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2 22:09:00

“吃饭了——”村长夫妇在找我。到了堂屋,餐桌上摆满了菜,村长叫了也十多位客人来陪我,把我让到上座后,端起斟满的酒碗,向我敬酒。我原本是喝点酒的,但也有些胆怯——我瑶家男女都豪饮,不醉不休。村长很豪气,端起酒碗,一饮而尽,说:“贵客到,贵客到,有酒无菜招待薄,先干为敬你莫怪,一醉方休再睡觉。”我只得跟着把酒灌下去。酒下肚后,感觉特别香醇,村长夫人告诉我,这酒是六谷米酿成,还掺了糁子和玉米,烤好后趁热浸了仙毛。我问仙毛为何物,她笑着说:“是一种补肾壮阳的中药,浸酒喝了舒血充筋,爽神透气。”她话刚说完,一碗酒就咕噜下了肚。看到她的豪气,我是没有理由不喝的。见我喝完了两大碗,夫妇俩乐了,一个劲地往我碗里夹菜。村长夫人夹了一块肥腊肉,足有二两重,说是“腊到家的肥肉,好吃!”然后亮开嗓门唱起来:“世上的美酒哎万万千哟嗬嗬,哪有我瑶山米酒甜,手捧菜碗喝一口呵,留在心窝甜三年;世上的佳肴万万千哟嗬嗬,哪有我瑶山的腊肉味,手拿竹筷尝一坨呵,留在心窝美三年。”边吃边喝中,村长告诉我,现在的瑶家富了:粮食满仓,特产满屋,光药材一项,每户年收入不下两万元,高山上山好水好,场地空阔,是种养的好场所,家家户户该喂的喂了,该养的养了,所以,吃喝所用,应有尽有。在座客人一一向我敬酒,瑶歌拌酒,我的心醉得很沉,暂时忘掉了心中的伤痛。

席间,老村长向我说起了牛角的经历:这节年角是12姓瑶民从“千家峒”分离出走时邓姓分管的一节。这节牛角是水牛角尾端中的一节,形似椭圆梯柱体,竖看,高(长)3.1厘米;下底外直径最宽处为5.3厘米,内直径为3.9厘米;上底外直径最宽处4.7厘米,内径直径为3.4厘米;其重量为47.5克。这节牛角在过去均由村上最有威望的长辈(族长)妥善珍藏,每逢“盘王愿”才拿出来放在盘王神象前祭祀祖公。后来,由于“左”倾思想影响,还盘王愿被当作封建迷信活动禁止了,这节牛角也随即消声匿迹。1977年农历6月13日,平寨瑶族村民过民族传统节日时,这节牛角才复出现。当时有的人认为这是恢复封建迷信活动,扬言要烧毁这节牛角。这件事反映到当时柳家公社党委和管委会,公社主要领导听取了平寨瑶族群众的汇报并神视了这节牛角并及时妥善处理。这位领导说:这节牛角既然是邓姓瑶民世代相传留下来的,是历史的见证,说不定将来还有用,那么,就让平寨瑶民留给子孙吧!这样,这节牛角才得以在厄运中被妥善保存起来,一直珍藏到今,成为平寨瑶民的“传世珍宝”。 第一届盘王节,就是由他把这节牛角带去千家峒的,他也探访过我师傅。

“道公可还安好?”村长问道。“师傅他老人家早已仙去!”我眼眶模糊了。“一晃又快过去了20年…….”想起当年与道公欢谈的场景,老村长唏嘘不已。“听说,龙虎道术法不凡,你是道公的弟子,应该也学到不少本领吧,能否让我们见识一下?”座中一位40多岁喝得面色通红的壮汉籍着酒意说道,他是村里药材种植大户,外来收购药材的老板基本都是他联系的。

我本想推托,但整桌人都用期盼的眼神望着我,我怕弱了道公的名声,还是决定向他们展示一番。我把一坛酒搬到桌上,双手在坛身上稍一使劲,一股拇指粗的酒柱慢慢升腾至二尺高,然后分成10股,像喷泉似的射向各人酒碗之中,待到碗中酒满,戛然而止,酒柱自动缩回,一滴也没有溅在外面。众人目瞪口呆,赞叹不已:“这可是仙术啊!”

我把酒坛放回原位,悠悠叹了一口气:“龙虎道日益虽败,比起祖师爷的道行,我相去甚远。不瞒大伙,我此次前来是为了寻找金香炉碎片,龙虎道术的隐秘可能就藏于其中。十二节牛角已经聚齐,金香炉为什么就杳无音信呢?”说罢我从怀中掏出金香炉碎片,轻轻把它放在桌上:“这是我们盘家保存的一片…….”大家惊喜地站立起来,纷纷围到这传说中的物件面前。老村长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在手里,仔细的端详着:“这是炉身的部分,据祖上所说,金香炉分为十二片,炉身四片,炉底四片,还有四个脚,当年与十二节牛角一道分给十二姓兄弟保管。十二节牛角早已合拢,但金香炉至今还没能聚齐,‘岗打香炉三斤半,黄金四两五钱三,瑶家各姓拿一块,过海流落去逃难。牛角锯成十二截,每姓一裁各自飞,香炉牛角合得拢,来日子孙又杀回。’虽然今天我们邓家在平寨已经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日子,但我也还是期待有生之年能看到金香炉合在一起啊!”老村长老泪纵横,然而他也没有任何有关香炉的信息。

好客的瑶家同胞轮番向我敬酒,我也不断地回敬他们,也记不清到底喝了多少,只觉得整个人晕乎乎的,有些失重的感觉,上眼皮非常沉重,一直向下垂,我努力着使劲把它往上抬,尝试了好几遍,却始终未能如愿,眼睛看东西只觉得模糊一片,但是感觉眼睛并没有完全闭合上。耳朵还可以听见声音,脑子只是有简单的思维,记得有人在跟我说话,似乎有人问我结婚没有啊,还有人说要给我介绍女朋友之类的。我也都能简单地一一作答,可是具体说了哪些内容,连我自己的回话是什么,过后我一直都无法回忆上来。过会儿我想站起身来,却感觉头重脚轻,天旋地转,感觉旁边有人一把将我扶住了,接着耳边传来一阵善意的笑声,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醒了过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四下黑洞洞的,伸手一摸,碰到了枕边的手机,一看已经2点多了,籍着手机的微光我打开了灯。卧室不宽,里面摆设很简洁,也就一张席梦思、一个衣柜,一个梳妆台。外衣裤整齐的叠好了,放在上,鞋袜摆在床尾。第一次喝得这样烂醉如泥,我揉了揉太阳穴,觉得还有点晕,就打坐了一会,把酒气全部化掉。穿好衣裤,生怕惊扰到村长夫妇的好梦,我蹑手蹑脚的打开门走出屋外。

来到屋后园地,正待小解。“汪汪……”一只黄狗发现了我,狂吠着向我冲过来,把我吓了一大跳。然而它闻到我的气息,认出是客人,便不再叫唤,还歉意地冲我摇着尾巴。开闸放水,憋了一夜的尿水流成小溪一般,真是舒畅无比!正想回屋继续睡觉,突然怀里一阵振动,小金片微微的颤抖着,发出轻轻的蜜蜂般的嗡鸣声。也不知道是什么牵引着我,下意识中,沿着小径前行,爬上村后鸟山,直到半山腰,小金片安静下来了。

我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眼泉水,水从这里弯延着流至山脚下,手探下去,暖暖的,原来是一口温泉,面积不大,就10平米不到。扔了块石子下去,根据落到底部的时间判断大约有150来米深。我脱光衣裤,只留一条底裤,从旁边捡了一块300多斤的巨石,抱着它纵身往泉里一跳。

在一片漆黑中我缓缓下坠。水的浮力很大,速度并不算快,随着水压不断的增大,我的耳朵鼻子眼睛都隐隐生痛,水是暖和的,但我的心有点发冷,突然觉得很孤独很恐惧,这是个诡异的世界,没有重力,没有颜色,没有声音,就像落入了十八层地狱。深度慢慢增加,感觉五脏六腑都挤在了一起,我赶紧 运转功法抵御着强大的水压。时间像是被凝固住了,小石子落到水底时间那么短暂,我潜下来为什么就那么漫长呢?突然脚触碰到什么,身体停顿下来,不再下沉,终于到底了。没有一丝光亮,我就像盲人似的四下触摸着这个未知的世界,四壁都是坚硬的岩石,水是从石缝里流出来的,脚底散落着一层厚厚的碎石,甚至还有手电筒、小刀、硬币的东西,都是从上方掉下来的。我俯下身,费力的拨开着这些杂物,翻开石头泥沙,忽然感觉到一丝熟悉的气息,我摸到了一块金属片,大小跟我那块差不多,小心翼翼的把粘在上面的泥沙抠掉,抚摸着上面的花纹图案,我欣喜若狂。

穿好衣服,走下山,这时天还未亮。刚到山脚,就看到了焦急如焚的老村长,他发觉我不见了,就打着电筒出来找我。我冲着他抱歉的一笑,跟着他回屋了。

当我把二块小金片摆在桌上时,老村长惊呆了,没想到先祖的遗物还能重见天日。他们把二块小金片摆放在盘王像前,轰轰烈烈的祭祀了3天3夜。在平寨瑶家人依依不舍的道别声中,我踏上征程,继续寻找剩余的十块小金片。

第五十九章 盘鑫的故事(六)富原古寨

“吃饭了——”村长夫妇在找我。到了堂屋,餐桌上摆满了菜,村长叫了也十多位客人来陪我,把我让到上座后,端起斟满的酒碗,向我敬酒。我原本是喝点酒的,但也有些胆怯——我瑶家男女都豪饮,不醉不休。村长很豪气,端起酒碗,一饮而尽,说:“贵客到,贵客到,有酒无菜招待薄,先干为敬你莫怪,一醉方休再睡觉。”我只得跟着把酒灌下去。酒下肚后,感觉特别香醇,村长夫人告诉我,这酒是六谷米酿成,还掺了糁子和玉米,烤好后趁热浸了仙毛。我问仙毛为何物,她笑着说:“是一种补肾壮阳的中药,浸酒喝了舒血充筋,爽神透气。”她话刚说完,一碗酒就咕噜下了肚。看到她的豪气,我是没有理由不喝的。见我喝完了两大碗,夫妇俩乐了,一个劲地往我碗里夹菜。村长夫人夹了一块肥腊肉,足有二两重,说是“腊到家的肥肉,好吃!”然后亮开嗓门唱起来:“世上的美酒哎万万千哟嗬嗬,哪有我瑶山米酒甜,手捧菜碗喝一口呵,留在心窝甜三年;世上的佳肴万万千哟嗬嗬,哪有我瑶山的腊肉味,手拿竹筷尝一坨呵,留在心窝美三年。”边吃边喝中,村长告诉我,现在的瑶家富了:粮食满仓,特产满屋,光药材一项,每户年收入不下两万元,高山上山好水好,场地空阔,是种养的好场所,家家户户该喂的喂了,该养的养了,所以,吃喝所用,应有尽有。在座客人一一向我敬酒,瑶歌拌酒,我的心醉得很沉,暂时忘掉了心中的伤痛。

席间,老村长向我说起了牛角的经历:这节年角是12姓瑶民从“千家峒”分离出走时邓姓分管的一节。这节牛角是水牛角尾端中的一节,形似椭圆梯柱体,竖看,高(长)3.1厘米;下底外直径最宽处为5.3厘米,内直径为3.9厘米;上底外直径最宽处4.7厘米,内径直径为3.4厘米;其重量为47.5克。这节牛角在过去均由村上最有威望的长辈(族长)妥善珍藏,每逢“盘王愿”才拿出来放在盘王神象前祭祀祖公。后来,由于“左”倾思想影响,还盘王愿被当作封建迷信活动禁止了,这节牛角也随即消声匿迹。1977年农历6月13日,平寨瑶族村民过民族传统节日时,这节牛角才复出现。当时有的人认为这是恢复封建迷信活动,扬言要烧毁这节牛角。这件事反映到当时柳家公社党委和管委会,公社主要领导听取了平寨瑶族群众的汇报并神视了这节牛角并及时妥善处理。这位领导说:这节牛角既然是邓姓瑶民世代相传留下来的,是历史的见证,说不定将来还有用,那么,就让平寨瑶民留给子孙吧!这样,这节牛角才得以在厄运中被妥善保存起来,一直珍藏到今,成为平寨瑶民的“传世珍宝”。 第一届盘王节,就是由他把这节牛角带去千家峒的,他也探访过我师傅。

“道公可还安好?”村长问道。“师傅他老人家早已仙去!”我眼眶模糊了。“一晃又快过去了20年…….”想起当年与道公欢谈的场景,老村长唏嘘不已。“听说,龙虎道术法不凡,你是道公的弟子,应该也学到不少本领吧,能否让我们见识一下?”座中一位40多岁喝得面色通红的壮汉籍着酒意说道,他是村里药材种植大户,外来收购药材的老板基本都是他联系的。

我本想推托,但整桌人都用期盼的眼神望着我,我怕弱了道公的名声,还是决定向他们展示一番。我把一坛酒搬到桌上,双手在坛身上稍一使劲,一股拇指粗的酒柱慢慢升腾至二尺高,然后分成10股,像喷泉似的射向各人酒碗之中,待到碗中酒满,戛然而止,酒柱自动缩回,一滴也没有溅在外面。众人目瞪口呆,赞叹不已:“这可是仙术啊!”

我把酒坛放回原位,悠悠叹了一口气:“龙虎道日益虽败,比起祖师爷的道行,我相去甚远。不瞒大伙,我此次前来是为了寻找金香炉碎片,龙虎道术的隐秘可能就藏于其中。十二节牛角已经聚齐,金香炉为什么就杳无音信呢?”说罢我从怀中掏出金香炉碎片,轻轻把它放在桌上:“这是我们盘家保存的一片…….”大家惊喜地站立起来,纷纷围到这传说中的物件面前。老村长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在手里,仔细的端详着:“这是炉身的部分,据祖上所说,金香炉分为十二片,炉身四片,炉底四片,还有四个脚,当年与十二节牛角一道分给十二姓兄弟保管。十二节牛角早已合拢,但金香炉至今还没能聚齐,‘岗打香炉三斤半,黄金四两五钱三,瑶家各姓拿一块,过海流落去逃难。牛角锯成十二截,每姓一裁各自飞,香炉牛角合得拢,来日子孙又杀回。’虽然今天我们邓家在平寨已经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日子,但我也还是期待有生之年能看到金香炉合在一起啊!”老村长老泪纵横,然而他也没有任何有关香炉的信息。

好客的瑶家同胞轮番向我敬酒,我也不断地回敬他们,也记不清到底喝了多少,只觉得整个人晕乎乎的,有些失重的感觉,上眼皮非常沉重,一直向下垂,我努力着使劲把它往上抬,尝试了好几遍,却始终未能如愿,眼睛看东西只觉得模糊一片,但是感觉眼睛并没有完全闭合上。耳朵还可以听见声音,脑子只是有简单的思维,记得有人在跟我说话,似乎有人问我结婚没有啊,还有人说要给我介绍女朋友之类的。我也都能简单地一一作答,可是具体说了哪些内容,连我自己的回话是什么,过后我一直都无法回忆上来。过会儿我想站起身来,却感觉头重脚轻,天旋地转,感觉旁边有人一把将我扶住了,接着耳边传来一阵善意的笑声,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醒了过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四下黑洞洞的,伸手一摸,碰到了枕边的手机,一看已经2点多了,籍着手机的微光我打开了灯。卧室不宽,里面摆设很简洁,也就一张席梦思、一个衣柜,一个梳妆台。外衣裤整齐的叠好了,放在上,鞋袜摆在床尾。第一次喝得这样烂醉如泥,我揉了揉太阳穴,觉得还有点晕,就打坐了一会,把酒气全部化掉。穿好衣裤,生怕惊扰到村长夫妇的好梦,我蹑手蹑脚的打开门走出屋外。

来到屋后园地,正待小解。“汪汪……”一只黄狗发现了我,狂吠着向我冲过来,把我吓了一大跳。然而它闻到我的气息,认出是客人,便不再叫唤,还歉意地冲我摇着尾巴。开闸放水,憋了一夜的尿水流成小溪一般,真是舒畅无比!正想回屋继续睡觉,突然怀里一阵振动,小金片微微的颤抖着,发出轻轻的蜜蜂般的嗡鸣声。也不知道是什么牵引着我,下意识中,沿着小径前行,爬上村后鸟山,直到半山腰,小金片安静下来了。

我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眼泉水,水从这里弯延着流至山脚下,手探下去,暖暖的,原来是一口温泉,面积不大,就10平米不到。扔了块石子下去,根据落到底部的时间判断大约有150来米深。我脱光衣裤,只留一条底裤,从旁边捡了一块300多斤的巨石,抱着它纵身往泉里一跳。

在一片漆黑中我缓缓下坠。水的浮力很大,速度并不算快,随着水压不断的增大,我的耳朵鼻子眼睛都隐隐生痛,水是暖和的,但我的心有点发冷,突然觉得很孤独很恐惧,这是个诡异的世界,没有重力,没有颜色,没有声音,就像落入了十八层地狱。深度慢慢增加,感觉五脏六腑都挤在了一起,我赶紧 运转功法抵御着强大的水压。时间像是被凝固住了,小石子落到水底时间那么短暂,我潜下来为什么就那么漫长呢?突然脚触碰到什么,身体停顿下来,不再下沉,终于到底了。没有一丝光亮,我就像盲人似的四下触摸着这个未知的世界,四壁都是坚硬的岩石,水是从石缝里流出来的,脚底散落着一层厚厚的碎石,甚至还有手电筒、小刀、硬币的东西,都是从上方掉下来的。我俯下身,费力的拨开着这些杂物,翻开石头泥沙,忽然感觉到一丝熟悉的气息,我摸到了一块金属片,大小跟我那块差不多,小心翼翼的把粘在上面的泥沙抠掉,抚摸着上面的花纹图案,我欣喜若狂。

穿好衣服,走下山,这时天还未亮。刚到山脚,就看到了焦急如焚的老村长,他发觉我不见了,就打着电筒出来找我。我冲着他抱歉的一笑,跟着他回屋了。

当我把二块小金片摆在桌上时,老村长惊呆了,没想到先祖的遗物还能重见天日。他们把二块小金片摆放在盘王像前,轰轰烈烈的祭祀了3天3夜。在平寨瑶家人依依不舍的道别声中,我踏上征程,继续寻找剩余的十块小金片。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