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9 22:02:19

阁老摇摇头,双眼闭合而后睁开,语气略微沉闷说道:“不一样,这民间常说的丢魂或者落魂其实是一种人心理生理上的毛病,或者可以说是记忆退化,与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老年痴呆症有一定关系。”

“人的精神七分,可以称之为魂魄,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而丢魂或者落魂则是人体第三魄的气魄丢了,一个人没了生气自然而然体会不到世界六感,所以表现为痴呆,惊吓过度等症状。”

“我说你说了这么多,还没解释鬼嗜症啊。”胖子听得着急了,插嘴说道。

阁老轻咳一声继续说道:“这鬼嗜症最大的厉害之处就是七魄全无,六感丧失,三魂被困肉体,遭到邪物侵扰。你们也可以认为是被鬼上身,但是比鬼上身厉害很多。更为准确的说是,鬼找到了寄主,如果不解决,那么这个人将会变成行尸走肉。”

“啥玩意?行尸走肉……这不是美剧里才有的东西嘛……”胖子一惊诧,愣是没坐稳。

而那边的白鹭则是一脸担忧之色,开口问道:“局长,那个小女孩……”

“小女孩没有事,被后来的村民救下,当地的公安送出去,进了福利院。”阁老说完看了我一眼,意思是在等我的意思。

“这鬼嗜症我以前遇到过几例,不过,若只是一个鬼嗜症,我想以你们灵异局的实力不会这么不堪吧。”我笑着轻摇头说道。

“当然不会,单凭一个鬼嗜症,我们灵异局自然可以应付。但是若是一个村庄全部出现鬼嗜症呢?”阁老嘴角一提笑道。

我眉头轻轻一皱,若真是如阁老所说的,一个村庄全部出现鬼嗜症,那还真是天大的麻烦,就好比一个村庄的村民全部被鬼上身了,若是没人应付解决,那么就是一个村的行尸走肉。

但是……

“那个小女孩呢?”我提声音问道。

“小女孩是唯一的活口,一直被我们灵异局暗中保护着。”阁老回道。

“保护?为什么保护?”白鹭不解问道。

“因为村庄里的人在那一晚都死了,而她是唯一的活口。如果我没猜错,你们所说的那个鬼帅正一直找寻她。”我淡淡的说道。

“没错,她就是鬼帅在世的唯一血脉。”阁老应了我的话。

“这件事还要从另一个传说说起……”

相传封门村,此地历史悠久,是古战场、古羊肠阪道,焦赞、孟良两员猛将曾经屯兵于此。

焦赞,一代猛将,坚州砂河(今山西省繁峙县砂河镇)人。北宋后期富弼部下,也是抵抗辽军的北军将领。在杨家将演义中,焦赞是追随杨延昭的猛将,同孟良并称,抗辽有战功,久镇瓦桥关(河北雄县一带),也就是镇雄州(雄县),名望颇高。

他和孟良等是杨家将的左右臂,是一位名闻河北的抗辽勇将。

孟良和焦赞是杨家将中两员都以勇猛著称的大将,常常一起出场,被称为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孟良焦赞在历史上都有一点踪迹,但孟良没有明确记载,只知道他是杨延昭部将。

后来,到了清朝时期,这封门村才显露人迹,有大部分证据表明,这封门村的村民其实就是当年孟良焦赞所携带女眷遗留下的后裔。

而沙场点兵,血腥杀伐,当初二位猛将的家眷妻儿老少,在封门村一直望夫回归,可是他们早已抛头颅洒热血,乃至最后魂归他处,却早已忘记此地之亲人。

时间久了,日子一遍一遍过下去。

到了清初,村庄逐渐显露人迹,被世人所知,但是却并不知晓它的来历。

而诡异离奇的事情在这个不断发生。

村里的人常常看到两位身披铠甲,腰配大剑的将军在村庄外的那颗百岁年轮的大树下徘徊而不进村。

由于那时候,村里的人一代代传下来,早已忘记了祖宗的遗训,所以当做是阴魂绕村。当时的村长便从村外找来了厉害的道士来驱魔辟邪。

那个道士确实有些道行,来到村内看了整个村庄的建筑布局,心中大为吃惊,因为这些屋舍的布局太犯忌讳了,可以说是严重的与风水不符合。

在中国传统风水学中,房屋一般南北朝向,特别是在北方及中原地带,但封门村的房屋却要么东西朝向、要么斜向朝向,毫不顾忌风水格局,门窗相对,更不忌讳穿堂煞。

全村只有一间是南北朝向的房屋,而这个屋子就是当时那个村长的屋子。此房屋一层中间放置一把太师椅,而这把太师椅后来也成为该村第一邪物,凡是坐过太师椅的人都死于意外。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孤魂野鬼虽然游荡,也是在一固定区域游荡,比如说鬼宅、鬼穴、荒坟、鬼树林等,一方面,是因为鬼无法轻易走出阴气重的地方,另一方面,鬼是容易迷路的,封门村村中道路有如迷宫,让游魂无法走出村。

清代蒋大鸿著录《阳宅天元五歌》经云:“更有风门通八气,墙空屋阙皆难避,若遇祥风福顿增,若遇杀风殃立生。”所以那个道士凭借风水八卦易经,基本上确定,封门村是遇祥增福、遇凶变恶之地。封门村虽然背山面水,但村中人自败风水格局,导致村子阴气太盛,鬼物邪祟容易积压。

说到这里,我不禁有些好奇问道:“既然封门村破坏了风水格局,这么多年都没事,为何到了清初就开始发生这些了灵异事件。”

阁老喝了一口茶,继续讲道……

原来所有的原因都出在了那个道士身上。

那个老道,本着本心降鬼驱邪,勘探了风水,排查了阴气邪祟,最终选址了三处地段,要求村民在这三处地方,建立庙宇,镇压封门村内的阴气与鬼魂。

“这个我知道,我刚刚查了一下,就是三庙镇谷传说,在逍遥河谷口,一左一右各一寺庙,逍遥河谷底,大月寺镇尾,成三角之势。”胖子激灵灵的真的用手机去查了资料,而后憨笑着说道。

阁老则是微微点头,而后说:“这只是其一,现在很多人都不信这三庙镇谷,因为很大原因是我们自己暗中动手操作,避免的就是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其一?那还有什么?”我跟着问道。

三庙镇谷是当时老道士留下一的第一道防线,而后他走遍全村,最后在在村内一处还建了一座庙宇,不过奇怪的却是,那座庙宇不供奉神,而是供奉两个诡异的偶,一对身着明代官服的男女雕像。这是两尊鬼像,道士让全村人去拜祭两尊鬼。

其实这也没什么大问题,先是镇压了鬼,而后拜祭鬼,倒也合乎情理,将鬼气压住,而后拜祭,利用香火之力来净化,助他们修成鬼道。

可是唯一的错误就是,那个老道士将其中一个鬼的身份弄错了,那不是一尊女鬼,而是男鬼!

确切的说,封门村内的是两尊男鬼,这也为后来的各种诡异事件埋下了种子。

说到这里,我们差不多都明白了,原来这一切都是老道士一个小失误造成的。

“难怪我不怎么待见道士,这不是坑人嘛,不,坑了一个村。”胖子击鼓咕的生气摊手说道。

而我自始至终都看着那阁老,发现他似乎还对我们隐藏了什么,但是我没有急着问。

“阁老,案子我可以接,但是我要附加一个条件。”我手里捻着高脚酒杯说道。

“当然。”阁老笑眯眯的回道。

我看向白鹭,她眨着美目看着我,先是一愣而后明白了我的意思,我跟着对她一笑说道:“我需要白小姐和我一起同行。”

第027回 三人行 【为本尊大圣的加更】

阁老摇摇头,双眼闭合而后睁开,语气略微沉闷说道:“不一样,这民间常说的丢魂或者落魂其实是一种人心理生理上的毛病,或者可以说是记忆退化,与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老年痴呆症有一定关系。”

“人的精神七分,可以称之为魂魄,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

“而丢魂或者落魂则是人体第三魄的气魄丢了,一个人没了生气自然而然体会不到世界六感,所以表现为痴呆,惊吓过度等症状。”

“我说你说了这么多,还没解释鬼嗜症啊。”胖子听得着急了,插嘴说道。

阁老轻咳一声继续说道:“这鬼嗜症最大的厉害之处就是七魄全无,六感丧失,三魂被困肉体,遭到邪物侵扰。你们也可以认为是被鬼上身,但是比鬼上身厉害很多。更为准确的说是,鬼找到了寄主,如果不解决,那么这个人将会变成行尸走肉。”

“啥玩意?行尸走肉……这不是美剧里才有的东西嘛……”胖子一惊诧,愣是没坐稳。

而那边的白鹭则是一脸担忧之色,开口问道:“局长,那个小女孩……”

“小女孩没有事,被后来的村民救下,当地的公安送出去,进了福利院。”阁老说完看了我一眼,意思是在等我的意思。

“这鬼嗜症我以前遇到过几例,不过,若只是一个鬼嗜症,我想以你们灵异局的实力不会这么不堪吧。”我笑着轻摇头说道。

“当然不会,单凭一个鬼嗜症,我们灵异局自然可以应付。但是若是一个村庄全部出现鬼嗜症呢?”阁老嘴角一提笑道。

我眉头轻轻一皱,若真是如阁老所说的,一个村庄全部出现鬼嗜症,那还真是天大的麻烦,就好比一个村庄的村民全部被鬼上身了,若是没人应付解决,那么就是一个村的行尸走肉。

但是……

“那个小女孩呢?”我提声音问道。

“小女孩是唯一的活口,一直被我们灵异局暗中保护着。”阁老回道。

“保护?为什么保护?”白鹭不解问道。

“因为村庄里的人在那一晚都死了,而她是唯一的活口。如果我没猜错,你们所说的那个鬼帅正一直找寻她。”我淡淡的说道。

“没错,她就是鬼帅在世的唯一血脉。”阁老应了我的话。

“这件事还要从另一个传说说起……”

相传封门村,此地历史悠久,是古战场、古羊肠阪道,焦赞、孟良两员猛将曾经屯兵于此。

焦赞,一代猛将,坚州砂河(今山西省繁峙县砂河镇)人。北宋后期富弼部下,也是抵抗辽军的北军将领。在杨家将演义中,焦赞是追随杨延昭的猛将,同孟良并称,抗辽有战功,久镇瓦桥关(河北雄县一带),也就是镇雄州(雄县),名望颇高。

他和孟良等是杨家将的左右臂,是一位名闻河北的抗辽勇将。

孟良和焦赞是杨家将中两员都以勇猛著称的大将,常常一起出场,被称为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孟良焦赞在历史上都有一点踪迹,但孟良没有明确记载,只知道他是杨延昭部将。

后来,到了清朝时期,这封门村才显露人迹,有大部分证据表明,这封门村的村民其实就是当年孟良焦赞所携带女眷遗留下的后裔。

而沙场点兵,血腥杀伐,当初二位猛将的家眷妻儿老少,在封门村一直望夫回归,可是他们早已抛头颅洒热血,乃至最后魂归他处,却早已忘记此地之亲人。

时间久了,日子一遍一遍过下去。

到了清初,村庄逐渐显露人迹,被世人所知,但是却并不知晓它的来历。

而诡异离奇的事情在这个不断发生。

村里的人常常看到两位身披铠甲,腰配大剑的将军在村庄外的那颗百岁年轮的大树下徘徊而不进村。

由于那时候,村里的人一代代传下来,早已忘记了祖宗的遗训,所以当做是阴魂绕村。当时的村长便从村外找来了厉害的道士来驱魔辟邪。

那个道士确实有些道行,来到村内看了整个村庄的建筑布局,心中大为吃惊,因为这些屋舍的布局太犯忌讳了,可以说是严重的与风水不符合。

在中国传统风水学中,房屋一般南北朝向,特别是在北方及中原地带,但封门村的房屋却要么东西朝向、要么斜向朝向,毫不顾忌风水格局,门窗相对,更不忌讳穿堂煞。

全村只有一间是南北朝向的房屋,而这个屋子就是当时那个村长的屋子。此房屋一层中间放置一把太师椅,而这把太师椅后来也成为该村第一邪物,凡是坐过太师椅的人都死于意外。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孤魂野鬼虽然游荡,也是在一固定区域游荡,比如说鬼宅、鬼穴、荒坟、鬼树林等,一方面,是因为鬼无法轻易走出阴气重的地方,另一方面,鬼是容易迷路的,封门村村中道路有如迷宫,让游魂无法走出村。

清代蒋大鸿著录《阳宅天元五歌》经云:“更有风门通八气,墙空屋阙皆难避,若遇祥风福顿增,若遇杀风殃立生。”所以那个道士凭借风水八卦易经,基本上确定,封门村是遇祥增福、遇凶变恶之地。封门村虽然背山面水,但村中人自败风水格局,导致村子阴气太盛,鬼物邪祟容易积压。

说到这里,我不禁有些好奇问道:“既然封门村破坏了风水格局,这么多年都没事,为何到了清初就开始发生这些了灵异事件。”

阁老喝了一口茶,继续讲道……

原来所有的原因都出在了那个道士身上。

那个老道,本着本心降鬼驱邪,勘探了风水,排查了阴气邪祟,最终选址了三处地段,要求村民在这三处地方,建立庙宇,镇压封门村内的阴气与鬼魂。

“这个我知道,我刚刚查了一下,就是三庙镇谷传说,在逍遥河谷口,一左一右各一寺庙,逍遥河谷底,大月寺镇尾,成三角之势。”胖子激灵灵的真的用手机去查了资料,而后憨笑着说道。

阁老则是微微点头,而后说:“这只是其一,现在很多人都不信这三庙镇谷,因为很大原因是我们自己暗中动手操作,避免的就是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其一?那还有什么?”我跟着问道。

三庙镇谷是当时老道士留下一的第一道防线,而后他走遍全村,最后在在村内一处还建了一座庙宇,不过奇怪的却是,那座庙宇不供奉神,而是供奉两个诡异的偶,一对身着明代官服的男女雕像。这是两尊鬼像,道士让全村人去拜祭两尊鬼。

其实这也没什么大问题,先是镇压了鬼,而后拜祭鬼,倒也合乎情理,将鬼气压住,而后拜祭,利用香火之力来净化,助他们修成鬼道。

可是唯一的错误就是,那个老道士将其中一个鬼的身份弄错了,那不是一尊女鬼,而是男鬼!

确切的说,封门村内的是两尊男鬼,这也为后来的各种诡异事件埋下了种子。

说到这里,我们差不多都明白了,原来这一切都是老道士一个小失误造成的。

“难怪我不怎么待见道士,这不是坑人嘛,不,坑了一个村。”胖子击鼓咕的生气摊手说道。

而我自始至终都看着那阁老,发现他似乎还对我们隐藏了什么,但是我没有急着问。

“阁老,案子我可以接,但是我要附加一个条件。”我手里捻着高脚酒杯说道。

“当然。”阁老笑眯眯的回道。

我看向白鹭,她眨着美目看着我,先是一愣而后明白了我的意思,我跟着对她一笑说道:“我需要白小姐和我一起同行。”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