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2 15:53:25

第二天一大早,宋梓洋便在家门口小心翼翼张望。

他想看看宋梓晨出屋没有。等他不在家了,自己再过去。

卧室里的张双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用手去够下宋梓洋,扑了个空。

床的另一边根本没人。

难道宋梓洋这么早就找他妈去了?

这个点,宋梓晨肯定还在家睡懒觉。

就宋梓洋怕宋梓晨的这个熊样,肯定张不了口,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她揉了揉眼睛,鼓足了勇气把手从温暖的被窝里拿出来,伸到冰冷的外面,快速拿回自己那冻得跟冰棍一样手机。

窗外的天还有点暗,窗外传来稀稀拉拉的落雨声。

今天又是个昏蒙蒙的雨天。

她看了下时间,原来已经七点了。

昨晚跟宋梓洋聊得太晚了,今早才睡这么沉。

她一个咕噜翻身起来,披上厚厚的外套,套上棉拖鞋,快速跑到隔壁军子睡的小屋,用力拍了拍军子身上盖的厚被子,大声喊着军子起床。

等他们母子两手忙脚乱收拾完,迷迷瞪瞪的军子穿着套鞋打着雨伞出门的时候,张双才发现宋梓洋正站在屋外的走廊上,伸着长脖子看向隔壁屋。

张双走近,喊了他一声:“宋梓洋,你大早上就杵在这里干什么呢?”

宋梓洋有点被吓了一跳,他回头看着自己头发凌乱但还是很美的妻子,轻轻‘嘘’了一声。

张双没好气问道:“你想看宋梓晨在没在家?这个点他都在家睡觉。他每天都是睡到十一二点起,再吃饭打牌喝酒。听孙小凤讲,他最近总共输了快两千多了。”

宋梓洋挽着张双的手,跟着她往屋内走:“他输了都给钱吗?”

张双点点头:“给啊。说最近给钱挺大方,一点都不耍赖。刘礼鸣整天跟在屁股后面。孙小凤说,他还给刘培元零花钱。”

“刘礼鸣就是个马屁精,从小到大就会跟在他后面拍马屁,骗吃骗喝。”

张双斜向上瞟了一眼不痛快的宋梓洋:“反正啊,他和刘礼鸣像是亲兄弟两。”

“一丘之貉。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刘礼鸣的儿子也是。回头不要让军子跟着他一起玩。刘培元太随他爹,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就会背后说别人。”

张双走到屋里,给他盛了一碗粘稠的大米粥,又弯腰帮他加了两勺糖。

“你啊,也太不了解你儿子了。你儿子都多大了,已经跟你差不多高了。他一直就不怎么跟刘培元玩。”

“是吗?我记得小时候他们两个还一起玩,总打架呢。我记得军子比较横,虽然比刘培元要小,总是抢刘培元的东西,也敢跟刘培元打架。”

张双白了他一眼:“那都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你天天在外面跑长途,回来也就睡个觉,根本没时间陪儿子。他们也就是上幼儿园之前会一起玩。因为那个时候我总带着军子去找小凤聊天说话。她生他们家老二刘立云的那年我生的军子。”

“对,你们前后脚生的。军子比刘立云大几个月。”

“是啊,他们兄妹两总是一起欺负军子。等上幼儿园了,军子根本就不跟着我去他们家玩了。说刘培元总是吹牛,刘立云一天到晚只知道学习,无趣得很。他最喜欢跟着卷毛和沈算盘家儿子沈洪刚一起玩。”

卷毛是张双姐姐张丹的儿子,比军子大五岁,现在念大三。沈洪刚比军子大三岁,现在正念高三,明年就要考大学。

“周末大姐和卷毛他们是不是也过来?这几个周末,军子经常跟着卷毛和沈洪刚屁股后面跑。你看看,卷毛和沈洪刚至少都考上高中了。刘培元也考上了,别回头就咱们家军子考不上。”

正在切菜,准备做午饭的张双一听这话就生气。她‘啪’一下,把手里的菜刀扔在案板上,双目圆瞪,怒斥道:“你这话怪谁呢?现在知道着急了?现在知道要成绩了?你从小到大管过孩子学习吗?你辅导过他的功课吗?你啥都没管,现在质问我,问我要成绩?”

宋梓洋见妻子又动气,赶紧上去抚摸着她肩膀,安抚道:“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那个意思。你看看,不要皱眉头,皱眉头都有皱纹了,影响你的神仙颜值了。咱们军子挺好的,孝顺懂事,都是你和咱爸妈教育得好。回头等我从我妈那里拿到钱了,咱们立刻去市里租房子租门面,给军子找个好点的学校,找个好点的老师,一对一对他进行辅导,咱们军子只要遗传到你一半的智商,肯定能考上高中,考上大学,肯定比咱们两都要强。”

宋梓洋175的个子,清秀白净,跟黑粗壮的宋梓晨完全不像两兄弟。可能因为他长期开车,脸上晒不到太阳,他面上皮肤比张双都要白好几个度。

他笑起来露出两个小酒窝,剑眉星目,完美遗传了吕二娘和宋绍文的外貌优点,长相在尾达村算得上是比较出众,性格也比较温和。

这正是当年张双宁愿跟家里闹翻都非他不嫁的原因。

见他满脸堆笑地哄着自己,张双还是不依不饶瞪着他,不说话。

凭过去丰富的经验,宋梓洋知道当务之急就是要赶紧转移话题:“那双双你说,咱们军子是不是应该多和刘立云一起玩?我看她性格挺沉稳的,学习又好,一点不随她爸爸。刘礼鸣有个这么听话的女儿,真的是好福气。你刚才说军子不愿意和她一起玩,因为她一天到晚只知道学习?”

张双缓了缓语气,好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咧起嘴角笑着说道:“你儿子啊,死随你。你知道他到底因为什么不愿意和刘立云玩吗?”

“随我?因为什么?”宋梓洋不明所以。

张双捂着自己的嘴偷乐轻轻说道:“他嫌弃人家长得丑!”

宋梓洋闻言,也觉得好笑:“这小子!这么势利眼!不过刘立云确实太随她妈妈了。两个眼睛就不像个眼睛,像两个枣核,被人随意硬摁在脸上,还是竖着摁进去的。偏偏嘴巴又随刘礼鸣,像两个香肠嘴。孙小凤就长得有点不好看,但其实刘礼鸣长得还可以。”

张双睁着大眼睛看着他,‘啧啧啧’嫌弃地说道:“瞧你这张,多刻薄。你儿子就是死随你。说的话都跟你说的一样。说刘立云眼睛像枣核。但是人家姑娘就是听话懂事,考试回回第一。我羡慕都羡慕不来。”

“我儿子要是随我,有这么好的运气,以后能娶到像他妈妈这么漂亮又优秀的人就好了。”

张双娇嗔地看了他一眼,嘴啐了一句:“死鬼。嘴巴跟抹了蜜一样。你儿子啊,真的很随你。眼光高得很。你知道他喜欢哪个女孩子吗?”

宋梓洋很是意外:“军子这么小就有喜欢的女孩子了?他去年不还尿床了吗?”

“一码归一码。你猜猜。”张双边切辣椒,边促狭地看着宋梓洋坏笑。

宋梓洋洗着白菜摇着头:“我不知道。他的同学我一个都不认识。他每次的家长会不都是你去参加的吗?”

“这个人你认识,而且很熟悉呢。”

“我认识,而且很熟悉?”宋梓洋抬头认真思考:“跟军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我还认识?”

“是女孩子吧,军子是喜欢女孩子吧?”

张双推了他一把:“想什么呢,当然是喜欢女孩子!”

“那会是谁?我认识的,和军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我认识的和军子一般大的没几个。大姐家的妞妞。”

“滚一边去,那是他表姐。”

“我知道,我是在算有哪几个人。大姐家的妞妞,刘礼鸣家刘立云,对面董医生家的叫什么萌萌,戴崇家的戴书良。啊,我知道了。”宋梓洋眼前一亮。

做了爸爸妈妈后,所有的话题都是围绕着儿女转,可以说上一整天也不停歇。

难怪说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有了孩子后,夫妻双方立场更加一致,关系越来越稳定。

当然,前提是夫妻之间有感情基础。

张双略带骄傲地点点头:“怎么样,咱儿子的眼光不错吧。”

宋梓洋得意地说道:“这一点是真的随他爸爸了。你还别说,咱们附近几个村,还就戴崇家孩子戴书良最端庄稳重,长相也甜美。”

“白白净净,见人就微笑打招呼,很有礼貌。学习也好,你看看他们家墙上那个奖状,都糊满了整面墙壁。军子要是能得这么多奖状,我也糊满了,还要复印几张每个房间都贴上。这就是最好的装修。”

“她那个长相是不是随她的妈妈。我都不记得她妈妈长什么样了。你还记得吗?”

戴书良的妈妈王婷婷七年前得了重病。戴崇的父母也早就去世,没有多余人手。戴崇既要赚钱养家,又要照顾当时只有九岁的小戴书良。王婷婷的娘家人便接她回去养着了,后来没有两年就去世了。

去世后还托她父母给戴书良送来一笔钱,说是供她上大学用。

也是可怜人。

“王婷婷长得挺好看,高高瘦瘦,皮肤也白,眼睛水灵灵的,就像里面有水一样。我记得她嫁到咱们村那年,我刚生军子,还没有断奶,胖得跟个汽油桶一样。结婚当天,她穿着一件红色的旗袍,踩着一双红色高跟鞋敬酒,那个腰肢小得只有我的胳膊粗,胳膊细得只有我一半,跟电视里的明星一样,怎么看都看不够。你们当时是不是都在羡慕戴崇的福气,媳妇那么漂亮。”

跟妻子相比,戴崇外貌实属一般。他和宋梓洋差不多身高,也是175左右,比宋梓洋看着要精壮一点。由于长期在桂花苗地里耕耘,他整个皮肤黑的发亮。性格内敛,不怎么爱说话,每天就是在地里伺候他那几亩桂花苗和其他的花花草草。

宋梓洋当即摇头:“我可不羡慕。我要是他我都累死了。娶了个媳妇回家跟娶了一个祖宗一样。在家里什么都不干,每天就是穿得花枝招展,在农村里,天天也不出门,穿这么漂亮干什么。钱是戴崇挣,家务活也是戴崇干,孩子还是戴崇管接管送。”

张双记得当时全村的女人都羡慕王婷婷。戴崇宠她宠得不行,家里什么活都不要她干。她当时最羡慕的就是王婷婷做的那个美甲。一个月去镇上做一次,亮闪闪,晶莹剔透,衬得她那双白皙的双手更加柔弱无骨。

她们想做,根本就没有机会,因为总要干家务,还要下地干活,戴着美甲根本就不可能。

“戴崇是真喜欢她。疼到心尖尖上去了。我听说家里所有的钱都是归她管。她给自己和戴书良一个月都要买几套衣服。”

“戴崇就会挣钱,不会花钱。光是他栽培的那个桂花苗,一年就要卖好几万。”宋梓洋其实还想过跟戴崇学学。

种植桂花苗看着简单,实施起来还挺辛苦。要会观测天气,随时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有时候晚上都要呆在地里。

张双点点头:“戴崇除了不是特别喜欢说话,一天到晚总是脏兮兮的,其他的还真没得挑。难怪王婷婷去世后,上门帮他说媒的人还是络绎不绝。看戴书良被他照顾得多好,衣服永远干干净净,连脚上的鞋都是一尘不染的。”

“她应该看不上咱们军子吧。军子还小,傻乎乎的。戴书良不是经常和刘立云一起玩吗?”

张双噗嗤一声笑出来:“哎呀,咱们家军子啊,估计哪个女孩子都会看不上。那么高大了,还跟一个三四岁小孩子一样,天天在家里跟大壮打架。出门就知道买辣条吃。等他长大一点吧,长大一点成熟一点也许就好了。”

想起自己家大儿子满脸鼻涕,晚上还尿床的那个傻样子,宋梓洋也苦笑着无奈地摇了摇头。

“一会儿宋梓晨出门了你再找你妈说事吗?”

宋梓洋低头洗菜,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那得下午了。你上午干点什么呢?”

“我想找找田宇。”宋宋梓洋仰头,大口大口地喝了两口水。

田宇是李清宜家最小那个女儿李巧的老公,和宋梓洋情况差不多,算是半个入赘女婿。

他也是个司机,只不过比宋梓洋轻松多了,不是跑长途,每天跑两趟市里,接送乘客。

整个镇上到市里的客运路线被李清宜家垄断。田宇和李清宜家大女婿付杰包了这条线路,两个人轮流开。

李清宜大女儿李佳和儿媳妇徐芳负责跟车售票。

一到过年过节,票价飞涨,是平时的四五倍。

就像前段过年期间,从尾达村到胡川市的票价飞涨至三十元,平日里都是六块左右。

村里人都说他们每天跑完车回来,得用一个大黑包装钱;甚至传他们家有一个很大的保险柜,藏在李清宜房间的床底下,里面装着大量的现金。

都知道李清宜家里是大户,家里有钱。

他三个孩子都在城里镇上买了房,买了车。

宋梓洋听田宇那语气,过年高峰期每天赚五千不是问题。

也不是没有人眼红。

很多人都想染指这条黄金客运线。

不少人试过不走流程,不申请,自己私自跑车拉客。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刚跑几天,一旦进入到镇上或者市里,百分百会被交警拦下,各种罚款,也不知道交警的消息怎么会那么灵通;按正规程序,就要走流程排队排队申请。线路就一条,指标那么少,李清宜家里技术过硬,设备齐全,这么多年没出过任何安全事故,没有人能竞争过。除非他们家自愿退出。

时间长了,想去市里的乘客都认准了李清宜家的车。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坐他们家的车才不违规,也不会半路被交警拿下。

田宇身高180,高壮厚实,性格直爽,有啥说啥。他心直口快,由于体型太大,总看着有点笨拙,不协调。可是他却是有着二十多年开车经验的老司机。

他开车的时候,不管道路多么崎岖,多么坑坑洼洼,坐在车上的乘客根本不会感觉到一丝的颠簸。

二十多年的开车经历,没有出过任何问题,哪怕是小刮小蹭都没有。

张双问宋梓洋找田宇干什么。

她知道,在村里,宋梓洋也就和田宇交流多一点,毕竟都是司机,有共同话题。

“是找他借钱吗?”李清宜家的钱可不好借。

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家有钱。可是越有钱,就越小气。

村里不少人都尝试过找他们家的人借钱,可是没有人成功过。

他们一家人待人倒都是客客气气,乐乐呵呵的。

尤其是已经72岁的李清宜,跟谁说话都是和蔼可亲,认真倾听。

他们不愿意的事情,比如说借钱,那态度很坚决,没有就是没有。

不过借钱的人虽然借不走钱,走的时候,他们家都会拿一点新鲜的水果、蔬菜或者其他的零食给人带走,态度谦卑热情,不会让人完全失望空手而归。

宋梓洋摇了摇头,说不是借钱。

田宇人际关系广,镇上、市里也都买房子了。他想打听一下,胡川市里哪一片人流量比较多,好做生意。问问他认不认识送外卖或者快递的人。

张双见自己干任何事情都慢吞吞的老公真正对这件事情上心了,高兴不已。

她眉飞色舞走上去大大亲了老公一口:“田宇那个人挺不错的,没有什么花花肠子,只要他会的都会告诉别人。他媳妇李巧李老师说话也实在,待人和气。那你就赶紧去吧,洗洗脸洗洗头,收拾收拾,你看看你头发都打绺儿了。要不去店里,我帮你在修剪修剪,吹吹造型?”

“不用那么麻烦。过年前你刚帮我理完头,还不是很长。再过过。男人要什么发型,只要不披头散发挡着视线就好了。”

“唉,咱们村所有的人都是你这个想法。我那个理发店一个礼拜也没什么客人。”

“别着急。你手艺这么好,也许去市里开店后,一炮而火呢。到时候大家都叫你张老师。”宋梓洋想办法逗着妻子开心。

“哈哈哈,那我还得取个艺名。张老师太土了,叫珍妮老师。”

两口子说说笑笑。

宋梓洋又开口唱起来了花鼓戏。

“你啊,没事就哼着花鼓戏。手机里,车上下载的音乐都是这个。我在想有没有招唱花鼓戏的,你去报名,教别人唱花鼓戏多好。”

“现在也没几个人爱听了。我一唱咱爸就皱眉头。”

“我爸一直那样,没事就喜欢皱眉头。你别管他就好了。”

宋梓洋摇头晃脑,一人分饰两角低声唱到:“手拉风箱,呼呼的响,火炉烧得红旺旺,女婿来补锅,瞒了丈母娘,操作要留意呀,当心手烧伤,双手烧伤不要紧,怕只怕呀,说不服我妈妈娘,小聪我的同志哥,跑马莫怕山,行船莫怕。”

宋梓洋边唱边径直往田宇家走去。

从田宇家回来后,他略兴奋地告诉张双,在市里送外卖没有那么难。

只需要身份证和健康证就行。

他高兴地说道,送外卖干得好的话,一个月能挣一万多,到时候张双不需要开理发店都行,就在家里带好军子就好了。

张双不同意,她不想自己年纪轻轻地就在家里呆着什么事都不干。两个人挣钱总比一个人挣钱要简单容易。

她当下又拉着宋梓洋细细算了一笔账。现在启动资金差不多到位了。但是要是想带着军子一起去市里上学的话,还需要一笔钱。

而且要做好前几个月赚不到钱的打算。这样两个人才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宋梓洋知道张双的意思。

那笔钱还是要问自己的妈妈拿。

可是自己下午就要跑长途,眼瞅着宋梓晨还在家里睡觉,没出门,他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刚才去小凤家里了。她说刘礼鸣和宋梓晨昨天晚上玩麻将,玩到凌晨一点多才回家。宋梓晨赢了五百多块钱,刘礼鸣输了两百多。宋梓晨把赢的钱分了一半给刘礼鸣。”

“还有谁打?”听到宋梓晨把自己的钱又分给刘礼鸣,宋梓洋心里还是有点不是滋味。

“还能有谁,胡春燕,黄铁柱呗。”

“他们三个都输了,就宋梓晨一个人赢了?”

张双看了看时间,快十一点半了,要开始炒菜了。

下午宋梓洋还要出门跑长途,弟弟张宝跟着爸爸去邻村看鱼苗去了。弟媳妇跟着妈妈在外面割鱼草,准备鱼食。

她今天要多做几个菜。

她起身让宋梓洋再剥几颗大蒜。

“就是宋梓晨一个人赢了。不过,他把赢的钱都分给胡春燕和刘礼鸣了。胡春燕,你也知道。”张双意味深长地说道。

宋梓洋不作回应。

“你说说,沈算盘怎么那么能屈能伸?他们两个人天天在他眼皮底下打情骂俏,他都呵呵傻笑。”张双很不理解。要是宋梓洋敢跟其他女的在一起乱搞,她早就阉掉他了。

“各有所求呗。老算盘又老又丑,身体也不好,胡春燕年轻气盛,长得也不丑。当然没有你十分之一好看。”宋梓洋求生欲很强,即使刹车。

张双白了他一眼:“老算盘再丑,没有宋梓晨丑吧。”

在她眼里,黑肥壮的宋梓晨简直丑出天际。相由心生,他那个人一看就是个短命鬼。

张双内心刻薄地推算。

“他们家儿子沈洪刚倒是一表人才。说话做事也挺好,路上看见了总是热情地打招呼。”

“要是宋梓晨一直不醒来,你就等周六回来再说吧。反正这个事也不着急。况且这周日要赶集,宋梓晨肯定会早起去赶集的。最近每次赶集他都去,而且买一大堆东西回来。”

听张双这么讲,宋梓洋松了一口气。

其实他比张双更想离开尾达村去市区生活。

他不愿意天天遇见从小就欺负自己,总把自己当成小猫小狗,不听话就一顿揍的哥哥;也不愿意面对总声称与自己已经断绝联系的妈妈;他最不愿意的就是一直住在丈母娘家里,时不时受到梁娣玲的奚落。

在外面跑长途的时候,心里也总挂念着这件事情。

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他知道妈妈身上还有一百多万,他见过存折。

所以这周日,他到十一点,估摸了宋梓晨不在家了,便带着军子,拎着几块腊肉从后院菜园里直接去到隔壁菜园。

这个时间点,吕二娘肯定在后院整理菜园。这两天气温一天天回升,很多菜籽都要开始下地。

果不其然,吕二娘拿着锄头,正在给菜地松土。

他推了推军子,示意他喊奶奶。

军子立刻会意,甜甜地喊了一声“奶奶好!”

喊罢,便几个箭步跑到奶奶跟前,问奶奶打算种点什么菜。

吕二娘见军子跟自己打招呼,眉开眼笑地答应了。

这是他们老宋家唯一留下来的幼苗。

虽然跟着爸妈在张先旺家里长大,但他到底还是姓宋,是宋家人。

回头看见宋梓洋手里拎着几块腊肉,吕二娘顿时收敛了笑容,问他这么早过来干什么。

他已经很久都没有来看过自己了,还以为他心里早就忘了是谁辛辛苦苦怀胎十月生下了他。

宋梓洋讪讪笑着回复说,没什么事,就是军子想奶奶了,就过来看看。正月里一直忙着出车,也没有时间过来。

他问到腊肉要放在哪里。

吕二娘摆摆手,让他都拿走。今年过年的时候,宋梓晨买了很多年货。冰箱里到现在还都是满的,腊肉腊鱼腊鸡都在二楼挂着,根本吃不完。一会儿给军子那半扇腌牛肉回家吃。

宋梓洋停顿了一下,还是坚持转身进厨房,把腊肉放在了厨房里。

他出来后接过吕二娘手里的锄头,替她松土。

吕二娘没有和他客气,把锄头递给他后,自己进屋给军子拿了点水果出来。

“你们家母老虎今天又不在家?你怎么又有时间过来?”

“妈,军子还在这呢,你不要总是这么说张双。”宋梓洋看了一眼军子。

还好军子装作没听见,美滋滋地吃着手里的梨。

“我说她几句怎么了?我是她长辈,是她婆婆,怎么我还说不得她了?她之前还敢跟我动手呢。”吕二娘‘呸’了一下。

“妈,那不也是你先动手的吗?要不然双双怎么会动手。”宋梓洋卖力地弯腰锄土。

“你啊,从小就喜欢她,被她灌了迷魂汤。娶了媳妇忘了娘,只站在她那一边。你哥哥没说错,你就是个白眼狼。”

宋梓晨和吕二娘动不动就说自己是白眼狼,养他不如养条狗。养条狗至少会摇尾乞怜。

这是他从小到大最讨厌听到的话。

自己确实就是被当成条狗养大的,不听话了就饿一顿打一顿。

但是今天自己来这里是有目的的,他只能暂时忍耐。

要是换做平时,他肯定就会顶嘴了。

奇怪地是,他与其他任何人交流时都可以平心静气,独独无法平心静气与自己的妈妈和哥哥交流。他们一点点的烦躁都会惹得自己瞬间暴走。

可能从小他们之间的交流就没有正常过,都是喊来喊去,一不如意,就揍他一顿。

吕二娘见他不说话,脸色下沉,知道他又不高兴了,便不再言语,毕竟正月还没过,宋梓晨还在里面睡着没出门。被他听见了,兴许兄弟之间又会大吵一架。

她哪是养了两个儿子,简直是养了两个仇人。

她问军子,中考准备得怎么样,回头去哪所高中读书,是不是上高中就要住宿了,只能一周回来一次。

军子告诉奶奶,自己不在这里读初中了,自己可能跟着爸妈去市里读,还说妈妈答应给自己请家教补补课。

“怎么,你们要去市里做事?还带着军子一起?”吕二娘意外问道。之前从来没有听宋梓洋提起过。怎么突然就决定去市里了?他们两个哪里来的钱?

“是不是张双提出来的?她就不是好好过日子的人,总是喜欢瞎折腾。”吕二娘不满地说道。

总而言之,张双在她的眼里做什么都不对。

“也不是,我们两个商量了很久。主要是为了军子。军子现在成绩很差,照这个成绩,他考高中肯定没戏,大学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想着还是要努力推他一把,尽量让他能够考个大学。”

“那你们去市里干什么?你不跑长途了?张双的理发店也不开了?”在她看来,跑长途挣的还可以。只要有稳定的事做就行。

“跑长途太累。而且我这个岁数也大了,再过几年也开不动车了。我们想着去市里开个理发店,我送个外卖什么的,养活自己和军子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去市里开理发店?你去市里送外卖?军子还去市里上学,请市里的老师对他进行辅导?你们哪儿来的钱?还是张双爸妈借你们的?”吕二娘小心翼翼问道。

宋梓洋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她父母没钱了。我们开的理发店,还有之前结婚跟她父母借的钱还没有还哩。他们每天还负责军子的吃饭伙食,给军子买衣服什么的,怎么还好意思找他们要。”

说完,他探寻式地看了吕二娘一眼。

“张先旺夫妻两没少赚黑心钱。他们两个有钱。他们的钱迟早也是给你们的吧。张双算是儿子了,你也算是入赘。”

“妈,我这哪算入赘?!军子不还是姓宋吗?他不还是喊你奶奶吗?”

“军子有两个奶奶是不是?你喜欢我这个奶奶还是喜欢隔壁那个奶奶?”

一有机会吕二娘就会逮住军子这么问。

军子头脑一转,谁都不得罪:“两个奶奶都喜欢!”

“呸!跟你爸妈一样,油嘴滑舌!”吕二娘宠溺地抱着军子的头,拍了拍他的背。

“妈,你不知道军子他们现在学习竞争的压力有多大!我和他妈妈根本没有办法辅导。那些数学题还有英语作业,我们一点都看不懂。要是还留在这里念书的话,他肯定什么高中都考不上。”

“你们之前念书不也是没人管。这都是命,该考上的迟早都会考上,考不上的就是考不上。”

这是吕二娘最信奉的‘命运论’:不要努力,一切顺其自然,结果听天由命。

“所以我们兄妹三个没有一个念高中考大学,都在给人卖苦力啊,越老越穷,越老越挣不到钱。你看对面董医生家里儿子董喆,从小父母就重视学习,考上大学时候现在做医生,越老越值钱,还不累。”

“那是人家的命。人家就是命好。老天爷让他命好,所以他们家命好。这些都是上天注定的。其他人羡慕也没有用。”

宋梓洋简直无语。

妈妈一直这一套歪道理。什么都是命,什么都不去争取,不去努力。

“奶奶,那我是命不好的人吗?”一旁的军子咬了一大口梨,这个梨鲜嫩多汁,迸出一口梨汁。

“不是不是,我们军子当然不是了。看你前庭圆满,耳垂又厚,这都是有福之人的面相。以后你是有大福气的人。看奶奶有没有这个好命,能沾沾你的好福气。”

“那我为什么不能跟着我爸妈去市里读书?”他抬着头,嘴里咬着梨,疑惑地问着奶奶。

“能啊,你想去就去啊。去市里也好。我听说市里的孩子都念书念到大学毕业,到时候国家还管分配工作,一辈子都有铁饭碗,多好。”吕二娘慈爱地看着自己这个唯一的大孙子,乐呵呵地说道。

听到奶奶这么说,军子也美滋滋地点了点头。

“妈,”宋梓洋不知道怎么开口,低声嗫嚅到。

吕二娘看了他一眼,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

穷人脸上似乎都烙下了两个滚烫的字:借钱。

“军子,你找你爷爷奶奶要钱去啊,你姨妈家也有钱。随便给你们家一点,你就能去市里念书考大学啦。”

“妈,我说了,张双爸妈已经没钱了。我们之前借他们的钱还没还呢。张双姐姐现在手头也不宽裕。两个念书的孩子,卷毛念大三,妞妞念高三,正是烧钱的时候。张双姐夫跟我一样都是跑长途,负担比我还重,不找我借钱就不错了。”

“张先旺和侯丽文没钱了?鬼才信。这些年承包鱼塘没少赚钱。他们就是不想给你们。”吕二娘就是不接这个茬。

“即使有钱,我也不能找他们要了。之前欠的钱还没有还呢。天天吃人家的,住人家的,用人家的,还找人借钱,我可张不了这个嘴。”

“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反正我没钱,不要找我。”吕二娘说完起身打算进屋里。

“妈,爸的抚恤金,还有前些年我和我姐在外面打工寄给你的钱,这不都是钱吗?我看到你床板底下的那个存折了,有一百多万呢。”

吕二娘转过身,生气地指着他鼻子骂:“你什么时候又上我房间搜东西了?还跟小时候一样,喜欢到处乱翻乱找。你哥哥打你那么多次,也没把你这个毛病板正过来!”

说起哥哥小时候打他,他就有气:“宋梓晨那么打我,像打畜生一样,你看见了从来不管。你是个妈妈吗?哪个妈妈会看着自己的孩子被人那么打!他打我打到现在我看见血就晕!”

“你怎么不想想你自己的问题?你哥哥当时那么小,就要出门打工挣钱养家,你还不听他的话,让你在家里干点活总是贪玩,看花鼓戏,看动画片。我看你是活该,你哥哥打你一点错没有!”

宋梓洋气得眼泪都出来,他声嘶力竭大喊道:“我那个时候才五六岁!我能懂什么?!我又能知道什么?!为什么要那样打一个小孩子!”

“你哥哥那个时候也不过是十岁,他也是个孩子!孩子打孩子,能有多疼!”吕二娘也红着眼,大声喊道。

“我还想大早上的谁他妈在我们家菜园里喊来喊去?原来是你这个废物!你已经不是我们宋家人了,你还回来干什么?厨房的腊肉是你拿过来的?拿走,我们不要。你不拿走,一会儿我扔掉!”

第三章

第二天一大早,宋梓洋便在家门口小心翼翼张望。

他想看看宋梓晨出屋没有。等他不在家了,自己再过去。

卧室里的张双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用手去够下宋梓洋,扑了个空。

床的另一边根本没人。

难道宋梓洋这么早就找他妈去了?

这个点,宋梓晨肯定还在家睡懒觉。

就宋梓洋怕宋梓晨的这个熊样,肯定张不了口,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她揉了揉眼睛,鼓足了勇气把手从温暖的被窝里拿出来,伸到冰冷的外面,快速拿回自己那冻得跟冰棍一样手机。

窗外的天还有点暗,窗外传来稀稀拉拉的落雨声。

今天又是个昏蒙蒙的雨天。

她看了下时间,原来已经七点了。

昨晚跟宋梓洋聊得太晚了,今早才睡这么沉。

她一个咕噜翻身起来,披上厚厚的外套,套上棉拖鞋,快速跑到隔壁军子睡的小屋,用力拍了拍军子身上盖的厚被子,大声喊着军子起床。

等他们母子两手忙脚乱收拾完,迷迷瞪瞪的军子穿着套鞋打着雨伞出门的时候,张双才发现宋梓洋正站在屋外的走廊上,伸着长脖子看向隔壁屋。

张双走近,喊了他一声:“宋梓洋,你大早上就杵在这里干什么呢?”

宋梓洋有点被吓了一跳,他回头看着自己头发凌乱但还是很美的妻子,轻轻‘嘘’了一声。

张双没好气问道:“你想看宋梓晨在没在家?这个点他都在家睡觉。他每天都是睡到十一二点起,再吃饭打牌喝酒。听孙小凤讲,他最近总共输了快两千多了。”

宋梓洋挽着张双的手,跟着她往屋内走:“他输了都给钱吗?”

张双点点头:“给啊。说最近给钱挺大方,一点都不耍赖。刘礼鸣整天跟在屁股后面。孙小凤说,他还给刘培元零花钱。”

“刘礼鸣就是个马屁精,从小到大就会跟在他后面拍马屁,骗吃骗喝。”

张双斜向上瞟了一眼不痛快的宋梓洋:“反正啊,他和刘礼鸣像是亲兄弟两。”

“一丘之貉。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刘礼鸣的儿子也是。回头不要让军子跟着他一起玩。刘培元太随他爹,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就会背后说别人。”

张双走到屋里,给他盛了一碗粘稠的大米粥,又弯腰帮他加了两勺糖。

“你啊,也太不了解你儿子了。你儿子都多大了,已经跟你差不多高了。他一直就不怎么跟刘培元玩。”

“是吗?我记得小时候他们两个还一起玩,总打架呢。我记得军子比较横,虽然比刘培元要小,总是抢刘培元的东西,也敢跟刘培元打架。”

张双白了他一眼:“那都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你天天在外面跑长途,回来也就睡个觉,根本没时间陪儿子。他们也就是上幼儿园之前会一起玩。因为那个时候我总带着军子去找小凤聊天说话。她生他们家老二刘立云的那年我生的军子。”

“对,你们前后脚生的。军子比刘立云大几个月。”

“是啊,他们兄妹两总是一起欺负军子。等上幼儿园了,军子根本就不跟着我去他们家玩了。说刘培元总是吹牛,刘立云一天到晚只知道学习,无趣得很。他最喜欢跟着卷毛和沈算盘家儿子沈洪刚一起玩。”

卷毛是张双姐姐张丹的儿子,比军子大五岁,现在念大三。沈洪刚比军子大三岁,现在正念高三,明年就要考大学。

“周末大姐和卷毛他们是不是也过来?这几个周末,军子经常跟着卷毛和沈洪刚屁股后面跑。你看看,卷毛和沈洪刚至少都考上高中了。刘培元也考上了,别回头就咱们家军子考不上。”

正在切菜,准备做午饭的张双一听这话就生气。她‘啪’一下,把手里的菜刀扔在案板上,双目圆瞪,怒斥道:“你这话怪谁呢?现在知道着急了?现在知道要成绩了?你从小到大管过孩子学习吗?你辅导过他的功课吗?你啥都没管,现在质问我,问我要成绩?”

宋梓洋见妻子又动气,赶紧上去抚摸着她肩膀,安抚道:“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那个意思。你看看,不要皱眉头,皱眉头都有皱纹了,影响你的神仙颜值了。咱们军子挺好的,孝顺懂事,都是你和咱爸妈教育得好。回头等我从我妈那里拿到钱了,咱们立刻去市里租房子租门面,给军子找个好点的学校,找个好点的老师,一对一对他进行辅导,咱们军子只要遗传到你一半的智商,肯定能考上高中,考上大学,肯定比咱们两都要强。”

宋梓洋175的个子,清秀白净,跟黑粗壮的宋梓晨完全不像两兄弟。可能因为他长期开车,脸上晒不到太阳,他面上皮肤比张双都要白好几个度。

他笑起来露出两个小酒窝,剑眉星目,完美遗传了吕二娘和宋绍文的外貌优点,长相在尾达村算得上是比较出众,性格也比较温和。

这正是当年张双宁愿跟家里闹翻都非他不嫁的原因。

见他满脸堆笑地哄着自己,张双还是不依不饶瞪着他,不说话。

凭过去丰富的经验,宋梓洋知道当务之急就是要赶紧转移话题:“那双双你说,咱们军子是不是应该多和刘立云一起玩?我看她性格挺沉稳的,学习又好,一点不随她爸爸。刘礼鸣有个这么听话的女儿,真的是好福气。你刚才说军子不愿意和她一起玩,因为她一天到晚只知道学习?”

张双缓了缓语气,好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咧起嘴角笑着说道:“你儿子啊,死随你。你知道他到底因为什么不愿意和刘立云玩吗?”

“随我?因为什么?”宋梓洋不明所以。

张双捂着自己的嘴偷乐轻轻说道:“他嫌弃人家长得丑!”

宋梓洋闻言,也觉得好笑:“这小子!这么势利眼!不过刘立云确实太随她妈妈了。两个眼睛就不像个眼睛,像两个枣核,被人随意硬摁在脸上,还是竖着摁进去的。偏偏嘴巴又随刘礼鸣,像两个香肠嘴。孙小凤就长得有点不好看,但其实刘礼鸣长得还可以。”

张双睁着大眼睛看着他,‘啧啧啧’嫌弃地说道:“瞧你这张,多刻薄。你儿子就是死随你。说的话都跟你说的一样。说刘立云眼睛像枣核。但是人家姑娘就是听话懂事,考试回回第一。我羡慕都羡慕不来。”

“我儿子要是随我,有这么好的运气,以后能娶到像他妈妈这么漂亮又优秀的人就好了。”

张双娇嗔地看了他一眼,嘴啐了一句:“死鬼。嘴巴跟抹了蜜一样。你儿子啊,真的很随你。眼光高得很。你知道他喜欢哪个女孩子吗?”

宋梓洋很是意外:“军子这么小就有喜欢的女孩子了?他去年不还尿床了吗?”

“一码归一码。你猜猜。”张双边切辣椒,边促狭地看着宋梓洋坏笑。

宋梓洋洗着白菜摇着头:“我不知道。他的同学我一个都不认识。他每次的家长会不都是你去参加的吗?”

“这个人你认识,而且很熟悉呢。”

“我认识,而且很熟悉?”宋梓洋抬头认真思考:“跟军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我还认识?”

“是女孩子吧,军子是喜欢女孩子吧?”

张双推了他一把:“想什么呢,当然是喜欢女孩子!”

“那会是谁?我认识的,和军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我认识的和军子一般大的没几个。大姐家的妞妞。”

“滚一边去,那是他表姐。”

“我知道,我是在算有哪几个人。大姐家的妞妞,刘礼鸣家刘立云,对面董医生家的叫什么萌萌,戴崇家的戴书良。啊,我知道了。”宋梓洋眼前一亮。

做了爸爸妈妈后,所有的话题都是围绕着儿女转,可以说上一整天也不停歇。

难怪说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有了孩子后,夫妻双方立场更加一致,关系越来越稳定。

当然,前提是夫妻之间有感情基础。

张双略带骄傲地点点头:“怎么样,咱儿子的眼光不错吧。”

宋梓洋得意地说道:“这一点是真的随他爸爸了。你还别说,咱们附近几个村,还就戴崇家孩子戴书良最端庄稳重,长相也甜美。”

“白白净净,见人就微笑打招呼,很有礼貌。学习也好,你看看他们家墙上那个奖状,都糊满了整面墙壁。军子要是能得这么多奖状,我也糊满了,还要复印几张每个房间都贴上。这就是最好的装修。”

“她那个长相是不是随她的妈妈。我都不记得她妈妈长什么样了。你还记得吗?”

戴书良的妈妈王婷婷七年前得了重病。戴崇的父母也早就去世,没有多余人手。戴崇既要赚钱养家,又要照顾当时只有九岁的小戴书良。王婷婷的娘家人便接她回去养着了,后来没有两年就去世了。

去世后还托她父母给戴书良送来一笔钱,说是供她上大学用。

也是可怜人。

“王婷婷长得挺好看,高高瘦瘦,皮肤也白,眼睛水灵灵的,就像里面有水一样。我记得她嫁到咱们村那年,我刚生军子,还没有断奶,胖得跟个汽油桶一样。结婚当天,她穿着一件红色的旗袍,踩着一双红色高跟鞋敬酒,那个腰肢小得只有我的胳膊粗,胳膊细得只有我一半,跟电视里的明星一样,怎么看都看不够。你们当时是不是都在羡慕戴崇的福气,媳妇那么漂亮。”

跟妻子相比,戴崇外貌实属一般。他和宋梓洋差不多身高,也是175左右,比宋梓洋看着要精壮一点。由于长期在桂花苗地里耕耘,他整个皮肤黑的发亮。性格内敛,不怎么爱说话,每天就是在地里伺候他那几亩桂花苗和其他的花花草草。

宋梓洋当即摇头:“我可不羡慕。我要是他我都累死了。娶了个媳妇回家跟娶了一个祖宗一样。在家里什么都不干,每天就是穿得花枝招展,在农村里,天天也不出门,穿这么漂亮干什么。钱是戴崇挣,家务活也是戴崇干,孩子还是戴崇管接管送。”

张双记得当时全村的女人都羡慕王婷婷。戴崇宠她宠得不行,家里什么活都不要她干。她当时最羡慕的就是王婷婷做的那个美甲。一个月去镇上做一次,亮闪闪,晶莹剔透,衬得她那双白皙的双手更加柔弱无骨。

她们想做,根本就没有机会,因为总要干家务,还要下地干活,戴着美甲根本就不可能。

“戴崇是真喜欢她。疼到心尖尖上去了。我听说家里所有的钱都是归她管。她给自己和戴书良一个月都要买几套衣服。”

“戴崇就会挣钱,不会花钱。光是他栽培的那个桂花苗,一年就要卖好几万。”宋梓洋其实还想过跟戴崇学学。

种植桂花苗看着简单,实施起来还挺辛苦。要会观测天气,随时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有时候晚上都要呆在地里。

张双点点头:“戴崇除了不是特别喜欢说话,一天到晚总是脏兮兮的,其他的还真没得挑。难怪王婷婷去世后,上门帮他说媒的人还是络绎不绝。看戴书良被他照顾得多好,衣服永远干干净净,连脚上的鞋都是一尘不染的。”

“她应该看不上咱们军子吧。军子还小,傻乎乎的。戴书良不是经常和刘立云一起玩吗?”

张双噗嗤一声笑出来:“哎呀,咱们家军子啊,估计哪个女孩子都会看不上。那么高大了,还跟一个三四岁小孩子一样,天天在家里跟大壮打架。出门就知道买辣条吃。等他长大一点吧,长大一点成熟一点也许就好了。”

想起自己家大儿子满脸鼻涕,晚上还尿床的那个傻样子,宋梓洋也苦笑着无奈地摇了摇头。

“一会儿宋梓晨出门了你再找你妈说事吗?”

宋梓洋低头洗菜,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那得下午了。你上午干点什么呢?”

“我想找找田宇。”宋宋梓洋仰头,大口大口地喝了两口水。

田宇是李清宜家最小那个女儿李巧的老公,和宋梓洋情况差不多,算是半个入赘女婿。

他也是个司机,只不过比宋梓洋轻松多了,不是跑长途,每天跑两趟市里,接送乘客。

整个镇上到市里的客运路线被李清宜家垄断。田宇和李清宜家大女婿付杰包了这条线路,两个人轮流开。

李清宜大女儿李佳和儿媳妇徐芳负责跟车售票。

一到过年过节,票价飞涨,是平时的四五倍。

就像前段过年期间,从尾达村到胡川市的票价飞涨至三十元,平日里都是六块左右。

村里人都说他们每天跑完车回来,得用一个大黑包装钱;甚至传他们家有一个很大的保险柜,藏在李清宜房间的床底下,里面装着大量的现金。

都知道李清宜家里是大户,家里有钱。

他三个孩子都在城里镇上买了房,买了车。

宋梓洋听田宇那语气,过年高峰期每天赚五千不是问题。

也不是没有人眼红。

很多人都想染指这条黄金客运线。

不少人试过不走流程,不申请,自己私自跑车拉客。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刚跑几天,一旦进入到镇上或者市里,百分百会被交警拦下,各种罚款,也不知道交警的消息怎么会那么灵通;按正规程序,就要走流程排队排队申请。线路就一条,指标那么少,李清宜家里技术过硬,设备齐全,这么多年没出过任何安全事故,没有人能竞争过。除非他们家自愿退出。

时间长了,想去市里的乘客都认准了李清宜家的车。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坐他们家的车才不违规,也不会半路被交警拿下。

田宇身高180,高壮厚实,性格直爽,有啥说啥。他心直口快,由于体型太大,总看着有点笨拙,不协调。可是他却是有着二十多年开车经验的老司机。

他开车的时候,不管道路多么崎岖,多么坑坑洼洼,坐在车上的乘客根本不会感觉到一丝的颠簸。

二十多年的开车经历,没有出过任何问题,哪怕是小刮小蹭都没有。

张双问宋梓洋找田宇干什么。

她知道,在村里,宋梓洋也就和田宇交流多一点,毕竟都是司机,有共同话题。

“是找他借钱吗?”李清宜家的钱可不好借。

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家有钱。可是越有钱,就越小气。

村里不少人都尝试过找他们家的人借钱,可是没有人成功过。

他们一家人待人倒都是客客气气,乐乐呵呵的。

尤其是已经72岁的李清宜,跟谁说话都是和蔼可亲,认真倾听。

他们不愿意的事情,比如说借钱,那态度很坚决,没有就是没有。

不过借钱的人虽然借不走钱,走的时候,他们家都会拿一点新鲜的水果、蔬菜或者其他的零食给人带走,态度谦卑热情,不会让人完全失望空手而归。

宋梓洋摇了摇头,说不是借钱。

田宇人际关系广,镇上、市里也都买房子了。他想打听一下,胡川市里哪一片人流量比较多,好做生意。问问他认不认识送外卖或者快递的人。

张双见自己干任何事情都慢吞吞的老公真正对这件事情上心了,高兴不已。

她眉飞色舞走上去大大亲了老公一口:“田宇那个人挺不错的,没有什么花花肠子,只要他会的都会告诉别人。他媳妇李巧李老师说话也实在,待人和气。那你就赶紧去吧,洗洗脸洗洗头,收拾收拾,你看看你头发都打绺儿了。要不去店里,我帮你在修剪修剪,吹吹造型?”

“不用那么麻烦。过年前你刚帮我理完头,还不是很长。再过过。男人要什么发型,只要不披头散发挡着视线就好了。”

“唉,咱们村所有的人都是你这个想法。我那个理发店一个礼拜也没什么客人。”

“别着急。你手艺这么好,也许去市里开店后,一炮而火呢。到时候大家都叫你张老师。”宋梓洋想办法逗着妻子开心。

“哈哈哈,那我还得取个艺名。张老师太土了,叫珍妮老师。”

两口子说说笑笑。

宋梓洋又开口唱起来了花鼓戏。

“你啊,没事就哼着花鼓戏。手机里,车上下载的音乐都是这个。我在想有没有招唱花鼓戏的,你去报名,教别人唱花鼓戏多好。”

“现在也没几个人爱听了。我一唱咱爸就皱眉头。”

“我爸一直那样,没事就喜欢皱眉头。你别管他就好了。”

宋梓洋摇头晃脑,一人分饰两角低声唱到:“手拉风箱,呼呼的响,火炉烧得红旺旺,女婿来补锅,瞒了丈母娘,操作要留意呀,当心手烧伤,双手烧伤不要紧,怕只怕呀,说不服我妈妈娘,小聪我的同志哥,跑马莫怕山,行船莫怕。”

宋梓洋边唱边径直往田宇家走去。

从田宇家回来后,他略兴奋地告诉张双,在市里送外卖没有那么难。

只需要身份证和健康证就行。

他高兴地说道,送外卖干得好的话,一个月能挣一万多,到时候张双不需要开理发店都行,就在家里带好军子就好了。

张双不同意,她不想自己年纪轻轻地就在家里呆着什么事都不干。两个人挣钱总比一个人挣钱要简单容易。

她当下又拉着宋梓洋细细算了一笔账。现在启动资金差不多到位了。但是要是想带着军子一起去市里上学的话,还需要一笔钱。

而且要做好前几个月赚不到钱的打算。这样两个人才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宋梓洋知道张双的意思。

那笔钱还是要问自己的妈妈拿。

可是自己下午就要跑长途,眼瞅着宋梓晨还在家里睡觉,没出门,他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刚才去小凤家里了。她说刘礼鸣和宋梓晨昨天晚上玩麻将,玩到凌晨一点多才回家。宋梓晨赢了五百多块钱,刘礼鸣输了两百多。宋梓晨把赢的钱分了一半给刘礼鸣。”

“还有谁打?”听到宋梓晨把自己的钱又分给刘礼鸣,宋梓洋心里还是有点不是滋味。

“还能有谁,胡春燕,黄铁柱呗。”

“他们三个都输了,就宋梓晨一个人赢了?”

张双看了看时间,快十一点半了,要开始炒菜了。

下午宋梓洋还要出门跑长途,弟弟张宝跟着爸爸去邻村看鱼苗去了。弟媳妇跟着妈妈在外面割鱼草,准备鱼食。

她今天要多做几个菜。

她起身让宋梓洋再剥几颗大蒜。

“就是宋梓晨一个人赢了。不过,他把赢的钱都分给胡春燕和刘礼鸣了。胡春燕,你也知道。”张双意味深长地说道。

宋梓洋不作回应。

“你说说,沈算盘怎么那么能屈能伸?他们两个人天天在他眼皮底下打情骂俏,他都呵呵傻笑。”张双很不理解。要是宋梓洋敢跟其他女的在一起乱搞,她早就阉掉他了。

“各有所求呗。老算盘又老又丑,身体也不好,胡春燕年轻气盛,长得也不丑。当然没有你十分之一好看。”宋梓洋求生欲很强,即使刹车。

张双白了他一眼:“老算盘再丑,没有宋梓晨丑吧。”

在她眼里,黑肥壮的宋梓晨简直丑出天际。相由心生,他那个人一看就是个短命鬼。

张双内心刻薄地推算。

“他们家儿子沈洪刚倒是一表人才。说话做事也挺好,路上看见了总是热情地打招呼。”

“要是宋梓晨一直不醒来,你就等周六回来再说吧。反正这个事也不着急。况且这周日要赶集,宋梓晨肯定会早起去赶集的。最近每次赶集他都去,而且买一大堆东西回来。”

听张双这么讲,宋梓洋松了一口气。

其实他比张双更想离开尾达村去市区生活。

他不愿意天天遇见从小就欺负自己,总把自己当成小猫小狗,不听话就一顿揍的哥哥;也不愿意面对总声称与自己已经断绝联系的妈妈;他最不愿意的就是一直住在丈母娘家里,时不时受到梁娣玲的奚落。

在外面跑长途的时候,心里也总挂念着这件事情。

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他知道妈妈身上还有一百多万,他见过存折。

所以这周日,他到十一点,估摸了宋梓晨不在家了,便带着军子,拎着几块腊肉从后院菜园里直接去到隔壁菜园。

这个时间点,吕二娘肯定在后院整理菜园。这两天气温一天天回升,很多菜籽都要开始下地。

果不其然,吕二娘拿着锄头,正在给菜地松土。

他推了推军子,示意他喊奶奶。

军子立刻会意,甜甜地喊了一声“奶奶好!”

喊罢,便几个箭步跑到奶奶跟前,问奶奶打算种点什么菜。

吕二娘见军子跟自己打招呼,眉开眼笑地答应了。

这是他们老宋家唯一留下来的幼苗。

虽然跟着爸妈在张先旺家里长大,但他到底还是姓宋,是宋家人。

回头看见宋梓洋手里拎着几块腊肉,吕二娘顿时收敛了笑容,问他这么早过来干什么。

他已经很久都没有来看过自己了,还以为他心里早就忘了是谁辛辛苦苦怀胎十月生下了他。

宋梓洋讪讪笑着回复说,没什么事,就是军子想奶奶了,就过来看看。正月里一直忙着出车,也没有时间过来。

他问到腊肉要放在哪里。

吕二娘摆摆手,让他都拿走。今年过年的时候,宋梓晨买了很多年货。冰箱里到现在还都是满的,腊肉腊鱼腊鸡都在二楼挂着,根本吃不完。一会儿给军子那半扇腌牛肉回家吃。

宋梓洋停顿了一下,还是坚持转身进厨房,把腊肉放在了厨房里。

他出来后接过吕二娘手里的锄头,替她松土。

吕二娘没有和他客气,把锄头递给他后,自己进屋给军子拿了点水果出来。

“你们家母老虎今天又不在家?你怎么又有时间过来?”

“妈,军子还在这呢,你不要总是这么说张双。”宋梓洋看了一眼军子。

还好军子装作没听见,美滋滋地吃着手里的梨。

“我说她几句怎么了?我是她长辈,是她婆婆,怎么我还说不得她了?她之前还敢跟我动手呢。”吕二娘‘呸’了一下。

“妈,那不也是你先动手的吗?要不然双双怎么会动手。”宋梓洋卖力地弯腰锄土。

“你啊,从小就喜欢她,被她灌了迷魂汤。娶了媳妇忘了娘,只站在她那一边。你哥哥没说错,你就是个白眼狼。”

宋梓晨和吕二娘动不动就说自己是白眼狼,养他不如养条狗。养条狗至少会摇尾乞怜。

这是他从小到大最讨厌听到的话。

自己确实就是被当成条狗养大的,不听话了就饿一顿打一顿。

但是今天自己来这里是有目的的,他只能暂时忍耐。

要是换做平时,他肯定就会顶嘴了。

奇怪地是,他与其他任何人交流时都可以平心静气,独独无法平心静气与自己的妈妈和哥哥交流。他们一点点的烦躁都会惹得自己瞬间暴走。

可能从小他们之间的交流就没有正常过,都是喊来喊去,一不如意,就揍他一顿。

吕二娘见他不说话,脸色下沉,知道他又不高兴了,便不再言语,毕竟正月还没过,宋梓晨还在里面睡着没出门。被他听见了,兴许兄弟之间又会大吵一架。

她哪是养了两个儿子,简直是养了两个仇人。

她问军子,中考准备得怎么样,回头去哪所高中读书,是不是上高中就要住宿了,只能一周回来一次。

军子告诉奶奶,自己不在这里读初中了,自己可能跟着爸妈去市里读,还说妈妈答应给自己请家教补补课。

“怎么,你们要去市里做事?还带着军子一起?”吕二娘意外问道。之前从来没有听宋梓洋提起过。怎么突然就决定去市里了?他们两个哪里来的钱?

“是不是张双提出来的?她就不是好好过日子的人,总是喜欢瞎折腾。”吕二娘不满地说道。

总而言之,张双在她的眼里做什么都不对。

“也不是,我们两个商量了很久。主要是为了军子。军子现在成绩很差,照这个成绩,他考高中肯定没戏,大学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想着还是要努力推他一把,尽量让他能够考个大学。”

“那你们去市里干什么?你不跑长途了?张双的理发店也不开了?”在她看来,跑长途挣的还可以。只要有稳定的事做就行。

“跑长途太累。而且我这个岁数也大了,再过几年也开不动车了。我们想着去市里开个理发店,我送个外卖什么的,养活自己和军子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去市里开理发店?你去市里送外卖?军子还去市里上学,请市里的老师对他进行辅导?你们哪儿来的钱?还是张双爸妈借你们的?”吕二娘小心翼翼问道。

宋梓洋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她父母没钱了。我们开的理发店,还有之前结婚跟她父母借的钱还没有还哩。他们每天还负责军子的吃饭伙食,给军子买衣服什么的,怎么还好意思找他们要。”

说完,他探寻式地看了吕二娘一眼。

“张先旺夫妻两没少赚黑心钱。他们两个有钱。他们的钱迟早也是给你们的吧。张双算是儿子了,你也算是入赘。”

“妈,我这哪算入赘?!军子不还是姓宋吗?他不还是喊你奶奶吗?”

“军子有两个奶奶是不是?你喜欢我这个奶奶还是喜欢隔壁那个奶奶?”

一有机会吕二娘就会逮住军子这么问。

军子头脑一转,谁都不得罪:“两个奶奶都喜欢!”

“呸!跟你爸妈一样,油嘴滑舌!”吕二娘宠溺地抱着军子的头,拍了拍他的背。

“妈,你不知道军子他们现在学习竞争的压力有多大!我和他妈妈根本没有办法辅导。那些数学题还有英语作业,我们一点都看不懂。要是还留在这里念书的话,他肯定什么高中都考不上。”

“你们之前念书不也是没人管。这都是命,该考上的迟早都会考上,考不上的就是考不上。”

这是吕二娘最信奉的‘命运论’:不要努力,一切顺其自然,结果听天由命。

“所以我们兄妹三个没有一个念高中考大学,都在给人卖苦力啊,越老越穷,越老越挣不到钱。你看对面董医生家里儿子董喆,从小父母就重视学习,考上大学时候现在做医生,越老越值钱,还不累。”

“那是人家的命。人家就是命好。老天爷让他命好,所以他们家命好。这些都是上天注定的。其他人羡慕也没有用。”

宋梓洋简直无语。

妈妈一直这一套歪道理。什么都是命,什么都不去争取,不去努力。

“奶奶,那我是命不好的人吗?”一旁的军子咬了一大口梨,这个梨鲜嫩多汁,迸出一口梨汁。

“不是不是,我们军子当然不是了。看你前庭圆满,耳垂又厚,这都是有福之人的面相。以后你是有大福气的人。看奶奶有没有这个好命,能沾沾你的好福气。”

“那我为什么不能跟着我爸妈去市里读书?”他抬着头,嘴里咬着梨,疑惑地问着奶奶。

“能啊,你想去就去啊。去市里也好。我听说市里的孩子都念书念到大学毕业,到时候国家还管分配工作,一辈子都有铁饭碗,多好。”吕二娘慈爱地看着自己这个唯一的大孙子,乐呵呵地说道。

听到奶奶这么说,军子也美滋滋地点了点头。

“妈,”宋梓洋不知道怎么开口,低声嗫嚅到。

吕二娘看了他一眼,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

穷人脸上似乎都烙下了两个滚烫的字:借钱。

“军子,你找你爷爷奶奶要钱去啊,你姨妈家也有钱。随便给你们家一点,你就能去市里念书考大学啦。”

“妈,我说了,张双爸妈已经没钱了。我们之前借他们的钱还没还呢。张双姐姐现在手头也不宽裕。两个念书的孩子,卷毛念大三,妞妞念高三,正是烧钱的时候。张双姐夫跟我一样都是跑长途,负担比我还重,不找我借钱就不错了。”

“张先旺和侯丽文没钱了?鬼才信。这些年承包鱼塘没少赚钱。他们就是不想给你们。”吕二娘就是不接这个茬。

“即使有钱,我也不能找他们要了。之前欠的钱还没有还呢。天天吃人家的,住人家的,用人家的,还找人借钱,我可张不了这个嘴。”

“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反正我没钱,不要找我。”吕二娘说完起身打算进屋里。

“妈,爸的抚恤金,还有前些年我和我姐在外面打工寄给你的钱,这不都是钱吗?我看到你床板底下的那个存折了,有一百多万呢。”

吕二娘转过身,生气地指着他鼻子骂:“你什么时候又上我房间搜东西了?还跟小时候一样,喜欢到处乱翻乱找。你哥哥打你那么多次,也没把你这个毛病板正过来!”

说起哥哥小时候打他,他就有气:“宋梓晨那么打我,像打畜生一样,你看见了从来不管。你是个妈妈吗?哪个妈妈会看着自己的孩子被人那么打!他打我打到现在我看见血就晕!”

“你怎么不想想你自己的问题?你哥哥当时那么小,就要出门打工挣钱养家,你还不听他的话,让你在家里干点活总是贪玩,看花鼓戏,看动画片。我看你是活该,你哥哥打你一点错没有!”

宋梓洋气得眼泪都出来,他声嘶力竭大喊道:“我那个时候才五六岁!我能懂什么?!我又能知道什么?!为什么要那样打一个小孩子!”

“你哥哥那个时候也不过是十岁,他也是个孩子!孩子打孩子,能有多疼!”吕二娘也红着眼,大声喊道。

“我还想大早上的谁他妈在我们家菜园里喊来喊去?原来是你这个废物!你已经不是我们宋家人了,你还回来干什么?厨房的腊肉是你拿过来的?拿走,我们不要。你不拿走,一会儿我扔掉!”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