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0 16:53:51

告别了于义训,李智明骑着自己的电动车回到了门面房,当然没忘记给爷爷李德章带了份早点。

李德章拄着拐杖,站在门面房门口遥望着江面,一晚上的湍流不息,这忙碌的长江似乎感到了一丝疲倦,又开始缓缓地前进,一阵江风吹来,江面上泛起了小小的涟漪,倒映在江里的蓝天碧云随着水波轻轻晃动。清晨的景色很美。

之前他执掌门面房的时候,每天早上都是这般。

“唉!看一天少一天喽。”李德章突然感叹道。

“爷爷,说啥呢,您才八十七,可年轻呢。”李智明将早点递给李德章,随后搭扶着李德章的手臂,一起欣赏这壮阔的江景。

“智明,你今年虚三十了吧?”李德章突然问道。

“嗯。”李智明应答道。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你爹都走了二十多年了!”李德章打开李智明带回来的餐袋,还带着热气,是他喜欢的粯子粥,老一辈的人就好这一口。

“爷,我爸到底怎么走的?”这也不是李智明第一次问了。

“不跟你说过了么,病故的,肝癌。你以后也要少喝点酒,搞不齐会遗传。”李德章喝了口粥,发觉有点烫,因为牙齿掉光了,瘪着嘴吹了吹,直呼现在的打包盒真厉害,保温效果杠杠的。

其实李智明平日里听二大爷,小三爷提起过,知道自己父亲的死并没有那么简单,奈何爷爷不愿意说,自己也不便深究。

“对了爷爷,昨晚的溺水鬼咋办?”

门面房有个规矩,惹了缘因,必定结果。

“先去沈学军溺亡的那个荷塘看看,塘底能够锁魂,恐怕没有那么简单。”以李德章执掌门面房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这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没想到这儿还有个烟酒店,老板,来条烟。”

毕竟门面房挂了个《老李烟酒店》的大招牌,还是蛮显眼的。一个披着蓑衣挂着斗笠的老江捞人,摇着一艘小木船来到了李智明爷孙两面前。

“好嘞,您要什么档次的?”今天开门见财,李智明很是开心,一大早就卖一条烟。

“我们这些老江捞人哪抽得起档次高的烟啊,大前门来一条吧。”老人将木船靠岸,在岸堤的枯木上绑上草绳,恐怕要休憩片刻。

“得嘞,大前门一条,微信还是支付宝?”李智明拿出移动支付的二维收款码。

“现金成么?那先进玩意儿,咱这文化水平学不会。”老人不好意思的说道。

“当然可以,只要您老开心就成。”李智明接过钱,也递过去一条烟,钱货两清。

看着手上的三十块纸币,李智明感慨良多,一句先苦后甜,却苦了我一年又年,老李门房家的子孙里,当属自己最没出息吧,爷爷李德章却告诫自己,他们老大这一支是带着使命,执掌这江边门面房就是他们的使命。

“老爷子贵庚啊?”

“不大,八十有七了。看你面生啊,不是本地的吧。”

“对啊,我是对面扬中市的,打捞江藤路过这边。”

“我说呢,我在这儿卖烟酒几十年了,口岸镇的人我都熟。做江捞人很苦吧。”

“还行吧,隶属环保局,也算是吃皇粮的,最起码不会朝不保夕,胜的就是收入稳定。”

此时李德章和江捞老人有一茬没一茬的聊起了家常,这人上了年纪,就喜欢聊天,张家长李家短的,图的就是一乐呵,年老不以筋骨为能,只能谈天说地。

“昨天我划船经过一家江畔狗肉馆门口,看见店主正准备宰杀一只狗?”

“狗肉馆屠狗不是很正常么?”

“看那只狗这么可怜,突然间有点不忍心,就去问了问价格,店主说要三百一只。”

“原来老弟你还是个爱狗人士,为你点赞。”

“那必须的嘛,可惜我翻遍了口袋,钱还是不够,只能买了半只,对了老哥,要不要分你只狗腿?”

李智明听的一阵无语,真是越聊越离谱。

送走了买烟的老者,已经临近中午,李德章和李智明决定吃完午饭就到溺死鬼沈学军口中的荷塘去看看。

永创造船厂位置比较偏僻,外卖根本送不到,好在厂门口有不少苍蝇馆子,香韵来私房菜就是李智明经常来的一家,老板娘丁霞云招呼客人兼上菜,老板李明做厨师,李智明喜欢在这家吃饭,就是因为老板的名字就和自己差一字,闲暇的时候,还能陪自己喝两盅,有点臭味相投的意思。

“老板娘,还是老样子,青椒炒鸡,红炖杂鱼,再烧个西红柿鸡蛋汤。”

现在是下班的高峰期,工人都来吃饭了,店里比较拥挤,好在李智明和老板关系好,有自己的专座,也就是老板一家自己吃饭的地方。

这是后厨旁边的一个小房间,里面一张小圆桌,还有一张麻将桌,颇有点包厢的感觉。

“你这败家子,想我之前执掌门面房的时候,都是自己煮饭吃,照你这种花法,沈万三都得吃穷,不趁着年轻攒点老婆本啊,我还等着抱重孙呢。”看李智明轻车熟路的点菜,李德章忍不住唠叨道。

“爷,你知道啥叫穷不过三代么?”李智明拿过一瓶十块钱的勾兑酒,分两个小碗倒下,一脸无所谓的说道,李德章的话他早就听痞了。

“这穷人呐,到了第三代就没钱娶媳妇,不就穷不过三代了么。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朝醉了蒙头睡,睡到半夜迎小鬼,年老终是一把灰。”李智明倒完酒,直接将酒瓶扔一边,这个打油诗就是他现在真实写照。

“谁说你娶不到媳妇的,你还记得隔壁吕家庄的吕红华么?”李德章喝了一口酒,吧唧了一下嘴,说道。

第10章 香韵来

告别了于义训,李智明骑着自己的电动车回到了门面房,当然没忘记给爷爷李德章带了份早点。

李德章拄着拐杖,站在门面房门口遥望着江面,一晚上的湍流不息,这忙碌的长江似乎感到了一丝疲倦,又开始缓缓地前进,一阵江风吹来,江面上泛起了小小的涟漪,倒映在江里的蓝天碧云随着水波轻轻晃动。清晨的景色很美。

之前他执掌门面房的时候,每天早上都是这般。

“唉!看一天少一天喽。”李德章突然感叹道。

“爷爷,说啥呢,您才八十七,可年轻呢。”李智明将早点递给李德章,随后搭扶着李德章的手臂,一起欣赏这壮阔的江景。

“智明,你今年虚三十了吧?”李德章突然问道。

“嗯。”李智明应答道。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你爹都走了二十多年了!”李德章打开李智明带回来的餐袋,还带着热气,是他喜欢的粯子粥,老一辈的人就好这一口。

“爷,我爸到底怎么走的?”这也不是李智明第一次问了。

“不跟你说过了么,病故的,肝癌。你以后也要少喝点酒,搞不齐会遗传。”李德章喝了口粥,发觉有点烫,因为牙齿掉光了,瘪着嘴吹了吹,直呼现在的打包盒真厉害,保温效果杠杠的。

其实李智明平日里听二大爷,小三爷提起过,知道自己父亲的死并没有那么简单,奈何爷爷不愿意说,自己也不便深究。

“对了爷爷,昨晚的溺水鬼咋办?”

门面房有个规矩,惹了缘因,必定结果。

“先去沈学军溺亡的那个荷塘看看,塘底能够锁魂,恐怕没有那么简单。”以李德章执掌门面房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这事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没想到这儿还有个烟酒店,老板,来条烟。”

毕竟门面房挂了个《老李烟酒店》的大招牌,还是蛮显眼的。一个披着蓑衣挂着斗笠的老江捞人,摇着一艘小木船来到了李智明爷孙两面前。

“好嘞,您要什么档次的?”今天开门见财,李智明很是开心,一大早就卖一条烟。

“我们这些老江捞人哪抽得起档次高的烟啊,大前门来一条吧。”老人将木船靠岸,在岸堤的枯木上绑上草绳,恐怕要休憩片刻。

“得嘞,大前门一条,微信还是支付宝?”李智明拿出移动支付的二维收款码。

“现金成么?那先进玩意儿,咱这文化水平学不会。”老人不好意思的说道。

“当然可以,只要您老开心就成。”李智明接过钱,也递过去一条烟,钱货两清。

看着手上的三十块纸币,李智明感慨良多,一句先苦后甜,却苦了我一年又年,老李门房家的子孙里,当属自己最没出息吧,爷爷李德章却告诫自己,他们老大这一支是带着使命,执掌这江边门面房就是他们的使命。

“老爷子贵庚啊?”

“不大,八十有七了。看你面生啊,不是本地的吧。”

“对啊,我是对面扬中市的,打捞江藤路过这边。”

“我说呢,我在这儿卖烟酒几十年了,口岸镇的人我都熟。做江捞人很苦吧。”

“还行吧,隶属环保局,也算是吃皇粮的,最起码不会朝不保夕,胜的就是收入稳定。”

此时李德章和江捞老人有一茬没一茬的聊起了家常,这人上了年纪,就喜欢聊天,张家长李家短的,图的就是一乐呵,年老不以筋骨为能,只能谈天说地。

“昨天我划船经过一家江畔狗肉馆门口,看见店主正准备宰杀一只狗?”

“狗肉馆屠狗不是很正常么?”

“看那只狗这么可怜,突然间有点不忍心,就去问了问价格,店主说要三百一只。”

“原来老弟你还是个爱狗人士,为你点赞。”

“那必须的嘛,可惜我翻遍了口袋,钱还是不够,只能买了半只,对了老哥,要不要分你只狗腿?”

李智明听的一阵无语,真是越聊越离谱。

送走了买烟的老者,已经临近中午,李德章和李智明决定吃完午饭就到溺死鬼沈学军口中的荷塘去看看。

永创造船厂位置比较偏僻,外卖根本送不到,好在厂门口有不少苍蝇馆子,香韵来私房菜就是李智明经常来的一家,老板娘丁霞云招呼客人兼上菜,老板李明做厨师,李智明喜欢在这家吃饭,就是因为老板的名字就和自己差一字,闲暇的时候,还能陪自己喝两盅,有点臭味相投的意思。

“老板娘,还是老样子,青椒炒鸡,红炖杂鱼,再烧个西红柿鸡蛋汤。”

现在是下班的高峰期,工人都来吃饭了,店里比较拥挤,好在李智明和老板关系好,有自己的专座,也就是老板一家自己吃饭的地方。

这是后厨旁边的一个小房间,里面一张小圆桌,还有一张麻将桌,颇有点包厢的感觉。

“你这败家子,想我之前执掌门面房的时候,都是自己煮饭吃,照你这种花法,沈万三都得吃穷,不趁着年轻攒点老婆本啊,我还等着抱重孙呢。”看李智明轻车熟路的点菜,李德章忍不住唠叨道。

“爷,你知道啥叫穷不过三代么?”李智明拿过一瓶十块钱的勾兑酒,分两个小碗倒下,一脸无所谓的说道,李德章的话他早就听痞了。

“这穷人呐,到了第三代就没钱娶媳妇,不就穷不过三代了么。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朝醉了蒙头睡,睡到半夜迎小鬼,年老终是一把灰。”李智明倒完酒,直接将酒瓶扔一边,这个打油诗就是他现在真实写照。

“谁说你娶不到媳妇的,你还记得隔壁吕家庄的吕红华么?”李德章喝了一口酒,吧唧了一下嘴,说道。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