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6 20:25:27

等我们出了布达拉宫之后,陈楼才把嘉措上师给的纸条打开,上面用汉子小楷极为工整的写着一行话:“日喀则,定日县,嘎达寺。”

“楼子,你说这老和尚靠谱么?”罗胖子显然对这个装神弄鬼的嘉措上师没多少好感。

陈楼皱了皱眉,说道:“不知道,布达拉宫自古以来都是藏区人民的精神信仰之地,上千年来聚集了无数虔诚的愿力,这里面的上师都拥有不可想象的特殊能力,或许他真的能给我们不少帮助。”

“好吧。”罗胖子耸了耸肩,无所谓道:“都听你的。”

我和欧宝两个人自然也没什么意见,来到藏区本来就是两眼一抹黑,现在终于得到了一点消息,自然是极好的,也是必定要去验证一番的。

日喀则地区位于拉萨的西部,而定日县则是在日喀则的西南侧,已经非常靠近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了。

我们在拉萨城里寻了一位有汽车的藏民,陈楼支付了大量报酬,终于说服他带我们去定日县了。藏区的公路尤其是高山的路常年都是冰雪覆盖的,其中还不乏惊险的急转弯之地,除非是常年奔波在此的老司机,要不然定然是凶险无比的。

不过,我们运气算是不错的了,一路上也算是有惊无险了,幸好司机师傅技术高超,看来也是经常在这藏区公路上讨生活的人。

师傅开的很慢,所以我们整整用了两天时间才来到定日县。结算完工钱,师傅就离去了,因为他知道我们要在这个地方呆上一段时间,他不可能等我们那么久的。

定日县县城不是很大,但很美。在一片荒瘠的岩石大山上,依山建立了一批雪白色的房子,看起来若隐若现的,有着藏不住的神秘韵味。

陈楼目光深邃地盯着山上这片建筑,推了推鼻梁上的眼睛,道:“龙脊筑屋,九龙环水而立,一但龙醒定然是上天入海的宏大局势,福泽万代,此等龙盘虎踞的天然格局甚是少见。”

罗胖子快步走了过来,紧了紧身上的羽绒服,虽说这胖子顶着二百来斤的肥膘做御寒之物,但不知怎的,他居然比我们这些人都要怕冷的多。

罗胖子狠狠跺了跺被冻得发麻的脚,喘着寒气,说道:“咋,这么好的格局,那这地咋还这么破落呢?完全没有龙盘虎踞,一飞冲天的兴旺之势啊。”

听到这话,陈楼也微微皱起了眉头,沉吟了许久,才缓缓道:“按风水堪舆之术来说,此地的确是上佳之地,但为何破落到这样一个地步,我想恐怕还是有些未知的东西把大龙给压制住了吧,外强中干,破坏了此地的大势。”

闻言,罗胖子脸色微微一变,问道:“把大龙都给压制了,如若是人力所为,那此人的造诣该有多高?”

“不知,我们来此是为了寻冰蚕的,其他的事情就不要乱管了,以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陈楼的眼中也充斥着忌惮之色,看来他也没把握对付暗中的这位高手。

罗胖子神态严肃地点了点头,这没心没肺的胖子可甚少有这么严肃的时候。看这哥俩如临大敌的样子,把我和欧宝的心都弄得七上八下的,虽说我们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不由得也紧张了起来,就像是暗中的一双眼已经紧紧地盯住了我们。

“走吧,我们去问问嘎达寺在哪里吧。”陈楼提议道。

我们便朝山上走了上去,虽说后世定日县因为旅游业的发展红火了起来,但现在珠峰旅游还没怎么开展起来,所以这个在珠峰脚底下的小县城并没有多少繁荣景象。

若不论陈楼和罗胖子那番耸人听闻的对话,这里的景象还是相当秀丽的。 高耸的山脉,但不想南方那样郁郁葱葱,反而贫瘠到岩石都露了出来,想必就算是像青稞这种生命力顽强的作物都很难在这片土地上生长起来吧。

虽然土壤贫瘠,但却给人在视觉上一种苍凉凄美的震撼,宛如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妪在低声叙说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种种不为人知的事迹。

低头是一片平坦的抵御,一条小河穿城而过,清澈上漂浮着不少死狗,给此地平添了几分落寞的死寂感,总的来说,九十年代的定日县还是一个死寂沉沉的小县城。

“金卡,这里好美啊。”欧宝美眸里面充斥着不同寻常的精光,她很喜欢这里。

我紧紧握住了她的手,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金卡,我阿爹说每个地方都有它的灵魂,每个人都有他的归宿,不论时间长河如何流淌,存根于这个地区的人的灵魂的最终归宿永远在这里。小时候,我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但当我看见定日县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欧宝喃喃道。

其实我也没听懂欧宝在说什么,或许是境界太深了吧,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要理解肯定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很快,陈楼便向当地的一个居民询问起了嘎达寺的地址,但奇怪的是这里的人居然都没听说过。难道是嘉措上师在骗我们?

稍稍一分析,我们便排除了这种可能性,嘉措上师连我们是谁都不清楚,根本没必要忽悠我们,再说这样对他也没半点好处。

无奈之下,我们到县城去查县志了,这才知道果然有嘎达寺这个地方。在西藏的四世达赖之前活跃于日喀则地区,是这里唯一的正宗佛教,受到此地居民的供奉。

但其后不知因什么原因瞬间衰败下去,活佛还有喇嘛全都离开了寺庙,嘎达寺也渐渐荒凉下去,变成了一座废弃之地,而现在这地方的遗址就在定日县城的果桑巴地区。

所以我们只能继续上路,西藏地区的人民都很愿意乐于助人,县政府的人听说我们要到果桑巴办事,立刻就让人开车把我们给送过去了,差点没把我们感动到落泪。

很快,我们一行人便来到了果桑巴,他还把我们送到了嘎达寺的遗址处,这才开车使了回去。

不愧是已经衰败了嘎达寺,这里面附近杂草丛生,人烟稀少,这种落魄景象的寺庙在整个藏区都不多见吧,真不知道当初那些人为什么要离开这里,我们更不知道嘉措上师为什么会让我们来到这样一个地方。

打开破旧的大门,我们几人缓步走了进去,发现这里面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破败,还被人收拾地井井有条,尤其是院子里还晒着一排衣服,定然有人住在这里。

没等多久,里面便走出了一位喇嘛,这已经破落百年的寺庙里面居然还有喇嘛存在?

陈楼也不敢含糊,大步上前,双手合十行礼道:“上师有礼了。”

喇嘛用标准的汉语回道:“不敢称上师,施主们,称呼格桑喇嘛即可。”

“上师客气了。”陈楼道。

格桑喇嘛回身行了一礼。

“哎,我说格桑喇嘛,你们这个寺庙怎么破落到这样一个地步了啊,要不要这么凄凉啊,藏族同胞不都是很尊重活佛的啊。”罗胖子打趣道。

格桑喇嘛丝毫不以为意,微微一笑,道:“修佛之人便是苦海中挣扎的一群人,只愿做一个苦行僧,在世间寻找佛之真谛,嘎达寺只是暂时的一个落脚。”

“咋,你还要走?”罗胖子错愕道。

“正欲明日上路前行。”格桑喇嘛微笑回道。

听到此话,我们心中不由叹了一句好险,若是再晚来几天,说不定就要错过了。

“上师,我们是由布达拉宫嘉措上师指点来此的。”陈楼恭敬道。

“噢?原来你们是经嘉措上师点拨的有缘人,那你们来此的目的是什么?”格桑喇嘛双眸微微闪过一丝错愕,然后瞬间便恢复了正常。

“想向上师探听一下冰蚕的下落,我的两位朋友得了重病需要冰蚕做药来医治。”

“冰蚕?这已经消失了数百年了,你们怎知我一定知道其下落?”格桑喇嘛问道。

陈楼微微一笑,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笑容:“想必嘉措上师也不会信口开河,而且格桑上师定然知道,否则刚才也不会这样询问我等了。”

“哈哈,大善。”格桑喇嘛笑道。

“哎,我说喇嘛,你别在卖关子了,赶紧说在哪里能找到冰蚕?”罗胖子这货有些急眼了。

“诸位请先在寺中稍事休息,我去去便来。”说完,格桑喇嘛转身就走,完全不管我们了,潇洒至极。

我们几人相视一眼,这喇嘛到的确有点意思,和之前碰到那群都不一样。恩,怎么说呢,很生活化的一个喇嘛,这样描述应该比较恰当。

既然主人家都走了出去,我们也开始在这里逛了起来,毕竟是数百年前日喀则地区最正宗的寺庙。尽管没落百年了,但依稀能看出当初繁荣的景象,禅房林立,但却蕴含着无法掩饰的荒凉。

我们收拾出了几件禅房,又去附近人家借了几双棉被,估计还得在寺庙里面住几个晚上。

第三章 格桑喇嘛

等我们出了布达拉宫之后,陈楼才把嘉措上师给的纸条打开,上面用汉子小楷极为工整的写着一行话:“日喀则,定日县,嘎达寺。”

“楼子,你说这老和尚靠谱么?”罗胖子显然对这个装神弄鬼的嘉措上师没多少好感。

陈楼皱了皱眉,说道:“不知道,布达拉宫自古以来都是藏区人民的精神信仰之地,上千年来聚集了无数虔诚的愿力,这里面的上师都拥有不可想象的特殊能力,或许他真的能给我们不少帮助。”

“好吧。”罗胖子耸了耸肩,无所谓道:“都听你的。”

我和欧宝两个人自然也没什么意见,来到藏区本来就是两眼一抹黑,现在终于得到了一点消息,自然是极好的,也是必定要去验证一番的。

日喀则地区位于拉萨的西部,而定日县则是在日喀则的西南侧,已经非常靠近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了。

我们在拉萨城里寻了一位有汽车的藏民,陈楼支付了大量报酬,终于说服他带我们去定日县了。藏区的公路尤其是高山的路常年都是冰雪覆盖的,其中还不乏惊险的急转弯之地,除非是常年奔波在此的老司机,要不然定然是凶险无比的。

不过,我们运气算是不错的了,一路上也算是有惊无险了,幸好司机师傅技术高超,看来也是经常在这藏区公路上讨生活的人。

师傅开的很慢,所以我们整整用了两天时间才来到定日县。结算完工钱,师傅就离去了,因为他知道我们要在这个地方呆上一段时间,他不可能等我们那么久的。

定日县县城不是很大,但很美。在一片荒瘠的岩石大山上,依山建立了一批雪白色的房子,看起来若隐若现的,有着藏不住的神秘韵味。

陈楼目光深邃地盯着山上这片建筑,推了推鼻梁上的眼睛,道:“龙脊筑屋,九龙环水而立,一但龙醒定然是上天入海的宏大局势,福泽万代,此等龙盘虎踞的天然格局甚是少见。”

罗胖子快步走了过来,紧了紧身上的羽绒服,虽说这胖子顶着二百来斤的肥膘做御寒之物,但不知怎的,他居然比我们这些人都要怕冷的多。

罗胖子狠狠跺了跺被冻得发麻的脚,喘着寒气,说道:“咋,这么好的格局,那这地咋还这么破落呢?完全没有龙盘虎踞,一飞冲天的兴旺之势啊。”

听到这话,陈楼也微微皱起了眉头,沉吟了许久,才缓缓道:“按风水堪舆之术来说,此地的确是上佳之地,但为何破落到这样一个地步,我想恐怕还是有些未知的东西把大龙给压制住了吧,外强中干,破坏了此地的大势。”

闻言,罗胖子脸色微微一变,问道:“把大龙都给压制了,如若是人力所为,那此人的造诣该有多高?”

“不知,我们来此是为了寻冰蚕的,其他的事情就不要乱管了,以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陈楼的眼中也充斥着忌惮之色,看来他也没把握对付暗中的这位高手。

罗胖子神态严肃地点了点头,这没心没肺的胖子可甚少有这么严肃的时候。看这哥俩如临大敌的样子,把我和欧宝的心都弄得七上八下的,虽说我们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不由得也紧张了起来,就像是暗中的一双眼已经紧紧地盯住了我们。

“走吧,我们去问问嘎达寺在哪里吧。”陈楼提议道。

我们便朝山上走了上去,虽说后世定日县因为旅游业的发展红火了起来,但现在珠峰旅游还没怎么开展起来,所以这个在珠峰脚底下的小县城并没有多少繁荣景象。

若不论陈楼和罗胖子那番耸人听闻的对话,这里的景象还是相当秀丽的。 高耸的山脉,但不想南方那样郁郁葱葱,反而贫瘠到岩石都露了出来,想必就算是像青稞这种生命力顽强的作物都很难在这片土地上生长起来吧。

虽然土壤贫瘠,但却给人在视觉上一种苍凉凄美的震撼,宛如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妪在低声叙说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种种不为人知的事迹。

低头是一片平坦的抵御,一条小河穿城而过,清澈上漂浮着不少死狗,给此地平添了几分落寞的死寂感,总的来说,九十年代的定日县还是一个死寂沉沉的小县城。

“金卡,这里好美啊。”欧宝美眸里面充斥着不同寻常的精光,她很喜欢这里。

我紧紧握住了她的手,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金卡,我阿爹说每个地方都有它的灵魂,每个人都有他的归宿,不论时间长河如何流淌,存根于这个地区的人的灵魂的最终归宿永远在这里。小时候,我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但当我看见定日县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欧宝喃喃道。

其实我也没听懂欧宝在说什么,或许是境界太深了吧,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要理解肯定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很快,陈楼便向当地的一个居民询问起了嘎达寺的地址,但奇怪的是这里的人居然都没听说过。难道是嘉措上师在骗我们?

稍稍一分析,我们便排除了这种可能性,嘉措上师连我们是谁都不清楚,根本没必要忽悠我们,再说这样对他也没半点好处。

无奈之下,我们到县城去查县志了,这才知道果然有嘎达寺这个地方。在西藏的四世达赖之前活跃于日喀则地区,是这里唯一的正宗佛教,受到此地居民的供奉。

但其后不知因什么原因瞬间衰败下去,活佛还有喇嘛全都离开了寺庙,嘎达寺也渐渐荒凉下去,变成了一座废弃之地,而现在这地方的遗址就在定日县城的果桑巴地区。

所以我们只能继续上路,西藏地区的人民都很愿意乐于助人,县政府的人听说我们要到果桑巴办事,立刻就让人开车把我们给送过去了,差点没把我们感动到落泪。

很快,我们一行人便来到了果桑巴,他还把我们送到了嘎达寺的遗址处,这才开车使了回去。

不愧是已经衰败了嘎达寺,这里面附近杂草丛生,人烟稀少,这种落魄景象的寺庙在整个藏区都不多见吧,真不知道当初那些人为什么要离开这里,我们更不知道嘉措上师为什么会让我们来到这样一个地方。

打开破旧的大门,我们几人缓步走了进去,发现这里面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破败,还被人收拾地井井有条,尤其是院子里还晒着一排衣服,定然有人住在这里。

没等多久,里面便走出了一位喇嘛,这已经破落百年的寺庙里面居然还有喇嘛存在?

陈楼也不敢含糊,大步上前,双手合十行礼道:“上师有礼了。”

喇嘛用标准的汉语回道:“不敢称上师,施主们,称呼格桑喇嘛即可。”

“上师客气了。”陈楼道。

格桑喇嘛回身行了一礼。

“哎,我说格桑喇嘛,你们这个寺庙怎么破落到这样一个地步了啊,要不要这么凄凉啊,藏族同胞不都是很尊重活佛的啊。”罗胖子打趣道。

格桑喇嘛丝毫不以为意,微微一笑,道:“修佛之人便是苦海中挣扎的一群人,只愿做一个苦行僧,在世间寻找佛之真谛,嘎达寺只是暂时的一个落脚。”

“咋,你还要走?”罗胖子错愕道。

“正欲明日上路前行。”格桑喇嘛微笑回道。

听到此话,我们心中不由叹了一句好险,若是再晚来几天,说不定就要错过了。

“上师,我们是由布达拉宫嘉措上师指点来此的。”陈楼恭敬道。

“噢?原来你们是经嘉措上师点拨的有缘人,那你们来此的目的是什么?”格桑喇嘛双眸微微闪过一丝错愕,然后瞬间便恢复了正常。

“想向上师探听一下冰蚕的下落,我的两位朋友得了重病需要冰蚕做药来医治。”

“冰蚕?这已经消失了数百年了,你们怎知我一定知道其下落?”格桑喇嘛问道。

陈楼微微一笑,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笑容:“想必嘉措上师也不会信口开河,而且格桑上师定然知道,否则刚才也不会这样询问我等了。”

“哈哈,大善。”格桑喇嘛笑道。

“哎,我说喇嘛,你别在卖关子了,赶紧说在哪里能找到冰蚕?”罗胖子这货有些急眼了。

“诸位请先在寺中稍事休息,我去去便来。”说完,格桑喇嘛转身就走,完全不管我们了,潇洒至极。

我们几人相视一眼,这喇嘛到的确有点意思,和之前碰到那群都不一样。恩,怎么说呢,很生活化的一个喇嘛,这样描述应该比较恰当。

既然主人家都走了出去,我们也开始在这里逛了起来,毕竟是数百年前日喀则地区最正宗的寺庙。尽管没落百年了,但依稀能看出当初繁荣的景象,禅房林立,但却蕴含着无法掩饰的荒凉。

我们收拾出了几件禅房,又去附近人家借了几双棉被,估计还得在寺庙里面住几个晚上。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