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0 23:04:10

孝庄皇太后,看看下面的这些文武群臣,轻轻叹了一口气。

“各位卿家,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我大清内忧外患正经历着一场灾难,明军20万已经开出了锦州,不日将兵临城下,如何拒敌请各位爱卿献计献策。”

在场的文武也全都称得上大清的精英之辈,但此时也全都面面相觑,鸦雀无声了。

孝庄皇太后连问了几声,还是没人说话,如玉脂般的脸上就有些不悦。

“你们都这是怎么啦?汉人有句话叫食君禄,报君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尔等拿着我大清的俸禄,平日里一个个能耐可大了,都抱怨自己官小职微,都恨英雄无用武之地,报国无门,争这个争那个的,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现在机会来了,只要尔等能够退兵,要什么哀家都给你们,怎么,都哑巴了不成!”

孝庄皇太后这番话,连讽刺带挖苦,简直比骂人和打脸还难受,令下面的这些奴才们,一个个一脸苦相,沮丧的如丧考妣一般。

此时在场的这些文武大臣,不管是汉人蒙古人还是满清鞑子,可不都是无能之辈,站到这里的都是位高权重之人,或文或武,全都是阶层和部落的精英。

他们的脑子里都是有脑浆的,这可不是到了晚清末期,朝堂上下都是一群废物,现在这里的都是大清的开国功臣。

他们之所以不敢贸然言语,是因为个个谦虚,不便先开口。论出谋划策,范文程和宁完我在这里,他们俩不说话,谁敢胡说八道?

而这两个人当中,曾经在官场上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还蹲过的监狱宁完我已经看破了红尘,不愿再做狂吠之犬,闹了半天,这位宁完年轻时好赌,而且说话口无遮拦,心直性耿,女人好争论个真假,得罪了不少人,终于狼当丢官入狱,宦海几次沉浮之后,已经是年过半百,两鬓斑白,他感触颇深,因此不愿再给他的主子当狂吠之犬了。

而范文程现在因以汉制汉之计,弄得鸡飞蛋打,也失宠了,因此他也不便多说。

这两个文官不说话,文官之中便没人敢说了。

而论运筹帷幄,疆场拼杀,多尔衮在这里,摄政王不说话,谁敢乱弹琴?

而且现在是非常时期,眼前的形势非常严峻,他们都清楚。肃亲王豪格和贝子尼堪相继阵亡,洪承畴全军覆没了,兵部尚书洪承畴和英亲王阿济格,满洲第一勇士护军统领鳌拜生死不明,在场的这些人再牛逼,还能比这些人更牛逼吗?

因此这些武将也不敢造次。

因此无论孝庄皇太后如何发脾气,哪怕就是骂他们的祖宗八代,这些人也是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三缄其口,绝不带头妄言。

这下把孝庄皇太后气的,如花的容颜也狰狞起来。

正在这时,多尔衮终于沉不住气说话了。

这个叱咤风云,目空一切、与大清龙椅仅有一步之遥的牛逼人物为什么能够隐忍到现在呢?要搁往常,他早就爆发了。

原因当然是有的。一是因为多尔衮大病初愈,还不能上战场骑马冲锋的他,血性显得有些不足。

更重要的是因为年前的山海关大战和皇姑屯之战,他在林毅面前接连折戟,现在一想起林毅,他现在还心里还有阴影。

现在大清洪承畴又兵败了,尼堪和博洛也兵败了,他现在也属于败军之将,要知道,败军之将不可言勇,否则就等于当众自己扯自己的耳光差不多。

因此多尔衮一直没好意思说话,他就等下面的群臣,但是等了半天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在耍肉头阵。

这位摄政王终于憋不住了。

“太后,本王有一言。”

总算是有人说话了,孝庄皇太后一看是多尔衮,声音便缓和下来,毕竟他是一国的摄政王。按大清祖宗的规定,主持朝政的应该是他多尔衮,而不是她作为后宫乱政的太后,更何况两个人还有些不可告人的暧昧情愫。

因此孝庄皇太后,脸色好看了很多,声音也变得柔和起来。

“摄政王爷,有话请讲。”

“本王总结了一下,我们大清国这几次兵败,皆是败在大明的火器手里,虽然我们的红衣大炮已经不次于明军的红衣大炮,但是姓林的有一支火枪队非常厉害,这种火枪太先进了,根本不需要火绳点火,举枪就能射击,一扣扳机就能把200步开外的敌人撂倒,这是普通的火枪和弓箭远不能及也。只要能搞到一批这样的火枪和足够的弹药,退兵也不是问题。”

多尔衮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下。他这一说话,下面的文武大臣纷纷随声附和,不住的点头,认为对我说的在理。

孝庄皇太后也点了点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武器不如人,怎么能够打胜仗呢?就像以前没有红衣大炮的时候,他们的八旗子弟与明军战斗不也经常失败吗?只有在他们擅长的野战当中才能够取胜。

但是如何才能搞到一批这样的火枪呢?抢几支过来仿制,到批量生产再形成战力,这个时间就太长了,根本来不及。去买,恐怕现在也找不到供货商,就算是能找到供货商,买到以后也不能立即形成战力呢?换句话说就是林毅给他们一批火枪,他们也用不了。

孝庄皇太后想到这里又轻叹了一声,“摄政王爷说的在理,要不我们干脆向大明俯首称臣算了。”

孝庄皇太后此言一出,在场的文臣武将皆惊。

多尔衮怫然道:“太后不可,何出此言?本王完话还没有说完,即便是没有火枪,也绝不能向这些南蛮屈服,否则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我们唯有血战,我大清还有数万将士,本王愿意带着他们是誓死力战,实在不行了,我们还可以退守赫图阿拉城,再想其他的办法,没有火枪也可以打胜仗,就像以前没有红衣大炮,大清不也立国了吗?”

多尔衮说到这里下面的文臣武将也纷纷道:“摄政王说的对,绝不能屈服大明,我等愿意与摄政王一道,与林毅誓死力战!”

孝庄皇太后对他们根本没抱什么多大的希望与信心,打一仗败一仗,大清早还经得起这样折腾吗?

正在这时,一位太监进来了,在孝庄皇太后耳边低声道:“老佛爷,英亲王阿济格,兵部尚书洪承畴和鳌拜全都成了明军的俘虏,林毅没有杀他们,是打算用他们来换几位大妃和福晋,他们是想用此法来笼络林丹汗的后人,与察哈尔部结盟,以瓦解我们大清与察哈尔部的关系。”

“哦,消息可靠吗?”孝庄皇太后听了这话立马来了精神。

“老佛爷,绝对可靠。”小太监用他独有的嗓音道。

“好,多亏哀家早有准备,那哀家就跟他们换。”孝庄皇太后两只如水的眼睛叽里咕噜乱转。

她与太监是低声耳语,在场的众人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包括多尔衮在内,都看着他们也不敢多言。

孝庄皇太后脑子里盘算着这场买卖,洪承畴、阿济格、鳌拜,这都是什么人物?这都是大清国的柱石,将相之人,林毅竟然要用他们三个换林丹汗的几个女人?这对他们来说可是天大便宜的买卖。

不就是林丹汗的几个女人吗?残花败柳,什么大妃、福晋?

这三个女人分别是皇太极的一个妃子,皇太极现在已经不在了,另一个是基尔哈郎的福晋,济尔哈郎残废了,就算是不废他的女人多的是,也不在乎这个女人。还有一个是多尔衮的福晋,多尔衮的女人就更多了。

孝庄皇太后想想这些脸上直发热,这么便宜的买卖,姓林的要找到门上来做,难道他的脑子被门夹了?

孝庄皇太后又一想不对,这三个女人对林毅来说价值可太大了,他如果把这三个女人成功救出去,林丹汗的后人肯定感念林毅的恩德,巴林和额哲必然报恩,姓林的就能够笼络住察哈尔部,这可是几万户人口啊!

姓林的真会打如意算盘!

但是这场买卖对他们来说也没有亏吃,必须得做。要知道这三个人回来,对他们大清来说,太重要了,别看他们打了败仗,但是他们的能耐在那摆着呢,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这三个人,随便拉出一个,无论到哪里都能抵得上万马千军,尤其是对现在的大清来说,简直是不可或缺。

想到这里孝庄皇太后不无兴奋道:“众位爱卿,哀家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洪中堂、英亲王爷、鳌大人现在都安然无恙,不久的将来必然安全返回京师。”

这句话听得在场的文武众将,如入云中雾中。

多尔衮道:“太后,究竟有什么喜事,可否明示?”

孝庄皇太后简单的把经过说了一遍,最后好像找到了救星一样道:“这下有救了,姓林的要用几个女人跟我们走马换将,我们大清又有救啦!”

此言既出,下面的文武也全都议论纷纷,他们原以为阿济格、鳌拜和洪承畴已经凶多吉少,因为他们知道林毅对他们清朝人不留俘虏,全部斩尽杀绝,不允许他们投降。

这次竟然俘虏了他们,还要走马换将,这可是一件大好事,这三位大人一来,大清的实力就会成倍增加,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像他们这样的能征惯战之将,运筹帷幄之才。

因此文武百官个个面露喜悦之色。

多尔衮听了这话,心中也是猛然一喜,不过紧接着他有些忧心忡忡了。

散朝之后,多尔衮径直往孝庄皇太后的寝宫慈宁宫而来,刚到宫门口,值班的小太监喊了一声:“摄政王爷到——”

多尔衮也不理他,直接往里走。

又过了两道门,再往里面就是孝庄皇太后睡觉的地方了,多尔衮刚要迈不进去,一道丽影拦在了他的面前……

第360章 天大的喜事 为山岭巨人的宝剑加更

孝庄皇太后,看看下面的这些文武群臣,轻轻叹了一口气。

“各位卿家,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我大清内忧外患正经历着一场灾难,明军20万已经开出了锦州,不日将兵临城下,如何拒敌请各位爱卿献计献策。”

在场的文武也全都称得上大清的精英之辈,但此时也全都面面相觑,鸦雀无声了。

孝庄皇太后连问了几声,还是没人说话,如玉脂般的脸上就有些不悦。

“你们都这是怎么啦?汉人有句话叫食君禄,报君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尔等拿着我大清的俸禄,平日里一个个能耐可大了,都抱怨自己官小职微,都恨英雄无用武之地,报国无门,争这个争那个的,恨天无把,恨地无环,现在机会来了,只要尔等能够退兵,要什么哀家都给你们,怎么,都哑巴了不成!”

孝庄皇太后这番话,连讽刺带挖苦,简直比骂人和打脸还难受,令下面的这些奴才们,一个个一脸苦相,沮丧的如丧考妣一般。

此时在场的这些文武大臣,不管是汉人蒙古人还是满清鞑子,可不都是无能之辈,站到这里的都是位高权重之人,或文或武,全都是阶层和部落的精英。

他们的脑子里都是有脑浆的,这可不是到了晚清末期,朝堂上下都是一群废物,现在这里的都是大清的开国功臣。

他们之所以不敢贸然言语,是因为个个谦虚,不便先开口。论出谋划策,范文程和宁完我在这里,他们俩不说话,谁敢胡说八道?

而这两个人当中,曾经在官场上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还蹲过的监狱宁完我已经看破了红尘,不愿再做狂吠之犬,闹了半天,这位宁完年轻时好赌,而且说话口无遮拦,心直性耿,女人好争论个真假,得罪了不少人,终于狼当丢官入狱,宦海几次沉浮之后,已经是年过半百,两鬓斑白,他感触颇深,因此不愿再给他的主子当狂吠之犬了。

而范文程现在因以汉制汉之计,弄得鸡飞蛋打,也失宠了,因此他也不便多说。

这两个文官不说话,文官之中便没人敢说了。

而论运筹帷幄,疆场拼杀,多尔衮在这里,摄政王不说话,谁敢乱弹琴?

而且现在是非常时期,眼前的形势非常严峻,他们都清楚。肃亲王豪格和贝子尼堪相继阵亡,洪承畴全军覆没了,兵部尚书洪承畴和英亲王阿济格,满洲第一勇士护军统领鳌拜生死不明,在场的这些人再牛逼,还能比这些人更牛逼吗?

因此这些武将也不敢造次。

因此无论孝庄皇太后如何发脾气,哪怕就是骂他们的祖宗八代,这些人也是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三缄其口,绝不带头妄言。

这下把孝庄皇太后气的,如花的容颜也狰狞起来。

正在这时,多尔衮终于沉不住气说话了。

这个叱咤风云,目空一切、与大清龙椅仅有一步之遥的牛逼人物为什么能够隐忍到现在呢?要搁往常,他早就爆发了。

原因当然是有的。一是因为多尔衮大病初愈,还不能上战场骑马冲锋的他,血性显得有些不足。

更重要的是因为年前的山海关大战和皇姑屯之战,他在林毅面前接连折戟,现在一想起林毅,他现在还心里还有阴影。

现在大清洪承畴又兵败了,尼堪和博洛也兵败了,他现在也属于败军之将,要知道,败军之将不可言勇,否则就等于当众自己扯自己的耳光差不多。

因此多尔衮一直没好意思说话,他就等下面的群臣,但是等了半天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在耍肉头阵。

这位摄政王终于憋不住了。

“太后,本王有一言。”

总算是有人说话了,孝庄皇太后一看是多尔衮,声音便缓和下来,毕竟他是一国的摄政王。按大清祖宗的规定,主持朝政的应该是他多尔衮,而不是她作为后宫乱政的太后,更何况两个人还有些不可告人的暧昧情愫。

因此孝庄皇太后,脸色好看了很多,声音也变得柔和起来。

“摄政王爷,有话请讲。”

“本王总结了一下,我们大清国这几次兵败,皆是败在大明的火器手里,虽然我们的红衣大炮已经不次于明军的红衣大炮,但是姓林的有一支火枪队非常厉害,这种火枪太先进了,根本不需要火绳点火,举枪就能射击,一扣扳机就能把200步开外的敌人撂倒,这是普通的火枪和弓箭远不能及也。只要能搞到一批这样的火枪和足够的弹药,退兵也不是问题。”

多尔衮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下。他这一说话,下面的文武大臣纷纷随声附和,不住的点头,认为对我说的在理。

孝庄皇太后也点了点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武器不如人,怎么能够打胜仗呢?就像以前没有红衣大炮的时候,他们的八旗子弟与明军战斗不也经常失败吗?只有在他们擅长的野战当中才能够取胜。

但是如何才能搞到一批这样的火枪呢?抢几支过来仿制,到批量生产再形成战力,这个时间就太长了,根本来不及。去买,恐怕现在也找不到供货商,就算是能找到供货商,买到以后也不能立即形成战力呢?换句话说就是林毅给他们一批火枪,他们也用不了。

孝庄皇太后想到这里又轻叹了一声,“摄政王爷说的在理,要不我们干脆向大明俯首称臣算了。”

孝庄皇太后此言一出,在场的文臣武将皆惊。

多尔衮怫然道:“太后不可,何出此言?本王完话还没有说完,即便是没有火枪,也绝不能向这些南蛮屈服,否则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我们唯有血战,我大清还有数万将士,本王愿意带着他们是誓死力战,实在不行了,我们还可以退守赫图阿拉城,再想其他的办法,没有火枪也可以打胜仗,就像以前没有红衣大炮,大清不也立国了吗?”

多尔衮说到这里下面的文臣武将也纷纷道:“摄政王说的对,绝不能屈服大明,我等愿意与摄政王一道,与林毅誓死力战!”

孝庄皇太后对他们根本没抱什么多大的希望与信心,打一仗败一仗,大清早还经得起这样折腾吗?

正在这时,一位太监进来了,在孝庄皇太后耳边低声道:“老佛爷,英亲王阿济格,兵部尚书洪承畴和鳌拜全都成了明军的俘虏,林毅没有杀他们,是打算用他们来换几位大妃和福晋,他们是想用此法来笼络林丹汗的后人,与察哈尔部结盟,以瓦解我们大清与察哈尔部的关系。”

“哦,消息可靠吗?”孝庄皇太后听了这话立马来了精神。

“老佛爷,绝对可靠。”小太监用他独有的嗓音道。

“好,多亏哀家早有准备,那哀家就跟他们换。”孝庄皇太后两只如水的眼睛叽里咕噜乱转。

她与太监是低声耳语,在场的众人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包括多尔衮在内,都看着他们也不敢多言。

孝庄皇太后脑子里盘算着这场买卖,洪承畴、阿济格、鳌拜,这都是什么人物?这都是大清国的柱石,将相之人,林毅竟然要用他们三个换林丹汗的几个女人?这对他们来说可是天大便宜的买卖。

不就是林丹汗的几个女人吗?残花败柳,什么大妃、福晋?

这三个女人分别是皇太极的一个妃子,皇太极现在已经不在了,另一个是基尔哈郎的福晋,济尔哈郎残废了,就算是不废他的女人多的是,也不在乎这个女人。还有一个是多尔衮的福晋,多尔衮的女人就更多了。

孝庄皇太后想想这些脸上直发热,这么便宜的买卖,姓林的要找到门上来做,难道他的脑子被门夹了?

孝庄皇太后又一想不对,这三个女人对林毅来说价值可太大了,他如果把这三个女人成功救出去,林丹汗的后人肯定感念林毅的恩德,巴林和额哲必然报恩,姓林的就能够笼络住察哈尔部,这可是几万户人口啊!

姓林的真会打如意算盘!

但是这场买卖对他们来说也没有亏吃,必须得做。要知道这三个人回来,对他们大清来说,太重要了,别看他们打了败仗,但是他们的能耐在那摆着呢,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这三个人,随便拉出一个,无论到哪里都能抵得上万马千军,尤其是对现在的大清来说,简直是不可或缺。

想到这里孝庄皇太后不无兴奋道:“众位爱卿,哀家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洪中堂、英亲王爷、鳌大人现在都安然无恙,不久的将来必然安全返回京师。”

这句话听得在场的文武众将,如入云中雾中。

多尔衮道:“太后,究竟有什么喜事,可否明示?”

孝庄皇太后简单的把经过说了一遍,最后好像找到了救星一样道:“这下有救了,姓林的要用几个女人跟我们走马换将,我们大清又有救啦!”

此言既出,下面的文武也全都议论纷纷,他们原以为阿济格、鳌拜和洪承畴已经凶多吉少,因为他们知道林毅对他们清朝人不留俘虏,全部斩尽杀绝,不允许他们投降。

这次竟然俘虏了他们,还要走马换将,这可是一件大好事,这三位大人一来,大清的实力就会成倍增加,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像他们这样的能征惯战之将,运筹帷幄之才。

因此文武百官个个面露喜悦之色。

多尔衮听了这话,心中也是猛然一喜,不过紧接着他有些忧心忡忡了。

散朝之后,多尔衮径直往孝庄皇太后的寝宫慈宁宫而来,刚到宫门口,值班的小太监喊了一声:“摄政王爷到——”

多尔衮也不理他,直接往里走。

又过了两道门,再往里面就是孝庄皇太后睡觉的地方了,多尔衮刚要迈不进去,一道丽影拦在了他的面前……

点击获取下一章

手机版