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5 15:50:21

经营者除了具备学识、品德外,还要全心投入,随时反省,才能领悟经营要诀,结出美好的果实。—— 松下幸之助创伟业的雄心松下幸之助在大阪电灯公司的岁月,遭受的最悲痛的事是母亲的去世。母亲是在父亲去世后,迁回到和歌山居住,始终带着未出嫁的女儿过着清贫的日子。

母亲是个传统观念浓厚的妇女,她没父亲那份“野心”,也不会向儿子讲那么多安身立命的大道理,她只是默默地把爱无私地给予她众多的子女。

松下幸之助回去奔丧,见到几位姐姐,为自己未尽孝道而内疚万分。这种心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事业的成功而越加沉重,他现在有条件让饱受磨难的双亲享享清福,作为儿子报答双亲的养育之恩,可父母却未能看到这一天。

松下幸之助回大阪后不久,嫁给龟山的姐姐说:“家里没人祭祖,当地习俗是成了家的男性后代才有资格祭祖,你得赶快成家。”

当时松下幸之助正读关西商工夜校,一天到晚忙得四脚朝天,便说:“还早,还早。” “我实在抽不出空。” “现在新式工人不比老式工匠和农民,10多岁就成家。” 他每次都以种种理由推辞掉。

那时的日本人,普遍早婚。松下幸之助把婚姻大事看得很淡,一方面是他沉迷于学艺;另一方面是他体质羸弱,尽管他正值青春期,他却不像其他年轻同事那样对姑娘们敏感且好奇,谈起这类话题来眉飞色舞,兴奋异常。

待松下幸之助在西工夜校辍学,姐姐重提结婚成家之事,说这还是母亲生前的意愿,你是家里的独根,母亲早就盼望抱孙子。松下幸之助辍学以后,突然觉得晚上无所事事,萌生出一股莫名其妙的寂寞感,心里想:“好,就由姐姐为自己张罗吧!”

别看松下幸之助从来不把婚姻大事放在心上,可真正当起一回事来,他还蛮挑剔的。

姐姐给松下幸之助看过不少姑娘的照片,他都不怎么满意,也说不上她们哪儿不好。当然,也有姑娘看不上松下幸之助的时候。那时候电气行业的员工很吃香,所以松下幸之助总是不慌不忙。

松下幸之助21岁那年,姐姐兴冲冲地赶到松下幸之助住的地方,对他说:“九条开煤炭行的平冈先生,介绍一位小姐,你觉得怎样?听说是淡路人,高等小学毕业之后,又读裁缝学校,毕业后到大阪的世家见习做制衣的佣人。无论如何,先相相看。你愿意的话,我就跟平冈先生联系。”

姐姐的口气似乎很肯定,让他非去不可,好像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也难怪,此小姐高小毕业,又是世家的佣人。这两点,对普通人家出身的小姐来说,都是不同寻常的。

松下幸之助答应相亲,为穿什么衣服,很伤了一番脑筋。最后花了5.2 元,赶制了一套礼服。

相亲地点在松岛八千代剧场正对面的广告牌下。晚上19时,松下幸之助由姐姐、姐夫陪同按时赶到那里。时值5月,温暖的海风夹杂着花的馨香徐徐吹来,夕阳西沉,绯红色的夜空渐渐变成瓦蓝。这是个充满浪漫情调的暮春之夜,可当时的松下幸之助一点也没感觉到浪漫,心情异常紧张。

松下幸之助一边看广告牌,一边看千代崎桥的方向,小姐服务的东家就在那个方向。他反反复复交替着做这两个动作,不知道今晚上演什么剧目,只知道行人很多,大概会有什么名伎登台吧!

等了许久,姐姐有些不耐烦:“怎么还不来呢?” 焦急地跨起脚东张西望。

这时候姐夫道:“来了! 来了!”

其实小姐已来了一会儿,躲在人群后面,不好意思露脸。

广告牌下还站有好些闲人,他们一见这情景,就笑着轻声议论:“咦,咦,是相亲的,是相亲的。”

松下幸之助一听羞得满脸通红,心里“咚咚” 地跳个不停,暗想:“真羞人啊!” 赶忙把头低下。稍稍镇静后,怯生生地偷看一眼,小姐已站到了广告牌附近。

这时,姐夫拍着松下幸之助的肩:“幸之助,看啊! 看啊! 赶快看啊!”

松下幸之助鼓起勇气抬头再看,已经太晚了,小姐正侧着身子向着广告牌,而且微微低着头,大概也非常害羞吧! 松下幸之助只能看到她的背影,又不敢走近去看个明白,真是尴尬!

正当松下幸之助犹豫不决时,小姐就低着头走开了,接着就像逃跑,越走越快。松下幸之助在心里叫道:“哎呀,糟糕! 怎么就走了呢?”

事后,松下幸之助想,小姐大概也什么都没看清,就难为情地跑开了。姐姐问松下幸之助:“幸之助,你看小姐怎样啊?”

松下幸之助直发愣,无法回答好与不好。

姐夫说:“我看不错,好,就这么决定下来。”

松下幸之助想:“姐夫年龄大,又老练,他说不错,兴许就不错。”

这一年的9月4日,松下幸之助与井植梅乃小姐举行了婚礼。跟现在婚礼的奢侈排场相比,实在是太简单了。婚礼花了60多元钱,其中30元还是借的。这对当时的松下幸之助来说,确实不简单了。

那时的年轻人,不兴恋爱风气。井植小姐的家世,是婚后才慢慢了解的。她的老家是兵库县津名郡淡路岛,父亲名叫井植清太郎。井植家族世代务农,到清太郎这一代,社会发生剧变。

清太郎跟幸之助的父亲松下正楠一样,不再安心务农。清太郎购置了一艘名叫“清光丸” 的船,干起了海上贩运,去过最远的地方是朝鲜。

井植家与松下幸之助家一样,都是8个兄弟姐妹。不过井植家是五姐妹在前,三兄弟在后,梅乃在五姐妹中排行老二。

清太郎跑海上运输赚了一些钱,加上他接受了新思想,所以尽可能让子女上学。梅乃比松下幸之助小两岁,结婚时19 岁。婚后不久,梅乃的父亲就病逝了,井植家便渐渐衰败。

梅乃温存贤淑,相貌也还可以,加之高小毕业,在东家见过大场面,举止神态算得上得体大方。松下幸之助对夫人还是满意的。

成了家就会产生一份责任感,人也会变得相应成熟些。松下幸之助体质弱,常常患病。这种身体状况的人,特别容易多愁善感。松下幸之助有胡思乱想的毛病,自然与他的身体有关。

婚后的松下幸之助,身体跟婚前一样糟,但他的思绪却不像婚前那么漫无边际,漂浮不定。

他老是在思考这个问题:“我非得做个成家立业的人不可。”立业的意念常常会油然而生。

不过,那时的松下幸之助,对如何立业,心底仍是一片模糊。可他本人在电灯公司一帆风顺,升级加薪之快连自己都觉得吃惊。婚后的第二年,22岁的松下幸之助被提拔为检查员。这是公司技工梦寐以求的职位,而松下幸之助还是所有检查员中年纪最轻的一位。

检查员的工作是: 前往客户家检查前一天技工完成的工作,一天大约要查15家至20家。这是个责任很重的工作。但松下幸之助轻车熟路。公司的技工都是他的老同事和老部下,他对每个技工的技术和责任心了如指掌。

松下幸之助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从不迟到、早退。有一次,他骑着自行车上班,为了赶时间他骑得非常快,结果为了躲避一辆迎面开来的汽车,松下幸之助撞到了墙上。他放在箱里的材料,都散乱在马路上,自行车也给撞得七扭八歪。周围一大堆人站在那儿看。他心想:“这一下完了。” 他还是试着慢慢站起来,咦! 真奇怪,简直是不可思议,只受一点皮肉之伤。松下幸之助暗自庆幸。

在提升做检查员之前,松下幸之助就开始了电灯插座的改良设计。他是完全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他喜欢手工方面的设计与创造; 同时,松下幸之助觉得公司对他不错,他应该对公司作一点贡献。

经过上百个不眠之夜,终于做成了一个试验品,松下幸之助打算先给主任鉴定,请他提出改进意见; 再请公司纳入研究计划,最后把现有的插座都改成这种新型产品。

第二天,松下幸之助充满自信地对主任说:“有一样东西,是我一手设计出来的,恭请主任看一看,是一样非常美妙的新东西!”

主任瞥一眼得意扬扬的松下幸之助,饶有兴致地说道:“很好!

很好! 可到底是什么东西呀? 快拿出来让我见识见识。”

主任把插座放在手心端详,又看着松下幸之助期待的眼神,松下幸之助开始如数家珍,介绍新型插座的种种优点,心想: 这么好的东西,主任是没法拒绝的,肯定会大大夸奖我一番。

没想到主任迎头泼来一桶冷水:“松下君,这东西不行,完全没有希望。你的设计思路不对头,制作也有问题,根本就不该拿出来嘛!”

听完主任的一席话,松下幸之助从头凉到脚底,愣愣的,不知说什么才好。良久,松下幸之助胆怯地问了一声:“主任,真的不行吗?”

“是不行,还要多多下功夫啊!” 主任拍着松下幸之助的肩膀,勉励道。

松下幸之助离开主任办公室,泪水在眼窝里打转转。期望越高,失落也就越大,主任的话无疑判了松下幸之助“革新” 的死刑。也许主任是对的,但他接受不了这种事实,他从小就爱哭,这时候鼻子一酸,泪水簌簌而下,不觉哭出声来。

经过这次打击,松下幸之助有些心灰意冷。做检查员,工作很轻松,晚上完全有精力干点儿正经事。松下幸之助却完全放纵自己,躺在榻榻米上,把枕头垫得高高的。

梅乃问他是不是又生病了,她知道松下幸之助的身体素来不好。

松下幸之助说道:“没有,没有。” 说没有,却还是有。松下幸之助觉得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一天比一天消瘦。这是怎么回事? 试做插头那一阵,白天够忙了,晚上又睡眠不足,人还精神抖擞。现在养尊处优,竟还会养出毛病来?

松下幸之助去看了医师,果真有病,病还不轻,又是肺炎!

医师开了一些药,嘱咐道:“最好的治疗方法是静养。”

不知道是肺炎还好些,一旦知道,咳嗽、盗汗、气虚,什么样的症状都跑出来了,松下幸之助萌生出一种绝望的感觉。人在疾病的折磨中,什么样的奇怪念头都会冒出来,他觉得自己随时都会死去。

松下幸之助的父母双亲都未能长寿,他的身体比父母的身体要糟糕得多,能活到今日,已算是苍天保佑了。他想起梅乃,暗想:“我若死了,梅乃就要守寡,我不能死,要好好活着,让梅乃有朝一日过上富贵日子。”

都说成家之人,就会多出一份责任,真是千古名言啊!

那些日子,松下幸之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躺着静养。梅乃则跪在他面前侍奉他。

也真是件怪事,人一有了活下去的念头,病情就会好转许多。他想:“我真该做点什么?” 于是,就把被主任“枪毙” 了的插座拿在手上琢磨,重新改进。

梅乃担忧地劝道:“医师要你静养。”

松下幸之助说:“还要静养? 我的病就是静养出来的。”

梅乃见他精神状态大为改观,也就由他去。

松下幸之助在电灯公司做检查员这份工作并未做多久。也许是父亲不安分的基因传给了他,他还没干满两个月,就对这份人人羡慕的工作不满意了。

检查员的工作实在是太轻松了。原本,技工完成工程试电成功,去检查完全是例行公事,如果腿勤一点儿,不用半天就能转完了。松下幸之助不是提前回公司聊天,就是上街东游西逛,后来就觉得索然无味。

“ 真是无聊啊!” 松下幸之助想,“我这是在浪费光阴啊! 父亲口口声声教诲我要发迹,其实他自己何尝不想发迹,是他寿禄有限,来不及成功就离世了。而我,却在这里虚度年华!”

“要是这些闲散的时间是自己的就好了!” 想到这一点,松下幸之助的心智仿佛透进一束阳光,他越想越清晰。对! 把工作辞掉,别说时间是自己的,什么都是自己的! 我自己来制造插座,还要制造别的电气器具!

松下幸之助的病情还未痊愈,但他全然抛到脑后。他是抱着赌气的心理下这番决心的:“主任说我的插座不行,我偏要试试,看看是他的错,还是我的错!”

松下幸之助把想法告诉妻子,梅乃大吃一惊,忧心忡忡:“不辞职可以吗? 你在公司干得好好的。”

松下幸之助对妻子解释道:“父亲生前常跟我说: ‘要想发迹,唯一的出路,就是做生意。’ 父亲的话是肺腑之言,我在公司里出息再大,都不是为自己干。我决心已定,义无反顾,父亲会保佑我的。”

松下幸之助话是这么说,可心底还是犹豫了好些天。他设想后路:“万一不成功,就回电灯公司。像我这样顶尖技术的电气工,公司还是欢迎的。”

1917年6月15日,松下幸之助把辞职书呈交主任,主任很不解:

“松下君,我并不想勉强挽留你。你今年开春才提升做检查员,不是太可惜了吗? 公司对你这样器重,你前途无量呀! 你辞职做什么去呢? 制造插座吗? 你可得慎重考虑啊! 坦率地说,我不是在泼你冷水,我认为是行不通的,你可得三思而后行啊!”

主任很诚恳地说完这番话。

这一瞬间,松下幸之助动摇了,觉得自己辞职确实太冒失。他一时无话可说,心里又把这么多天来的想法重温一遍。终于松下幸之助用坚决的口气说:“谢谢主任的关心,可我已经下了决心,还是让我辞职吧!”

这个月的30日,松下幸之助辞去了令人羡慕的职位,离开服务了7年的蓬勃发展中的电灯公司。公司的许多同事大惑不解,觉得松下幸之助神经有毛病。

松下幸之助的内弟,曾任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社长的井植薰,是这样评价松下幸之助当时的行为的:

在常人看来,电灯公司的检查员是个稳定的铁饭碗,而松下幸之助却感到是寄人篱下,压制了自己的能力。这种思想,实际上已经奠定了松下幸之助创建巨大事业的基础。

松下幸之助辞别了深深怀念的电灯公司,开始制造电灯插座。

可是这时候他身边的资本,只有服务7年的退职慰劳金,40天的薪金,以当时日薪83分计算,合计是33.2元,加上退休准备金42元,总计是75.2 元。还有储蓄20元,总共不到100元,这么点钱能干什么? 买一台机器或做一个模子也要100元。

平心而论,是不可能成功的。这样做未免太轻率了,可是当时的他却不这样想,反而精神抖擞,觉得前途充满希望与光明。

松下幸之助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以前的同事林。林已经辞职,转到电业商会做工人。松下幸之助请他来帮忙,林和他非常要好,立刻答应了。

另外一位同事森田听到了消息说:“我也想做些事,让我参加,好吗?”

松下幸之助表示欢迎,立刻请他来。他的内弟井植岁男刚从乡下的小学毕业,也叫他来帮忙。后来,井植岁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创三洋电机公司,在录影机的开发上,与松下幸之助激烈竞争。

人手是差不多了,可是,到哪儿去买材料? 买多少? 要怎样制造……松下幸之助毫无概念,每一样都得从头做起。尤其是成品主体的合成物的制法,他们完全不懂,只知道成分大概是柏油、石棉、石粉罢了,连实际上的调和法都不知道。

在当时这种合成物的制造属于新兴产业,各工厂都把它当作机密。因此,来参与这项事业的两个人,可以说鲁莽; 而请他们参加的松下幸之助,更是鲁莽。

“此路不通” 是一看就明白的,可是,3个人都不那么想。

他们首先开始研究主体合成物的制造方法,同时,调查原料的价格等。简单的铁器要自己做,他们发了疯似的拼命工作。资本只有100元,光是拆开地板,也要一二十元,松下幸之助都采取自己动手做的方法。

工厂设在他住的平房里,只有一个一间和一个两间多点的房子,把两间多的一半房子,拆开地板做工厂,晚上就没有地方睡觉了。不得已把那一间的当作寝室,里面简直是乱七八糟。

无论如何,100元是不够的。森田有个朋友叫s,在一家防水布工厂做学徒,因为做人勤俭,慢慢储蓄,到了20多岁,已有将近200元。他们听到消息,立刻跑去拜托这位S,希望借100 元周转。

森田和松下幸之助两个人拼命说,s终于爽快地答应。这位s是个了不起的人,后来很成功,可惜英年早逝。

就这样,在样样欠缺、手忙脚乱中,他们进行了制造的工作。苦心制作可是无法销售,合成物的调和始终做不好。这件事使他们感到很头痛。他们做了很多实验,也到制造工厂附近的地上拣了一些废品回来研究,但都不成功。

就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他们听到以前电灯公司的T,也正在研究这个问题。松下幸之助和林一起去请教,他很快地答应为他们讲解。

据T说,他一辞去公司的工作,立刻着手制造。可是做来做去做不成,他的事业很不顺利,正在歇业中。松下幸之助和林一找到他,他就把自己研究的方法告诉了他们,他们这才知道了调和法,和他们所研究的大体上很相似,只差一点点诀窍。

主体的调和法知道之后,再把金属部分做好,这样就可以生产了,大家更加努力。总算在1917年10月中旬做出成品。虽然数量不多,可是意义深远,这标志着他们终于成功了。

“做出来了,赶快拿去卖吧!” 干劲很大的森田,立刻带了一些成品出去兜售。

可是,到底要到哪儿去卖呢? 他们并不认识批发商,定价多少也不知道。只好叫森田先到电器企业,把样品拿给对方看,先说出自己一方估计的价格,然后听听对方的意见再作决定。

松下幸之助从来没这么紧张地等着森田回来。能卖得出去吗? 会不会回来说一声“完了! 根本就没人要” 呢? 也只好等了。

森田傍晚才回来。他报告说:“还没遇到过这么困难的事情,实在是很吃力。有一家电器企业让我等了好久,叫我下次再来。他们连看都不看样品一眼; 另外一家,把样品拿在手里,接二连三地问我:‘你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做电器企业的? 除了插座以外,还有什么东西?’ 都问些意料之外的问题,叫我不知怎样回答才好; 有一个店员对我说: ‘你们还是新开的店吧? 像这样的新插座恐怕卖不出去。不过,如果你们做的是电器用具的话,以后我们可以向你们订购一些。’ ”

听完了森田的报告,本来就很紧张的松下幸之助受到了很大打击。心想,这个困难相当不小啊!

一连10多天,森田每天跑大阪市,好不容易卖掉大约100个,收到不足10元的现金。

综合各方面的意见,结论是: 这种插座无法使用。显然,改良制造势在必行,一定要做出有市场性的东西不可。可是,要再改良制造,不但资金有问题,最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存问题。这一下,森田和林都开始担心了。

从7月至10月,花了4个月的时间,所得到的不足10元,当然令人不安。

森田和林终于开口说:“松下君,你打算怎么样呢? 撑得下去吗?资金怎么办? 咱们是好朋友,我们不计较薪金,可是你有困难我们也很不安。所以,我看还是到此告一个段落,各自去找工作求生存比较好。”

这使松下幸之助很为难,他觉得他们那样说是很有道理的,照这样继续下去一定行不通。然而,他却不愿意半途而废。虽然松下幸之助感到很遗憾,并一再挽留,但是迫于生计,他们两人还是离开了。

森田于10月末改到别处上班,林又回到以前的商会去。这以后,终于剩下了松下幸之助和内弟井植岁男两个人,他们一切从头做起了。

松下幸之助有一种必胜的信念和成功的渴望,因此,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放弃这个工作,又没有任何摆脱的妙方,可是,说也奇怪,他并不打算去做别的工作。在他的内心深处,对这个工作的前途,好像很有信心的样子。虽然经济状况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松下幸之助却继续产品的改良与制作。

产品打入东京市场

困难就这样一直拖下去,年终快到了,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改良工作也无法进行了。

在这种状况下,进入1917年12月之后,很意外地接到了某电器商会的通知: 需要1000个电风扇底盘。电风扇底盘,本来由川北电器企业用陶器制作,因为容易破损才想改用合成物。

他们说:“时间很紧,如果用在电风扇上的效果良好,每年两三万台的需求是很有可能的。”

为此,松下幸之助把制作插座的工作搁下来,开始着手制作电风扇底座。无论如何要全力以赴,在年底以前交货。

改良插座不如意,松下幸之助正在大伤脑筋,正好来了这个订单,更庆幸的是,电风扇底盘一点也不用铁器,光用合成物即可,不需要很多资金,当时对他来说,真是再好不过的事。为了要如期交货,也为了拿更多订单,一连7天,他一直都在模具工厂催赶制作。

模型做好了,通过试压的检验,幸好没问题,最后送五六个样品给对方看。

他们说:“行了,请立即开始做。如果做得好,紧接着至少要订四五千个。”

于是,松下幸之助和井植岁男两个人全力以赴,开始拼命赶制。说是制作,其实设备很简陋,仅有压型机和煮锅而已,工作起来相当辛苦。井植岁男当年还是个15岁的孩子,个子又特别矮。因此,制作时,压型全部由松下幸之助做,井植岁男负责磨亮或帮助做其他杂务。

这是第一笔生意,他们每天完成100件,至12月,终于把1000件的产品交清了。压模的工作,松下幸之助是相当熟练的,所以制作很快,成品也不错。

对方很满意地说:“做得这么好,川北一定很高兴,我们会替你再介绍生意的。”

12月底1000件交清,终于收到了160元的现金。扣去模型费等本钱,大概净赚了80元。这就是松下幸之助自立门户第一次赚到的钱。

这种工作,只要材料,不需资金,如果能继续做下去,多少可赚些钱,他在心中祈祷,希望川北他们能决定采用合成底盘。

等着等着,传来很幸运的消息,他们说:“跟其他部分部件合起来,情况良好,所以要继续定做。”

这一回经过正式议价,生意总算谈成。

新年初交第二批货的数量是2000件。这样,第一年制造插座的计划虽然失败,却在底盘的定做上多少赚回了些钱,这加强了松下幸之助继续做生意的自信。

松下幸之助考虑搬到一个更适当的房子。这时候听说在大开路一段有个月租金16.5元的房子,于是决心要搬到那边去奋斗一番。

1918年3月7日,松下幸之助终于搬家了。

这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战争及战后带动了制造业兴旺,日本工业生产每年连续保持30%的高速度成长,电动机取代了蒸汽机,工厂动力电气化已达60%,电灯也从都市普及乡村,全国已有近半数家庭使用,电扇、电熨斗等家电产品渐渐开发,电车、电信急速发展,日本已进入了电器时代。

大开路的房子,二楼有两间,楼下有3间,前院可以建个小屋。松下幸之助搬来后立刻把全部地板拆开,改成工厂,留下二楼作为宿舍。新房子比旧居大3 倍,又在马路旁,可以当作工厂,也可以说已经有个门面房了。

松下幸之助就以此地作为创业之家,成立“松下电器制作所”,开始了新事业。在这里最先制作的除了风扇底盘之外,还制作一种电器改良的附属插头,这附属插头是应用旧电灯泡的铁帽制成的,当时是最新型的,价格又比市价便宜30%,所以受到好评,市场非常畅销。同时也把松下电器制作所的名声第一次打进电器界。

自从开始制作附属插头以后,井植岁男和松下幸之助夫妇3个人,每天加夜班至24时,仍然无法应付订单。松下幸之助只好雇了四五个工人一起拼命制作。

当时是由松下幸之助压底盘,井植岁男一天制作原料,一天压附属插头,男工压附属插头,女工做组合,松下幸之助的妻子负责包装。不论如何,产品有创意,价格又便宜,能畅销是当然的。有时他们来不及送货,客人会自己来取。附属插头可以说是大功告成了。

当时的合成原料的制法,各工厂都把它列为机密。多半是请工厂主人的兄弟或近亲负责现场。可见在当时电气业界,是把它当作高级技术看待的。

可松下幸之助却不这么看,他认为把制法当作机密技术的话,在制作过程中就得多费些心神,经营上未必合算。相反,他认为应该开放,给大家方便,任何人都可以在场。

所以,进来第一天的职工,松下幸之助也把机密告诉他。这样做,就比别家更经济地用活了人。

一位同业朋友警告他说:“松下君,你那么做是危险的。你把那样重要的机密工作交给进来才一天的人等于把技术公开,这一来等于制造竞争的同业,你自己要受害的,应该要多多考虑啊!”

松下幸之助却回答说:“我认为不必那么担心。只要先告诉他,那是必须保密的工作,就不至于像你担心的那样,把秘密泄露出去。员工彼此信任,比什么都重要。我不喜欢为了一个秘密,而做疑心重重的经营。不但对事业的进展有阻碍,也不符合培养人才之道。我并不是故意乱开放,只要我认为这个人可以信任,就算他是今天才来,我也会让他知道机密。”

那个人半信半疑地说:“呵! 他有这种想法吗?”

松下幸之助就是以这种想法去经营的,所以,在用人上他觉得比别家圆满顺利。在当时的制造业中,他是发展特别快的。

后来,松下幸之助还发明了“双灯用插座”。

双灯用插座当时由东京和京都的制造商制造,公认是相当方便的器具,很畅销。松下幸之助发现品质上还有改良余地,所以做了种种改进,拿到了专利,开始制作销售。新产品比前面的附属插头更获得一致好评。

开始销售之后不久,大阪有一家批发商吉田来找松下幸之助说:“松下君,我对双灯插座很感兴趣,能不能让我们总经销呢?” 他说大阪方面由他自己批发,东京方面交给跟他有密切关系的川商店批发。

松下幸之助当时想了想,觉得有道理,这个插座一开始销售业绩就很好,以现在的工厂设备,恐怕来不及制造供应。

于是他对吉田说:“我现在的工厂设备不够,就是让你总经销,只怕制造量赶不上销售量。如果你有意做总经销,我打算把工厂设备扩大,以便增加生产量。所以,当作保证金也好,当作资金贷款也好,反正请你提供3000 元给我。这笔钱用在扩充工厂设备方面。以后不论你销多少都可以应付了。”

吉田一口答应说:“好吧,我就给你3000元作为保证金吧!”

谈妥之后,松下幸之助收到了3000元。于是他马上改善工厂设备,开始增加商品产量。

吉田商店也向社会公开发表:“松下电器的新产品双灯插座由本店总经销。”

东京的川商店也发布同样声明。于是月产2000个变成3000个,然后3000个又变成5000个,过了四五个月,东京方面的制造商,突然以大减价来对付。销售上立刻有了反应。

紧跟着,经销商都来跟吉田商店交涉减价的事。吉田面有难色地说道:“松下君,糟糕了,销售量显著下降,东京方面的制造商减价了,经销商都要求减价,现在怎么办呢?”

当时在总经销合同书上注有吉田商店负责销售量,所以吉田老板更是伤脑筋。

还没听完松下幸之助的意见,吉田就说:“无论如何请让我解除合同吧! 看这种情形,恐怕无法销售约定的数目。我也没有想到,别家制造商会这样子减价,这是当初预料不到的事情,我们没有恶意。”

但是吉田交给松下幸之助的保证金已全部投入工厂的设备里了,现在解除合同的话,松下幸之助也没法归还保证金,于是他说:“虽然合同书上记载有负责销售的数目,可是我不能强迫你,以后我自己慢慢地销,保证金请你稍等一下,我会每月分期还的。”

终于,总经销只销了半期就不得不解约。如此一来,松下幸之助只好自己销了。工厂已经扩大到月产五六千个的生产能力。松下幸之助对销售前景很乐观。

松下幸之助到大阪数家经销店转了一圈,把情形告诉他们。由于改为制造商直接批发,他们都表示欢迎。

也有人说:“松下君,说来是你不应该。你制造了这么好的东西,却交给一家包销,真是莫名其妙。要是直接批发,我们今天开始就买你的产品。” 出乎意料,产品轻松地都销售出去了。

接着松下幸之助开始他的首次东京之行。

作为关东和关西地区的两大城市,东京和大阪有很大的不同。早在松下幸之助前往东京之前,他就听说了东京商人的一些事情。在东京,人们的门户之见很深,就像世界上所有大城市的人都比较高傲一样,东京人同样带着这种优越感,总是有点儿欺负外地人。

在东京商人眼中,商品都是东京的好,外地商品则等而次之。所以,凡是东京之外制造的商品,要想打入东京市场是难上加难。

不过,松下幸之助没有被这些吓倒。他先转了一圈,一直观察东京商人。

之后他发现,东京人还是有优点的: 那就是他们重情义。东京商人的精明,在于算计之外能洞察商情,这也标志着他们独特的眼光。只要你能坦诚相见,东京商界还是能够接纳你的。而且处熟了之后,这种情义会帮助你稳固自己的地盘,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会持久而稳定。当然,前提是,你提供的东西一定要是无可挑剔的。

掌握了通关秘诀之后,松下幸之助看到了在东京大展宏图的希望。他首先找到了吉田总包销时在东京的业务关系店———川商店。川老板面带难色地说:“松下君,实在是抱歉! 竞争太激烈了,现在仓库中还有很多库存,恐怕目前很难再从您那里进货了。”

松下幸之助听到他这么说,连忙澄清:“老板,您误会了,这次我不再通过总经销商给您进货了,我会直接批发给你们,我保证,您卖我的插座,肯定比别的销售商更赚钱。” 和其他老板一样,川老板很赞同这样的合作,于是痛快地答应了。

松下幸之助在东京首战告捷。

接着,松下幸之助带上货样,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化解商家的疑惑,调整产销双方的利益分配,渐渐地他们也被松下幸之助的诚意和物美价廉的商品打动了。

一位东京的零售商说:“以往,都是东京的电器用品批发到外地去。外地的电器商人从来没有敢在东京卖东西的。松下君,你可是到东京来推销的头一个外地商人啊,了不起!” 一席话说得松下幸之助心里暖烘烘的。

就这样,松下幸之助一扫自己的产品在东京的销售颓势,迅速在东京建立起了良好、稳固的销售关系。在回到大阪前,他又拿到了东京的不少订单。

以后,松下幸之助每月都要去一趟东京,联络感情和回收货款。

松下幸之助本人十分看重东京市场,在此地设立了常驻东京的营业所,以巩固并进一步发展关东地区的市场。

为此,松下幸之助派遣内弟井植岁男担任东京营业所的营业主任,常年负责东京暨关东地区的销售业务。

在松下幸之助看来,如果自己的产品不能打进东京,那么在大阪干得再有声色也是不会有太大出息的,毕竟东京是松下电器制作所产品通向全国的必经之路。

艰辛创业之路

经营者除了具备学识、品德外,还要全心投入,随时反省,才能领悟经营要诀,结出美好的果实。—— 松下幸之助创伟业的雄心松下幸之助在大阪电灯公司的岁月,遭受的最悲痛的事是母亲的去世。母亲是在父亲去世后,迁回到和歌山居住,始终带着未出嫁的女儿过着清贫的日子。

母亲是个传统观念浓厚的妇女,她没父亲那份“野心”,也不会向儿子讲那么多安身立命的大道理,她只是默默地把爱无私地给予她众多的子女。

松下幸之助回去奔丧,见到几位姐姐,为自己未尽孝道而内疚万分。这种心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事业的成功而越加沉重,他现在有条件让饱受磨难的双亲享享清福,作为儿子报答双亲的养育之恩,可父母却未能看到这一天。

松下幸之助回大阪后不久,嫁给龟山的姐姐说:“家里没人祭祖,当地习俗是成了家的男性后代才有资格祭祖,你得赶快成家。”

当时松下幸之助正读关西商工夜校,一天到晚忙得四脚朝天,便说:“还早,还早。” “我实在抽不出空。” “现在新式工人不比老式工匠和农民,10多岁就成家。” 他每次都以种种理由推辞掉。

那时的日本人,普遍早婚。松下幸之助把婚姻大事看得很淡,一方面是他沉迷于学艺;另一方面是他体质羸弱,尽管他正值青春期,他却不像其他年轻同事那样对姑娘们敏感且好奇,谈起这类话题来眉飞色舞,兴奋异常。

待松下幸之助在西工夜校辍学,姐姐重提结婚成家之事,说这还是母亲生前的意愿,你是家里的独根,母亲早就盼望抱孙子。松下幸之助辍学以后,突然觉得晚上无所事事,萌生出一股莫名其妙的寂寞感,心里想:“好,就由姐姐为自己张罗吧!”

别看松下幸之助从来不把婚姻大事放在心上,可真正当起一回事来,他还蛮挑剔的。

姐姐给松下幸之助看过不少姑娘的照片,他都不怎么满意,也说不上她们哪儿不好。当然,也有姑娘看不上松下幸之助的时候。那时候电气行业的员工很吃香,所以松下幸之助总是不慌不忙。

松下幸之助21岁那年,姐姐兴冲冲地赶到松下幸之助住的地方,对他说:“九条开煤炭行的平冈先生,介绍一位小姐,你觉得怎样?听说是淡路人,高等小学毕业之后,又读裁缝学校,毕业后到大阪的世家见习做制衣的佣人。无论如何,先相相看。你愿意的话,我就跟平冈先生联系。”

姐姐的口气似乎很肯定,让他非去不可,好像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也难怪,此小姐高小毕业,又是世家的佣人。这两点,对普通人家出身的小姐来说,都是不同寻常的。

松下幸之助答应相亲,为穿什么衣服,很伤了一番脑筋。最后花了5.2 元,赶制了一套礼服。

相亲地点在松岛八千代剧场正对面的广告牌下。晚上19时,松下幸之助由姐姐、姐夫陪同按时赶到那里。时值5月,温暖的海风夹杂着花的馨香徐徐吹来,夕阳西沉,绯红色的夜空渐渐变成瓦蓝。这是个充满浪漫情调的暮春之夜,可当时的松下幸之助一点也没感觉到浪漫,心情异常紧张。

松下幸之助一边看广告牌,一边看千代崎桥的方向,小姐服务的东家就在那个方向。他反反复复交替着做这两个动作,不知道今晚上演什么剧目,只知道行人很多,大概会有什么名伎登台吧!

等了许久,姐姐有些不耐烦:“怎么还不来呢?” 焦急地跨起脚东张西望。

这时候姐夫道:“来了! 来了!”

其实小姐已来了一会儿,躲在人群后面,不好意思露脸。

广告牌下还站有好些闲人,他们一见这情景,就笑着轻声议论:“咦,咦,是相亲的,是相亲的。”

松下幸之助一听羞得满脸通红,心里“咚咚” 地跳个不停,暗想:“真羞人啊!” 赶忙把头低下。稍稍镇静后,怯生生地偷看一眼,小姐已站到了广告牌附近。

这时,姐夫拍着松下幸之助的肩:“幸之助,看啊! 看啊! 赶快看啊!”

松下幸之助鼓起勇气抬头再看,已经太晚了,小姐正侧着身子向着广告牌,而且微微低着头,大概也非常害羞吧! 松下幸之助只能看到她的背影,又不敢走近去看个明白,真是尴尬!

正当松下幸之助犹豫不决时,小姐就低着头走开了,接着就像逃跑,越走越快。松下幸之助在心里叫道:“哎呀,糟糕! 怎么就走了呢?”

事后,松下幸之助想,小姐大概也什么都没看清,就难为情地跑开了。姐姐问松下幸之助:“幸之助,你看小姐怎样啊?”

松下幸之助直发愣,无法回答好与不好。

姐夫说:“我看不错,好,就这么决定下来。”

松下幸之助想:“姐夫年龄大,又老练,他说不错,兴许就不错。”

这一年的9月4日,松下幸之助与井植梅乃小姐举行了婚礼。跟现在婚礼的奢侈排场相比,实在是太简单了。婚礼花了60多元钱,其中30元还是借的。这对当时的松下幸之助来说,确实不简单了。

那时的年轻人,不兴恋爱风气。井植小姐的家世,是婚后才慢慢了解的。她的老家是兵库县津名郡淡路岛,父亲名叫井植清太郎。井植家族世代务农,到清太郎这一代,社会发生剧变。

清太郎跟幸之助的父亲松下正楠一样,不再安心务农。清太郎购置了一艘名叫“清光丸” 的船,干起了海上贩运,去过最远的地方是朝鲜。

井植家与松下幸之助家一样,都是8个兄弟姐妹。不过井植家是五姐妹在前,三兄弟在后,梅乃在五姐妹中排行老二。

清太郎跑海上运输赚了一些钱,加上他接受了新思想,所以尽可能让子女上学。梅乃比松下幸之助小两岁,结婚时19 岁。婚后不久,梅乃的父亲就病逝了,井植家便渐渐衰败。

梅乃温存贤淑,相貌也还可以,加之高小毕业,在东家见过大场面,举止神态算得上得体大方。松下幸之助对夫人还是满意的。

成了家就会产生一份责任感,人也会变得相应成熟些。松下幸之助体质弱,常常患病。这种身体状况的人,特别容易多愁善感。松下幸之助有胡思乱想的毛病,自然与他的身体有关。

婚后的松下幸之助,身体跟婚前一样糟,但他的思绪却不像婚前那么漫无边际,漂浮不定。

他老是在思考这个问题:“我非得做个成家立业的人不可。”立业的意念常常会油然而生。

不过,那时的松下幸之助,对如何立业,心底仍是一片模糊。可他本人在电灯公司一帆风顺,升级加薪之快连自己都觉得吃惊。婚后的第二年,22岁的松下幸之助被提拔为检查员。这是公司技工梦寐以求的职位,而松下幸之助还是所有检查员中年纪最轻的一位。

检查员的工作是: 前往客户家检查前一天技工完成的工作,一天大约要查15家至20家。这是个责任很重的工作。但松下幸之助轻车熟路。公司的技工都是他的老同事和老部下,他对每个技工的技术和责任心了如指掌。

松下幸之助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从不迟到、早退。有一次,他骑着自行车上班,为了赶时间他骑得非常快,结果为了躲避一辆迎面开来的汽车,松下幸之助撞到了墙上。他放在箱里的材料,都散乱在马路上,自行车也给撞得七扭八歪。周围一大堆人站在那儿看。他心想:“这一下完了。” 他还是试着慢慢站起来,咦! 真奇怪,简直是不可思议,只受一点皮肉之伤。松下幸之助暗自庆幸。

在提升做检查员之前,松下幸之助就开始了电灯插座的改良设计。他是完全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他喜欢手工方面的设计与创造; 同时,松下幸之助觉得公司对他不错,他应该对公司作一点贡献。

经过上百个不眠之夜,终于做成了一个试验品,松下幸之助打算先给主任鉴定,请他提出改进意见; 再请公司纳入研究计划,最后把现有的插座都改成这种新型产品。

第二天,松下幸之助充满自信地对主任说:“有一样东西,是我一手设计出来的,恭请主任看一看,是一样非常美妙的新东西!”

主任瞥一眼得意扬扬的松下幸之助,饶有兴致地说道:“很好!

很好! 可到底是什么东西呀? 快拿出来让我见识见识。”

主任把插座放在手心端详,又看着松下幸之助期待的眼神,松下幸之助开始如数家珍,介绍新型插座的种种优点,心想: 这么好的东西,主任是没法拒绝的,肯定会大大夸奖我一番。

没想到主任迎头泼来一桶冷水:“松下君,这东西不行,完全没有希望。你的设计思路不对头,制作也有问题,根本就不该拿出来嘛!”

听完主任的一席话,松下幸之助从头凉到脚底,愣愣的,不知说什么才好。良久,松下幸之助胆怯地问了一声:“主任,真的不行吗?”

“是不行,还要多多下功夫啊!” 主任拍着松下幸之助的肩膀,勉励道。

松下幸之助离开主任办公室,泪水在眼窝里打转转。期望越高,失落也就越大,主任的话无疑判了松下幸之助“革新” 的死刑。也许主任是对的,但他接受不了这种事实,他从小就爱哭,这时候鼻子一酸,泪水簌簌而下,不觉哭出声来。

经过这次打击,松下幸之助有些心灰意冷。做检查员,工作很轻松,晚上完全有精力干点儿正经事。松下幸之助却完全放纵自己,躺在榻榻米上,把枕头垫得高高的。

梅乃问他是不是又生病了,她知道松下幸之助的身体素来不好。

松下幸之助说道:“没有,没有。” 说没有,却还是有。松下幸之助觉得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一天比一天消瘦。这是怎么回事? 试做插头那一阵,白天够忙了,晚上又睡眠不足,人还精神抖擞。现在养尊处优,竟还会养出毛病来?

松下幸之助去看了医师,果真有病,病还不轻,又是肺炎!

医师开了一些药,嘱咐道:“最好的治疗方法是静养。”

不知道是肺炎还好些,一旦知道,咳嗽、盗汗、气虚,什么样的症状都跑出来了,松下幸之助萌生出一种绝望的感觉。人在疾病的折磨中,什么样的奇怪念头都会冒出来,他觉得自己随时都会死去。

松下幸之助的父母双亲都未能长寿,他的身体比父母的身体要糟糕得多,能活到今日,已算是苍天保佑了。他想起梅乃,暗想:“我若死了,梅乃就要守寡,我不能死,要好好活着,让梅乃有朝一日过上富贵日子。”

都说成家之人,就会多出一份责任,真是千古名言啊!

那些日子,松下幸之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躺着静养。梅乃则跪在他面前侍奉他。

也真是件怪事,人一有了活下去的念头,病情就会好转许多。他想:“我真该做点什么?” 于是,就把被主任“枪毙” 了的插座拿在手上琢磨,重新改进。

梅乃担忧地劝道:“医师要你静养。”

松下幸之助说:“还要静养? 我的病就是静养出来的。”

梅乃见他精神状态大为改观,也就由他去。

松下幸之助在电灯公司做检查员这份工作并未做多久。也许是父亲不安分的基因传给了他,他还没干满两个月,就对这份人人羡慕的工作不满意了。

检查员的工作实在是太轻松了。原本,技工完成工程试电成功,去检查完全是例行公事,如果腿勤一点儿,不用半天就能转完了。松下幸之助不是提前回公司聊天,就是上街东游西逛,后来就觉得索然无味。

“ 真是无聊啊!” 松下幸之助想,“我这是在浪费光阴啊! 父亲口口声声教诲我要发迹,其实他自己何尝不想发迹,是他寿禄有限,来不及成功就离世了。而我,却在这里虚度年华!”

“要是这些闲散的时间是自己的就好了!” 想到这一点,松下幸之助的心智仿佛透进一束阳光,他越想越清晰。对! 把工作辞掉,别说时间是自己的,什么都是自己的! 我自己来制造插座,还要制造别的电气器具!

松下幸之助的病情还未痊愈,但他全然抛到脑后。他是抱着赌气的心理下这番决心的:“主任说我的插座不行,我偏要试试,看看是他的错,还是我的错!”

松下幸之助把想法告诉妻子,梅乃大吃一惊,忧心忡忡:“不辞职可以吗? 你在公司干得好好的。”

松下幸之助对妻子解释道:“父亲生前常跟我说: ‘要想发迹,唯一的出路,就是做生意。’ 父亲的话是肺腑之言,我在公司里出息再大,都不是为自己干。我决心已定,义无反顾,父亲会保佑我的。”

松下幸之助话是这么说,可心底还是犹豫了好些天。他设想后路:“万一不成功,就回电灯公司。像我这样顶尖技术的电气工,公司还是欢迎的。”

1917年6月15日,松下幸之助把辞职书呈交主任,主任很不解:

“松下君,我并不想勉强挽留你。你今年开春才提升做检查员,不是太可惜了吗? 公司对你这样器重,你前途无量呀! 你辞职做什么去呢? 制造插座吗? 你可得慎重考虑啊! 坦率地说,我不是在泼你冷水,我认为是行不通的,你可得三思而后行啊!”

主任很诚恳地说完这番话。

这一瞬间,松下幸之助动摇了,觉得自己辞职确实太冒失。他一时无话可说,心里又把这么多天来的想法重温一遍。终于松下幸之助用坚决的口气说:“谢谢主任的关心,可我已经下了决心,还是让我辞职吧!”

这个月的30日,松下幸之助辞去了令人羡慕的职位,离开服务了7年的蓬勃发展中的电灯公司。公司的许多同事大惑不解,觉得松下幸之助神经有毛病。

松下幸之助的内弟,曾任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社长的井植薰,是这样评价松下幸之助当时的行为的:

在常人看来,电灯公司的检查员是个稳定的铁饭碗,而松下幸之助却感到是寄人篱下,压制了自己的能力。这种思想,实际上已经奠定了松下幸之助创建巨大事业的基础。

松下幸之助辞别了深深怀念的电灯公司,开始制造电灯插座。

可是这时候他身边的资本,只有服务7年的退职慰劳金,40天的薪金,以当时日薪83分计算,合计是33.2元,加上退休准备金42元,总计是75.2 元。还有储蓄20元,总共不到100元,这么点钱能干什么? 买一台机器或做一个模子也要100元。

平心而论,是不可能成功的。这样做未免太轻率了,可是当时的他却不这样想,反而精神抖擞,觉得前途充满希望与光明。

松下幸之助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以前的同事林。林已经辞职,转到电业商会做工人。松下幸之助请他来帮忙,林和他非常要好,立刻答应了。

另外一位同事森田听到了消息说:“我也想做些事,让我参加,好吗?”

松下幸之助表示欢迎,立刻请他来。他的内弟井植岁男刚从乡下的小学毕业,也叫他来帮忙。后来,井植岁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创三洋电机公司,在录影机的开发上,与松下幸之助激烈竞争。

人手是差不多了,可是,到哪儿去买材料? 买多少? 要怎样制造……松下幸之助毫无概念,每一样都得从头做起。尤其是成品主体的合成物的制法,他们完全不懂,只知道成分大概是柏油、石棉、石粉罢了,连实际上的调和法都不知道。

在当时这种合成物的制造属于新兴产业,各工厂都把它当作机密。因此,来参与这项事业的两个人,可以说鲁莽; 而请他们参加的松下幸之助,更是鲁莽。

“此路不通” 是一看就明白的,可是,3个人都不那么想。

他们首先开始研究主体合成物的制造方法,同时,调查原料的价格等。简单的铁器要自己做,他们发了疯似的拼命工作。资本只有100元,光是拆开地板,也要一二十元,松下幸之助都采取自己动手做的方法。

工厂设在他住的平房里,只有一个一间和一个两间多点的房子,把两间多的一半房子,拆开地板做工厂,晚上就没有地方睡觉了。不得已把那一间的当作寝室,里面简直是乱七八糟。

无论如何,100元是不够的。森田有个朋友叫s,在一家防水布工厂做学徒,因为做人勤俭,慢慢储蓄,到了20多岁,已有将近200元。他们听到消息,立刻跑去拜托这位S,希望借100 元周转。

森田和松下幸之助两个人拼命说,s终于爽快地答应。这位s是个了不起的人,后来很成功,可惜英年早逝。

就这样,在样样欠缺、手忙脚乱中,他们进行了制造的工作。苦心制作可是无法销售,合成物的调和始终做不好。这件事使他们感到很头痛。他们做了很多实验,也到制造工厂附近的地上拣了一些废品回来研究,但都不成功。

就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他们听到以前电灯公司的T,也正在研究这个问题。松下幸之助和林一起去请教,他很快地答应为他们讲解。

据T说,他一辞去公司的工作,立刻着手制造。可是做来做去做不成,他的事业很不顺利,正在歇业中。松下幸之助和林一找到他,他就把自己研究的方法告诉了他们,他们这才知道了调和法,和他们所研究的大体上很相似,只差一点点诀窍。

主体的调和法知道之后,再把金属部分做好,这样就可以生产了,大家更加努力。总算在1917年10月中旬做出成品。虽然数量不多,可是意义深远,这标志着他们终于成功了。

“做出来了,赶快拿去卖吧!” 干劲很大的森田,立刻带了一些成品出去兜售。

可是,到底要到哪儿去卖呢? 他们并不认识批发商,定价多少也不知道。只好叫森田先到电器企业,把样品拿给对方看,先说出自己一方估计的价格,然后听听对方的意见再作决定。

松下幸之助从来没这么紧张地等着森田回来。能卖得出去吗? 会不会回来说一声“完了! 根本就没人要” 呢? 也只好等了。

森田傍晚才回来。他报告说:“还没遇到过这么困难的事情,实在是很吃力。有一家电器企业让我等了好久,叫我下次再来。他们连看都不看样品一眼; 另外一家,把样品拿在手里,接二连三地问我:‘你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做电器企业的? 除了插座以外,还有什么东西?’ 都问些意料之外的问题,叫我不知怎样回答才好; 有一个店员对我说: ‘你们还是新开的店吧? 像这样的新插座恐怕卖不出去。不过,如果你们做的是电器用具的话,以后我们可以向你们订购一些。’ ”

听完了森田的报告,本来就很紧张的松下幸之助受到了很大打击。心想,这个困难相当不小啊!

一连10多天,森田每天跑大阪市,好不容易卖掉大约100个,收到不足10元的现金。

综合各方面的意见,结论是: 这种插座无法使用。显然,改良制造势在必行,一定要做出有市场性的东西不可。可是,要再改良制造,不但资金有问题,最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存问题。这一下,森田和林都开始担心了。

从7月至10月,花了4个月的时间,所得到的不足10元,当然令人不安。

森田和林终于开口说:“松下君,你打算怎么样呢? 撑得下去吗?资金怎么办? 咱们是好朋友,我们不计较薪金,可是你有困难我们也很不安。所以,我看还是到此告一个段落,各自去找工作求生存比较好。”

这使松下幸之助很为难,他觉得他们那样说是很有道理的,照这样继续下去一定行不通。然而,他却不愿意半途而废。虽然松下幸之助感到很遗憾,并一再挽留,但是迫于生计,他们两人还是离开了。

森田于10月末改到别处上班,林又回到以前的商会去。这以后,终于剩下了松下幸之助和内弟井植岁男两个人,他们一切从头做起了。

松下幸之助有一种必胜的信念和成功的渴望,因此,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放弃这个工作,又没有任何摆脱的妙方,可是,说也奇怪,他并不打算去做别的工作。在他的内心深处,对这个工作的前途,好像很有信心的样子。虽然经济状况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松下幸之助却继续产品的改良与制作。

产品打入东京市场

困难就这样一直拖下去,年终快到了,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改良工作也无法进行了。

在这种状况下,进入1917年12月之后,很意外地接到了某电器商会的通知: 需要1000个电风扇底盘。电风扇底盘,本来由川北电器企业用陶器制作,因为容易破损才想改用合成物。

他们说:“时间很紧,如果用在电风扇上的效果良好,每年两三万台的需求是很有可能的。”

为此,松下幸之助把制作插座的工作搁下来,开始着手制作电风扇底座。无论如何要全力以赴,在年底以前交货。

改良插座不如意,松下幸之助正在大伤脑筋,正好来了这个订单,更庆幸的是,电风扇底盘一点也不用铁器,光用合成物即可,不需要很多资金,当时对他来说,真是再好不过的事。为了要如期交货,也为了拿更多订单,一连7天,他一直都在模具工厂催赶制作。

模型做好了,通过试压的检验,幸好没问题,最后送五六个样品给对方看。

他们说:“行了,请立即开始做。如果做得好,紧接着至少要订四五千个。”

于是,松下幸之助和井植岁男两个人全力以赴,开始拼命赶制。说是制作,其实设备很简陋,仅有压型机和煮锅而已,工作起来相当辛苦。井植岁男当年还是个15岁的孩子,个子又特别矮。因此,制作时,压型全部由松下幸之助做,井植岁男负责磨亮或帮助做其他杂务。

这是第一笔生意,他们每天完成100件,至12月,终于把1000件的产品交清了。压模的工作,松下幸之助是相当熟练的,所以制作很快,成品也不错。

对方很满意地说:“做得这么好,川北一定很高兴,我们会替你再介绍生意的。”

12月底1000件交清,终于收到了160元的现金。扣去模型费等本钱,大概净赚了80元。这就是松下幸之助自立门户第一次赚到的钱。

这种工作,只要材料,不需资金,如果能继续做下去,多少可赚些钱,他在心中祈祷,希望川北他们能决定采用合成底盘。

等着等着,传来很幸运的消息,他们说:“跟其他部分部件合起来,情况良好,所以要继续定做。”

这一回经过正式议价,生意总算谈成。

新年初交第二批货的数量是2000件。这样,第一年制造插座的计划虽然失败,却在底盘的定做上多少赚回了些钱,这加强了松下幸之助继续做生意的自信。

松下幸之助考虑搬到一个更适当的房子。这时候听说在大开路一段有个月租金16.5元的房子,于是决心要搬到那边去奋斗一番。

1918年3月7日,松下幸之助终于搬家了。

这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战争及战后带动了制造业兴旺,日本工业生产每年连续保持30%的高速度成长,电动机取代了蒸汽机,工厂动力电气化已达60%,电灯也从都市普及乡村,全国已有近半数家庭使用,电扇、电熨斗等家电产品渐渐开发,电车、电信急速发展,日本已进入了电器时代。

大开路的房子,二楼有两间,楼下有3间,前院可以建个小屋。松下幸之助搬来后立刻把全部地板拆开,改成工厂,留下二楼作为宿舍。新房子比旧居大3 倍,又在马路旁,可以当作工厂,也可以说已经有个门面房了。

松下幸之助就以此地作为创业之家,成立“松下电器制作所”,开始了新事业。在这里最先制作的除了风扇底盘之外,还制作一种电器改良的附属插头,这附属插头是应用旧电灯泡的铁帽制成的,当时是最新型的,价格又比市价便宜30%,所以受到好评,市场非常畅销。同时也把松下电器制作所的名声第一次打进电器界。

自从开始制作附属插头以后,井植岁男和松下幸之助夫妇3个人,每天加夜班至24时,仍然无法应付订单。松下幸之助只好雇了四五个工人一起拼命制作。

当时是由松下幸之助压底盘,井植岁男一天制作原料,一天压附属插头,男工压附属插头,女工做组合,松下幸之助的妻子负责包装。不论如何,产品有创意,价格又便宜,能畅销是当然的。有时他们来不及送货,客人会自己来取。附属插头可以说是大功告成了。

当时的合成原料的制法,各工厂都把它列为机密。多半是请工厂主人的兄弟或近亲负责现场。可见在当时电气业界,是把它当作高级技术看待的。

可松下幸之助却不这么看,他认为把制法当作机密技术的话,在制作过程中就得多费些心神,经营上未必合算。相反,他认为应该开放,给大家方便,任何人都可以在场。

所以,进来第一天的职工,松下幸之助也把机密告诉他。这样做,就比别家更经济地用活了人。

一位同业朋友警告他说:“松下君,你那么做是危险的。你把那样重要的机密工作交给进来才一天的人等于把技术公开,这一来等于制造竞争的同业,你自己要受害的,应该要多多考虑啊!”

松下幸之助却回答说:“我认为不必那么担心。只要先告诉他,那是必须保密的工作,就不至于像你担心的那样,把秘密泄露出去。员工彼此信任,比什么都重要。我不喜欢为了一个秘密,而做疑心重重的经营。不但对事业的进展有阻碍,也不符合培养人才之道。我并不是故意乱开放,只要我认为这个人可以信任,就算他是今天才来,我也会让他知道机密。”

那个人半信半疑地说:“呵! 他有这种想法吗?”

松下幸之助就是以这种想法去经营的,所以,在用人上他觉得比别家圆满顺利。在当时的制造业中,他是发展特别快的。

后来,松下幸之助还发明了“双灯用插座”。

双灯用插座当时由东京和京都的制造商制造,公认是相当方便的器具,很畅销。松下幸之助发现品质上还有改良余地,所以做了种种改进,拿到了专利,开始制作销售。新产品比前面的附属插头更获得一致好评。

开始销售之后不久,大阪有一家批发商吉田来找松下幸之助说:“松下君,我对双灯插座很感兴趣,能不能让我们总经销呢?” 他说大阪方面由他自己批发,东京方面交给跟他有密切关系的川商店批发。

松下幸之助当时想了想,觉得有道理,这个插座一开始销售业绩就很好,以现在的工厂设备,恐怕来不及制造供应。

于是他对吉田说:“我现在的工厂设备不够,就是让你总经销,只怕制造量赶不上销售量。如果你有意做总经销,我打算把工厂设备扩大,以便增加生产量。所以,当作保证金也好,当作资金贷款也好,反正请你提供3000 元给我。这笔钱用在扩充工厂设备方面。以后不论你销多少都可以应付了。”

吉田一口答应说:“好吧,我就给你3000元作为保证金吧!”

谈妥之后,松下幸之助收到了3000元。于是他马上改善工厂设备,开始增加商品产量。

吉田商店也向社会公开发表:“松下电器的新产品双灯插座由本店总经销。”

东京的川商店也发布同样声明。于是月产2000个变成3000个,然后3000个又变成5000个,过了四五个月,东京方面的制造商,突然以大减价来对付。销售上立刻有了反应。

紧跟着,经销商都来跟吉田商店交涉减价的事。吉田面有难色地说道:“松下君,糟糕了,销售量显著下降,东京方面的制造商减价了,经销商都要求减价,现在怎么办呢?”

当时在总经销合同书上注有吉田商店负责销售量,所以吉田老板更是伤脑筋。

还没听完松下幸之助的意见,吉田就说:“无论如何请让我解除合同吧! 看这种情形,恐怕无法销售约定的数目。我也没有想到,别家制造商会这样子减价,这是当初预料不到的事情,我们没有恶意。”

但是吉田交给松下幸之助的保证金已全部投入工厂的设备里了,现在解除合同的话,松下幸之助也没法归还保证金,于是他说:“虽然合同书上记载有负责销售的数目,可是我不能强迫你,以后我自己慢慢地销,保证金请你稍等一下,我会每月分期还的。”

终于,总经销只销了半期就不得不解约。如此一来,松下幸之助只好自己销了。工厂已经扩大到月产五六千个的生产能力。松下幸之助对销售前景很乐观。

松下幸之助到大阪数家经销店转了一圈,把情形告诉他们。由于改为制造商直接批发,他们都表示欢迎。

也有人说:“松下君,说来是你不应该。你制造了这么好的东西,却交给一家包销,真是莫名其妙。要是直接批发,我们今天开始就买你的产品。” 出乎意料,产品轻松地都销售出去了。

接着松下幸之助开始他的首次东京之行。

作为关东和关西地区的两大城市,东京和大阪有很大的不同。早在松下幸之助前往东京之前,他就听说了东京商人的一些事情。在东京,人们的门户之见很深,就像世界上所有大城市的人都比较高傲一样,东京人同样带着这种优越感,总是有点儿欺负外地人。

在东京商人眼中,商品都是东京的好,外地商品则等而次之。所以,凡是东京之外制造的商品,要想打入东京市场是难上加难。

不过,松下幸之助没有被这些吓倒。他先转了一圈,一直观察东京商人。

之后他发现,东京人还是有优点的: 那就是他们重情义。东京商人的精明,在于算计之外能洞察商情,这也标志着他们独特的眼光。只要你能坦诚相见,东京商界还是能够接纳你的。而且处熟了之后,这种情义会帮助你稳固自己的地盘,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会持久而稳定。当然,前提是,你提供的东西一定要是无可挑剔的。

掌握了通关秘诀之后,松下幸之助看到了在东京大展宏图的希望。他首先找到了吉田总包销时在东京的业务关系店———川商店。川老板面带难色地说:“松下君,实在是抱歉! 竞争太激烈了,现在仓库中还有很多库存,恐怕目前很难再从您那里进货了。”

松下幸之助听到他这么说,连忙澄清:“老板,您误会了,这次我不再通过总经销商给您进货了,我会直接批发给你们,我保证,您卖我的插座,肯定比别的销售商更赚钱。” 和其他老板一样,川老板很赞同这样的合作,于是痛快地答应了。

松下幸之助在东京首战告捷。

接着,松下幸之助带上货样,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化解商家的疑惑,调整产销双方的利益分配,渐渐地他们也被松下幸之助的诚意和物美价廉的商品打动了。

一位东京的零售商说:“以往,都是东京的电器用品批发到外地去。外地的电器商人从来没有敢在东京卖东西的。松下君,你可是到东京来推销的头一个外地商人啊,了不起!” 一席话说得松下幸之助心里暖烘烘的。

就这样,松下幸之助一扫自己的产品在东京的销售颓势,迅速在东京建立起了良好、稳固的销售关系。在回到大阪前,他又拿到了东京的不少订单。

以后,松下幸之助每月都要去一趟东京,联络感情和回收货款。

松下幸之助本人十分看重东京市场,在此地设立了常驻东京的营业所,以巩固并进一步发展关东地区的市场。

为此,松下幸之助派遣内弟井植岁男担任东京营业所的营业主任,常年负责东京暨关东地区的销售业务。

在松下幸之助看来,如果自己的产品不能打进东京,那么在大阪干得再有声色也是不会有太大出息的,毕竟东京是松下电器制作所产品通向全国的必经之路。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