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20:10:00

三个人沿着路朝农田的方向走去。

“今年是合作社第一年,年初的时候,我特意去农业局请了专家过来,大家研究着决定种了谷子。大部分种的是黄谷子,有一小片地种的红谷。主要也考虑红小米在市场上没什么名气,很多人都不知道,怕不好卖。”

王筝边走边给段琪介绍,“当初选择种小米的时候,就考虑了以后建个粗粮加工厂的。不过那时候没打算今年就建,想今年搞基础设施建设,明年腾出手来再搞招商项目的落实。”

“等厂子建成了,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合作社,目标是全村都加入合作社,然后大家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由合作社统一分配种植农作物。到时候就不只是谷子,还会种高粱、荞麦、玉米等等,加工厂生产成粗粮商品,统一销售,销售的利润再按照土地入股的数量,给合作社的成员分配。具体的分配方案还没有定,这些都还在计划当中。”

说话间,三个人走到地头。村子里的农田并不算多,还有一些山地梯田。往年这些地因为每家每户分开耕种的,显得七零八落的。如今合作社统一耕种,看着整整齐齐。

谷穗已沉甸甸的低下了头,一片深褐色。

“今年雨水不错,是个好年头。”王筝站在垄上,抬手在谷穗上揪下一点,放在掌心上搓了搓,然后露出尚未完成熟饱满的谷粒。

段琪已经心动了,在一旁点头道:“看来今年能收入不少。不过现在建厂,是不是来不及了?”

“来得及,厂房都是钢结构的板房,很快就能建好,设备的购买也不费时间,而且今年不需要太大的规模,全都是机械化也不需要太多人力。厂子的管理、财务、销售等等,我觉得可以等明年扩大规模的时候再去招聘,今年可以找几个可以短期帮忙的人就行。”

“我不是说这个,第一年肯定是摸经验。我说的是手续,营业执照,厂房的用地批复的一系列手续,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批下来的。”

王筝笑道:“姐夫你不用考虑这些,招商引资的项目都有政策扶持,这些手续的办理都有绿色通道,到时候这些事我帮你跑。再说市里早就找所有部门开过会了,对招商引资项目都会倾力支持的。”

段琪一听这话眼前一亮,“如果审批手续快的话,那有一个月就差不多能建起来,设备那边我有朋友可以帮忙,工人的话,两到三个就差不多够了。”

贾美玲一听,赶紧说:“我和我家老杨都可以干活。”

王筝又确定一遍,“姐夫你是决定要投资了是吧?”

段琪点头,“正好我今年也想建个厂子,要是利润好,我就不做别的了,这年头什么都不好干。”

“行,那咱们现在回村部定一下具体方案,我写个材料递上去,这事还得抓紧,一个月能建成的话,正好赶上秋收。”

两个人要去谈工作,贾美玲就不好意思再跟着了。她站在地头看着王筝段琪的背影,心里是安奈不住的喜悦。

有风吹过,谷穗微微晃动,叶子摩擦在一处,发出窸窸窣窣的声浪,随风一波一波的荡漾开去。

今年的雨水一直都不错,现在只求秋收的时候不要下雨了。

加工厂的选址很快定下来,土地租用是村上自己管理,陈书记征求完民意之后,将厂址定在了村东头。

住在最东面的是李老太太,走过她家就是上山的路了,山上都是枣树林。王筝和陈书记商量了一下,从李老太太的房子往东,隔了三百米,规划出两千平的地方作为厂址。

隔了三百米,主要是因为怕吵到村民,主要是李老太太的休息,虽然厂子并没有什么噪音,但是总归还是有声响的。另外这快地方的枣树相对稀疏,比较容易移植。

而且选址在这个地方,王筝也是别有用意的。他们这片枣树林,今年是靠着她号召党员们进行领养枣树活动的钱,才维持有人看管修剪的状态。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这里的路已经修通了,等到明年,或许就可以在这里举办采摘节之类的活动。粗粮加工厂建在这里,两个项目可以互相做广告,一举两得。

当然这都是长远的打算,眼前还是要抓紧时间着手建厂的事情。

将这块地上的枣树移栽到其他地方后,推土机把这块地方推平了,然后浇筑水泥地面,建上围墙,立起钢结构的厂房,设备进厂,就可以等着开工了。

厂房的所有这些准备,段琪都可以飞快的搞定。他做生意多年,各行各业都有认识人,几个电话打出去,很快就把一切敲定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王筝当然也没有闲着,连夜写出项目方案,第二天一早就带到市里,马不停蹄的在各个相关部门之间跑手续。

一个星期之后,经过相关部门的实地考察,王筝终于顺利拿到了营业执照和相关的资质证书。

怀远杂粮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这天,镇上的领导亲自过来剪彩。全村的村民都聚集在门口,鞭炮齐响,锣鼓喧天。

这是全镇第一个落地的招商引资项目,虽然不大,但却是能够实打实的一个惠民项目。

作为第一个落地项目,全镇多少双眼睛都在关注着。秋收的时间已经临近,王筝看着地里一片沉甸甸的谷穗,提议合作社购买收割机。

这下就连陈书记都有些犹豫了。村里多少年来都是人工收割,因为农田并不算多,就算是人工收割也不会需要太久,一个多星期就可以收完。

王筝摇了摇头,“那是以前因为各家种植的农作物都不一样,每家都购买收割机,费用也太大。但是现在咱们合作社统一种植,可以以合作社的名义购买一两台收割机,集体收割,费用从收益中扣除,剩下的利润再按土地多少进行分配,这样平均下来,其实每户承担的费用没有多少。”

陈书记还是犹豫,“这事总得和大伙商量一下。”

“当然要大家同意才能买,但是陈书记你得先同意才行啊。你看,咱们人工收地的话,别说大家都要辛苦的起早贪黑,掉落在地里的谷穗和粮食也不少。万一再遇上有雨的天气,还要耽误几天,下了雨农作物潮湿,更不好收,落在泥里的收都收不起来,浪费的更多。”

陈书记有点动摇,“理是这么个理,但是我怕大家都不认啊,毕竟力气谁都有,出钱可就不是谁都富余了。”

王筝笑道:“所以还得陈书记你多忙帮劝说,收割机真的挺好的,省时间还不掉粒,人工收割浪费掉的那些粮食,有个两三年就能买一台收割机了。”

陈书记终于点头,“行吧,我去劝劝,争取让大伙儿都同意。”

陈书记负责同大家商量合作社购买收割机的事情,而王筝却忙着和段琪给加工厂的产品找销路。

今年是丰收年,不仅他们村丰收,他们市、省,甚至整个东北华北都丰收,粮食产量增大是好事,基础价格有国家保障也不用发愁,但是加工后的精品粮的销售,就不可避免的竞争激烈了起来。

他们是第一年,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和客户,在这样的竞争中非常吃亏。

村部被陈书记用来和合作社代表开会,王筝就去长里找段琪,借他的办公室用。

杨文丽怀了二胎,最近都在家里养身体,只有段琪一个人城里乡下的跑。别说厂子里没有锅灶餐具,就算有,段琪自己也不会做饭。这几天都是在杨文天家里吃,一来二去两家关系近了不少。

商品销售问题,杨文天和贾美玲也自觉认为这是他们家的事,坐在办公室里跟着开会,脸上神情严肃。

“我可以在市里弄个门店,我有个朋友最近正在招租。”段琪说:“但是门店刚起步的时候销售不会太好,得开一段时间,有回头客了,才能看见销量。”

王筝同意段琪的这个说法,“门店租金也不便宜,还有水电这些日常费用,还得雇佣店员。”

“我们可以发广告啊。”贾美玲说:“老爷子生病那几天,我在市里转一圈回来,就能收到一摞广告单。”

“广告肯定要打,不仅是发传单,当地的电视台和媒体也都可以花钱做宣传,不过这个费用也很大。”一个厂子建下来,已经花了不少钱,并且马上要收粮食了,虽然村里不会立即要他付清,但是也不可能拖欠农民太久,说起打广告和促销手段,段琪第一个想到的还是钱的问题。

说道媒体,倒是提醒王筝了。“电商方面呢?现在都是网上购物了,我们能不能开个网店?”

“网店?”贾美玲看向王筝,“你说在网上卖东西吗?那些都是年轻人喜欢干的,年轻人也不买粮食,在网上卖能有人买吗?”

王筝乐了,“嫂子,现在网购可不仅是年轻人,再说年轻人也要吃饭啊,怎么可能不买粮食。再说了,这几年都重视养生,你不知道吧,现在送礼送粗粮也是流行呢。”

这个想法点醒了段琪,“不错,现在大多数实体店都有自己的网店。不过开网店容易,想要挣钱也难,我有几个朋友开网店完全就是为了多买点,主要的收入还是实体店。”

“所以咱们不能默默无名的单打独斗。”王筝拿出手机,打开一个电商平台,“你看这是网站首页,第一排有广告位的。咱们可以花钱让电商帮咱们做个广告。”

说来说去还是要钱,段琪犯愁的皱着眉。

“这个钱不白花的。”王筝一边搜索杂粮,一边说:“咱们这里的小米有贡米之名,本来就挺有知名度的,再让电商在平台显著的位置打上广告,还愁没有人点进来?”

“你看。”王筝打开的是百科界面,详细说了当地小米的特点和养生作用,还写了历史上唐太宗对当地小米称赞的故事。

“其实咱们有一些知名度,只是不够响,需要咱们再推一把。”王筝把手机给段琪看完,又给杨文天和贾美玲看。

“我回去问问看有没有认识的人在这个电商平台卖东西,我问问他们具体的情况。”段琪还想谨慎考察一下再做决定。

王筝也没指望现在就能定下来,“嗯,现在网购是主流趋势,要是可以的话,其实咱们可以先开网店,等资金周转好了,再开实体店。”

一直没说话的杨文天忽然提出疑问,“开网店的话,我怕其他人不会同意啊?那么农村谁在网上买东西啊?”

“咱们农村怎么就不在网上买东西了?”贾美玲立刻反驳道:“去年就有一家快递通到咱们村了,好多人在网上买衣服呢,你就是不知道。昨天老刘大姐跳舞时候穿的那件大衣,就是在网上买的。”

王筝也笑道:“杨哥不常和别人聊这些,所以不知道。而且销售这事不需要别人同意,咱们几个商量就行,主要还是我姐夫定。咱们收粮按斤给合作社钱,什么渠道卖和其他人没有关系。”

杨文天恍然,“哦,是我想岔了,我还以为卖出去钱之后,才和大家一起分呢。”

“不是这样的。”王筝收起手机,“所以这件事才要好好考虑,不然亏的可是姐夫。”

段琪笑道:“有你这个书记帮忙,我肯定吃不了亏。”

“你这样说那我压力可太大了。”王筝玩笑道:“手续上的事我能帮忙跑跑,这生意上的事姐夫才是专业的。”

段琪摆摆手,“专业什么啊,就是为了养家糊口。”

王筝回归正题,“那咱们就定下来,先找电商开拓网络销售渠道。然后我这两天还要回市里开会,顺便看看有什么商机没有。”

达成共识之后,王筝回市里,段琪联系电商平台,杨文天和贾美玲学习机器的使用,为马上的开工做准备。所有人各司其职,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

第17章 考察

三个人沿着路朝农田的方向走去。

“今年是合作社第一年,年初的时候,我特意去农业局请了专家过来,大家研究着决定种了谷子。大部分种的是黄谷子,有一小片地种的红谷。主要也考虑红小米在市场上没什么名气,很多人都不知道,怕不好卖。”

王筝边走边给段琪介绍,“当初选择种小米的时候,就考虑了以后建个粗粮加工厂的。不过那时候没打算今年就建,想今年搞基础设施建设,明年腾出手来再搞招商项目的落实。”

“等厂子建成了,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合作社,目标是全村都加入合作社,然后大家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由合作社统一分配种植农作物。到时候就不只是谷子,还会种高粱、荞麦、玉米等等,加工厂生产成粗粮商品,统一销售,销售的利润再按照土地入股的数量,给合作社的成员分配。具体的分配方案还没有定,这些都还在计划当中。”

说话间,三个人走到地头。村子里的农田并不算多,还有一些山地梯田。往年这些地因为每家每户分开耕种的,显得七零八落的。如今合作社统一耕种,看着整整齐齐。

谷穗已沉甸甸的低下了头,一片深褐色。

“今年雨水不错,是个好年头。”王筝站在垄上,抬手在谷穗上揪下一点,放在掌心上搓了搓,然后露出尚未完成熟饱满的谷粒。

段琪已经心动了,在一旁点头道:“看来今年能收入不少。不过现在建厂,是不是来不及了?”

“来得及,厂房都是钢结构的板房,很快就能建好,设备的购买也不费时间,而且今年不需要太大的规模,全都是机械化也不需要太多人力。厂子的管理、财务、销售等等,我觉得可以等明年扩大规模的时候再去招聘,今年可以找几个可以短期帮忙的人就行。”

“我不是说这个,第一年肯定是摸经验。我说的是手续,营业执照,厂房的用地批复的一系列手续,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批下来的。”

王筝笑道:“姐夫你不用考虑这些,招商引资的项目都有政策扶持,这些手续的办理都有绿色通道,到时候这些事我帮你跑。再说市里早就找所有部门开过会了,对招商引资项目都会倾力支持的。”

段琪一听这话眼前一亮,“如果审批手续快的话,那有一个月就差不多能建起来,设备那边我有朋友可以帮忙,工人的话,两到三个就差不多够了。”

贾美玲一听,赶紧说:“我和我家老杨都可以干活。”

王筝又确定一遍,“姐夫你是决定要投资了是吧?”

段琪点头,“正好我今年也想建个厂子,要是利润好,我就不做别的了,这年头什么都不好干。”

“行,那咱们现在回村部定一下具体方案,我写个材料递上去,这事还得抓紧,一个月能建成的话,正好赶上秋收。”

两个人要去谈工作,贾美玲就不好意思再跟着了。她站在地头看着王筝段琪的背影,心里是安奈不住的喜悦。

有风吹过,谷穗微微晃动,叶子摩擦在一处,发出窸窸窣窣的声浪,随风一波一波的荡漾开去。

今年的雨水一直都不错,现在只求秋收的时候不要下雨了。

加工厂的选址很快定下来,土地租用是村上自己管理,陈书记征求完民意之后,将厂址定在了村东头。

住在最东面的是李老太太,走过她家就是上山的路了,山上都是枣树林。王筝和陈书记商量了一下,从李老太太的房子往东,隔了三百米,规划出两千平的地方作为厂址。

隔了三百米,主要是因为怕吵到村民,主要是李老太太的休息,虽然厂子并没有什么噪音,但是总归还是有声响的。另外这快地方的枣树相对稀疏,比较容易移植。

而且选址在这个地方,王筝也是别有用意的。他们这片枣树林,今年是靠着她号召党员们进行领养枣树活动的钱,才维持有人看管修剪的状态。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这里的路已经修通了,等到明年,或许就可以在这里举办采摘节之类的活动。粗粮加工厂建在这里,两个项目可以互相做广告,一举两得。

当然这都是长远的打算,眼前还是要抓紧时间着手建厂的事情。

将这块地上的枣树移栽到其他地方后,推土机把这块地方推平了,然后浇筑水泥地面,建上围墙,立起钢结构的厂房,设备进厂,就可以等着开工了。

厂房的所有这些准备,段琪都可以飞快的搞定。他做生意多年,各行各业都有认识人,几个电话打出去,很快就把一切敲定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王筝当然也没有闲着,连夜写出项目方案,第二天一早就带到市里,马不停蹄的在各个相关部门之间跑手续。

一个星期之后,经过相关部门的实地考察,王筝终于顺利拿到了营业执照和相关的资质证书。

怀远杂粮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这天,镇上的领导亲自过来剪彩。全村的村民都聚集在门口,鞭炮齐响,锣鼓喧天。

这是全镇第一个落地的招商引资项目,虽然不大,但却是能够实打实的一个惠民项目。

作为第一个落地项目,全镇多少双眼睛都在关注着。秋收的时间已经临近,王筝看着地里一片沉甸甸的谷穗,提议合作社购买收割机。

这下就连陈书记都有些犹豫了。村里多少年来都是人工收割,因为农田并不算多,就算是人工收割也不会需要太久,一个多星期就可以收完。

王筝摇了摇头,“那是以前因为各家种植的农作物都不一样,每家都购买收割机,费用也太大。但是现在咱们合作社统一种植,可以以合作社的名义购买一两台收割机,集体收割,费用从收益中扣除,剩下的利润再按土地多少进行分配,这样平均下来,其实每户承担的费用没有多少。”

陈书记还是犹豫,“这事总得和大伙商量一下。”

“当然要大家同意才能买,但是陈书记你得先同意才行啊。你看,咱们人工收地的话,别说大家都要辛苦的起早贪黑,掉落在地里的谷穗和粮食也不少。万一再遇上有雨的天气,还要耽误几天,下了雨农作物潮湿,更不好收,落在泥里的收都收不起来,浪费的更多。”

陈书记有点动摇,“理是这么个理,但是我怕大家都不认啊,毕竟力气谁都有,出钱可就不是谁都富余了。”

王筝笑道:“所以还得陈书记你多忙帮劝说,收割机真的挺好的,省时间还不掉粒,人工收割浪费掉的那些粮食,有个两三年就能买一台收割机了。”

陈书记终于点头,“行吧,我去劝劝,争取让大伙儿都同意。”

陈书记负责同大家商量合作社购买收割机的事情,而王筝却忙着和段琪给加工厂的产品找销路。

今年是丰收年,不仅他们村丰收,他们市、省,甚至整个东北华北都丰收,粮食产量增大是好事,基础价格有国家保障也不用发愁,但是加工后的精品粮的销售,就不可避免的竞争激烈了起来。

他们是第一年,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和客户,在这样的竞争中非常吃亏。

村部被陈书记用来和合作社代表开会,王筝就去长里找段琪,借他的办公室用。

杨文丽怀了二胎,最近都在家里养身体,只有段琪一个人城里乡下的跑。别说厂子里没有锅灶餐具,就算有,段琪自己也不会做饭。这几天都是在杨文天家里吃,一来二去两家关系近了不少。

商品销售问题,杨文天和贾美玲也自觉认为这是他们家的事,坐在办公室里跟着开会,脸上神情严肃。

“我可以在市里弄个门店,我有个朋友最近正在招租。”段琪说:“但是门店刚起步的时候销售不会太好,得开一段时间,有回头客了,才能看见销量。”

王筝同意段琪的这个说法,“门店租金也不便宜,还有水电这些日常费用,还得雇佣店员。”

“我们可以发广告啊。”贾美玲说:“老爷子生病那几天,我在市里转一圈回来,就能收到一摞广告单。”

“广告肯定要打,不仅是发传单,当地的电视台和媒体也都可以花钱做宣传,不过这个费用也很大。”一个厂子建下来,已经花了不少钱,并且马上要收粮食了,虽然村里不会立即要他付清,但是也不可能拖欠农民太久,说起打广告和促销手段,段琪第一个想到的还是钱的问题。

说道媒体,倒是提醒王筝了。“电商方面呢?现在都是网上购物了,我们能不能开个网店?”

“网店?”贾美玲看向王筝,“你说在网上卖东西吗?那些都是年轻人喜欢干的,年轻人也不买粮食,在网上卖能有人买吗?”

王筝乐了,“嫂子,现在网购可不仅是年轻人,再说年轻人也要吃饭啊,怎么可能不买粮食。再说了,这几年都重视养生,你不知道吧,现在送礼送粗粮也是流行呢。”

这个想法点醒了段琪,“不错,现在大多数实体店都有自己的网店。不过开网店容易,想要挣钱也难,我有几个朋友开网店完全就是为了多买点,主要的收入还是实体店。”

“所以咱们不能默默无名的单打独斗。”王筝拿出手机,打开一个电商平台,“你看这是网站首页,第一排有广告位的。咱们可以花钱让电商帮咱们做个广告。”

说来说去还是要钱,段琪犯愁的皱着眉。

“这个钱不白花的。”王筝一边搜索杂粮,一边说:“咱们这里的小米有贡米之名,本来就挺有知名度的,再让电商在平台显著的位置打上广告,还愁没有人点进来?”

“你看。”王筝打开的是百科界面,详细说了当地小米的特点和养生作用,还写了历史上唐太宗对当地小米称赞的故事。

“其实咱们有一些知名度,只是不够响,需要咱们再推一把。”王筝把手机给段琪看完,又给杨文天和贾美玲看。

“我回去问问看有没有认识的人在这个电商平台卖东西,我问问他们具体的情况。”段琪还想谨慎考察一下再做决定。

王筝也没指望现在就能定下来,“嗯,现在网购是主流趋势,要是可以的话,其实咱们可以先开网店,等资金周转好了,再开实体店。”

一直没说话的杨文天忽然提出疑问,“开网店的话,我怕其他人不会同意啊?那么农村谁在网上买东西啊?”

“咱们农村怎么就不在网上买东西了?”贾美玲立刻反驳道:“去年就有一家快递通到咱们村了,好多人在网上买衣服呢,你就是不知道。昨天老刘大姐跳舞时候穿的那件大衣,就是在网上买的。”

王筝也笑道:“杨哥不常和别人聊这些,所以不知道。而且销售这事不需要别人同意,咱们几个商量就行,主要还是我姐夫定。咱们收粮按斤给合作社钱,什么渠道卖和其他人没有关系。”

杨文天恍然,“哦,是我想岔了,我还以为卖出去钱之后,才和大家一起分呢。”

“不是这样的。”王筝收起手机,“所以这件事才要好好考虑,不然亏的可是姐夫。”

段琪笑道:“有你这个书记帮忙,我肯定吃不了亏。”

“你这样说那我压力可太大了。”王筝玩笑道:“手续上的事我能帮忙跑跑,这生意上的事姐夫才是专业的。”

段琪摆摆手,“专业什么啊,就是为了养家糊口。”

王筝回归正题,“那咱们就定下来,先找电商开拓网络销售渠道。然后我这两天还要回市里开会,顺便看看有什么商机没有。”

达成共识之后,王筝回市里,段琪联系电商平台,杨文天和贾美玲学习机器的使用,为马上的开工做准备。所有人各司其职,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