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9 21:52:23

对李定国这样的国民脊梁,林毅当然不忍加害,但也不能就这么轻易把他放了。跟郝摇旗不一样,活捉他一次也不是容易的,除了脑细胞之外,还费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

这样的人物活捉一次当然不是免费的,必须得跟张献忠谈谈条件。从天府之国出来,又在大明的军事重地襄阳城呆了一段时间,这里是大明粮饷的集散地,加上张献忠的性格,他应该现在是很肥的,至少比李自成要肥,这次得让张献忠出点血。

林毅活捉李定国的时候,就打定了这样的注意。

正好现在兵部催了几次,让他加紧围剿张献忠的残部。

兵部与其说是促战,还不如说是祈求。因为林毅智取襄阳城,又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胜仗的消息,已经到了忧劳成疾的杨嗣昌那里,也已经到了崇祯皇帝那里。

杨嗣昌高兴,崇祯皇帝龙颜大悦。但是这二人的高兴非常有限,因为那些带兵剿贼的文官武将并不都像林毅这样给他抓彩。

现在的奏折和边报,除了林毅这支军队连战皆捷之外,其他的全都是令杨嗣昌忧心,崇祯皇帝拍桌子的消息。

首先是朱大典的南京兵,胡大为的保定兵,又加上袁枢的河南兵,三路兵马枣阳兵败。

同样是围剿张献忠,同样是打襄阳,离你打一场胜一场,而他们则相反,特别是朱大典和虎大卫,现在成了常败将军,如果杨嗣昌的身体好,如果是崇祯皇帝在现场,非要砍他们的脑袋不可,现在是鞭长莫及。

紧接着是张献忠的大儿子孙可望先攻下承天府,就是后世的湖北省钟祥市。接着又攻下了荆州。

张献忠的另一个儿子刘文秀攻下了宜昌。他们占领这些城池之后,大肆杀戮朝廷的官员和土豪劣绅,有的甚至是血腥屠城。

紧接着荆门,当阳,松滋,秭归等地的官员逃的逃,降的降,这些地方也全都被流贼所占领,宜昌和荆州连成了一片,扼守着长江两岸。

另外流贼方面还有个消息,令杨嗣昌和崇祯皇帝惴惴不安,那就是老回回马守应带着1万多流贼,从枣阳又跑进了河南的南阳。

林毅他们一撤兵,搜山几次挖地三尺都找不到的李自成从秦岭里又钻出来了,他们与老回回兵合一处,又在南阳一带折腾开了,攻城破县,杀官夺府,官军根本抵挡不住。

短短的两三个月,李自成的人马又发展到数万,兵锋再次指向南阳城,杨嗣昌等人赶紧跑到了洛阳。崇祯皇帝无兵可派,只好让湖北作战的傅宗龙和杨文乐回师河南,让朱大典和虎大卫袁枢他们带领所部人马,立即撤回河南围剿李自成和马回回。这几天将虽然常打败仗,但聊总胜于无。

现在最令崇祯皇帝吃喝不下睡觉不香的事,则是关外的宁锦战场。宁锦会战,从去岁冬季就打响了,到现在已经几个月了。明军连失了松山杏山和塔山,锦州被满清鞑子困住,宁远告急。

蓟辽总督洪承畴,兵马总监军大太监高起潜,这些人围剿流贼的能耐不知道都哪去了,在满清鞑子面前,简直就是江郎才尽,油尽灯枯,八个总兵,十几万人马,除了吴三桂的关宁铁骑独领风骚之外,其余的明军打一仗败一仗。

就是著名的小曹将军曹变蛟,也对抗不了鞑子的凶悍进攻,被鞑子围困住之后战死,马革裹尸。

祖大寿被困在锦州,不敢出战,洪承畴和高起潜则被困在宁远,也不敢出来。

吴三桂虽然打了几个胜仗,但是一个人难以扭转局面,带着上万关宁铁骑退守山海关,向朝廷告急,要他们派兵增援。

但是现在朝中,哪里有兵可派?崇祯皇帝焦头烂额。只有催促杨嗣昌,杨嗣昌只有催促林毅。整个朝廷的武将之中,现在林毅成了他们的依仗。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知道林毅的脾气,天不怕地不怕,当然不敢呛着,说是命令其实就是祈求,祈求林毅赶紧结束这边的战斗,消灭了张献忠之后移师北上,对付李自成,守卫京师,对付满清鞑子,万斤重担,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林毅身上了。

林毅在襄阳整顿了一个多月的兵马,兵员又增加了1万多。带着4万人马押着俘虏李定国,出了襄阳,战当阳,得松滋,取承天府,一路势不可挡,短短的几天便打到了荆州城下,这一下把张献忠的势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宜昌,一部分在荆州。

按照张献忠手下的谋士潘独熬的运筹,刘文秀带领两万大军驻守宜昌,作为他们的后方,凭借长江天堑,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张献忠则带着孙可望、潘独熬等人,占据荆州之后,准备向长江中下游发展,下一步就是进取武汉。正当他们打算把李定国的人马撤回来的时候,噩耗传来,襄阳失守,李定国被俘,3万人马全军覆没。

张献忠的高层集团立即引起了震动,李定国虽然只是个19岁的小伙子,但是他在张献忠集团的地位绝对是显赫的,他是张献忠的干儿子,排名第二,论文论武,更是无人能够比及,论战功也是威名赫赫,战功卓著。

这样一员智勇双全的战将,有固若金汤的坚城襄阳,手下还有3万兵马,现在竟然全军覆没了,张献忠集团真的不淡定了,看来这个林毅真的不可小觑,难道是真的成了他们流贼的克星不成?

张献忠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手下的谋士潘都熬、徐以显也都不住的摇头。他们根本也没有想到襄阳城能这么快丢失。等于北边的防线没有了,林毅的人马很快就会打过来,如何对付这样一个劲敌,两个智囊一时也拿不出什么良策。

张献忠的大儿子孙可望不屑道:“姓林的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去会会他!”

孙可望不愧是张献忠干儿子中的老大,论地位论军功,都高于李定国。

但是张献忠没有同意,因为他知道李定国和孙可望,如果两个人论个人的武力,孙可望还不及李定国,两个人如带论带兵打仗,运筹帷幄,只能说不像上下。现在李定国已经栽在林毅的手里了,他当然不愿意让孙可望再去冒险。

张献忠也不敢往长江中下游在发展了,他现在需要巩固的是荆州和宜昌之地。

因为现在形势对他又严峻起来,李定国被俘襄阳失守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大太监卢九得和京营名将黄得功的人马已经到达了岳州府,就是后世的岳阳市一带。

虽然傅宗龙和杨文岳人马撤回了河南,朱大典、虎大卫、袁枢的人马也都回了河南,但是现在郑崇俭丁启睿带着左良玉,贺人龙的人马已经到了巴中,另外对张献忠来说,他们又多了一个劲敌,就是四川石柱的忠贞侯秦良玉,带着3000名白杆兵也加入进来。

一个左良玉,一个贺人龙,已经够他头疼了,现在又来了个秦良玉,别看这是个女将,这个老女将,因为他现在已经年过花甲了。但是别看是这样,马家军的威名还在,提起白杆兵,清鞑子都闻风丧胆,张献忠更是忌惮几分。

这三路大军加在一起也是好几万,威胁到宜昌,只是个时间问题。前边重兵堵截,后边重兵围攻,再加上林毅从侧翼打过来,这边是长江,如果这样下去,他们三面受敌,一面是天堑长江,会陷入可怕的困境。

现在张献忠觉得马回回有先见之明,因为马回回和李自成兵合一处在河南折腾的挺凶,已经打开了局面,兵力很快发展到好几万,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

他张献忠听了潘独熬,这个潘独熬就是个狗头军师,但是现在他也没有杀潘独熬,现在就想保住现有的地盘,步子不敢再往前迈了。要是真的不承成了,必须得从宜昌那边退回天府之国的四川。

正在这时,林毅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取下了松滋,当阳和承天府,杀到了荆州城下,把宜昌和荆州隔开,这就等于把张献忠的势力范围硬生生的腰断两节。

张献忠就更坐不住了。孙可望仍然一脸的满不在乎,“干爹勿忧,姓林的来了,孩儿与他决一死战,我们城中还有8万大军,姓林的最多三四万人马,我倒要看看,他如何取我们的荆州!”

张献忠摇头道:“千万不可轻敌,给我记住,坚守荆州,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战。自成和马回回在河南闹将起来了,这是好事,我们先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养精蓄锐,让他们在河南先闹吧,他们闹得越大,我们这边就越好办,等待时机。”

“王爷高见。”潘独熬,徐以显,孙可望,白文选纷纷点头赞成。

这一天有人来报,林毅兵临城下,要求张献忠城头答话。

第260章 兵发荆州

对李定国这样的国民脊梁,林毅当然不忍加害,但也不能就这么轻易把他放了。跟郝摇旗不一样,活捉他一次也不是容易的,除了脑细胞之外,还费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

这样的人物活捉一次当然不是免费的,必须得跟张献忠谈谈条件。从天府之国出来,又在大明的军事重地襄阳城呆了一段时间,这里是大明粮饷的集散地,加上张献忠的性格,他应该现在是很肥的,至少比李自成要肥,这次得让张献忠出点血。

林毅活捉李定国的时候,就打定了这样的注意。

正好现在兵部催了几次,让他加紧围剿张献忠的残部。

兵部与其说是促战,还不如说是祈求。因为林毅智取襄阳城,又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胜仗的消息,已经到了忧劳成疾的杨嗣昌那里,也已经到了崇祯皇帝那里。

杨嗣昌高兴,崇祯皇帝龙颜大悦。但是这二人的高兴非常有限,因为那些带兵剿贼的文官武将并不都像林毅这样给他抓彩。

现在的奏折和边报,除了林毅这支军队连战皆捷之外,其他的全都是令杨嗣昌忧心,崇祯皇帝拍桌子的消息。

首先是朱大典的南京兵,胡大为的保定兵,又加上袁枢的河南兵,三路兵马枣阳兵败。

同样是围剿张献忠,同样是打襄阳,离你打一场胜一场,而他们则相反,特别是朱大典和虎大卫,现在成了常败将军,如果杨嗣昌的身体好,如果是崇祯皇帝在现场,非要砍他们的脑袋不可,现在是鞭长莫及。

紧接着是张献忠的大儿子孙可望先攻下承天府,就是后世的湖北省钟祥市。接着又攻下了荆州。

张献忠的另一个儿子刘文秀攻下了宜昌。他们占领这些城池之后,大肆杀戮朝廷的官员和土豪劣绅,有的甚至是血腥屠城。

紧接着荆门,当阳,松滋,秭归等地的官员逃的逃,降的降,这些地方也全都被流贼所占领,宜昌和荆州连成了一片,扼守着长江两岸。

另外流贼方面还有个消息,令杨嗣昌和崇祯皇帝惴惴不安,那就是老回回马守应带着1万多流贼,从枣阳又跑进了河南的南阳。

林毅他们一撤兵,搜山几次挖地三尺都找不到的李自成从秦岭里又钻出来了,他们与老回回兵合一处,又在南阳一带折腾开了,攻城破县,杀官夺府,官军根本抵挡不住。

短短的两三个月,李自成的人马又发展到数万,兵锋再次指向南阳城,杨嗣昌等人赶紧跑到了洛阳。崇祯皇帝无兵可派,只好让湖北作战的傅宗龙和杨文乐回师河南,让朱大典和虎大卫袁枢他们带领所部人马,立即撤回河南围剿李自成和马回回。这几天将虽然常打败仗,但聊总胜于无。

现在最令崇祯皇帝吃喝不下睡觉不香的事,则是关外的宁锦战场。宁锦会战,从去岁冬季就打响了,到现在已经几个月了。明军连失了松山杏山和塔山,锦州被满清鞑子困住,宁远告急。

蓟辽总督洪承畴,兵马总监军大太监高起潜,这些人围剿流贼的能耐不知道都哪去了,在满清鞑子面前,简直就是江郎才尽,油尽灯枯,八个总兵,十几万人马,除了吴三桂的关宁铁骑独领风骚之外,其余的明军打一仗败一仗。

就是著名的小曹将军曹变蛟,也对抗不了鞑子的凶悍进攻,被鞑子围困住之后战死,马革裹尸。

祖大寿被困在锦州,不敢出战,洪承畴和高起潜则被困在宁远,也不敢出来。

吴三桂虽然打了几个胜仗,但是一个人难以扭转局面,带着上万关宁铁骑退守山海关,向朝廷告急,要他们派兵增援。

但是现在朝中,哪里有兵可派?崇祯皇帝焦头烂额。只有催促杨嗣昌,杨嗣昌只有催促林毅。整个朝廷的武将之中,现在林毅成了他们的依仗。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知道林毅的脾气,天不怕地不怕,当然不敢呛着,说是命令其实就是祈求,祈求林毅赶紧结束这边的战斗,消灭了张献忠之后移师北上,对付李自成,守卫京师,对付满清鞑子,万斤重担,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林毅身上了。

林毅在襄阳整顿了一个多月的兵马,兵员又增加了1万多。带着4万人马押着俘虏李定国,出了襄阳,战当阳,得松滋,取承天府,一路势不可挡,短短的几天便打到了荆州城下,这一下把张献忠的势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宜昌,一部分在荆州。

按照张献忠手下的谋士潘独熬的运筹,刘文秀带领两万大军驻守宜昌,作为他们的后方,凭借长江天堑,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张献忠则带着孙可望、潘独熬等人,占据荆州之后,准备向长江中下游发展,下一步就是进取武汉。正当他们打算把李定国的人马撤回来的时候,噩耗传来,襄阳失守,李定国被俘,3万人马全军覆没。

张献忠的高层集团立即引起了震动,李定国虽然只是个19岁的小伙子,但是他在张献忠集团的地位绝对是显赫的,他是张献忠的干儿子,排名第二,论文论武,更是无人能够比及,论战功也是威名赫赫,战功卓著。

这样一员智勇双全的战将,有固若金汤的坚城襄阳,手下还有3万兵马,现在竟然全军覆没了,张献忠集团真的不淡定了,看来这个林毅真的不可小觑,难道是真的成了他们流贼的克星不成?

张献忠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手下的谋士潘都熬、徐以显也都不住的摇头。他们根本也没有想到襄阳城能这么快丢失。等于北边的防线没有了,林毅的人马很快就会打过来,如何对付这样一个劲敌,两个智囊一时也拿不出什么良策。

张献忠的大儿子孙可望不屑道:“姓林的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去会会他!”

孙可望不愧是张献忠干儿子中的老大,论地位论军功,都高于李定国。

但是张献忠没有同意,因为他知道李定国和孙可望,如果两个人论个人的武力,孙可望还不及李定国,两个人如带论带兵打仗,运筹帷幄,只能说不像上下。现在李定国已经栽在林毅的手里了,他当然不愿意让孙可望再去冒险。

张献忠也不敢往长江中下游在发展了,他现在需要巩固的是荆州和宜昌之地。

因为现在形势对他又严峻起来,李定国被俘襄阳失守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大太监卢九得和京营名将黄得功的人马已经到达了岳州府,就是后世的岳阳市一带。

虽然傅宗龙和杨文岳人马撤回了河南,朱大典、虎大卫、袁枢的人马也都回了河南,但是现在郑崇俭丁启睿带着左良玉,贺人龙的人马已经到了巴中,另外对张献忠来说,他们又多了一个劲敌,就是四川石柱的忠贞侯秦良玉,带着3000名白杆兵也加入进来。

一个左良玉,一个贺人龙,已经够他头疼了,现在又来了个秦良玉,别看这是个女将,这个老女将,因为他现在已经年过花甲了。但是别看是这样,马家军的威名还在,提起白杆兵,清鞑子都闻风丧胆,张献忠更是忌惮几分。

这三路大军加在一起也是好几万,威胁到宜昌,只是个时间问题。前边重兵堵截,后边重兵围攻,再加上林毅从侧翼打过来,这边是长江,如果这样下去,他们三面受敌,一面是天堑长江,会陷入可怕的困境。

现在张献忠觉得马回回有先见之明,因为马回回和李自成兵合一处在河南折腾的挺凶,已经打开了局面,兵力很快发展到好几万,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

他张献忠听了潘独熬,这个潘独熬就是个狗头军师,但是现在他也没有杀潘独熬,现在就想保住现有的地盘,步子不敢再往前迈了。要是真的不承成了,必须得从宜昌那边退回天府之国的四川。

正在这时,林毅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取下了松滋,当阳和承天府,杀到了荆州城下,把宜昌和荆州隔开,这就等于把张献忠的势力范围硬生生的腰断两节。

张献忠就更坐不住了。孙可望仍然一脸的满不在乎,“干爹勿忧,姓林的来了,孩儿与他决一死战,我们城中还有8万大军,姓林的最多三四万人马,我倒要看看,他如何取我们的荆州!”

张献忠摇头道:“千万不可轻敌,给我记住,坚守荆州,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战。自成和马回回在河南闹将起来了,这是好事,我们先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养精蓄锐,让他们在河南先闹吧,他们闹得越大,我们这边就越好办,等待时机。”

“王爷高见。”潘独熬,徐以显,孙可望,白文选纷纷点头赞成。

这一天有人来报,林毅兵临城下,要求张献忠城头答话。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