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9 09:06:51

昆仑虚,一片空地上,四周青草野花绿意盎然,天空碧波如洗。

一座不大不小的亭子屹立其上,那亭子四根红漆柱子支撑着一个四角翼然的金色亭顶,地面上铺着石砖,亭子朝南的那一面挂了一块匾,上书三个大字“金顶亭”,没错这正是开篇第一句话提到的那个金顶亭。亭内摆放着很多石桌石凳,上面坐满了人,亭子内的北边摆着一张长案,长案后坐着一位身穿蓝色马褂的说书先生。

“因为这是他们返回家乡也就是九州的归路,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罢了...”正说着,亭外传来一句话“呦,聊什么呢这么热闹?”一名身穿黑白双色华服的男子走了进来带着笑意问向穿蓝色马褂的说书先生。

说书人赶紧起身行礼“呦,贵客,您百忙之中怎么有空到我这来了,我们这儿正说书呢,招待不周招待不周,怠慢了怠慢了。”

“怎么又干起你的老本行来了?我今天有空,来你这儿看看,看看你说没说我的坏话,哈哈哈...”

“没有没有,哪能啊。”

“哦,说得哪一段啊?”

“额...《虞相》...您的传记...”

“嗯?”男子错愕了一下“我的传记?”

“对对,您的传记。”

“呵呵,正好今天突然来了雅兴,我的传记我最清楚,理应我来说啊,毕竟细节上我了解得更清楚不是?”

“额...这个...”说书人迟疑了一下。心想:你来说?我看你来了雅兴是假,怕我说你坏话是真。呵呵,不过没关系,你说错的地方我随时给你纠正。“大人您公务繁忙...”

“不忙,今天当放假了,讲到哪了?”

“刚开个头,讲到姬礼将军带领三万人马驰援边城,将吴军击退后给两军将士送葬了。接下来该讲您在九州时发生的事了。”

“哦~”男子微微点了点头,“讲到这了”咳,干咳一声,“对了,我记得你有一块能编制语言描绘场景画面的醒木吧,借我用用?”

说书人心中一凛,想借我的重宝?想干什么?你哪是想借醒木啊?你分明想拿它做人质堵我的嘴啊!“额,今日没带...”

“可我刚刚看到你用了。”

“额...”

“嗯?”发出质疑声。

“嗨,给您”

“啪!”(醒木拍桌子的声音)

我...算是个小规模的富二代吧,父亲是一名小型装修公司的老板;母亲呢,是一家公司的经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退休的正式工人每月能领工资。

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算是比上不足不下有余吧。老一辈的四位很疼我,什么零食啊,或者是我感兴趣的新鲜玩意啊,从来不断,想买什么东西家里都会尽量满足,当然了,那个时候的小孩子不懂那么多东西,花费其实并不大。最主要的是父母恩爱,家庭和睦。

儿时,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喜欢将自己家和别人家比较。唉,小孩子有点攀比之心也正常,那个时候认知也有限,2000年初的时候网络还没这么发达,所以那个时候的小孩还算单纯。比得也不是谁家有钱谁家有势什么的乱七八糟东西,无非就是比你要的零食父母给不给你买,你要玩具父母推脱不推脱,你犯错的时候父母怎么教育你是直接一顿暴打啊还是给你来场“爱的教育”啊什么的,呵呵有时想起小时候其实觉得也挺有意思的。

通过对比反正我是觉得我们家是我们班里最幸福的家庭,不接受反驳就是这么任性。然而突如其来的变故,将我的视为最幸福的家庭毁于一旦。

那一年我六岁半,还在上学前班。晚上六点多,“铃铃铃,铃铃铃”家里的座机响了,母亲从厨房出来拿起电话,“喂,老公啊。”

“喂,老婆,我今天晚上公司有应酬就不回家吃饭了,你带着孩子先吃吧,不用等我了。“父亲在手机里说着。

“好吧,少喝酒早点回来。”母亲柔声嘱咐着。我父亲的公司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一年到头来也会有几场和材料商的应酬所以我和母亲都理解父亲的辛苦。

母亲虽然每次都会嘱咐父亲一些少喝酒,伤身体一类的话,但父亲自己有分寸从不会喝醉酒。在我眼中这其实一种夫妻之间关心的体现。

吃完晚饭我帮母亲收拾碗筷,和母亲一起做做家务,按母亲的说法这是一种训练我独立生活能力的一种方式。晚上,母亲会给我读一些历史或者是神话故事或者是我自己看看感兴趣的书。那时候...说实话也没啥能玩儿的东西,我爸妈说看电视对眼睛不好,严格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

九点钟,我回屋睡觉,母亲就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电视等父亲回家。

夜深,客厅时钟的分针已经转了两圈,沙发上的母亲也有些困得打哈欠。

分钟又转了一圈多,“卡拉,卡拉”一阵钥匙开门的声音响起,沙发上已经睡着的母亲醒来,父亲穿着西服打开门,晃晃悠悠的走进来“老婆,我——回来啦!”这一句话是喊出来的。把原本觉就很轻得我喊醒了。

我揉揉眼睛,下了床扒着门往外看。母亲赶紧走过去,扶着父亲免得他摔倒“怎么今天喝这么多啊!”母亲轻声地问。

“高兴!高兴!”父亲的身材很标准,肚子没有发福,所以母亲还是能扶住他的,母亲扶着父亲回卧室,我注意到母亲的脸色不是很好,在途径我卧室门口时,我闻到了父亲身上有一股谈淡的香水味,和母亲身上的香气不一样。闻到这股香气时,第一反应是真好闻,但不知为何从心底里泛出一股反感的情绪。

夜深了,人静灯灭。

第七章金顶亭

昆仑虚,一片空地上,四周青草野花绿意盎然,天空碧波如洗。

一座不大不小的亭子屹立其上,那亭子四根红漆柱子支撑着一个四角翼然的金色亭顶,地面上铺着石砖,亭子朝南的那一面挂了一块匾,上书三个大字“金顶亭”,没错这正是开篇第一句话提到的那个金顶亭。亭内摆放着很多石桌石凳,上面坐满了人,亭子内的北边摆着一张长案,长案后坐着一位身穿蓝色马褂的说书先生。

“因为这是他们返回家乡也就是九州的归路,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罢了...”正说着,亭外传来一句话“呦,聊什么呢这么热闹?”一名身穿黑白双色华服的男子走了进来带着笑意问向穿蓝色马褂的说书先生。

说书人赶紧起身行礼“呦,贵客,您百忙之中怎么有空到我这来了,我们这儿正说书呢,招待不周招待不周,怠慢了怠慢了。”

“怎么又干起你的老本行来了?我今天有空,来你这儿看看,看看你说没说我的坏话,哈哈哈...”

“没有没有,哪能啊。”

“哦,说得哪一段啊?”

“额...《虞相》...您的传记...”

“嗯?”男子错愕了一下“我的传记?”

“对对,您的传记。”

“呵呵,正好今天突然来了雅兴,我的传记我最清楚,理应我来说啊,毕竟细节上我了解得更清楚不是?”

“额...这个...”说书人迟疑了一下。心想:你来说?我看你来了雅兴是假,怕我说你坏话是真。呵呵,不过没关系,你说错的地方我随时给你纠正。“大人您公务繁忙...”

“不忙,今天当放假了,讲到哪了?”

“刚开个头,讲到姬礼将军带领三万人马驰援边城,将吴军击退后给两军将士送葬了。接下来该讲您在九州时发生的事了。”

“哦~”男子微微点了点头,“讲到这了”咳,干咳一声,“对了,我记得你有一块能编制语言描绘场景画面的醒木吧,借我用用?”

说书人心中一凛,想借我的重宝?想干什么?你哪是想借醒木啊?你分明想拿它做人质堵我的嘴啊!“额,今日没带...”

“可我刚刚看到你用了。”

“额...”

“嗯?”发出质疑声。

“嗨,给您”

“啪!”(醒木拍桌子的声音)

我...算是个小规模的富二代吧,父亲是一名小型装修公司的老板;母亲呢,是一家公司的经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退休的正式工人每月能领工资。

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算是比上不足不下有余吧。老一辈的四位很疼我,什么零食啊,或者是我感兴趣的新鲜玩意啊,从来不断,想买什么东西家里都会尽量满足,当然了,那个时候的小孩子不懂那么多东西,花费其实并不大。最主要的是父母恩爱,家庭和睦。

儿时,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喜欢将自己家和别人家比较。唉,小孩子有点攀比之心也正常,那个时候认知也有限,2000年初的时候网络还没这么发达,所以那个时候的小孩还算单纯。比得也不是谁家有钱谁家有势什么的乱七八糟东西,无非就是比你要的零食父母给不给你买,你要玩具父母推脱不推脱,你犯错的时候父母怎么教育你是直接一顿暴打啊还是给你来场“爱的教育”啊什么的,呵呵有时想起小时候其实觉得也挺有意思的。

通过对比反正我是觉得我们家是我们班里最幸福的家庭,不接受反驳就是这么任性。然而突如其来的变故,将我的视为最幸福的家庭毁于一旦。

那一年我六岁半,还在上学前班。晚上六点多,“铃铃铃,铃铃铃”家里的座机响了,母亲从厨房出来拿起电话,“喂,老公啊。”

“喂,老婆,我今天晚上公司有应酬就不回家吃饭了,你带着孩子先吃吧,不用等我了。“父亲在手机里说着。

“好吧,少喝酒早点回来。”母亲柔声嘱咐着。我父亲的公司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一年到头来也会有几场和材料商的应酬所以我和母亲都理解父亲的辛苦。

母亲虽然每次都会嘱咐父亲一些少喝酒,伤身体一类的话,但父亲自己有分寸从不会喝醉酒。在我眼中这其实一种夫妻之间关心的体现。

吃完晚饭我帮母亲收拾碗筷,和母亲一起做做家务,按母亲的说法这是一种训练我独立生活能力的一种方式。晚上,母亲会给我读一些历史或者是神话故事或者是我自己看看感兴趣的书。那时候...说实话也没啥能玩儿的东西,我爸妈说看电视对眼睛不好,严格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

九点钟,我回屋睡觉,母亲就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电视等父亲回家。

夜深,客厅时钟的分针已经转了两圈,沙发上的母亲也有些困得打哈欠。

分钟又转了一圈多,“卡拉,卡拉”一阵钥匙开门的声音响起,沙发上已经睡着的母亲醒来,父亲穿着西服打开门,晃晃悠悠的走进来“老婆,我——回来啦!”这一句话是喊出来的。把原本觉就很轻得我喊醒了。

我揉揉眼睛,下了床扒着门往外看。母亲赶紧走过去,扶着父亲免得他摔倒“怎么今天喝这么多啊!”母亲轻声地问。

“高兴!高兴!”父亲的身材很标准,肚子没有发福,所以母亲还是能扶住他的,母亲扶着父亲回卧室,我注意到母亲的脸色不是很好,在途径我卧室门口时,我闻到了父亲身上有一股谈淡的香水味,和母亲身上的香气不一样。闻到这股香气时,第一反应是真好闻,但不知为何从心底里泛出一股反感的情绪。

夜深了,人静灯灭。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