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0 10:10:02

李伟觉得,如果不是因为自己,那自己的父母,还有奶奶,甚至桑红阿姨的生活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父母不会去世,奶奶也不会离开自己,桑红一家人也不会因为自己的事情而奔波劳累……也许,这样这样就是最好的结果。

自己离开了,那么就不会再有人因为自己而受到牵连,也不会再有人因为自己而受到连累。现在的李伟,没有任何亲人,就应该这样默默的一个人生活下去。也许这样子,时间一长,大家就都会忘了我。也许,这样也就能够减轻此时此刻李伟心中的“罪恶感”了。

回自己乡下老家的路有些奔波,来到车站的李伟给自己买了一张车票,又在一家早餐店买了五块钱的馒头和几包榨菜,再拿出自己平时锻炼时的水杯接了壶热水,就准备回自己老家去了。

看着这个保温壶,李伟还有些惆怅,因为这个水壶是自己的哥哥……不,应该说是曾经的哥哥张晓海上次知识竞赛时获得的战利品。那时,李伟刚到那个家,自己的哥哥便观察到了他每天拿着一个塑料矿泉水瓶。于是,那时的张晓海便把这个当做了一个礼物送给了自己。

现在想想,还真是让自己感动。毕竟这是自己来家里获得的第一个小礼物。虽然,上面还印着张晓海的名字。但是李伟却异常珍惜。因为这上面的名字便是自己家人送给自己最好的证明。

其实,这个家里已经有自己的印记太多太多了。可能,李伟一时半会儿都不能够摆脱,但是既然已经决定了不想再给任何人添麻烦,就要做好心准备。于是,李伟在上火车之前,又毅然决然地回头,往自己曾经那个家的方向看了一眼,眼中似乎又有了一些不舍……但是,终究却是不再犹豫,坚定的踏上了回自己家的火车。

李伟早就做好了一切的思想准备,他觉得这一走,说什么自己都不可能再回头了。就这样,火车缓慢的行驶了一天一夜后,李伟下车,自己又踏上了那片熟悉的土地,那个自己一直生活的地方。

不错!这正是李伟的家乡。但是,其实这里离自己的家还有一段距离。自己小时候长大的那个地方,在今天的李伟看来确实是一片不毛之地。隔三差五一桶水,隔个两天再通电。那时,李伟第一次离家去市里的体校上学,自己看着城里的那些生活,觉得可能是自己一辈子都不可企及的高度。

但是,这次回来,李伟看到自己的老家跟以前已经有了不一样的变化。似乎,比之前进步了不少。眼下,已经不是一片泥泞的道路了,而都铺上了板正的柏油马路。李伟心想着,这倒是不错,比自己小时候强多了!看来,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日子里,家乡和自己原来都在进步啊!

于是,李伟周周转转,又找到了回自己家的小巴车。李伟一路上都没有什么心情吃饭,所以馒头干粮还有一些。这些也足够支撑李伟回到自己家里了。其实在桑红家生活的那段日子,他们夫妇两个也都对李伟非常体贴周到,还每周按时给自己零花钱。

起初自己是拒绝的,后来实在拗不过,便也认真的谈了一次,说自己不能要他们的钱。没想到,还是桑红跟自己说,这些零花钱也不算很多,但是就当是我们借给你的,你都记好帐。等你长大了,有出息了,再还给我们!你觉得怎么样……

当时的李伟熬不过,也只好接受了桑红的这个说法。但是,李伟每天都非常认真的记着每一笔帐,桑红给李伟的零花钱也确实是挺有用的。因为,毕竟作为一个男孩子,每天上学放学就要去锻炼,有的时候真的是饥饿难耐。

李伟总是能拿这些零花钱买一些食物充饥……可是有几次,晓海爸爸来学校接自己,在送自己去体育馆的路上,看到了李伟自己买一些在他看来是垃圾食品的食物来充饥,晓海爸爸也非常认真严肃的跟自己谈过两次。

打那以后,李伟的书包里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出现不是什么点心就是一些零食什么的,但是都是一些非常健康的食品。都说当父亲的心思没有那么细,但是李伟从来不认同这件事情。都是晓海爸爸每天特别认真的给自己配营养餐。

看来,李伟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勾起跟桑红一家的回忆。李伟看着此时此刻手里干巴巴的馒头,不禁哑然失笑,这要是晓海爸爸在自己身边,又要絮叨自己说,馒头都是碳水化合物,没有营养,不能吃啦之类之类的话。

于是,李伟坐上大巴车,收起了这些干粮,拿出了一个小账本。上面详细的记录着每星期桑红给自己的零花钱数目。当然了,这么久过去了,李伟依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班级里的同学也都知道他的情况,但是也都心照不宣的把班级的一些废品交给李伟处理。当然啦,作为回报,李伟每周都要打扫一次班级的卫生。其实,这也并不是非常苛刻,因为,班级的同学还是非常顾及李伟的面子,都是按照正常的值日生表排。

李伟也心知肚明,所以也从来不明说,只是每到班级有什么活动或者是需要出力的时候,李伟都非常积极的表现着。终于,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李伟非常驾轻就熟的往自己老家走着,心里还想着,这么久过去了,家里头也没有个人。也不知道老房子现在还能不能住人。

此时此刻,天已经微微亮了,回老家的路需要坐一天一宿的火车,再赶上大巴车坐一晚。这样复杂的路况,正经需要两天的时间。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虽然非常闭塞,但是也承载了李伟15岁之前的所有记忆。

第七十八章 百因都是我

李伟觉得,如果不是因为自己,那自己的父母,还有奶奶,甚至桑红阿姨的生活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父母不会去世,奶奶也不会离开自己,桑红一家人也不会因为自己的事情而奔波劳累……也许,这样这样就是最好的结果。

自己离开了,那么就不会再有人因为自己而受到牵连,也不会再有人因为自己而受到连累。现在的李伟,没有任何亲人,就应该这样默默的一个人生活下去。也许这样子,时间一长,大家就都会忘了我。也许,这样也就能够减轻此时此刻李伟心中的“罪恶感”了。

回自己乡下老家的路有些奔波,来到车站的李伟给自己买了一张车票,又在一家早餐店买了五块钱的馒头和几包榨菜,再拿出自己平时锻炼时的水杯接了壶热水,就准备回自己老家去了。

看着这个保温壶,李伟还有些惆怅,因为这个水壶是自己的哥哥……不,应该说是曾经的哥哥张晓海上次知识竞赛时获得的战利品。那时,李伟刚到那个家,自己的哥哥便观察到了他每天拿着一个塑料矿泉水瓶。于是,那时的张晓海便把这个当做了一个礼物送给了自己。

现在想想,还真是让自己感动。毕竟这是自己来家里获得的第一个小礼物。虽然,上面还印着张晓海的名字。但是李伟却异常珍惜。因为这上面的名字便是自己家人送给自己最好的证明。

其实,这个家里已经有自己的印记太多太多了。可能,李伟一时半会儿都不能够摆脱,但是既然已经决定了不想再给任何人添麻烦,就要做好心准备。于是,李伟在上火车之前,又毅然决然地回头,往自己曾经那个家的方向看了一眼,眼中似乎又有了一些不舍……但是,终究却是不再犹豫,坚定的踏上了回自己家的火车。

李伟早就做好了一切的思想准备,他觉得这一走,说什么自己都不可能再回头了。就这样,火车缓慢的行驶了一天一夜后,李伟下车,自己又踏上了那片熟悉的土地,那个自己一直生活的地方。

不错!这正是李伟的家乡。但是,其实这里离自己的家还有一段距离。自己小时候长大的那个地方,在今天的李伟看来确实是一片不毛之地。隔三差五一桶水,隔个两天再通电。那时,李伟第一次离家去市里的体校上学,自己看着城里的那些生活,觉得可能是自己一辈子都不可企及的高度。

但是,这次回来,李伟看到自己的老家跟以前已经有了不一样的变化。似乎,比之前进步了不少。眼下,已经不是一片泥泞的道路了,而都铺上了板正的柏油马路。李伟心想着,这倒是不错,比自己小时候强多了!看来,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日子里,家乡和自己原来都在进步啊!

于是,李伟周周转转,又找到了回自己家的小巴车。李伟一路上都没有什么心情吃饭,所以馒头干粮还有一些。这些也足够支撑李伟回到自己家里了。其实在桑红家生活的那段日子,他们夫妇两个也都对李伟非常体贴周到,还每周按时给自己零花钱。

起初自己是拒绝的,后来实在拗不过,便也认真的谈了一次,说自己不能要他们的钱。没想到,还是桑红跟自己说,这些零花钱也不算很多,但是就当是我们借给你的,你都记好帐。等你长大了,有出息了,再还给我们!你觉得怎么样……

当时的李伟熬不过,也只好接受了桑红的这个说法。但是,李伟每天都非常认真的记着每一笔帐,桑红给李伟的零花钱也确实是挺有用的。因为,毕竟作为一个男孩子,每天上学放学就要去锻炼,有的时候真的是饥饿难耐。

李伟总是能拿这些零花钱买一些食物充饥……可是有几次,晓海爸爸来学校接自己,在送自己去体育馆的路上,看到了李伟自己买一些在他看来是垃圾食品的食物来充饥,晓海爸爸也非常认真严肃的跟自己谈过两次。

打那以后,李伟的书包里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出现不是什么点心就是一些零食什么的,但是都是一些非常健康的食品。都说当父亲的心思没有那么细,但是李伟从来不认同这件事情。都是晓海爸爸每天特别认真的给自己配营养餐。

看来,李伟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勾起跟桑红一家的回忆。李伟看着此时此刻手里干巴巴的馒头,不禁哑然失笑,这要是晓海爸爸在自己身边,又要絮叨自己说,馒头都是碳水化合物,没有营养,不能吃啦之类之类的话。

于是,李伟坐上大巴车,收起了这些干粮,拿出了一个小账本。上面详细的记录着每星期桑红给自己的零花钱数目。当然了,这么久过去了,李伟依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班级里的同学也都知道他的情况,但是也都心照不宣的把班级的一些废品交给李伟处理。当然啦,作为回报,李伟每周都要打扫一次班级的卫生。其实,这也并不是非常苛刻,因为,班级的同学还是非常顾及李伟的面子,都是按照正常的值日生表排。

李伟也心知肚明,所以也从来不明说,只是每到班级有什么活动或者是需要出力的时候,李伟都非常积极的表现着。终于,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李伟非常驾轻就熟的往自己老家走着,心里还想着,这么久过去了,家里头也没有个人。也不知道老房子现在还能不能住人。

此时此刻,天已经微微亮了,回老家的路需要坐一天一宿的火车,再赶上大巴车坐一晚。这样复杂的路况,正经需要两天的时间。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虽然非常闭塞,但是也承载了李伟15岁之前的所有记忆。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