是我就问小鸿母牛在哪里,他说怕母牛也走丢偷偷栓在树下了,我俩悄悄跑到隔壁放牛的荒地,找到母牛后牵着它到处找小牛,以我的经验来看,母牛能更快发现自己小孩的动向。

我们大家伙一般养的都是金黄色的牛,这往绿色的山上一放,在远处的时候根据颜色就能发现它们的动向,可小鸿它们家那头小牛的颜色偏偏是深棕色的,远处看就一团黑,能跟山上的石头混成一团,这识别度瞬间就很低了。

这放牛的荒地在屯里的南边,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底下就是那条令人闻风丧胆的神秘暗河,这暗河的传说就像一部神话,时过境迁,已经很久没有人去触碰那地方了,我对此也是半信半疑,毕竟那些传说自己可从没亲眼见过。人都说路过暗河入口就经常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我好几次试着经过那里,却什么声音也没听到,所以我对暗河的传说充满了质疑。

这秋天的荒草地一片枯黄,这牛长期在这片区域食草,平地上已经没地方可以啃了,牛都往附近的山上跑。我和小鸿沿着周围的山脚一路叫唤,半天也没听到小牛的叫声,母牛边走边喘着粗气,不停地“么么”叫唤,这小孩子不懂母牛的急切心情,我作为一个见过世面的成年人来说感触却是很深,就像一个母亲丢了孩子的心情一样,我暗下决心要帮他们找到小牛。

这老母牛也是很有灵性,对这一带的路线倒是熟悉,跑得比我们还快,我看它哈喇直流,怕是大半天没喝水了,没多久就走不动了。可这附近连个水坑都找不到,这深秋季节基本上都是干旱得很,我身上也没带水,这可麻烦了,小牛没找着母牛也快走不动了,再这样下去怕是要呼救屯里的人了。

这好巧不巧我们刚好就路过暗河的入口,我乍一想就想到了暗河底下不就有水吗,这下去取点水应该不会有事,或许那些乱七八糟的传说就是骗小孩子害怕有人下去危险编出来的故事。我还真不信邪了,壮着胆子决定下去捞点水就上来,可是这入口的杂草长得密密麻麻,想下去还得下一番功夫。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