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5 16:53:13

2004年,10岁,多云,成都。

“张姨,车后备箱打开一下”。

我从译华外国语小学匆匆小跑出来,今天是周五,学校一周的封闭生活终于结束,学校门口停满了车辆,有商务车,也有两座的小车,外形很酷,是我同学家的跑车,那是我渴望的大玩具,这几年,父亲给了我充足的物质生活,给了我最好的教育条件,转校到了这所民办的双语教学的学校。

张姨一如既往的开着父亲的新车接送我上下学,熟练的在主驾驶打开了空调,张姨最了解我怕热,所以轻车熟路的帮我脱下了小西服。

“又跑得满头汗,后备箱打开了”。

“这是生活老师教我们包的汤圆,这是我给张姨包的”,这两年一直是张姨负责我的生活还有饮食起居,她知道我爱吃汤圆,所以每晚都会包好汤圆放在冰箱里,还是红糖馅儿的,我吃了两年,张姨她个子不高,常常穿着那件起线头的暗红色毛衬衫,她的手很粗糙,成都的冬天很冷,天朦朦亮,张姨都会来我房间,小心翼翼的将我抱起来,为我穿提前准备好的衣服和鞋子,她教会了我怎么用刀叉切牛排,她是我父亲雇佣来照顾我的保姆,与我们同吃同住,我的床从单人床,换成了大大的双层木质床。

“呀,包得真好,怎么大小都不一样呢?”,她笑起来打趣我,眼睛像月亮一样弯弯的,几条皱纹温柔的趴在她的眼尾处。

“张姨,怎么后座有人呀?”,我惊讶错愣的看着后座那位年龄与我相仿的女孩。

“锦浩,你可以叫她姐姐,你先上车,她是阿姨的女儿”。

我坐在副驾驶,在高速路上,我摇下了车窗,透过反光镜时不时的去扫一眼那位让我充满好奇的女孩儿,她腼腆的坐在车内后座,视线一直盯着窗外,她扎了一个马尾,齐刘海,但刘海两边的几撮头发长长的倾泻在脸颊两边,她的鼻子小小的跟我一样,眼睛比我大,单眼皮,我们时不时的会对视一眼,她会脸红抿嘴的下意识避开反光镜里我的视线,我表面风平浪静,内心早已小鹿乱撞,我表现自然的摇上了车窗。

“她叫周怡,锦浩,她比你大一岁”,张姨开车目视前方,而这个名字,成了我后来永久无法忘记的梦。

我们三人一同回到家中,张姨相比这两年与我的相处,今天的话却无比的少,餐桌上多出了一个花瓶,里面插入了许多粉色的花束,形状长形,有细细的小绒毛,我上前仔细打量。

“这是周怡用自己的压岁钱买的,送给你们,这花叫什么新妇罗”。

“我好喜欢啊,谢谢张姨,谢谢姐姐”我回应道,此刻张姨坐在沙发上,盯着她的三星滑盖手机,周怡坐在餐桌旁,脸红害羞的端坐在椅子上,她笑起来和张姨一样,眼睛弯弯的,像天上的月亮,眼眸的破碎感,还有秋天落叶般的可怜,她真的好美。

铁门被打开,父亲和继母相继入内,父亲今天梳了一个大背头,继母穿着一件白色毛茸茸的高领衣服,搭配紧身牛仔裤兼高筒靴,身体高挑,小小的瓜子脸但嘴唇很薄。

“张姐,这边合同签个字就行了,费用刚在银行给你打过去了”。还未等我开口打招呼,父亲平淡的对张姨说道。

张姨从沙发起身,淡然地拿笔签了字,期间扭头看了我一眼,又看了一眼周怡,我对此刻的情况完全不了解,我依然观赏着花瓶里的“新妇罗”。

“周怡,跟我去房间收拾东西”,张姨慢步走向我的房间。

“张姨,怎么啦?怎么要收拾衣服啦,是要去哪啊?”我预感到情况不妙,快步跑进了房间,我才看到大大小小的蛇皮口袋,原来张姨已经提前装好了自己的衣服还有洗漱用品,那一刻我才缓过神来,原来人与人之间的离别往往是没有给当事人心理准备的。

“张姨不走,不走”,我环抱着张姨的腰,早已哽咽,此刻已经顾不着身旁的周怡,张姨蹲下来装衣服,我就顺势把她的衣服拿出来,衣服在蛇皮口袋里就这样一进一出,张姨沉默,脸也没有转向我。

“锦浩,阿姨要走啦,你爸爸跟我的合同到期了,不续约了,阿姨需要赚钱给周怡交学费,所以我得回苏州老家了,有一个5岁的小孩儿需要我照顾,你已经长大啦,男子汉要照顾好自己,好好读书,听你爸爸和妈妈(继母)的话,记得睡觉别乱踢被子”,张姨一把环抱着我,耐心而又放低音量,小心翼翼的解释道,她的眼眶红红的,看得出她在极力压制自己的情绪。

我嚎啕大哭起来,着急得跳脚,扯张姨的衣服,声音刺耳而崩溃。

“苏锦浩,你别闹,阿姨要回苏州老家了,之后你要自己学会穿衣服,系鞋带,阿姨这两年照顾你很辛苦,待会儿你下楼送送阿姨”,父亲在客厅朝我的房间呵斥道。

张姨蹲下来抱住了我许久,环抱得很用力,我能闻到张姨身上花露水的味道,我上蹿下跳的身体被固定住了,我再一次尝到了咸苦的味道,相比于流泪,不辞而别更苦。

像陈姐与母亲一样,她们的爱都是甜的,但我被爱过后的后劲却是苦的,这份爱仿佛从一开始就注定有了倒计时,而我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坐享其成这份随机而又毫无征兆的爱。

我的情绪稳定下来后,环顾了一下四周,画面早已模糊不清,我透过沾满泪水的视角看了一眼张姨,她松开了环抱我的手。

我没有送张姨和周怡下楼,我静静的趴在曾经那个熟悉的阳台发呆,对面的“双建公寓”几年过后,依然好高好巨大。

我转身呆呆的坐在周怡坐过的椅子上,望着眼前花瓶里的“新妇罗”。

张姨走后一天,父亲送我上学,抵达学校,我翻开了父亲车的后备箱,原来张姨在离开时,还记得拿走我亲手为她包的汤圆。

多年后,在崔震的婚礼上,才再次见到了,曾经我家花瓶里的那束花。

“新妇罗”!原来,她的花语是:“我愿清澈的爱着你”。

第4章 汤圆

2004年,10岁,多云,成都。

“张姨,车后备箱打开一下”。

我从译华外国语小学匆匆小跑出来,今天是周五,学校一周的封闭生活终于结束,学校门口停满了车辆,有商务车,也有两座的小车,外形很酷,是我同学家的跑车,那是我渴望的大玩具,这几年,父亲给了我充足的物质生活,给了我最好的教育条件,转校到了这所民办的双语教学的学校。

张姨一如既往的开着父亲的新车接送我上下学,熟练的在主驾驶打开了空调,张姨最了解我怕热,所以轻车熟路的帮我脱下了小西服。

“又跑得满头汗,后备箱打开了”。

“这是生活老师教我们包的汤圆,这是我给张姨包的”,这两年一直是张姨负责我的生活还有饮食起居,她知道我爱吃汤圆,所以每晚都会包好汤圆放在冰箱里,还是红糖馅儿的,我吃了两年,张姨她个子不高,常常穿着那件起线头的暗红色毛衬衫,她的手很粗糙,成都的冬天很冷,天朦朦亮,张姨都会来我房间,小心翼翼的将我抱起来,为我穿提前准备好的衣服和鞋子,她教会了我怎么用刀叉切牛排,她是我父亲雇佣来照顾我的保姆,与我们同吃同住,我的床从单人床,换成了大大的双层木质床。

“呀,包得真好,怎么大小都不一样呢?”,她笑起来打趣我,眼睛像月亮一样弯弯的,几条皱纹温柔的趴在她的眼尾处。

“张姨,怎么后座有人呀?”,我惊讶错愣的看着后座那位年龄与我相仿的女孩。

“锦浩,你可以叫她姐姐,你先上车,她是阿姨的女儿”。

我坐在副驾驶,在高速路上,我摇下了车窗,透过反光镜时不时的去扫一眼那位让我充满好奇的女孩儿,她腼腆的坐在车内后座,视线一直盯着窗外,她扎了一个马尾,齐刘海,但刘海两边的几撮头发长长的倾泻在脸颊两边,她的鼻子小小的跟我一样,眼睛比我大,单眼皮,我们时不时的会对视一眼,她会脸红抿嘴的下意识避开反光镜里我的视线,我表面风平浪静,内心早已小鹿乱撞,我表现自然的摇上了车窗。

“她叫周怡,锦浩,她比你大一岁”,张姨开车目视前方,而这个名字,成了我后来永久无法忘记的梦。

我们三人一同回到家中,张姨相比这两年与我的相处,今天的话却无比的少,餐桌上多出了一个花瓶,里面插入了许多粉色的花束,形状长形,有细细的小绒毛,我上前仔细打量。

“这是周怡用自己的压岁钱买的,送给你们,这花叫什么新妇罗”。

“我好喜欢啊,谢谢张姨,谢谢姐姐”我回应道,此刻张姨坐在沙发上,盯着她的三星滑盖手机,周怡坐在餐桌旁,脸红害羞的端坐在椅子上,她笑起来和张姨一样,眼睛弯弯的,像天上的月亮,眼眸的破碎感,还有秋天落叶般的可怜,她真的好美。

铁门被打开,父亲和继母相继入内,父亲今天梳了一个大背头,继母穿着一件白色毛茸茸的高领衣服,搭配紧身牛仔裤兼高筒靴,身体高挑,小小的瓜子脸但嘴唇很薄。

“张姐,这边合同签个字就行了,费用刚在银行给你打过去了”。还未等我开口打招呼,父亲平淡的对张姨说道。

张姨从沙发起身,淡然地拿笔签了字,期间扭头看了我一眼,又看了一眼周怡,我对此刻的情况完全不了解,我依然观赏着花瓶里的“新妇罗”。

“周怡,跟我去房间收拾东西”,张姨慢步走向我的房间。

“张姨,怎么啦?怎么要收拾衣服啦,是要去哪啊?”我预感到情况不妙,快步跑进了房间,我才看到大大小小的蛇皮口袋,原来张姨已经提前装好了自己的衣服还有洗漱用品,那一刻我才缓过神来,原来人与人之间的离别往往是没有给当事人心理准备的。

“张姨不走,不走”,我环抱着张姨的腰,早已哽咽,此刻已经顾不着身旁的周怡,张姨蹲下来装衣服,我就顺势把她的衣服拿出来,衣服在蛇皮口袋里就这样一进一出,张姨沉默,脸也没有转向我。

“锦浩,阿姨要走啦,你爸爸跟我的合同到期了,不续约了,阿姨需要赚钱给周怡交学费,所以我得回苏州老家了,有一个5岁的小孩儿需要我照顾,你已经长大啦,男子汉要照顾好自己,好好读书,听你爸爸和妈妈(继母)的话,记得睡觉别乱踢被子”,张姨一把环抱着我,耐心而又放低音量,小心翼翼的解释道,她的眼眶红红的,看得出她在极力压制自己的情绪。

我嚎啕大哭起来,着急得跳脚,扯张姨的衣服,声音刺耳而崩溃。

“苏锦浩,你别闹,阿姨要回苏州老家了,之后你要自己学会穿衣服,系鞋带,阿姨这两年照顾你很辛苦,待会儿你下楼送送阿姨”,父亲在客厅朝我的房间呵斥道。

张姨蹲下来抱住了我许久,环抱得很用力,我能闻到张姨身上花露水的味道,我上蹿下跳的身体被固定住了,我再一次尝到了咸苦的味道,相比于流泪,不辞而别更苦。

像陈姐与母亲一样,她们的爱都是甜的,但我被爱过后的后劲却是苦的,这份爱仿佛从一开始就注定有了倒计时,而我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坐享其成这份随机而又毫无征兆的爱。

我的情绪稳定下来后,环顾了一下四周,画面早已模糊不清,我透过沾满泪水的视角看了一眼张姨,她松开了环抱我的手。

我没有送张姨和周怡下楼,我静静的趴在曾经那个熟悉的阳台发呆,对面的“双建公寓”几年过后,依然好高好巨大。

我转身呆呆的坐在周怡坐过的椅子上,望着眼前花瓶里的“新妇罗”。

张姨走后一天,父亲送我上学,抵达学校,我翻开了父亲车的后备箱,原来张姨在离开时,还记得拿走我亲手为她包的汤圆。

多年后,在崔震的婚礼上,才再次见到了,曾经我家花瓶里的那束花。

“新妇罗”!原来,她的花语是:“我愿清澈的爱着你”。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