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4 14:19:40

这一次,终于轮到朱高燧沉默了。

他想了好半天,终于道:“第一点,天下读书人不能光死读四书五经了;这格致之道、匠人之艺必须也加入进来。当然,我喜欢管这个叫作‘科技大道’。”

杨荣:“王爷!话说您不会是墨家的信徒吧?他们可是在秦朝的时候就已经消亡了。”

朱高燧:“墨家个屁啊!懂格致的可不只墨家,鲁班那一学派也会。墨家会消亡,但是科技大道可不会。”

“虽然你们儒家在历史上一直不怎么重视匠人之道,但是这一道也是一直自己在发展的。”

“这一道要是不发展,我大明现在也用不上火炮、火铳什么的。”

杨荣:“王爷!您能给我解惑一下吗?为何您这么重视这个‘科技大道’?”

“按您的说法,就算我们不重视;它不也一直自己在发展吗?”

朱高燧叹了口气道:“因为,我怕啊!”

“啊!王爷您还有怕的东西?”杨容愕然了,他一直以为这个敢捋朱棣虎须的赵王,天不怕、地不怕呢!

朱高燧没好气地道:“我要是不怕,你以为我没事和我爹别苗头,和你们文臣缠斗不休是为了什么?”

“你想想看,只要我不去惦记我爹屁股下面那把椅子。以后不管我大哥上位、我二哥上位或者是我好大侄儿上位,我都能吃香的、喝辣的吧?”

“有他们罩着,我当个荒唐王爷;每天提笼架鸟、欺男霸女,或者在家里和府上的美女欢好不好吗?”

“你以为我和你们天下文人士子这个群体争斗,就一定会好吗?一个不好,恐怕我也会背上千古骂名吧?”

杨荣更加奇怪了:“王爷!那能让您都如此恐惧和忌惮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朱高燧更深的吸了一口气道:“蒙元当初灭了南宋,我中华的道统都差点亡在他们的手中。”

“好在蒙元粗鄙,胡人无百年国运;现在我大明才又恢复了河山,重拾了我中华道统。”

“但是现在,比蒙元更可怕的敌人,已经在孕育中了;一个不好,我大明、我汉家河山恐怕就要亡了。”

“到时恐怕不仅仅是亡国灭种的事,而是亡天下、亡道统的事了。”

杨荣听罢,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杨荣这一众文臣看来,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是中华政权最大的心腹大患。

只要能把他们解决掉,中华自然可以高枕无忧。

究竟是什么样可怕的存在,竟然能让赵王这样描述;他是越来越好奇了。

朱高燧:“勉仁啊!他们是谁,现在我不方便告诉你。但是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他们作为倚仗的本事,正巧就是科技大道。”

“你现在觉得科技大道比较粗鄙,但是假如人家一直把这一道发展到极致呢?”

“我大明现在射程最远的大炮,大约能打个五百丈远吧?”

“但是他们把科技大道发展到了极致,一发炮弹能打数万里远;且一炮下去方圆数十里之内绝无任何生灵幸存,哪怕树木建筑也尽数化为焦炭。”

“挨了这一炮的土地,尽数化为毒土;数十年内庄稼草木皆无法生长,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也会在一年时间内毒发身亡。”

“勉仁!我就问你,你面对这样的敌人;你觉得能打赢吗?你怕不怕?”

杨荣认真地想了想朱高燧描述的这些场面;当他在脑海中把那些用自己能理解的画面给具像化以后,也是感觉一阵胆寒。

随即,他问道:“王爷!您既然知道了这些,那您的想法是……?”

朱高燧:“你还不明白吗?既然我已经知道了,我们现在的道统挡不住他们科技大道的打击;那我们自然就要更弦改张啊!”

“我打算在他们之前,先行在科技大道上发展到那个程度;然后用科技大道把他们给彻底消灭掉。”

“这样,才能保证我汉家河山和道统的安全。”

杨荣点了点头:“假如敌人真如王爷所说的那般难缠,我天下文人士子齐习这格致科技大道,倒也不是不可以。”

朱高燧:“光科技大道还不够,还有一项得加进去。不过这一道,倒不需要文人士子全都来学习;但是这天下的乡绅地主却是一定要参与进来的。”

杨荣:“王爷!这次又是什么?”

朱高燧:“勉仁!《史记》读过吧?”

杨荣:“王爷!您想说什么,还是直接说好了。我好歹也是饱读诗书的人啊!您说的这些,我都不可能没读过的。”

朱高燧:“我这不是跟你们文人学得臭毛病吗?不管怎么说话,都喜欢引经据典;好像不用来引证一下圣人怎么说、亚圣怎么说,你们就不会说话一样。”

杨荣:“……”

看着杨荣如此落寞,朱高燧也有些不忍了,于是干脆直言道:“《史记.货殖列传》里不是说过吗,‘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还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我的意思;你们的那些家族、老地主什么的,别老把眼睛光盯着那点土地了;别一有钱就买地。”

“大家都去给我建作坊、开工厂、经商、搞贸易。工商业必须大兴。”

杨荣:“啊?!王爷!如果说您说的那个科技大道还有可行性的话,那这个什么工商业问题可就大了。”

“工倒是还好说些,商那可是排在四民之末的;而且洪武朝的时候,沈万三的下场可是前车之鉴啊!”

“就算您再怎么提倡,这等取死之道大家也是不可能大规模尝试的。总不可能把天下地主变成天下商贾吧?”

“王爷您能保证大家经商富起来以后,大家最后不会落得个沈万三的结局么?”

现在,朱高燧也碰到了难以逾越的“天堑”了;如果说朱高燧对强硬推行“科技大道”还有信心的话,那么在这块土地上强行推广“资本主义”的难度,那简直就是史诗级的。

第45章 朱高燧开出来的条件

这一次,终于轮到朱高燧沉默了。

他想了好半天,终于道:“第一点,天下读书人不能光死读四书五经了;这格致之道、匠人之艺必须也加入进来。当然,我喜欢管这个叫作‘科技大道’。”

杨荣:“王爷!话说您不会是墨家的信徒吧?他们可是在秦朝的时候就已经消亡了。”

朱高燧:“墨家个屁啊!懂格致的可不只墨家,鲁班那一学派也会。墨家会消亡,但是科技大道可不会。”

“虽然你们儒家在历史上一直不怎么重视匠人之道,但是这一道也是一直自己在发展的。”

“这一道要是不发展,我大明现在也用不上火炮、火铳什么的。”

杨荣:“王爷!您能给我解惑一下吗?为何您这么重视这个‘科技大道’?”

“按您的说法,就算我们不重视;它不也一直自己在发展吗?”

朱高燧叹了口气道:“因为,我怕啊!”

“啊!王爷您还有怕的东西?”杨容愕然了,他一直以为这个敢捋朱棣虎须的赵王,天不怕、地不怕呢!

朱高燧没好气地道:“我要是不怕,你以为我没事和我爹别苗头,和你们文臣缠斗不休是为了什么?”

“你想想看,只要我不去惦记我爹屁股下面那把椅子。以后不管我大哥上位、我二哥上位或者是我好大侄儿上位,我都能吃香的、喝辣的吧?”

“有他们罩着,我当个荒唐王爷;每天提笼架鸟、欺男霸女,或者在家里和府上的美女欢好不好吗?”

“你以为我和你们天下文人士子这个群体争斗,就一定会好吗?一个不好,恐怕我也会背上千古骂名吧?”

杨荣更加奇怪了:“王爷!那能让您都如此恐惧和忌惮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朱高燧更深的吸了一口气道:“蒙元当初灭了南宋,我中华的道统都差点亡在他们的手中。”

“好在蒙元粗鄙,胡人无百年国运;现在我大明才又恢复了河山,重拾了我中华道统。”

“但是现在,比蒙元更可怕的敌人,已经在孕育中了;一个不好,我大明、我汉家河山恐怕就要亡了。”

“到时恐怕不仅仅是亡国灭种的事,而是亡天下、亡道统的事了。”

杨荣听罢,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杨荣这一众文臣看来,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是中华政权最大的心腹大患。

只要能把他们解决掉,中华自然可以高枕无忧。

究竟是什么样可怕的存在,竟然能让赵王这样描述;他是越来越好奇了。

朱高燧:“勉仁啊!他们是谁,现在我不方便告诉你。但是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他们作为倚仗的本事,正巧就是科技大道。”

“你现在觉得科技大道比较粗鄙,但是假如人家一直把这一道发展到极致呢?”

“我大明现在射程最远的大炮,大约能打个五百丈远吧?”

“但是他们把科技大道发展到了极致,一发炮弹能打数万里远;且一炮下去方圆数十里之内绝无任何生灵幸存,哪怕树木建筑也尽数化为焦炭。”

“挨了这一炮的土地,尽数化为毒土;数十年内庄稼草木皆无法生长,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也会在一年时间内毒发身亡。”

“勉仁!我就问你,你面对这样的敌人;你觉得能打赢吗?你怕不怕?”

杨荣认真地想了想朱高燧描述的这些场面;当他在脑海中把那些用自己能理解的画面给具像化以后,也是感觉一阵胆寒。

随即,他问道:“王爷!您既然知道了这些,那您的想法是……?”

朱高燧:“你还不明白吗?既然我已经知道了,我们现在的道统挡不住他们科技大道的打击;那我们自然就要更弦改张啊!”

“我打算在他们之前,先行在科技大道上发展到那个程度;然后用科技大道把他们给彻底消灭掉。”

“这样,才能保证我汉家河山和道统的安全。”

杨荣点了点头:“假如敌人真如王爷所说的那般难缠,我天下文人士子齐习这格致科技大道,倒也不是不可以。”

朱高燧:“光科技大道还不够,还有一项得加进去。不过这一道,倒不需要文人士子全都来学习;但是这天下的乡绅地主却是一定要参与进来的。”

杨荣:“王爷!这次又是什么?”

朱高燧:“勉仁!《史记》读过吧?”

杨荣:“王爷!您想说什么,还是直接说好了。我好歹也是饱读诗书的人啊!您说的这些,我都不可能没读过的。”

朱高燧:“我这不是跟你们文人学得臭毛病吗?不管怎么说话,都喜欢引经据典;好像不用来引证一下圣人怎么说、亚圣怎么说,你们就不会说话一样。”

杨荣:“……”

看着杨荣如此落寞,朱高燧也有些不忍了,于是干脆直言道:“《史记.货殖列传》里不是说过吗,‘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还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我的意思;你们的那些家族、老地主什么的,别老把眼睛光盯着那点土地了;别一有钱就买地。”

“大家都去给我建作坊、开工厂、经商、搞贸易。工商业必须大兴。”

杨荣:“啊?!王爷!如果说您说的那个科技大道还有可行性的话,那这个什么工商业问题可就大了。”

“工倒是还好说些,商那可是排在四民之末的;而且洪武朝的时候,沈万三的下场可是前车之鉴啊!”

“就算您再怎么提倡,这等取死之道大家也是不可能大规模尝试的。总不可能把天下地主变成天下商贾吧?”

“王爷您能保证大家经商富起来以后,大家最后不会落得个沈万三的结局么?”

现在,朱高燧也碰到了难以逾越的“天堑”了;如果说朱高燧对强硬推行“科技大道”还有信心的话,那么在这块土地上强行推广“资本主义”的难度,那简直就是史诗级的。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