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4 14:09:31

照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整个文官集团恐怕有彻底失去两代皇帝支持的可能性。

一时间,大明帝国的整个文官集团有了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

就在这种情况下,有着“东杨”之称的杨荣,郑而重之的公开到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前来拜会朱高燧了。

接到下属奏报说杨荣来访,朱高燧也吃了一惊;心想:最近文官集团对我可是恨之入骨,这家伙该不会身怀利器,想来直接宰了我吧?

想到这里,他让下属先去招待杨荣;自己却叫来人,把自己上战场穿的盔甲给找来了一副,然后让人给自己穿好了,这才去见杨荣。

杨荣在北镇抚司衙门的会客室里等着朱高燧;当他看到朱高燧一身戎装而来的时候,也愣住了:“赵王爷!你这是要去哪里出征了?怎的一身甲胄?”

朱高燧一点也不顾及自己的脸面,直接道:“我怕啊!我上早朝时提出的那些举措,可有不少是捅了你们文臣们的肺管子的。”

“我就怕你这一次来,是受了文臣们的集体委托,准备把我给宰了,一了百了地解决问题的。”

杨荣不由地笑道:“想不到沙场百战的赵王,竟然也会怕我一个文人?要知道我等读书人,可是耕读传家的;在武力上,肯定是不及赵王你的。”

朱高燧:“不能这么说;我可是知道,咱们大明的事都比较怪异;这读书人的战斗力,真未来比武将差。”

“别说是读书人了,我可是还听说过一件事呢;据说我大明的大将*军,武艺水平那都是渣;而宫里的公公,才是武功高手。”

杨荣惊地嘴巴都张大了:“王爷!您是从哪里听到这等谣言的?谣言止于智者,您怎么能相信这样的谣言?”

朱高燧:“这是谣言吗?我怎么听着觉得还有点道理呢?”

杨荣:“王爷!这里面哪有道理啊?”

朱高燧:“你看啊!这大将*军,他是个正常的男人吧?正常的男人,有妻妾对吧?所以大将*军他晚上的时候要和自己的妻妾欢好对吧?”

杨荣有些莫名其妙:“是啊!不过这和您说的谁是高手有什么关系呢?”

朱高燧:“你再想啊!大将*军晚上要和妻妾欢好;但是宫里的公公们可是既没那功能,也没有妻妾啊!”

“所以!心无旁骛的公公们,只好在晚上勤练武功。时间一久,公公们的武功水平自然要高出大将*军一大截了。”

“所以,大将*军的武功都是渣,公公才是高手这种局面,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啊!”

“……”杨荣被朱高燧清奇的脑回路弄得,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回他的话了。

憋了半天这才道:“王爷思维高远、见识卓越,我等不及也。受教、受教了!”

朱高燧:“勉仁!话说你今天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你来拜访我,就不怕那些文臣们孤立你?”

杨荣:“王爷!实不相瞒。今天我是受一众同僚之托,专程来拜访王爷您的。”

“我是想来问问,王爷对我们大明的文官和读书人,是不是有什么误解?何故视我们如仇寇啊?”

朱高燧:“唉……,原来你是为这个事啊?其实这个事,之前我不是在朝堂上都已经说明白了吗?”

“你应该知道,我是执掌着锦衣卫北镇抚司吧?许多文官的底子,我可是都知道的。”

“看着你们这些文臣每天嘴里仁义道德的,再想想你们底下做的那些事;我可真是怎么都很难看得起你们的。”

杨荣:“王爷会对我等会有这样的看法,我是可以理解的。只是王爷完全这么认为,我等却觉得失之偏颇。”

朱高燧:“哦!为什么失之偏颇?”

杨荣:“王爷说的那些所谓的底子,绝大多数都是读书人的家族所为吧?总不可能是读书人亲自做了那些恶事吧?”

“我等读书人,都是饱读圣贤书,受圣人教诲的;道德是我等的立身之本;我等就算再恶,也是有个限度的。”

“王爷说的那些事,有不少其实是家族中的败类背着我等做下的;把这些恶事都算在我们头上,我们也很冤枉啊!”

朱高燧:“这其实是我更讨厌你们的地方;或许你们之中有些人是真不知道,知道了就会阻止家族中人为恶。”

“但是,我相信你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知道的。并且从中享用着这些好处。”

“我记得儒家之中有个理论是怎么说的?对,‘君子远庖厨’;据说之所以要远庖厨,是因为不忍心看见牛羊被宰杀;所以这体现了君子的仁。”

“但这在我看来,分明就是伪君子的体现啊!你们要是真君子,那就选择不要吃肉啊!”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大家都不吃肉了,那些杀牛宰羊的人,无法用肉卖钱了,自然也就不会再去杀牛羊了。这样才是不折不扣的真君子。”

“可是你们一边享用着牛羊肉的美食,一边却又因为自己远庖厨说自己仁慈,是君子;同时你们还指责那些宰杀牛羊的人不仁。”

“合着你们这些文人,是既要当婊子,还要立牌坊;好人全让你们自己做了,别人都是坏人。”

“这样的你们,有什么资格能让我瞧得起?”

杨荣非常吃惊,他没想到,朱高燧竟然对他们;不,是对整个文人群体,竟然有这样大的“偏见”。

但是朱高燧这一通对他的反诘,从逻辑上来说没什么问题;一时之间,他也无从辩驳。

朱高燧突然又向他问道:“勉仁!这大明的文臣,是来自于读书人;而读书人,大多又是来自于那些各地的士绅,没错吧?”

杨荣虽然心乱如麻,却还是道:“这个是没错的!”

朱高燧:“再往上深究,所谓的士绅,其实根本就是各地的地主。当地主有了些财富以后,往往会努力培养自己的子弟读书作官。”

“而那些作了官的读书人,又往往又会借助为官的方便弄钱,购买更多的土地,然后聚敛更多的财富。接着继续培养自己的后代读书作官。”

“这样下去,就形成了某些‘耕读传家’的家族。没错吧?”

第43章 东杨的拜访

照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整个文官集团恐怕有彻底失去两代皇帝支持的可能性。

一时间,大明帝国的整个文官集团有了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

就在这种情况下,有着“东杨”之称的杨荣,郑而重之的公开到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前来拜会朱高燧了。

接到下属奏报说杨荣来访,朱高燧也吃了一惊;心想:最近文官集团对我可是恨之入骨,这家伙该不会身怀利器,想来直接宰了我吧?

想到这里,他让下属先去招待杨荣;自己却叫来人,把自己上战场穿的盔甲给找来了一副,然后让人给自己穿好了,这才去见杨荣。

杨荣在北镇抚司衙门的会客室里等着朱高燧;当他看到朱高燧一身戎装而来的时候,也愣住了:“赵王爷!你这是要去哪里出征了?怎的一身甲胄?”

朱高燧一点也不顾及自己的脸面,直接道:“我怕啊!我上早朝时提出的那些举措,可有不少是捅了你们文臣们的肺管子的。”

“我就怕你这一次来,是受了文臣们的集体委托,准备把我给宰了,一了百了地解决问题的。”

杨荣不由地笑道:“想不到沙场百战的赵王,竟然也会怕我一个文人?要知道我等读书人,可是耕读传家的;在武力上,肯定是不及赵王你的。”

朱高燧:“不能这么说;我可是知道,咱们大明的事都比较怪异;这读书人的战斗力,真未来比武将差。”

“别说是读书人了,我可是还听说过一件事呢;据说我大明的大将*军,武艺水平那都是渣;而宫里的公公,才是武功高手。”

杨荣惊地嘴巴都张大了:“王爷!您是从哪里听到这等谣言的?谣言止于智者,您怎么能相信这样的谣言?”

朱高燧:“这是谣言吗?我怎么听着觉得还有点道理呢?”

杨荣:“王爷!这里面哪有道理啊?”

朱高燧:“你看啊!这大将*军,他是个正常的男人吧?正常的男人,有妻妾对吧?所以大将*军他晚上的时候要和自己的妻妾欢好对吧?”

杨荣有些莫名其妙:“是啊!不过这和您说的谁是高手有什么关系呢?”

朱高燧:“你再想啊!大将*军晚上要和妻妾欢好;但是宫里的公公们可是既没那功能,也没有妻妾啊!”

“所以!心无旁骛的公公们,只好在晚上勤练武功。时间一久,公公们的武功水平自然要高出大将*军一大截了。”

“所以,大将*军的武功都是渣,公公才是高手这种局面,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啊!”

“……”杨荣被朱高燧清奇的脑回路弄得,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回他的话了。

憋了半天这才道:“王爷思维高远、见识卓越,我等不及也。受教、受教了!”

朱高燧:“勉仁!话说你今天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你来拜访我,就不怕那些文臣们孤立你?”

杨荣:“王爷!实不相瞒。今天我是受一众同僚之托,专程来拜访王爷您的。”

“我是想来问问,王爷对我们大明的文官和读书人,是不是有什么误解?何故视我们如仇寇啊?”

朱高燧:“唉……,原来你是为这个事啊?其实这个事,之前我不是在朝堂上都已经说明白了吗?”

“你应该知道,我是执掌着锦衣卫北镇抚司吧?许多文官的底子,我可是都知道的。”

“看着你们这些文臣每天嘴里仁义道德的,再想想你们底下做的那些事;我可真是怎么都很难看得起你们的。”

杨荣:“王爷会对我等会有这样的看法,我是可以理解的。只是王爷完全这么认为,我等却觉得失之偏颇。”

朱高燧:“哦!为什么失之偏颇?”

杨荣:“王爷说的那些所谓的底子,绝大多数都是读书人的家族所为吧?总不可能是读书人亲自做了那些恶事吧?”

“我等读书人,都是饱读圣贤书,受圣人教诲的;道德是我等的立身之本;我等就算再恶,也是有个限度的。”

“王爷说的那些事,有不少其实是家族中的败类背着我等做下的;把这些恶事都算在我们头上,我们也很冤枉啊!”

朱高燧:“这其实是我更讨厌你们的地方;或许你们之中有些人是真不知道,知道了就会阻止家族中人为恶。”

“但是,我相信你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知道的。并且从中享用着这些好处。”

“我记得儒家之中有个理论是怎么说的?对,‘君子远庖厨’;据说之所以要远庖厨,是因为不忍心看见牛羊被宰杀;所以这体现了君子的仁。”

“但这在我看来,分明就是伪君子的体现啊!你们要是真君子,那就选择不要吃肉啊!”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大家都不吃肉了,那些杀牛宰羊的人,无法用肉卖钱了,自然也就不会再去杀牛羊了。这样才是不折不扣的真君子。”

“可是你们一边享用着牛羊肉的美食,一边却又因为自己远庖厨说自己仁慈,是君子;同时你们还指责那些宰杀牛羊的人不仁。”

“合着你们这些文人,是既要当婊子,还要立牌坊;好人全让你们自己做了,别人都是坏人。”

“这样的你们,有什么资格能让我瞧得起?”

杨荣非常吃惊,他没想到,朱高燧竟然对他们;不,是对整个文人群体,竟然有这样大的“偏见”。

但是朱高燧这一通对他的反诘,从逻辑上来说没什么问题;一时之间,他也无从辩驳。

朱高燧突然又向他问道:“勉仁!这大明的文臣,是来自于读书人;而读书人,大多又是来自于那些各地的士绅,没错吧?”

杨荣虽然心乱如麻,却还是道:“这个是没错的!”

朱高燧:“再往上深究,所谓的士绅,其实根本就是各地的地主。当地主有了些财富以后,往往会努力培养自己的子弟读书作官。”

“而那些作了官的读书人,又往往又会借助为官的方便弄钱,购买更多的土地,然后聚敛更多的财富。接着继续培养自己的后代读书作官。”

“这样下去,就形成了某些‘耕读传家’的家族。没错吧?”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