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1 23:55:59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含义就是人离不开食物,因为人需要靠食物获得能量。而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到了老年阶段,对食物的消化能力越来越低,维持体能的能量也越来越少,最后只能衰弱而死。老妪同样是这种情况,要想让她获得生机,就必须有维持生机的能量。江浩施针的部位正是老妪胃经的几个穴位,通过她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经络,促使她胃经再次贯通从而获得短时间的消化能力恢复,使她能够摄入食物补充体能。

老妪太过年迈,体内经脉堵塞严重,要想恢复打通这胃经谈何容易?随着江浩御针的深入,他额头上渗出了涔涔的汗珠。当他拔出最后一根银针之时,他才抹了一把汗,轻声自语道:“总算是搞定了!”他也长舒了一口气。

“彩莲,帮我把银针收好!”江浩吩咐了一声,然后将老妪横抱了起来然后朝着屋子走去。进了屋子之后,江浩轻轻的将老妪放在炕上。

江浩打量了一番这个屋子,屋内虽然简陋却很整洁,地面也被人打扫过了,整个屋子很少有积灰的地方。这恰恰说明了这里经常有人打扫,而老妪的身体情况显然不可能打扫屋子,那就是说这里还有第二个人。这个人莫非就是老妪口中的大壮?

老妪不简单,这大壮会简单吗?

江浩心里揣测着,内心微微有些担忧。

“龙大夫。”于彩莲这时拿着江浩的包走了进来,问候了一声。

“把东西放在藤椅上就好!”江浩又吩咐道:“你在屋里找找,看看有没有米。”

吩咐完后,江浩从屋内走了出去,他来到篱笆栅栏围成的院落之中,在院落的东面还有一个侧屋,他推开侧屋的房门走了进去。他微微笑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总是有一股淡淡的烟味。”在远处时江浩发现这里有村落正是因为闻到这里有烟火味,现在他也明白了空气中持续不散的烟火味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原来这里是个药草烘干室。

这南方虽然炎热无比,但雨水却比较多,空气的湿度也大的很,这种环境使有些药草在晾晒的过程中很容易晒不干而发霉,所以一些以采药为生的古人发明了一种烘干药草的方法,只是现在已经很少有地方用罢了。古人用泥土垒成墙作为支撑,盖上石板,然后用泥将石板厚厚的包裹,将材草放至石板之下,点燃材草对药草进行人工烘干。它有点像农村的土炕,但它比土炕要大上许多,而且放柴火的洞也不是一个,而是一排,这样可以同时在几个洞里放上柴火,就可以使药草各个部位均匀的受热,而不至于造成药草药份的过多流失。

当然不同的药材要求烘干的时间也不同,有些药草烘干需要用大火进行快烘,而有些药草需要慢火缓慢的烘干。而这慢火之法也很简单,只要填好材草然后将洞门关死,不形成空气对流,材火会在炕洞里缓慢燃烧并产生大量的烟雾。而江浩老远就能闻到略带药草味道的烟味正是因为这里采用了细火慢烘的方法。

江浩在里面取了些药草,带上门走了出来。见于彩莲正在门口淘米,他满意的点了点,心说:“这于彩莲倒是个聪明的人,做事也算机灵!”之前他其实对于彩莲做了两次考验,第一次是让她帮自己把针收拾起来,结果被自己吩咐做事她并没有任何排斥反应;第二次是让她找米,但他并没有说明找到米干什么,结果于彩莲在找到米之后又很主动的去淘米。别看这两件事看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恰恰只有这种小事才能反映一个人的态度,两件小事已经证明了于彩莲执行力强、心细、聪明的特点,而这些也是作为助手最基本的条件。当然她能不能成为自己合格的助手,她需要接受的考验还有很多的。

于彩莲抬头说道:“龙大夫,米已经淘好了。”

江浩点了点头,“于彩莲,我手中的这两味药,这一味是培元草具有培根固原的作用,这一味是血缔结具有养气回血的作用,你要牢牢记住了。”

“龙大夫,我记住了。”于彩莲说道。

江浩点了点头,他双手一揉搓,两味药化为了粉末,落入到于彩莲淘好的大米之上。他接着说:“用它们熬的粥名字叫白米红汤,是极佳的养生汤。白米粥容易被吸收又兼顾了培元草、血缔结的药性,对于年迈厌食的病人有奇效。”

于彩莲认真的听着,当江浩讲完,她又问:“龙大夫,这粥要怎么熬?”

“老妪的情况比较特殊,体内的精元流失的太多,消化系统萎缩严重,近乎不能进食,所以这种情况就需要你用慢火慢炖,在炖的时候要不停的搅拌,可以使药草的药份充分融入到粥里,至于到什么程度合适,入口即化便可。这稀稠也要稍微稀一点。”江浩抬头看了看南面的天,一大片乌云黑压压的飘了过来:“进屋做吧,要下雨了。”

江浩先将院落里的药草收拾了起来,然后也进了屋内。在老妪的炕前他坐了下来,他再次为老妪把了一下脉,确定老妪状态是否稳定,见她没什么大碍,他便坐在那里闭目养神了起来。

过了一个多小时,于彩莲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粥走了过来。

江浩从她手里接过粥,轻轻的用嘴抿了一点,粥中的米粒在碰触到他的嘴唇之后便化了开。他会心的笑了笑,起初他还担心于彩莲因为长期经历淫行、又连杀九人性情顽固不化,现在他彻底放心了下来,自己的努力总算没白费。

对于江浩来说,改变一人比杀一个恶人更有意义。

他竖起了大拇指,毫不吝啬的夸赞道:“第一次熬这白米红汤就到了这程度,太牛了!”其实在于彩莲熬粥的时候他也刻意的留意了一番,她在熬粥时几乎一时没停过,不停的在搅拌米粥,中间尝了米粥不下十次,这份执着和用心连他自己都自愧不如。殊不知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真的很想一直留在他的身边,哪怕只做一个受他使唤的药童。

于彩莲开心的笑了笑。

江浩看到于彩莲的笑再次报以微笑,因为她的笑已经少了之前的妖媚之色,反而多了一丝动人之色。

“龙大夫,我来为老人家喂粥?”于彩莲说道。

“老人家已经昏了过去,你喂她她可吃不了。还是我来吧。”江浩笑了笑,用勺子轻轻勺了一口粥放入老妪的嘴里,然后另一只手龙气运转帮着老人慢慢的将粥牵引到胃里,一勺喂下,他又同样的勺起第二勺子,直到将满满的一碗粥为老人喂下。

“龙大夫,我再去盛一碗?”于彩莲问道。

江浩摆了摆手示意她不用了。

在屋子之外,雨水像是被从空中倒了下来一般,磅礴无比。敲打着陶瓦片噼里啪啦作响。老妪突然睁开了双眼,又极力的挣扎的要坐起来,江浩急忙将她扶了起来。

“大壮!”老妪轻声呼喊着,眼睛跳过江浩、跳过于彩莲在屋子里寻找着。她并没有找到自己要找的人,目光看向江浩,哀求的询问道:“小伙子,你看见大壮了吗?”

“老人家,你先不要担心。你身体还很虚弱。”江浩安慰道,内心也对那个大壮好奇了起来,里面定然有些故事。

第四章 合格的助手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含义就是人离不开食物,因为人需要靠食物获得能量。而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到了老年阶段,对食物的消化能力越来越低,维持体能的能量也越来越少,最后只能衰弱而死。老妪同样是这种情况,要想让她获得生机,就必须有维持生机的能量。江浩施针的部位正是老妪胃经的几个穴位,通过她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经络,促使她胃经再次贯通从而获得短时间的消化能力恢复,使她能够摄入食物补充体能。

老妪太过年迈,体内经脉堵塞严重,要想恢复打通这胃经谈何容易?随着江浩御针的深入,他额头上渗出了涔涔的汗珠。当他拔出最后一根银针之时,他才抹了一把汗,轻声自语道:“总算是搞定了!”他也长舒了一口气。

“彩莲,帮我把银针收好!”江浩吩咐了一声,然后将老妪横抱了起来然后朝着屋子走去。进了屋子之后,江浩轻轻的将老妪放在炕上。

江浩打量了一番这个屋子,屋内虽然简陋却很整洁,地面也被人打扫过了,整个屋子很少有积灰的地方。这恰恰说明了这里经常有人打扫,而老妪的身体情况显然不可能打扫屋子,那就是说这里还有第二个人。这个人莫非就是老妪口中的大壮?

老妪不简单,这大壮会简单吗?

江浩心里揣测着,内心微微有些担忧。

“龙大夫。”于彩莲这时拿着江浩的包走了进来,问候了一声。

“把东西放在藤椅上就好!”江浩又吩咐道:“你在屋里找找,看看有没有米。”

吩咐完后,江浩从屋内走了出去,他来到篱笆栅栏围成的院落之中,在院落的东面还有一个侧屋,他推开侧屋的房门走了进去。他微微笑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总是有一股淡淡的烟味。”在远处时江浩发现这里有村落正是因为闻到这里有烟火味,现在他也明白了空气中持续不散的烟火味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原来这里是个药草烘干室。

这南方虽然炎热无比,但雨水却比较多,空气的湿度也大的很,这种环境使有些药草在晾晒的过程中很容易晒不干而发霉,所以一些以采药为生的古人发明了一种烘干药草的方法,只是现在已经很少有地方用罢了。古人用泥土垒成墙作为支撑,盖上石板,然后用泥将石板厚厚的包裹,将材草放至石板之下,点燃材草对药草进行人工烘干。它有点像农村的土炕,但它比土炕要大上许多,而且放柴火的洞也不是一个,而是一排,这样可以同时在几个洞里放上柴火,就可以使药草各个部位均匀的受热,而不至于造成药草药份的过多流失。

当然不同的药材要求烘干的时间也不同,有些药草烘干需要用大火进行快烘,而有些药草需要慢火缓慢的烘干。而这慢火之法也很简单,只要填好材草然后将洞门关死,不形成空气对流,材火会在炕洞里缓慢燃烧并产生大量的烟雾。而江浩老远就能闻到略带药草味道的烟味正是因为这里采用了细火慢烘的方法。

江浩在里面取了些药草,带上门走了出来。见于彩莲正在门口淘米,他满意的点了点,心说:“这于彩莲倒是个聪明的人,做事也算机灵!”之前他其实对于彩莲做了两次考验,第一次是让她帮自己把针收拾起来,结果被自己吩咐做事她并没有任何排斥反应;第二次是让她找米,但他并没有说明找到米干什么,结果于彩莲在找到米之后又很主动的去淘米。别看这两件事看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恰恰只有这种小事才能反映一个人的态度,两件小事已经证明了于彩莲执行力强、心细、聪明的特点,而这些也是作为助手最基本的条件。当然她能不能成为自己合格的助手,她需要接受的考验还有很多的。

于彩莲抬头说道:“龙大夫,米已经淘好了。”

江浩点了点头,“于彩莲,我手中的这两味药,这一味是培元草具有培根固原的作用,这一味是血缔结具有养气回血的作用,你要牢牢记住了。”

“龙大夫,我记住了。”于彩莲说道。

江浩点了点头,他双手一揉搓,两味药化为了粉末,落入到于彩莲淘好的大米之上。他接着说:“用它们熬的粥名字叫白米红汤,是极佳的养生汤。白米粥容易被吸收又兼顾了培元草、血缔结的药性,对于年迈厌食的病人有奇效。”

于彩莲认真的听着,当江浩讲完,她又问:“龙大夫,这粥要怎么熬?”

“老妪的情况比较特殊,体内的精元流失的太多,消化系统萎缩严重,近乎不能进食,所以这种情况就需要你用慢火慢炖,在炖的时候要不停的搅拌,可以使药草的药份充分融入到粥里,至于到什么程度合适,入口即化便可。这稀稠也要稍微稀一点。”江浩抬头看了看南面的天,一大片乌云黑压压的飘了过来:“进屋做吧,要下雨了。”

江浩先将院落里的药草收拾了起来,然后也进了屋内。在老妪的炕前他坐了下来,他再次为老妪把了一下脉,确定老妪状态是否稳定,见她没什么大碍,他便坐在那里闭目养神了起来。

过了一个多小时,于彩莲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粥走了过来。

江浩从她手里接过粥,轻轻的用嘴抿了一点,粥中的米粒在碰触到他的嘴唇之后便化了开。他会心的笑了笑,起初他还担心于彩莲因为长期经历淫行、又连杀九人性情顽固不化,现在他彻底放心了下来,自己的努力总算没白费。

对于江浩来说,改变一人比杀一个恶人更有意义。

他竖起了大拇指,毫不吝啬的夸赞道:“第一次熬这白米红汤就到了这程度,太牛了!”其实在于彩莲熬粥的时候他也刻意的留意了一番,她在熬粥时几乎一时没停过,不停的在搅拌米粥,中间尝了米粥不下十次,这份执着和用心连他自己都自愧不如。殊不知她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真的很想一直留在他的身边,哪怕只做一个受他使唤的药童。

于彩莲开心的笑了笑。

江浩看到于彩莲的笑再次报以微笑,因为她的笑已经少了之前的妖媚之色,反而多了一丝动人之色。

“龙大夫,我来为老人家喂粥?”于彩莲说道。

“老人家已经昏了过去,你喂她她可吃不了。还是我来吧。”江浩笑了笑,用勺子轻轻勺了一口粥放入老妪的嘴里,然后另一只手龙气运转帮着老人慢慢的将粥牵引到胃里,一勺喂下,他又同样的勺起第二勺子,直到将满满的一碗粥为老人喂下。

“龙大夫,我再去盛一碗?”于彩莲问道。

江浩摆了摆手示意她不用了。

在屋子之外,雨水像是被从空中倒了下来一般,磅礴无比。敲打着陶瓦片噼里啪啦作响。老妪突然睁开了双眼,又极力的挣扎的要坐起来,江浩急忙将她扶了起来。

“大壮!”老妪轻声呼喊着,眼睛跳过江浩、跳过于彩莲在屋子里寻找着。她并没有找到自己要找的人,目光看向江浩,哀求的询问道:“小伙子,你看见大壮了吗?”

“老人家,你先不要担心。你身体还很虚弱。”江浩安慰道,内心也对那个大壮好奇了起来,里面定然有些故事。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