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1 14:38:55

朱棣也对朱高燧今天提到的这件事,十分忌惮。

昨天朱高燧提出来的“废人殉”,虽然看着矛盾十分尖锐;但之所以尖锐,那是因为这件事涉及到皇帝了。

事实上,这件事差不多也仅仅是涉及到皇帝了;别人根本没资格被这件事涉及到。

皇帝使用人殉,充其量是不仁;但是皇帝之外的人使用人殉,那就不只是不仁的问题。

这个已经属于僭越了,完全可以给你冠上一个“大逆”的罪名;分分钟可以抄家诛九族的。

所以说昨天的事,先是由朱高燧提出来;然后朱高燧巧妙地绑架了一众文臣,把矛盾变成了文臣集体和皇帝的矛盾。

皇帝再强,也还是一个人;不可能把文臣全杀光。所以当文臣用同一个声音发声时,皇帝也只有妥协了。

但今天朱高燧提出的事,那可是已经涉及到了勋贵武将集团和皇亲国戚这两个群体了。

这两个群体的声势没有文官集团大,但他们实际上的实力,并不比文官集团差到哪里去。

事实上,勋贵武将集团,还是朱高燧(也是朱高煦)的支持者。

朱高燧把自己最重要的基本盘势力都干了,这是准备要当孤臣吗?还是准备转换阵营,改投文官集团了?

朱棣这个皇帝还是很合格的,非常觉得住气。

他听完以后道:“赵王啊!问题你看出来了,那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有没有想出来啊?”

朱高燧:“当然有了!我已经把我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全写在折子里了。不过在这儿,我还是直接向大家说一说吧……”

于是他又洋洋洒洒地把解决这个爵位册封问题的办法详细说了一通;他说的很认真,皇帝和朝臣们听得也很认真。

朱高燧的解决办法,归纳起来其实就这么几条。

第一条就是非军功不得封爵;这一条倒是没啥,因为《大明律》上就有相同的规定。这属于旧制了。

不过朱高燧在这一条上又加了补充;在科学技术上有重大发明发现,也可以封爵。

这一点算是又捅了文臣们的肺管子了,文臣们准备接下来使劲反对这一条。不过现在都先憋着呢。

第二条,就是爵位降等传承了。按照现在大明的爵位等级,就算是王爵了;爵位也就是最多传承五代,你的后代就变成平民百姓了。

第三条直接拿老朱家开刀;皇室的这些王什么的,还是可以继续封的;但是实行只封嫡长的制度。

也就是说,不管你哪一支,只封你这一支一个爵位;剩下的什么次子次女、庶子庶女之类的,你们自己谋生路去吧。反正想再吃皇室的钱、吃国家的钱是不可能了。

而且更要命的是,老朱家的这些王爷们,也同样适用于降等传承这个原则。

似乎是觉得对皇室下手不够狠,朱高燧又补充了第四条。

第四条是规定,以后皇室但凡封王;帝国核心统治区域的这些地区,大约也就是汉地十八省这些地方;以后王爷们皆不得封到这些地方。

要封,就封到像什么西域、藏区、南蛮、关外等这些地方去;简要概括就是都要封到老、少、边、穷的地方去。

不想去?不想去那正好,直接从皇室除籍,以后你就光荣的成为一个平民了。

当朱高燧说到这里的时候,大臣们都已经给他捏了一把汗了。

但是朱高燧觉得自己这死作的还不到家,还继续道:“父皇!我觉得以后每一代皇帝的皇子们,在接近成年的时候都要送到边关有战事之地锻炼三年;而且还要隐姓埋名从小兵做起。”

“皇子在军中历练时,由东厂派人亲自监督考评,对皇子在军中的表现考评以及功业情况定期上奏。”

“三年以后,就像是对天下官员们进行京察一样;对历练的皇子也要有个类似的评定。”

“军营历练三年以后,再给皇子分一个县;依然是让他隐姓埋名从小吏做起。”

“同样由东厂派人监督考评,三年以后再评定期行政能力水平如何。”

“这两项评定的成绩,要作为以后皇子们立储的依据。但凡这两项评定的成绩太差者,哪怕是嫡长子也要丧失继位的资格。”

朱高燧的这话一出,文臣们再也忍不住了;嫡长子继承制,这可也是儒家所坚持的核心原则之一。

群臣们议论纷纷,眼看就要有人站出来出言反驳朱高燧。

这时朱棣突然道:“各位臣工还是先静一静吧!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我们还是先听他说完吧。”

朱棣说这话时,话中透着一股无奈;大臣们似乎也都听出了皇帝的潜台词:让他一次性的把死做完吧!

就这样,朱高燧坚持着,把自己提出的剩余两项举措也都说出来了。

第五条举措,非朱不封王爵;非王爵皆为虚封。也就是说你不是王爷的话,你对你所封爵的食邑是没有实际的管理权的。

除了拥有你所对应的爵位规定好的一些特权之外;你与你食邑之间的关系只有一个,就是你可以从你的食邑的税收那里获得一定比例的税收分成。

第六条举措,由皇室出资,分别创设大明帝国皇家少年军事学院和大明帝国皇家职业技术学院。

少年军事学院不用说了,这里是安排幼年的皇子、世子、勋贵子弟们集中学习军事的地方。

当代的皇子们在正式放出去历练之前,要先在这里学习军事方面的技能;直到到了年龄,出去历练。

而世子和勋贵子弟们,从这里出去后也可以奔赴边疆,从军报国。

至于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上是给那些在竞争中被淘汰的皇子,还有次子、庶子等这些即将成为平民的人学习的地方。

虽然你们就要成为平民了,但是毕竟还有血缘上的关系和上一辈的恩情在呢;也不好一下子踢出去彻底不管了。

所以把你们送进这所学校,让你们在这里至少学上一门可以用来赚饭糊口的技艺;毕业后好歹打个工也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

到这里,朱高燧的“解决措施”算是彻底说完了。他搞出来的东西,已经接近一个庞大的体系了。

第36章 朱高燧的解决举措

朱棣也对朱高燧今天提到的这件事,十分忌惮。

昨天朱高燧提出来的“废人殉”,虽然看着矛盾十分尖锐;但之所以尖锐,那是因为这件事涉及到皇帝了。

事实上,这件事差不多也仅仅是涉及到皇帝了;别人根本没资格被这件事涉及到。

皇帝使用人殉,充其量是不仁;但是皇帝之外的人使用人殉,那就不只是不仁的问题。

这个已经属于僭越了,完全可以给你冠上一个“大逆”的罪名;分分钟可以抄家诛九族的。

所以说昨天的事,先是由朱高燧提出来;然后朱高燧巧妙地绑架了一众文臣,把矛盾变成了文臣集体和皇帝的矛盾。

皇帝再强,也还是一个人;不可能把文臣全杀光。所以当文臣用同一个声音发声时,皇帝也只有妥协了。

但今天朱高燧提出的事,那可是已经涉及到了勋贵武将集团和皇亲国戚这两个群体了。

这两个群体的声势没有文官集团大,但他们实际上的实力,并不比文官集团差到哪里去。

事实上,勋贵武将集团,还是朱高燧(也是朱高煦)的支持者。

朱高燧把自己最重要的基本盘势力都干了,这是准备要当孤臣吗?还是准备转换阵营,改投文官集团了?

朱棣这个皇帝还是很合格的,非常觉得住气。

他听完以后道:“赵王啊!问题你看出来了,那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有没有想出来啊?”

朱高燧:“当然有了!我已经把我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全写在折子里了。不过在这儿,我还是直接向大家说一说吧……”

于是他又洋洋洒洒地把解决这个爵位册封问题的办法详细说了一通;他说的很认真,皇帝和朝臣们听得也很认真。

朱高燧的解决办法,归纳起来其实就这么几条。

第一条就是非军功不得封爵;这一条倒是没啥,因为《大明律》上就有相同的规定。这属于旧制了。

不过朱高燧在这一条上又加了补充;在科学技术上有重大发明发现,也可以封爵。

这一点算是又捅了文臣们的肺管子了,文臣们准备接下来使劲反对这一条。不过现在都先憋着呢。

第二条,就是爵位降等传承了。按照现在大明的爵位等级,就算是王爵了;爵位也就是最多传承五代,你的后代就变成平民百姓了。

第三条直接拿老朱家开刀;皇室的这些王什么的,还是可以继续封的;但是实行只封嫡长的制度。

也就是说,不管你哪一支,只封你这一支一个爵位;剩下的什么次子次女、庶子庶女之类的,你们自己谋生路去吧。反正想再吃皇室的钱、吃国家的钱是不可能了。

而且更要命的是,老朱家的这些王爷们,也同样适用于降等传承这个原则。

似乎是觉得对皇室下手不够狠,朱高燧又补充了第四条。

第四条是规定,以后皇室但凡封王;帝国核心统治区域的这些地区,大约也就是汉地十八省这些地方;以后王爷们皆不得封到这些地方。

要封,就封到像什么西域、藏区、南蛮、关外等这些地方去;简要概括就是都要封到老、少、边、穷的地方去。

不想去?不想去那正好,直接从皇室除籍,以后你就光荣的成为一个平民了。

当朱高燧说到这里的时候,大臣们都已经给他捏了一把汗了。

但是朱高燧觉得自己这死作的还不到家,还继续道:“父皇!我觉得以后每一代皇帝的皇子们,在接近成年的时候都要送到边关有战事之地锻炼三年;而且还要隐姓埋名从小兵做起。”

“皇子在军中历练时,由东厂派人亲自监督考评,对皇子在军中的表现考评以及功业情况定期上奏。”

“三年以后,就像是对天下官员们进行京察一样;对历练的皇子也要有个类似的评定。”

“军营历练三年以后,再给皇子分一个县;依然是让他隐姓埋名从小吏做起。”

“同样由东厂派人监督考评,三年以后再评定期行政能力水平如何。”

“这两项评定的成绩,要作为以后皇子们立储的依据。但凡这两项评定的成绩太差者,哪怕是嫡长子也要丧失继位的资格。”

朱高燧的这话一出,文臣们再也忍不住了;嫡长子继承制,这可也是儒家所坚持的核心原则之一。

群臣们议论纷纷,眼看就要有人站出来出言反驳朱高燧。

这时朱棣突然道:“各位臣工还是先静一静吧!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我们还是先听他说完吧。”

朱棣说这话时,话中透着一股无奈;大臣们似乎也都听出了皇帝的潜台词:让他一次性的把死做完吧!

就这样,朱高燧坚持着,把自己提出的剩余两项举措也都说出来了。

第五条举措,非朱不封王爵;非王爵皆为虚封。也就是说你不是王爷的话,你对你所封爵的食邑是没有实际的管理权的。

除了拥有你所对应的爵位规定好的一些特权之外;你与你食邑之间的关系只有一个,就是你可以从你的食邑的税收那里获得一定比例的税收分成。

第六条举措,由皇室出资,分别创设大明帝国皇家少年军事学院和大明帝国皇家职业技术学院。

少年军事学院不用说了,这里是安排幼年的皇子、世子、勋贵子弟们集中学习军事的地方。

当代的皇子们在正式放出去历练之前,要先在这里学习军事方面的技能;直到到了年龄,出去历练。

而世子和勋贵子弟们,从这里出去后也可以奔赴边疆,从军报国。

至于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上是给那些在竞争中被淘汰的皇子,还有次子、庶子等这些即将成为平民的人学习的地方。

虽然你们就要成为平民了,但是毕竟还有血缘上的关系和上一辈的恩情在呢;也不好一下子踢出去彻底不管了。

所以把你们送进这所学校,让你们在这里至少学上一门可以用来赚饭糊口的技艺;毕业后好歹打个工也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

到这里,朱高燧的“解决措施”算是彻底说完了。他搞出来的东西,已经接近一个庞大的体系了。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