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4 09:13:43

“好,你讲。”我点燃一根烟,一屁股坐在地上,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南澜轻抚了一下额头,说道:“事情要从1960年开始……”

接下来通过南澜漫长的讲述,我了解到了当年发生在这里的一些事件,这些事件确切的说,跟南澜的爷爷有着很大的关联。

南澜的爷爷,似乎在整个事件当中,起到了很大的一个关键性质因素。甚至可以说,当年能有这么大的一个国防工程,几乎都是南澜爷爷一些人一手缔造出来的。南澜爷爷的名字我还有些耳熟,忽的想起来,是我当年学校的名誉教授,甚至给我上过一堂课,而那堂课,就是那个如何把人类的思维寄生在动物的身上。

那位老爷子,也可以说那位国内大名鼎鼎的生物学教授,南萧,是这一系列事件的幕后黑手。

1960年,从美国回来的南萧,携带着几分关键性质的资料进入了国家科学院,与一些当时的研究人员激烈讨论了一个课题,介于那几分资料的性质,很快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被国家科学院通过并秘密执行。几天后,这个课题被当时的院长送到了上头几位领导的面前,其中一位领导看完这些资料,直接拍板成立了一个新的秘密部队,这个部队就是636650,这算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编制代号。

大多数的军队,都是五位数编号,然而这个部队的编号却是六位,南澜说这个代号不仅仅只是一个代号那么简单,但是究竟是什么,她也不是很清楚。介于整个事件的保密性质,她爷爷压根就没有告诉过她半个字。这些现在给我讲的东西,是她父亲在几十年的调查当中,慢慢了解和汇集出来的。

当时这个636650部队,主要活跃的区域就是西双版纳地区。尤其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当年那可是动用了庞大的人力和物力,所研究的方向似乎是一种新型的生物种类。具体是什么,南澜的家族在经过几十年的调查,慢慢了解到了一些真相,那就是人体科学。

在当时,一共有数位在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参与到了这个研究课题当中。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许树、南萧、魏海龙,郑康德。

要说这几位科学家,放在现在没有一个不是大名鼎鼎的。

许树是著名的植物、病毒、基因领域的研究专家,很可惜的是,在1980年前往罗布泊的一次科研考察当中离奇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南萧,是典型的海归派人物。在生物领域,有着颇深的建树,获过国内外大大小小不少的奖项,在整个国内科学界,那基本上算是泰山北斗一般的存在。

魏海龙,另外一个典型的海归派人物。航空领域专家,致力于空气动力学家。毫不夸张的讲,这位算是国内叫的很响的人物,原子弹、氢弹、如今在天上的卫星,几乎背后都有他的影子。

郑康德,更是大名鼎鼎的海归派人物。著名物理学家,原子能领域专家。与魏海龙一样,在整个原子弹、氢弹、卫星的建造历史上留下了伟大的身影。

这么四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当年在这西双版纳636650部队只是为了研究一个神神叨叨的人体科学?

别急,听我慢慢讲。

当年算是南萧牵头,魏海龙力挺,顺带着拐上了许树和郑康德。于是一个浩浩荡荡的盖着新国防工程的研究项目被正式启动。

他们首先研究的课题就是,思维嫁接。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个动物的思维,嫁接到另一个动物身上。这是一个相当之难的课题,不出意外几乎没有什么可能成功性质。然而他们却奇迹般的成功了,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他们无法预料的事件。有可能就是无头尸的异变,这个只是我的猜测。我们继续往下讲,在意外事故产生以后,他们突然封锁了整个基地,不让任何人出入,那段时间长达一个星期。没人知道他们在做着什么,后来封锁解除以后,这些人突然撤离了这里。

故事到这里,似乎结束了。

南澜说,他们其实了解到的并不多,尤其是对于当年发生在这里的事情。能够调查到这个程度,都不知道花费多大的力气。这也是他们必须来这里一趟的原因,因为她背后的家族觉得这个地方或许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听完这些,我慢慢思索,其实不难听出,这小妮子并没有对我说了全部。她肯定隐瞒了一些东西,这个我敢打保票。但即便如此,从现如今获得的信息量来看,就已经可以让我膛目结舌了。

当南澜讲完这些,龅牙六和武勇也哼哼唧唧的醒了过来。我查看了一下他们两个,基本上属于失血过多的一个状态,就问南澜,“那些红眼怪物是什么东西?他们两个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南澜给了我一个微笑,说道:“那些玩意,学名叫N21,你当年上人体科学课的时候,应该听你老师讲过吧?”

我努力回想有关于N21的信息,突然想起来,当初有一位导师讲过生物与机器结合的一门新生物学,其中就提到了N系列产物,N系列产物到目前为止发展到了一个相当恐怖的阶段。在国内,甚至国外,许多机构都在研究这种新型产物。主要的作用,是利用在军事上,应对什么几乎都不可能发生的未来战争。

其实这本身就算是一个禁区领域,但是全球仍然在搞,说白了,就跟原子弹是一样。开国元勋曾经讲过,原子弹就是那么大一个玩意,你没有,人家就说你不行。那就搞一点嘛,我们就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搞出来不就行了嘛。

话语虽然诙谐,但是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N系列的产物,其实也是一样的。不搞不行,但是问题来了,这些N21难道是当年636650部队搞出来的?依照当年的技术,怎么可能搞出来这么牛逼的玩意?这光是想想就觉得不太可能。

南澜估计是看出了我的疑惑,对我说道:“我虽然也觉得不太可能,可是这些N21,的确是当年研究出来的,而且在这个基地区里面到处都是。我和杨帆拆过几个,里面的核心你猜是什么?”

我摇了摇头,表示猜不出来。

“是核能。”南澜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核心部位是一个核能装置,用来做动力源,然后连着一个芯片板,外围是一个新型的基因生物。嫁接的十分完美,简直算是一件艺术品。用核能装置来提供源能力、芯片组提供简单思维指令,然后用一个混合基因生物连接整个芯片组,听着可能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在芯片组和肉体上做了一个衔接装置。这个衔接装置,使得人造机置和基因肉体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什么衔接装置?”我来了兴趣。

南澜神秘一笑,道:“让杨帆弄一个过来,你拆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嘿嘿……”杨帆嘿嘿笑了两声,走向了一个区域,哪里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台笔记本,紧接着看到杨帆用手在键盘上快速噼里啪啦敲了一阵儿,从四面八方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红色的光团。

用屁股想都知道,这些光团全都是N21,也就是那些红眼睛的怪物。

“给!”当我回过神来,看到南澜手里抓着一个N21,“拆开看看,就知道了,不要害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东西不过也就是个机器人。”

我看了看她,问:“那么你怎么知道机器人不会吸我的血?”

“那只是一种攻击方式,我们不下攻击指令,N21就不会攻击人类。”南澜把手中的N21朝着我扔了过来,我伸手接住,实在不敢想象,这是一个在196几年期间制造出来的东西。

“怎么拆?”我突然觉得这个问题问的有些白痴。

南澜皱着眉头看了看我,一副这人没救了的表情,走过来把我手上N21扔在地上,手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把开山斧,一斧头下去砍成了两半,对我说:“自己看吧。”

我蹲下身子去看,只见果然跟她说的差不多,眼球中间是一个不大的圆珠子装置,那玩意很坚硬,被这么一斧头砍,也没有砍烂。这个装置连接着一小片很小的芯片组,在芯片组的外围,密密麻麻有着很多黑色的小细线,这些细线遍布了整个眼球生物肉体里面。

如果我猜的不错,这些黑色小细线,应该就是南澜所说的衔接装置。可是这黑色细线的材质,我怎么看怎么和一个东西这么像呢?

那东西,就是我背包里面的半球体黑色石头。

等等,我的的登山包呢?

我猛地抬头,看到南澜正蹲在地上,翻着一个登山包。这一下,我可急了,几步过去,看到她正从背包里面拿出那块半球体黑色石头,而后眼睛里面浮现出了狡黠的目光,用清脆的声音,笑着说:“妈了个鸡的,总算是弄到手一块。”

第020章 N21

“好,你讲。”我点燃一根烟,一屁股坐在地上,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南澜轻抚了一下额头,说道:“事情要从1960年开始……”

接下来通过南澜漫长的讲述,我了解到了当年发生在这里的一些事件,这些事件确切的说,跟南澜的爷爷有着很大的关联。

南澜的爷爷,似乎在整个事件当中,起到了很大的一个关键性质因素。甚至可以说,当年能有这么大的一个国防工程,几乎都是南澜爷爷一些人一手缔造出来的。南澜爷爷的名字我还有些耳熟,忽的想起来,是我当年学校的名誉教授,甚至给我上过一堂课,而那堂课,就是那个如何把人类的思维寄生在动物的身上。

那位老爷子,也可以说那位国内大名鼎鼎的生物学教授,南萧,是这一系列事件的幕后黑手。

1960年,从美国回来的南萧,携带着几分关键性质的资料进入了国家科学院,与一些当时的研究人员激烈讨论了一个课题,介于那几分资料的性质,很快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被国家科学院通过并秘密执行。几天后,这个课题被当时的院长送到了上头几位领导的面前,其中一位领导看完这些资料,直接拍板成立了一个新的秘密部队,这个部队就是636650,这算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编制代号。

大多数的军队,都是五位数编号,然而这个部队的编号却是六位,南澜说这个代号不仅仅只是一个代号那么简单,但是究竟是什么,她也不是很清楚。介于整个事件的保密性质,她爷爷压根就没有告诉过她半个字。这些现在给我讲的东西,是她父亲在几十年的调查当中,慢慢了解和汇集出来的。

当时这个636650部队,主要活跃的区域就是西双版纳地区。尤其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当年那可是动用了庞大的人力和物力,所研究的方向似乎是一种新型的生物种类。具体是什么,南澜的家族在经过几十年的调查,慢慢了解到了一些真相,那就是人体科学。

在当时,一共有数位在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参与到了这个研究课题当中。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许树、南萧、魏海龙,郑康德。

要说这几位科学家,放在现在没有一个不是大名鼎鼎的。

许树是著名的植物、病毒、基因领域的研究专家,很可惜的是,在1980年前往罗布泊的一次科研考察当中离奇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南萧,是典型的海归派人物。在生物领域,有着颇深的建树,获过国内外大大小小不少的奖项,在整个国内科学界,那基本上算是泰山北斗一般的存在。

魏海龙,另外一个典型的海归派人物。航空领域专家,致力于空气动力学家。毫不夸张的讲,这位算是国内叫的很响的人物,原子弹、氢弹、如今在天上的卫星,几乎背后都有他的影子。

郑康德,更是大名鼎鼎的海归派人物。著名物理学家,原子能领域专家。与魏海龙一样,在整个原子弹、氢弹、卫星的建造历史上留下了伟大的身影。

这么四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当年在这西双版纳636650部队只是为了研究一个神神叨叨的人体科学?

别急,听我慢慢讲。

当年算是南萧牵头,魏海龙力挺,顺带着拐上了许树和郑康德。于是一个浩浩荡荡的盖着新国防工程的研究项目被正式启动。

他们首先研究的课题就是,思维嫁接。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个动物的思维,嫁接到另一个动物身上。这是一个相当之难的课题,不出意外几乎没有什么可能成功性质。然而他们却奇迹般的成功了,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他们无法预料的事件。有可能就是无头尸的异变,这个只是我的猜测。我们继续往下讲,在意外事故产生以后,他们突然封锁了整个基地,不让任何人出入,那段时间长达一个星期。没人知道他们在做着什么,后来封锁解除以后,这些人突然撤离了这里。

故事到这里,似乎结束了。

南澜说,他们其实了解到的并不多,尤其是对于当年发生在这里的事情。能够调查到这个程度,都不知道花费多大的力气。这也是他们必须来这里一趟的原因,因为她背后的家族觉得这个地方或许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听完这些,我慢慢思索,其实不难听出,这小妮子并没有对我说了全部。她肯定隐瞒了一些东西,这个我敢打保票。但即便如此,从现如今获得的信息量来看,就已经可以让我膛目结舌了。

当南澜讲完这些,龅牙六和武勇也哼哼唧唧的醒了过来。我查看了一下他们两个,基本上属于失血过多的一个状态,就问南澜,“那些红眼怪物是什么东西?他们两个会不会出什么问题?”

南澜给了我一个微笑,说道:“那些玩意,学名叫N21,你当年上人体科学课的时候,应该听你老师讲过吧?”

我努力回想有关于N21的信息,突然想起来,当初有一位导师讲过生物与机器结合的一门新生物学,其中就提到了N系列产物,N系列产物到目前为止发展到了一个相当恐怖的阶段。在国内,甚至国外,许多机构都在研究这种新型产物。主要的作用,是利用在军事上,应对什么几乎都不可能发生的未来战争。

其实这本身就算是一个禁区领域,但是全球仍然在搞,说白了,就跟原子弹是一样。开国元勋曾经讲过,原子弹就是那么大一个玩意,你没有,人家就说你不行。那就搞一点嘛,我们就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搞出来不就行了嘛。

话语虽然诙谐,但是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N系列的产物,其实也是一样的。不搞不行,但是问题来了,这些N21难道是当年636650部队搞出来的?依照当年的技术,怎么可能搞出来这么牛逼的玩意?这光是想想就觉得不太可能。

南澜估计是看出了我的疑惑,对我说道:“我虽然也觉得不太可能,可是这些N21,的确是当年研究出来的,而且在这个基地区里面到处都是。我和杨帆拆过几个,里面的核心你猜是什么?”

我摇了摇头,表示猜不出来。

“是核能。”南澜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核心部位是一个核能装置,用来做动力源,然后连着一个芯片板,外围是一个新型的基因生物。嫁接的十分完美,简直算是一件艺术品。用核能装置来提供源能力、芯片组提供简单思维指令,然后用一个混合基因生物连接整个芯片组,听着可能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在芯片组和肉体上做了一个衔接装置。这个衔接装置,使得人造机置和基因肉体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什么衔接装置?”我来了兴趣。

南澜神秘一笑,道:“让杨帆弄一个过来,你拆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嘿嘿……”杨帆嘿嘿笑了两声,走向了一个区域,哪里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台笔记本,紧接着看到杨帆用手在键盘上快速噼里啪啦敲了一阵儿,从四面八方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红色的光团。

用屁股想都知道,这些光团全都是N21,也就是那些红眼睛的怪物。

“给!”当我回过神来,看到南澜手里抓着一个N21,“拆开看看,就知道了,不要害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东西不过也就是个机器人。”

我看了看她,问:“那么你怎么知道机器人不会吸我的血?”

“那只是一种攻击方式,我们不下攻击指令,N21就不会攻击人类。”南澜把手中的N21朝着我扔了过来,我伸手接住,实在不敢想象,这是一个在196几年期间制造出来的东西。

“怎么拆?”我突然觉得这个问题问的有些白痴。

南澜皱着眉头看了看我,一副这人没救了的表情,走过来把我手上N21扔在地上,手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把开山斧,一斧头下去砍成了两半,对我说:“自己看吧。”

我蹲下身子去看,只见果然跟她说的差不多,眼球中间是一个不大的圆珠子装置,那玩意很坚硬,被这么一斧头砍,也没有砍烂。这个装置连接着一小片很小的芯片组,在芯片组的外围,密密麻麻有着很多黑色的小细线,这些细线遍布了整个眼球生物肉体里面。

如果我猜的不错,这些黑色小细线,应该就是南澜所说的衔接装置。可是这黑色细线的材质,我怎么看怎么和一个东西这么像呢?

那东西,就是我背包里面的半球体黑色石头。

等等,我的的登山包呢?

我猛地抬头,看到南澜正蹲在地上,翻着一个登山包。这一下,我可急了,几步过去,看到她正从背包里面拿出那块半球体黑色石头,而后眼睛里面浮现出了狡黠的目光,用清脆的声音,笑着说:“妈了个鸡的,总算是弄到手一块。”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