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0 23:28:25

宋皇后低头思索了一会道:“你为什么要帮本宫,你可知道这里边的风险吗?本宫只是一个被打入冷宫的皇后,不可能给你高官厚禄,更加不能给你金银钱财?这可不是明智之人该有的选择,难道是你父亲让你如此做的吗?”刘飞紧盯着宋皇后的双眼诚恳的说道:为了大汉江山更为了天下百姓,只有迟到的正义没有消亡的正义,如果是后者那么就到了亡国之时了,但是玉昆也希望皇后能答应我三个条件。(第一诛灭宦官势力还大汉朗朗乾坤,第二希望皇后答应合适时候帮我写一封信时到了会告诉皇后(一定是不违背道德良俗),第三还没有想好,到时候想到在说)。

我来此地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一句话因为我知道了这件事情,所以便要伸手管一管。天下事就应该天下人管,宋皇后自小知书达理,熟读各类史家经典,虽然经历了灭门的惨祸,宋皇后始终只是将罪魁祸首定位在了十常侍身上,从来没有埋怨过灵帝一句话,这也许就是女戒的力量三从四德的体现。

刘飞看着宋皇后吃惊的样子,接着道:“娘娘是否大吃一惊?”这时候,宋皇后才从极度震惊和纷乱的思绪中清醒过来,故意颤声道:“你……你难道不怕皇上知道,这可是诛灭九族的灭门之罪。”

“我相信娘娘不会,就算娘娘想,试问皇上会相信娘娘的话吗?”刘飞似乎抓住了宋皇后的“七寸”,句句都让宋皇后不知如何应对,“再者说,娘娘在这冷宫之内还想再见到别人吗?难道娘娘不想在下为你报仇吗?”

宋皇后只觉得呼吸困难,眼前这个年轻人的一字一句都如锤子般狠狠敲在自己的心上,宋氏一门三百多人灭门的情形好像又在宋皇后眼前再现,宋皇后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两行热泪顺着两边脸颊流下,不觉中打湿了衣襟。

这时,宋皇后的耳边再次响起刘飞的声音:“娘娘一天不死,张让等人一天不会放心,他们势必要置娘娘于死地方才罢休。还有何贵妃已经成功地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她是不会允许娘娘再存在于这个世上的威胁自己的,难道娘娘宁愿在此等死不成。”

宋皇后双眼依然紧闭,口中喃喃道:“她已经如愿成为皇后了,难道还不能放过本宫吗?”刘飞见效果差不多了,继续下药说道:“如果恶得不到惩罚,就是对善的不公。恶人都是从小恶开始慢慢变大的,在说对于后宫中的你死我活的争斗,娘娘应该是最清楚不过的。只是一来十常侍等人诬陷渤海王谋反,并又诬告娘娘利用“巫蛊之术”惑乱后宫,诅咒皇帝,陛下虽然在盛怒之下将宋氏一门灭门,但至今仍是证据不足,陛下早晚会发现这是一件冤案。

陛下同娘娘多年夫妻,感情甚深,在发现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一直没有废掉娘娘,这一次废掉了娘娘乃是迫于十常侍和何贵妃联手的压力,陛下不得已而为之。虽然娘娘被废,陛下却不会取娘娘的性命,但是何皇后和十常侍却是一天都不想娘娘活在这世上,必然会想方设法对娘娘处之而后快。”

听着刘飞的分析,宋皇后慢慢张开美目,用一种奇特的眼神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如此高深的分析竟然出自这个只有十八岁的年轻人的口中,单从理论上来推断,刘飞的推论没有丝毫破绽,只是有些情况刘飞也不知道,所以推论中便有了一丝瑕疵,但是这已经够让宋皇后感到匪夷所思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刘飞的分析如此精辟。

宋皇后沉吟不语,心中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宋氏一门的冤情若能昭雪,自己死后也能有脸去见宋家祖宗,但是这件事情的元凶乃是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势力庞大,又岂是这孩子所能对付的。

但是,整个大汉王朝中自己能够相信的毕竟只有他一个人了,而且这就当作是对这孩子以后的一个锻炼吧。半晌经过仔细的推敲,宋皇后终于下定决心将事情的原本事情的起末告诉刘飞,希望他能为宋氏一门申冤。

宋皇后幽幽道:“好吧,既然你想弄清事情的真相,我就将宋氏一门的惨案的经过原原本本从头告诉你,但是这件事情太过于光怪陆离,希望你不要过于吃惊,另外请不要告诉令尊令堂大人今天我说的事情。刘飞一愣,随即明白宋皇后嘴里的令尊令堂是丁原夫妇,但他却不明白为何宋皇后不让自己将此事告诉丁原夫妇。其实,即便宋皇后不说,刘飞也是绝对不敢将此事说与丁原夫妇听的,因为他现在冒充的是丁启。

于是,刘飞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原来,宋皇后在入宫之前曾经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这个人不是他人,就是黄巾起义的发起人张角。但张角只是一个普通百姓,而且家境贫寒,而宋皇后却是能算得上皇亲国戚。因为在汉章帝的时候,宋氏家族的两姐妹同时被选入掖庭,而且被封为贵人,大宋贵人还生了皇子刘庆,曾被立为太子,后被废为清河王,宋皇后正是当年宋家两姊妹的曾孙女辈。

门第之见可想而知,所以从一开始他们的爱情就不被祝福和看好,甚至更有着重重阻力。张角想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有一官半职是难如登天。那时虽然也有卖官鬻爵但是却没有现在这么明码标价,更不用说举孝廉需要德高望重之人的推荐。宋氏用自己的私房钱准备让张角拜在名儒门下,这样就会有机会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封建社会,门当户对是婚姻的一个基本条件,所以,虽然张角和宋皇后自小相识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从相知,相恋,到最后生死不弃。但是两人家庭的差距实在太大,注定了两人是不可能结合在一起的。在惨遭宋家拒绝的情况下,仍不死心的张角便找到扶风县的县令,希望能够一边为吏一边拜名儒门下可以获得一个举孝廉的名额。张角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就要从汉朝选拔人才方面说起。

第89章 封建王朝下的门户之见

宋皇后低头思索了一会道:“你为什么要帮本宫,你可知道这里边的风险吗?本宫只是一个被打入冷宫的皇后,不可能给你高官厚禄,更加不能给你金银钱财?这可不是明智之人该有的选择,难道是你父亲让你如此做的吗?”刘飞紧盯着宋皇后的双眼诚恳的说道:为了大汉江山更为了天下百姓,只有迟到的正义没有消亡的正义,如果是后者那么就到了亡国之时了,但是玉昆也希望皇后能答应我三个条件。(第一诛灭宦官势力还大汉朗朗乾坤,第二希望皇后答应合适时候帮我写一封信时到了会告诉皇后(一定是不违背道德良俗),第三还没有想好,到时候想到在说)。

我来此地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一句话因为我知道了这件事情,所以便要伸手管一管。天下事就应该天下人管,宋皇后自小知书达理,熟读各类史家经典,虽然经历了灭门的惨祸,宋皇后始终只是将罪魁祸首定位在了十常侍身上,从来没有埋怨过灵帝一句话,这也许就是女戒的力量三从四德的体现。

刘飞看着宋皇后吃惊的样子,接着道:“娘娘是否大吃一惊?”这时候,宋皇后才从极度震惊和纷乱的思绪中清醒过来,故意颤声道:“你……你难道不怕皇上知道,这可是诛灭九族的灭门之罪。”

“我相信娘娘不会,就算娘娘想,试问皇上会相信娘娘的话吗?”刘飞似乎抓住了宋皇后的“七寸”,句句都让宋皇后不知如何应对,“再者说,娘娘在这冷宫之内还想再见到别人吗?难道娘娘不想在下为你报仇吗?”

宋皇后只觉得呼吸困难,眼前这个年轻人的一字一句都如锤子般狠狠敲在自己的心上,宋氏一门三百多人灭门的情形好像又在宋皇后眼前再现,宋皇后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两行热泪顺着两边脸颊流下,不觉中打湿了衣襟。

这时,宋皇后的耳边再次响起刘飞的声音:“娘娘一天不死,张让等人一天不会放心,他们势必要置娘娘于死地方才罢休。还有何贵妃已经成功地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她是不会允许娘娘再存在于这个世上的威胁自己的,难道娘娘宁愿在此等死不成。”

宋皇后双眼依然紧闭,口中喃喃道:“她已经如愿成为皇后了,难道还不能放过本宫吗?”刘飞见效果差不多了,继续下药说道:“如果恶得不到惩罚,就是对善的不公。恶人都是从小恶开始慢慢变大的,在说对于后宫中的你死我活的争斗,娘娘应该是最清楚不过的。只是一来十常侍等人诬陷渤海王谋反,并又诬告娘娘利用“巫蛊之术”惑乱后宫,诅咒皇帝,陛下虽然在盛怒之下将宋氏一门灭门,但至今仍是证据不足,陛下早晚会发现这是一件冤案。

陛下同娘娘多年夫妻,感情甚深,在发现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一直没有废掉娘娘,这一次废掉了娘娘乃是迫于十常侍和何贵妃联手的压力,陛下不得已而为之。虽然娘娘被废,陛下却不会取娘娘的性命,但是何皇后和十常侍却是一天都不想娘娘活在这世上,必然会想方设法对娘娘处之而后快。”

听着刘飞的分析,宋皇后慢慢张开美目,用一种奇特的眼神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如此高深的分析竟然出自这个只有十八岁的年轻人的口中,单从理论上来推断,刘飞的推论没有丝毫破绽,只是有些情况刘飞也不知道,所以推论中便有了一丝瑕疵,但是这已经够让宋皇后感到匪夷所思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刘飞的分析如此精辟。

宋皇后沉吟不语,心中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宋氏一门的冤情若能昭雪,自己死后也能有脸去见宋家祖宗,但是这件事情的元凶乃是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势力庞大,又岂是这孩子所能对付的。

但是,整个大汉王朝中自己能够相信的毕竟只有他一个人了,而且这就当作是对这孩子以后的一个锻炼吧。半晌经过仔细的推敲,宋皇后终于下定决心将事情的原本事情的起末告诉刘飞,希望他能为宋氏一门申冤。

宋皇后幽幽道:“好吧,既然你想弄清事情的真相,我就将宋氏一门的惨案的经过原原本本从头告诉你,但是这件事情太过于光怪陆离,希望你不要过于吃惊,另外请不要告诉令尊令堂大人今天我说的事情。刘飞一愣,随即明白宋皇后嘴里的令尊令堂是丁原夫妇,但他却不明白为何宋皇后不让自己将此事告诉丁原夫妇。其实,即便宋皇后不说,刘飞也是绝对不敢将此事说与丁原夫妇听的,因为他现在冒充的是丁启。

于是,刘飞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原来,宋皇后在入宫之前曾经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这个人不是他人,就是黄巾起义的发起人张角。但张角只是一个普通百姓,而且家境贫寒,而宋皇后却是能算得上皇亲国戚。因为在汉章帝的时候,宋氏家族的两姐妹同时被选入掖庭,而且被封为贵人,大宋贵人还生了皇子刘庆,曾被立为太子,后被废为清河王,宋皇后正是当年宋家两姊妹的曾孙女辈。

门第之见可想而知,所以从一开始他们的爱情就不被祝福和看好,甚至更有着重重阻力。张角想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有一官半职是难如登天。那时虽然也有卖官鬻爵但是却没有现在这么明码标价,更不用说举孝廉需要德高望重之人的推荐。宋氏用自己的私房钱准备让张角拜在名儒门下,这样就会有机会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封建社会,门当户对是婚姻的一个基本条件,所以,虽然张角和宋皇后自小相识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从相知,相恋,到最后生死不弃。但是两人家庭的差距实在太大,注定了两人是不可能结合在一起的。在惨遭宋家拒绝的情况下,仍不死心的张角便找到扶风县的县令,希望能够一边为吏一边拜名儒门下可以获得一个举孝廉的名额。张角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就要从汉朝选拔人才方面说起。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